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梦想垂拱而治的悠闲天子——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12:26:45
<p><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原文发表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span></font></p><p><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作者:慈洵 </span></font></p><p><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span class="tpc_content">原贴地址:<a href="http://www14.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36490.shtml" target="_blank"><font face="Tahoma" color="#9f0002">http://www14.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36490.shtml</font></a><br/></span></span></font><strong><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span></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煮酒论史』 [历史随笔]梦想垂拱而治的悠闲天子——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span><br/><br/><!--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font></strong><span class="tpc_content"><br/></span></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19:36:01编辑过]
<p><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原文发表在天涯论坛-煮酒论史</span></font></p><p><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作者:慈洵 </span></font></p><p><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span class="tpc_content">原贴地址:<a href="http://www14.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36490.shtml" target="_blank"><font face="Tahoma" color="#9f0002">http://www14.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5/1/36490.shtml</font></a><br/></span></span></font><strong><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span></font></strong></p><p><strong><font size="2"><span class="tpc_title">『煮酒论史』 [历史随笔]梦想垂拱而治的悠闲天子——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垕</span><br/><br/><!--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font></strong><span class="tpc_content"><br/></span></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19:36:01编辑过]
引言<br/>  <br/>   隆庆皇帝是明朝历史中最少有人提及的皇帝。<br/>  <br/>   他的父亲嘉靖皇帝在位四十多年,和大臣们因为认谁当老爸闹情绪,二十多年不上朝,忙着在写青词炼仙丹,有趣的故事数不胜首,比如宫女谋杀案,皇后废立等等等等。<br/>  <br/>   他的儿子万历皇帝也在位四十多年,和大臣们因为认谁当太子闹情绪,二十多年不上朝,忙着在后宫和自己的贵妃谈情说爱,再争取点家用经费,好玩的事情也不少,比如梃击案,国本之争等等等等。<br/>  <br/>   只有他,朱载垕同志,夹在两个在位时间超长的祖孙之间,很少被人提及。前几天为了写他,跑到书店准备去找几本他的传记详细参考一下,结果跑断了腿都没有找到任何一本此人的专著,我又不喜欢看明实录,只好从他的老爸和儿子的种类繁多的传记中寻找此人的故事了。他在位时间在明朝排倒数第四,但是排在他下面的都是绝对有故事的主,建文皇帝,凭着靖难之变和离奇的消失就吸引了无数的眼球。明仁宗朱高炽,提到永乐时代的储君之争和仁宣盛世就不得不提他。明光宗朱常洛,此人的一生就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从国本之争到明宫三大案,活的着实精彩,也着实有些悲哀。于是隆庆皇帝就自然被摆在了被人忽视的位置。<br/>  <br/>   然而还是他,我们的朱载垕同志,却是一个很值得来书写的皇帝。<br/>  <br/>   也许是少人关注的原因,隆庆给人的印象是懒,毕竟他和大臣之间的故事不多,也延续了他伯父和父亲不喜欢见大臣的习惯。但是不管是自己主观也好,迫不得已也好,朱载垕这个皇帝当的却是最适合那个时代的。他把自己摆在了一个非常合适的位置,不该管的他从来不会去管,要他管的他也不会像他爸爸和儿子那样和大臣赌气不管。<br/>  <br/>   明朝中晚期的政治体制和思想道德是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非常特殊的,国家的治理已经逐渐由文官阶层来完成,皇帝在行政管理上的权责越来越少,逐渐的成为一个大臣用来争取立法的工具和道德象征,通俗的说就是,当大臣们意见一致的时候,皇帝就可以丢到一边去了,大家这个时候最不喜欢皇帝出来干预任何事,否则有成为暴君的危险;而当大臣们有意见分歧的时候,皇帝就被拿来做最后的裁决人,大家这个时候最希望皇帝出来为他们撑腰。否则有被骂为懒惰的昏君的危险。同时,大家还要求皇帝要做道德的典范,孝,仁,礼,信,勤,义缺一不可,否则也有被骂为昏君或者暴君的危险。比如朱载垕的伯父正德皇帝朱厚照,在他祖母去世的时候因为广场上下雨积水,就好心的要大臣们可以免于跪拜,结果却反而被大臣们抓住了孝字骂的狗血淋头。所以在明代中后期,这个皇帝当的是非常可怜的,如果说有谁能完全符合这个标准,也就明孝宗能算的上了,毕竟这位皇帝忍功相当强,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还不行吗?即便如此,孝宗想闲暇时候研究一下佛学,也最后被逼承认错误。当然,在文人的笔下,就写成了皇帝幡然醒悟,回头是岸。估计当时年纪小的朱厚照看着非常不爽,所以长大后一定要和大臣们对着干,为老爸当年出口气。<br/>  <br/>   朱载垕是给自己定位最合适的皇帝,同孝宗一样,他绝大多数时间配合大臣们的要求,自己绝对不去干预那些大臣们做事情,因为他知道,那里面比他强的人多多了,比如怎么样搞政治,他肯定不如徐阶,怎么样练兵,他肯定不如戚继光。那他干吗要事必躬亲呢?内阁和各部院可以把事情做的很好,大明王朝的国家机器即便在他朱载垕挂了也能照常运转(正德皇帝死了没有继承人,还不是照样没事)。但他也不像孝宗那么压抑自己而求全于大臣,该泡的MM他还是会去泡,不想上早朝就不上早朝,反正对那个时代的皇帝来说,所谓早朝根本已经变成了一个无聊的仪式,还不如有事情写个折子进来,反正他照批就是了。你们大臣之间把事情给做好了,如果有矛盾他照样帮你们解决,就这样。所以他的国家治理的很好,生活却比孝宗悠闲的多。古人所理想的“圣天子垂拱而治”,综观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史,估计也就在这个时代——明朝的隆庆年间最为接近了。<br/>  <br/>   朱载垕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从他调停徐阶和高拱的矛盾中就可以看出来这个人的大局观之强。有人曾说,这个懒皇帝非常的幸运,因为那个时代帝国出现了徐阶,高拱,张居正,戚继光,李成梁,王崇古,海瑞,李贽等等一系列的名人,群星的闪耀使的在皇帝不努力的情况下帝国依然相当健康的在前行。这种说法实在是太主观了,因为这个人先认定了皇帝不出力国家就一定治理不好的观点。事实上,我们有没有想过,如果隆庆皇帝如同满清皇帝那样事必躬亲,大臣们只有廷前听旨,奉旨办事的份,还可能会有这么一大批的人才出现吗?<br/>  <br/>   还是让我们来看这个皇帝其实很丰富多彩的一生吧。<br/>
<span class="tpc_content">  二龙不相见的魔咒<br/>  <br/>  <br/>   前段时间听人大肆宣扬说明朝皇室是回人,并说什么明朝皇帝信伊斯兰教,不禁让我惊愕。仔细回想起来,明朝的皇帝里,信佛的有,信道的有,连信天主教的都有,所信宗教不可谓不广泛了,但就是没人信伊斯兰的。这个谎言吹的实在有点过头了。事实上,明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信佛的,只有一个人迷信道教到痴迷的程度,就是明世宗嘉靖皇帝朱厚熜。<br/>  <br/>   要说这个人信道到了什么程度,下面看看我们这位主人公的命运就知道了。<br/>  <br/>   也许信道之人梦想长生,难免不自觉的沾了点“仙气”,觉得自己已经不是凡胎俗子,所以对人性的七情六欲往往比较能抛的开。明朝皇帝,大多性情温和,即便为人诟病的太祖成祖和崇祯皇帝,虽然待臣下颇为严苛,但是对自己妻子儿女都还是相当爱护有加的(崇祯最后的杀女行为出自不得已)。惟独这个嘉靖皇帝,对自己的妻子就显得有点刻薄了,他曾经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陈皇后,因为是由正德皇帝的母亲张太后指定的,所以一直为嘉靖所不喜,因为陈皇后一次偶然的吃醋,嘉靖当场对其大加指责,使得当时有孕在身的陈皇后受到惊吓流产,不久病重死去。第二任张皇后,因为帮张太后为其弟辩护,被嘉靖当场鞭打,其后被打入冷宫,不久也凄惨死去。第三任方皇后,在宫女谋杀嘉靖的案件中借机杀掉了嘉靖所喜爱的曹端妃,为嘉靖所嫉恨。后来宫中失火,嘉靖对于火中的方皇后袖手旁观,致使方皇后伤势过重而死。<br/>  <br/>   有人以此推测,朱载垕的苦难也是因为嘉靖对亲人的冷酷导致的,实际上未必如此。<br/>  <br/>   嘉靖一直是希望早日有个儿子的,为此,迷信的他甚至进行过很多迷信的祈祷活动。终于在嘉靖十三年八月,有了第一个儿子朱载基。载基者,承载国家之基业也,由此可见嘉靖对这个儿子有多么的喜欢。但是很可惜,两个月以后,这个皇长子就去世了。<br/>  <br/>   嘉靖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这个时候,他所信任的方士陶仲文向他提出了一个很具有震撼性的理论,即所谓“二龙不相见”。这个意思就是说,太子是一条潜龙,而嘉靖皇帝是真龙,二龙如果相见,必定会对其中一个人有伤害。皇长子早死就是一个例证。<br/>  <br/>   这些无聊的迷信活动钻研者,不知道哪里来的精力和思维能创造出这么无聊的理论出来。但是我们这位嘉靖皇帝是对道教很虔诚的,即便是这种毫无根据的说法,在他心里也成了一个难以抹去的阴影。而碰巧的是,后来很多的事实让他自己从内心底证明了这个说法确实正确。人信仰一个东西到这种地步,是很难改变的。<br/>  <br/>   一开始嘉靖对此还将信将疑,但是他的心里其实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于是在太子的问题上开始出现一些反常的避忌。两年之后,嘉靖又有了第二个儿子,取名叫朱载壑。又过了三个月,嘉靖又收获自己第三个儿子,取名叫朱载垕,也就是我们这里最重要的主人公了。又过了一个月,第四个儿子也来到了世上,取名叫朱载圳。真是要么不来,要来就来一箩筐。嘉靖面对上天突然赐给自己的这一堆儿子,心里面究竟是喜是忧,我们就很难知晓了。但是因为对所谓“二龙不相见”还心存疑惑和侥幸,我们估计当时的嘉靖对自己出现了那么一大堆的继承人应该是能感到欣慰的。毕竟他之所以能当上这个皇帝,就是因为他的堂哥在临死前还没能有一个儿子。而他,现在有了三个。<br/>  <br/>   三年之后,嘉靖还是决定册立他的储君。朱载壑自然就成为了皇太子,而比载壑小三个月的载垕只能是裕王,他的弟弟载圳为景王。几个月的出生时间差距决定了以后谁能当皇帝,谁只能做藩王,这就是所谓的天命。但是这个时候天命和大家开了一个玩笑。在册立大典之后,太子和裕王回到了自己的居所,大家打开册宝一看,结果发现太子的册宝进了裕王的府邸,而裕王的则错给了东宫。大家只好又交换过来。恰好后来朱载垕当了皇帝,这件事情也因此被大家认为是天意的表现。由此可见迷信可能就是巧合加附会出来的。<br/>  <br/>   我们的嘉靖皇帝可是比谁都迷信的人,这种事情他自然不会看不到,“二龙不相见”的阴影再一次笼罩了他的心头。于是他决定采取一些行动。</span><br/>
<span class="tpc_content">   嘉靖二十五年,太子已经十一岁了,大臣们向皇帝要求太子加冠礼出阁讲学。这触犯了嘉靖内心底对那条咒语的忌讳,他斥责那些大臣说,这是我们自己的事,跟你有什么关系?将那些疏请的大臣都贬到边疆去了。从此以后,太子的出阁问题成了嘉靖头等忌讳的大事,也成了皇帝和大臣冲突的起源。<br/>  <br/>   嘉靖此举,引发了大臣们对皇帝的猜疑,由于嘉靖对皇后比较刻薄,大臣们以及后来的史学家都认为嘉靖对太子的漠不关心以及后来对裕王景王的冷漠是因为嘉靖对亲人的冷酷无情。其实事实并非如此,从各种记载看,嘉靖内心底对儿子是很关心的。有一次皇太子突然出水痘,嘉靖焦急万分,在宫中不停的祈祷(虽然实际并没什么用)。不久,太子的病果然好了,嘉靖在欣喜的同时,自己却病倒了。咒语的阴影很自然的再次笼罩在了嘉靖的心头,这也许是一种二龙不相见的应验,也许迷信的嘉靖皇帝确实有过这种想法。<br/>  <br/>   到了皇太子14岁了时候,嘉靖再也顶不住大臣和太后的压力,以及可能出于确实自己对太子的关心,允许太子出阁讲学。在隆重的典礼过后,太子突然病倒,有记载说,太子在病重之时,突然从床上爬起来,向南跪拜说:儿去矣!然后盘腿而坐,病重身亡。不知道这个是否是真实的。但是太子的死给嘉靖的打击相当之大,他陷入了咒语笼罩的巨大悲痛之中。很多大臣上疏劝慰皇帝,但是嘉靖哪有心情理他们,惟独在陶仲文的奏疏上回复说:早从卿劝,岂便有此!<br/>  <br/>   命运真是有趣,所有人都认为,就如同太子册封大典上那离奇的错误一样,太子的册宝终究还是应该回到裕王朱载垕的身边,但是嘉靖皇帝却在这个时候做了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选择,他再也不立太子了。朱载壑的死终于让他坚信“二龙不相见”的正确,他已经死了两个儿子,还剩下两个,这个迷信到极点的皇帝不敢再做冒险的事情,无论是为了他儿子的生命也好,还是为了他自己的生命也好,总之,他要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来避免和这个两个皇子见面与接触,更不会让他们其中一个做储君,太子即是潜龙,被魔咒困扰的嘉靖又怎么能允许出现一条龙与他相见呢?<br/>  <br/>   于是我们这位主人公,裕王朱载垕,当今皇上的最长子,法理上的皇位第一继承人,开始他无奈,苦涩,委屈,担惊受怕的储君生涯,当然,他的名义上依旧是一个亲王,一直到他即位,都没有当过一天的太子,这可能是明朝历史上最尴尬的储君,最特殊的亲王了。</span><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8 19:33:49编辑过]
<span class="tpc_content">   大臣还是经常会找一些文章做做,比如要求裕王单独举行冠礼,要求裕王先成婚,要求裕王在各种事情的上的礼仪均比景王要高。他们想通过这些事例来证明,裕王是大家心目中的储君,这是嘉靖万万不能容忍的,所以朱载垕的一切,都和他的弟弟景王一样,没有任何的差别。<br/>  <br/>   我们怎么来看这件事情呢?有人在嘉靖的这件事上一直对他颇有微词,说他太过于冷漠。其实从各种信息来看,嘉靖只是想避讳那一条咒语而已,他对谁来做储君心里一直是有计划的。比如,虽然裕王在各种事情上和景王的待遇一模一样,但是从很多小细节上可以看出嘉靖对裕王的照顾,例如他配给裕王府的老师,是翰林院的编修高拱,陈以勤,张居正,殷士儋等人,都是一时名士,这里面的人后来大多做了阁臣。很明显表达出嘉靖对裕王教育的重视。<br/>  <br/>   很快,朱载垕终于得到一个好消息。嘉靖命令大臣为景王选择藩地,最终确定为湖广德安府。他并没有为裕王选择就藩的地点,而是将其留在京都,这基本已经是宣告了朱载垕的储君地位。<br/>  <br/>   但是景王并没有放弃争取太子的努力,他死活赖在北京不走。而嘉靖这个时候又态度暧昧的默许了这种行为。大臣们非常着急,纷纷要求景王之国,嘉靖都不予理睬。最终皇帝被那班大臣也逼的没有办法,就假意问首相严嵩说,德安的景王府已经造好了很多年了,为什么他还留在北京不走?严嵩在支持二王的态度上一向举棋不定,但他知道皇帝并不太想景王很快就藩,于是就授意礼部尚书吴山,要他出面挽留景王。吴山说,中外盼望景王就藩已经很久了,马上拟订了景王离开京城的各项礼仪,嘉靖没有办法,只好让景王去了德安。<br/>  <br/>   景王依旧没有善罢甘休,不停的探听朝政,寻找夺取太子之位的机会。大臣们也对景王非常的忌讳,不断要求嘉靖册立裕王为太子,嘉靖全都置之不理。好在不久,景王病逝了,整个朝野都似乎送了口气。再也没有人能和朱载垕争夺储君的位置,他是绝对的唯一的皇位继承者,虽然他现在的名分,只是一个亲王。我们从嘉靖对徐阶说的一句话就可以知道嘉靖其实并不想立景王,当听到景王的死讯后,嘉靖沉默了一会,然后对徐阶段说:此子素谋夺嫡,今死矣。<br/>  <br/>   朱载垕已经能依稀看到皇帝的宝座在向他招手。</span>
<span class="tpc_content">  从裕王到隆庆皇帝<br/>  <br/>  <br/>  <br/>   嘉靖依然恪守着二龙不相见的基本准则,不愿意见自己的儿子,不愿意册封自己的储君,虽然他的身体每况愈下。我曾经一度怀疑,嘉靖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因为那条咒语,还有一个原因是他梦想长生,如果他自己能长生,为什么还要册立太子呢?还要为自己准备继承人呢?这不是和自己一贯坚持的理想相悖了吗?但他也知道长生是很渺小的一个梦,所以他把裕王留在身边,以免自己真的死了,没有了储君。<br/>  <br/>   朱载垕依旧艰难的在裕王府活着,他见不到自己的父亲,不过总算有了一件喜事,他又有了一个儿子。他对这个儿子非常的宠爱,和自己的父亲在亲情上完全判若两人。但是这个时候大家已经知道了嘉靖对龙的忌讳,所以虽然国家又添皇孙,可是居然没人敢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嘉靖。明朝制度,皇子皇孙在满月的时候要进行剪发礼,但是因为皇帝根本不知道有这么个孙子,大家谁也不敢擅自举行礼仪,以至于这个孩子长到两个月还有没有剪过头发。终于有一天,一个很受嘉靖宠爱的宫女无意中和嘉靖说到皇帝的孙子的事情,嘉靖大怒,将其发谴。以后宫中上下再也不敢提。<br/>  <br/>   有个孙子本是好事,但是嘉靖知道这是他们家出的第三条龙,忌讳就更加深了。他的身体每况愈下,自己迷信丹药和咒语的情结就愈加严重。有一天,有个太监很聪明的向嘉靖说,皇上有喜。喜欢听祥瑞的嘉靖问,哪里来的喜事。这个太监说:“请皇上自己仔细想想。”嘉靖沉默了很长时间,终于说了一句:“也就生了一个皇孙,勉强算个喜事吧。”皇上终于承认了这个孙子的存在,无论是内廷还是外朝都松了一口气。但是事情也就仅限于此,再没有人敢提皇孙的事,以至于这个皇长孙到了五岁他父亲即位当皇帝的时候才有一个名字,他的名字叫朱翊钧,未来的万历皇帝,的确又是真真正正的一条龙。<br/>  <br/>   嘉靖四十五年,我们这位嘉靖皇帝已经六十岁了。在本朝历史上,活到这个年龄的皇帝只有太祖和成祖两人,而当皇帝时间比他长的人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手都数的过来。也许嘉靖可能会意识到这是自己信道的结果,再加上身体确实已经开始衰老,他对长生的梦追求的更加迫切,变本加厉的服食用丹铅。<br/>  <br/>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很著名的事件,一个小官,户部主事海瑞向嘉靖上了一道奏折,他用最直接和最激烈的语气抨击嘉靖皇帝的错误,简直就是指着皇帝的鼻子在骂,里面有些话说的非常过火,比如什么“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嘉靖者,言家家皆净而无财用也”。嘉靖看完了大怒,将这个奏章往地上一扔,对左右说:“快去抓住这个人,不要让他跑了!”身边的太监对嘉靖说,这个人素有痴直之名,听说他上疏时,自知必死,便买了一口棺材,与妻子诀别,在朝门等着判罪。家中的奴仆全部都逃走了,他是不会逃走的。<br/>  <br/>   嘉靖听完了之后,忽然对这个人产生了一点兴趣,他捡起了那份奏章,又仔细的看了起来。在明朝皇帝里,算的上心胸比较狭隘的嘉靖皇帝,居然对这份奏章读了很多遍,看完了之后,他对左右的人说:“这个人很想做古时的比干啊,可是朕难道就是纣王吗?”我们很难想象当时嘉靖皇帝复杂的心情,海瑞的一些言语,的确戳到了他的痛处,他自己也曾经对徐阶说,海瑞有些话讲的还是有些道理的。但是他对海瑞可能还有一些不屑,一方面觉得这个人有点为了成就自己的比干之名而故意出来表现自己,另外一方面可能认为这个有点过于理想化的书呆子并不理解自己这个做皇帝的苦衷。<br/>  <br/>   海瑞很快就被抓了起来,刑部给嘉靖皇帝报上来的罪名是大不敬,判决是死刑。以前是嘉靖想杀人的时候,群臣劝阻,这一次大臣为皇帝主动拟订了死罪,奇迹的是居然被嘉靖皇帝否决了。但是嘉靖也并不准备把这个人放出来,就一直留他在监狱里。从中反映出了嘉靖当时非常矛盾的心情。辱骂皇帝,怎么说也是大罪,尤其是嘉靖不像他的伯父,堂兄,儿子,孙子,这些人平常经常被大臣骂连吭都不吭一声,而嘉靖是不会容忍被人骂的。皇后在他面前吃了下醋他都大发雷霆,何况是一个小官。但是海瑞确实保住了性命,而且命是嘉靖保住的。我们的嘉靖皇帝,这个时候也许在自我反思了。</span><br/>
<span class="tpc_content">   海瑞在监狱里,并不知道外面的情形如何,他是认为自己必死的,吃的每一个顿饭都当成了最后的晚餐,终于有一天,他正在吃饭的时候,一个提牢主事跑到他身边,告诉他说一个消息:皇上已经晏驾,先生可能不会死了!<br/>  <br/>   逃脱死罪的海瑞并没有表现出哪怕一丝的庆幸,他惊在那里,将所吃的东西全部呕出,当场昏厥了过去,众人将他扶起来等他转醒,他又放声大哭,哭声响彻了整个大牢。<br/>  <br/>   十二天之后,明朝历史上相当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痛骂皇帝的海瑞安然的走出了京城大牢,并且官复原职,太太平平的继续回到户部上任去了。从此之后,他还被看成了是官员的模范。<br/>  <br/>   在明代,就会有这样的奇迹发生。<br/>  <br/>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嘉靖皇帝病危,守侯在皇帝身边的大臣们将他移居到了他最不喜欢待的乾清宫,这里曾经留下过他的可怕的梦魇。首相徐阶请来了裕王朱载垕,以主持大丧。平时很少见到父亲的裕王,哭着来到了嘉靖的病榻前,二龙终于相见,如果按照迷信的说法,确实在二龙相见的时刻,有一个会死掉。在位四十五年的嘉靖皇帝,一辈子孜孜不倦的祈祷长生的道教信徒,终于还是逃不脱大自然的法则,当天中午,驾崩在了乾清宫。<br/>  <br/>   我们的主人公,朱载垕,终于走上了中国政治的最高舞台,成为这个国家地位最尊崇的人,他再也不需要胆战心惊的每天在裕王府生活着,每天惊惧自己会被自己的父亲给废掉,每天害怕别人来抢夺他的储君之位,每天要为自己府中的柴米油盐发愁而不得不贿赂大臣以获得自己王府应有的俸禄。他现在是皇帝,拥有一切的权力。至少他当初登基的时候应该是这么想的,虽然事实和他想的差别很大。<br/>  <br/>   十二天后,朱载垕即位,改元隆庆,也就是明朝的第十二个皇帝明穆宗。他赦免了所有因为对嘉靖皇帝建言得罪的人,海瑞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大摇大摆的走出了监牢。</span><br/>
<span class="tpc_content">   当时的内阁是这样的,首辅是徐阶,另外有五个阁臣,他们是李春芳,高拱,郭朴和新增加的陈以勤,张居正。徐阶在嘉靖死以后,自己独立主持大事,发布了遗诏,并借遗诏之名罢除了很多嘉靖皇帝在位的政策。高拱和郭朴对徐阶抛开其他阁臣自己独断的做法非常的不满。有一次,内阁大臣聚餐,高拱突然对徐阶说:“我最近总是睡不着觉,很多次拔剑而起,非常愤怒。当年先帝在位的时候,您写青词谄媚,现在先帝驾崩,你就对其背叛。现在又纠结一些言官来弹劾我们,想要赶走皇上昔日的心腹大臣,究竟是何道理?”<br/>  <br/>   大家一看高拱发飚,都不敢说话,看着徐阶,徐阶微笑着回答:“科道言官那么多人,我怎么可能一一结交?我并不是背叛先帝,只是希望为先帝收买人心,使得恩德都出自先帝而已。要说到写青词,当年先帝曾经问我说,高拱上疏,请求效力于斋事,是否准许?这道奏疏现在还在大内,我们要不要把他找出来看看?”高拱被驳,无话可说。<br/>  <br/>   这就是朱载垕的新内阁,他之后所面对的,就是很多很多让他头疼不已的权力争斗,其复杂和激烈程度,远远超过这个时候,他能否招架的住呢?<br/>  <br/>   还是让我们走进大明王朝的隆庆时代看看吧</span>
<span class="tpc_content">  皇帝与内阁<br/>  <br/>  <br/>   在裕王府当了那么多年的没有名分的储君,朱载垕一直忍气吞声。突然之间一朝成为大明天子,一国之主,万人膜拜的对象,他终究还是会有点兴奋的,但是当皇帝远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舒坦,尤其在明代。很快隆庆皇帝就意识到自己的父亲当年做皇帝的痛苦,但是因为性格上的不同,在面对同样问题的时候,他所处理的方式就和父亲完全不太一样,这使的他的政府,虽然复杂却安然的运转着。<br/>  <br/>   隆庆元年八月,当了皇帝已经大半年的隆庆皇帝跟内阁说,自己想要去天寿山祭拜祖先。天寿山,即今天的明十三陵所在地,是明朝皇帝的陵寝之所。这是一个非常光明正大的理由,作为一个新登基的皇帝,自然是应该拜一下各位大明朝的列祖列宗的。而事实上,在皇宫里面郁闷的待了大半年的隆庆皇帝也想趁这个机会去外面呼吸一下新鲜的空气。<br/>  <br/>   圣旨下到了徐阶的手里,徐阶提出反对,并挖空心思寻找反对的理由。他说,蒙古鞑靼的俺答汗最近有消息说可能会进犯边境,皇上这个时候去太危险了,并以此为理由驳回了皇帝的要求。<br/>  <br/>   郁闷的隆庆皇帝十分不理解,他觉得自己去拜陵,又不是出边境作战。他的伯父正德皇帝在蒙古人进犯的时候亲自出境和对方对垒都没有出什么问题,怎么他到重兵把守的皇家陵寝去一下就有被敌人侵犯的危险了?于是,不久又下了一道旨意,还是要求去天寿山。结果又被徐阶驳回。<br/>  <br/>   隆庆皇帝有点怒了,下旨责备徐阶说他“违旨烦言”,坚持要去祭陵。徐阶第三次上疏,找了很多的理由,并把问题上升到国家社稷安危的程度,还以蒙古人之事恐吓皇帝,理由充分,讲话得体,把隆庆搞的没有办法,无可奈何之下只好撤消了去天寿山的念头。<br/>  <br/>   君臣的第一次较量,以隆庆的完败而告终。<br/>  <br/>   隆庆皇帝又在无聊的皇宫里忍了大半年,这一次,边塞终于安静了下来,他料想徐阶再不会有理由阻止他了吧?于是又一次提出了去拜陵的想法。这回徐阶说,皇上拜陵可以,但是不可以借此在途中巡游,否则那是对列位祖宗的不敬。他一下子就戳中了隆庆的痛处,其实皇帝想要拜陵,无非是做了一年多的皇帝,没能出过皇宫,实在闷的慌,于是以拜陵为借口出去巡游玩玩而已。但是徐阶头一个就直指皇帝的意图所在,并把列祖列宗搬出来重重的砸在隆庆的头上。隆庆虽然心中叫苦,但是也没理由反驳,毕竟“孝”字在中国是一切准则的前提,去拜陵还要在巡游上面和大臣们争论,会显得自己对列位祖先皇帝不够诚心,于是他也只能忍了,只去拜陵,不做任何其他的游玩的事宜。<br/>  <br/>   第二次的较量,大家打平,各让一步。<br/>  <br/>   隆庆二年二月,已经当了十五个月皇帝的朱载垕,经过自己“不屈”的抗争,终于来到了他的祖先的陵前,这里沉睡着从成祖到他父亲世宗共八个皇帝,同时,这里也将成为他死后永久的归所,不知道隆庆在当时拜陵的时候有没有想到这一点。但是在成祖的陵前,隆庆很显然想通了一个道理,当他到达天寿山的时候,经过自己的实地观察,发现原来战争的前线离他的京城是如此之近,他终于明白了当年朱棣把都城迁到北京,以天子守国门的重要意义,从此以后,这个悠闲的“懒”皇帝就对边境的事情特别的关心和重视。</span>
<span class="tpc_content">   隆庆没能在外面玩成,郁闷不已,回到皇宫之后继续忍耐,不久,他还是受不了了,就和徐阶商量一下,说既然巡游你们反对,那我去南海子看看总可以吧?你们就帮忙准备一下吧。<br/>  <br/>   南海子在北京郊外,是一个皇家猎场,距离永定门仅仅二十里。隆庆提出去这里,是觉得去这里不算太过分,让大臣们通过也相对来说容易一点。不过明朝的大臣可不是吃素的,你说他们耿直也好,无理取闹也好,反正是不会轻易的让皇帝达到自己的目标。徐阶依然第一个反对,提出的理由是,南海子只有可打猎的东西,并没有什么农耕庄稼值得皇帝去看。隆庆觉得莫名其妙,心想我本来就是去打猎的,又不是去当农民的,那里有没有耕田关我何事?但是除了徐阶之外,大臣的劝谏书如雪片一般的飞了过来。明朝大臣之间互相的党争出奇的激烈(见下文可知),但是这群人平时虽然杀红眼,可搞起皇帝来倒是枪口一致的很。<br/>  <br/>   温顺的隆庆皇帝终于愤怒了,他开始明白为什么他那个老爸变态似的把自己关在皇宫几十年都没兴趣出来。他一个在位一年多的皇帝,连去一个近在咫尺的皇家猎场都会遭到如此强烈的反对,他想不明白,以前那些厉害的君主,谁不是骑马射箭样样精通,可见他们很多人都是猎场里泡出来的,人家那么自由还被赞为明君,自己连这么点自由都没有却被骂成贪图享乐,真是郁闷。他这一次很坚决,一定要去!<br/>  <br/>   大臣们看见皇帝态度如此坚决,心想反正这个其实和国家大事也没什么关系,就不再继续纠缠,谁也不会在这种事情上拿出大礼仪的那种倔强,毕竟这种小事,一起上书制造一点压力就可以了。<br/>  <br/>   第三次较量,表面上看,隆庆终于胜利了一回,可是当他兴高采烈的到达南海子一看,这个所谓皇家猎场早已经一片荒芜,所谓的行宫早已经因为年久失修而失去了作用。隆庆的心情顿时郁闷了下来。其实也可以理解,明朝大臣对皇帝出来晃非常的忌讳,尤其是正德带给他们的教训太深了,于是后来一有想要出紫禁城的皇帝,就有大批的人跑来苦劝,所以这个所谓的皇家猎场,几乎没人来以至于现今如此荒凉就可以理解了。<br/>  <br/>   隆庆就这样在和大臣的交锋中,终于发现了这个皇帝的难当,他也开始消极的对待所谓的“国家大事”,反正你们都这么能干,就放手给你们干,不要烦我就行。<br/>  <br/>   可是大臣们虽然不喜欢皇帝管事,但烦皇帝的事还是每天都干很多的。</span><br/>
<span class="tpc_content">   前文已经说过,在隆庆皇帝即位的时候,内阁里,徐阶和高拱不和,其他人,张居正,李春芳和陈以勤谨慎的保持中立,郭朴支持高拱。围绕着徐党和高党的斗争便随即展开,而我们也能从中可以看出许多明朝政治体制的鲜明特点。<br/>  <br/>   明代有一群很特殊的官员,品级低微,权力很小,却时常能影响国家的许多大事,他们叫“言官”。明代有一个庞大的专职言官体系,这里面养着一群平时什么事都不做就忙着监督考察别人,看谁不顺眼就直接向皇帝批谁,直接批皇帝的也大有人在,这些人往往官职很小,分布也很广泛。而其他的官员,即便不是专职言官,也可以在工作之余履行言官的一部分责任,就是说,你们看谁不顺眼了,也可以像言官一样直接给皇帝上个折子批谁,这使的这个系统更加的强大和广泛。当然,批人只是言官系统职责的一部分,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对皇帝提一些可行建议。虽然言官经常是党争的工具,使的国家政治常常处于内耗之中,但是从文明发展的角度看,拥有言官是政治体制进步的一种表现,它使的更多来自基层的意见可以直接传达到政治中枢系统,影响到权力中心的各种行政决策。明朝的皇帝经常被大臣们逼的毫无办法,并不是因为内阁里谁谁的权力大,而是因为有这样一群专门吃饱了没事干提意见的人,当他们的矛头一致的时候,谁也躲不过失败的下场,哪怕他是皇帝。明朝皇帝的可悲之处就在于,言官们经常自己之间打的热闹非常,在很多的问题上很少能达成一致,可是一旦跟皇帝杠上了,大家的矛头可是一致的很的。<br/>  <br/>   当时有一个工作很“勤奋”的言官叫胡应嘉,是吏科都给事中,他曾经成功的在嘉靖皇帝面前弹劾掉了内阁大臣高拱的亲戚侍郎李登云。不知道是弹劾上瘾还是觉得高拱会对他不利,当然,我们也不否认这位胡大人可能确实存在着赤诚之心,在嘉靖皇帝病重的时候,胡应嘉列举高拱的罪状,狠狠的参了高大学士一本。高拱被这位小胡大人吓到了,立即上书自我辩白。<br/>  <br/>   这里要谈及一下明朝的一些制度细节,明朝大臣向皇帝上的奏疏和皇帝的批复,都是一式两份的,除了当事人的一份之外,另外一份要向外廷公布,给那些大臣们言官们讨论,其意图就是让他们知道并允许对这个事情有意见的人也向皇帝发表看法。而如果被弹劾人看到了别人弹劾自己的奏疏,要立即上书皇帝就被弹劾的内容进行辩护,即便这个被弹劾的人是内阁大臣(其实恰恰他们被弹劾的频率最高,明朝的内阁大臣没有被弹过的估计没几个)。<br/>  <br/>   对于高拱来说,幸运的是嘉靖皇帝这个时候死了,在这个关头谁也没工夫理会他和胡应嘉之间的那些无聊事,所以对他的弹劾不了了之。<br/>  <br/>   不久隆庆皇帝即位了,我们的胡大人不愧为劳模,立即上疏弹劾吏部尚书杨博,说他在考核官员时有私心。隆庆皇帝虽然懒,可是聪明的狠,他经过分析发现杨博根本是无辜的,于是召集内阁大臣开会,让大家谈谈对胡应嘉的惩罚。高拱一听,自然开心的落井下石,郭朴也自然乐得帮着高拱整人。于是,这位劳模被宣布降黜。<br/>  <br/>   处理胡应嘉的意见公布后,言官们愤怒了,因为他们觉得处罚胡应嘉是对他们职责的不尊重,是皇帝不听臣子的意见。兵科给事中欧阳一敬率先上疏隆庆帝,指责皇帝对胡应嘉的处罚是使忠直敢言之臣愤懑而不发,以后大家再也不敢提意见。并且,这位欧阳大人也显得很着急,在奏疏中大骂内阁大臣高拱,说他是因为当年被人弹劾而挟私报复,甚至将其比做宋朝的蔡京。继而外廷各路言官纷纷跟上,上疏对皇帝处罚胡应嘉的行为表示相当不满,要求皇帝对此命令予以撤消,并同时顺带弹劾高拱。<br/>  <br/>   成山的言官奏疏堆到了隆庆皇帝皇帝的面前,让他郁闷不已,每天起早贪黑的看这些吵架的奏章,让他开始怀疑当皇帝的意义。当他还在这些奏疏的洪流中挣扎的时候,高拱的奏疏又来到了他的桌前。高拱上疏自辩,自然是为国为民一片忠心云云,并在最后向皇帝提出了辞职。</span><br/>
<span class="tpc_content">   隆庆帝从内心底其实是对局势有些充分的了解的。在他的内阁里,首辅徐阶是嘉靖老臣,为人忠诚,做事圆滑,经验丰富,在新旧皇帝交接的时代里,他可以起到相当大的平稳过渡的作用。高拱是隆庆皇帝当年的老师,亲信之臣,虽然为人上气量太小,但是办事能力很强,很有才干。隆庆是很器重他这两个辅臣的,在他心目中的美好设想是,年老的徐阶帮他稳定大局,待徐阶干到退休,万事妥当,就可以让他回家养老,由高拱接替他的位置,发挥他自己的才干。而高拱后面,还跟着一个很有前途的张居正。但是他没想到的是,徐阶和高拱的矛盾如此之深,二人相处非常之难。而言官又如此的攻击高拱,非要置其于下台不可。这就完全打乱了隆庆对于未来内阁政治的设想,这严重关系到他这个皇帝能否当的舒坦的重要问题。所以他是极力想要维持局面,将高拱留在内阁的,于是没有允准高拱的辞职。<br/>  <br/>   言官是不会善于罢休的,在他们眼里,皇帝和内阁大臣根本不在话下,大家继续发动一轮又一轮的攻势。迫于压力,徐阶向皇帝请求降低对胡应嘉的处罚,皇帝只好允准。言官们好似看到了胜利,继续对高拱的弹劾穷追不舍,上疏的奏折由为胡应嘉辩护变成了一致的弹劾高拱。而徐阶在此的作用就显得比较微妙了,其实从他做的一些事情来看,客观上的确加重了对高拱弹劾的压力,但是我们不得而知的是,是否徐阶在主观上支持言官赶走高拱,因为徐阶在这件事情上没有过任何的表态,但是言官们的关系和他很好,而他又与高拱交恶,难免不引人怀疑。这里面怀疑的最深的人,就是高拱自己了。<br/>  <br/>   高拱一直坚信自己被如此大规模的弹劾一定是徐阶的指使,心里面觉得一直被动的挨打不是个事,于是策划反击。这个时候,监察御史齐康浮出了水面,他带头做了一件很震撼的事情,弹劾内阁首辅徐阶及次辅李春芳。其给皇帝上疏指出的理由也非常震撼,说徐阶专权误国,为人阴险,和李春芳在内阁里狼狈为奸,弄乱朝政。为了吸引隆庆皇帝的认同,齐康还聪明的加上一条,说徐阶在嘉靖的时候反对立太子,这可是戳了隆庆皇帝心中的痛啊。<br/>  <br/>   聪明而又懒惰的隆庆皇帝对这个奏折愤怒不已,第一,这群无聊的言官一天到晚不干些正事,拿些道听途说捕风捉影的事情来浪费自己的时间让他非常的讨厌。第二,他对事情的实质看的非常清楚,知道这些人不过是党争的工具而已。这些弹劾的奏疏对他的理想治国理念是一个挑战,他需要一个运转良好的内阁来保证他可以做一个悠闲的天子,而他对现在这个内阁中的人员配置感到满意,可是这些言官们好象跟他杠上了一样一定要参一个下台,这让他难以接受。他在回复中大骂齐康妄言。同时,他清楚的知道,这个奏疏会引起外廷的大臣对高拱的报复,于是不停的下旨安慰徐阶和李春芳,并尽量的做息事宁人的努力,力求这件事情就此过去。<br/>  <br/>   然而,隆庆皇帝还是把他的那群大臣们想的简单了点,齐康的奏疏来到皇帝面前的同时,那些知道了此事的大臣就围住了齐康对其痛声指责,并骂他是高拱的走狗,齐康也不示弱,骂那些人是徐阶的走狗。一群大明朝的外廷官员聚在一起吵的不亦乐乎,就差大家一起群殴了。<br/>  <br/>   大家口水骂干了,回去就换墨水,倒霉是隆庆皇帝,吵架帖在他面前堆的真的比山高了,他要一字一字的看完并做出回复,回想起后宫还有美丽的嫔妃等着他,而他却要在这里无聊的看一群老头吵架,他就郁闷的一塌糊涂。尤其是当他看到弹劾高拱的奏疏一道又一道的送进来,我们这位皇帝开始崩溃了,他终于意识到言官是多么可怕的一群人,当他们汇集起来的时候,能像洪水一样把你淹没,连救命都不让你喊一声。他也开始明白为什么自己的老爸当年那么喜欢打大臣的屁股,非是想要,实在是不得已啊!不过我们这位隆庆皇帝倒不像他爸爸那么倔强,他很快就举白旗投降了,我们可以想象隆庆帝当时内心的呼喊:高拱啊!朕真的救不了你啦!<br/>  <br/>   几天之后,高拱“因病”辞职回乡,一位被皇帝支持的内阁大臣,就这样被舆论踢下了台。</span><br/>
<span class="tpc_content">   不过那些大臣们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对内阁里的“高党余孽”内阁大臣郭朴开始穷追猛打,郭朴没办法,连上三道奏疏乞休,隆庆皇帝在做足了挽留的姿态后还是让他回了老家。<br/>   <br/>   隆庆朝的内阁之争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朝廷终于干掉了高拱,相安无事了很久,这个时候的内阁大臣,只剩下徐阶,李春芳,陈以勤和张居正。这其中,前两人是嘉靖老臣,后两人是皇帝的老师,心腹大臣。本来皇帝亲信大臣之首是高拱,但是迫于压力,隆庆皇帝最后选择了舍弃高拱保徐阶,这一手从后来看,倒也是完全正确的一步。<br/>  <br/>   但是争斗的第二阶段已经能够开始酝酿了。<br/>  <br/>   明代的言官确实不是吃素的,他们有摧毁一切的兴趣,信心和实力。带头挑动新的战役开始的还是言官。户部给事中张齐上了一道奏疏,弹劾徐阶擅作威福,致使天下只知道有他徐阶而不知道有陛下。同时也指责徐阶当年并未能对嘉靖皇帝信道的事情进行劝谏,等先帝死了却推翻了先帝的政策,在严嵩的问题上,徐阶一开始与严嵩交好,等严嵩下台了又不遗余力攻击严嵩。所有这些,证明了徐阶为臣不忠,为友不信,这种人怎么能留在皇帝的身边呢?<br/>  <br/>   徐阶只好立即上疏皇帝自辩,并申请辞职。隆庆皇帝自然知道谁说的有道理,把张齐直接降谪,并好言安慰他的内阁首相。但是徐阶似乎不肯罢休,一连上了三道乞求辞职的奏疏,让隆庆皇帝开始改变了主意。<br/>  <br/>   当时的徐阶已经年近七旬,的确快到了退休年龄,而隆庆皇帝当年的计划,就是由徐阶在一开始辅助朝政,稳定大局,等徐阶年老由高拱顶上,高拱后有陈以勤张居正。现在徐阶确实已经到了应该离开内阁的时候了,于是在徐阶了三道辞职奏疏后,隆庆皇帝允准了徐阶的辞职要求,并对其大加褒扬,称其是可以和裴度,范仲淹相比的名相。<br/>  <br/>   徐阶走后,按照资历李春芳担任首辅,内阁只剩下三位阁臣,进补一个内阁大臣迫在眉睫。当年隆庆皇帝在裕王府的老师有四个人,他们是高拱,陈以勤,张居正,殷士儋。其中前三人已经进了内阁,朝野断言,殷士儋进内阁是迟早的事,所以进补的那个内阁大臣的名额估计非他莫属。<br/>  <br/>   果然不久,隆庆皇帝下旨,任命了一名新的内阁大臣。但是当旨意传到外廷的时候,朝野震动,天下大哗。外廷数位官员纷纷上疏皇帝辞职,赶回了老家。劳模胡应嘉因病在家,听说了这个消息后,居然病情加重,没几天就死了。<br/>  <br/>   这位新进的内阁大学士,并不是殷士儋,而是已经辞职回乡的高拱。<br/>  <br/>   隆庆皇帝果然没有放弃自己的政治计划,按照常理,一个内阁大臣被弹劾辞职,除非发生很重要的变故比如皇帝换了之类,否则一般就宣告了政治生涯的结束,但是高拱在回乡后还能东山再起,倒确实很少见。由此可见,隆庆皇帝一直是想用高拱来接替徐阶的位置,统领内阁的。当年徐阶和高拱有矛盾,并互相有言官弹劾,隆庆皇帝迫于无奈,很聪明的在里面选择了让高拱下台,徐阶留任。因为当时的情况是他还需要徐阶,内阁离不开徐阶,整个朝廷很多的大事需要徐阶的主导去处理。高拱虽然是他喜欢和器重的大臣,但是如果两个人在一起不能发挥两个人的作用而互相倾轧,不如让一个人回家。等徐阶退休以后,再把高拱迎回来,又他来主持内阁,继续帮自己做事,这样隆庆皇帝悠闲天子的计划可以得到顺利实施。<br/>  <br/>   于是高拱回来了,不过高拱的能力虽强,性格的问题却一直让隆庆皇帝伤透了脑筋。高拱缺乏容人之量,对于当年打击过他的人,他一直怀恨在心,所以担任内阁大臣后,往往会寻机报复,这使的各级官员和高拱产生的矛盾不断,甚至连内阁大臣都与他产生激烈冲突,这些事情没让隆庆少烦心。<br/>  <br/>   当年打倒高拱的大臣们,辞职的辞职,退休的退休,病死的病死。高拱也实在无法怎么样做文章,但是该做的他还是会不遗余力的做的。当年弹劾徐阶的言官张齐被罢了官。在高拱的努力下,张齐被平反,官复原职。这虽然不伤到徐阶什么,但是在道义上对徐阶影响很大。张齐的平反意味着当年他弹劾徐阶的内容是对的,变相的是一种对徐阶的批评。<br/>  <br/>   而徐阶自己的后院也起火了,他的三个儿子横行乡里,屡有不法之事,当地的官员没有给这位阁老面子,将其三个儿子全部逮捕。高拱听说后心花怒放,将他们全部治以充军之罪,这对晚年的徐阶是一个沉重的打击。<br/>  <br/>   内阁又出新的变故,内阁大臣陈以勤执意要退休,向皇帝连上四道乞休的奏疏,隆庆无奈,只好批准了他这位心腹大臣辞职的请求。此时内阁中早已经有了新的内阁大臣礼部尚书赵贞吉,内阁也不缺人,所以就这样继续运转。<br/>  <br/>   内阁首辅李春芳为人性格宽厚温和,没有什么权利欲,基本上不会和人产生什么矛盾,而张居正为人老成持重,基本上也谁都不得罪。所以内阁中的矛盾主要变成了高拱和赵贞吉的矛盾。赵贞吉管都察院,是言官领袖。而高拱又很讨厌言官,两个人在此问题上经常发生冲突。</span><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9 12:38:02编辑过]
<p>只知道他是个节约而好色的皇帝</p>
继续!~不错,文间还有点合理发挥,很有趣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skeleton</i>在2006-6-8 21:06:00的发言:</b><br/><p>只知道他是个节约而好色的皇帝</p></div><p>作者已经写完,但我还没有贴完,很快就会谈到这个好色的问题。</p><p></p><p>其实明朝还有一位一夫一妻皇帝,不可思议吧。</p>
<span class="tpc_content">  皇帝与边患<br/>  <br/>  <br/>   明朝的边患主要来自南北两端,所谓“北虏南寇”,就是指威胁明朝北方边境的蒙古鞑靼和威胁明朝东南沿海的日本倭寇。<br/>  <br/>   倭寇的组成,其实并非都是日本人,里面有很多是从事走私的中国海盗与日本进行勾结,大肆的骚扰明朝的东南沿海地带。明朝虽然一直要求行使海禁,但是实际上执行非常不彻底,一个政府意图封锁沿海的国家,竟然能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欧洲国家从拉美挖出来的白银,绝大多数通过贸易顺差进了明朝的国内。由此可见这个海禁的执行力度。而政府不能有效管理,海上贸易又有利可图,使的当时出现了很多意图走私的海盗,他们发展到竟然有和一些小国家海军匹敌的能力,其中就曾经有一个海盗集团意图攻占菲律宾,准备攻打当时占据菲律宾的西班牙海军,西班牙军方没有办法,只好派传教士到明朝廷请求明朝派海军共同剿灭海盗。<br/>  <br/>   这些海盗和日本人相勾结就成为了倭寇。但是事实上,明朝虽然受倭寇困扰,但倭寇的威胁并不会影响到明朝统治的根本,这些海盗集团的目的,实质上也不过是攻占一个城市,烧杀抢掠一番,获得财物走人。这也是明朝政府剿灭倭寇的难度所在,他们就像一群恐怖分子,让人防不胜防。一直为人所诟病的说有十几个倭寇一路杀到了南京,明军几万人拿他们没办法让人匪夷所思。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匪夷所思的。明军之所以拿这十几个人没办法,不在于几万明军连这十几个人都打不过,而是因为他们的流动性太强,目标太小,隐蔽性太好,几万大军根本就抓不到他们。<br/>  <br/>   嘉靖年间是倭寇问题最严重的时候,一度开放的沿海海禁,在这个时候又不得不重新开始严厉起来,但是经过戚继光,谭纶,俞大猷,唐荆川等人训练新军,英勇战斗,在隆庆皇帝即位的时候,沿海的倭寇基本已经肃清,整个东南地区又进入了安宁的和平时代,随即在许多大臣建议下,隆庆皇帝下旨开放了海禁。<br/>  <br/>   但是北虏的问题就让整个隆庆政府十分头疼了。<br/>  <br/>   明朝初年对蒙古人打击非常厉害,明太祖数次派人北征,明将蓝玉一度把蒙古人追到捕鱼儿海,,并俘虏了逃往大漠的部分北元宫廷。而明成祖亲自六征蒙古,基本上所到之处,蒙古人就望风而逃,根本不敢交战。这是中原汉人对北方游牧民族最辉煌的时代。但是在明英宗时代,因为一次意外,酿成土木之变,皇帝被俘虏,使的明朝的边境形势开始恶化,其后的几十年里,蒙古鞑靼一直不停的骚扰明朝北方边境。明武宗正德皇帝曾经亲自率军和蒙古鞑靼交战将其击败,一度改善了明朝边境的形势,但是到了嘉靖时期,蒙古的俺答统一了蒙古各部,重新对明朝形成了巨大的威胁。俺答曾率军攻入古北口,直逼北京城下,沿途烧杀数天而去,史称庚戌之变,是嘉靖皇帝的奇耻大辱。<br/>  <br/>   隆庆皇帝即位后,还是比较重视边患问题的,他一当皇帝就立即派人去整饬边事,而俺答当时进攻大同,被大同守军打退,也算给了新登基的皇帝一个小小的安慰。<br/>  <br/>   但是随即发生的事情,让隆庆皇帝终于意识到了边患的严重。<br/>  <br/>   俺答屡次进攻明朝受挫,十分郁闷,这时候有个汉人的邪教分子叫赵全跑去向俺答献策(可见中国任何时候都不缺少汉奸,不过这个赵全以后的下场也可以作为对汉奸的一个警示了),他说明朝的大同宣府一带往往重兵把守,攻打起来非常难,而山西晋中等地则由于防守比较薄弱,可以先去进攻这里,这个时候,明军重镇的精锐肯定要来相救,然后以鞑靼的全军面对明朝的疲惫之师,必胜无疑。俺答听后觉得可行,就率领六万骑兵,大肆入寇山西,明朝周边城镇一共只能派出两万五千骑兵入援,等到援兵赶到发现,根本不是俺答的对手,只能眼睁睁看着俺答越过长城。<br/>  <br/>   几天后,俺答攻陷石州,屠杀石州全城,之后又进攻雁门。救援雁门的大同总兵孙吴自知不敌,故布疑阵,惊走了俺答。但是蒙古人虽然被吓走,沿途却是烧杀抢掠一点便宜都没有放过。<br/>   <br/>   而在另外一面,俺答之子黄台吉也进攻宣府,直逼明朝边境,明军两线作战,形势危急,隆庆皇帝立即对北边各镇做出部署,在京城以北布置了一道铜墙铁壁,力图做好防守。两边的蒙古军队见明军防守严密,也就见好就收,带着丰厚的战利品撤退回去了。<br/>  <br/>   这场战役,虽然明军最后用防守逼退了蒙古人,但是隆庆皇帝心里还是觉得非常郁闷的,石州全城数万人被屠杀,许多北边城市沿途被蒙古人劫掠,而明军只能以被动姿态到处应战,有些狼狈,这让这位新皇帝非常的不爽,他终于意识到边患问题是多么重要,于是在朝廷里苦思解决边患的方法。<br/>  <br/>   首先是集思广益,隆庆皇帝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听别人的意见,这应该是优点,但是在某些人眼里却成了懒不愿意思考的罪状,所以说做人难啊,要入某些评价家的法眼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在皇帝的授意下,阁部府院科道各部门都集体开会研究对策,然后由当时的内阁首辅徐阶汇总概括一下,徐阶上了一道奏疏,向皇帝提出了十三条对策,大致是:责实效,定责任,明战守,申军令,重将帅,练兵民,储人才,择边吏,缮城堡,团民兵,处久任,广纳招等,让皇帝进行参考。<br/>  <br/>   隆庆帝看了这么多条意见,觉得都还行,于是要求下面按照这些意见先进行实施,然后他的工作重点,放在了为北部边关选择将帅上。在这件事情上,隆庆皇帝做的非常的漂亮,不管是被建议的也好还是他自己的选的也好,最后他选的这四个将帅的名字,足以证明这个皇帝的正确,他们是:王崇古,谭纶,戚继光,李成梁。<br/>  <br/>   在政府部门还在开会研究对策的时候,隆庆皇帝即任命原来的宁夏巡抚王崇古为兵部侍郎,总督陕西的军务,主力防守西线。这位侍郎大人原来是抗倭的,后来被调入北边,而当时抗倭出的一些名将,陆续也来到了北边。很快,皇帝又任命当时的两广总督谭纶入朝,加封兵部侍郎,总督蓟辽保定军务,防守中线,拱卫京师。同时,一代名将戚继光也被皇帝调往蓟镇,协助管理军务。<br/>  <br/>   而在这次俺答入侵的时候,有一支明军作战非常出色,引起了朝廷和皇帝的注意,他的指挥官参将李成梁被立即提升为了副总兵,镇守辽阳防住东线。</span><br/>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body><tr><td valign="to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span class="tpc_content">   隆庆皇帝部署完毕,剩下的就是指望这些人能为自己干些实事了。但是谭纶立即上疏皇帝,将自己的困难先摆明了出来,首先是练兵要钱;其次,北边的兵不易于管教;第三,自己和戚继光的权力不够大;第四,朝廷中有人制肘。而其后,戚继光也同样一纸苦水倒到隆庆皇帝面前,直指自己的权力不够大,不能完全的控制北边军务,希望皇帝能解决这个问题。<br/>  <br/>   头疼的问题立即摆在隆庆帝的眼前,首先钱的问题,这不要说他谭纶戚继光,连他这个皇帝都每天愁的不得了,自己和户部要点银子跟催命一样,户部尚书把皇帝的话当耳边风,死也不多给,搞的皇帝连续换了两届户部尚书,谁知道刚把一个犟脾气的赶下台,新出来的户部尚书比他的前任还倔强,隆庆只能拼命到户部去抠点他的零用钱。既然北边要钱,那也没办法,只好先紧着边疆用,于是戚继光拿到银子后立即把长城修缮了一番,隆庆表面上叫好,其实心里那个滴血啊!<br/>  <br/>   而其他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个权的问题。明朝有一套相当完备的军事体系,说他完备是因为在明太祖朱元璋设计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对前方各个将帅之间的权力制衡,使的军队里没有任何人能对中央政府产生威胁。而暴露出来的缺点是军队的战斗力不足,比如在明朝普遍采用文官总督军务后,战争指挥上经常会出现问题。目前明朝的这些军事制度,其实隆庆皇帝自己也知道他们之间的优缺点,但是他无力也不想改变这样的局面。谭纶戚继光要的是他们在边关的专事指挥权,这和明朝制度产生了矛盾,这也让隆庆皇帝产生了犹豫。<br/>  <br/>   终于,在和兵部的讨论下,隆庆皇帝还是决定授予戚继光全权处理北边防务,调回了和戚继光制衡权力的总兵郭琥,一开始戚继光提出要调自己的浙兵北上,隆庆皇帝还是不肯同意,但是没过多久,他依旧允准了。不过令他奇怪的是,自己这种有违祖制的做法,居然并没有引起言官大规模的说废话,这倒是值得庆幸。<br/>  <br/>   在抗倭中战功卓著的戚家军就这样开进了蓟镇,他们进入蓟镇的第一天,当地老百姓和士兵就出来看热闹,这支军队整齐的装束,严明的纪律,坚定的意志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让当地百姓不禁赞叹,更使的原来蓟镇的士兵自愧弗如,从此以后,在戚继光的训练下,蓟镇的士兵的战斗能力焕然一新。<br/>  <br/>   隆庆皇帝的努力很快就得到了回报,俺答可能是上一次抢劫的东西快用光了,又来明朝边境这边骚扰,首先他进攻的是蓟镇,但是军事要塞在戚继光的指挥下固若金汤,无奈,俺答只好分别攻打东西两线。东边的李成梁同样没有给俺答任何的机会,数次击退鞑靼的进攻。而西线的王崇古更厉害,在击退了鞑靼进攻的同时,趁俺答退守在白城意图再攻的时候,先下手为强,主动出兵塞外进攻鞑靼,并且大获全胜。明军以前一直只能被动防守,现在居然能够主动出击,这实在是一件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让隆庆皇帝非常的高兴。<br/>  <br/>   这一次战争,让俺答认识到了明军北边防线的实力,给未来双方的和平环境制造了基础。而隆庆皇帝和明朝政府,也终于意识到加强军备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内阁大臣张居正上疏皇帝,提了一个建议,让皇帝搞一个大规模的阅兵来加强国家对军备的重视,这让隆庆皇帝比较为难,因为他不像他的伯父武宗皇帝,对参加阅兵打仗之类的事没什么兴趣,他喜欢悠闲的生活,大臣们不让他出宫,他也就此打消了出去的念头,只想着在深宫里批批奏折,搞些个人爱好就可以,也算是皇帝和大臣双方各自的一个妥协,搞阅兵的事情并不是皇帝的乐趣所在。但是隆庆这个皇帝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听意见,在兵部讨论给出了可行意见之后,他也欣然应允了张居正的建议。<br/>  <br/>   六科十三道的言官们是永远不会甘心在任何事情上当配角的,前一段时间的沉寂让隆庆皇帝都觉得有点意外,这一次他们再也不会沉寂了。南京刑科给事中骆问礼上疏提出反对,认为皇帝根本没有必要亲自出席阅兵典礼。这位骆给事中的劳模程度不下于前面提到的胡应嘉,此人的成名作乃是因为隆庆皇帝和自己的陈皇后分居了一段时间,于是上疏把皇帝大加指责了一番。<br/>  <br/>   之后又有言官反对,这让本来就不太想参加阅兵的隆庆皇帝产生了犹豫,大学士张居正上疏辩解,说皇帝不亲自去,难以激励将士的士气,难以显示国家加强武备的决心,而兵部在这个时候也站在张居正这边,所以隆庆皇帝最后还是下决心去。<br/>  <br/>   隆庆三年九月二十一日,京师大校场举行了一个盛大的阅兵典礼,大明王朝在武宗皇帝之后已经很少有这样令人激动的场面了,而武宗皇帝那个时候的诸多举动却是在群臣的反对下做的,所以被那些掌握了舆论和笔杆子的文臣们视为胡闹。但是他朱载垕不一样,他是在群臣的支持下来到这里的,众望所归,海内所盼,不禁多了几分自信的威仪。早上,身着常服的隆庆皇帝先去太庙祭拜列祖列宗,然后在京师三大营威风凛凛的骑兵的护卫下,浩浩荡荡来到校场。<br/>  <br/>   在校场,隆庆皇帝换上一身戎装,亲自登上点将台,台下的文武大臣数万将士山呼万岁,这种场景不禁令这位身居深宫,每天处在温柔乡中的皇帝热血沸腾。在操练官的号令下,台下的将士进行了各项阅兵操练,皇帝饶有兴趣的看着,他终于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伯父会醉心于这样的场面,会喜欢把那些罗嗦的文官抛下,自己带着数万军队亲自去和蒙古大军交战,这是一个居住在深宫的皇帝永远体会不到的一种感觉。不过理解归理解,我们这位隆庆皇帝毕竟不像他伯父,在血液里还是缺少了很多叛逆的因子,他是不可能去冲破大臣的阻挠来追求自己的兴趣的,何况带兵打仗本就不是他的兴趣。<br/>  <br/>   阅兵之后,皇帝对在场的官员进行了一个简短的训话,赞扬他们练兵有方,并提醒他们常备不懈,君臣共勉,之后,阅兵大典圆满结束,在隆重的礼炮声中,皇帝带着满意回到了自己的皇宫。</span><br/></td></tr></tbody></table>
<span class="tpc_content">   隆庆皇帝在军备上的各项努力,最终终于有了一个标志性的成果。俺答见明朝政府如此重视军备,也不敢贸然来攻,这些军备措施为双方的下一步动作奠定了基石,而导火索,却是出在俺答这一边。<br/>  <br/>   隆庆四年十月初九,陕西总督王崇古突然接到一个消息,有十几个鞑靼人跑到大同,要求明军接受他们的投降,而为首的那个人,竟然是俺答的孙子把汗那吉。<br/>  <br/>   这个事情要是仔细说起来,用现代人的眼光看,实在是复杂的不得了,也实在是很不能理解。原因其实是这样的,这位把汗那吉是俺答的孙子,他的父亲是俺答的第三子,但是死的很早,于是俺答的妻子一克哈屯就将这个幼小的孙子接过去抚养。把汗那吉聪明伶俐,深得祖母的喜爱,长大后,俺答为他找了一个妻子,但是把汗那吉不喜欢,于是又聘了一门亲事,是兔扯金的女儿。而俺答的的长女哑不害有一个女儿,非常的漂亮,被叫做三娘子,当时已经和鄂多斯人订婚,俺答垂涎三娘子的美貌,居然把自己的外孙女抢过来成婚。为了打消鄂多斯人的愤怒,俺答又将兔扯金的女儿许配给了鄂多斯人。<br/>  <br/>   草原人的民风实在是有够淳朴,外祖父和自己的外孙女成婚,居然大家也能接受,而这件事情最大的受害者就是把汗那吉,他自己的老婆居然被祖父当成了娶外孙女的牺牲品嫁给了他人,于是一怒之下,淳朴的把汗那吉也背叛了俺答,投奔明朝的怀抱。<br/>  <br/>   这件事情很快在明廷炸开了锅,于是是否接受把汗那吉的投降,朝野意见分歧相当之大,很多人认为,把汗那吉区区数人投降,留之无益,反而会引起俺答的报复性攻击。当然,也有人是力主受降的,比如王崇古,他向隆庆皇帝做了一个很不错的计划性阐述,说服了隆庆皇帝接受把汗那吉的投降。<br/>  <br/>   隆庆皇帝在这件事情上的认识倒也清醒,在和高拱张居正商议后,皇帝和两个人内阁大臣一直觉得这个事情是有益的,但是外面那群言官可不管你们里面是怎么商议的,雪片般的反对奏疏飞了进来,让性格温和的隆庆皇帝勃然大怒,忍了你们这么久,在其他的小事上唧唧歪歪也就算了,这种军国大事也不分青红皂白,于是他把带头的言官连降两级外调,以做惩戒。而外廷,内阁和兵部有很多是支持皇帝的意见的,所以这股反对浪潮也没能形成气候。<br/>  <br/>   果然,事情的发展都在王崇古的预料之中。把汗那吉的祖母一克哈屯很想念这个孙子,每天找俺答哭诉,俺答无奈,自己又觉得实在有负把汉那吉,于是带领十万大军准备到大同抢人,虽然他明知道可能不是明军的对手,但是不管怎么说也要硬着头皮上了。<br/>  <br/>   王崇古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立即派人去和俺答谈判,希望俺答认清形势,双方可以商量议和,只要俺答可以交出汉奸赵全,明朝可以把把汗那吉奉还,双方可以和平相处。俺答知道自己凭借武力根本没有能力攻下明军防线,所以对议和的条件喜出望外。于是双方很有诚意的坐在一起就和平问题展开了会谈。<br/>  <br/>   蒙古人屡次侵犯边关,所图无非是中原地带丰富的物资,所以俺答在谈判的时候提出希望和明朝通供互市,以后双方永不再战,自己愿意接受大明天子的册封。<br/>  <br/>   这个问题明朝需要政府进行商议,但是议和的谈判进展的很顺利,隆庆皇帝果断的答应了前方的谈判条件,允许把把汗那吉奉还。一克哈屯见到了孙子,喜极而泣,俺答知道自己有负这个孙子,也表明了悔意,祖孙三人尽释前嫌,抱头痛苦。俺答当即向明朝使者表示,自己非常感激大明天子的恩情,愿意世世代代臣服大明,发誓永不犯边。<br/>  <br/>   让明朝人痛恨不已的汉奸赵全等人,被押赴北京,隆庆皇帝亲自参加了献俘典礼,可见举国上下对这群出卖本民族利益的汉奸的痛恨,典礼结束后,汉奸们被揪出紫禁城,公开处决,得到了应有的下场。汉奸永远是汉奸,永远是人们唾弃的对象,即便政权转换岁月流逝时代变迁,他们的行为也应该为人所不齿!<br/>  <br/>   下一个头疼的事情就是关于是否允准和俺答通贡互市的争论,明朝的大臣再一次展现了他们七嘴八舌的本领,言官有人上疏反对,认为鞑靼人言而无信,开市后必定借机寻衅,大肆抢夺。隆庆觉得他们的话也有道理,因为信誉的问题谁也不敢保证,而以前俺答的信誉记录是比较差的,所以要求群臣进行廷议给他个结果。<br/>  <br/>   兵部集合了各部府院科道的代表人物进行了廷议,最终送上来了结果让隆庆皇帝很郁闷。大臣们明显分为了两派,以定国公徐文璧为首有二十二人赞同通贡互市,英国公张溶等十七人表示反对,另有五人只同意通贡不同意互市。本来皇帝是想让兵部自己根据各方的陈述拿个意见上来,但是兵部尚书郭乾是个军事专家,对政治和谈没有一点决断能力,就直接把大家的言论堆积上来送给隆庆,如此大的意见分歧摆明了是把皮球踢给了隆庆皇帝,这个时候只能是皇帝自己下决断了。<br/>  <br/>   终于在隆庆五年三月初八,皇帝亲自下令执行和鞑靼的通贡互市协议,允许册封俺答为王。<br/>  <br/>   同年五月,明朝使者与鞑靼人商定了通贡次数和互市地点,朝廷与蒙古人在大同城外进行了俺答受封典礼。隆庆皇帝赐给俺答蟒衣一件,册封俺答为顺义王,授予俺答亲属部下各个官衔。顺义王遥望帝京,拜谢“大明仁圣皇帝陛下”,发誓“臣弟侄子孙世世感戴恩德,不敢背叛”。<br/>  <br/>   明朝与蒙古两百年来的互相征战,终于在隆庆皇帝的治下告一段落,从此以后,草原上的硝烟少了很多,两个民族之间几乎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征伐事件,而明军北方边事再起的时候,对手已经换成了另外一个民族了。<br/>  <br/>   这个懒皇帝。在位只有短短的六年,但是正是在他这短短的六年里,明朝的边患“南寇北虏”都被他逐渐解决,明朝在盛世之后从未有过像他这样的大好和平环境,这个环境为以后的张居正改革提供了有力的经济基础,但是可惜的是,这个聪明的懒皇帝却并没有能够享受到他的这一伟大成果很长时间。</span><br/>
<span class="tpc_content">  帝王之路的尽头<br/>  <br/>  <br/>  <br/>   明朝的皇帝习惯了被人挑毛病,有人说明朝的皇帝昏君多,其实问题在于他们看人的眼光,如果一个人盯着一个朝代的皇帝全看他们身上的缺点,那几乎这个朝代就没什么好皇帝了。而全看他们的优点,那么昏君都能被吹的英明神武,比如明清两代的皇帝就有这些截然不同的境遇。<br/>  <br/>   一个人的缺点是很好找的,比如明朝的皇帝英明如太祖成祖,那可以说他们残暴;勤奋如崇祯,可以说他愚蠢;专情如成化,可以骂他懦弱;精明如万历,可以说他懒惰。文武双全如宣德,可以指责他爱斗蟋蟀;叛逆如正德,那可以骂的就更加多了。最让人佩服的是自身修养接近完美的弘治,被指责迷信佛教和惧内纵容外戚,当然我们对比一下连咸丰抛弃京城逃命都被说成是聪明的表现,那所谓清朝无昏君也就可以理解了。<br/>  <br/>   我们这位隆庆皇帝除了懒之外好象也没什么缺点,而且他的懒和他儿子比起来也不值得说,那么,他被大肆宣扬的缺点是什么呢?是好色!<br/>  <br/>   这个话题其实也怪不得现在史学家,因为这是当时的明朝言官挑起的。隆庆皇帝确实本身比较好女色一点,当年他身为亲王的时候,在王府受到父皇的压抑,这个二十多岁的藩王,没有就藩的机会,也不能当太子,至于以储君身份参与朝政,那就基本想都别想了。所以除了按时去听他的老师们给他上课,他唯一能干的事情就是在自己的王宫中和女孩子进行消遣。他的遭遇,和他后来的孙子明光宗朱常洛倒也挺相似。<br/>  <br/>   但是作为贵族的身份,身边的女人多了些在那个时代实在是人之常情,何况他是亲王,储君甚至是皇帝。明朝言官的特点就是喜欢把一件很小的不好的事情,宣扬成像天那么大。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明朝的厂卫制度一直为人所诟病,这里面就有明朝言官的功劳,他们从内心底是鄙视太监和特务机构的,所以这些人和机构只要一冒头,文官们就竞相打压。明宪宗成化年间,皇帝从其他部门调集了几百人组建了西厂,意图提高这些特务机构的办事效率,这件事情在明朝朝野就炸开了锅。西厂才成立几个月,只是单单办了一点案子,言官的上疏就已经把他们形容成搞的朝野上下恐怖异常血流成河,又有人说西厂派到下面去的特务们什么都管,任何事情都逃不过他们的眼睛,连邻里吵架夫妻矛盾他们都知道并干预。这些东西就说的实在信口雌黄了,西厂的建制一开始就那么几百人,全部派下去一个州府分一个都不够,居然能把全国都监视住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的所谓中央情报局联邦调查局无论是科技手段还是人员规模都比所谓的西厂不知道大了多少倍,人家那么多人连个本拉登都找不到,西厂的特务们莫非是神仙?在文官们强烈的抵制下,才成立了几个月的西厂又不得不被撤消。<br/>  <br/>   所以很多事情一经言官渲染,就基本变味了。<br/>  <br/>   隆庆皇帝的原配夫人姓李,是在裕王府中娶的,她为朱载垕生下过一个儿子,但是母子两个人实在命薄,一个没有皇帝命,一个也没有皇后命,两人双双在隆庆还没有即位的时候就病逝,隆庆对这个夫人的死感到非常的悲痛。他续弦的夫人姓陈,后来成为了隆庆皇帝的陈皇后。<br/>  <br/>   这位陈皇后最大的悲哀在于一直没有一个儿子,但是隆庆皇帝似乎并不以为意,从来没有动摇过她的皇后地位。感受过没有亲情之苦的隆庆,的确比他的父亲更加注重亲情,他对自己的妻子和儿子,都要比嘉靖要好的多。<br/>  <br/>   排名在陈皇后之下的妃子就是后来赫赫有名的李太后,万历皇帝的生母,当时是李皇贵妃。这位李贵妃其实是一个侍女出身,当年朱载垕在裕王中穷极无聊,偶然发现了这个貌美的侍女,就临幸了她,很幸运这位侍女很快就怀孕了,这个孩子成为了隆庆皇帝在世的长子,嘉靖皇帝的长孙,未来的万历皇帝。但是,我们并不能认为隆庆皇帝对这个女人只是一时的兴趣,因为在生完长子朱翊钧之后,李贵妃还生了隆庆的另一个儿子。其实说起来很有意思,李贵妃的儿媳,也就是她孙子朱常洛的生母王氏也是一个宫女出身,但是万历皇帝对这个女人就明显不像他父亲一样那么上心了,完全是一时的兴趣。后来为朱常洛的太子之位争论,李太后去问万历为什么不立太子,万历随口说了句他是宫女的儿子,李太后听了大怒,大骂万历说,你也是宫女的儿子!<br/>  <br/>   李贵妃有两个儿子,而陈皇后一个都没有,这就难免会令人觉得皇后会失宠,这种庸人自扰的话题其实明代的言官们最感兴趣,他们就像今天的狗仔队一样密切注视着深宫中所发生的一切。云南道监察御史詹仰庇(这个名字起的真是妙)就是这么一名合格的“狗仔”,有一天,他在路上偶遇刚从宫中出来的太医,就连忙上去密切打探宫中的情况,太医告诉他,说皇后最近病重,已经从坤宁宫里移居别宫了。<br/>  <br/>   詹仰庇就像得到了独家头条,立即拿起笔写了奏疏,指责皇帝虐待皇后,说皇后得病一定是皇上耽于声色,不理甚至虐待皇后,并且还指责皇后移居其他宫中是被皇帝逼的。<br/>  <br/>   这个奏疏自然不止是只呈送到皇帝面前,它立即就传遍了朝野上下,言官们一看,大家顿时来了精神,像上文提到的劳模型人物骆问礼,就对皇上和皇后的感情问题大发议论,指责皇上对皇后不好,又指责皇帝过于好色,其他言官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br/>  <br/>   我们不知道事实究竟是什么样子,但是很明显,詹仰庇所写的东西,大多出于他自己的臆测,几乎没什么是他确定的证据。隆庆皇帝拿到这些骂他的奏疏,可以想象自然是哭笑不得,他给出的理由是,皇后身体不好,换个地方住有利于调养她的身子,你们这群家伙又不知道宫里的事情,不要废话,看你们无知,我就不追究了。</span>
<span class="tpc_content">   但是朝野上下对隆庆皇帝的好色几乎是一致认定了,连外界都一致认为皇帝好女色,还发生欺诈事件。有个太监叫张进朝,诈称自己要替皇帝到湖广去选妃,外界信以为真,连忙有女儿的拼命嫁女儿,也不管是什么人家了能嫁就嫁出去,生怕自己女儿被送进皇宫,天人相隔。后来才发现是假的,这个太监被处斩。<br/>  <br/>   于是后来的隆庆皇帝就惨了,什么事都能被联想到女色上面,有一次,礼科给事中蔡汝贤给皇帝上疏,大致的意思是,臣前几天为皇上导驾,私下里看皇上觉得皇上比以前好象瘦了一点。皇上的身体是非常的重要的,自己一定要加倍珍惜,所以臣希望皇上以后对女色要慎重,每天没事的话就阅读一点经史,亲近学识渊博的大臣,不要再沉溺于女色之中。<br/>  <br/>   几句话把隆庆说的郁闷无比,想不到自己瘦了也能被拿来说一番事。自己好色的确是事实,但是哪个皇帝不好色呢?有些人好个女人连江山都丢掉了,自己从来没有为女人而耽误国事,所以他自己觉得和女人待的时间长一点与履行好皇帝的职责根本是两码事。<br/>  <br/>   但是隆庆皇帝这个冤屈估计是永远也洗脱不了了,他自己的身体不争气,很快给言官了落下了口实。隆庆六年春,三十六岁的隆庆皇帝病倒了,大家一直认为皇帝的病是由于过度纵欲,经过数月的治疗,皇帝的病一直在恶化,群臣们意识到,也许是应该到安排后事的时候了。<br/>  <br/>   其实明朝的大多数皇帝,都没有能够活到四十岁,有很多人认为纵欲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这并不是绝对的因素,明朝死的最早的皇帝是天启,二十四岁,但是这个皇帝在性上面没有什么过多的爱好,而只有一个皇后的弘治,同样也是只活到了三十多岁。而活的比较长的人如太祖,嘉靖和万历,在女色方面并不见的比那些死的早的人差,尤其是朱元璋临死前几年还制造了不少小生命。<br/>  <br/>   隆庆皇帝的儿子只有十岁,像宣德皇帝一样,他对这个儿子非常的喜爱,但是又很不放心,他的国家只能寄托在高拱,张居正身上。<br/>  <br/>   隆庆六年五月二十五日,皇帝病危。三位内阁大臣,高拱,张居正和新近才入阁的高仪慌忙来到乾清宫,他们看到的皇帝,已经在床上奄奄一吸,皇太子立在身旁,陈皇后和李贵妃避入惟中,司礼太监冯保向他们跪宣了隆庆皇帝的顾命诏书。<br/>  <br/>   三位大臣号啕大哭,在李贵妃的劝说下,才打起精神,草拟了皇帝的遗诏,十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将接替他父亲的位置,成为大明王朝新的皇帝。<br/>  <br/>   第二天,年轻的隆庆皇帝驾崩在了乾清宫,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二龙不相见的魔咒,内阁的争斗,言官的聒噪,俺答的骚扰,女色的诱惑等等等等,都随着他生命的消散化做尘土。也许他还放不下自己这个大明帝国,但是这个爱好悠闲生活的天子应该不会这么有责任心的在临死之前都放不下这一切,他应该觉得自己完成了上天给自己赋予的皇帝这一职责,至少在在位期间,他没有辜负这个工作,也许唯一遗憾的,是自己没有能够多撑几年,为国家留下一个年长的君主。他的儿子,聪明伶俐,当了大明皇帝之后究竟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皇帝,他永远也看不到了。<br/>  <br/>   历史其实很是难说清的东西,有人说,如果隆庆皇帝不是那么早就去世,那么张居正永远也不可能主导一场他后来实践的改革,有人说,如果隆庆皇帝死的晚一点,他可以把万历培养的更加好,也有人说,如果他还继续活着,明朝说不定能够走的更加的好。但是历史就是这样,其他的东西谁又能知道呢~<br/>  <br/>   总体说来,他是一个出色的皇帝,他的皇帝生涯最出色的地方在于,他摆正了皇帝的位置,所以他没有亮点,他不像其他的皇帝那样有那么多的故事吸引人。我们几乎不能从他身上找出多少有趣的话题,但是单看他的政绩是出色的,不喜欢他的人,除了拿他的道德和性格来说事之外,也实在没有什么能找的出来的理由了。不知道隆庆是否喜欢他现在在历史上的地位,默默无闻,于人无争,也似乎正是他性格的体现。<br/>  <br/>   有人说张居正完成了大明朝的中兴,其实这个中兴的基础,有很多是要归功于这个懒皇帝的,他提拔了高拱张居正,发掘了很多人才,留下了一个精英政府,缓和了边疆冲突,开放了海禁,为张居正的改革复兴提供了基础,而他当皇帝的时间,只有区区的六年。<br/>  <br/>   他被上庙号为穆宗,布德执义曰穆。<br/>  <br/>   公元1572年,大明王朝的第204个年头,第十三个大明皇帝坐在了宝座上,他还不足九周岁,但是这个孩子已经是中国的最高首脑,开始他四十八年精彩纷纭的皇帝生涯,他比他的父亲的确精彩多了</span><br/>
<table height="1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 style="TABLE-LAYOUT: fixed; WORD-WRAP: break-word;"><tbody><tr><td valign="top"><!--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span class="tpc_content">  P.S.:隆庆皇帝的故事就基本写到这里,其实有关于隆庆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展开了写,篇幅能延长两倍,但因为本人最近实在是没时间了,就只好匆匆结尾。希望以后有机会有时间再进行扩充了。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之所以选择写隆庆,是想从把这个明朝最没有名气的皇帝介绍给大家,希望能激发起大家对明朝历史的兴趣。一直以来明朝的皇帝都为人所诟病,说他们残暴,懦弱,懒惰,好色等等,但是其实,我们仔细去看每一个皇帝,会发觉他们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每个人都自己可爱的一面,每个人都有自己无奈的一面,他们很真实的存在于历史之中,你可以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也能从史书上找到他们身上的缺点,我觉得其实和很多高大全的人比起来,这样的历史人物,也许更加能让人喜欢:)</span></td></tr></tbody></table>
<span class="tpc_content">   前天有朋友对本人写的结局甚为不满,我思前想后,可能对隆庆皇帝的死,写的太过于简单了一点。其实对隆庆皇帝临死前的故事,倒是有详细的记录的,于是决定根据高拱的《病榻遗言》,补写一篇隆庆皇帝之死。<br/>  <br/>   其实对于高拱的《病榻遗言》,我本人并不是很喜欢引用上面的资料,因为觉得高拱这个人太小气,在写这个东西的时候有抬高自己打击张居正之嫌,比如在张居正联合冯保扳倒高拱的斗争中,把张居正刻画的过于无耻。而在王大臣刺杀案中,高拱又以受害人的身份,指责张居正和冯保意图栽赃嫁祸以诛灭高拱全族。高拱的一面之辞实在让人无法对整件事情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不过《病榻遗言》里的有些记述,看看还是很有价值的。<br/>  <br/>   隆庆六年正月下旬,皇帝开始染病,并且在患病的同时身体还有热疮。医生给皇帝调理了整整一个多月,隆庆的身体才稍微有点好转。到了闰二月十二日这一天,隆庆感觉身体好了一点,于是挣扎着决定勉强去视朝(这对那些骂隆庆皇帝懒的人真是讽刺)。传召大臣们上廷的钟声立即响彻了紫禁城。<br/>  <br/>   内阁大臣高拱和张居正也在听到钟声后立即离开内阁,匆匆赶去上廷面见皇帝。他们俩人走到会极门,已经看到隆庆皇帝的轿子停在那里,隆庆并没有坐在轿子上,而是艰难的往文华殿方向步行而去,脸上的表情似乎非常生气,而太监们却跪在皇帝的周边,这使的俩人非常迷惑,因为皇帝传召大臣的地方并不是文华殿,赶紧上前去询问。<br/>  <br/>   隆庆显然也看到了他们,命令几个太监跑过来说:“皇上宣两位阁下。”<br/>  <br/>   二人立即跑到了隆庆的面前,隆庆看见高拱,脸上的脸色变的温和了一点,他迈着艰难的步子,走到高拱的身边,一把抓住高拱的衣服,用力的抓着,想要说话。<br/>  <br/>   高拱看到皇帝如此,数十年的朝夕相处让他体会到这位皇帝的意思,连忙说:“皇上为什么要发怒?这是想要去哪儿?”<br/>  <br/>   隆庆看着高拱,缓缓的说:“我不想回宫了!”<br/>  <br/>   高拱不明所以,看着隆庆虚弱的身体,只好劝慰皇帝说:“皇上不回宫这怎么行呢?希望皇上还是回去吧!”<br/>  <br/>   隆庆面对着自己这个最心腹的爱臣,一向言听计从的他沉思了一会,然后说:“好,那你送我。”高拱连忙回答:“是,臣送皇上。”<br/>  <br/>   隆庆松开了抓住高拱衣服的手,又抓住高拱的手,揭开自己的袖子,露出臂上的疮疤,说:“你看,我身上的疮至今还没有落疤!”高拱看了,心中不禁酸楚,隆庆突然又愤愤的说:“祖宗二百年天下,以至今日。国家有长君,是社稷之福!可是太子还太小。”<br/>  <br/>   高拱感受到了隆庆对自己的身体已经开始绝望,连忙劝慰皇帝说:“皇上万寿无疆,何出此言啊?”<br/>  <br/>   隆庆冷冷的回答:“有人欺负我!”<br/>  <br/>   高拱疑惑的问道:“是什么人这么无礼,敢对皇上不敬?祖宗自有家法,请皇上告诉臣等,臣等必当依法处置。皇上身体刚刚转好,还是不要发怒,保重身体要紧。”<br/>  <br/>   隆庆沉默了一会,淡淡的说:“算了,先生又不是内官,宫中的事情怎么会知道。”<br/>  <br/>   高拱默然,也不敢深问,只好一路陪着隆庆回去。隆庆的手一直握着高拱的手,走到皇极门,突然说想喝茶,太监们立即奉上茶水,隆庆喝了几口,抬头看了看周围,说:“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了。”<br/>  <br/>   高拱又陪着皇帝走到乾清宫,在皇帝的寝宫门面,高拱习惯性的停住了脚步,正拉着他的手的隆庆,回头看着他,简洁而又有力的说了两个字:“送我!”高拱不敢抗旨,随隆庆进了乾清宫,隆庆找了个座位坐下,却不放开高拱的手,和高拱随意言谈,谈着谈着,眼睛中竟然含有泪水。<br/>  <br/>   这时内阁大臣张居正和成国公朱希忠也进入了寝宫向皇帝问安,高拱便与他们二人辞别皇帝守在门外侯旨。过了一会,皇帝把他们又都召了进去,隆庆默默的对他们说:“朕刚才有一点恍惚,自古帝王的身后事,大致都差不多,卿等仔细考虑一下吧。”<br/>  <br/>   三位皇帝的近臣面面相觑,他们想不到皇帝已经开始为自己安排后事了,没办法,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好领旨叩头,退出寝宫。突然有一个太监跑了出来,拉住高拱说:“请高阁老守侯在宫门外面,不要离开。”高拱说,那就他和张居正一起留下吧,隆庆允准了。<br/>  <br/>   到了晚上,隆庆又下旨意要求高拱住宿在宫中,高拱认为有违祖制,便选择了住在西阙的太监住所,以防止皇帝的召唤。两位内阁大臣不敢回家,外面的大臣们自然谁也没心思回家睡觉了,全体留宿在了外廷。直到内廷传出消息,皇帝的身体好了一点,大家才放心回去。<br/>  <br/>   这是一段真实的记载于高拱的《病榻遗言》的事迹,谁也没有解释过隆庆那段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当然他事后也说自己当时的精神有一点恍惚,可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皇帝对自己身体状况的担忧和对自己这些大臣突然产生的眷恋,死亡的阴影已经笼罩在了他的心头,他的内心有着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悲伤和对这个世界一切的眷恋,他的臣子,他的妃嫔,他的儿子等等等等。<br/>  <br/>   数日后,隆庆的身体又好了一点,便带着病体亲自来到了内阁,看望高拱和张居正,隆庆扶起跪拜的二人,拉着高拱,仰望天空良久,欲语还休。高拱再次把皇帝送回了乾清宫,张居正发现皇帝的脸色很差,估计离驾崩的日子已经不远了。<br/>  <br/>   外廷一直密切的关注着内廷中皇帝的身体,终于在五月二十五日,隆庆紧急召集内阁三位大臣高拱,张居正和新入阁的高仪去乾清宫。在乾清宫见到的隆庆,已经奄奄一息,他躺在床上,旁边站着他的继承人,虚岁才十岁的皇长子朱翊钧。陈皇后和李贵妃坐在帷帘后面。皇帝,皇太子,皇后,贵妃,内阁大臣,司礼太监,他们聚集在一起,将要决定一个王朝的传承。<br/>  <br/>   高拱等人强忍着悲痛,跪在了隆庆的床前,隆庆看到高拱,脸上逐渐有了一丝欣慰的神色,他挣扎从被子里伸出自己的手,想要去抓高拱,高拱连忙把自己的伸了过去,让隆庆抓住。隆庆紧紧握着高拱的手,缓缓的说:“以天下累先生!”<br/>  <br/>   高拱再也忍不住,哭泣起来,隆庆挥手,让冯保宣读了自己的遗诏,遗诏有两份,一份给太子,以直白的口吻传达了自己对儿子最后的要求。还有一份,写给三位阁臣,任命他们为皇太子的顾命大臣。<br/>  <br/>   当冯保将诏书读完,众人再也压制不住自己心中的悲痛,全都放声大哭,高拱强忍着泣声,边哭边对隆庆说:“臣等受皇上圣恩,誓死以报,太子虽然还年幼,但是祖宗法度都在,臣等一定竭尽所能,尽心辅佐,望皇上不要以后事为忧!”说完便痛苦失声,长号不止,旁边的皇后和贵妃也被这种气氛所感染,哭泣起来,李贵妃哭了一会,忍住哭泣,劝高拱等说,诸位先生国事要紧,还是要保重身体。三位内阁大臣在劝说之下,努力压制心中的悲痛,被太监们扶起来抬了出去,刚出乾清宫的大门,又忍不住放声痛哭。<br/>  <br/>   第二天,昏迷了一天的隆庆皇帝撒手人寰,离开了他的大明王朝,他的臣子们对他极尽爱戴,听闻皇帝驾崩,像内阁大臣们一样,都痛哭流涕。这位精明的皇帝宽厚仁慈,他曾经非常喜欢吃驴肠,但是后来却禁止御膳房做这道菜,因为他觉得为自己吃一次驴肠就要杀一头驴实在于心不忍。他也很节俭,平时不怎么爱奢侈,知道外面的一盒糕点只要几文钱,他的遗诏要求所有的亲王宗室不要来京治丧,封疆大吏不准擅离职守,用最节省的方式举行了自己的葬礼。</span><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den</i>在2006-6-9 12:40:00的发言:</b><br/><p>作者已经写完,但我还没有贴完,很快就会谈到这个好色的问题。</p><p></p><p>其实明朝还有一位一夫一妻皇帝,不可思议吧。</p></div><p>你说的是明孝宗吧 呵呵 最后在嘉靖的嘴巴里由皇父考变成了皇伯考</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中国sunyan</i>在2006-6-9 17:33:00的发言:</b><br/><p>你说的是明孝宗吧 呵呵 最后在嘉靖的嘴巴里由皇父考变成了皇伯考</p></div><p>变成这样不是他的错,是他儿子正德没有后,不是他没有后。</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eden</i>在2006-6-9 19:56:00的发言:</b><br/><p>变成这样不是他的错,是他儿子正德没有后,不是他没有后。</p></div><p>呵呵 我好象没有说明孝宗后面就是明神宗啊&nbsp;&nbsp; 他指派的接班人很不合格 明孝宗对明武宗的教导没有跟上 </p>
明朝还算不错的皇帝都死的早,象宣宗,孝宗,穆宗都不错!!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恍神小米</i>在2006-6-11 1:33:00的发言:</b><br/>明朝还算不错的皇帝都死的早,象宣宗,孝宗,穆宗都不错!!</div><p>要说好皇帝死的早的 应该是仁宗&nbsp; 明清2代最爱民的 就是他了 </p>
哎!当皇帝也这么辛苦!要是我早把这些家伙拉出去砍了!看谁敢烦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