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ykkk统一度量衡zz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9:54:55
<p><br/><font color="#6b5ea2">秦始皇统一度量衡</font></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秦始皇得了天下之后,第一个要苦恼的便是赋税的征收问题。</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那时战乱初平,各地还是沿用当年诸侯国的那一套度量衡,乱七八糟毫无章法,制订征税标准极为麻烦。征收上来的赋税运到都城后,咸阳的官员要把各地的报告里的数字全部换算成咸阳当地的标准,也是天天苦不堪言。</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皇帝见了这种混乱场面,自然是心中大为不快,更何况都城里有些儒生见了,也发出些“今不如古”的酸臭感叹来,更是弄得他火冒三丈。这时候有个不怕死的向始皇帝进言,天下一统不是单单在地图上一圈地这么搞的,要统一就得把什么都统一,从量稻谷的器具大小、车马的宽度到人们脑子里的想法都得统一到一个尺度上。始皇帝听了这人的话,非常高兴,立即签发了两道皇诏。第一,委任此人为度量衡统一委员会委员长,负责制定天下的统一度量衡;第二,命令军队立即在咸阳东门外挖了个大坑,把咸阳的460多个儒生方士统统埋掉,免得他们唧唧歪歪。后一道命令执行得很好很及时,前一道命令却不免要生出些乱子来。</p><p>&nbsp;</p><p><br/>&nbsp;&nbsp;&nbsp; 此人得了始皇帝的命令,便写了五百封信,其中五十封,由他自己的随从去送给咸阳的度量衡专家,另外挑选了四百五十名精干可靠的信使,把其余的信送给咸阳以外的度量衡专家,邀请所有这些人来都城商讨统一度量衡的问题。</p><p>&nbsp;</p><p>&nbsp;&nbsp;&nbsp; 过了几天,送信给咸阳的人都回来报告说,咸阳的专家们一个也来不了,因为他们的通信地址都已经改在前几天军队挖的大坑里了。要把信送给他们,非得变成个死人,自己下去不可,只好作罢。</p><p>&nbsp;</p><p><br/>&nbsp;&nbsp;&nbsp; 又过了大半年,去外地的信使们陆陆续续回报说,那些专家们一听要邀请他们去咸阳,立即吓得目瞪口呆,接下来有人装疯卖傻吃屎喝尿,有人假装聋哑目盲,有人声称自己潜心学术不问世事,有人宣称自己得了癌症、艾滋或禽流感,不久于人世,还有人极力否认自己是信使要找的那个人,更可气的是一个姓徐的山东老头儿,一听知信使来意,当天晚上便诈称奉了皇命,骗开海岸警卫队,带着全家童仆五百多人坐船出海逃走,只留了一个聋哑昏聩的老太婆看守房子。总之,没有一个专家愿意来咸阳的。</p><p>&nbsp;</p><p><br/>&nbsp;&nbsp;&nbsp; 委员长听了大怒,拍桌子摔板凳骂“娘西皮”,然后又去请示了始皇帝,点了900名凶神恶煞的公差,要他们去把那些专家统统抓到咸阳来。公差们即刻上路,星夜兼程,终于在半年之后,把那449个专家和徐家看房子的老太婆都带到了咸阳,听凭委员长发落。</p><p>&nbsp;</p><p>&nbsp;&nbsp;&nbsp; 人到齐之后,正逢上正月十五。委员长大设宴席,酬劳一路奔波的公差们,也顺便安抚众专家的情绪。宴席开始的时候,秦始皇亲临现场,讲了三点意见。第一,统一度量衡乃是头等的大事,诸位专家务必要使出吃奶的力气,给天下定出个妥当的规矩来,当然,这个规矩妥当不妥当,还是要老子这个皇帝说了算。第二,在老子认可的标准出台前,公差们不准回家,还是两人一组看管住那些专家,免得他们消极怠工或是翻墙逃走。第三,这个事情乃是国家的大事,速度必须要快,弄得好了,自然有你们的好处,不过要是十年之内没有弄出来的话,对不起,你们就给老子修长城去吧。</p><p>&nbsp;</p><p>&nbsp;&nbsp;&nbsp; 专家们战战兢兢听完这三点意见,立即跪下来山呼万岁恩德,永世不忘。原来这些人自以为到了咸阳必死无疑,早把自己通讯地址改做“咸阳东门外大坑三米深处”,给家人交代了后事,分了财产,如今一听竟然不埋了,最多不过修长城,自然感激涕零。</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日,始皇帝下令,把咸阳国立监狱好好整修了番,改成大秦朝度量衡统一研究所,请专家们到里面上班,每人每天发米面两斤,肉一斤,酒一壶。诸位,这个标准在秦朝,那可是王公贵族都没有的好待遇,但是那些专家们异常狡猾,他们事先做了一个恰好能装两斤米面和一斤肉的柜子,再请皇上把俸禄改成“米面半柜,肉半柜”。秦始皇琢磨了半天,没想出来这些专家在玩什么花样,于是照准。</p><p>&nbsp;</p><p><br/>&nbsp;&nbsp;&nbsp; &nbsp; 前219年正月二十日,大秦朝度量衡统一研究所正式挂牌开始运转。运转的第一天,专家们就因为该用什么语言办公而争了个面红耳赤。最后由委员长拍板决定,以咸阳话为办公通用语,以咸阳的度量衡为所内通用标准计量单位,才算平息了这场争论。</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第二天,专家们开始讨论度量衡问题——诸位,胖子要在这里插一句话,古往今来,最不可信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专家意见”。大凡电视上放的药品广告中的专家意见,一定是说这药是多么多么好的,你要是真信了去买来吃,虽然不至于中毒,不过功效一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并且一定逃不了冤大头这顶帽子。一个专家的威力就如此之大,更何况四百多个专家?把这些人放在咸阳,那简直就是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一颗定时炸弹,而他们居然还要认真的把天下百姓日常生活所遵循的东西当学术来研究,这就不是定时炸弹,而简直是二十八厘米的大炮弹了。</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专家们首先讨论的是,度量衡都包括些什么东西?&nbsp; 现在你去街上随便问一个人,统一度量衡要统一哪些?那人肯定能给你说出诸如长度、重量、面积、体积、货币单位等等,要是有点脑子的人,大概还能想到道路宽度、桥梁涵洞制式什么的,这些东西都很正确,专家们也都列出了这些东西——这都不知道还能叫专家吗?</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nbsp; 但是专家们要是光知道这些,那在大街上随便抓几个普通人来就得了,也犯不着兴师动众的把他们从大老远的地方请过来。专家就是专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除了要统一这些之外,他们还想搞点能青史留名的。 他们还想统一时间和方向。</p><p>&nbsp;</p><p>&nbsp;&nbsp;&nbsp; 自古以来,都是天亮天黑就是一天,东西南北也都是东西南北,大家也都习惯了。如今这些专家们非要逆天而行,出乱子那是一定的,要是不出乱子,那倒是怪了。更何况研究所里有四百多个专家,人多嘴杂,又兼之籍贯各异,习惯不同,于是研究所提出的度量衡统一方案,一时大乱。 </p><p>&nbsp;</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研究所的专家里,最多的是楚国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北人。楚地自古以来就出聪明人,这是大家公认的。古人云“惟楚有才,惟齐用之”,现在说“天上的九头鸟,地上的湖北佬”,可见楚国多能人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今概莫能外。并且湖北人不但聪明,更爱瞎折腾,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上没少留下湖北人的影子。</p><p>&nbsp;</p><p><br/>&nbsp;&nbsp;&nbsp; 话说这研究所里四百多个专家,楚人倒占了小二百号。剩下的人里面,齐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又占了快一半,也有一百多。如前所说,惟楚有才,惟齐用之,因此齐国当年从楚国引进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人才,这当中自然也有些度量衡方面的专家。再者,齐国自己的文化教育也比较普及,国家实行教育补贴制,教师带的学生越多,从国家领到的钱越多,因此齐国的教师全都玩命一样的收学生。据说,有个特别能吹的鲁国人跑到齐国去后,竟然一口气收了三千个学生,后来因为从国家领的钱太多,遭到了黑社会的敲诈,跑到其他国家四处流亡……当然,这也是另外一个故事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这些人研究度量衡统一,并不是像现在一样分成不同的项目团队来研究,而是对每一个问题都拿到全体大会上讨论。盖因古时的人,学问不拘一点,自由随意,因此对很多问题都能说出番大道理来,并且每个专家都不愿意自己被排除到任何一个标准的讨论之外——首先,专家们担心日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自己分不到这个项目的奖赏,其次,专家们担心自己的缺席会导致这个项目的迟缓,以至于不能在十年内按期完成,始皇帝生起气来,把他们统统赶去修长城,那可是不管你有没有参与过这个项目的。</p><p>&nbsp;</p><p><br/>&nbsp;&nbsp;&nbsp; 关于研究所的设施,还可以补充一点。专家公寓乃是由以前的秦朝国立监狱的监舍改造而来,历史悠久,更加之犯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要破墙逃走,因此不免有些破烂,墙上也不免有些裂缝或是勺子挖出来的坑道之类——当然,后者被一张草纸糊上了,而烤火的炉子也砌得非常之次,只能暖暖手,要是你想再把火烧大点,就有把房子点着的危险,因为那火炉是靠着木头柱子砌的,因此一到冬天,住在里面的人就非常难过,当然暖和的办法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把房子点着。该楼是土木混杂的,烧倒是很好烧,烧起来也一定暖和,只是没人到那时候还敢在里面烤火。时值正月,咸阳的气温能冻死狗,专家们住在这么破的房子里,又不敢把火烧旺点,自然冷得要命。而研究所的会场乃是一个操场,冬天寒风凛冽,完全不是人呆的地方,但这些专家竟然没有一个冻死,这就要感谢研究所的讨论问题方式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 研究所里参与讨论问题的规则很简单,哪一派声音大,人多,就以哪一派的标准为准。一开始,专家们还能平心静气的相互讨论,随着讨论愈加激烈,专家们的脸也越来越红,太阳穴上青筋条条绽出,开始互相讥诮,问候对方的十八代祖宗,这种时候,楚国专家仗着自己人多声音大,总是能占上风。其他的专家气不过,就向他们投掷陶罐之类的器物,最后演化到大打出手,到这时,就是山东帮的天下了。会议之所以开成这副德行,究其原因,一小半是因为对学术问题过于执著,一大半倒是因为天气太冷,专家们要是不活动活动的话有冻死的危险。等到冬天过去,专家们已经养成了互相殴斗的习惯,每逢开会讨论问题,操场上总是热闹非凡。时间一长,先是咸阳城里那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们爱到这儿来看个热闹,最后只要他们要开会,大半个咸阳城的人都蜂拥而至,当不要钱的猴戏看,一时间竟然成了咸阳城的一种时尚。</p><p>&nbsp;</p><p><br/>&nbsp;&nbsp;&nbsp;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始皇帝听到之后,非常生气,派人传了一道旨意。诏书上说,老子花了那么多米面酒肉把你们这些专家请来,是让你们来研究统一度量衡问题的,不是让你们来演猴戏的。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了,你们不但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还弄得咸阳城人人无心做事,只等着看猴戏。我现在非常生气。赢大爷的脾气,你们是晓得的。如果再看不到你们提出的方案的话,就要把你们统统发配去蛮荒之地挖土修长城,修好之后再把你们统统埋在挖土挖出的坑里,埋个几百米深,让后世的人挖断十把铲子也把你们挖不出来。你们都给老子小心点着吧!</p><p>&nbsp;</p><p><br/>&nbsp;&nbsp;&nbsp; 专家们接到这道圣旨,惊慌非常,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一召开,个个都成了骟过的猪,垂头丧气,再也没有全武行时候那种雄赳赳的气势。有专家提议赶快搞一套标准出来,众人都认为此建议甚是合理,于是把议题改为“第一次整套统一标准制订大会”,继续讨论。</p><p>&nbsp;</p><p>&nbsp;&nbsp;&nbsp; 这次会议召开了三天,全咸阳的人也满怀期待的围观了三天,没想到会场上竟然没有丝毫打起来的迹象,让围观者大为不满。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专家们第一次在没有武斗的情况下完成了整个会议,这一点让人高兴,但会议的结论却让人沮丧。</p><p>&nbsp;</p><p><br/>&nbsp;&nbsp;&nbsp; “在目前的情况下,每一派,甚至每一个专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并且丝毫不愿妥协,所以决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意见。”当晚,委员长(此时他已经升任研究所所长)在自己的日记中如此写道,“单以东南西北的指定为例,楚国人声称天下最聪明的就是他们自己,因此要求将东方定为从咸阳指向楚国的方向;齐国人反驳说楚国的才子都向往齐国,因此东就是指向齐国的方向;还有人声称,自己当年做驴贩子的时候,在一个叫黔的地方见过一个号称最伟大的国家,因此东方应该是指向那个神秘的国家的方向;公差们(他们和我们呆得太久,已经被看作是自己人)则不断提醒大家,当今皇上才是升起的太阳,因此东方就是从任何一个地方指向咸阳的方向……”</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根据古书的记载,专家之间的分歧要远远比委员长记录下来的情况严重得多。比如东南西北的问题,即使是楚人,在团结一致提出将东方指向楚地的看法之后,很快就又因为到底指向楚地的哪一处而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每个人都希望东方指向自己的家乡,事实上,最好是指向自己的家。在其余的问题上,专家们也纠缠不清,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的习惯为准,并且为此提出了成套的解决方案,同时坚决的否定其他人的提案。</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迫于形势的需要,研究所在一天之内完成了民主政治进程,对提案的表决方式从互相争吵殴打、记名投票演进到了无记名投票。这是民主在古代中国的伟大胜利,但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专家们除了对自己的方案投赞成票之外,对其他人的提案都投反对票,因此每个人都只有一票。</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日记的下一页,所长又补充了一句话。&nbsp;&nbsp;&nbsp; “很显然,有必要把每一个人的方案都呈报老头子,由他定夺。但为了表示研究所的成绩,需要把每个人的看法都作为研究所群体得出的方案呈报,每天一个。”</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接下来的四百多天里,每天都有一道新的秘密奏折从统一度量衡研究所呈送到秦始皇的桌上。所有的奏折中都有一套全面的新度量衡标准,详细的阐明了所有的度量衡标准及原理,论述充分,事例翔实,计算精确,考虑周密。所有的奏折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宣称自己是最适合秦朝社会、最富有秦朝特色的度量衡方案,请始皇帝立即否定昨天呈递的旧方案,并且不要采信以后将呈递上来的那些胡言乱语的方案。在这一点上,只有第一道奏折是个例外,它只请求了皇上不要采纳以后的方案,但这不过是因为在它之前没有方案呈递而已。</p><p>&nbsp;</p><p><br/>&nbsp;&nbsp;&nbsp; 不幸的是,秦始皇是个富有实干精神的君主。他坚持认为,到底什么样的度量衡标准才是秦朝的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愿意执行的,必须经过实践来证明。因此,他每接到一个新的奏折,就下令在全国施行这个标准,为了表达自己统一度量衡的殷切愿望和身为皇帝的权威,他又加了一道命令,敢不执行新标准者,统统腰斩。</p><p>&nbsp;</p><p>&nbsp;&nbsp;&nbsp; 在接下来的四百多天里,每天有无数的钦差骑着快马,背着装满当天的新度量衡标准公告的包裹,从咸阳奔向四方。他们将新的度量衡标准告诉沿途的所有郡县,要求他们立即照此执行并观察他们的反应。换言之,那时侯的每个人每天都必须使用一套新的度量衡标准,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如果这种事情在现在发生,那你我每天早上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广播、电视或者上网,查询当天的度量衡标准,比看股票要热心得多,然而,幸好,那时侯并没有这些东西,现在则没有那些政策。</p><p>&nbsp;</p><p>&nbsp;&nbsp;&nbsp; 在接下来的四百多天里,秦朝的大地上,出现了无数的混乱。</p><p>&nbsp;</p><p><br/>&nbsp;&nbsp;&nbsp; 根据古书的记载,由于每天都要执行一套新的度量衡,因此秦人的生活遭到了严重的扰乱。戍兵的伙食标准是每天规定了“米面一斤”的,但一个戍兵今天的配给尚不足一口,明天又会面对即使是一头猪也吃不完的一大堆米饭;农事官吏呈报的奏折也是胡乱放卫星,前一天花生亩产量为500斤,后一天就一跃而成为13241斤;一家农户头天存粮不足半斤,下一天家里的一个萝卜就有千斤重;今天在山东通行无阻的马车,到了还在执行昨天标准的山西就因为辙距比路还宽而无法前进;人们以根据上个星期的货币标准制订的物价去邯郸买东西,却发现自己身上的钱连回寿陵都不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更可怕的是,专家们还随心所欲的改变一天的长度,有时候一天长达三个昼夜,过段时间又比一个黎明还短,搞得整个天下乱七八糟,一片混乱。</p><p>&nbsp;</p><p><br/>&nbsp;&nbsp;&nbsp; 慑于腰斩的恐吓,所有秦朝老百姓还是得执行每一个新标准——无论如何,没有人敢于和始皇帝叫板,但是和不和专家们叫板,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在接下来的四百多天里……秦朝的邮政系统遭到了最严峻的考验,很不幸的是,他们没能通过。</p><p>&nbsp;</p><p><br/>&nbsp;&nbsp;&nbsp; 苦不堪言的官员、士兵和百姓们从四面八方给统一度量衡研究所的专家们寄去无数信件,有言辞恳切请他们赶快回家别再折腾大伙儿的,有言辞激烈请他们都快自杀不要破坏社会安定的,有寄去毒药请他们自行加水饮用的,也有寄去箭头威胁说如果再乱来就要把他们统统杀掉的,等等。</p><p>&nbsp;</p><p>&nbsp;&nbsp;&nbsp; 无论内容如何,这些信都有三个共同点。第一,都希望专家们赶快从咸阳卷铺盖卷滚蛋,别再混充精英知识分子插手国家事务;第二,这些信都没有寄到,不独这些信,事实上所有的信都没有寄到;第三,没寄到的原因都不是信使工作不努力。</p><p>&nbsp;</p><p>&nbsp;&nbsp;&nbsp; 信使们一拿到信,立即准备行李食物,打马出发直奔咸阳。在路上,他们向每一个从咸阳来的钦差问路以确认自己和咸阳的方位。不幸的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发现咸阳的位置似乎是飘忽不定的,今天在自己东边五百里,明天就跑到了自己西边三十里,后天又一家伙到了北边。可怜的信差们就象夸父一般,在茫茫大地上徒劳的追逐着咸阳的踪迹。</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更为不幸的是,由于货币单位的变化,信差们从家里出来带的钱的价值也在不停的变化,一个今天摸遍全身上下尚不足以买一壶酒的家伙,第二天就能坐在满桌子鸡鸭鱼肉前大快朵颐。但是,我要着重指出一点,秦朝是重农抑商的社会,因此可怜的信差们在吃光自己从家里带的食物后,往往跑上几天也遇不到一个酒店。在这样的混乱之下,大部分的信差都饿死在了路上,只有极少数运气极好的人才在四处奔波之中来到了咸阳的门前。这时候,他们已经变得疯疯癫癫,记不起来自己的任务是送信了。</p><p>&nbsp;</p><p>&nbsp;&nbsp;&nbsp; 但变疯癫的人并不止是信差,在那段时间,全秦朝的老百姓都变得神经兮兮,一听到钦差来了就四散奔逃。由于每天吃的饭悬殊太大,每个人都有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大多数人还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唯一没有这方面苦恼的只有研究所里的专家们——前面已经说过,他们的俸禄是按照柜子容量来发放的。</p><p>&nbsp;</p><p>&nbsp;&nbsp;&nbsp; 这种情况终于被秦始皇所察觉到了。于是他又给研究所下了一道口气严厉的诏书,大骂专家们拿天下黎民折腾着玩,简直猪狗不如,良心大大的坏了,更坏的是,居然还敢在俸禄的问题上和他耍小聪明,看来都活得不耐烦了。不过念在专家们也是为国效力的份上,暂且留下他们性命,三天之内,必须拿出一套可行的,不用变的标准来,否则就要把他们统统的具五刑——诸位,具五刑的意思,《汉书·刑法志》是这么写的:“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这玩意翻译成现代汉语过于血腥,小子就不多事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 总之,专家们这一次又连夜开会,又出现了一人得一票的结果,不管反复投票多少次都一样。眼见得诸位专家都倔得要命,三日期限即将到来,所长不由得心急火燎,暗自后悔当初多事。但是,要所长自己把票投给别人,那也是不用想的。拿一个专家的话来说就是:“处死事小,失票事大。”宁肯大家一起死,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票投给别人。小子读至此处,掩卷长叹曰,人竟然能顽固至此!这么一看,估计是要全体专家一同赶赴杀场了。壮观固然壮观,但场面总是不大好看。但转念又起疑道,400多人同赴杀场,难道就不比坑儒生厉害,怎么正史上连个屁也不放?再翻开书一看,原来这当口,跳出一个人来,救了众位专家的命。</p><p>&nbsp;</p><p><br/>&nbsp;&nbsp;&nbsp;你道这人是谁?却原来便是那出海逃走的徐老头儿的看家大娘。这老婆子年事已高,头脑不大清楚。自从来了咸阳,每日间只在火边向着火取暖,从来不参与讨论,久而久之,竟然被人忘记了。今日这老太婆正在火边眯眠,听得所长唉声叹气,心中老大不高兴,怒道:“哭丧着脸干什么!投票投票,投你个死人的票啊!”</p><p>&nbsp;</p><p>&nbsp;&nbsp;&nbsp; 所长心中正忧闷得紧,挨了这顿臭骂,突然灵光一闪,跳起来大叫:“是了!要他们互相投票难,要他们投个死人的票,倒是容易!”把老婆子吓了一大跳。&nbsp; 于是所长立即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统一标准候选方案,方案的制定者,乃是死了上百年的商鞅。</p><p>&nbsp;</p><p>&nbsp;&nbsp;&nbsp; 专家们一想,三天期限将近,自己的方案看来是没法通过的了,但投了商鞅,至少也没有让别人的方案实现,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于是商鞅方案全票通过。</p><p>&nbsp;</p><p>&nbsp;&nbsp;&nbsp; 前214年,秦始皇在一天之内又签发了两道重要的诏书。第一,宣布从今日起,天下都以原来的秦制标准——也就是商鞅制订的标准为准;第二,命令将国立统一度量衡研究所搬迁到咸阳东门外大坑。自此,天下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秦朝也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混战以及混战后更可怕的混乱,天下太平。</p><p>&nbsp;</p><p><br/>&nbsp;&nbsp;&nbsp; 这一年,有个叫陈胜的年轻人,正在为日后要服的徭役发愁……自然,这还是另一个故事了……</p><p>&nbsp;</p><p>&nbsp;</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2 13:56:00编辑过]
<p><br/><font color="#6b5ea2">秦始皇统一度量衡</font></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秦始皇得了天下之后,第一个要苦恼的便是赋税的征收问题。</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那时战乱初平,各地还是沿用当年诸侯国的那一套度量衡,乱七八糟毫无章法,制订征税标准极为麻烦。征收上来的赋税运到都城后,咸阳的官员要把各地的报告里的数字全部换算成咸阳当地的标准,也是天天苦不堪言。</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皇帝见了这种混乱场面,自然是心中大为不快,更何况都城里有些儒生见了,也发出些“今不如古”的酸臭感叹来,更是弄得他火冒三丈。这时候有个不怕死的向始皇帝进言,天下一统不是单单在地图上一圈地这么搞的,要统一就得把什么都统一,从量稻谷的器具大小、车马的宽度到人们脑子里的想法都得统一到一个尺度上。始皇帝听了这人的话,非常高兴,立即签发了两道皇诏。第一,委任此人为度量衡统一委员会委员长,负责制定天下的统一度量衡;第二,命令军队立即在咸阳东门外挖了个大坑,把咸阳的460多个儒生方士统统埋掉,免得他们唧唧歪歪。后一道命令执行得很好很及时,前一道命令却不免要生出些乱子来。</p><p>&nbsp;</p><p><br/>&nbsp;&nbsp;&nbsp; 此人得了始皇帝的命令,便写了五百封信,其中五十封,由他自己的随从去送给咸阳的度量衡专家,另外挑选了四百五十名精干可靠的信使,把其余的信送给咸阳以外的度量衡专家,邀请所有这些人来都城商讨统一度量衡的问题。</p><p>&nbsp;</p><p>&nbsp;&nbsp;&nbsp; 过了几天,送信给咸阳的人都回来报告说,咸阳的专家们一个也来不了,因为他们的通信地址都已经改在前几天军队挖的大坑里了。要把信送给他们,非得变成个死人,自己下去不可,只好作罢。</p><p>&nbsp;</p><p><br/>&nbsp;&nbsp;&nbsp; 又过了大半年,去外地的信使们陆陆续续回报说,那些专家们一听要邀请他们去咸阳,立即吓得目瞪口呆,接下来有人装疯卖傻吃屎喝尿,有人假装聋哑目盲,有人声称自己潜心学术不问世事,有人宣称自己得了癌症、艾滋或禽流感,不久于人世,还有人极力否认自己是信使要找的那个人,更可气的是一个姓徐的山东老头儿,一听知信使来意,当天晚上便诈称奉了皇命,骗开海岸警卫队,带着全家童仆五百多人坐船出海逃走,只留了一个聋哑昏聩的老太婆看守房子。总之,没有一个专家愿意来咸阳的。</p><p>&nbsp;</p><p><br/>&nbsp;&nbsp;&nbsp; 委员长听了大怒,拍桌子摔板凳骂“娘西皮”,然后又去请示了始皇帝,点了900名凶神恶煞的公差,要他们去把那些专家统统抓到咸阳来。公差们即刻上路,星夜兼程,终于在半年之后,把那449个专家和徐家看房子的老太婆都带到了咸阳,听凭委员长发落。</p><p>&nbsp;</p><p>&nbsp;&nbsp;&nbsp; 人到齐之后,正逢上正月十五。委员长大设宴席,酬劳一路奔波的公差们,也顺便安抚众专家的情绪。宴席开始的时候,秦始皇亲临现场,讲了三点意见。第一,统一度量衡乃是头等的大事,诸位专家务必要使出吃奶的力气,给天下定出个妥当的规矩来,当然,这个规矩妥当不妥当,还是要老子这个皇帝说了算。第二,在老子认可的标准出台前,公差们不准回家,还是两人一组看管住那些专家,免得他们消极怠工或是翻墙逃走。第三,这个事情乃是国家的大事,速度必须要快,弄得好了,自然有你们的好处,不过要是十年之内没有弄出来的话,对不起,你们就给老子修长城去吧。</p><p>&nbsp;</p><p>&nbsp;&nbsp;&nbsp; 专家们战战兢兢听完这三点意见,立即跪下来山呼万岁恩德,永世不忘。原来这些人自以为到了咸阳必死无疑,早把自己通讯地址改做“咸阳东门外大坑三米深处”,给家人交代了后事,分了财产,如今一听竟然不埋了,最多不过修长城,自然感激涕零。</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日,始皇帝下令,把咸阳国立监狱好好整修了番,改成大秦朝度量衡统一研究所,请专家们到里面上班,每人每天发米面两斤,肉一斤,酒一壶。诸位,这个标准在秦朝,那可是王公贵族都没有的好待遇,但是那些专家们异常狡猾,他们事先做了一个恰好能装两斤米面和一斤肉的柜子,再请皇上把俸禄改成“米面半柜,肉半柜”。秦始皇琢磨了半天,没想出来这些专家在玩什么花样,于是照准。</p><p>&nbsp;</p><p><br/>&nbsp;&nbsp;&nbsp; &nbsp; 前219年正月二十日,大秦朝度量衡统一研究所正式挂牌开始运转。运转的第一天,专家们就因为该用什么语言办公而争了个面红耳赤。最后由委员长拍板决定,以咸阳话为办公通用语,以咸阳的度量衡为所内通用标准计量单位,才算平息了这场争论。</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第二天,专家们开始讨论度量衡问题——诸位,胖子要在这里插一句话,古往今来,最不可信的东西,就是所谓的“专家意见”。大凡电视上放的药品广告中的专家意见,一定是说这药是多么多么好的,你要是真信了去买来吃,虽然不至于中毒,不过功效一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并且一定逃不了冤大头这顶帽子。一个专家的威力就如此之大,更何况四百多个专家?把这些人放在咸阳,那简直就是破坏社会安定团结的一颗定时炸弹,而他们居然还要认真的把天下百姓日常生活所遵循的东西当学术来研究,这就不是定时炸弹,而简直是二十八厘米的大炮弹了。</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专家们首先讨论的是,度量衡都包括些什么东西?&nbsp; 现在你去街上随便问一个人,统一度量衡要统一哪些?那人肯定能给你说出诸如长度、重量、面积、体积、货币单位等等,要是有点脑子的人,大概还能想到道路宽度、桥梁涵洞制式什么的,这些东西都很正确,专家们也都列出了这些东西——这都不知道还能叫专家吗?</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nbsp; 但是专家们要是光知道这些,那在大街上随便抓几个普通人来就得了,也犯不着兴师动众的把他们从大老远的地方请过来。专家就是专家,不是一般人能比的,除了要统一这些之外,他们还想搞点能青史留名的。 他们还想统一时间和方向。</p><p>&nbsp;</p><p>&nbsp;&nbsp;&nbsp; 自古以来,都是天亮天黑就是一天,东西南北也都是东西南北,大家也都习惯了。如今这些专家们非要逆天而行,出乱子那是一定的,要是不出乱子,那倒是怪了。更何况研究所里有四百多个专家,人多嘴杂,又兼之籍贯各异,习惯不同,于是研究所提出的度量衡统一方案,一时大乱。 </p><p>&nbsp;</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研究所的专家里,最多的是楚国人,也就是现在的湖北人。楚地自古以来就出聪明人,这是大家公认的。古人云“惟楚有才,惟齐用之”,现在说“天上的九头鸟,地上的湖北佬”,可见楚国多能人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古今概莫能外。并且湖北人不但聪明,更爱瞎折腾,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上没少留下湖北人的影子。</p><p>&nbsp;</p><p><br/>&nbsp;&nbsp;&nbsp; 话说这研究所里四百多个专家,楚人倒占了小二百号。剩下的人里面,齐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又占了快一半,也有一百多。如前所说,惟楚有才,惟齐用之,因此齐国当年从楚国引进了不少各行各业的人才,这当中自然也有些度量衡方面的专家。再者,齐国自己的文化教育也比较普及,国家实行教育补贴制,教师带的学生越多,从国家领到的钱越多,因此齐国的教师全都玩命一样的收学生。据说,有个特别能吹的鲁国人跑到齐国去后,竟然一口气收了三千个学生,后来因为从国家领的钱太多,遭到了黑社会的敲诈,跑到其他国家四处流亡……当然,这也是另外一个故事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这些人研究度量衡统一,并不是像现在一样分成不同的项目团队来研究,而是对每一个问题都拿到全体大会上讨论。盖因古时的人,学问不拘一点,自由随意,因此对很多问题都能说出番大道理来,并且每个专家都不愿意自己被排除到任何一个标准的讨论之外——首先,专家们担心日后论功行赏的时候,自己分不到这个项目的奖赏,其次,专家们担心自己的缺席会导致这个项目的迟缓,以至于不能在十年内按期完成,始皇帝生起气来,把他们统统赶去修长城,那可是不管你有没有参与过这个项目的。</p><p>&nbsp;</p><p><br/>&nbsp;&nbsp;&nbsp; 关于研究所的设施,还可以补充一点。专家公寓乃是由以前的秦朝国立监狱的监舍改造而来,历史悠久,更加之犯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要破墙逃走,因此不免有些破烂,墙上也不免有些裂缝或是勺子挖出来的坑道之类——当然,后者被一张草纸糊上了,而烤火的炉子也砌得非常之次,只能暖暖手,要是你想再把火烧大点,就有把房子点着的危险,因为那火炉是靠着木头柱子砌的,因此一到冬天,住在里面的人就非常难过,当然暖和的办法也不是没有,那就是把房子点着。该楼是土木混杂的,烧倒是很好烧,烧起来也一定暖和,只是没人到那时候还敢在里面烤火。时值正月,咸阳的气温能冻死狗,专家们住在这么破的房子里,又不敢把火烧旺点,自然冷得要命。而研究所的会场乃是一个操场,冬天寒风凛冽,完全不是人呆的地方,但这些专家竟然没有一个冻死,这就要感谢研究所的讨论问题方式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 研究所里参与讨论问题的规则很简单,哪一派声音大,人多,就以哪一派的标准为准。一开始,专家们还能平心静气的相互讨论,随着讨论愈加激烈,专家们的脸也越来越红,太阳穴上青筋条条绽出,开始互相讥诮,问候对方的十八代祖宗,这种时候,楚国专家仗着自己人多声音大,总是能占上风。其他的专家气不过,就向他们投掷陶罐之类的器物,最后演化到大打出手,到这时,就是山东帮的天下了。会议之所以开成这副德行,究其原因,一小半是因为对学术问题过于执著,一大半倒是因为天气太冷,专家们要是不活动活动的话有冻死的危险。等到冬天过去,专家们已经养成了互相殴斗的习惯,每逢开会讨论问题,操场上总是热闹非凡。时间一长,先是咸阳城里那些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们爱到这儿来看个热闹,最后只要他们要开会,大半个咸阳城的人都蜂拥而至,当不要钱的猴戏看,一时间竟然成了咸阳城的一种时尚。</p><p>&nbsp;</p><p><br/>&nbsp;&nbsp;&nbsp; 这个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终于传到了秦始皇的耳朵里。始皇帝听到之后,非常生气,派人传了一道旨意。诏书上说,老子花了那么多米面酒肉把你们这些专家请来,是让你们来研究统一度量衡问题的,不是让你们来演猴戏的。现在时间已经过去了三年了,你们不但什么都没有研究出来,还弄得咸阳城人人无心做事,只等着看猴戏。我现在非常生气。赢大爷的脾气,你们是晓得的。如果再看不到你们提出的方案的话,就要把你们统统发配去蛮荒之地挖土修长城,修好之后再把你们统统埋在挖土挖出的坑里,埋个几百米深,让后世的人挖断十把铲子也把你们挖不出来。你们都给老子小心点着吧!</p><p>&nbsp;</p><p><br/>&nbsp;&nbsp;&nbsp; 专家们接到这道圣旨,惊慌非常,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对策。会议一召开,个个都成了骟过的猪,垂头丧气,再也没有全武行时候那种雄赳赳的气势。有专家提议赶快搞一套标准出来,众人都认为此建议甚是合理,于是把议题改为“第一次整套统一标准制订大会”,继续讨论。</p><p>&nbsp;</p><p>&nbsp;&nbsp;&nbsp; 这次会议召开了三天,全咸阳的人也满怀期待的围观了三天,没想到会场上竟然没有丝毫打起来的迹象,让围观者大为不满。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是专家们第一次在没有武斗的情况下完成了整个会议,这一点让人高兴,但会议的结论却让人沮丧。</p><p>&nbsp;</p><p><br/>&nbsp;&nbsp;&nbsp; “在目前的情况下,每一派,甚至每一个专家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案,并且丝毫不愿妥协,所以决不可能形成统一的意见。”当晚,委员长(此时他已经升任研究所所长)在自己的日记中如此写道,“单以东南西北的指定为例,楚国人声称天下最聪明的就是他们自己,因此要求将东方定为从咸阳指向楚国的方向;齐国人反驳说楚国的才子都向往齐国,因此东就是指向齐国的方向;还有人声称,自己当年做驴贩子的时候,在一个叫黔的地方见过一个号称最伟大的国家,因此东方应该是指向那个神秘的国家的方向;公差们(他们和我们呆得太久,已经被看作是自己人)则不断提醒大家,当今皇上才是升起的太阳,因此东方就是从任何一个地方指向咸阳的方向……”</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根据古书的记载,专家之间的分歧要远远比委员长记录下来的情况严重得多。比如东南西北的问题,即使是楚人,在团结一致提出将东方指向楚地的看法之后,很快就又因为到底指向楚地的哪一处而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每个人都希望东方指向自己的家乡,事实上,最好是指向自己的家。在其余的问题上,专家们也纠缠不清,每个人都希望以自己的习惯为准,并且为此提出了成套的解决方案,同时坚决的否定其他人的提案。</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迫于形势的需要,研究所在一天之内完成了民主政治进程,对提案的表决方式从互相争吵殴打、记名投票演进到了无记名投票。这是民主在古代中国的伟大胜利,但并没有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专家们除了对自己的方案投赞成票之外,对其他人的提案都投反对票,因此每个人都只有一票。</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日记的下一页,所长又补充了一句话。&nbsp;&nbsp;&nbsp; “很显然,有必要把每一个人的方案都呈报老头子,由他定夺。但为了表示研究所的成绩,需要把每个人的看法都作为研究所群体得出的方案呈报,每天一个。”</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接下来的四百多天里,每天都有一道新的秘密奏折从统一度量衡研究所呈送到秦始皇的桌上。所有的奏折中都有一套全面的新度量衡标准,详细的阐明了所有的度量衡标准及原理,论述充分,事例翔实,计算精确,考虑周密。所有的奏折都有一个很重要的相似之处,那就是宣称自己是最适合秦朝社会、最富有秦朝特色的度量衡方案,请始皇帝立即否定昨天呈递的旧方案,并且不要采信以后将呈递上来的那些胡言乱语的方案。在这一点上,只有第一道奏折是个例外,它只请求了皇上不要采纳以后的方案,但这不过是因为在它之前没有方案呈递而已。</p><p>&nbsp;</p><p><br/>&nbsp;&nbsp;&nbsp; 不幸的是,秦始皇是个富有实干精神的君主。他坚持认为,到底什么样的度量衡标准才是秦朝的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愿意执行的,必须经过实践来证明。因此,他每接到一个新的奏折,就下令在全国施行这个标准,为了表达自己统一度量衡的殷切愿望和身为皇帝的权威,他又加了一道命令,敢不执行新标准者,统统腰斩。</p><p>&nbsp;</p><p>&nbsp;&nbsp;&nbsp; 在接下来的四百多天里,每天有无数的钦差骑着快马,背着装满当天的新度量衡标准公告的包裹,从咸阳奔向四方。他们将新的度量衡标准告诉沿途的所有郡县,要求他们立即照此执行并观察他们的反应。换言之,那时侯的每个人每天都必须使用一套新的度量衡标准,这样的后果可想而知。如果这种事情在现在发生,那你我每天早上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广播、电视或者上网,查询当天的度量衡标准,比看股票要热心得多,然而,幸好,那时侯并没有这些东西,现在则没有那些政策。</p><p>&nbsp;</p><p>&nbsp;&nbsp;&nbsp; 在接下来的四百多天里,秦朝的大地上,出现了无数的混乱。</p><p>&nbsp;</p><p><br/>&nbsp;&nbsp;&nbsp; 根据古书的记载,由于每天都要执行一套新的度量衡,因此秦人的生活遭到了严重的扰乱。戍兵的伙食标准是每天规定了“米面一斤”的,但一个戍兵今天的配给尚不足一口,明天又会面对即使是一头猪也吃不完的一大堆米饭;农事官吏呈报的奏折也是胡乱放卫星,前一天花生亩产量为500斤,后一天就一跃而成为13241斤;一家农户头天存粮不足半斤,下一天家里的一个萝卜就有千斤重;今天在山东通行无阻的马车,到了还在执行昨天标准的山西就因为辙距比路还宽而无法前进;人们以根据上个星期的货币标准制订的物价去邯郸买东西,却发现自己身上的钱连回寿陵都不够……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更可怕的是,专家们还随心所欲的改变一天的长度,有时候一天长达三个昼夜,过段时间又比一个黎明还短,搞得整个天下乱七八糟,一片混乱。</p><p>&nbsp;</p><p><br/>&nbsp;&nbsp;&nbsp; 慑于腰斩的恐吓,所有秦朝老百姓还是得执行每一个新标准——无论如何,没有人敢于和始皇帝叫板,但是和不和专家们叫板,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在接下来的四百多天里……秦朝的邮政系统遭到了最严峻的考验,很不幸的是,他们没能通过。</p><p>&nbsp;</p><p><br/>&nbsp;&nbsp;&nbsp; 苦不堪言的官员、士兵和百姓们从四面八方给统一度量衡研究所的专家们寄去无数信件,有言辞恳切请他们赶快回家别再折腾大伙儿的,有言辞激烈请他们都快自杀不要破坏社会安定的,有寄去毒药请他们自行加水饮用的,也有寄去箭头威胁说如果再乱来就要把他们统统杀掉的,等等。</p><p>&nbsp;</p><p>&nbsp;&nbsp;&nbsp; 无论内容如何,这些信都有三个共同点。第一,都希望专家们赶快从咸阳卷铺盖卷滚蛋,别再混充精英知识分子插手国家事务;第二,这些信都没有寄到,不独这些信,事实上所有的信都没有寄到;第三,没寄到的原因都不是信使工作不努力。</p><p>&nbsp;</p><p>&nbsp;&nbsp;&nbsp; 信使们一拿到信,立即准备行李食物,打马出发直奔咸阳。在路上,他们向每一个从咸阳来的钦差问路以确认自己和咸阳的方位。不幸的是,正因为如此,他们发现咸阳的位置似乎是飘忽不定的,今天在自己东边五百里,明天就跑到了自己西边三十里,后天又一家伙到了北边。可怜的信差们就象夸父一般,在茫茫大地上徒劳的追逐着咸阳的踪迹。</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更为不幸的是,由于货币单位的变化,信差们从家里出来带的钱的价值也在不停的变化,一个今天摸遍全身上下尚不足以买一壶酒的家伙,第二天就能坐在满桌子鸡鸭鱼肉前大快朵颐。但是,我要着重指出一点,秦朝是重农抑商的社会,因此可怜的信差们在吃光自己从家里带的食物后,往往跑上几天也遇不到一个酒店。在这样的混乱之下,大部分的信差都饿死在了路上,只有极少数运气极好的人才在四处奔波之中来到了咸阳的门前。这时候,他们已经变得疯疯癫癫,记不起来自己的任务是送信了。</p><p>&nbsp;</p><p>&nbsp;&nbsp;&nbsp; 但变疯癫的人并不止是信差,在那段时间,全秦朝的老百姓都变得神经兮兮,一听到钦差来了就四散奔逃。由于每天吃的饭悬殊太大,每个人都有严重的消化道疾病,大多数人还患有严重的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唯一没有这方面苦恼的只有研究所里的专家们——前面已经说过,他们的俸禄是按照柜子容量来发放的。</p><p>&nbsp;</p><p>&nbsp;&nbsp;&nbsp; 这种情况终于被秦始皇所察觉到了。于是他又给研究所下了一道口气严厉的诏书,大骂专家们拿天下黎民折腾着玩,简直猪狗不如,良心大大的坏了,更坏的是,居然还敢在俸禄的问题上和他耍小聪明,看来都活得不耐烦了。不过念在专家们也是为国效力的份上,暂且留下他们性命,三天之内,必须拿出一套可行的,不用变的标准来,否则就要把他们统统的具五刑——诸位,具五刑的意思,《汉书·刑法志》是这么写的:“先黥、劓、斩左右趾,笞杀之,枭其首,菹其骨于市。其诽谤詈诅者,又先断舌,故谓之具五刑。”这玩意翻译成现代汉语过于血腥,小子就不多事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 总之,专家们这一次又连夜开会,又出现了一人得一票的结果,不管反复投票多少次都一样。眼见得诸位专家都倔得要命,三日期限即将到来,所长不由得心急火燎,暗自后悔当初多事。但是,要所长自己把票投给别人,那也是不用想的。拿一个专家的话来说就是:“处死事小,失票事大。”宁肯大家一起死,也不愿意把自己的一票投给别人。小子读至此处,掩卷长叹曰,人竟然能顽固至此!这么一看,估计是要全体专家一同赶赴杀场了。壮观固然壮观,但场面总是不大好看。但转念又起疑道,400多人同赴杀场,难道就不比坑儒生厉害,怎么正史上连个屁也不放?再翻开书一看,原来这当口,跳出一个人来,救了众位专家的命。</p><p>&nbsp;</p><p><br/>&nbsp;&nbsp;&nbsp;你道这人是谁?却原来便是那出海逃走的徐老头儿的看家大娘。这老婆子年事已高,头脑不大清楚。自从来了咸阳,每日间只在火边向着火取暖,从来不参与讨论,久而久之,竟然被人忘记了。今日这老太婆正在火边眯眠,听得所长唉声叹气,心中老大不高兴,怒道:“哭丧着脸干什么!投票投票,投你个死人的票啊!”</p><p>&nbsp;</p><p>&nbsp;&nbsp;&nbsp; 所长心中正忧闷得紧,挨了这顿臭骂,突然灵光一闪,跳起来大叫:“是了!要他们互相投票难,要他们投个死人的票,倒是容易!”把老婆子吓了一大跳。&nbsp; 于是所长立即在会议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统一标准候选方案,方案的制定者,乃是死了上百年的商鞅。</p><p>&nbsp;</p><p>&nbsp;&nbsp;&nbsp; 专家们一想,三天期限将近,自己的方案看来是没法通过的了,但投了商鞅,至少也没有让别人的方案实现,也算是比较好的结果——于是商鞅方案全票通过。</p><p>&nbsp;</p><p>&nbsp;&nbsp;&nbsp; 前214年,秦始皇在一天之内又签发了两道重要的诏书。第一,宣布从今日起,天下都以原来的秦制标准——也就是商鞅制订的标准为准;第二,命令将国立统一度量衡研究所搬迁到咸阳东门外大坑。自此,天下人终于松了一口气,秦朝也终于结束了多年的混战以及混战后更可怕的混乱,天下太平。</p><p>&nbsp;</p><p><br/>&nbsp;&nbsp;&nbsp; 这一年,有个叫陈胜的年轻人,正在为日后要服的徭役发愁……自然,这还是另一个故事了……</p><p>&nbsp;</p><p>&nbsp;</p><br/>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2 13:56:00编辑过]
强文!看了差点笑死。留个名先。
我以为 LZ要统一度量衡
<p>  哈哈,原作者真能恶搞。</p>
[em01][em01][em01]
<p>第二,命令将国立统一度量衡研究所搬迁到咸阳东门外大坑。</p><p>========================================================</p><p>这句什么意思?最后还是统统宰了?</p>
标题党......[em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