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价格蓄势三级跳 3月93号汽油可能涨至5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8:37:04
<p>2006年03月07日 18时19分<!--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来源:<a href="http://www.xinhua.org/"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ue;">新华网</a>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两会”中的北京,加油站的93号汽油价格还是稳稳地停在4.26元/升。这个价格从2005年7月23日零时起已经存在了七个多月,超过调价周期的历史纪录。发改委此前时隔最远的两次调价是在2004年8月25日到2005年3月23日,接近七个月。 </p><p style="TEXT-INDENT: 2em;">但不调价并不意味着市场风平浪静。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在超过60美元/桶的高位上酝酿着第三个星期的上涨,而国内炼油厂已经产生数十亿亏损。 </p><p style="TEXT-INDENT: 2em;"><noscript></noscript></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通常在每年的3月份都要进行一次价格调整。由此推测,北京加油站汽柴油的价格牌将很可能在三月份翻新,在创纪录的长时间“沉默”后爆发,以93号汽油价格为例,可能跃过5元/升大关,创造一个新的涨幅记录。据称,政府决策层的沉默将在两会后打破,届时将有一次大幅度的成品油价格上涨。一位中石化消息人士则说,国内成品油价格第一步的涨幅可能超过20%。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专家称,此次价格上涨可以看作目前热炒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一部分或“先遣队”,由于在新的定价机制中成品油价格将更积极地调整,眼前这个不调价的记录将来很难再被打破了,未来成品油的价格变动也将非常频繁。 </p><p style="TEXT-INDENT: 2em;">但价格调整易,定价机制改革难。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在多方猜测中仍然“按兵不动”。发改委能源局人士此前告诉记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情,协调各利益群体成为改革的关键。中国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在两会期间也坦言:“从政府来讲,一旦涨价,就要考虑到对消耗部门给予相应的优惠等因素,以作平衡,所以成品油的价格机制改革迟迟未推出。”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新方案呼之欲出</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尽管政府方面还没有证实,市场传言已经描绘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框架:成品油价格将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增加调价频率。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认为,价格并轨是石油市场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只有将中国市场的石油价格与全球价格体系衔接起来,中国市场才会融入全球供需体制,中国的需求才会形成“低谷效应”,全世界的石油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人为压低成品油价格表面上抑制了通货膨胀,实际上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更大,它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经济过热,纵容能源浪费,通货膨胀假象还容易误导货币政策,增加金融风险。另外,中国人为压低的燃油价格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不可忽视。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说,总的趋势还是要调整、要放开,应该要早日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石化财务总监张家仁对改革方案的出台给予良好的预期,“希望改革方案出台后能扭转炼油行业在国内外价格倒挂情况下的巨额亏损。”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业内评价不一</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但也有专家认为,市场流传的改革方案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龚金双说,与国际原油市场挂钩的改革方案,主要是为了解决炼油企业亏损的问题,其它没有看出什么有进步的地方,原来定价机制没有解决的问题,新的方案也不能解决。“二者都不能真实反映国内的供需关系,以前的紧张状况还将存在,该囤油的还是会囤油,我们的改革方案不能只考虑让炼化环节盈利。新的方案实施之后,落后的炼厂就被保护了,这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p><p style="TEXT-INDENT: 2em;">龚金双认为,“目前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定价机制,而是国家怎样考虑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如果想与国际接轨,想实时调价,在现在的机制上也完全可以调价,去年5月份,国际油价在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却在下调,如果不考虑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一样可以上调。” </p><p style="TEXT-INDENT: 2em;">石油管理干部学院韩学功教授说,成品油价格改革宜稳不宜乱,完全开放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尚未成熟,完全依靠分散市场自主地形成价格,势必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一家欢喜几家愁 </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成品油价格的提高短期内将在中国市场上制造“一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由于原油需求和原油加工量在2006年都有所增长,将首次超过3亿吨,量价齐升将创造长期利好。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炼油寡头将直接受益。 </p><p style="TEXT-INDENT: 2em;">此次改革农业方面是政府最大的顾虑。哈继铭说,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补贴措施,对包括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给予直接补贴,从财政预算中支付。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一项来自中金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成品油成本在运输业、原材料业(化工、冶金等)、采掘业等行业中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而在工业制成品制造业中的比例较低。假设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幅度为每桶5美元。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水上货运业的利润率会下降约50%, 航空运输业的利润率也将下降约10%—15%;化工业(包括化肥、有机化学产品等行业)利润率有明显的下降,降幅约为20%—30%;采掘业、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水泥、玻璃、发电等行业所受影响也比较大,利润率下降幅度约在10%—15%左右;工业制成品制造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利润率水平下降的幅度约在3%以内。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业内人士称,价格改革之外的配套措施是这场改革最关键和最复杂的地方。由于产油省大多经济相对落后、资源价格上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石油上游的资源税是否在近期内调整以配合下游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值得注意。另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储备不足,屡次遭受“油荒”的威胁,这些问题都需要平衡和协调,地方的要求能否在此次改革中得到体现也值得继续关注。 (来源:中国 证券报 记者 林威北京报道)</p><p>2006年03月07日 18时19分<!--Element not supported - Type: 8 Name: #comment-->来源:<a href="http://www.xinhua.org/" target="_blank" style="COLOR: blue;">新华网</a>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两会”中的北京,加油站的93号汽油价格还是稳稳地停在4.26元/升。这个价格从2005年7月23日零时起已经存在了七个多月,超过调价周期的历史纪录。发改委此前时隔最远的两次调价是在2004年8月25日到2005年3月23日,接近七个月。 </p><p style="TEXT-INDENT: 2em;">但不调价并不意味着市场风平浪静。在国际石油市场上,石油价格在超过60美元/桶的高位上酝酿着第三个星期的上涨,而国内炼油厂已经产生数十亿亏损。 </p><p style="TEXT-INDENT: 2em;"><noscript></noscript></p><p style="TEXT-INDENT: 2em;"></p><p style="TEXT-INDENT: 2em;">业内人士认为,发改委通常在每年的3月份都要进行一次价格调整。由此推测,北京加油站汽柴油的价格牌将很可能在三月份翻新,在创纪录的长时间“沉默”后爆发,以93号汽油价格为例,可能跃过5元/升大关,创造一个新的涨幅记录。据称,政府决策层的沉默将在两会后打破,届时将有一次大幅度的成品油价格上涨。一位中石化消息人士则说,国内成品油价格第一步的涨幅可能超过20%。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专家称,此次价格上涨可以看作目前热炒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一部分或“先遣队”,由于在新的定价机制中成品油价格将更积极地调整,眼前这个不调价的记录将来很难再被打破了,未来成品油的价格变动也将非常频繁。 </p><p style="TEXT-INDENT: 2em;">但价格调整易,定价机制改革难。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在多方猜测中仍然“按兵不动”。发改委能源局人士此前告诉记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是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情,协调各利益群体成为改革的关键。中国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在两会期间也坦言:“从政府来讲,一旦涨价,就要考虑到对消耗部门给予相应的优惠等因素,以作平衡,所以成品油的价格机制改革迟迟未推出。”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新方案呼之欲出</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尽管政府方面还没有证实,市场传言已经描绘出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框架:成品油价格将与国际原油价格接轨,增加调价频率。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认为,价格并轨是石油市场化建设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只有将中国市场的石油价格与全球价格体系衔接起来,中国市场才会融入全球供需体制,中国的需求才会形成“低谷效应”,全世界的石油才会源源不断地流向中国。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人为压低成品油价格表面上抑制了通货膨胀,实际上比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危害更大,它导致不合理的资源分配和经济过热,纵容能源浪费,通货膨胀假象还容易误导货币政策,增加金融风险。另外,中国人为压低的燃油价格对国际油价的影响不可忽视。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石化副董事长王基铭说,总的趋势还是要调整、要放开,应该要早日理顺成品油价格机制。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石化财务总监张家仁对改革方案的出台给予良好的预期,“希望改革方案出台后能扭转炼油行业在国内外价格倒挂情况下的巨额亏损。”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业内评价不一</strong> </p><p style="TEXT-INDENT: 2em;">但也有专家认为,市场流传的改革方案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龚金双说,与国际原油市场挂钩的改革方案,主要是为了解决炼油企业亏损的问题,其它没有看出什么有进步的地方,原来定价机制没有解决的问题,新的方案也不能解决。“二者都不能真实反映国内的供需关系,以前的紧张状况还将存在,该囤油的还是会囤油,我们的改革方案不能只考虑让炼化环节盈利。新的方案实施之后,落后的炼厂就被保护了,这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 </p><p style="TEXT-INDENT: 2em;">龚金双认为,“目前的真正问题不在于定价机制,而是国家怎样考虑国民经济承受能力的问题。如果想与国际接轨,想实时调价,在现在的机制上也完全可以调价,去年5月份,国际油价在上涨,而国内成品油价格却在下调,如果不考虑国民经济的承受能力,一样可以上调。” </p><p style="TEXT-INDENT: 2em;">石油管理干部学院韩学功教授说,成品油价格改革宜稳不宜乱,完全开放确实需要一个过程,“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尚未成熟,完全依靠分散市场自主地形成价格,势必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 </p><p style="TEXT-INDENT: 2em;"><strong>一家欢喜几家愁 </strong></p><p style="TEXT-INDENT: 2em;">成品油价格的提高短期内将在中国市场上制造“一家欢喜几家愁”的局面。由于原油需求和原油加工量在2006年都有所增长,将首次超过3亿吨,量价齐升将创造长期利好。中石化和中石油两大炼油寡头将直接受益。 </p><p style="TEXT-INDENT: 2em;">此次改革农业方面是政府最大的顾虑。哈继铭说,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有针对性的补贴措施,对包括农民在内的弱势群体给予直接补贴,从财政预算中支付。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一项来自中金公司的调查报告显示,成品油成本在运输业、原材料业(化工、冶金等)、采掘业等行业中占总成本的比例较高,而在工业制成品制造业中的比例较低。假设成品油价格上涨的幅度为每桶5美元。在其他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运输业受到的影响最大。水上货运业的利润率会下降约50%, 航空运输业的利润率也将下降约10%—15%;化工业(包括化肥、有机化学产品等行业)利润率有明显的下降,降幅约为20%—30%;采掘业、金属冶炼及压延行业、水泥、玻璃、发电等行业所受影响也比较大,利润率下降幅度约在10%—15%左右;工业制成品制造业受到的影响相对要小,利润率水平下降的幅度约在3%以内。 </p><p style="TEXT-INDENT: 2em;">业内人士称,价格改革之外的配套措施是这场改革最关键和最复杂的地方。由于产油省大多经济相对落后、资源价格上涨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石油上游的资源税是否在近期内调整以配合下游的成品油价格机制改革值得注意。另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储备不足,屡次遭受“油荒”的威胁,这些问题都需要平衡和协调,地方的要求能否在此次改革中得到体现也值得继续关注。 (来源:中国 证券报 记者 林威北京报道)</p>
<p>每升五块钱?你不要吓我!</p><p></p>
晕,明儿不开车了。这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