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中国争面条发明权 意大利拿神话打文字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07:53:33
与中国争面条发明权 意大利拿神话打文字仗   
   

  

拿破仑靠它鼓舞士气 如今被列入太空食谱

意大利为面条建博物馆

意大利的象征是什么?最近意大利政府的一项游客调查结果令人颇为意外,因为答案既不是比萨斜塔,也不是水城威尼斯,而是意大利面条。

一根面条可以长800米

前段时间,中国跟意大利为了谁是面条的祖宗颇打了几天文字仗,意大利人坚持说,早在古罗马时代,他们的祖先就会做面条,罗马帝国留下的文书中,有一位老人把一桶意大利面作为遗产留给儿子的记载;中国人则搬出“4000年前面条”的出土新发现;被“逼急了”的意大利人甚至连神话传说都翻了出来:希腊神话中的火神有一个机器,可以制造长长的、像意大利面的细线状面食。

   
这段争论的结果暂且不说,要说意大利人做面条的能耐的确了得。当年,罗马帝国为了解决人口多、粮食不易保存的难题,想出了把面粉揉成团、擀成薄饼再切条晒干的妙计,从而发明了名垂千古的著名美食——PASTA(意大利面)。最初的意大利面都是这样揉了切、切了晒,吃的时候和肉类、蔬菜一起放在焗炉里做,因此当年意大利半岛上许多城市的街道、广场,随处可见抻面条、晾面条的人。据说最长的面条竟有800米。不过由于意大利面最初是应付粮荒的产物,所以青睐者多是穷人,但其美味很快就让所有阶层无法抵挡。

意大利面吃起来连汁带水,颇不方便。早期的人们都是用手指去抓,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地把蘸着汁水的十指舔净。中世纪时,一些上层人士觉得这样吃相不雅,绞尽脑汁发明了餐叉,可以把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送进嘴里。餐叉的发明被认为是西方饮食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面功不可没。

面条写进遗嘱

新大陆的发现开拓了人们的想象力,也给意大利面带来更多变化:两种从美洲舶来的植物——辣椒和西红柿被引入酱料。到19世纪末,意大利面著名的三大酱料体系:番茄底、鲜奶油底和橄榄油底完全形成,配以各种海鲜、蔬菜、水果、香料,形成复杂多变的酱料口味。面条本身也变化纷呈,有细长、扁平、螺旋、蝴蝶等多种形状,并通过添加南瓜、菠菜、葡萄等制成五颜六色的种类。据统计,意大利面的品种竟有563种之多。可是谁会想到意大利面条最早是用脚揉面的?因为面团太大,用手实在揉不动。直到18世纪,讲卫生的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多二世才请来巧匠,发明了揉面机。1740年,第一座面条工厂建成,广场晒面的大场面从此成为历史。

意大利人对面条的喜爱似乎与生俱来,许多人把做面的独门秘方束之高阁,不肯轻易示人,甚至把意大利面郑重写进遗嘱。中世纪许多歌剧、小说里都提到面条。近代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也曾用面条犒赏三军,甚至拿破仑在波河大进军中也拿“吃面”激励士气。



成为世界的宠儿

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古人喜爱的很多食品今天早已风光不再,但意大利面却越来越有生命力:如今全球意大利面条年产量已达1000万吨。在意大利,每人每年要吃掉至少28公斤面条。在罗马市中心总统府附近,甚至还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面条博物馆,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这个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展出了不同时期的面条产品以及加工器具,从最早的擀面杖、和面盆,到后来的切面机、面条生产线等等。众多实物生动地叙述了意大利面条数百年的发展历史。

如今意大利面条已成为世界的宠儿。今年的世界面条大会,参加国多达27个。美国纽约著名的“7月4日大胃王”比赛中,意大利面条大赛已成为保留节目,今年的比赛中9名参赛者在短短8分钟里吞掉16.2公斤面条,平均每人吃掉1.8公斤;今天在世界100多个国家里,都可以找到意大利面的踪影,甚至在地球之外也能闻到它的香气——国际空间站的食谱里,意大利面条赫然在列。与中国争面条发明权 意大利拿神话打文字仗   
   

  

拿破仑靠它鼓舞士气 如今被列入太空食谱

意大利为面条建博物馆

意大利的象征是什么?最近意大利政府的一项游客调查结果令人颇为意外,因为答案既不是比萨斜塔,也不是水城威尼斯,而是意大利面条。

一根面条可以长800米

前段时间,中国跟意大利为了谁是面条的祖宗颇打了几天文字仗,意大利人坚持说,早在古罗马时代,他们的祖先就会做面条,罗马帝国留下的文书中,有一位老人把一桶意大利面作为遗产留给儿子的记载;中国人则搬出“4000年前面条”的出土新发现;被“逼急了”的意大利人甚至连神话传说都翻了出来:希腊神话中的火神有一个机器,可以制造长长的、像意大利面的细线状面食。

   
这段争论的结果暂且不说,要说意大利人做面条的能耐的确了得。当年,罗马帝国为了解决人口多、粮食不易保存的难题,想出了把面粉揉成团、擀成薄饼再切条晒干的妙计,从而发明了名垂千古的著名美食——PASTA(意大利面)。最初的意大利面都是这样揉了切、切了晒,吃的时候和肉类、蔬菜一起放在焗炉里做,因此当年意大利半岛上许多城市的街道、广场,随处可见抻面条、晾面条的人。据说最长的面条竟有800米。不过由于意大利面最初是应付粮荒的产物,所以青睐者多是穷人,但其美味很快就让所有阶层无法抵挡。

意大利面吃起来连汁带水,颇不方便。早期的人们都是用手指去抓,吃完后还意犹未尽地把蘸着汁水的十指舔净。中世纪时,一些上层人士觉得这样吃相不雅,绞尽脑汁发明了餐叉,可以把面条卷在四个叉齿上送进嘴里。餐叉的发明被认为是西方饮食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意大利面功不可没。

面条写进遗嘱

新大陆的发现开拓了人们的想象力,也给意大利面带来更多变化:两种从美洲舶来的植物——辣椒和西红柿被引入酱料。到19世纪末,意大利面著名的三大酱料体系:番茄底、鲜奶油底和橄榄油底完全形成,配以各种海鲜、蔬菜、水果、香料,形成复杂多变的酱料口味。面条本身也变化纷呈,有细长、扁平、螺旋、蝴蝶等多种形状,并通过添加南瓜、菠菜、葡萄等制成五颜六色的种类。据统计,意大利面的品种竟有563种之多。可是谁会想到意大利面条最早是用脚揉面的?因为面团太大,用手实在揉不动。直到18世纪,讲卫生的那不勒斯国王费迪南多二世才请来巧匠,发明了揉面机。1740年,第一座面条工厂建成,广场晒面的大场面从此成为历史。

意大利人对面条的喜爱似乎与生俱来,许多人把做面的独门秘方束之高阁,不肯轻易示人,甚至把意大利面郑重写进遗嘱。中世纪许多歌剧、小说里都提到面条。近代意大利民族英雄加里波第也曾用面条犒赏三军,甚至拿破仑在波河大进军中也拿“吃面”激励士气。



成为世界的宠儿

时间会改变很多东西,古人喜爱的很多食品今天早已风光不再,但意大利面却越来越有生命力:如今全球意大利面条年产量已达1000万吨。在意大利,每人每年要吃掉至少28公斤面条。在罗马市中心总统府附近,甚至还建有一座别具一格的面条博物馆,慕名前来者络绎不绝。这个博物馆共有11个展厅,展出了不同时期的面条产品以及加工器具,从最早的擀面杖、和面盆,到后来的切面机、面条生产线等等。众多实物生动地叙述了意大利面条数百年的发展历史。

如今意大利面条已成为世界的宠儿。今年的世界面条大会,参加国多达27个。美国纽约著名的“7月4日大胃王”比赛中,意大利面条大赛已成为保留节目,今年的比赛中9名参赛者在短短8分钟里吞掉16.2公斤面条,平均每人吃掉1.8公斤;今天在世界100多个国家里,都可以找到意大利面的踪影,甚至在地球之外也能闻到它的香气——国际空间站的食谱里,意大利面条赫然在列。
垃圾意大利  韩国跟我们争端午  意大利争面条  靠
中国光山西的面就够它比的了
还是中国4000的考古文物牛!;P
意大利面条?算了吧,还不如小日本发明的方便面好吃
神话能当证据么?我们有证据!!!
再说,他们才多少个品种,来中国看看!!!无知!!
英国《泰晤士报》载文称科学家发现


世界第一碗面条来自中国


考古学家最近指出,目前所知的世界上第一碗面条不是来自意大利而是来自中国。
一碗保存良好的黄色面条在中国西北部黄河附近的一次考古发掘中被发现,经过检验,历史长达4千年之久,至此,用无可辩驳的证据把关于面条发源地的争论画上了句号。此前,意大利人和阿拉伯人都声称他们的祖先曾在2千多年前发明了面条。

面条是在青海省的拉加(音)考古遗址被发掘出来的,这些面条很细,直径大约0.3厘米,长50厘米,颜色发黄,和今天的拉面很相似。

像拉面一样,他们也是用手工拉抻做成的,不过古代的面条不是用面粉做的,用的是小米。这一新发现发表在13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证明中国比意大利早2千年,就可以制作出面条并且煮熟。

现在,意大利面条的起源仍不得而知,说法各异,有的说来自意大利中西部古国的伊特鲁里亚人,有的说来自古罗马人,甚至还有人说是阿拉伯商人传过来的。
在意大利罗马城北,有一个公元前四世纪的伊特鲁里亚人墓,墓内壁画上画有佣人用水和面做成面条的全过程。事实上,伊特鲁里亚人和古罗马人更喜欢烤东西吃,比萨就是个例证。

发现面条的地点拉加,是石器时代的遗址。在4千年之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和洪水摧毁了村庄,现在整个村庄被掩埋在三米深的地下。

由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的李厚源(音)博士带领的科研小组,负责考古发掘工作,他们发现一个倒盖着的碗状物,翻过来一看,才发现是面条。

为了查明面条所使用的原料,小组把碗中的面条和现在的面粉做对比。现代的意大利面与亚洲面条通常是用小麦粉和面包粉制成。而古代的面条则是由小米做的,不含任何面粉。

这一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证据,那就是古代在干旱的黄土高原上,早期的基本作物和食物生产都是依赖小米的。
喇家遗址四千年前的面条及其意义

作 者:叶茂林 吕厚远 杨晓燕 廖淦标 任晓燕 蔡林海 何克洲    浏览数:732次  
--------------------------------------------------------------------------------

   
    新近的一期英国《自然》杂志(2005年10月13日出版,《NATURE》第437卷第967~968页),刊发了青海喇家遗址出土齐家文化的面条状遗存的鉴定研究论文。我们的这项研究作为考古学多学科合作的一个成果,能够被世界顶级的科学刊物所重视和接受,说明它的意义是世界性的和前沿性的。

    这项成果首先是考古发现的成果。其出土的可靠性和属于齐家文化的年代,都极为明确。青海民和喇家遗址2002年发掘中,在20号房址地面出土了一碗面条状遗物。出土时,红陶碗倒扣于地面上,碗里积满了泥土,考古工作者在揭开陶碗时(发掘该探方的是青海考古所的蔡林海先生),发现碗里原来存有遗物,从直观的观察看来,像是面条状的食物。

但是当时已经风化成为非常微弱的状态,只有像蝉翼一样薄薄的表皮尚存,不过面条卷曲缠绕的原状还依然保持着一定形态。面条全部附着在后来渗进陶碗里的泥土之上,泥土使陶碗密封起来,陶碗倒扣,因此有机会和条件能够保存下来。然而,由于保存微弱,参加发掘的多人立刻就进行了现场拍照,然后迅速将陶碗放回原位,保持原状,连同泥土一起采集回营地,加以整体包装。可是这样也并没有能够保存出土时的状态。考古队对此发现非常重视,决定将此遗存带回北京进行鉴定。回到北京以后,再次打开时,面条遗迹已经荡然无存,仅存泥土,只留下了照片可以看到当时的情状。同年底,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进行田野工作汇报,叶茂林特别把这个发现的现象和照片公之于众并作了介绍,请大家帮助,尤其请求有关自然科学方面的同事们给予鉴定和测试研究,可惜似乎没有得到回应。但我们一直努力在多方寻求进行科学鉴定。

    2004年,时为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刘东生院士的博士后杨晓燕,从考古队了解到这个发现后,再向该所吕厚远先生介绍和讨论,吕厚远认为完全可以通过一些科学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鉴定,于是我们之间的合作开始了。从考古队叶茂林处获得标本后,他建议最好不要将土样全部用完,希望能够保留下一些,以便今后可以继续研究。因此只选取了部分土样进行测试,研究首先是从测定已经风化到泥土里的食物成分入手,判断是否属于食物。

吕厚远在实验室科学鉴定了土壤中的植物硅酸体和淀粉形态,使用了80多种不同植物进行对比,排除了其他可能,最终确认了食物成分是小米(粟)及糜子(黍),其中以粟为大量;并且通过民俗调查还了解到小米面是可以加工成面条的,在中国北方一些农村,在没有小麦白面加工面条的情况下,现代还有用小米磨面加工面条的事实。研究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合作者又反复进行过多次讨论,涉及考古、年代、科技和环境等多方面。最后由吕厚远执笔完成论文,叶茂林提供相关考古学背景资料和考古方面的意见。不过我们还是忽略了世界上有关面条的原始资料的搜集和系统整理,由于喇家遗址的年代距今约4000年左右,我们相信这是迄今最早的面条遗存。从形态上观察,喇家遗址出土的面条像拉面,断面近似圆形,但是我们并不肯定这就是拉面。一些媒体称为拉面,可以说是曲解了我们的意思。我们估计,这个面条可能是用某种简单的工具压制而成的。


    出土面条遗存的喇家遗址F20房址,是在遗址V区小广场上的东南角位置上的一个地面建筑。它由3排4列12个柱洞构成,呈南北向,基本上接近正方形,大约5米见方,室内地面散落大量陶器、石器等各类遗物,整个地面为硬土面,还有的呈烧土面,存有面条的红陶碗,外表施篮纹,位于房址的东北角,在房外侧壁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储藏窖穴,遗有粗大的木头支架和框架痕迹。在它的西北约2米左右就是另一个由9个柱洞构成的干栏建筑F21,被研究者推测为礼制性建筑“社”或“明堂”之属。再西北约20~30米远则是一个土台祭坛。
估计出土面条的F20也应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建筑,在喇家遗址发现的大量是窑洞式建筑住室,地面建筑极少且都在广场上,反映出它们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也可能它是一个为祭祀活动备存食物的地方。也就是说,这个面条可能并不是人的食物,有可能是作为祭祀用的食物。考古发现和研究表明,喇家遗址发生了地震和洪水灾害,使它成为一个灾难遗址。瞬间的灾难发生,才使得能够偶然保存下来这个难以保存的遗存。发现是偶然性,但是想来在喇家遗址这样的情况下,似乎又有某种必然性。我们深信,喇家遗址还有可能发现新的特殊的遗存。

    喇家遗址齐家文化面条遗迹的发现,其意义在于,这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面条实物遗存。这也是它的科学价值之所在。这件事情似乎还可以给我们一点启示,对于考古发现的关注和用心与否,特别能够反映出科学家的目光敏锐和科学素养。

这项考古发现,只是喇家遗址大量考古发现中的一个很小的偶然发现。但恰恰是一个小小的发现,足可以通过精心的科学研究,达到引起世界顶级权威刊物重视的高水平,从而使它成为一个大发现。这个发现不仅是一个食物的问题,而且可能是一个关系文化和文明的问题。饮食文明在中华文明体系中占有一定的特殊意义和重要性。中华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饮食以食物广谱、精工巧作、粗粮细作、合理搭配、精于变化、美食美器、丰富多彩等为特色;中华饮食有南北分异和东西差别,又相互兼容,大都讲究色香味形兼备,特别突出口感和食之出奇;中华饮食以粒食和面食相结合,肉食和素食相结合,形成优良传统。喇家遗址出土有骨制刀叉,显然是饮食餐具(肉食);还发现普遍使用壁炉烤制食物(面食),与在火塘烹煮食物(粒食)同时存在;这些说明喇家遗址的齐家文化已经开始了中华饮食文化的许多好的传统。喇家遗址明确发现了粟作农业,也有畜牧养殖业,我们推测可能还有麦作农业存在。现在确认的这个粟黍面条,表明喇家遗址的面食可能是比较多样化的。


    由此有的媒体提出了面条的起源问题,我们认为,喇家遗址考古发现的面条实物,只能说明它是迄今为止所知最早的面条实物证据,还不能够说这个就是面条的起源。应该说,面条的起源可能还要早,如果以粟黍面粉制作面条,那么中国肯定是起源地,后面我们要引用的外国学者的一句话,虽然简单,然而颇有道理,足以说明问题。

这里还要纠正媒体常常提出的一个认识模糊混淆的问题,就是现在的喇家村是土族聚居的村落,这和4000年前喇家遗址的齐家文化先民完全没有直接的关系,这是古今两个不同人群的概念。齐家文化是黄河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喇家遗址固然位居西部,但它是典型的黄河文化,是中国黄河文明的渊源之一,是中华文明的源流之一。
喇家遗址的面条发现,和其他诸多发现的现象一起,反映了齐家文化文明化进程的线索和发展趋势,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明对于世界的某种特殊贡献。

拿一位国外的科学评论家对此所作评论的话说,中国人发明了纸、丝绸、瓷器、火药、印刷术和指南针等等,今天的考古发现和研究证明,中国人还发明了吃的面条并带给世界。古代中国很早就学会了栽培耐旱的粟黍,中国人很善于变化食物和创新,他们用它别出心裁弄出各种新鲜的吃法一点也不用感到奇怪。
4000年前的面条还存在,我彻底服了:lol


面条盛在一个倒扣的密封的碗中

  最古老面条实物面世,结束面条发明国之争———
  一碗4000年前的面条重见天日,颜色鲜黄,与拉面相似。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中国考古学家在青海喇家遗址发现了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实物,从而证明了面条起源于中国,而不是意大利或者阿拉伯。



面条长而细,呈黄色
不过必须承认,在面条的国际影响力方面我们是远不如人家,所以人家才敢抢呢
哼!~~来预想一下如果中国要以某种面为宣传中国面条的代表会发生什么情况,会有N个省份会为谁能做代表而相互拍桌子翻脸
笑笑。。。
原帖由 leelek 于 2006-10-2 01:31 发表
哼!~~来预想一下如果中国要以某种面为宣传中国面条的代表会发生什么情况,会有N个省份会为谁能做代表而相互拍桌子翻脸



肯定不会的,中国还有8大菜系呢,也没有看见谁打起来,关键还是各自的特色不同.
原帖由 死于无名 于 2006-10-2 09:24 发表



肯定不会的,中国还有8大菜系呢,也没有看见谁打起来,关键还是各自的特色不同.

但问题是要选某个作为对外宣传中国的代表,那就要争翻天了.就象为什么中国的国花,国鸟,国石,国树这么多年来都没个结果?就是文化历史太长了,候选的太多了,象美国或着某个小点的国家,特色单调一点的国家一下就选出来了.
无所谓点事情,是不是起源于中国又能怎么样呢
原帖由 basin 于 2006-10-3 14:04 发表

但问题是要选某个作为对外宣传中国的代表,那就要争翻天了.就象为什么中国的国花,国鸟,国石,国树这么多年来都没个结果?就是文化历史太长了,候选的太多了,象美国或着某个小点的国家,特色单调一点的国家一下就选 ...


美国的国花什么的那也是选出来的,不是顺便就出来的,而且对外宣传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所以,只能是以全部的

出现才能代表,很简单的问一句;广东粤菜能完全代表中国的美食吗?当然不能了.

至于选举什么国花,国鸟,国石,看不出来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也一样是选嘛.
意大利面条英文名:spaghetti,中国面条英文名:noodles。
这两种面条的差异堪比汉堡包与肉夹馍的差异,没啥可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