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人口所穆光宗教授的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42:19
低生育率问题与人口政策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生育率数据到底是多少,这是决定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重大问题。必须指出的是,人口政策的选择不完全取决于目前的生育水平,更取决于在无限制情况下,群众的生育意愿是在什么水平上。人口有一个规律,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来解决,可能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2005年12月8日至10日,首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人口学家称,未来几年内中国将面临提高生育水平的重大选择。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低生育率带来的问题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一位素昧平生的长沙市某企业女工的来信,深深地触动了北大人口所穆光宗教授。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这位女工在去年7月写给他的信中说:“一年多前,我们的独生儿子不幸患恶性肿瘤,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年,我四处奔波,吃药治疗,争取再孕,可年龄大了,再生育无望。永远没有了自己的亲骨肉,家庭永远没有了快乐,常常是两人相对无言。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凄惨的呢……”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穆光宗在上周举行的首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上说,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此同时,“人口安全的系数在降低,人口发展的风险在积累。”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独生子女家庭是高风险的家庭。在中国,和那个长沙女工一样有着类似悲剧的家庭数以万计。上月14日,山西沁源发生特大交通事故,20名遇难中学生之中,就有一多半是家中的独子。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即使没有灾难降临,独生子女家庭如何养老也是一个棘手难题。试想想,倘若第二代独生子女夫妇的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到了第三代就可能出现一对年轻人赡养12位老人的局面。对整个国家而言,这就意味着人口的高度老龄化和社会的不堪重负。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持续的低生育率在理论上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消亡。据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所原新教授介绍,200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孩子数)创下二战后新低,降到1.28,日本《朝日新闻》遂发出警告称,如果按照目前的生育率水平,200年后日本将因人口的极度减少而出现种族消亡。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后来,原新采用联合国关于中国男女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到2030年分别为98岁和101岁的假设,对未来300年的中国人口走势进行了模拟。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算出来的结果吓了他一跳:假如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持续稳定在2000年政策允许的总和生育率水平1.46(部分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甚至更多),到 2300年人口将只剩下7500万;如果总和生育率维持在超低水平1.30,到2300年人口则只剩下2800万!“哪怕是微小的人口负增长,只要维持时间足够长,都是人类的灾难。”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原新认为,低生育率就像一柄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希瑞·泰丽雅(Siri Tellier)女士说,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逐渐达到更替生育水平,当时人口学家就警告其长期影响将导致老龄化,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政治家花了近20年时间才完全意识到老龄问题的影响。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现在的情况则有明显的不同。例如,泰丽雅说,两周前的西方媒体报道,英国的养老金缺口2050年预计将达到约1万亿人民币,法国政府计划为生育第三胎的妇女一年支付约9万元人民币。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北大人口所乔晓春教授也提到,日本正在以增加婴儿补贴和幼儿看护基金的方式刺激其人口出生率,韩国政府则彻底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小规模家庭计划”,从今年起鼓励人们做输卵管和输精管复通术,并为没有尽早鼓励生育而后悔。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但是,乔晓春说,经过人为努力,将生育率从高降到低是可能的,而将长期以来已经较低的生育率提高则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人们的生育意愿高于实际的生育水平。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我希望中国能够吸取这些较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泰丽雅说。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我们缺乏证据”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6.0左右奇迹般地降到更替水平(平均每位妇女生育两个孩子)以下,一举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行列。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但此后,无论是官方还是学者,都无法确切地知道中国的生育率水平。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布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22。这个数据震惊了国内外的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按照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即使全国老百姓没有一例计划外生育,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即政策生育率也应该为1.46,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大量计划外生育的现实下,怎么可能低于1.46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说。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上海社科院梁中堂教授分析说,最近20多年中国大陆人口数据漏报主要是由隐瞒生育行为引发的瞒报漏报问题,所以,和其他人口指标相比,妇女生育率是一个更无法准确把握的问题。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后来,学者们利用各种方法对中国2000年总和生育率进行了估算。但是,北大人口所任强博士发现,学者们得出的总和生育率竟然在1.2至2.3这样大的范围内变化。他说:“这样的结果等于是没有结果。”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其中,翟振武以历年全国小学在校人数———这是独立于“人口系统”以外、很少受到人为瞒报因素影响的教育数据———为基础进行估算,得出的结果是1.7。但他也承认,作为一种间接估计,“其准确度还是有一定风险”。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北大人口所乔晓春教授在今年11月29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市场与人口分析》杂志“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组织了一次“中国生育率到底有多低”的讨论。讨论仍然没有得出答案。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早在1993年,还在中国人大任教的他和穆光宗,以及另外几位年轻同行,就已经意识到出生率下降不一定全是好事情,在没有行政力量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出生率下降后果研究组”。次年,他们还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国家计生委的支持下,以“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对策”为主题举行过研讨会。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遗憾的是,后来因种种原因,研究小组的工作中断了。“学者们对中国生育率的研究已经停滞了十余年,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乔晓春说。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1998年,国家计生委决定启动“21世纪初中国生育政策研究”。受命组织此项研究的乔晓春建议,首先弄清我国的现实生育水平和人口状况,“无论有多大困难、多大的阻力,都必须弄清真实的生育状况,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不具备研究生育政策的资格。”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乔晓春中途退出了这项研究。他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2000年初,国家提出“稳定低生育率”的政策。不过,乔晓春说,“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比较困惑的是,不知道生育率多低才叫低,低到多少才需要稳定,在工作上也就无所适从。”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在互联网上,人们对计划生育何去何从的争论非常激烈。乔晓春说,有人假定总和生育率为1.8-2.0,主张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有人主张现在就放开政策,强调2000年普查得到的总和生育率已低至1.2。然而,没有哪一方能够拿出充分证据说明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就是1.8或者1.2。“我们不缺乏激情,也不缺乏思想,但我们缺乏证据。”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未来的生育政策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尽管学者们无法就中国目前的生育率数据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几乎没有争议的: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不仅如此,北大人口所穆光宗教授说,他在参与国家计生委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工作先进的地区可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到“超低生育率”(多数学者界定为总和生育率低于1.3)的风险型人口阶段。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穆光宗说,“我们讨论的焦点从来就不是要不要人口控制,而是如何更有效地控制人口的问题。”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在北大人口所乔晓春教授看来,从长远看,理想的人口结构应该是稳定在更替水平时的人口,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零附近波动。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大的特定状况,人们希望人口达到峰值时的规模不要太大,甚至希望尽可能小一些。另外,必须在人口达到零增长以前生育率有所回升,避免出现过于剧烈的人口负增长惯性。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从现在开始,最多不超过十年,中国面临着提高生育水平的选择”,乔晓春说,“我们选择的时机不完全取决于目前我国的生育水平,更取决于无限制情况下,群众的生育意愿是在什么水平上。如果群众的生育意愿已经显著低于更替水平,那就意味着即使放开政策也很难使生育率恢复到更替水平。人口有一个规律,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来解决,可能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人口学是一个从来不缺乏争议的领域。关于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人们也还存在分歧。但正如上海社科院梁中堂教授所说,与20多年前的言论氛围相比,今天的人口学家已经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乔晓春说:“我们现在的任务不仅是要搞清目前的真实生育水平,更要实时地检测群众的生育意愿,从而使我们不至于错过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80多岁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邬沧萍教授也说:“我们需要不断检测,不断研究,否则就会迷失方向,人口决策也一定要民主化、科学化,不能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来调整,中国再也经不起一次人口失误了。”低生育率问题与人口政策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生育率数据到底是多少,这是决定一个国家人口政策的重大问题。必须指出的是,人口政策的选择不完全取决于目前的生育水平,更取决于在无限制情况下,群众的生育意愿是在什么水平上。人口有一个规律,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来解决,可能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2005年12月8日至10日,首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与会人口学家称,未来几年内中国将面临提高生育水平的重大选择。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低生育率带来的问题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一位素昧平生的长沙市某企业女工的来信,深深地触动了北大人口所穆光宗教授。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这位女工在去年7月写给他的信中说:“一年多前,我们的独生儿子不幸患恶性肿瘤,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年,我四处奔波,吃药治疗,争取再孕,可年龄大了,再生育无望。永远没有了自己的亲骨肉,家庭永远没有了快乐,常常是两人相对无言。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凄惨的呢……”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穆光宗在上周举行的首届中国人口学家前沿论坛上说,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在控制人口数量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此同时,“人口安全的系数在降低,人口发展的风险在积累。”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独生子女家庭是高风险的家庭。在中国,和那个长沙女工一样有着类似悲剧的家庭数以万计。上月14日,山西沁源发生特大交通事故,20名遇难中学生之中,就有一多半是家中的独子。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即使没有灾难降临,独生子女家庭如何养老也是一个棘手难题。试想想,倘若第二代独生子女夫妇的下一代还是独生子女,到了第三代就可能出现一对年轻人赡养12位老人的局面。对整个国家而言,这就意味着人口的高度老龄化和社会的不堪重负。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持续的低生育率在理论上甚至可能导致一个国家的消亡。据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所原新教授介绍,2004年日本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个妇女一生中所生育的孩子数)创下二战后新低,降到1.28,日本《朝日新闻》遂发出警告称,如果按照目前的生育率水平,200年后日本将因人口的极度减少而出现种族消亡。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后来,原新采用联合国关于中国男女平均出生预期寿命到2030年分别为98岁和101岁的假设,对未来300年的中国人口走势进行了模拟。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算出来的结果吓了他一跳:假如中国的总和生育率持续稳定在2000年政策允许的总和生育率水平1.46(部分夫妇可以生两个孩子甚至更多),到 2300年人口将只剩下7500万;如果总和生育率维持在超低水平1.30,到2300年人口则只剩下2800万!“哪怕是微小的人口负增长,只要维持时间足够长,都是人类的灾难。”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原新认为,低生育率就像一柄双刃剑,既有好处,也有坏处。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驻华代表希瑞·泰丽雅(Siri Tellier)女士说,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逐渐达到更替生育水平,当时人口学家就警告其长期影响将导致老龄化,但大多数发达国家的政治家花了近20年时间才完全意识到老龄问题的影响。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现在的情况则有明显的不同。例如,泰丽雅说,两周前的西方媒体报道,英国的养老金缺口2050年预计将达到约1万亿人民币,法国政府计划为生育第三胎的妇女一年支付约9万元人民币。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北大人口所乔晓春教授也提到,日本正在以增加婴儿补贴和幼儿看护基金的方式刺激其人口出生率,韩国政府则彻底改变了20世纪60年代推行的“小规模家庭计划”,从今年起鼓励人们做输卵管和输精管复通术,并为没有尽早鼓励生育而后悔。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但是,乔晓春说,经过人为努力,将生育率从高降到低是可能的,而将长期以来已经较低的生育率提高则是不太可能的,除非人们的生育意愿高于实际的生育水平。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我希望中国能够吸取这些较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泰丽雅说。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我们缺乏证据”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自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从20世纪70年代的6.0左右奇迹般地降到更替水平(平均每位妇女生育两个孩子)以下,一举进入低生育水平的国家行列。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但此后,无论是官方还是学者,都无法确切地知道中国的生育率水平。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发布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22。这个数据震惊了国内外的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按照中国现行的生育政策,即使全国老百姓没有一例计划外生育,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即政策生育率也应该为1.46,在广大农村仍然存在大量计划外生育的现实下,怎么可能低于1.46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教授说。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上海社科院梁中堂教授分析说,最近20多年中国大陆人口数据漏报主要是由隐瞒生育行为引发的瞒报漏报问题,所以,和其他人口指标相比,妇女生育率是一个更无法准确把握的问题。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后来,学者们利用各种方法对中国2000年总和生育率进行了估算。但是,北大人口所任强博士发现,学者们得出的总和生育率竟然在1.2至2.3这样大的范围内变化。他说:“这样的结果等于是没有结果。”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其中,翟振武以历年全国小学在校人数———这是独立于“人口系统”以外、很少受到人为瞒报因素影响的教育数据———为基础进行估算,得出的结果是1.7。但他也承认,作为一种间接估计,“其准确度还是有一定风险”。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北大人口所乔晓春教授在今年11月29日出版的最新一期《市场与人口分析》杂志“马寅初人口科学论坛”组织了一次“中国生育率到底有多低”的讨论。讨论仍然没有得出答案。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早在1993年,还在中国人大任教的他和穆光宗,以及另外几位年轻同行,就已经意识到出生率下降不一定全是好事情,在没有行政力量干预的情况下,自发地形成了一个“出生率下降后果研究组”。次年,他们还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和国家计生委的支持下,以“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的新人口问题及对策”为主题举行过研讨会。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遗憾的是,后来因种种原因,研究小组的工作中断了。“学者们对中国生育率的研究已经停滞了十余年,这种现象应该引起重视。”乔晓春说。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1998年,国家计生委决定启动“21世纪初中国生育政策研究”。受命组织此项研究的乔晓春建议,首先弄清我国的现实生育水平和人口状况,“无论有多大困难、多大的阻力,都必须弄清真实的生育状况,这一问题不解决,就不具备研究生育政策的资格。”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乔晓春中途退出了这项研究。他的建议也没有被采纳。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2000年初,国家提出“稳定低生育率”的政策。不过,乔晓春说,“基层计划生育部门比较困惑的是,不知道生育率多低才叫低,低到多少才需要稳定,在工作上也就无所适从。”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在互联网上,人们对计划生育何去何从的争论非常激烈。乔晓春说,有人假定总和生育率为1.8-2.0,主张坚持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有人主张现在就放开政策,强调2000年普查得到的总和生育率已低至1.2。然而,没有哪一方能够拿出充分证据说明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就是1.8或者1.2。“我们不缺乏激情,也不缺乏思想,但我们缺乏证据。”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未来的生育政策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尽管学者们无法就中国目前的生育率数据达成共识,但有一点是几乎没有争议的:中国的生育率已经低于更替水平。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不仅如此,北大人口所穆光宗教授说,他在参与国家计生委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的调查中发现,一些工作先进的地区可能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到“超低生育率”(多数学者界定为总和生育率低于1.3)的风险型人口阶段。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穆光宗说,“我们讨论的焦点从来就不是要不要人口控制,而是如何更有效地控制人口的问题。”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在北大人口所乔晓春教授看来,从长远看,理想的人口结构应该是稳定在更替水平时的人口,即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在零附近波动。考虑到中国人口基数大的特定状况,人们希望人口达到峰值时的规模不要太大,甚至希望尽可能小一些。另外,必须在人口达到零增长以前生育率有所回升,避免出现过于剧烈的人口负增长惯性。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从现在开始,最多不超过十年,中国面临着提高生育水平的选择”,乔晓春说,“我们选择的时机不完全取决于目前我国的生育水平,更取决于无限制情况下,群众的生育意愿是在什么水平上。如果群众的生育意愿已经显著低于更替水平,那就意味着即使放开政策也很难使生育率恢复到更替水平。人口有一个规律,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来解决,可能已经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人口学是一个从来不缺乏争议的领域。关于中国未来生育政策的走向,人们也还存在分歧。但正如上海社科院梁中堂教授所说,与20多年前的言论氛围相比,今天的人口学家已经可以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了。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乔晓春说:“我们现在的任务不仅是要搞清目前的真实生育水平,更要实时地检测群众的生育意愿,从而使我们不至于错过政策调整的最佳时机。”转自81.china.com
转自81.china.com
  80多岁的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邬沧萍教授也说:“我们需要不断检测,不断研究,否则就会迷失方向,人口决策也一定要民主化、科学化,不能弄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再来调整,中国再也经不起一次人口失误了。”
]]
]]
]]
六、不但要积累资金而且要加速积累资金

    社会主义国家实现的五年计划的次数愈多,生产率也就愈大,而所需的技术装备也就愈精。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一个工人配备的资金,是固定基金一万卢布,流动基金三千卢布,共计一万三千个卢布。至第三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每个工人配备的资金六倍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所配备的资金,第五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配备的资金即达十二倍。所以马林科夫在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发言:苏联生产能力的继续增长,是由于每年技术装备的倍数增加。中国以后的情况也应该这样,因此要提高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就要大力地积累资金,加强每个工人的技术装备,同时还要控制人口,因为如人口增殖任其自流,资金很难迅速地积累。积累资金最快的方法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以后工人的收入也当然提高,如农民的劳动生产率不能与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比例地提高,二者收入的差别愈来愈大,就影响着工农联盟,因此控制人口,实属刻不容缓,不然的话,日后的问题益形辣手,愈难解决。

    以上已说过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一个工人配备的资金是固定基金一万卢布,流动资金三千卢布。我国自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五年,国营、地方国营及公私合营工业每个工人装备的生产用的固定资产为一九五三年的五千二百七十三元,一九五四年的六千零七十二元,一九五五年的六千八百三十五元,一个卢布约等于人民币五角,中苏两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给工人的技术装备大致相等。(附表二)

    七、从工业原料方面着想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我们要积累资金,最好发展轻工业,因为轻工业的特点是投资少,建设易、获利多而且快,可以更有效地积累资金,用来更多更快地发展重工业。现在新建一个十万纱锭,三千五百台布机的棉纺织厂,共需投资三千五百万元。在正式投入生产以后,只要一年时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包括工业、商业利润和税收)。印染、毛纺织厂等收回的时间还要快一些。因此轻工业的扩大,不仅不会影响重工业的建设,而且有利于重工业的发展。

    但扩大轻工业的建设,必须在资金和原料足够的条件下进行,因此我们要谈一谈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轻工业的原料绝大部分来自农业,我们要建设棉纺织业,一定要向农业取得棉花;要发展丝纺织业,一定要向农业取得蚕茧,要发展制油厂,一定要取得大豆、花生、芝麻、油菜籽等等;要发展制糖厂,一定要取得甘蔗和甜菜;要发展毛织业,一定要取得羊毛。今日油、糖、布的供应,远远不能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它们的紧张情况,超过粮食。要增加这些物品的供应,一定要扩大棉花、蚕桑、大豆、花生、芝麻、甘蔗、甜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这不得不缩小了生产粮食的面积,而粮食产量就受到了影响。所以各种经济作物与粮食互争土地,二者之间一定要求得一个适当的平衡。若人口无限增殖,这一适当平衡将更被破坏,因人口增殖,粮食必须增产,经济作物的面积就要缩小,直接影响到轻工业,间接影响到重工业。因此人口的增殖,就是积累的减少,也就是工业化的推迟,故人口不能不加以控制。

    现在食糖异常缺少,紧张情况,不亚于食油。若扩大种植甜菜的面积,不啻与粮食争地。吉林省境内的新中国制糖厂和范家屯糖厂的甜菜原料,主要依靠中部地区的榆树、怀德、九台、德惠等县供应。但是这些县份又是吉林省出产粮食和大豆最多的县份。如果在这里大量发展甜菜生产,就会削减粮食和大豆的播种面积。同时,因为土地少,不能进行合理轮作,反而会影响甜菜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如一九五三年甜菜每公顷产量为二万四千斤左右,含糖率平均占百分之十四点三;到一九五五年每公顷甜菜产量就降低到一万八千斤,含糖率平均只达到百分之十一点四。象这样发展下去,制糖工业只有退缩,不能前进。

    从以上所述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重工业与轻工业间的关系,还不如重工业与农业间的关系之为密切。我国还是一个农业国,如农业不能很快地发展,难望重工业可以大踏阔步地前进。今年紧张情况的解除,其希望悬于秋季之大丰收。

    我国各项建设,首先是重工业建设,所必需的成套设备和各种重要物资,好多是从国外输入的,但要进口多少重工业物资,得先看出口多少农业和轻工业物资,而轻工业物资也要用农业物资作原料。由于我国化学工业特别是有机化学工业还不发达,轻工业的原料,大约有百分之九十以上要依靠农业,故农业的扩大或缩小,丰收或歉收,对重工业或工业化有决定性的影响。若人口的增殖听其自流,不加以控制,工业化的进程,未有不受其影响者。

    八、为促进科学研究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二十世纪根本的社会变化和卓越的科学技术成就,不是时间上的巧合,它们之间有着内部的必然的联系,因为物质生产的发展是它们的共同基础。航空、无线电技术和遥控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原子能的发现,没有现代的强大工业是不可能的。不必说别的,就如不锈钢我们自己不能制造,苏联也不多,向其他国家去买也是很困难。我们在四川新建的化肥厂,还不能解决它的不锈钢问题。建设一个化肥厂,从设计、建筑、安装到开工,大体也要五、六年,一般讲来,应该建筑在工业化有了基础的国家,甚至于有高度工业化基础的国家,才能大量发展肥料工厂,因为技术比较高用的材料也比较高。这个增长了的生产力,乃是深刻的科学发展的物质基础,俟科学发展之后又回过头来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理论与实际结合得好,会使我们的研究水平得到提高。从实践提高到理论,再用理论来进一步指导实践。这样一个循环的过程,是科学工作者的准绳,也是追求科学真理的唯一途径。中国科学院工作报告草案向全国人民指出了它的较有基础部分和不足部分的状况。例如得奖的论著主要属于我国目前基础较好的学科;一些新兴的学科,特别是我国经济建设、国防建设所急需的几种学科,得奖的论著很少。这正是过去历史情况的真实反映,可以唤起科学界的注意。“正确地更多地转移力量于急需的薄弱方面。”但同时如果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继续向前推进,自然而然会促进本门内的科学研究,有重点地建立新机构并充实研究力量。以技术科学的研究工作而论,所谓技术科学的研究工作,就是对实际问题求取理论上的解答,并将这些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考验。现在有许多地方国营农场和农业生产合作社提出一大批有关农业生产技术上的问题,要求农业科学研究机关予以解答,我们必须满足他们的要求,而研究工作者在解答农业生产中不断出现的新的科学技术问题时,找到了新资料。这些新资料是新理论最丰富的源泉。脱离实际来谈技术科学研究,是不能想象的。我们要使中国的科学赶上世界水平,只有在生产发展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我们不能把科学研究分成理论和应用两部分,因为所谓理论就是为实际问题求取理论上的解答的理论,二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过去苏联科学院曾经作过这样的划分,现在知其不恰当,已把它去掉了。此外,科学研究,一定要在生产要求的压力下,才能加速推进。如我们的生产部门不能在十二年内赶上世界先进国家的水平,而独要督促研究部门单刀匹马、长驱直入,无异缘木求鱼。周总理在一九五七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向科学进军一节中亦说:“新中国科学事业的特点,是科学和生产的密切结合。生产对于科学是基本的推动力量。在国民党时代,由于工农业生产的衰落,科学家们虽然也作了些研究工作,但是无法在生产上发挥作用。解放后八年来,生产部门向科学研究部门提出了大量的要求,我们的科学家在这方面有了很大的贡献”。由此观之,我们必须首先推进产业部门的技术装备,从速提高劳动生产率而后才能奠定科学研究的物质基础,但欲达到这个目的,惟有加速积累资金,一面努力控制人口,不让人口的增殖拖住科学研究前进的后腿。

    此后我国的科学研究力量大部分放在科学院,一百六七十所高等学校和许许多多产业部门,它们不仅集中了大批科学研究人材,并且它们研究的方面很多,又分布在全国各个地区,这对于促进科学事业的发展,是有好处的,因为每门科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某门科学愈向前进,就愈需要其他有关科学的配合,这更需要所有有关生产部门都能按平衡原则向前推进。这有待于更多资金的积累和人口的严格控制。

    九、就粮食而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关于人口与粮食的关系,因限于篇幅,不愿在这里多谈,拟另作一文专论之。在这里,我只说我国地少人多,全国六亿四千万人口,每人平均分不到三亩地。虽有人说我国有十五亿亩荒地,但这些荒地有的是石山,有的是没有水源的,有的是少数民族世世代代借以为生的草原地,根本不能开垦的,到底有多少荒地可以开垦,迄无确实统计,加以工业落后,财力有限,一时尚不能大规模进行垦荒。虽然在一九五三年至一九五六年之间,每年开垦了一千四百多万亩荒地,但由于人口的增加,每人平均分到的耕地,已自一九五三年的二亩八分降至一九五五年二亩七分。况自然灾害影响着农业生产,使农民的收入极不稳定。如江苏省在一九五五年每户农民平均收入是三百零六元(这是抽查的材料,不能完全代表江苏省全部情况),假定一户四口,每口不过分到七十六元五角。该省一九五六年遇到灾害,全省农民平均收入每人下降到四十九元九角。农民收入之不稳定如此,要完全防止自然灾害的发生,必需多兴办象三门峡这样的大水利工程,这有待于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推行,尤有待于资金的多多积累。故就粮食而论,亦非控制人口不可。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说:“我们准备在几年内,把征粮和购粮的数量大体上稳定在八百几十亿斤的水平上,使农业得到发展,使合作社得到巩固,使现在还存在的农村中一小部分缺粮户不再缺粮,除了专门经营经济作物的某些农户以外,通通变为余粮户或者自给户,使农村中没有了贫农,使全体农民达到中农和中农以上的生活水平。”主席这些话是从他心中说出来的,这是全国人民之福,倘能把人口控制起来,这个崇高的愿望,不难成为事实。

    十、几点建议

    (一)一九五三年举办的第一次全国人口调查,使我们对于全国人口按性别划分,按年龄组别划分,按民族构成划分,和按城镇与乡村划分,都能够明白它们的对比和真相,这是很好的,但要实施明健的人口政策,和帮助科学家进行研究工作,还必须认真举办关于人口动态的统计,如出生、死亡、结婚、离婚和迁徙等都应有完整的统计公布。因此我建议在一九五八年至迟在一九六三年进行普选时,再进行一次人口普查,使我们可以知道这五年中或这十年中我国人口增长的实际情况,接着认真举办人口动态统计,在这个基础上来确定人口政策,一面把人口增长的数字订入第二个或第三个五年计划之内,使以后计划的准确性可以逐步提高。

    (二)我们在上面已谈到夏威夷群岛的人口并不跟着食品的增加而增加,主要原因是因为该处的居民不是喜欢多子多孙的。但在中国情形适相反,宗嗣继承观念太深,只要生活好一些,便想娶女子,便患无后代,便畏出远门,便安土重迁。加以种种封建社会的残余思想,如“早生贵子”、“儿孙满堂”、“五世同堂”、“五世其昌”、“多福多寿多男子”等等,支配着他们的行动,所以在妇女心理中,以生子为天职,以不育为大耻;在父母心理中,嫌儿媳不生育,重婚纳妾,理所当然。但要节制生育,控制人口,第一步要依靠普遍宣传,使广大农民群众都明知节育的重要性,并能实际应用节育的方法,一面大力宣传早婚的害处,迟婚的好处,大概男子二十五岁、女子二十三岁结婚是比较适当的,但暂时不考虑修改婚姻法,理由是把结婚年龄提高,在原则上是对的,但是由于节制生育的宣传教育还做得不够,农村中老少男女还没有普遍明白节制生育的理由和需要,操之过急不免发生副作用,恐农村中的青年男女怕婚姻法修改后提高结婚年龄,影响他们的结婚,不免发生争先恐后结婚的情况。俟宣传工作收到一定的效果以后,再行修改婚姻法亦未为晚。如婚姻法修改之后,控制人口的力量还不够大,自应辅之以更严厉更有效的行政力量。照目前的计算,国家在每个孩子的教育及就业装备上要支出一万元上下。一般人往往不够了解,一个孩子要求家庭的开支,还抵不上要求国家的开支大,因此国家理应有干涉生育控制人口之权。况控制人口,为的是要提高全国人民尤其是农民的劳动生产率,借以提高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使他们能过更快乐更美丽的生活。

    (三)实行计划生育是控制人口最好最有效的办法,最重要的是普遍宣传避孕,切忌人工流产,一则因为这是杀生,孩子在母体里已经成形了,它就有生命权,除非母亲身体不好,一般不能这样做。二则会伤害妇女的健康,使之一生多病,我有几个亲戚身体本来很好,刮了子宫后不是生这样病,就生那样病。三则会冲淡避孕的意义,年轻的妇女们就会不关心避孕,把希望寄托在人工流产上;据北京几位名医谈话,有些人刚作过人工流产,很快又怀孕,又跑到医院里去吵闹,主要原因是依赖人工流产,不认真避孕了,尤其是男子,对避孕不负责,不积极,只图自己一时的快乐,不顾女子长期的痛苦,实在太不公平。四则会增加医生的负担,苏联人口只有两亿,而医生有三十五万之多,病床有一百三十五万四千张。我国人口大于苏联三倍以上而能做人工手术的恐怕不到六万人,医院情况已经很紧张,若再把人工流产的任务加在他们的身上,深恐耽误其他的治疗工作。因此,我诚恳地请卫生部好好地考虑。
说明

    附表  农民每人每年为国家创造的财富

    (一)农民为国家创造的财富:

    |                      1953年  1956年

    |⒈按农业总产值计算:

    |  农业总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亿元)499.1  580.3

    |  每人平均(元)             102.8  112.2

    |⒉按农业净产值计算:

    |  农业净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格,亿元)369.5  426.9

    |  每人平均(元)              76.1   82.5

    |⒊按农民直接向国家缴纳的部分计算:

    |  农民直接缴纳部分(农业税及附加、公债、亿元)27.1  37.3

    |  每人平均(元)               5.6   7.2

    (二)农民人口数(万人)          48,546 51,723

    〔说明〕

    ⒈农业总产值和净产值均系用计算国民收入时所用数字,农业总产值比现在预计数约大五千万元是为了和农业净产值口径取得一致。

    ⒉农民人口数系全年平均人数。这个数字比谭震林同志在“关于我国农民收入情况和生活水平的初步研究”一文(见人民日报五月五日第三版)所引五亿二千八百万人为小。(⑾⑿)

    ⒊一九五三年农民直接向国家缴纳的部分只包括农业税一项,一九五六年除农业税外尚有农业税附加二亿九千九百万元和公债一亿三千八百万元。

    工人每人每年为国家创造的财富

    |  指标     计算单位     1953年      1956年

    |(一)工业生产的全部价值计算

    |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的全部工业)

    |         千元 35,576,744  57,136,410

    |生产人员数

    |全部生产人员万人         505.28    646.788

    |生产工人     万人       419.5     459.76

    |每人平均创造价值

    |每一生产人员平均创造价值(元)    7,041      8,834

    |每一生产工人平均创造价值(元)    8,481     12,427

    |(二)工业生产的新创造价值计算

    |工业净产值(不包括手工业全部工业)

    |         千元 11,572,291  19,567,090

    |生产人员数

    |全部生产人员万人          505.28   646.788

    |生产工人     万人        419.5    459.76

    |每人平均创造的新价值

    |每一生产人员平均创造的新价值(元)   2,290     3,025

    |每一生产工人平均创造的新价值(元)   2,759     4,256

    〔说明〕

    ⒈工业总产值是按一九五二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不包括手工业产值。这个总产值数字预计较早,因此小于作一九五七年计划的预计数和统计公报数,但计算国民收入时却是按这个预计数计算的,所以仍列此数。如果按照一九五七年计划上的一九五六年预计数五百七十五亿八千九百六十三万三千元计算,则每一生产人员平均创造价值为八千九百零四元,每一生产工人平均创造价值为一万二千五百二十六元。

    ⒉工业净产值按一九五二年不变价格计算的,不包括手工业净产值。但国民收入计算时间较早,其一九五六年总产值系预计数,小于作一九五七年计划时的一九五六年预计数,并且比实际数亦小。

    ⒊生产工人数一九五三年按国家统计局年报数,其中国营、公私合营,系年平均数,合作社营和私营由于没有统计年平均人数,故采用了年末到达数。一九五六年按一九五七年计划时的预计数。

    ⒋全部生产人员一九五三年按国家统计局研究室的材料,一九五三年全部工业生产人员年平均人数为五百零五万二千八百一十六人(不包括工业企业附属单位人员)。一九五六年国营、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合作社营人员每人生产的价值按一九五七年计划上一九五六年预计数,私营系按照上述经济类型的材料,加以估算而得。

    〔注〕表内最后一项数字(每一生产工人平均创造的新价值四千二百五十六元),已经把重复部分扣除后计算出来的。现在让我来解释一下:

    现代工业的构成是异常复杂的,每种产品的零件、部件常须经由许多地区,许多行业,许多工厂,才能拼凑成功。从原料到成品经过逐步加工有无数次的工序,先把原料成为若干中间产品,最后才叫作成品。中间产品具有二重性,就制造它的工厂说是成品,就采用它的厂矿说都是原料。还有更复杂的,例如煤炭,既是煤矿的成品,又是工业的原料,同时又是家庭用的消费资料。因许多产品都有两重性,计算总产值时就发生很大的矛盾。若把中间产品的价值,统计进去,就一定会发生重复,甚至重复至数次以上,以致总产值失去了真实。因此,我们要把中间产品严格地区分开来,不然的话,计算出来的净产值就会偏高,不能真实代表国民所得。

    附表二

    |  1953——55年国营、地方国营及公私合营工业每个工人装备的生产用

    |固定资产

    |                             单位:元

    |部  门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总  计         5,273   6,072   6,835

    |电力部门        51,197  58,828  58,196

    |燃料采掘部门       5,021   5,574   6,020

    |铁矿及锰矿部门      1,887   4,407   4,057

    |化学矿开采部门        828     939     949

    |其他非金属矿开采部门     952   1,128   3,599

    |森林采伐部门         497   1,443   2,931

    |燃料加工部门      18,307  18,643  16,248

    |钢铁冶炼部门      10,151  12,385  14,411

    |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部门  3,362   5,684   6,480

    |金属加工部门       5,029   5,528   6,035

    |化学加工部门       9,066   9,867  11,114

    |建筑材料部门       2,291   2,531   3,641

    |玻璃工业部门       4,273   3,431   3,502

    |陶瓷工业部门       2,456   1,925   1,482

    |橡胶加工部门       4,714   4,372  10,688

    |木材加工部门       1,210   1,480   1,945

    |火柴工业部门         466     440     449

    |造纸工业部门       8,923   9,856  10,307

    |纺织工业部门       4,943   5,125   5,107

    |缝纫部门           943   1,124   1,292

    |皮革及皮毛部门      1,750   2,080   2,471

    |油脂、肥皂、香料、    6,000   6,090   6,107

    |化妆品部门

    |食品工业部门       3,373   3,312   3,566

    |食盐部门         3,653   3,431   3,307

    |印刷部门         3,072   3,240   3,256

    |文化、教育、科学     1,558   1,755   6,292

    |艺术用品部门

    |自来水部门       49,129  54,743  59,557

    |其他工业部门       4,530   7,087   8,973

    〔注一〕固定资产系指生产设备厂房及一切生产用土地;工人系指直接生产工人和辅助工人(如企业内部的搬运工人、仓库的装卸工人),不包括工程技术人员、行政管理人员及其他非生产人员。

    一九五六年由于材料缺乏,还不能计算。

    〔注二〕以上两表是请经济委员会同志们代制的,特此道谢。*

    《人民日报》1957.07.05
都快2007年了还在拿1957年的数据,笑....
马尔萨斯人口论致命缺陷在于没有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影响。

传统的农耕经济,作物产量与土地的有限数量使得人口数量是有限度的。

但是决定人口数量的根本因素在于能量。从组成人类本身的元素来看,地球可承受范围可以大大增加。

当人口增加到那个范围的时候,技术发展使得人类是不是还在地球都是问题;我们杞人忧天干吗?

我们子孙比我们苯吗?他们没有能力解决吗?
晕!如果不是现行人口政策,俺估计现在能上网的中国人是不会有几个的了。。。
时间时间!!!
现在养小孩的费用高,多生怕是很累人的
原帖由 士大夫惹是非 于 2006-9-30 21:09 发表

你倒是在1分钟里写10万一字看看!
时间时间!!!

先给你事实:日本,韩国,俄罗斯,德国等鼓励生育的国家其人口增长率为负数。

尽管他们政府鼓励生育,但是人家是尊重人权,公权力不会介入私人的生育问题。

这些事实说明人口增长有其自身规律,不必然与土地资源等有关系。也就不存在所谓维持问题。对于一部分人来说,你给他生,他还不愿意呢。

当年马尔萨斯当然绝对想不到事情竟然是这样的。因为根本没有考虑科学技术对人本身包括意识的影响。

对于我国来说,用二胎保持人口基本不变,等科学技术达到类似日本,韩国,等国家时候,这些问题就根本不存在了。所以不论在农村,城市二胎政策都应该实行。这样就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某人说的话不可信。看似在说道理,但实际言之无物。还在那里公权母权,想必也没有长大吧,养儿才知父母恩。马老说的都已经应验了,还有什么怀疑的。上山下乡,三年自然灾害。。。。。(三年自然灾害为什么饿死的多是生产粮食的农民?)
不管允许生几个,就让他们生去吧。反正我跟我媳妇商量好了,我们不生了。如果我没钱,我生了孩子就是让他受苦,为人父母者,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受苦。那谁受苦?我受苦......我何必呢?有钱了,生孩子,没时间管孩子。孩子越学越坏,父母不应该承担责任吗?与其让我身心俱疲,孩子受苦,我何必生他呢?不生也没什么,俗话说养儿防老,可真到了那时候,他管不管你还是一码事呢,所以不生也罢!年轻时候多玩儿两年,老了直接养老院,都是老头老太太,过着还开心呢!
楼主倒是勤快的很呐。

跟你发的那个兵源的帖子分析下,中国还没打仗就已经被人口多给拖死了,我要是日本tmd就光吓吓不打,中国就耗死了。
建议楼主帮助尽可能多的和你一样想法的人去美国、日本使劲生,那样汉族人愈来愈多,超过当地人,那样就兵不血刃的通过投票控制美国和日本了。
....国庆假期到处都是人,处处人挤人...还是人太多。。。。
是老毛当时英雄母亲政策太激进,同时传统思想又和此政策符合,所以....
现在的人口高峰是50-60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的下一代共同数字。所以,只能牺牲1-2代人的生育权来控制了。如果中国剩下4-6亿人,房价也不会这么高....
原帖由 魔鬼小猪 于 2006-10-1 11:54 发表
....国庆假期到处都是人,处处人挤人...还是人太多。。。。
是老毛当时英雄母亲政策太激进,同时传统思想又和此政策符合,所以....
现在的人口高峰是50-60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的下一代共同数字。所以,只能牺牲1 ...

上辈子人做的孽,为什么要我们这辈人来承担?凭什么要牺牲1,2代人?
原帖由 richardmo 于 2006-10-1 13:08 发表

上辈子人做的孽,为什么要我们这辈人来承担?凭什么要牺牲1,2代人?

  这为小兄弟表太激动,你确信自己不是作孽的产物之一:D
  往者不可追,我们需要做的是吸取教训,规划将来。
原帖由 airwalk531 于 2006-10-1 02:20 发表
不管允许生几个,就让他们生去吧。反正我跟我媳妇商量好了,我们不生了。如果我没钱,我生了孩子就是让他受苦,为人父母者,我不能让我的孩子受苦。那谁受苦?我受苦......我何必呢?有钱了,生孩子,没时间管孩 ...


没有足够的年轻医生,护士,后勤人员。你还能笑起来?
原帖由 因陀罗 于 2006-10-1 13:30 发表

  这为小兄弟表太激动,你确信自己不是作孽的产物之一:D
  往者不可追,我们需要做的是吸取教训,规划将来。


第一,决定生的他是他的父母,与他何干?何来原罪?还作孽?!!

第二,没有原罪,何来承担?
第三,我国法律何时有老子犯罪,儿子顶罪说?
原帖由 richardmo 于 2006-10-1 13:08 发表

上辈子人做的孽,为什么要我们这辈人来承担?凭什么要牺牲1,2代人?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