档案破译:张学良晚年为何不回大陆而客死异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9:16:38
档案破译:张学良晚年为何不回大陆而客死异国



  
  张学良究竟为什么晚年不返回祖国大陆定居而最后客死在异国的檀香山?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拟从邓颖超派人赴美为张学良送去亲笔邀请函,以及张学良给邓颖超的复信谈起,从中管窥这位著名爱国将领暮年归乡之志不能如愿的内幕。

  邓颖超写信诚邀张学良

  长期以来,史学界特别是东北张学良研究者们一直都在争论邓颖超是否真有一封信函寄给在美国的张学良。新世纪伊始,我们有幸见到了邓颖超这封信的影印件。

  1991年3月10日,当张学良和夫人从台北桃园机场踏上赴美探亲之旅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共中央格外重视。中央书记处特别注意到,张学良在台北机场登机前对中外记者的谈话中,曾公开表示有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意向。邓小平得知后,专一打电话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家主席杨尚昆,说:“你们应该开个会,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并对如何迎接张学良的归来作了较为详细的指示。

  为了欢迎张学良的归来,江泽民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台办、国台办和中央统战部等部委的负责同志。会上,江泽民对如何在张学良访美期间使其归来的事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

  根据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指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并作了四项重要安排:一是当年6月在北京为张学良举办91岁寿庆活动;二是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三是派人去沈阳修葺大帅府和大帅陵,为张学良归来后赴辽宁抚顺安葬其父张作霖的遗骸作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四是派出一位中央副部级以上的党内负责同志,亲自赴美国旧金山转达中共中央对于张学良的欢迎之意,此人并具体负责对张学良归来的一切事务性安排。

  前三项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究竟派什么人赴美国迎接张学良归来却遇到了困难。当时,中央提出的副部级人选共有五六位之多,其中特别考虑到了张学良以前在东北军的旧部,如原铁道部部长郭维城、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万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等人。他们都是我党内的老同志,也都和张学良将军有过特殊的战斗情谊。最后经中央书记处多次讨论,确定由吕正操赴美迎接张学良。

  吕正操是张学良的故乡海城人,东北军的旧部袍泽;早年吕正操在东三省讲武堂读书时,张学良是他的老师;吕正操又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参加者,他与张学良有着至深的私人感情。中央特别考虑到吕正操与所有拟定人选不同的是,他是几位人选中曾任职务最高的一位。在中央确定吕正操前往美国迎接张学良以后,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寓所亲自召见了他。

  此前,邓颖超根据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意见,已以私人的名义亲笔为张学良写了一封欢迎信。由于当时邓颖超尚不知道赴美欢迎张学良的中共代表究竟是谁,所以她那封信上赴美中共代表的人名暂空。信的全文如下:

  汉卿先生如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

  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年来两岸藩篱渐撤,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兹特介绍本党专使×××同志趋前拜候,面陈一切事宜。望先生以尊意示之,以便妥为安排。

  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

  即颂

  春祺!

  邓颖超

  1991年5月20日

  这已是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第二封函件了。第一件是一年前张学良在台北举行90岁寿庆时她致的贺电。那时,她的贺电高高悬挂在台北圆山饭店昆仑厅祝寿的礼堂正中,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一致关注。这次亲1989年,李登辉在海外人士的多次施压下,不得不接见张学良,以示他已给了张氏以相当的自由。张捷迁等东大旅美校友会成员很快就看破了李登辉的政治伎俩。他们公开在美国报纸上向李登辉叫板说:“如果张学良真有自由,就应该允许他到美国来。如果不让他来美国参加东大校友会的活动,我们可以自费赴台,专为张学良祝寿。”

  张学良在得知张捷迁等人有来台为他祝寿之意后,特别给张捷迁写了封言词隐晦的短函。张学良在信里向美国那些关心他是否真有自由的张捷迁等人暗示了他当时在台湾的处境。信是这样写的:

  捷迁弟:

  4月15日的信收悉。

  捷迁弟,凡事要理智些。不要太感情用事,冷静些,忍耐些。不要太性急。你们三对夫妇来台湾,把他们丢掉,似乎不太对吧?我郑重地对你讲,时非其时,你们来不会见到我的。我想起两句唐伯虎的诗,书于后:“万事由天莫强求,强求不成反成羞。”

  愿上帝祝福!

  张学良于台北

  但是,张捷迁等东北大学旅美校友会的成员们并没有向台湾当局的高压屈服,他们仍然不断利用美国传媒,大肆向台湾当局发起进攻。一直到1990年春天,在国民党开明人士张群等人的里应外合下,李登辉才不得不同意在圆山饭店给张学良公开祝寿,同意给张学良包括去美探亲等自由,但唯独在张学良回祖国大陆这一问题上,仍然不肯放松分毫。这一点也从张捷迁另一封写给李登辉的求情信中略见端倪。
 张捷迁是在张学良有去美国探亲自由后,再次向李登辉要求给张学良去祖国大陆探亲的机会和条件的。那时,张捷迁一度误以为国民党当局也会像两年前在东大校友会为张公开祝寿和赴美一样,为张学良回大陆开绿灯。所以,张捷迁的信充满了幻想:

  他(指张学良)珍爱台北家园,依靠基督,自称浮云野鹤。心灵自由,怡然自得,仙人一般。不过,老年时常念念不忘故乡故园,60多年来从没有祭扫父墓,难免凄然。特别听到他创办的东北大学于1951年被取消名义,分母校和分校两部分,改为东北工学院(在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难免耿耿在心……本年(1993年)4月26日,是东北大学70年校庆,同时母校校友会筹备在沈阳举行复校典礼。拟请原校创始人张学良校长亲莅现场剪彩。……老校长认为母校夭折42年复活,可算大学教育史上的奇迹,由93高龄的原创始人前来剪彩,更为稀有。他老慨然应允此行……如他老不访故乡,不扫父墓,不为复校剪彩,似乎未尽道义责任,不会甘心,临终将难以瞑目……

  张捷迁在这封信中,甚至向李登辉提出解决张学良去大陆访问的经费,以及一些与此相关的细节问题。然而,张捷迁天真美好的设想,很快就在李登辉冷若冰霜的态度面前变成了肥皂的泡沫。台湾当局对张捷迁这封信连理睬也不加理睬。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病逝后,对他生前为何不能如愿返回祖国大陆的问题,在众说纷纭中较为权威的知情者、张学良1991年首次访美时曾有过三个月接触的贝祖贻夫人蒋士云女士,曾借台湾《中国日报》一角,首次向关心张学良的海外公众披露了其中的内幕。该报称:“贝夫人透露,少帅居停纽约时,北京派不少人来看他,中共当局已经准备妥一架专机,只要少帅愿意返回大陆,专机即随时飞至纽约搭载少帅。贝夫人当时曾力劝少帅回大陆看看,并说这是他的‘大好机会’,少帅本人亦很想回东北老家瞧瞧。然终未成行。做事一向果断、爽快的少帅,为何舍弃良机,未回睽违40余载的故国?少帅向贝夫人解释说:李登辉只准许他到美国来,他不能借此机会就跑去大陆。这样做对李登辉不好交待。而他又是讲义气的人,不愿为难李登辉。贝夫人对少帅说,不要管那么多,就利用这个好时机回去走走。少帅一直犹豫不决。他对贝夫人说,他回到台湾以后,将请示李登辉,批准他回大路。档案破译:张学良晚年为何不回大陆而客死异国



  
  张学良究竟为什么晚年不返回祖国大陆定居而最后客死在异国的檀香山?时至今日,这仍然是一个有待讨论和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拟从邓颖超派人赴美为张学良送去亲笔邀请函,以及张学良给邓颖超的复信谈起,从中管窥这位著名爱国将领暮年归乡之志不能如愿的内幕。

  邓颖超写信诚邀张学良

  长期以来,史学界特别是东北张学良研究者们一直都在争论邓颖超是否真有一封信函寄给在美国的张学良。新世纪伊始,我们有幸见到了邓颖超这封信的影印件。

  1991年3月10日,当张学良和夫人从台北桃园机场踏上赴美探亲之旅的消息传到北京时,中共中央格外重视。中央书记处特别注意到,张学良在台北机场登机前对中外记者的谈话中,曾公开表示有回祖国大陆探亲的意向。邓小平得知后,专一打电话给当时的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和国家主席杨尚昆,说:“你们应该开个会,研究研究这个问题。”并对如何迎接张学良的归来作了较为详细的指示。

  为了欢迎张学良的归来,江泽民亲自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中台办、国台办和中央统战部等部委的负责同志。会上,江泽民对如何在张学良访美期间使其归来的事宜,作了进一步的安排部署。

  根据邓小平和江泽民的指示,中共中央有关部门马上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并作了四项重要安排:一是当年6月在北京为张学良举办91岁寿庆活动;二是纪念九一八事变60周年;三是派人去沈阳修葺大帅府和大帅陵,为张学良归来后赴辽宁抚顺安葬其父张作霖的遗骸作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四是派出一位中央副部级以上的党内负责同志,亲自赴美国旧金山转达中共中央对于张学良的欢迎之意,此人并具体负责对张学良归来的一切事务性安排。

  前三项工作进行得十分顺利,但是,究竟派什么人赴美国迎接张学良归来却遇到了困难。当时,中央提出的副部级人选共有五六位之多,其中特别考虑到了张学良以前在东北军的旧部,如原铁道部部长郭维城、原国防科工委副主任万毅、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吕正操等人。他们都是我党内的老同志,也都和张学良将军有过特殊的战斗情谊。最后经中央书记处多次讨论,确定由吕正操赴美迎接张学良。

  吕正操是张学良的故乡海城人,东北军的旧部袍泽;早年吕正操在东三省讲武堂读书时,张学良是他的老师;吕正操又是西安事变的直接参加者,他与张学良有着至深的私人感情。中央特别考虑到吕正操与所有拟定人选不同的是,他是几位人选中曾任职务最高的一位。在中央确定吕正操前往美国迎接张学良以后,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寓所亲自召见了他。

  此前,邓颖超根据中共中央和邓小平的意见,已以私人的名义亲笔为张学良写了一封欢迎信。由于当时邓颖超尚不知道赴美欢迎张学良的中共代表究竟是谁,所以她那封信上赴美中共代表的人名暂空。信的全文如下:

  汉卿先生如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数十年海天遥隔,想望之情,历久弥浓。恩来生前每念及先生,辄慨叹怆然。今先生身体安泰,诸事顺遂,而有兴作万里之游,故人闻之,深以为慰。

  先生阔别家乡多年,亲朋故旧均翘首以盼,难尽其言。所幸近年来两岸藩篱渐撤,往来日增。又值冬去春来,天气和暖,正宜作故国之游。今颖超受邓小平先生委托,愿以至诚,邀请先生伉俪在方便之时回访大陆。看看家乡故土,或扫墓、或省亲、或观光、或叙旧、或定居。兹特介绍本党专使×××同志趋前拜候,面陈一切事宜。望先生以尊意示之,以便妥为安排。

  问候您的夫人赵女士。

  即颂

  春祺!

  邓颖超

  1991年5月20日

  这已是邓颖超写给张学良的第二封函件了。第一件是一年前张学良在台北举行90岁寿庆时她致的贺电。那时,她的贺电高高悬挂在台北圆山饭店昆仑厅祝寿的礼堂正中,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一致关注。这次亲1989年,李登辉在海外人士的多次施压下,不得不接见张学良,以示他已给了张氏以相当的自由。张捷迁等东大旅美校友会成员很快就看破了李登辉的政治伎俩。他们公开在美国报纸上向李登辉叫板说:“如果张学良真有自由,就应该允许他到美国来。如果不让他来美国参加东大校友会的活动,我们可以自费赴台,专为张学良祝寿。”

  张学良在得知张捷迁等人有来台为他祝寿之意后,特别给张捷迁写了封言词隐晦的短函。张学良在信里向美国那些关心他是否真有自由的张捷迁等人暗示了他当时在台湾的处境。信是这样写的:

  捷迁弟:

  4月15日的信收悉。

  捷迁弟,凡事要理智些。不要太感情用事,冷静些,忍耐些。不要太性急。你们三对夫妇来台湾,把他们丢掉,似乎不太对吧?我郑重地对你讲,时非其时,你们来不会见到我的。我想起两句唐伯虎的诗,书于后:“万事由天莫强求,强求不成反成羞。”

  愿上帝祝福!

  张学良于台北

  但是,张捷迁等东北大学旅美校友会的成员们并没有向台湾当局的高压屈服,他们仍然不断利用美国传媒,大肆向台湾当局发起进攻。一直到1990年春天,在国民党开明人士张群等人的里应外合下,李登辉才不得不同意在圆山饭店给张学良公开祝寿,同意给张学良包括去美探亲等自由,但唯独在张学良回祖国大陆这一问题上,仍然不肯放松分毫。这一点也从张捷迁另一封写给李登辉的求情信中略见端倪。
 张捷迁是在张学良有去美国探亲自由后,再次向李登辉要求给张学良去祖国大陆探亲的机会和条件的。那时,张捷迁一度误以为国民党当局也会像两年前在东大校友会为张公开祝寿和赴美一样,为张学良回大陆开绿灯。所以,张捷迁的信充满了幻想:

  他(指张学良)珍爱台北家园,依靠基督,自称浮云野鹤。心灵自由,怡然自得,仙人一般。不过,老年时常念念不忘故乡故园,60多年来从没有祭扫父墓,难免凄然。特别听到他创办的东北大学于1951年被取消名义,分母校和分校两部分,改为东北工学院(在沈阳)、东北师范大学(在长春),难免耿耿在心……本年(1993年)4月26日,是东北大学70年校庆,同时母校校友会筹备在沈阳举行复校典礼。拟请原校创始人张学良校长亲莅现场剪彩。……老校长认为母校夭折42年复活,可算大学教育史上的奇迹,由93高龄的原创始人前来剪彩,更为稀有。他老慨然应允此行……如他老不访故乡,不扫父墓,不为复校剪彩,似乎未尽道义责任,不会甘心,临终将难以瞑目……

  张捷迁在这封信中,甚至向李登辉提出解决张学良去大陆访问的经费,以及一些与此相关的细节问题。然而,张捷迁天真美好的设想,很快就在李登辉冷若冰霜的态度面前变成了肥皂的泡沫。台湾当局对张捷迁这封信连理睬也不加理睬。

  2001年张学良在美国檀香山病逝后,对他生前为何不能如愿返回祖国大陆的问题,在众说纷纭中较为权威的知情者、张学良1991年首次访美时曾有过三个月接触的贝祖贻夫人蒋士云女士,曾借台湾《中国日报》一角,首次向关心张学良的海外公众披露了其中的内幕。该报称:“贝夫人透露,少帅居停纽约时,北京派不少人来看他,中共当局已经准备妥一架专机,只要少帅愿意返回大陆,专机即随时飞至纽约搭载少帅。贝夫人当时曾力劝少帅回大陆看看,并说这是他的‘大好机会’,少帅本人亦很想回东北老家瞧瞧。然终未成行。做事一向果断、爽快的少帅,为何舍弃良机,未回睽违40余载的故国?少帅向贝夫人解释说:李登辉只准许他到美国来,他不能借此机会就跑去大陆。这样做对李登辉不好交待。而他又是讲义气的人,不愿为难李登辉。贝夫人对少帅说,不要管那么多,就利用这个好时机回去走走。少帅一直犹豫不决。他对贝夫人说,他回到台湾以后,将请示李登辉,批准他回大路。
他自知土共是借此搞统战,年轻时给土共利用了是年轻无知,临老还给利用就是傻了。:D
一代少帅啊!风流倜傥!
我想他可能想到了张学思的下场
原帖由 风卷云 于 2006-10-16 09:45 发表
他自知土共是借此搞统战,年轻时给土共利用了是年轻无知,临老还给利用就是傻了。:D



统一祖国,就是肝脑涂地有如何?私人义气?也不看看李登辉什么德行?
他临终遗言说自己是民族的罪人
去看看他的口述历史吧。
对委员长报希望是他最大的败笔!居然自己琢磨送委员长回南京,委员长再去机场送他回西安,可成就一段佳话。还抱怨一出好戏让委员长给唱砸了。
他也不看看胡汉民的前车之鉴!

后悔之余又说,如果西安能坚持住,他就有办法。西安撑不住他就完了,他完了,他们也完了……
当年他对老将抱有希望,自己决定不抵抗的时候,就应该想到这样的严重后果
人还是要有自知之明。
大家知道否,有个以前82的人就很没有。他以后如何去见他的父亲?
张对gcd有大帮助,所以就有些为尊者讳了。
有蒋粉造谣说,张学良死前对蒋感恩戴德,恨自己受中共利用,上对不起国家、中对不起领袖、下对不起黎民云云!蒋粉真可耻可笑,以为张学良的口述历史不存在啊!
原帖由 晓钟 于 2006-10-18 17:38 发表
有蒋粉造谣说,张学良死前对蒋感恩戴德,恨自己受中共利用,上对不起国家、中对不起领袖、下对不起黎民云云!蒋粉真可耻可笑,以为张学良的口述历史不存在啊!

可能是某种场合下的说法.

良对中国现代史的影响很大.大到惊坏了他自已.
民族的罪人!有何面目见东三省的乡亲,和他老子!
血气方刚的一位少帅,做事不够熟虑,曾经民族罪人,也曾改过自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