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与拿破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4:00:10
毛泽东与拿破仑

一、思想




1、拿破仑



           在思想和理论上,拿破仑自己并没有什么建树,但在其参与主导下颁布实施的《拿破仑法典》却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法法典,它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稳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利用自己的小块土地;规定公民的「平等」和「契约自由」等原则。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转折点,正式宣布了资产阶级的胜利。自此,资产阶级不再是“以金钱为国王效劳的第三等级”,开始堂而皇之进入了国家统治者的行列,在乡村,随着贵族走向不可避免的末落和破败,新式农场主和自耕农大量出现,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隐然成形了。此后,虽然还有复辟的波旁王朝,有菲力普的旗月王朝,有各种各样的工潮和革命,但法国工业化和由王朝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已是不可逆转。






2、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理所当然地体现在《毛泽东选集》里,其中除了共产主义外,实际还有很多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甚至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就像一些西方人评论的:毛泽东与其说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不如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中共与其说是一个共产党,不如说是一个“农民党“。但正基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对农民的了解, 及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人民群众的力量和聪明才智被充分发动、组织起来,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毛泽东通过土地革命,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引导,摧毁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建设了新的国家,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犯了一系列错误……但是,他的思想即使是仅仅谈其民粹主义成分的成功与失败,对于我们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


         成功是对中国传统“士大夫”精英政治进行了一次反动,使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睛第一次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第一次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目光来看人民;而其失败也让人们看清了民粹主义“极端的平民化倾向,极端强调以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反对精英主义,忽视或者极端否定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不可行。今天的中国既不要民粹主义,也不要精英主义。






二、军事



1、拿破仑


         拿破仑在战术上基本上是无可挑剔的,他对新兴兵种――炮兵的应用可说是完美无缺的,他所指挥的各战役,就像大师在大地上作画般流畅自如,但是对于战略,拿破仑却不象他在战术上那么完美,首先在已控制西班牙之际,居然想好上加好,于是借西班牙国王父子争位,到巴黎请求裁决时,宣布吞并西班牙,结果深陷于两线作战的泥沼中。其后又在未争取到土耳其和瑞典共同对俄作战的情况下,冒然孤军远征莫斯科,在途中又出尔反尔,不愿让波兰人恢复被俄所占失地,仅仅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与俄军主力的决战上……



        2、毛泽东
许多地方毛泽东与拿破仑正好相反,他更擅长的是战略,绝大多数时间所面对的都是装备精良得多的敌人;他从未进过军校,也没有亲自指挥过大的战役,但因其出色的战略指导思想,善于用将,在战术上充分发挥指挥官的才能,终成一代军事家之英名。





三、经济


拿破仑


      由于缺乏统计资料,无法准确估计在拿破仑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但是从各种历史资料(如巴黎城区的人口和规模)和文学描述看,因历经战乱,在拿破仑治下法国经济除了战场胜败所带来的兴衰外并无起色,甚至有所下降。但是,在这后面隐藏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以及因军事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冶炼、铸造、数学、食品加工等等科学技术却为和平后的经济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力量。






毛泽东



           在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如果从1952年算起则增长了12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0倍(1949年以前中国重工业特别匮乏)。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吨增长到了51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万吨上升到了869.3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这个工业生产基地甚至比比利时的还要小一些。然而,正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虽还不是工业强国)。农业生产上则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满足了当时全国8亿人自给的需求。

       1977年中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粮食生产却比印度高30%到40%,而且是把粮食以公平得多的方式分配到了 比印度多出50%的人口手中。最为重要的是地主阶级的消灭,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摧毁,为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


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有着欧洲最为典型的封建制度,如由“以祈祷为国王效劳”的僧侣,“以剑为国王效劳”的骑士(贵族),“以金钱为国王效劳”的平民(包括资产阶级)组成的三等级制度;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全国各地形形色色、星罗棋布的贵族封地、主教领地、自治城市等形成的经济割据,名目繁多的分别由国王、主教、贵族征收的如什一税之类的苛捐杂税等等。陈旧的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大革命后,虽然有波旁王朝的复辟,但历经肃清和战乱,昔日不可一世的贵族和僧侣已或死或逃,财产多已散失,势力大不如前;关键是因迫于形势,路易并未敢将《拿破仑法典》完全废除,此后,虽然还有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建立的阵痛和挫折,有着各阶级不同经济利益的冲突和磨合,但法兰西走向现代国家和工业国家的步伐已不可逆转了。




毛泽东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中国面临的问题相较于大革命前的法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三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每年为租佃的近7亿亩土地须交纳730亿斤粮食,而当时全国粮食的平均单产还不到200斤!全国仅仅因患血吸虫病而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就有一千多万!战乱、饥饿、疾病、灾荒已使农村濒于绝境。战争创伤仍痛的弱小的工业也因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制约和不得不向美国单方面敞开的大门而面临破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国民政府因其本身具有的地主阶级属性根本无法提出一个方案,解决一方面必须满足占人口80%的无地或少地农民拥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充斥整个空间的小农经济空气这种工业化天敌的笼罩下,在一个用着“洋钉”和“洋火”的国土上,无可借鉴地走出自己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毛泽东之后,随着已没落的地主阶级被清除出历史舞台;农村组织结构的重建;汉语拼音方案、白化文、简化字、普通话的推广;基础教育和基础保健体系的普及;品种门类较齐全的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基本交通骨干网的建成:被封锁二十多年后又重返纽约;以及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所进行的改革开放,都预示着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已隐隐约约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全景即使在目前也仍不明朗,前面的路途也依旧是迷雾重重,处处陷阱;它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必须继续进行改革;其中新旧思想、观念的对抗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也是极巨大的;但是这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结构,它已是积极迎接而不是象五十年前那样消极应对外面的变化和挑战,例如乒乓外交,积极借亚、非、拉之力重返联合国,以及后来的入关(入世)谈判,申奥等等都说明了这一变化。经过毛泽东时代,中国已由王朝国家转变为现代国家,并正在成为工业国家,中国已由蛹化蝶。







五、失误



拿破仑




称帝


一座照耀欧洲的灯塔熄灭了,贝多芬愤然将《英雄交响乐》题辞上的“献给拿破仑”划掉,从此,意识形态的战争转变成了民族战争,西班牙、德国等地的平民和知识分子开始起来同封建王朝站在一起反抗他们昔日的“解放者”。


出售路易斯安那

1803年5月3日美国以8000万法郎向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美国平添了30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有了向西扩张的基地,一个大帝国成形了。


大陆封锁政策
为打败英国而执行的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政策。这个政策最终几乎将整个欧洲都逼到了反法同盟的船上。



远征莫斯科
为贯彻大陆封锁政策而进行的远征莫斯科造成了四十五万法军,十余万附属国士兵全军覆没。当时法国总人口也不过2300万!






毛泽东


人民公社
以中国之大,各地之异,农业生产之落后本就不应只采用一种模式,毛泽东过高地估计了中国农民的思想觉悟和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的积极性,脱离实际地去搞“大跃进”、“人民公社”,相信人定胜天,试图一夜之间就告别小农经济,结果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并成为“三年困难时期”的主因之一,农村经济陷入了萧条和低速发展。


反右


     由于传统“士大夫”精英政治思想与毛泽东民粹主义思想的冲突,在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号召 “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不成后,建国后最大的悲剧发生了。不幸中的万幸是在这场悲剧中自然科学界所受影响较小,但其对文艺界、理论界、教育界的冲击, 尤其是对教育界的冲击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我个人认为,因此得罪了文艺界是毛泽东声誉遭人诟病的主因之一)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认为,由于苏联没有解决“资产阶级法权”问题,结果旧式的等级制度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了,只有干部子弟才有提升的机会,而农民和普通工人却没有。一个新的因干部们为了维护并扩大其既得利益而自发地组成的特权阶层(走资派)正在中国形成,这种有害的倾向将会给中国造成威胁。


      于是他决定摧毁17年前建立的“已经陈旧”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力图通过“大乱”达到“大治”,以一场广泛的群众革命来创造出一个适合中国历史特点的,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世界上从来没有的国家机器。然而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仍然失败了。历史证明了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极端反精英的民粹主义的局限和失败。毛泽东与拿破仑

一、思想




1、拿破仑



           在思想和理论上,拿破仑自己并没有什么建树,但在其参与主导下颁布实施的《拿破仑法典》却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法法典,它规定了资本主义财产制度,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稳定了小农土地所有制,保证农民利用自己的小块土地;规定公民的「平等」和「契约自由」等原则。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转折点,正式宣布了资产阶级的胜利。自此,资产阶级不再是“以金钱为国王效劳的第三等级”,开始堂而皇之进入了国家统治者的行列,在乡村,随着贵族走向不可避免的末落和破败,新式农场主和自耕农大量出现,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隐然成形了。此后,虽然还有复辟的波旁王朝,有菲力普的旗月王朝,有各种各样的工潮和革命,但法国工业化和由王朝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变已是不可逆转。






2、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理所当然地体现在《毛泽东选集》里,其中除了共产主义外,实际还有很多民粹主义、民族主义甚至空想社会主义的成分。就像一些西方人评论的:毛泽东与其说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不如说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中共与其说是一个共产党,不如说是一个“农民党“。但正基于毛泽东对中国社会,特别是对农民的了解, 及民粹主义思想的影响,毛泽东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只要人民群众的力量和聪明才智被充分发动、组织起来,任何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任何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毛泽东通过土地革命,通过宣传、发动、组织、引导,摧毁了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建设了新的国家,也正是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犯了一系列错误……但是,他的思想即使是仅仅谈其民粹主义成分的成功与失败,对于我们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其


         成功是对中国传统“士大夫”精英政治进行了一次反动,使中国知识分子的眼睛第一次看到了人民的力量,第一次用平视而不是俯视的目光来看人民;而其失败也让人们看清了民粹主义“极端的平民化倾向,极端强调以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反对精英主义,忽视或者极端否定精英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不可行。今天的中国既不要民粹主义,也不要精英主义。






二、军事



1、拿破仑


         拿破仑在战术上基本上是无可挑剔的,他对新兴兵种――炮兵的应用可说是完美无缺的,他所指挥的各战役,就像大师在大地上作画般流畅自如,但是对于战略,拿破仑却不象他在战术上那么完美,首先在已控制西班牙之际,居然想好上加好,于是借西班牙国王父子争位,到巴黎请求裁决时,宣布吞并西班牙,结果深陷于两线作战的泥沼中。其后又在未争取到土耳其和瑞典共同对俄作战的情况下,冒然孤军远征莫斯科,在途中又出尔反尔,不愿让波兰人恢复被俄所占失地,仅仅把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与俄军主力的决战上……



        2、毛泽东
许多地方毛泽东与拿破仑正好相反,他更擅长的是战略,绝大多数时间所面对的都是装备精良得多的敌人;他从未进过军校,也没有亲自指挥过大的战役,但因其出色的战略指导思想,善于用将,在战术上充分发挥指挥官的才能,终成一代军事家之英名。





三、经济


拿破仑


      由于缺乏统计资料,无法准确估计在拿破仑统治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但是从各种历史资料(如巴黎城区的人口和规模)和文学描述看,因历经战乱,在拿破仑治下法国经济除了战场胜败所带来的兴衰外并无起色,甚至有所下降。但是,在这后面隐藏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改变,以及因军事需求而发展起来的冶炼、铸造、数学、食品加工等等科学技术却为和平后的经济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在力量。






毛泽东



           在毛泽东当政期间,全国工业总产值增长了30多倍(如果从1952年算起则增长了12倍),其中重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0倍(1949年以前中国重工业特别匮乏)。钢铁产量从140万吨增长到了3180万吨,煤炭产量从6600万吨增长到了61700万吨,水泥产量从300万吨增长到了6500万吨,木材产量从1100万吨增长到了5100万吨,电力从70亿千瓦/小时增长到了2560千瓦/小时,原油产量从根本的空白变成了10400万吨,化肥产量从3.9万吨上升到了869.3万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经济史以一个小小的工业生产基地为发端,这个工业生产基地甚至比比利时的还要小一些。然而,正是在物质资源最贫乏的基础上,在充满敌意的国际环境中和极少外援的情况下,中国在1/4世纪的时间内把自己变成了一个主要的工业大国(虽还不是工业强国)。农业生产上则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满足了当时全国8亿人自给的需求。

       1977年中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粮食生产却比印度高30%到40%,而且是把粮食以公平得多的方式分配到了 比印度多出50%的人口手中。最为重要的是地主阶级的消灭,旧的社会经济结构的摧毁,为新的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建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


拿破仑



       法国大革命之前,法国有着欧洲最为典型的封建制度,如由“以祈祷为国王效劳”的僧侣,“以剑为国王效劳”的骑士(贵族),“以金钱为国王效劳”的平民(包括资产阶级)组成的三等级制度;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全国各地形形色色、星罗棋布的贵族封地、主教领地、自治城市等形成的经济割据,名目繁多的分别由国王、主教、贵族征收的如什一税之类的苛捐杂税等等。陈旧的社会经济结构严重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


    大革命后,虽然有波旁王朝的复辟,但历经肃清和战乱,昔日不可一世的贵族和僧侣已或死或逃,财产多已散失,势力大不如前;关键是因迫于形势,路易并未敢将《拿破仑法典》完全废除,此后,虽然还有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建立的阵痛和挫折,有着各阶级不同经济利益的冲突和磨合,但法兰西走向现代国家和工业国家的步伐已不可逆转了。




毛泽东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中国面临的问题相较于大革命前的法国有过之而无不及,三亿多无地或少地农民每年为租佃的近7亿亩土地须交纳730亿斤粮食,而当时全国粮食的平均单产还不到200斤!全国仅仅因患血吸虫病而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就有一千多万!战乱、饥饿、疾病、灾荒已使农村濒于绝境。战争创伤仍痛的弱小的工业也因传统社会经济结构制约和不得不向美国单方面敞开的大门而面临破产。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国民政府因其本身具有的地主阶级属性根本无法提出一个方案,解决一方面必须满足占人口80%的无地或少地农民拥有土地的愿望;另一方面又必须在充斥整个空间的小农经济空气这种工业化天敌的笼罩下,在一个用着“洋钉”和“洋火”的国土上,无可借鉴地走出自己工业化道路的问题!



毛泽东之后,随着已没落的地主阶级被清除出历史舞台;农村组织结构的重建;汉语拼音方案、白化文、简化字、普通话的推广;基础教育和基础保健体系的普及;品种门类较齐全的独立的工业体系的建立;基本交通骨干网的建成:被封锁二十多年后又重返纽约;以及在此基础上邓小平所进行的改革开放,都预示着一种崭新的社会经济结构已隐隐约约出现在人们面前,虽然这种社会经济结构的全景即使在目前也仍不明朗,前面的路途也依旧是迷雾重重,处处陷阱;它的缺陷和不合理之处也是很明显的,必须继续进行改革;其中新旧思想、观念的对抗所带来的痛苦和创伤也是极巨大的;但是这是一种充满活力和生机的结构,它已是积极迎接而不是象五十年前那样消极应对外面的变化和挑战,例如乒乓外交,积极借亚、非、拉之力重返联合国,以及后来的入关(入世)谈判,申奥等等都说明了这一变化。经过毛泽东时代,中国已由王朝国家转变为现代国家,并正在成为工业国家,中国已由蛹化蝶。







五、失误



拿破仑




称帝


一座照耀欧洲的灯塔熄灭了,贝多芬愤然将《英雄交响乐》题辞上的“献给拿破仑”划掉,从此,意识形态的战争转变成了民族战争,西班牙、德国等地的平民和知识分子开始起来同封建王朝站在一起反抗他们昔日的“解放者”。


出售路易斯安那

1803年5月3日美国以8000万法郎向法国购买路易斯安那。美国平添了30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有了向西扩张的基地,一个大帝国成形了。


大陆封锁政策
为打败英国而执行的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的根本不可能成功的政策。这个政策最终几乎将整个欧洲都逼到了反法同盟的船上。



远征莫斯科
为贯彻大陆封锁政策而进行的远征莫斯科造成了四十五万法军,十余万附属国士兵全军覆没。当时法国总人口也不过2300万!






毛泽东


人民公社
以中国之大,各地之异,农业生产之落后本就不应只采用一种模式,毛泽东过高地估计了中国农民的思想觉悟和走社会主义合作化道路的积极性,脱离实际地去搞“大跃进”、“人民公社”,相信人定胜天,试图一夜之间就告别小农经济,结果使农民的利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并成为“三年困难时期”的主因之一,农村经济陷入了萧条和低速发展。


反右


     由于传统“士大夫”精英政治思想与毛泽东民粹主义思想的冲突,在毛泽东提出:“知识分子如果不和工农民众相结合,则将一事无成。革命的或不革命的或反革命的知识分子的最后的分界,看其是否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民众相结合。他们的最后分界仅仅在这一点。”号召 “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把自己当作群众的忠实的代言人。”不成后,建国后最大的悲剧发生了。不幸中的万幸是在这场悲剧中自然科学界所受影响较小,但其对文艺界、理论界、教育界的冲击, 尤其是对教育界的冲击所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我个人认为,因此得罪了文艺界是毛泽东声誉遭人诟病的主因之一)



文化大革命



      毛泽东认为,由于苏联没有解决“资产阶级法权”问题,结果旧式的等级制度又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出现了,只有干部子弟才有提升的机会,而农民和普通工人却没有。一个新的因干部们为了维护并扩大其既得利益而自发地组成的特权阶层(走资派)正在中国形成,这种有害的倾向将会给中国造成威胁。


      于是他决定摧毁17年前建立的“已经陈旧”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力图通过“大乱”达到“大治”,以一场广泛的群众革命来创造出一个适合中国历史特点的,有着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世界上从来没有的国家机器。然而在付出惨痛的代价后仍然失败了。历史证明了极端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极端反精英的民粹主义的局限和失败。
虽然不太赞成作者的观点,但还是觉得作者是在认真分析问题——是楼主自己的原创么?
NO:handshake
:kiss: :kiss: :kiss:
两个伟人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