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败扁鹊兄弟“良医治未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27:32
<h4>中国早点之蓟燕春秋<br/>  扁鹊治病 </h4><p>&nbsp;</p><p>● 叶鹏飞 </p><p>  对于急切要维持社会稳定,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共当局来说,如何治理官员腐败一直是个重大的难题。 </p><p>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日前在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引用了扁鹊兄弟“良医治未病”的故事,指出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p><p>  吴官正指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注重预防,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一些官员有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早打招呼,改了就好;对腐败分子,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坚决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 </p><p>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年初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求加大防腐败力度时也提出六点意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发展党内民主、严明政治纪律、强化制约监督、加强制度建设。 </p><p>  中共的干部、党员超过7000万人,在腐败问题上强调“防微杜渐”是很有道理的,就如吴官正在文章中引述古人的话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p><p>  一般中国公民日常生活的感受,让他们只注意到反腐败战线上的顽疾,因而渴望当局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中共在幕后采取扁鹊大哥和二哥治病于未发之前、治病于初起之时的众多功夫,没有得到应有的掌声,感到委屈自属难免。 </p><p>  公安部去年12月开展的“预防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保障公共安全”专项督察活动,就提供了有趣的例子。 </p><p>  据公安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31个督察组下派之前,对他们提出的纪律要求就包括:“不准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不准对查出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准借督察工作之机游山玩水,不准接受被检查单位馈赠的礼品礼金,不准在地方公安机关报销任何费用。” </p><p>  负责人说:“督察组每到一地,严守工作纪律和‘五条禁令’,轻车简从,廉洁自律,真抓敢管,树立了督察组的形象和权威。”这都属于扁鹊大哥和二哥的医术。 </p><p>  然而反过来看,对督察组必须强调这种公务员本份的常识性基本要求,也多少说明腐败顽疾的程度。 </p><p>  腐败顽疾的花样很多,而且已经表现在制度化的层面。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日前刊登文章说,官员的公务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人民币6000亿元(约1206亿新元)以上,几乎相当于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20%。 </p><p>  此外,200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披露,官员公费出国学习考察,在1999年就耗费国家财政支出3000亿元,自那以后出国之风愈演愈烈,这种变相的腐败自然也就有增无减。 </p><p>  这类腐败顽疾已经过了“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的阶段,而到了非得采用扁鹊那样,“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的霹雳手段,才能避免病入膏肓。</p><h4>中国早点之蓟燕春秋<br/>  扁鹊治病 </h4><p>&nbsp;</p><p>● 叶鹏飞 </p><p>  对于急切要维持社会稳定,提倡建设“和谐社会”的中共当局来说,如何治理官员腐败一直是个重大的难题。 </p><p>  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吴官正日前在中共中央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引用了扁鹊兄弟“良医治未病”的故事,指出要从源头上防治腐败。 </p><p>  吴官正指出,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要注重预防,像扁鹊的大哥那样,治病于未发之前;发现一些官员有问题,要像扁鹊的二哥那样,治病于初起之时,早打招呼,改了就好;对腐败分子,要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坚决清除出党员干部队伍。 </p><p>  中共总书记胡锦涛年初在中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讲话,要求加大防腐败力度时也提出六点意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道德修养、发展党内民主、严明政治纪律、强化制约监督、加强制度建设。 </p><p>  中共的干部、党员超过7000万人,在腐败问题上强调“防微杜渐”是很有道理的,就如吴官正在文章中引述古人的话说:“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 </p><p>  一般中国公民日常生活的感受,让他们只注意到反腐败战线上的顽疾,因而渴望当局像扁鹊那样,动手术,下猛药;中共在幕后采取扁鹊大哥和二哥治病于未发之前、治病于初起之时的众多功夫,没有得到应有的掌声,感到委屈自属难免。 </p><p>  公安部去年12月开展的“预防重大治安灾害事故、保障公共安全”专项督察活动,就提供了有趣的例子。 </p><p>  据公安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31个督察组下派之前,对他们提出的纪律要求就包括:“不准搞迎来送往、层层陪同,不准对查出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准借督察工作之机游山玩水,不准接受被检查单位馈赠的礼品礼金,不准在地方公安机关报销任何费用。” </p><p>  负责人说:“督察组每到一地,严守工作纪律和‘五条禁令’,轻车简从,廉洁自律,真抓敢管,树立了督察组的形象和权威。”这都属于扁鹊大哥和二哥的医术。 </p><p>  然而反过来看,对督察组必须强调这种公务员本份的常识性基本要求,也多少说明腐败顽疾的程度。 </p><p>  腐败顽疾的花样很多,而且已经表现在制度化的层面。由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日前刊登文章说,官员的公务车消费和公款吃喝一年的总数高达人民币6000亿元(约1206亿新元)以上,几乎相当于当年全国财政收入的20%。 </p><p>  此外,2000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披露,官员公费出国学习考察,在1999年就耗费国家财政支出3000亿元,自那以后出国之风愈演愈烈,这种变相的腐败自然也就有增无减。 </p><p>  这类腐败顽疾已经过了“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的阶段,而到了非得采用扁鹊那样,“镵血脉,投毒药,副肌肤”的霹雳手段,才能避免病入膏肓。</p>
<p>&nbsp;博客门”:耍弄西方媒体,反讽官场怪状 </p><p></p><p>李鸿文(广州) </p><p>  “按摩乳”和“奶猪”先后“死而复生”,耍了一把路透社等西方媒体。《联合早报》的评论认为,这次事件,“显示西方媒体在报道中国大陆新闻时,一直都有种与生俱来的傲慢与偏见,见到黑影就怀疑是魔鬼,见到人事变动就猜测是权力斗争。” </p><p>  评论可谓一针见血,因此,中国各大媒体网站,包括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网站及北京《新京报》都转载了这篇文章,中国官方的新华社下属主流大报《参考消息》也于15日全文转载。 </p><p>   </p><p>早报路见不平拔刀助   </p><p>   </p><p>  这么高的转载率,除了评论本身的魅力外,可能还有另一层不便道明的原因:耍弄西方媒体,令人扬眉吐气。《联合早报》的评论,客观上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意味。 </p><p>  路透社不是第一次“主题先行”了。此前是广东汕尾事件,后是广东番禺太石村事件,这次又进了“博客门”。未经求证,主观臆测,直把“路透”当“路边”,既有损自身形象,又伤害了新闻的公信力。智者不为。 </p><p>  路透社等西方媒体当然要以此为鉴,但撇开人家的“傲慢与偏见”,难道“受害者”就没有值得总结的地方吗?就有理由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一副料事如神的神情?如果真是这样,下一次的“傲慢与偏见”,还是会发生在中国人头上。 </p><p>  已故的中国国家领袖毛泽东早就说过,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理,世上更没有无缘无故的“傲慢与偏见”。这次“博客门”事件,表面上看,是路透社等西方媒体习惯性的“傲慢与偏见”,是一种“路径依赖“;往深里说,这种“路径依赖”又是基于信息不够公开、不够透明的前提。每当一个地方发生了“事件”,地方官员总是习惯性地选择掩盖,习惯性地遮蔽信息。 </p><p>  “博客门”事件发生在中国的年度“两会”期间,这一事件与“两会”没有直接联系,但却令人遐想。在人大会议结束时,温家宝总理在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谈话、风采,给中外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坦诚、亲切,谈话切中政务,尤其是关于医疗、住房、教育、安全问题,更是直言,没解决得更好,让他最“痛心” </p><p>。总理“痛心”,实质上是在检讨,在自我批评,像这样的自我检讨、自我批评,非但没有降低政府的威信,反而得到更多的理解和支持,更能激发中国人民“上下同欲”。胡温新政,是政治新风,是亲民爱民。 </p><p>   </p><p>掩盖信息就是欺上瞒下 </p><p>   </p><p>  反观个别地方,就没那么公开透明了。每到“两会”(节庆、庆典或政要视察时亦如此),就会下文要求当地媒体控制负面报道。什么是负面报道呢?如何控制呢?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当地媒体为稳妥起见,干脆来个什么也不报,实在遮掩不住了,就在报纸中间的版面找个最不显眼的地方打马虎眼。 </p><p>  奇也怪也,上面很透明,下面要公开,到了中间——地方官员这一层,看起来是一层纸,一捅就破,但你真要捅,比美军在伊拉克使用的防弹钢板还要硬。 </p><p>  笔者一直以为,信息公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对下,让老百姓知道真相;二是对上,让领导掌握真实的动态。掩盖信息,就是在欺上瞒下。 </p><p>  地方官员这么做,当然是出于利益考量。总理可以“痛心”,总理“痛心”了没人追究。地方官员真要“痛心”,轻则说你“作秀”,重则说你政治上不成熟, </p><p>还是卷铺盖回家吧。因此,当所谓的负面事件发生时,地方官员大多会习惯性地选择遮掩,哈尔滨停水事件就是如此,不到万不得已,老百姓得不到真实信息。 </p><p>  下面得不到,上面也弄不清,等上面来过问时,往往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使问题更加复杂,也更加严重,国内媒体摸不着头绪,西方媒体更会主观猜测,导致谣言满天飞。这种做法,实则是个别地方的官场惯性。 </p><p>  在对待信息公开的问题上,个别地方的官场惯性衍生西方媒体的主观臆测惯性,两种惯性互为因果,且恶性循环。 </p><p>  回到“博客门”事件,联想到个别地方在“两会”期间对新闻媒体的报道禁令,难道这仅仅是巧合,仅仅是两个少不更事的年轻记者的“愚人节”似的孟浪玩笑吗? </p><p>  “博客门”一箭双雕,耍弄了西方媒体,反讽了官场怪状。 </p><p>   </p><p>·作者是中国媒体资深评论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