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摩托日记——永远的格瓦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24:39
<p>近日沉溺于电影,在各种流派电影狂轰滥炸之下,我多少有点免疫力。很难再有什么电影能让我朝思暮想,兴奋莫名了。然而隔了这么许久,却发现了这样一部简单而复杂的电影,让我如此感动,以致夜不能寐。</p><p>《摩托日记》——一个年轻人的旅行日记,一个发生在1952年的环游南美的故事,这个故事因为它的主人公而与众不同。切.格瓦拉!这个伟大的革命者!“革命浪漫主义的最后偶像”!</p><p>格瓦拉是阿根廷人,但他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国际主义战士,他没有完成医学院的学业,放弃了医生这个荣耀的职业,却投身到异国他乡的解放事业中,他在古巴帮助卡斯特罗完成了古巴的革命事业,在美洲建立起了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r/>作为古巴革命的第二号人物,他本来可以留在古巴享受革命的成果,但是他却再一次放弃了世人眼中的荣耀,再一次把自己投进了危险和艰难中。他离开古巴,开始了长达数年转战刚果和玻利维亚的游击战争中。<br/>然而不幸的是,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协助下,玻利维亚政府军在莽莽丛林中俘获了格瓦拉,为了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格瓦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死后他的双脚被砍下,作为他死去的证明被运往美国。玻利维亚——这个用南美伟大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命名的国家——杀害了南美另一位伟大的革命者,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漂亮的反讽。 </p><p>格瓦拉虽然死去了,然而他却从未消失,这个现代社会闻名于世的叛逆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崇拜者俱乐部,在他死去的几十年中,没有哪一次反战集会、哪一次示威活动中没有他的肖像出现。他的奉献精神和坚强品格,已经使他成为所有种类的理想主义的代表。 </p><p>然而《摩托日记》却并没有记述格瓦拉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它的着眼点是这个革命者年轻时代的那次著名的环南美的旅行。那是一次自我发现之旅,在这次旅行中,格瓦拉从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是什么让格瓦拉发生了如此的转变,电影中会有答案: </p><p>1952年的布伊诺埃利斯,29岁的生化学者艾伯特和23岁的医学院学生格瓦拉计划着一次惊人之举,他们要完成环游南美的旅行。交通工具是艾伯特破破烂烂的诺顿摩托车。<br/>一开始似乎很顺利,在离开阿根廷之前,他们甚至有机会去格瓦拉的恋人家里做一次甜蜜的道别,而艾伯特更是计划着能够在每一个国家发生一次艳遇,他甜言蜜语和主动出击的功夫如此出众,以至于格瓦拉开始称呼他为阿根廷的**大使。伴随着南美洲美丽的风光,几乎每一个人都以为这会是一次浪漫的旅行。 </p><p>然而困难逐渐出现,两个青年在南美的草原和荒漠中风雨无阻,他们翻越雪山,遭遇狂风骤雨,遇到无数次的翻车事故,随着经济的拮据,开始过着居无定所,甚至忍饥挨饿的生活。为了吃上一顿饭,甚至不得不和素不相识的女郎搭讪。<br/>而如影随形的是格瓦拉的哮喘病不断发作,每一次当他撕心裂肺地喘息的时候,似乎一种无形的嬗变都在慢慢地展开着。旅途的艰辛终于让老爷车不堪重负,在经历了许多次的修理之后,最终这辆摩托车避免不了走进废铁厂的宿命,艾伯特这个胖胖的风流哥却在挥别摩托车的时候表现出了人性中最美一面,他为摩托车留下一块毯子,并轻柔地盖在其实并不需要的摩托车上,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 </p><p>摩托之旅变成了徒步旅行,这却成就了格瓦拉,让他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那些挣扎在贫困中的苦难者,失去土地的印第安人、被奴役的农民、一无所有的矿工夫妇、频临死亡却无钱就医的老妇人、独眼的卡车司机、讲解着印第安历史的孩子、渡船上的妓女,生活的不公和艰辛扑面而来。<br/>面对着秘鲁印第安人留下的伟大遗迹,格瓦拉开始思考:印第安人有着高超的建筑学、天文学和医学,然而他们缺少西班牙人的火药,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发生的,那么今天会是怎样?当艾伯特幻想着娶一个印第安少女做妻子,再组织一个印第安政党进行革命的时候,格瓦拉一针见血地反问:没有枪,你做什么白日梦? </p><p><br/>当他们历尽艰辛,像乞丐一样走进城市的时候,一个老医生收留了他们。在医生家里小憩的几天里,医生收藏的革命书籍再次触动了格瓦拉。老医生推荐他们去秘鲁一个著名的麻风病院作志愿者。 </p><p>在麻风病院的三周格瓦拉和艾伯特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转变,他们快乐地融入到了麻风病人中,并打破了世人对麻风病的偏见,和麻风病人握手谈心,像正常人一样对待他们。他们一起踢足球,一起演奏,一起跳舞。<br/>格瓦拉在麻风病院度过了自己24岁生日,在生日宴会上,他不愿意冷落被隔离的麻风病人,凭着激情和坚定的意志,忍着哮喘的痛苦,在没有渡船的深夜,游过从不曾有人游过的大河,来到麻风病人中间。这一瞬间的勇气,似乎可以磨平所有偏见和隔阂,人们本就应该这样相亲相爱。 </p><p>旅行接近尾声,他们共同来到了南美洲的最北端委内瑞拉。艾伯特在麻风病院的推荐下,获得了大城市医院的聘用。格瓦拉则将踏上返回阿根廷的飞机。患难与共的朋友即将分手,艾伯特说:我们还会再见的,你马上就可以毕业了,毕业后来这里,我们继续共事吧。格瓦拉却若有所思地说:不一定,我已经不再是我了,有什么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它们已经改变了我。 </p><p>电影的结尾,是电影中出现的所有贫苦者的黑白照片,他们沉默,他们贫苦,他们的艰辛写在脸上,而他们在艰辛中的快乐、无奈和毫不吝啬给与格瓦拉的友情,都是这部电影中最美丽却伤感的颜色。 </p><p>电影虽然结束,但是电影中南美洲壮丽的风光、旅途中的风风雨雨、艰难生活中人性里的美丽闪光和电影结尾的动人音乐却久久难以散去。据说电影在著名的独立制片人电影节——圣丹尼斯电影节放映之后,获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想,如果我在那里,或许我是那个鼓掌最久的人。 </p><p>评论中说《摩托日记》的导演曾经执导过《中央车站》,这就不足为奇了,这位南美导演具有异常细腻的叙事能力和平易近人的诠释手段,当年的《中央车站》也曾让我唏嘘良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只有南美的导演,才有资格重现南美的英雄。 </p><p>格瓦拉的抹杀个人的“螺丝钉”理论我虽不能赞同,但他的牺牲精神、坚强意志、勇于思考、悲天悯人的性格魅力却永远吸引我,令我感佩。不论什么时代,什么制度,什么民族,什么文化下,这种高贵的品质永远都是人类得以坚强走下去的力量源泉。 </p><p>对人类永远的爱,永远的格瓦拉! <br/></p><p>近日沉溺于电影,在各种流派电影狂轰滥炸之下,我多少有点免疫力。很难再有什么电影能让我朝思暮想,兴奋莫名了。然而隔了这么许久,却发现了这样一部简单而复杂的电影,让我如此感动,以致夜不能寐。</p><p>《摩托日记》——一个年轻人的旅行日记,一个发生在1952年的环游南美的故事,这个故事因为它的主人公而与众不同。切.格瓦拉!这个伟大的革命者!“革命浪漫主义的最后偶像”!</p><p>格瓦拉是阿根廷人,但他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国际主义战士,他没有完成医学院的学业,放弃了医生这个荣耀的职业,却投身到异国他乡的解放事业中,他在古巴帮助卡斯特罗完成了古巴的革命事业,在美洲建立起了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br/>作为古巴革命的第二号人物,他本来可以留在古巴享受革命的成果,但是他却再一次放弃了世人眼中的荣耀,再一次把自己投进了危险和艰难中。他离开古巴,开始了长达数年转战刚果和玻利维亚的游击战争中。<br/>然而不幸的是,在美国联邦调查局的协助下,玻利维亚政府军在莽莽丛林中俘获了格瓦拉,为了不放弃自己的理想,格瓦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死后他的双脚被砍下,作为他死去的证明被运往美国。玻利维亚——这个用南美伟大的解放者玻利瓦尔命名的国家——杀害了南美另一位伟大的革命者,这或许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漂亮的反讽。 </p><p>格瓦拉虽然死去了,然而他却从未消失,这个现代社会闻名于世的叛逆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崇拜者俱乐部,在他死去的几十年中,没有哪一次反战集会、哪一次示威活动中没有他的肖像出现。他的奉献精神和坚强品格,已经使他成为所有种类的理想主义的代表。 </p><p>然而《摩托日记》却并没有记述格瓦拉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它的着眼点是这个革命者年轻时代的那次著名的环南美的旅行。那是一次自我发现之旅,在这次旅行中,格瓦拉从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变成了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是什么让格瓦拉发生了如此的转变,电影中会有答案: </p><p>1952年的布伊诺埃利斯,29岁的生化学者艾伯特和23岁的医学院学生格瓦拉计划着一次惊人之举,他们要完成环游南美的旅行。交通工具是艾伯特破破烂烂的诺顿摩托车。<br/>一开始似乎很顺利,在离开阿根廷之前,他们甚至有机会去格瓦拉的恋人家里做一次甜蜜的道别,而艾伯特更是计划着能够在每一个国家发生一次艳遇,他甜言蜜语和主动出击的功夫如此出众,以至于格瓦拉开始称呼他为阿根廷的**大使。伴随着南美洲美丽的风光,几乎每一个人都以为这会是一次浪漫的旅行。 </p><p>然而困难逐渐出现,两个青年在南美的草原和荒漠中风雨无阻,他们翻越雪山,遭遇狂风骤雨,遇到无数次的翻车事故,随着经济的拮据,开始过着居无定所,甚至忍饥挨饿的生活。为了吃上一顿饭,甚至不得不和素不相识的女郎搭讪。<br/>而如影随形的是格瓦拉的哮喘病不断发作,每一次当他撕心裂肺地喘息的时候,似乎一种无形的嬗变都在慢慢地展开着。旅途的艰辛终于让老爷车不堪重负,在经历了许多次的修理之后,最终这辆摩托车避免不了走进废铁厂的宿命,艾伯特这个胖胖的风流哥却在挥别摩托车的时候表现出了人性中最美一面,他为摩托车留下一块毯子,并轻柔地盖在其实并不需要的摩托车上,一瞬间眼泪夺眶而出。 </p><p>摩托之旅变成了徒步旅行,这却成就了格瓦拉,让他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那些挣扎在贫困中的苦难者,失去土地的印第安人、被奴役的农民、一无所有的矿工夫妇、频临死亡却无钱就医的老妇人、独眼的卡车司机、讲解着印第安历史的孩子、渡船上的妓女,生活的不公和艰辛扑面而来。<br/>面对着秘鲁印第安人留下的伟大遗迹,格瓦拉开始思考:印第安人有着高超的建筑学、天文学和医学,然而他们缺少西班牙人的火药,如果事情不是这样发生的,那么今天会是怎样?当艾伯特幻想着娶一个印第安少女做妻子,再组织一个印第安政党进行革命的时候,格瓦拉一针见血地反问:没有枪,你做什么白日梦? </p><p><br/>当他们历尽艰辛,像乞丐一样走进城市的时候,一个老医生收留了他们。在医生家里小憩的几天里,医生收藏的革命书籍再次触动了格瓦拉。老医生推荐他们去秘鲁一个著名的麻风病院作志愿者。 </p><p>在麻风病院的三周格瓦拉和艾伯特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次转变,他们快乐地融入到了麻风病人中,并打破了世人对麻风病的偏见,和麻风病人握手谈心,像正常人一样对待他们。他们一起踢足球,一起演奏,一起跳舞。<br/>格瓦拉在麻风病院度过了自己24岁生日,在生日宴会上,他不愿意冷落被隔离的麻风病人,凭着激情和坚定的意志,忍着哮喘的痛苦,在没有渡船的深夜,游过从不曾有人游过的大河,来到麻风病人中间。这一瞬间的勇气,似乎可以磨平所有偏见和隔阂,人们本就应该这样相亲相爱。 </p><p>旅行接近尾声,他们共同来到了南美洲的最北端委内瑞拉。艾伯特在麻风病院的推荐下,获得了大城市医院的聘用。格瓦拉则将踏上返回阿根廷的飞机。患难与共的朋友即将分手,艾伯特说:我们还会再见的,你马上就可以毕业了,毕业后来这里,我们继续共事吧。格瓦拉却若有所思地说:不一定,我已经不再是我了,有什么事情发生在我身上,它们已经改变了我。 </p><p>电影的结尾,是电影中出现的所有贫苦者的黑白照片,他们沉默,他们贫苦,他们的艰辛写在脸上,而他们在艰辛中的快乐、无奈和毫不吝啬给与格瓦拉的友情,都是这部电影中最美丽却伤感的颜色。 </p><p>电影虽然结束,但是电影中南美洲壮丽的风光、旅途中的风风雨雨、艰难生活中人性里的美丽闪光和电影结尾的动人音乐却久久难以散去。据说电影在著名的独立制片人电影节——圣丹尼斯电影节放映之后,获得了现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我想,如果我在那里,或许我是那个鼓掌最久的人。 </p><p>评论中说《摩托日记》的导演曾经执导过《中央车站》,这就不足为奇了,这位南美导演具有异常细腻的叙事能力和平易近人的诠释手段,当年的《中央车站》也曾让我唏嘘良久,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只有南美的导演,才有资格重现南美的英雄。 </p><p>格瓦拉的抹杀个人的“螺丝钉”理论我虽不能赞同,但他的牺牲精神、坚强意志、勇于思考、悲天悯人的性格魅力却永远吸引我,令我感佩。不论什么时代,什么制度,什么民族,什么文化下,这种高贵的品质永远都是人类得以坚强走下去的力量源泉。 </p><p>对人类永远的爱,永远的格瓦拉!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5-26 19:44:49编辑过]
格瓦拉是革命的符号。
<p></p><p><br/><br/></p>
谨向共产主义一代导师致敬<br/>
<p>看过,真正转变还是在麻风岛上。</p><p>《中央车站》也不错,很温馨的小品。</p>
阿切 ---- 我的偶像
革命的信念已经从现在的年轻人身上消失得无影无踪了![em33][em33][em33][em33][em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