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中非合作日渐升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56:44
金融时报:中非合作日渐升温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2月27日文章:中国重返非洲(作者:戴维·怀特/David White、安德鲁·英格兰/Andrew England、托尼·霍金斯/Tony Hawkins、迪诺·马特尼/Dino Mathtani、约翰·里德/John Reed、叶之宇/Andrew Yeh) 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日间升温,英国《金融时报》对此现象进行了报道,认为在政府的支持和国有企业的带领下,在保障石油供应动机的推动下,仅仅几年,中国的努力已经改变了非洲的投资及贸易格局:直到不久以前,中国在非洲大陆还只扮演“次要角色”,但如今正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非洲最重要商业伙伴,中国正在整个非洲大陆坚定迅速地扩大其存在与影响力,中国企业进入西方同行不敢涉足的地区。 《金融时报》还就此刊发了一篇题为《中国成为非洲经济新动力》的社评,认为中国正大举重返非洲,不过和冷战时候为与苏联抗争不同,这次中国的外交政策脱胎于该国难以满足的发展需求。为满足经济蓬勃增长的需要,中国积极寻求资源,并把重点放到了非洲。在那里,中国已成为石油及战略金属的重要投资方。中国派遣了一批国有企业,前往非洲网罗(资源)勘探及供应方面的合约。绝大多数西方企业由于受不了那里显著的敌意,都回避这种投资环境。而中国企业的成功则令人瞩目。 与美国一样,中国也渴望其石油供应来源多样化,不只局限于中东地区。目前该国的石油进口中,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来自非洲。中国企业大举投资于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的海上油田,这两国是次撒哈拉非洲地区最大的产油国。中国企业还与尼日尔和阿尔及利亚达成石油勘探协议,并逐步进入乍得、加蓬及赤道几内亚等国。此外,中国还是苏丹石油行业最大的投资者和客户。 自然资源 首先,《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自然资源为中非合作提供了基础。对中国来说,非洲提供了一个新天地:其面积是中国的3倍,人口密度小于中国,还蕴藏着许多中国需要的原材料。安哥拉的原油、津巴布韦的铂金、赞比亚的铜矿、刚果(布)的热带林木、南非的铁矿石:所有这些都列在中国的采购单中。 反过来,中国人也为非洲各国政府提供了许多自己的优势。中国带来快速发展的第一手经验,适应穷国的条件,而且不会顾忌非洲国家的治理标准或人权问题。对于那些更习惯于与前欧洲殖民势力和美国打交道的非洲政府而言,中国正以有别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竞争的方式,迅速成为他们的另一个选择。 建立影响 其次,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中国“走进”非洲就是为了获取那里的资源,将数十亿美元资金投向那些具备开发潜力的油田,但其同时也有建立影响力的目的。中国通过经济援助、特许待遇、债务减免、奖学金、培训和派遣专家等方式,巩固其与非洲的政治贸易关系。近年,中国向非洲派驻了维和人员,而且还派出了选举观察员。 在内战停息后的安哥拉,中国承包商正在重建颇具传奇色彩的本格拉铁路(Benguela railway)——这条铁路最初由一家英国公司于上世纪20年代建成,连接着矿产丰富的非洲中心地带和大西洋海岸。在乌干达,一家中国公司正在其南部城市恩德培(Entebbe)将破败的国家宫(State House)改造成一个举行典礼的场所,为明年召开英联邦峰会做准备。 贸易激增 报道说,根据中国官方数据,2000年至今,中非贸易增长了近3 倍,去年的增幅达到36%,总额达到397亿美元。中国的出口产品大约一半为机电和高科技产品。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来到非洲,包括前往埃塞俄比亚或博茨瓦纳等国的劳务人员,此外也不乏工程师、贸易商和小企业家。一项研究发现,2004年,在苏丹登记在册的中国人数量已经达到近2.4万,是90年代末的3倍。中国赴非洲旅游的人数也节节增长,官方数据显示,去年赴非洲旅游的人数增长一倍,达到11万人次。 中国政府称,过去10年,在非洲设立的中资企业逾600家。其中很多是制造业企业,他们或面向当地市场,或利用欧美对贫穷非洲国家产品的免税待遇,将产品出口到欧盟或美国。 “坦赞铁路”的故事 报道说,中国在非洲寻求政治盟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70年代。当时,中国、西方和苏联都在争夺非洲国家的支持。中国为非洲国家修建体育场和政府办公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援建长1850公里的“坦赞铁路”,连接赞比亚中部与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这是西方国家不愿接手的一个项目。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上月高调访问非洲6国,包括尼日利亚和利比亚这两个主要的能源生产国。此行也向一些更小的国家发出信号:与北京合作,它们有望获得各种技术和经济援助。 如今,中国的政策服务于经济目标,其主要兴趣不仅在于石油和战略金属,还包括食物资源。作为一名迟到者,中国企业愿意承受被其它投资者规避的风险,进入别人不敢进入的国家。在塞拉利昂,中国公司悄悄填补了从旅馆业从建筑材料业的空白,而中国政府则通过捐赠一艘渔业巡逻船,壮大了塞拉利昂海军的力量。 上月,一份中国政府政策文件承诺为非洲大宗商品放宽市场准入,为某些产品提供免关税待遇,并通过优惠贷款和买方信贷等措施,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这些举措为中非双方在农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防务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开启了广阔天地。 非洲方面看法积极 报道说,迄今为止,对于中国影响力的迅猛膨胀,非洲方面的看法非常积极。中国被普遍视为现代化的典范;与西方伙伴相比,它对非洲需求的回应更为敏锐;中国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建造水坝、公路和桥梁,还能提供更适合非洲人消费能力的消费产品。在油价高企之际,尽管不出产石油的非洲国家承受较高的进口成本,但受中国需求的拉动,非洲大陆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中获益不少。 不过,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从佛得角到纳米比亚,商人们对中国的“入侵”怨声载道。有人指责中国公司偏向雇用中国人,或者在雇用当地人时提供较差的待遇。此外,廉价的中国消费品也夺去了当地产品的市场。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莱尔·怀特(Lyal White)表示:“在中国与非洲之间,不存在纯粹无私的关系。”中国的兴趣不在于南非希望推销的高价值制成品。“非洲是个原材料宝库,而这就是中国所需要的。”金融时报:中非合作日渐升温 英国《金融时报》2006年2月27日文章:中国重返非洲(作者:戴维·怀特/David White、安德鲁·英格兰/Andrew England、托尼·霍金斯/Tony Hawkins、迪诺·马特尼/Dino Mathtani、约翰·里德/John Reed、叶之宇/Andrew Yeh) 中国与非洲的友好合作关系近年来日间升温,英国《金融时报》对此现象进行了报道,认为在政府的支持和国有企业的带领下,在保障石油供应动机的推动下,仅仅几年,中国的努力已经改变了非洲的投资及贸易格局:直到不久以前,中国在非洲大陆还只扮演“次要角色”,但如今正超越英国,成为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非洲最重要商业伙伴,中国正在整个非洲大陆坚定迅速地扩大其存在与影响力,中国企业进入西方同行不敢涉足的地区。 《金融时报》还就此刊发了一篇题为《中国成为非洲经济新动力》的社评,认为中国正大举重返非洲,不过和冷战时候为与苏联抗争不同,这次中国的外交政策脱胎于该国难以满足的发展需求。为满足经济蓬勃增长的需要,中国积极寻求资源,并把重点放到了非洲。在那里,中国已成为石油及战略金属的重要投资方。中国派遣了一批国有企业,前往非洲网罗(资源)勘探及供应方面的合约。绝大多数西方企业由于受不了那里显著的敌意,都回避这种投资环境。而中国企业的成功则令人瞩目。 与美国一样,中国也渴望其石油供应来源多样化,不只局限于中东地区。目前该国的石油进口中,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来自非洲。中国企业大举投资于尼日利亚和安哥拉的海上油田,这两国是次撒哈拉非洲地区最大的产油国。中国企业还与尼日尔和阿尔及利亚达成石油勘探协议,并逐步进入乍得、加蓬及赤道几内亚等国。此外,中国还是苏丹石油行业最大的投资者和客户。 自然资源 首先,《金融时报》的报道认为,自然资源为中非合作提供了基础。对中国来说,非洲提供了一个新天地:其面积是中国的3倍,人口密度小于中国,还蕴藏着许多中国需要的原材料。安哥拉的原油、津巴布韦的铂金、赞比亚的铜矿、刚果(布)的热带林木、南非的铁矿石:所有这些都列在中国的采购单中。 反过来,中国人也为非洲各国政府提供了许多自己的优势。中国带来快速发展的第一手经验,适应穷国的条件,而且不会顾忌非洲国家的治理标准或人权问题。对于那些更习惯于与前欧洲殖民势力和美国打交道的非洲政府而言,中国正以有别于冷战时期意识形态竞争的方式,迅速成为他们的另一个选择。 建立影响 其次,从某个层面上来讲,中国“走进”非洲就是为了获取那里的资源,将数十亿美元资金投向那些具备开发潜力的油田,但其同时也有建立影响力的目的。中国通过经济援助、特许待遇、债务减免、奖学金、培训和派遣专家等方式,巩固其与非洲的政治贸易关系。近年,中国向非洲派驻了维和人员,而且还派出了选举观察员。 在内战停息后的安哥拉,中国承包商正在重建颇具传奇色彩的本格拉铁路(Benguela railway)——这条铁路最初由一家英国公司于上世纪20年代建成,连接着矿产丰富的非洲中心地带和大西洋海岸。在乌干达,一家中国公司正在其南部城市恩德培(Entebbe)将破败的国家宫(State House)改造成一个举行典礼的场所,为明年召开英联邦峰会做准备。 贸易激增 报道说,根据中国官方数据,2000年至今,中非贸易增长了近3 倍,去年的增幅达到36%,总额达到397亿美元。中国的出口产品大约一半为机电和高科技产品。成千上万的中国人来到非洲,包括前往埃塞俄比亚或博茨瓦纳等国的劳务人员,此外也不乏工程师、贸易商和小企业家。一项研究发现,2004年,在苏丹登记在册的中国人数量已经达到近2.4万,是90年代末的3倍。中国赴非洲旅游的人数也节节增长,官方数据显示,去年赴非洲旅游的人数增长一倍,达到11万人次。 中国政府称,过去10年,在非洲设立的中资企业逾600家。其中很多是制造业企业,他们或面向当地市场,或利用欧美对贫穷非洲国家产品的免税待遇,将产品出口到欧盟或美国。 “坦赞铁路”的故事 报道说,中国在非洲寻求政治盟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70年代。当时,中国、西方和苏联都在争夺非洲国家的支持。中国为非洲国家修建体育场和政府办公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援建长1850公里的“坦赞铁路”,连接赞比亚中部与坦桑尼亚港口城市达累斯萨拉姆,这是西方国家不愿接手的一个项目。 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上月高调访问非洲6国,包括尼日利亚和利比亚这两个主要的能源生产国。此行也向一些更小的国家发出信号:与北京合作,它们有望获得各种技术和经济援助。 如今,中国的政策服务于经济目标,其主要兴趣不仅在于石油和战略金属,还包括食物资源。作为一名迟到者,中国企业愿意承受被其它投资者规避的风险,进入别人不敢进入的国家。在塞拉利昂,中国公司悄悄填补了从旅馆业从建筑材料业的空白,而中国政府则通过捐赠一艘渔业巡逻船,壮大了塞拉利昂海军的力量。 上月,一份中国政府政策文件承诺为非洲大宗商品放宽市场准入,为某些产品提供免关税待遇,并通过优惠贷款和买方信贷等措施,进一步鼓励中国企业赴非洲投资。这些举措为中非双方在农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防务以及自然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开启了广阔天地。 非洲方面看法积极 报道说,迄今为止,对于中国影响力的迅猛膨胀,非洲方面的看法非常积极。中国被普遍视为现代化的典范;与西方伙伴相比,它对非洲需求的回应更为敏锐;中国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成本建造水坝、公路和桥梁,还能提供更适合非洲人消费能力的消费产品。在油价高企之际,尽管不出产石油的非洲国家承受较高的进口成本,但受中国需求的拉动,非洲大陆从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中获益不少。 不过,批评之声也越来越多。从佛得角到纳米比亚,商人们对中国的“入侵”怨声载道。有人指责中国公司偏向雇用中国人,或者在雇用当地人时提供较差的待遇。此外,廉价的中国消费品也夺去了当地产品的市场。 南非国际事务研究所(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的莱尔·怀特(Lyal White)表示:“在中国与非洲之间,不存在纯粹无私的关系。”中国的兴趣不在于南非希望推销的高价值制成品。“非洲是个原材料宝库,而这就是中国所需要的。”
中国现在对非洲的开发还远远不够。什么时候能在非洲有驻军,什么时候才能够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