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拉克获释美国女记者称\"武装分子会获得胜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05:55
<p>在伊拉克获释美国女记者称"武装分子会获得胜利"&nbsp; </p><p>--------------------------------------------------------------------------------<br/>2006年04月01日 09:44 <br/>&nbsp;<br/>  中新网4月1日电 据法新社31日消息,伊拉克武装分子释放了一名被关押了3个月的美国女记者吉尔·卡罗尔。这名女人质在一盘被放上网的录像中赞扬了武装分子,并称武装分子最终会“获得胜利”。</p><p>  这名女人质是在1月7日、在巴格达街上被掳走。 </p><p>  在录像中,卡罗尔是在被释放前接受绑架者的访问。录像中的卡罗尔身穿和被释放后同样的松垂衣服。</p><p>  卡罗尔在回答绑架者的发问时说,“我觉得圣战者很聪明,就算美军有着这里的科技和人员,圣战者还是比较懂得如何在这里生活、工作,他们比较聪明。” </p><p>  当绑架者问她这是什么意思时,她说,“很清楚地,圣战者是最后会获得胜利的一方。” </p><p>  接着,绑架者问卡罗尔,是否有讯息要传达给美国总统布什。卡罗尔微笑,然后回答说,“他(布什)必须停止这场战争。他知道这场战争是错的...他最终必须向美国人民承认这件事,然后让部队回家。” </p><p>  卡罗尔也表示,在巴格达的阿布格莱布监狱中,还有很多女子被囚禁在内,她对于自己被获释感到内疚。“这显示了圣战者和美国人的不同。这显示了圣战者是在打光荣战事的好人,而美国人却以占据者身份、以很不好的方式对待这里的人。” </p><p>  这盘录像的真实性未被证实。</p><p>  卡罗尔是在为以波斯顿为基地的基督教科学监督组织工作。她是在伊拉克伊斯兰教党办公室附近被释放下车。 </p><p>  戴着头巾的卡罗尔在接受巴格达电视访问时表示,“我很高兴被释放,我只想尽快和家人团聚。” </p><p>  美国大使扎美则告诉媒体,“美国没有人和绑架者做出安排、让卡罗尔被释放。”美国方面拒绝透露卡罗尔何时会回美国。<br/>&nbsp;</p><p>在伊拉克获释美国女记者称"武装分子会获得胜利"&nbsp; </p><p>--------------------------------------------------------------------------------<br/>2006年04月01日 09:44 <br/>&nbsp;<br/>  中新网4月1日电 据法新社31日消息,伊拉克武装分子释放了一名被关押了3个月的美国女记者吉尔·卡罗尔。这名女人质在一盘被放上网的录像中赞扬了武装分子,并称武装分子最终会“获得胜利”。</p><p>  这名女人质是在1月7日、在巴格达街上被掳走。 </p><p>  在录像中,卡罗尔是在被释放前接受绑架者的访问。录像中的卡罗尔身穿和被释放后同样的松垂衣服。</p><p>  卡罗尔在回答绑架者的发问时说,“我觉得圣战者很聪明,就算美军有着这里的科技和人员,圣战者还是比较懂得如何在这里生活、工作,他们比较聪明。” </p><p>  当绑架者问她这是什么意思时,她说,“很清楚地,圣战者是最后会获得胜利的一方。” </p><p>  接着,绑架者问卡罗尔,是否有讯息要传达给美国总统布什。卡罗尔微笑,然后回答说,“他(布什)必须停止这场战争。他知道这场战争是错的...他最终必须向美国人民承认这件事,然后让部队回家。” </p><p>  卡罗尔也表示,在巴格达的阿布格莱布监狱中,还有很多女子被囚禁在内,她对于自己被获释感到内疚。“这显示了圣战者和美国人的不同。这显示了圣战者是在打光荣战事的好人,而美国人却以占据者身份、以很不好的方式对待这里的人。” </p><p>  这盘录像的真实性未被证实。</p><p>  卡罗尔是在为以波斯顿为基地的基督教科学监督组织工作。她是在伊拉克伊斯兰教党办公室附近被释放下车。 </p><p>  戴着头巾的卡罗尔在接受巴格达电视访问时表示,“我很高兴被释放,我只想尽快和家人团聚。” </p><p>  美国大使扎美则告诉媒体,“美国没有人和绑架者做出安排、让卡罗尔被释放。”美国方面拒绝透露卡罗尔何时会回美国。<br/>&nbs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 10:43:31编辑过]
  你能不能大概说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 11:15:26编辑过]
<p>综合一些网友的问题</p><p>1:"她为何这样说"</p><p>除了它是反战人士外,很有可能她是患上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p><p>2:“她是在何种情况下说的”</p><p>&nbsp;How <font color="#ff0000">did</font> the Mujahedeen treat you?</p><p>从时态上来讲,是过去时,应该是被放了以后。但这段录像还是武装组织录的。<br/></p>
就很多人质被释放后采访的情况看,伊拉克绑架者分工很详细,看管方面比较人道,没有出现类似阿布格莱布监狱的情况。就这些情况分析,我看伊拉克抵抗运动应该有个最高领导层,不仅仅是目前台面暴光的那些人。
<strong>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相关资料</strong><div style="PADDING-RIGHT: 0px; MARGIN-TOP: 10px; FONT-SIZE: 9pt; OVERFLOW-X: hidden; WIDTH: 97%; WORD-BREAK: break-all; TEXT-INDENT: 24px; LINE-HEIGHT: normal; HEIGHT: 200px; WORD-WRAP: break-word;"><p><strong>介绍</strong></p><p><strong>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ockholm syndrome),</strong><font color="#0000ff">又称为人质情结或人质综合症,是指犯罪的被害者对于犯罪者产生情感,甚至反过来帮助犯罪者的一种情结。这个情感造成被害人对加害人产生好感、依赖心、甚至协助加害人。</font></p><p>「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词源于公元1973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发生的一件银行抢劫案件,歹徒Olsson与Olofsson绑架了四位银行职员,在警方与歹徒僵持了130个小时之后,因歹徒放弃而结束,然而所有的受害者在事后都表明并不痛恨歹徒,并表达他们对歹徒非但没有伤害他们却对他们照顾的感激,并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事后,被绑架的人质中一名女职员Christian竟然还爱上Olsson并与他订婚。</p><p>研究发现,从集中营的囚犯、战俘、乃至**、受虐妇女与乱伦的受害者,都可能发生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经验。以人质为例,如果符合下列条件,任何人都有可能遭受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第一,受俘者必须真正感受到绑匪威胁到自己的存活。其次,在遭挟持的过程中,被绑的人必须辨认出绑匪可能施与的一些小恩惠的举动。再者,除了绑匪的看法之外,受俘者必须与所有其他观点隔离。最后是,受俘者必须相信,逃离是不可能的事情。</p><p>这件事情激发了社会科学家,他们想要了解掳人者与遭挟持者之间这份感情结合,到底是发生在这起斯德哥尔摩银行抢劫案的一宗特例,还是这种情感结合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心理反应。而后来的研究显示,这起研究学者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事件,令人惊讶的普遍。</p></div>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 12:08:25编辑过]
  那么这个病症的起源何来?<p>  1973年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名劫匪在持枪抢劫银行时中了警方的埋伏,随即劫持了一男三女,将他们扣押在保管库内。匪徒提出的条件是,释放在押的同伙,保证他们安全出境,否则将人质一个个处死。经过六天的包围,警方设法钻通了保管库,用催泪瓦斯将人质和劫匪驱赶出来,狙击手同时作好了危急情况下击毙劫匪的准备。然而,“离开保管库后,三名人质反而将劫持者围了起来,保护他不受警方的伤害,并拒绝提供不利于他的证词。一个女人还说她爱上了劫持者,等他获释后就嫁给他”。</p><p>  从那时起,心理学增添了一种新病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简要的描述就是“女人质爱上绑匪”。</p><p>  西方心理学家这样解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rong>人质会对劫持者产生一种心理上的依赖感。</strong>他们的生死操在劫持者手里,劫持者让他们活下来,他们便不胜感激。他们与劫持者共命运,把劫持者的前途当成自己的前途,把劫持者的安危视为自己的安危。于是,他们采取了“我们反对他们”的态度,把当局当成了敌人。而且并非只有心智迷失者才会产生这种感觉,去年被塔利班逮捕的女记者伊冯娜·里德利脱险后说 “我摆出西方人那种狂妄自大的样子,使用所有伎俩让我的狱卒难以应付,但他们仍然十分有礼貌地对待我,甚至还请我喝酒呢!而美国中央情报局却巴不得我被杀害,这样他们就会博得世界舆论对反阿富汗战争的支持。” </p><p>  1976年,法航139次班机被恐怖分子劫持到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以色列年轻妇女达维森是经历这段地狱之旅的少数头脑清醒者之一。据她回忆,劫持过程中,留给她强烈印象的不是恐怖分子如何凶神恶煞,如何殴打、虐待旅客,而是每当恐怖分子的头发表演说,全机舱里一片掌声。达维森非常讨厌这些掌声,她写道:</p><p>  “这些年来,我一直不能理解大屠杀。年复一年,我读了关于这个问题的材料,看了这类电影,听了那些耸人听闻的证词,但是我不能理解。为什么犹太人竟那么平静地走进煤气室?为什么当他们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还像绵羊一样去任人宰割。我需要经历恩德培的一场恶梦之后才能理解。现在,只是现在,我才理解。当人们想活命时,是最容易受骗的……”</p><p>  试想,当你处在一个封闭的周围,外界变得和你一点关系也没有,眼前胁迫你的人,就是控制你生死的人,而控制自己生死的人,通常被人们拜为上帝。只要他不被伤害,你就不会被伤害,被胁迫者会小心翼翼地顺从,努力让自己令胁迫者满意,越服从,越感到对方的强大,乃至打消一切反抗的意志,乃至开始忠于胁迫者。</p>
所以邪教可以让无数人痴迷献身,传销可以让无数人狂热丧知,金氏父子可以让饥饿的朝鲜人民世世代代高唱《全世界羡慕我们》,斯大林时代可以制造出无数忠心耿耿的白骨冤魂,历史上每一次种族屠杀,无一例外是以少制多。这些无法理解的现象,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大规模爆发。强大的专制、不断的洗脑,不管任何钢铁战士,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无往不胜。</p><p>  结尾引一段话:《英国医学杂志》说,如果你不幸被恐怖分子劫持为人质的话,建议你遇险不惊、保持冷静、以较低的姿态和语调说话、无论如何不能与绑匪发生冲突、尽量仔细观察绑匪、牢记绑匪的行动特点。如果条件允许的话,与其他人质进行接触也并非无益。如果决定自行逃跑,必须在确信绝对能够成功逃命的前提下进行。如果无法通过谈判的方式使您顺利获释,特种部队开始对人质所处的住所发动突击时,最后的建议是立即趴到地板上、经常用手蒙住眼、随时等待突击队员的指示,另外永远不要试图帮助突击队员,更不要进行激烈的行动。总之,从被劫持为人质的那一时刻起,要遇险、处乱不惊,同时永远不能与恐怖分子交换衣服。</p>
  其实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又岂止发生在恐怖事件中?<p>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陷入人质的身份中而并不自知。</p><p>  资料来源:</p><p><u><font color="#0000ff"><a href="http://www.zhihere.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912">http://www.zhihere.com/bbs/dispbbs.asp?boardid=2&amp;ID=912</a></font></u><a href="http://x.myxfiles.com/read.php?tid=10924" target="_blank"></a></p>
<p><strong>  从我的变态班主任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strong></p><p><br/>  小保姆被雇主敲掉十二颗牙齿案,在猫眼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无法理解在那样的虐待之下小保姆为什么选择了沉默?我想起了我的初中班主任,在她身上投射出“斯得歌尔摩症”的成因及深刻意义<br/>  十多年来,我无数次的把我的初中经历讲给亲戚、讲给同事、讲给男朋友,他们大多数都斜视着我,以“这怎么可能”“简直无法相信”的口吻反问我:那你们全班六十多人就一直忍受了三年?他们根本不相信,认为那些讲述是我青少年反叛心理的放大。现在回想起来,无数事件、无数画面涌向我的脑海,那些熟悉的脸,声音,急切的诉说着自己的恐惧,压抑,委屈。</p><p>  一、控制自由<br/>  三年间,我们从来没有休过星期天,也没有休过完整的寒暑假。每天,我们比别班同学早到校一个小时,晚上其它班都放学了,我们继续上自习,至于具体放学时间,每天都等班主任的通知。这意味着,我们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分钟是否自由。有一年的教师节,全校老师去松花湖郊游。全市的学校都放假,只有我班学生下午三点到校,班长组织大家上自习等待班主任回来。回来干什么呢?继续自习!还有一年教师节,老师们在六楼联欢,全校放假,惟独我班正常上学,一边上自习一边等待班主任联欢结束,然后,又是无休止的自习。国家、教育部、学校规定的休息日在我们这里全部不生效,我们的自由掌握在班主任手里。偶尔有一两次按时放学,我们像过年一样欢呼鹊跃。一听到“自习”两个字就双腿发软,眼前发黑。<br/>  放暑假,我们照常上学,对着空荡荡的操场和教学楼背英语单词。<br/>  放寒假,我们带着扫雪工具,到学校铲雪。刚铲完又下雪了,明天继续铲。<br/>  三年间,不管气候状况,身体状况,我们都必须完成每天下午第三节的“体活”课。程序如下:排队下楼,做体操,跑8百米,做体操,排队上楼。这期间,不许自由活动,不许说笑,不许交头结耳,不许东张西望。在面向操场的办公楼三楼,我们的班主任上半身探出窗户,一动不动地注视(监视)着她的六十个小奴隶,我们甚至不敢抬头正视她。<br/>  记得那时候的正大综艺总播一些好看的外国电视剧,为了看电视我跟整天妈妈斗智斗勇。一个星期天下午,我正在家里看电视。我们的班长和学习委员来了,说老师临时通知我们去学校上晚自习。“金玫瑰洞”还差几分钟就演完,但我竟然能关了电视背起书包就走。我妈感叹。“十个我加起来也不如一个陈老师管用。”</p><p>  二、肉体虐待<br/>  三年间,我班六十多个学生无一不挨到她的打骂。<br/>  她骂人非常难听,句句都冲着自尊心开刀:妈了个皮、脑袋进屎了、聋子、瞎子、瘫痪了、象修女一样丧个脸、你家死人啦、脸让狗吃了、脸让黑瞎子舔啦。年头太久,大部分都记不清了。<br/>  打人更是她的拿手好戏。我甚至怀疑她就是靠这个锻炼身体。<br/>  巴掌类:全班同学原地站立,她边走边打耳光。有一次,她打到我这里,我下意识的偏了一下脸,结果别人是左右各一下,我挨了左右各两下;有个叫郑*红的女同学给她打得口鼻窜血,她嫌不好看要郑同学洗掉,郑同学要去楼下水池子洗,她可能怕别人看到影响她,强迫郑在我们洗手的脏水盆里洗了脸;她身高1.5米,当时班里有个1.8米左右的男生,每次打到他时她都弹跳起来,象郎平扣球一样猛抽其脸,那个男生怕惹她生气索性弯下腰让她抽。有时候她手打痛了,就换个角度改用手掌砍。<br/>  投掷类:手边有什么就拿起什么,黑板擦、粉笔盒、锁头、水桶、拖布、教鞭棍、书、字典…….有一次,她发疯般把讲台上的书朝我们扔,竟把棚上的日光灯管给打碎了,玻璃被打破就更不在话下了。还有一次竟把拳头大的锁头扔向我们,幸好没有打破我们的头。<br/>  教鞭类:一次,她先是罚我们站,后又手持长约一米的木板条依次抽打,当打到我前排时,可能打累了开始改用捅,站在一米开外,朝一个身高近1.65米的女生当胸一捅,给捅得瘫坐下来,女生挣扎着往起站,还没站稳,早已等在那里的教鞭不动声色又是一捅,女生又瘫了下去。如此几番,情景又吓人又好笑,我站在后面,想笑又不敢,生生把下嘴唇咬出血了。教鞭棍打断,打弯时有发生,当时我们班有个家长是木工,源源不断给提供教鞭棍。<br/>  人打人:还有几次,命令班长代她打。<br/>  罚站:不是一般的罚站,腿不许打弯,腰板挺直,双手自由垂直身体两侧,目视前方。怕书桌上书本挡住她的视线影响监视,命令我们把书本全部放到地上。一节课、二节课、最长时罚了整整一天。站了一天,回家路上蹬自行车腿都不会打弯了。<br/>  饥饿:到了饭点不许去吃饭,她站在讲台上边吃边看着我们。有一次罚站到了中午,别班的学生都吃完了饭在走廊里笑闹,我们饥肠辘辘,直咽口水。她命令值日生去水房把饭盒篮子抬回来,当着我们的面,把一盒盒饭全部倒垃圾桶里,再把饭盒发回来。</p><p><br/>  三、经济控制<br/>  有一年春节,姑姥来探亲给了我一百块钱。我第一反应是这下好了,半学期的罚款有着落了。因为,我的班主任她用经济制裁我们。<br/>  罚什么呢?手帕是最佳首选,花色还不能重复;药品;文具;笔;日记本,当然还有钱。更狠的是,有时候她不告诉罚什么,你自己猜去。买得不对她心思,又是一顿骂。<br/>  由头是什么呢?溜号,开小差,晚交作业,回答错误,甚至于没有理由,仅仅是因为她不高兴。罚得也不多,每次一块,每天最少一次。<br/>  早自习,第一道程序就是交罚款和物品。她坐在堆得高高的钱物后面,脸上没有一丝表情。<br/>  有一年元旦联欢会,我们兴高采烈准备好会场、节目和发言,结果是在死气沉沉地交罚品和检讨中度过的。会后班长和学习委员不得不送老师回家,因为交的东西太多了,她一个人拿不过来。<br/>  很多同学,为了应付她的惩罚偷家长的钱,我也曾经偷过,因为实在是张不开口向家长要钱。<br/>  即便是在全市掀起“抵制学校不合理收费”的活动时,她的罚款也一分没少过。<br/>  去过她家里的人说,她的床单被罩都是用手帕缝成的,花花绿绿,清新可爱。</p><p><br/>  四、精神控制<br/>  初中三年。每个学期的每个月的每个星期的每一天,我们班都在搞活动。在日复一日的活动中,她成了我们的精神领袖和人生教母。<br/>  干部轮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升降游戏。我班的班干部分行政和业务两类,比如班长,分行政班长和学习班长,组长,也分行政组长和学习组长,挂行政衔的当然官高一级。她最喜欢做的游戏就是撤职和升职。三年中我几乎把所有的班干职务当了个遍。有一年冬天,所有班干部在挨了她一顿暴打后被赶回家,向家长要罚款钱。我们那次也是豁出去了,集体跑到松花江边玩雪。玩到天黑不敢回家又回学校了。结果惊讶地发现,我们被集体撤职了,原来的“差生”全部取而代之。还记得有个叫李*华的女同学,胖胖的,平时就很爱表现,这次升官为行政班长,一下子“翻身农奴把歌唱了”。班主任命她看着我们站在走廊里写检讨,她手执教鞭绷着脸狠狠报复我们,当时那个恨啊。但她也没得意多久,不久后我们又官复原职了。<br/>  本来学生对当个一官半职都没有太大兴趣,但经过她三番五次的强化,我们都把这种升降同自己的荣辱联系起来,一旦被降了职,自己先瞧不起自己,更别说鄙视其它同学了。<br/>  评比,也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每天评比,每星期评比,每月还要评比,班级四壁上挂满了大表格,分个人项,小组项,上面插着各色小旗。一有个风吹草动,表格上立刻呈现出来。同时,她还制定了游戏规则,帮助值日生搞卫生叫做好事,给班级换灯管、换玻璃之类叫做贡献,这都是能加分的。<br/>  羞辱,是她管理的重要手段。当时班里分三大组,每星期都要换座。她偏偏在垃圾桶旁边单设了一个座位,不包含在任何一个组内,也不用换座。这是专为“差生”和犯错误的人准备的。我也曾经被发配到那个座位上,午饭后垃圾桶里倒满了剩饭,薰得我只反胃。另外,她还规定,高个子犯了错误就调到第一排,以丢脸作为惩罚;低个子犯了错误就调到最后一排,以看不见黑板作为惩罚。<br/>  互相揭发,也是她最爱玩的一个游戏。每天放学前最后一项,就是“报告”,这意味着我们就要放学了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要大揭发了。全班学生依次站起来,报告一件事,必须点到真名实姓,如:简萍体活时做操不认真;王**做好事一件;李**上自习课溜号了;赵**给班级做贡献了。大家都报好事是不行的,那叫“报喜不报忧”,都报坏事那更不行。于是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某甲跟某乙商量“你报我做好事我报你做贡献吧”;某丙威胁某丁“哼你等着报告吧!”。班级后面挂着一个举报箱,必须实名举报,每周开箱一次当众念出来。这样她还嫌不过瘾,不定期还会搞“不记名举报”。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标准的“文革模式”。<br/>  不光控制我们,她连我们的家长也要控制。她多次透过我们警告父母“进我的庙就要烧我的香”。开家长会,一开就是二三个小时,班长先发言,学习委员发言,各科科代表也要发言,最后她才姗姗到场,要求每个家长都发言谈感想,把家长当成小孩来耍。但奇怪的是,家长虽满腹怨言却从没有当众发作的,可能是顾及自己的孩子吧。有一年开家长会,她进了教室就大哭不止,原来有家长把她告到教育局去了,她泣不成声的悲诉自己如何呕心沥血,起早摸黑,如何用心良苦,遭人陷害。结果那天的家长会,成了家长们洗脱嫌疑表达忠心的演讲会。所有的家长都拍胸膛担保自己的人格。我们站在走廊里,竟然全都用怀疑的目光审视着彼此,骂告状的人卑鄙无耻,如果被自己抓到了一定轻饶不了他。<br/>  听检讨,也是她的爱好之一。无数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我们坐在黯淡的教室里面面相觑,写检讨,读检讨,过关了才能回家。我那时是班上最会写检讨的人,她眼中的好检讨无非两点要素:骂自己,恭维她。我把自己说成懒惰、无知、愚蠢、不知感恩、浪费父母血汗钱的小人,而她则成了完美无暇的女神。我的检讨用词和风格经常影响其它同学,成为潮流领导者。这在数年后几乎成了我的一个人生污点。我有时会想,如果在文革,我会扮演什么角色呢?<br/>  分类分派,也是她的一种习惯,她把班级学生分成“好生“”和“差生”两大类。平时就这样直接称呼。还分成好生里的“上中下”,差生里的“上中下”。读检讨时,“身为好学生没能帮助差生”“争取努力甩掉差生的帽子”这样的字句不绝于耳。</p><p><br/>  五、老师其人<br/>  在一次帮助她收拾讲台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一本同学录,吉林大学数学系的,我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在她的名字后面,是一段简介:陈*峰,女,195*年出生,吉林大学**届毕业生,现任*****中学数字教师,吉*市优秀教师,市三八红旗手,先进个人。吉*省优秀教师。我不由得肃然起敬。<br/>  我是个插班生,初一下学期才转来的。当时妈妈为了给我找个好班级,特意托了人,花了钱,才进到她班里。记得第一次见她,她小小的个子,站在高大的妈妈身边,显得弱小无比。妈妈后来跟我说,当时对她充满不信任感,怀疑这么矮小的人,如何管理一群青春期的叛逆少年。<br/>  她当时已经快四十岁了,单身,跟老妈妈住在一起。听说她有过一次短暂婚史,之后就一直独身。多年来,她带出了一届又一届毕业生,每次都是从初一带到初三。她独来独往,在其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跟学生呆在一起。无数个早晨、黄昏、深夜,我们悄没声的看书,她托着腮无声的看我们。<br/>  她能歌善舞,耍扇子舞堪称一绝,每年的文艺汇演,我们班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因为整齐程度实在是无人能及。<br/>  我们班的队列表演,上过市里的新闻,在教育局有存档。毫不夸张的说,正规部队都未必有我们的标准整齐。体活课练习队列时,全校学生都围着观看,蔚为奇观。她犹为喜欢在黑夜里操练,搬把椅子坐下,听我们的脚步声,稍有错乱,她就能分辨出来。<br/>  有一年教师节,老师们汇演,她唱“沙家浜”选段,一人分饰多角。看着她有板有眼的唱念坐打,我几乎被倾倒了。<br/>  每届学生里,她都会选出来几个宠儿,专门负责接送她上下班。如果某个心宠惹她生气,她就会堵气不用那个人接送。有一年,我们“又惹老师生气了”,她竟然不来上班了,班长组织大家去哄老师。于是,在一个飘着雪黄昏,我们排队来到她家楼下,先写好检讨书,几个人一组,上去念给老师听。甚至于,我们还要讲奶奶――她的妈妈替我们说情。听说,她也会象骂我们一样跟她妈妈大吼。<br/>  有个跟她比较熟的老师曾说她“有才华,就是不得志”。<br/>  她哪里不得志呢?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清楚。</p><p><br/>  六、六十个小“斯得歌尔摩”患者<br/>  写到这里,很多人会说:简萍你太窝囊了,活该她折磨你。<br/>  我只能说,没经历过文革的人,永远无法理解那些疯狂的红卫兵;没遭遇过变态班主任,也永远不能理解我。<br/>  直到初中业,我仍然认为她是个十分优秀的好老师,我从没想过她的所作所为有悖常理。我相信大多数家长也是这样认为的。<br/>  当时三班的老师以温和著称。有一次,我看到她班有个男生在操场骂了脏话。她过去搂住他肩膀轻声劝,那男生却摇头晃脑听不进去。我当时非常鄙视这老师,觉得她简直软弱无能。暗忖“幸好我们班主任厉害,不然早被学生欺负死了。<br/>  有一次,一个“差生”又惹她生气了,我们几个班干部组织全班同学批评“差生”,并请老师来旁观。最后老师终于露出了笑脸,我们也如释重负地笑了。觉得这类批评会很有效,以后可以经常搞。<br/>  发展到最后,如果某个学生惹老师生气,全班学生都群起而攻之。完全是发自内心的!</p><p>  听过那个寓言吗?一群猴子被关在大铁笼内,有人在笼顶挂一串香蕉,每当有猴子去吃就把笼内所有猴子痛打一顿,最后,当再有猴子要吃,笼内其它猴子就群起攻之,痛打那个贪嘴的猴子。</p><p><br/>  七、一个真实的故事<br/>  在加拿大,有个男孩,其父母都是吸毒成瘾者。这个孩子从生下来就惨遭虐待,从来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直到四岁仍不能站立行走,耳朵鼻子全都没有了。社会福利部门得知情况,前来救助。女警抱起他准备往出走,就在那一刻,他突然尖叫起来,朝着他吸毒他*的方面挣去,一边大叫着“妈妈救我,我不要跟他们走!”</p><p>  有一天,当中国人都理解了这个故事,好日子也就该来了吧。</p>
<p>  看到了139说的斯德哥尔摩症,委员马上想起来了……印象深刻。最初杰出这个名词是在香港一片王敏德、杨智霖主演的有关卧底警察的片子里面。心理医生说卧底警察可能在威胁阴影之下认同非法暴力,融入黑社会。</p><p>  在轮子功、传销组织中,这也是非常常见的。</p>
<p>  在伊拉克中国人质被援救出来时候,人质也同绑架者握手了。</p><p>  还有没有论坛会员经历过解救被拐卖妇女?解救时候,有时候被拐卖妇女也不配合。特别是已经被强奸后生育下小孩子的。</p>
<p>另一段她在伊拉克伊斯兰教党办公室的采访</p><p></p><p><a href="http://www.flurl.com/item/Jill_Carroll_interview_u_109498/">http://www.flurl.com/item/Jill_Carroll_interview_u_109498/</a></p>
<p>美帝根本不得人心!</p><p></p>
继续他们的圣战吧!
這個女人被洗了腦﹐而且信了伊斯蘭教了。
没办法,不管西方媒体如何造谣,连当初被塔利班拘禁的英国女记者也改信伊斯兰教了,还跑到新西兰等地到处演讲宣教,人家的文化见识比你我都强[em01]
<p>她好象被绑前就是穆斯林???</p>
不,她是属于一个基督教团体。两教唯一真正的区别就在于耶稣是人还是神的问题
<p>最新消息,美联社报:美国女记者又发表声明,强烈否认此前录像中的表态。声称是在武装威逼利诱下发表的声明。</p>
武装分子胜利对伊拉克民众也不是什么好事。
  原来是被迫声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