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时:马英九两岸论述 各方该如何接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8:49:37
<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中时:马英九两岸论述 各方该如何接球?</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3-30 10:36:03&nbsp;&nbsp;<font></font></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  中评社香港3月30日电/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和平与繁荣之外:马英九的两岸论述拼盘〉的社论说,马英九访美之行再度为自己与蓝营蓄积了更上层楼的政治资本。尽管绿营依旧磨刀霍霍开争抢着要批马,但对马英九而言,他所着力的战场,已经从朝野推进到了两岸。换言之,马英九此行真正想打开的空间,其实是他的「两岸论述」,他直接说服的对象是华府,间接传达的讯息则是指向北京。撇开二○○八的议题不论,马英九已经藉由此次访美,置入了他在台美中三边关系中可以操作的杠杆。 <br/><br/>  社论说,论内涵,马英九这回在美国所传达的「两岸论述」,其实没有太多新意,翻来覆去讲的就是那几句话,如主张以「五要」来推动两岸对话,并宣称此举符合美国利益;再如强调要让台湾未来扮演「和平制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角色等,都是不带任何火气,也不会引发争议的语言。他更动员了许多正面价值的修辞,如和平、繁荣、稳定、交流等,这种修辞风格的表述形式,原本平淡无奇,但就是因为有了陈水扁元旦文告与终统论的衬托,反而形成某种的鲜明的对照。某种程度说,马英九似乎刻意营造某种印象,显示他并不是那种会动辄制造「惊奇」的领袖! <br/><br/>  进一步说,马英九的两岸论述很像是个经过精心挑选,再刻意组合拼贴出的「大拼盘」。他重拾被绿营推翻的「九二共识」,添加去年“连胡会”所达成共识的部分内容(如两岸签署和平协定),甚至还吸纳部分绿营的主张,例如他将陈水扁有意废弃的「四不一没有」,完整的接收过来,强调这就是他所谓的「维持现状」;他也一再重申台湾的未来,必须由全体台湾人民决定,这正是绿营经常使用的语言。他主动提二二八,谈台湾被孤立的悲情,也就北京一再打压台湾外交空间向大陆呛声,这些切入议题的方式已经不是传统的国民党论述,但与绿营的主流论述间还是有明显区隔。&nbsp; <br/><br/>  社论指出,耐人寻味的是,在军售议题上,马英九此行其实并没对美国做出新的承诺,但华府显然已经接受他对「合理」军售的说词。在「主权」议题上,马英九「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的说法,现阶段北京也不可能接受,但也未见北京有任何立即的严词反驳;在朝野议题上,马英九也尽量避免使用引发对立的言词,甚至返台前还抛出扁马会的倡议,让绿军好整以暇的批马阵仗,有些使不上力。可以这么说,马英九的两岸论述,不一定能让各方都感到满意,但也不致激起任一方立即情绪反应。&nbsp; <br/><br/>  社论认为,所以现在的课题,反倒是各方怎么接这个球了。先谈执政党这边,除了为批判而批判之外,大家其实也都在关注,绿营会怎么回应马英九所提出的两岸论述,全盘否定吗?如果认定马英九的主张一无可取,那么绿营就得更积极的证明,他们的“终统”、“新宪”、“积极管理”等论述,确实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甚至打开两岸僵局。执政党必须有所警觉,马英九的部分主张已经在向浅绿挺进,如果未来只是拿深绿的路线去防堵马英九的话,被边缘化的一方绝不会是马英九。&nbsp; <br/><br/>  同样受到关注的则是北京的反应。相对于民进党,北京应该乐见马英九再度重拾「九二共识」、继续坚持「四不一没有」,但大家真正关注的重点并不在这里,而是接下来北京会怎样因应马英九所提出的「暂行架构」、「和平协定」等主张。要知道在当下的台湾,认同“中华民国”、争取国际空间是没有蓝绿分歧的,北京如果不愿转换思维,继续坚持以「中央对地方」、甚至「内外有别」的方式对待台湾的国际参与,那么阻碍两岸善意互动的责任,就不在台湾这边了。&nbsp; <br/><br/>  社论认为,或许可以这么说,藉由两次出访的机会,马英九成功的让一个曾经被挤压的「维持现状」论述,重新打开活动空间,有人可能批评其是「新瓶装旧酒」,也可能讥其是拼装的「大杂烩」,但在经历数年蓝绿零合对抗后的台湾,要寻求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不正是只能这样?最后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许是,马英九的「两岸论述」如果有其积极性与可操作性,难道还是只能等到二○○八的大选揭晓后再议?&nbsp;</td></tr></tbody></table><table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font color="#000000" style="FONT-SIZE: 22px;"><strong>中时:马英九两岸论述 各方该如何接球?</strong></font></td></tr><tr><td align="center" colspan="2"><br/><font style="FONT-SIZE: 14px;">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font> &nbsp;&nbsp;2006-03-30 10:36:03&nbsp;&nbsp;<font></font></td></tr></tbody></table><br/><br/><table height="200"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100%" border="0"><tbody><tr><td id="zoom" valign="top" style="FONT-SIZE: 15px; LINE-HEIGHT: 150%;">  中评社香港3月30日电/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和平与繁荣之外:马英九的两岸论述拼盘〉的社论说,马英九访美之行再度为自己与蓝营蓄积了更上层楼的政治资本。尽管绿营依旧磨刀霍霍开争抢着要批马,但对马英九而言,他所着力的战场,已经从朝野推进到了两岸。换言之,马英九此行真正想打开的空间,其实是他的「两岸论述」,他直接说服的对象是华府,间接传达的讯息则是指向北京。撇开二○○八的议题不论,马英九已经藉由此次访美,置入了他在台美中三边关系中可以操作的杠杆。 <br/><br/>  社论说,论内涵,马英九这回在美国所传达的「两岸论述」,其实没有太多新意,翻来覆去讲的就是那几句话,如主张以「五要」来推动两岸对话,并宣称此举符合美国利益;再如强调要让台湾未来扮演「和平制造者」而非「麻烦制造者」角色等,都是不带任何火气,也不会引发争议的语言。他更动员了许多正面价值的修辞,如和平、繁荣、稳定、交流等,这种修辞风格的表述形式,原本平淡无奇,但就是因为有了陈水扁元旦文告与终统论的衬托,反而形成某种的鲜明的对照。某种程度说,马英九似乎刻意营造某种印象,显示他并不是那种会动辄制造「惊奇」的领袖! <br/><br/>  进一步说,马英九的两岸论述很像是个经过精心挑选,再刻意组合拼贴出的「大拼盘」。他重拾被绿营推翻的「九二共识」,添加去年“连胡会”所达成共识的部分内容(如两岸签署和平协定),甚至还吸纳部分绿营的主张,例如他将陈水扁有意废弃的「四不一没有」,完整的接收过来,强调这就是他所谓的「维持现状」;他也一再重申台湾的未来,必须由全体台湾人民决定,这正是绿营经常使用的语言。他主动提二二八,谈台湾被孤立的悲情,也就北京一再打压台湾外交空间向大陆呛声,这些切入议题的方式已经不是传统的国民党论述,但与绿营的主流论述间还是有明显区隔。&nbsp; <br/><br/>  社论指出,耐人寻味的是,在军售议题上,马英九此行其实并没对美国做出新的承诺,但华府显然已经接受他对「合理」军售的说词。在「主权」议题上,马英九「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的说法,现阶段北京也不可能接受,但也未见北京有任何立即的严词反驳;在朝野议题上,马英九也尽量避免使用引发对立的言词,甚至返台前还抛出扁马会的倡议,让绿军好整以暇的批马阵仗,有些使不上力。可以这么说,马英九的两岸论述,不一定能让各方都感到满意,但也不致激起任一方立即情绪反应。&nbsp; <br/><br/>  社论认为,所以现在的课题,反倒是各方怎么接这个球了。先谈执政党这边,除了为批判而批判之外,大家其实也都在关注,绿营会怎么回应马英九所提出的两岸论述,全盘否定吗?如果认定马英九的主张一无可取,那么绿营就得更积极的证明,他们的“终统”、“新宪”、“积极管理”等论述,确实能够有效的解决问题,甚至打开两岸僵局。执政党必须有所警觉,马英九的部分主张已经在向浅绿挺进,如果未来只是拿深绿的路线去防堵马英九的话,被边缘化的一方绝不会是马英九。&nbsp; <br/><br/>  同样受到关注的则是北京的反应。相对于民进党,北京应该乐见马英九再度重拾「九二共识」、继续坚持「四不一没有」,但大家真正关注的重点并不在这里,而是接下来北京会怎样因应马英九所提出的「暂行架构」、「和平协定」等主张。要知道在当下的台湾,认同“中华民国”、争取国际空间是没有蓝绿分歧的,北京如果不愿转换思维,继续坚持以「中央对地方」、甚至「内外有别」的方式对待台湾的国际参与,那么阻碍两岸善意互动的责任,就不在台湾这边了。&nbsp; <br/><br/>  社论认为,或许可以这么说,藉由两次出访的机会,马英九成功的让一个曾经被挤压的「维持现状」论述,重新打开活动空间,有人可能批评其是「新瓶装旧酒」,也可能讥其是拼装的「大杂烩」,但在经历数年蓝绿零合对抗后的台湾,要寻求民意的最大公约数,不正是只能这样?最后一个有趣的问题或许是,马英九的「两岸论述」如果有其积极性与可操作性,难道还是只能等到二○○八的大选揭晓后再议?&nbsp;</td></tr></tbody></table>
马英九不是独立派也是割据派,反正不是统一派
总比阿扁来的要好
<p>只差不好!这个世界还是要靠实力的。</p><p>这样也好,让某些人放弃一国两制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老老实实打下来吧!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