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海权战略视角下的中国航母[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56:20
大国海权战略视角下的中国航母

在潜艇派与航母派旷日持久的争端中,被忽略的核心问题是:无论核潜艇还是航母,都是大国海军的必备。目前拥有航母的国家有9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5个,同时拥有航母与核潜艇的国家是美国、俄国、英国、法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缺席了全球“航母俱乐部”,只有在大国海权战略的视角下才能给核潜艇与航母一个准确定位。
美国海军在全球控制战略的支配下,大型航母为主,兼有庞大的核潜艇;俄国海军正在收缩为区域防御,依然拥有全球性海军的兵力结构,突出核潜艇,大型水面作战部队辅以大型航母施行全球作战。在近海海军与全球海军之间的区域海军,利益要求远超出近海海军的200~350海里防御圈,达到1000海里或更远。中国海军在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下,正从近海海军向区域海军发展。潜艇派与航母派争论的核心在于优先发展水下作战部队还是优先发展水面作战部队,然而中国是否发展航母由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防发展战略决定的。支持潜艇派的外部理由在于核防御要求获得一支核潜艇部队,支持航母派的外部理由在于夺取制海权的需要。水下作战力量不存在是否需要的问题,而是发挥核潜艇、常规潜艇力量优势,达到什么样规模的问题。
世界海军以“网络中心战”为标志的信息化舰队的建设已经显现雏形,中国目前才开始建设大型机械化水面部队,中国海军有可能被进一步拉大与海军强国之间的差距,面临着前所未有得严峻挑战。表现在地缘政治复杂化、军事地理恶性化、威胁多元化、海上控制层次的复杂化;战场建设难度、区域的扩大化,战场后勤建设矛盾化等诸多领域。这就决定了中国海军发展不能大而全的高精尖,急需完成机械化建设,进而有选择的信息化。海军需要以重型机械化水面舰队建设为标志,收缩战线、减少规模,走质量建军之路,发展一支重点突出、高度机动、大纵深作战的精干水面作战部队。
大国水下作战力量的建设更多来自于经费制约。核潜艇与航母都是耗资巨大的长期投资项目,核潜艇有核战略支持的优势,而且水下作战力量建设基本是独立进行的。争夺有限的海军发展经费才是核潜艇与航母争端的潜台词。苏联发展航母的时候同样面临着类似的争端,最终以本质上“保护核潜艇的航母”为由启动了项目。大国在航母论证的过程中,复杂性超出了外界的认识,即使是美国,从冷战后论证到现在都不能决定下一代航母究竟是什么样子。核潜艇因自身良好的隐蔽性,可以对敌航母发起较有效攻击,对空中、海面的防御要求简单到水面舰队予以一定保护。核潜艇是打破敌方海权垄断的有力武器,但是通过核潜艇不能完成马汉古典海权论精髓的占领海洋的目标。最后,潜艇在未来信息化海战体系中的重要性在降低,难以成为信息战中关键性的信息节点。在水下作战部队中,常规潜艇主要遂行近海、近岸作战,昂贵的核潜艇才是潜艇与航母争端的主角。并不存在常规潜艇与航母的争端,只存在核潜艇与航母的争端。在世界海军发展的历史中,只有美国海军能够同时支撑起重型航母为主、规模庞大的核潜艇为辅的兵力结构;俄国海军走了一段弯路,水下作战部队比例过大。无论是航母还是核潜艇,对中国海军来说,都是昂贵的。除了直接用于核反击的水下部队以外,保持一只有限的核潜艇部队与一定规模的常规潜艇部队才是海军能够承受的选择。
大型水面作战舰队需要空中掩护。拥有制空权不表示一定拥有制海权,但是没有制空权的制海权也不复存在,拥有了制海权,则一定拥有制空权。大型水面作战舰队为核心的作战结构完成以后,接纳大中型航母平台将拥有岸基飞机所不具有的远洋机动空中掩护的能力,并发挥出体系作战效能。在信息化舰队建设方面,需要在大型机械化水面舰队的基础上发展,以免在争夺未来海洋控制权的道路上被海军强国拉开更大的距离。是否发展航母的本质依然是需要何种海权的问题:是否需要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重型舰队夺取制海权、利用海洋对敌发起攻击,威慑、遏制潜在敌人从海上发起地攻击。
航母建造是实践性工程,解决有无问题以后才谈得上发展,既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建造一条先进航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发挥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在目标建军层次,需要什么样的制海权由国家战略与国防战略所决定的,此后才决定航母如何发展;在能力建军的层次,航母的实践性工程性质决定了拥有建造、使用航母的能力不能必然达成发展、使用航母的成功。对核潜艇而言,目标建军层次只需要打破敌制海权,能力建军层次只是费用问题。人们通常将海军表述为“百年海军”,建设一支强大的区域海军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在中国强化水下力量建设、大型水面作战舰队形成雏形以后,什么时候展开航母舰队的建设成为关键性的分歧。中国海军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航母达成什么样的作战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航母,什么时候开始建造。由于航母实践性工程的性质,赞同者与反对者不约而同地使用这个理由,这是核潜艇与航母争端中的有趣一幕。反对者认为投资航母将减缓海军其他项目、尤其是水下部队发展的步伐。赞同者认为必须尽早展开航母项目建设,因为海军需要完整的制海权,而潜艇并不能达成此目标,航母是中国海军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海军可能被世界海军拉开更大距离的关键时刻,对海军的大规模补偿性投资迫不得已了。航母问题在本质上是海权问题,区域海军所要求的攻防兼备,并非水下作战部队的攻强守弱所能取代的,对海权的决择,才是决定中国海军的走向何方的本质。既不是台湾问题所能左右,也不是保护海上贸易通道所能左右的,因为海权的逻辑并不以军事地理、地缘政治的不同而被改变。
可喜的是,在海军的造舰狂潮告一段落的时候,在两条现代级驱逐舰、八条基洛级即将到货的今天,在09项目动工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军可以拿出一些宝贵的装备经费出来,考虑启动航母项目相关工程了。大国海权战略视角下的中国航母

在潜艇派与航母派旷日持久的争端中,被忽略的核心问题是:无论核潜艇还是航母,都是大国海军的必备。目前拥有航母的国家有9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有5个,同时拥有航母与核潜艇的国家是美国、俄国、英国、法国。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缺席了全球“航母俱乐部”,只有在大国海权战略的视角下才能给核潜艇与航母一个准确定位。
美国海军在全球控制战略的支配下,大型航母为主,兼有庞大的核潜艇;俄国海军正在收缩为区域防御,依然拥有全球性海军的兵力结构,突出核潜艇,大型水面作战部队辅以大型航母施行全球作战。在近海海军与全球海军之间的区域海军,利益要求远超出近海海军的200~350海里防御圈,达到1000海里或更远。中国海军在积极防御的国防政策下,正从近海海军向区域海军发展。潜艇派与航母派争论的核心在于优先发展水下作战部队还是优先发展水面作战部队,然而中国是否发展航母由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防发展战略决定的。支持潜艇派的外部理由在于核防御要求获得一支核潜艇部队,支持航母派的外部理由在于夺取制海权的需要。水下作战力量不存在是否需要的问题,而是发挥核潜艇、常规潜艇力量优势,达到什么样规模的问题。
世界海军以“网络中心战”为标志的信息化舰队的建设已经显现雏形,中国目前才开始建设大型机械化水面部队,中国海军有可能被进一步拉大与海军强国之间的差距,面临着前所未有得严峻挑战。表现在地缘政治复杂化、军事地理恶性化、威胁多元化、海上控制层次的复杂化;战场建设难度、区域的扩大化,战场后勤建设矛盾化等诸多领域。这就决定了中国海军发展不能大而全的高精尖,急需完成机械化建设,进而有选择的信息化。海军需要以重型机械化水面舰队建设为标志,收缩战线、减少规模,走质量建军之路,发展一支重点突出、高度机动、大纵深作战的精干水面作战部队。
大国水下作战力量的建设更多来自于经费制约。核潜艇与航母都是耗资巨大的长期投资项目,核潜艇有核战略支持的优势,而且水下作战力量建设基本是独立进行的。争夺有限的海军发展经费才是核潜艇与航母争端的潜台词。苏联发展航母的时候同样面临着类似的争端,最终以本质上“保护核潜艇的航母”为由启动了项目。大国在航母论证的过程中,复杂性超出了外界的认识,即使是美国,从冷战后论证到现在都不能决定下一代航母究竟是什么样子。核潜艇因自身良好的隐蔽性,可以对敌航母发起较有效攻击,对空中、海面的防御要求简单到水面舰队予以一定保护。核潜艇是打破敌方海权垄断的有力武器,但是通过核潜艇不能完成马汉古典海权论精髓的占领海洋的目标。最后,潜艇在未来信息化海战体系中的重要性在降低,难以成为信息战中关键性的信息节点。在水下作战部队中,常规潜艇主要遂行近海、近岸作战,昂贵的核潜艇才是潜艇与航母争端的主角。并不存在常规潜艇与航母的争端,只存在核潜艇与航母的争端。在世界海军发展的历史中,只有美国海军能够同时支撑起重型航母为主、规模庞大的核潜艇为辅的兵力结构;俄国海军走了一段弯路,水下作战部队比例过大。无论是航母还是核潜艇,对中国海军来说,都是昂贵的。除了直接用于核反击的水下部队以外,保持一只有限的核潜艇部队与一定规模的常规潜艇部队才是海军能够承受的选择。
大型水面作战舰队需要空中掩护。拥有制空权不表示一定拥有制海权,但是没有制空权的制海权也不复存在,拥有了制海权,则一定拥有制空权。大型水面作战舰队为核心的作战结构完成以后,接纳大中型航母平台将拥有岸基飞机所不具有的远洋机动空中掩护的能力,并发挥出体系作战效能。在信息化舰队建设方面,需要在大型机械化水面舰队的基础上发展,以免在争夺未来海洋控制权的道路上被海军强国拉开更大的距离。是否发展航母的本质依然是需要何种海权的问题:是否需要一支以航母为核心的重型舰队夺取制海权、利用海洋对敌发起攻击,威慑、遏制潜在敌人从海上发起地攻击。
航母建造是实践性工程,解决有无问题以后才谈得上发展,既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建造一条先进航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发挥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在目标建军层次,需要什么样的制海权由国家战略与国防战略所决定的,此后才决定航母如何发展;在能力建军的层次,航母的实践性工程性质决定了拥有建造、使用航母的能力不能必然达成发展、使用航母的成功。对核潜艇而言,目标建军层次只需要打破敌制海权,能力建军层次只是费用问题。人们通常将海军表述为“百年海军”,建设一支强大的区域海军需要长期艰苦奋斗,在中国强化水下力量建设、大型水面作战舰队形成雏形以后,什么时候展开航母舰队的建设成为关键性的分歧。中国海军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需要航母达成什么样的作战目标,需要什么样的航母,什么时候开始建造。由于航母实践性工程的性质,赞同者与反对者不约而同地使用这个理由,这是核潜艇与航母争端中的有趣一幕。反对者认为投资航母将减缓海军其他项目、尤其是水下部队发展的步伐。赞同者认为必须尽早展开航母项目建设,因为海军需要完整的制海权,而潜艇并不能达成此目标,航母是中国海军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海军可能被世界海军拉开更大距离的关键时刻,对海军的大规模补偿性投资迫不得已了。航母问题在本质上是海权问题,区域海军所要求的攻防兼备,并非水下作战部队的攻强守弱所能取代的,对海权的决择,才是决定中国海军的走向何方的本质。既不是台湾问题所能左右,也不是保护海上贸易通道所能左右的,因为海权的逻辑并不以军事地理、地缘政治的不同而被改变。
可喜的是,在海军的造舰狂潮告一段落的时候,在两条现代级驱逐舰、八条基洛级即将到货的今天,在09项目动工十周年的时候,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军可以拿出一些宝贵的装备经费出来,考虑启动航母项目相关工程了。
航母建造是实践性工程,解决有无问题以后才谈得上发展,既不可能一步到位的建造一条先进航母,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发挥航母战斗群的作战效能。需要什么样的制海权由国家战略与国防战略所决定的,此后才决定航母如何发展;[em14]
原帖由 sunysun11 于 2006-8-27 17:28 发表
大国海权战略视角下的中国航母

……

在中国海军可能被世界海军拉开更大距离的关键时刻,对海军的大规模补偿性投资迫不得已了。航母问题在本质上是海权问题,区域海军所要求的攻防兼备,并非水下作战部队的攻强守弱所能取代的,对海权的决择,才是决定中国海军的走向何方的本质。既不是台湾问题所能左右,也不是保护海上贸易通道所能左右的,因为海权的逻辑并不以军事地理、地缘政治的不同而被改变。

……

这个说得不错[em01]
解决有无问题先!!
支持楼主的观点!
海权必然受军事地理和地缘政治的制约。
原帖由 cdm7 于 2006-8-27 23:18 发表
海权必然受军事地理和地缘政治的制约。


再怎么至于也要想办法去确保自己的安全和利益不能寄托在别人的仁慈上!
军事地理和地缘政治更需要海军去加以改变。
需求决定航母的发展战略;

资金和技术限制制约以重型核航母和两栖运输舰为代表的远洋进攻型海军的发展高度;

受军事地理和地缘政治的制约,我国的航母发展目标必定是非常有限的,短期内大规模扩充军备会遭到/刺激周边邻国和美国的质疑:你没事保持这么庞大的军力想要干什么?很可能在周边形成一个针对我国的广泛的军事政治同盟。
没事不保持庞大的军力想要干什么?很可能在周边形成一个针对中国的,广泛的掠夺同盟。
你不主动惹别人,别人就不会主动惹你么?
中国威胁论居然毒害了这么多人。
我估计要等瓦良格使用一段时间后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后才能动工第一艘航母。
需求决定航母的发展战略;
====不,综合国力、国家战略,军事和科技基础,军事整体发展战略,海军的基础和发展战略,地峡位置,地缘政治等因素决定的。
原帖由 山人0504 于 2006-8-28 11:18 发表
需求决定航母的发展战略;
====不,综合国力、国家战略,军事和科技基础,军事整体发展战略,海军的基础和发展战略,地峡位置,地缘政治等因素决定的。


现在是人家威胁你把防空识别圈都划到你近海了,要保命还是慢慢再考虑你所谓的发展战略、国家战略还是地理位置?
原帖由 Ericsson1979 于 2006-8-28 13:12 发表


现在是人家威胁你把防空识别圈都划到你近海了,要保命还是慢慢再考虑你所谓的发展战略、国家战略还是地理位置?

发展战略、国家战略、地理条件都决定了,现在这个时代,不发展航母就别想活好。最多不饿死。
原帖由 JCFERRET 于 2006-8-28 13:15 发表

发展战略、国家战略、地理条件都决定了,现在这个时代,不发展航母就别想活好。最多不饿死。


只是还有这么一小部分人冥顽不灵连剩饭也不想自己捡还幻想着等人家来施舍!
中国的地缘形势就是有巨大的海外利益需要保护,但是没有海外基地和可靠的盟国,所以只有依靠远洋海军,远洋海军没有航母就是废柴。

就这么简单。
“经济决定政治”没有错误,“政治反作用于经济”也没有错,所以嘛,先解决有无问题,当然,我不反对不用航母这个名字。
高机动轻型战术浮岛
]]
救灾临时水上机场
用个这两年的新词汇:非传统领域航空母舰![em04]
非典型性驱逐舰
现在是人家威胁你把防空识别圈都划到你近海了,要保命还是慢慢再考虑你所谓的发展战略、国家战略还是地理位置?
====人家还把专署区划到春晓以西了,那又怎么样?我们还不是照样开采春晓。一个识别圈不值一提,你乐意可以把中国的识别圈划到东京,可谁又能在和平时期攻击在公海上空飞行的战机?
这是必须考虑的。不管国家最后会在什么时候造航母,都必然根据这些因素考虑后,做出的决策。
航母,好象每年的保养,使用费用庞大呀,养着也是一种痛苦,加上配套的军舰,是否会占军费的一半有余?空军的发展是否要让路了?
加上配套的军舰,是否会占军费的一半有余?
====这倒也夸张了,过去几年军费很少,矛盾很突出,现在缓解了一些,造好时我们的军费至少有800亿美圆/3000亿人民币。不过还是应该把这些钱加强给新一代侦察、定位导航、通信卫星,各种新型战机、预警机的采购和研制,更合理一些。
可中央有点钱,那个部门都想给自己多争一份。
原帖由 simon_lx 于 2006-8-29 19:03 发表
航母,好象每年的保养,使用费用庞大呀,养着也是一种痛苦,加上配套的军舰,是否会占军费的一半有余?空军的发展是否要让路了?



同样道理是不是把庞大的资金拨给空军发展战斗机和预警机就会导致影响你连饭也没钱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