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朝鲜课文精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24:57
朝鲜课文选登


来源:观点与资源 
-------------------------------------------------
春暖花开的4月

那年春天(1981年4月),阳光格外明媚。
向阳的地方连翘花和金达莱花已盛开,杏花含苞欲放。
那天,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为了迎接举国欢庆的4月的节日做准备工作,非常忙,突然
响起了电话铃。他不在意地拿起话筒,没想到传来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声音,他恭敬地站起身。金正日同志到某一地区进行现场指导,刚回来,不顾在路途劳顿,立即打电话了解在金日成同志寿辰时向人民赠送礼品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金正日同志具体了解准备情况后表示满意,说做到那个程度就算不错,接着提出在这次节
日要用上保存着的补剂,那些补剂是人民群众为了对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健康长寿有所裨益而敬献的珍贵药材。


金正日同志每次收下人民敬赠的补剂时,从不为自己用,而嘱咐说,要好好保存起来,待
到要紧的时候用它。那位干部一听到金正日同志提出要用那些补剂,以为毕竟出现了需用补剂的要紧事,心里很想知道究竟要用在什么事上。金正日同志以慈祥的语调热情地说,每年在迎接4月的节日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工人阶级,要给他们自己能给予的一切,这就是他的心愿。然后,他又强调说:“最好在节日前夕,把我国人民送给我的补剂赠给工人。
“今天早晨,我再次看了一下财政经理部保存的补剂清单,要把牛黄、灵芝等补剂在4?15
节日之际送给我们的工人。”“为了工人阶级,有什么舍不得的呢?”顿时,那位干部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未能即刻回答他。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嘱托要在节日之前把补剂送到工人那里,然后才放下了话筒。那位干部眼眶发热,真想热烈地喊一声:“金正日同志那热烈的爱意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

                   幸福之家

新盖的清流馆为开馆加紧准备的1981年11月30日,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来到现场。
他在院子里满意地望着清流馆的外景。这座建筑形式很独特,犹如在海上航行的大船。过
一会儿,他才向里面走去。干部们先带他到家属餐厅去了。这是蕴含着他的深切关怀的餐厅。他曾说,清流馆应该设全家人可以一起来用餐的房间,并亲自在设计图纸上作了标识。
他环视一下房间,面带满意的微笑说:“餐厅里的饭桌置备得很好。现在才置备了朝鲜式饭桌。”他说着,仔细察看有螺钿的漆桌。他时儿弯下腰察看,时儿退一步瞧瞧,突然问,饭桌是不是显得高一些。干部们还没注意到那一点,未能立即回答。这时,他向一位干部说:
“要到里面去坐在桌前试试饭桌高不高。”遵照他的话,一位干部走进去在桌前坐下,把两臂放在桌上,还前后左右地动动身子以后说,不觉得高。随行人员把那位干部的坐高和饭桌的高度对比一下,然后说,看样子还算合适。可是,金正日同志以沉思的神色左右打量饭桌的高度,轻轻地摇了摇头。干部们不知他为什么那样摇头,有些疑惑不解地站在那里。
他说,要考虑到这里是家属来利的,全家人围坐着要以愉快的心情吃饭,如果孩子们感到
不方便,父母的心情会愉快吗?他又亲切地开导说,要把饭桌做的矮一点,好让孩子们不
觉得太高。考虑到个子最高的户主和主妇、个子各不相同的孩子们围着桌子坐下的情景,如果桌子的高矮只适于大人,对年纪各不相同的孩子是不方便的,这是必然的。
干部们想到,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像好操心的母亲一样为了让所有来这儿的人们喜笑颜开而
费心,都激动得喉咙梗塞。清流馆的各个房间里都洋溢着他对人民的热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登上二楼,走到休息室时,金正日同志忽然询问,这个馆子开始营业后,一天能接待多少
顾客,顾客一次进餐时间估计用几分钟。“估计一天接待15000名,用饭时间为40分钟。”
那位干部担心他会不会嫌他们把吃饭时间估计得太长。清流馆建成以后干部们在商讨经营管理问题的时候,曾慎重地商量了顾客用饭时间。有人说,顾客吃饭用30分钟就很充分,有人说,但要边吃边度过愉快的时间,需要40分钟。他们经充分考虑定为40分钟。
难怪回答他的那们干部,担忧会不会说他们把时间估计得过长。“40分钟嘛,时间估计得太短了吧。”金正日同志这么一说,干部们以惊讶的目光面面相觑。
这时,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微笑着说,家里来了稀客,或和朋友们相会就请到清流馆,怎么
能吃了饭就分手呢,不是要谈谈笑笑,印象深刻地度过愉快的时间吗?据我看一个半钟头
也不够。他又强调说:“要订好千席餐厅经营体系。”干部们感动得心里充满激情。
他们感到惭愧,因为他们原来把清流馆只当成销售饭菜的一般饭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不是把清流馆看做单纯的营业机构,而当做给人民带来文明而富有乐趣的生活的幸福之家,他对人民就是这样关怀备至。


                   在鱼雷艇上


197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有过这样的事。
这天,东海上风大浪高。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到东海岸一个海军部队访问的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要同海兵们一
道坐船出海。指挥员着了慌,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报告说,因为浪涛格外汹涌,出海有困难。
金正日同志却豪壮地说:“我最喜欢坐海军的船。你们说,今天海浪汹,坐船出海有困难,其实波汹涌时坐船才有意思。”他说,海兵的活动场是大海,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就要到海上去,不必担心,快下令出航。
这样,金正日同志上了旗舰,鱼雷艇队一气乘风破浪冲向波汹涌的大海。“你们看!我们的海兵进步多快,面貌一新了。……”“我们海军的战备状态万无一失。”金正日同志站在摇荡、海浪飞溅的甲板上,满意地望着海兵们出航的情景。他继续站在甲板上,同海兵们谈话,向指挥员们指出进一步发展海军武力的纲领性方针。鱼雷艇队不觉驶进了远海。离岸越远,海涛 叫酌,高大的惊涛骇浪接连袭来,来势之猛,好像要吞掉舰艇一般。干部们恳切地请金正日同志赶快到船舱里去。可是,他依然手握司令塔的撑杆站在甲板上。他说:
“不必为我担心,只管继续航行好啦。”他又说,为了解海兵生活才到海上来的,要了解真正的海兵生活,就要看看他们怎样和这样的海涛进行搏斗。
他推着指挥员的后背,叫他快向编队提示新的战斗情况。
这时,那浪峰变得更高,风势也越发猛烈。那浪涛冲向舰艇,艇身摇晃得厉害,连那些锻
炼有素的海兵都觉得有些难以支撑,金正日同志的衣服都被飞溅的浪花弄湿了。指挥员见

这景况,慌忙拿起无线电传话机,命令各编队转舵驶向波涛稍弱的沿海,于是,鱼雷艇一齐驶向沿海。金正日同志察觉舰艇转变了航向,感到奇怪地问道,船为什么不驶向已定的目标,变了航向,速度也渐渐变慢。指挥员支支吾吾地没有做正面回答。金正日同志看透了他的心思,温和地说道:“海兵不应该避开波涛航行。看样子,你们是因为我在这里才这么做,这样可不行。我今天同你们一道登上这个舰艇,是为了看看勇敢的海兵们的航海技术。”可是,指挥员还是犹豫不决,于是,金正日同志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说:“海兵不应该惧怕海涛。那样的海兵是不能保卫祖国的大海的。”“出海的战士应具备的重要风格之一,就是要养成无畏的胆量。”说罢,他要指挥员按原定目标继续航行。指挥员又拿起无线电传话机,下了命令。可是,接到新的命令的鱼雷艇好像都已领会了指挥员的那火热的心情,没有按照命令转航,而都驶来护卫着金正日同志所在的般艇,停在那里不动。这是反映海兵们一心祝愿金正日同志安康的令人感动的画面。金正日同志站在甲板上,留心地望着这一情景,向指挥员坚决地说。“你再下一次命令。命令他们照已布置的情况航行。”指挥员仰望着他那崇高的形象,向各编队重又下达了命令。鱼雷艇终于按照原定的航路乘风破浪快速驶去。
金正日同志透过望远镜满意地望着这一情景说道,看,我们的海兵有多么勇敢、大胆。祖
国的海洋正需要这样勇敢的海兵。海浪不断地向甲板冲过来,金正日同志却依然手扶司令塔的把手,没有离开甲板。鱼雷艇队继续全速前进,那惊涛骇浪都被它们降服了。
金正日同志那豪放的动人心弦的话音回荡着:“……好样的。我们有这样勇敢的海兵,祖国的海洋是铅墙铁壁!”指挥员一听他的话语,心里感到热乎乎的,他在心里喊道:“不是的。因为有培养了这样勇敢的海兵的钢铁统帅、军事天才金正日同志,祖国的海洋才是攻不破的要塞。”

                       竭诚拥戴

黄海北道凤山郡的一位老人,有一天,为了挖药草走进深山里去。
他在山沟土生土长,在这里过了一辈子,熟知山中的底细。他的儿女都已成长为能为国出

力的人材。他心想,不能因为自己年老只蹲在家里虚度光阴。于是,他仗着硬朗的身板常

走遍山地挖药草献给国家。
他不知不觉地越过黄海北道界线跨进江原道境内,不知疲倦地一根又一根地挖珍贵的药材


突然,他的双眼闪出兴奋的光。
原来有一棵长了几十年的山参花,映入他的眼帘。
“山参!”老人情不自禁地喊着奔过去。他拿出工具,生怕损毁一毫须根,精心地挖出来



看见那山参花的瞬间,在他脑际里浮现了要让慈父金日成同志延年益寿的念头。

据说,自古以来发现山参的人不管有没有人在旁要先喊道,那根山参是我的。可他在发现

那根山参的瞬间就在心里喊出那正是要敬献给金日成同志的。
老人用藓苔包好又大又好看的山参托在手里沉思起来。
为了给金日成同志他老人家送去药效大的新鲜山参,就要毫不迟延地登程上路,可是这儿

是江原道深山沟,路都难觅,离平壤一千多里。如果先返回家再去平壤,就会耽搁时间。

又想到他身上还穿着不整洁的服装又怎么办。……
他思绪万端,但有一个念头占了上峰,他想:为了把山参及早送到慈父领袖那里,就要跋

山涉水,径直上平壤去。
于是,老人毫不犹豫地直奔平壤。
竭诚拥戴敬爱的金日成同志的火热的心使他不知疲倦,身轻似燕好像长了翅膀,健步如飞

地走过千里险路,终于带着长生不老药到了平壤。
他一个年届古稀的人奔到平壤,好不容易才找到党中央委员会的正门。
那天,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度过繁忙的一天。
突然一位干部走进金正日同志办公室,要向他报告,但一看到他正在审阅文件,就犹豫不

决。他问道:
“有什么事?”
“有一位老人在江原道深山沟里挖了一棵山参,就径直奔到平壤,请求把那棵山参献给金

日成同志。”
他听了那位干部有关老人诚心诚意向领袖敬献山参的具体汇报。
他从那无名的山村老人的感人事迹体会我国人民拥戴慈父领袖的真情实意,在房间踱了一

阵。
“是多好的人民啊。”
他用这么一句话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然后,他想了一下,又向那位干部说,老人的诚意不好推辞,要收下山参,还谆谆嘱咐:


“……要筹备回礼,好好款待他,然后送他回去吧。”
老人出于百姓的道义和本份做了应该做的事,可是金正日同志却这样关照老人,指示要好

好款待老人,并赐予世代相传的礼品。
遵照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指示,老人立即被送往首都的一家大医院,在医院给他解除跋涉

千里而积下的劳顿,用各种补剂给他补养身体。
老人出院以后被带到烽火山旅馆的漂亮房间。
每天早晨,轿车等在门前,等他离开丰盛的饭桌以后,就载他到首都各处去参观。

“我一个乡下老头子算得了什么,竟受到亲爱的领导者先生的这般款待。……我有生以来

,连做梦也没想到这种待遇。想要报答这宏恩,只恨年纪太大了。一定要一代接一代地报

答他的恩典。……”
老人用袖口揩眼泪,喉咙梗塞得接不下话。
干部们向他说,还有不少地方要去参观。但他说,我怎么好光受款待呢,要像忠臣那样报

恩,就要珍惜光阴赶快回去干活。他就这样提早回去了。
他回去的时候,携带了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赐予的充满爱意的礼品。
老人坐在飞驰的车上,连连点头,喃喃自语。
“因为有他赐予老百姓的这种恩情,我国人民才有福可享,也才有我们的一心团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2 8:17:44编辑过]
朝鲜课文选登


来源:观点与资源 
-------------------------------------------------
春暖花开的4月

那年春天(1981年4月),阳光格外明媚。
向阳的地方连翘花和金达莱花已盛开,杏花含苞欲放。
那天,党中央委员会的一位干部为了迎接举国欢庆的4月的节日做准备工作,非常忙,突然
响起了电话铃。他不在意地拿起话筒,没想到传来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声音,他恭敬地站起身。金正日同志到某一地区进行现场指导,刚回来,不顾在路途劳顿,立即打电话了解在金日成同志寿辰时向人民赠送礼品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金正日同志具体了解准备情况后表示满意,说做到那个程度就算不错,接着提出在这次节
日要用上保存着的补剂,那些补剂是人民群众为了对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健康长寿有所裨益而敬献的珍贵药材。


金正日同志每次收下人民敬赠的补剂时,从不为自己用,而嘱咐说,要好好保存起来,待
到要紧的时候用它。那位干部一听到金正日同志提出要用那些补剂,以为毕竟出现了需用补剂的要紧事,心里很想知道究竟要用在什么事上。金正日同志以慈祥的语调热情地说,每年在迎接4月的节日的时候,他首先想到的是我们工人阶级,要给他们自己能给予的一切,这就是他的心愿。然后,他又强调说:“最好在节日前夕,把我国人民送给我的补剂赠给工人。
“今天早晨,我再次看了一下财政经理部保存的补剂清单,要把牛黄、灵芝等补剂在4?15
节日之际送给我们的工人。”“为了工人阶级,有什么舍不得的呢?”顿时,那位干部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未能即刻回答他。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嘱托要在节日之前把补剂送到工人那里,然后才放下了话筒。那位干部眼眶发热,真想热烈地喊一声:“金正日同志那热烈的爱意是举世无双,无与伦比的。”

                   幸福之家

新盖的清流馆为开馆加紧准备的1981年11月30日,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来到现场。
他在院子里满意地望着清流馆的外景。这座建筑形式很独特,犹如在海上航行的大船。过
一会儿,他才向里面走去。干部们先带他到家属餐厅去了。这是蕴含着他的深切关怀的餐厅。他曾说,清流馆应该设全家人可以一起来用餐的房间,并亲自在设计图纸上作了标识。
他环视一下房间,面带满意的微笑说:“餐厅里的饭桌置备得很好。现在才置备了朝鲜式饭桌。”他说着,仔细察看有螺钿的漆桌。他时儿弯下腰察看,时儿退一步瞧瞧,突然问,饭桌是不是显得高一些。干部们还没注意到那一点,未能立即回答。这时,他向一位干部说:
“要到里面去坐在桌前试试饭桌高不高。”遵照他的话,一位干部走进去在桌前坐下,把两臂放在桌上,还前后左右地动动身子以后说,不觉得高。随行人员把那位干部的坐高和饭桌的高度对比一下,然后说,看样子还算合适。可是,金正日同志以沉思的神色左右打量饭桌的高度,轻轻地摇了摇头。干部们不知他为什么那样摇头,有些疑惑不解地站在那里。
他说,要考虑到这里是家属来利的,全家人围坐着要以愉快的心情吃饭,如果孩子们感到
不方便,父母的心情会愉快吗?他又亲切地开导说,要把饭桌做的矮一点,好让孩子们不
觉得太高。考虑到个子最高的户主和主妇、个子各不相同的孩子们围着桌子坐下的情景,如果桌子的高矮只适于大人,对年纪各不相同的孩子是不方便的,这是必然的。
干部们想到,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像好操心的母亲一样为了让所有来这儿的人们喜笑颜开而
费心,都激动得喉咙梗塞。清流馆的各个房间里都洋溢着他对人民的热爱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登上二楼,走到休息室时,金正日同志忽然询问,这个馆子开始营业后,一天能接待多少
顾客,顾客一次进餐时间估计用几分钟。“估计一天接待15000名,用饭时间为40分钟。”
那位干部担心他会不会嫌他们把吃饭时间估计得太长。清流馆建成以后干部们在商讨经营管理问题的时候,曾慎重地商量了顾客用饭时间。有人说,顾客吃饭用30分钟就很充分,有人说,但要边吃边度过愉快的时间,需要40分钟。他们经充分考虑定为40分钟。
难怪回答他的那们干部,担忧会不会说他们把时间估计得过长。“40分钟嘛,时间估计得太短了吧。”金正日同志这么一说,干部们以惊讶的目光面面相觑。
这时,亲爱的金正日同志微笑着说,家里来了稀客,或和朋友们相会就请到清流馆,怎么
能吃了饭就分手呢,不是要谈谈笑笑,印象深刻地度过愉快的时间吗?据我看一个半钟头
也不够。他又强调说:“要订好千席餐厅经营体系。”干部们感动得心里充满激情。
他们感到惭愧,因为他们原来把清流馆只当成销售饭菜的一般饭馆。亲爱的金正日同志不是把清流馆看做单纯的营业机构,而当做给人民带来文明而富有乐趣的生活的幸福之家,他对人民就是这样关怀备至。


                   在鱼雷艇上


197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有过这样的事。
这天,东海上风大浪高。
出乎人们意料之外,到东海岸一个海军部队访问的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要同海兵们一
道坐船出海。指挥员着了慌,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报告说,因为浪涛格外汹涌,出海有困难。
金正日同志却豪壮地说:“我最喜欢坐海军的船。你们说,今天海浪汹,坐船出海有困难,其实波汹涌时坐船才有意思。”他说,海兵的活动场是大海,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就要到海上去,不必担心,快下令出航。
这样,金正日同志上了旗舰,鱼雷艇队一气乘风破浪冲向波汹涌的大海。“你们看!我们的海兵进步多快,面貌一新了。……”“我们海军的战备状态万无一失。”金正日同志站在摇荡、海浪飞溅的甲板上,满意地望着海兵们出航的情景。他继续站在甲板上,同海兵们谈话,向指挥员们指出进一步发展海军武力的纲领性方针。鱼雷艇队不觉驶进了远海。离岸越远,海涛 叫酌,高大的惊涛骇浪接连袭来,来势之猛,好像要吞掉舰艇一般。干部们恳切地请金正日同志赶快到船舱里去。可是,他依然手握司令塔的撑杆站在甲板上。他说:
“不必为我担心,只管继续航行好啦。”他又说,为了解海兵生活才到海上来的,要了解真正的海兵生活,就要看看他们怎样和这样的海涛进行搏斗。
他推着指挥员的后背,叫他快向编队提示新的战斗情况。
这时,那浪峰变得更高,风势也越发猛烈。那浪涛冲向舰艇,艇身摇晃得厉害,连那些锻
炼有素的海兵都觉得有些难以支撑,金正日同志的衣服都被飞溅的浪花弄湿了。指挥员见

这景况,慌忙拿起无线电传话机,命令各编队转舵驶向波涛稍弱的沿海,于是,鱼雷艇一齐驶向沿海。金正日同志察觉舰艇转变了航向,感到奇怪地问道,船为什么不驶向已定的目标,变了航向,速度也渐渐变慢。指挥员支支吾吾地没有做正面回答。金正日同志看透了他的心思,温和地说道:“海兵不应该避开波涛航行。看样子,你们是因为我在这里才这么做,这样可不行。我今天同你们一道登上这个舰艇,是为了看看勇敢的海兵们的航海技术。”可是,指挥员还是犹豫不决,于是,金正日同志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说:“海兵不应该惧怕海涛。那样的海兵是不能保卫祖国的大海的。”“出海的战士应具备的重要风格之一,就是要养成无畏的胆量。”说罢,他要指挥员按原定目标继续航行。指挥员又拿起无线电传话机,下了命令。可是,接到新的命令的鱼雷艇好像都已领会了指挥员的那火热的心情,没有按照命令转航,而都驶来护卫着金正日同志所在的般艇,停在那里不动。这是反映海兵们一心祝愿金正日同志安康的令人感动的画面。金正日同志站在甲板上,留心地望着这一情景,向指挥员坚决地说。“你再下一次命令。命令他们照已布置的情况航行。”指挥员仰望着他那崇高的形象,向各编队重又下达了命令。鱼雷艇终于按照原定的航路乘风破浪快速驶去。
金正日同志透过望远镜满意地望着这一情景说道,看,我们的海兵有多么勇敢、大胆。祖
国的海洋正需要这样勇敢的海兵。海浪不断地向甲板冲过来,金正日同志却依然手扶司令塔的把手,没有离开甲板。鱼雷艇队继续全速前进,那惊涛骇浪都被它们降服了。
金正日同志那豪放的动人心弦的话音回荡着:“……好样的。我们有这样勇敢的海兵,祖国的海洋是铅墙铁壁!”指挥员一听他的话语,心里感到热乎乎的,他在心里喊道:“不是的。因为有培养了这样勇敢的海兵的钢铁统帅、军事天才金正日同志,祖国的海洋才是攻不破的要塞。”

                       竭诚拥戴

黄海北道凤山郡的一位老人,有一天,为了挖药草走进深山里去。
他在山沟土生土长,在这里过了一辈子,熟知山中的底细。他的儿女都已成长为能为国出

力的人材。他心想,不能因为自己年老只蹲在家里虚度光阴。于是,他仗着硬朗的身板常

走遍山地挖药草献给国家。
他不知不觉地越过黄海北道界线跨进江原道境内,不知疲倦地一根又一根地挖珍贵的药材


突然,他的双眼闪出兴奋的光。
原来有一棵长了几十年的山参花,映入他的眼帘。
“山参!”老人情不自禁地喊着奔过去。他拿出工具,生怕损毁一毫须根,精心地挖出来



看见那山参花的瞬间,在他脑际里浮现了要让慈父金日成同志延年益寿的念头。

据说,自古以来发现山参的人不管有没有人在旁要先喊道,那根山参是我的。可他在发现

那根山参的瞬间就在心里喊出那正是要敬献给金日成同志的。
老人用藓苔包好又大又好看的山参托在手里沉思起来。
为了给金日成同志他老人家送去药效大的新鲜山参,就要毫不迟延地登程上路,可是这儿

是江原道深山沟,路都难觅,离平壤一千多里。如果先返回家再去平壤,就会耽搁时间。

又想到他身上还穿着不整洁的服装又怎么办。……
他思绪万端,但有一个念头占了上峰,他想:为了把山参及早送到慈父领袖那里,就要跋

山涉水,径直上平壤去。
于是,老人毫不犹豫地直奔平壤。
竭诚拥戴敬爱的金日成同志的火热的心使他不知疲倦,身轻似燕好像长了翅膀,健步如飞

地走过千里险路,终于带着长生不老药到了平壤。
他一个年届古稀的人奔到平壤,好不容易才找到党中央委员会的正门。
那天,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和往常一样,在办公室度过繁忙的一天。
突然一位干部走进金正日同志办公室,要向他报告,但一看到他正在审阅文件,就犹豫不

决。他问道:
“有什么事?”
“有一位老人在江原道深山沟里挖了一棵山参,就径直奔到平壤,请求把那棵山参献给金

日成同志。”
他听了那位干部有关老人诚心诚意向领袖敬献山参的具体汇报。
他从那无名的山村老人的感人事迹体会我国人民拥戴慈父领袖的真情实意,在房间踱了一

阵。
“是多好的人民啊。”
他用这么一句话表达了激动的心情。
然后,他想了一下,又向那位干部说,老人的诚意不好推辞,要收下山参,还谆谆嘱咐:


“……要筹备回礼,好好款待他,然后送他回去吧。”
老人出于百姓的道义和本份做了应该做的事,可是金正日同志却这样关照老人,指示要好

好款待老人,并赐予世代相传的礼品。
遵照亲爱的金正日同志的指示,老人立即被送往首都的一家大医院,在医院给他解除跋涉

千里而积下的劳顿,用各种补剂给他补养身体。
老人出院以后被带到烽火山旅馆的漂亮房间。
每天早晨,轿车等在门前,等他离开丰盛的饭桌以后,就载他到首都各处去参观。

“我一个乡下老头子算得了什么,竟受到亲爱的领导者先生的这般款待。……我有生以来

,连做梦也没想到这种待遇。想要报答这宏恩,只恨年纪太大了。一定要一代接一代地报

答他的恩典。……”
老人用袖口揩眼泪,喉咙梗塞得接不下话。
干部们向他说,还有不少地方要去参观。但他说,我怎么好光受款待呢,要像忠臣那样报

恩,就要珍惜光阴赶快回去干活。他就这样提早回去了。
他回去的时候,携带了亲爱的领导者金正日同志赐予的充满爱意的礼品。
老人坐在飞驰的车上,连连点头,喃喃自语。
“因为有他赐予老百姓的这种恩情,我国人民才有福可享,也才有我们的一心团结。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3-9-2 8:17:44编辑过]
可怜!!!!!!!!
夜郎自大。
呕!
吐了。。。。。。。。。。
多么怀念当年啊
呕~~~~~~~~~~~~~~~~~~~~~~~~~~
再呕~~~~~~~~~~~~~~~~~~~~~~~~~~~~~~~~~~`
挺好玩的,找到了点小时候的感觉。
的确象回到了从前!
不愚民,怎么独裁?
比我小时候经历的课文要恐怖很多.我30岁
不要贴这么恶心的东西好么?
天.我在吃饭啊.不要吓我
呵呵

看来大家的感觉都差不多吗~~

我去WC了先。。可惜了刚吃的东西~~
我们从前也差不多
我倒!!!无语
[em04][em04][em04][em04][em12][em12][em12]
大家都知道朝鲜在大运会上大出风头,一是记者浴血奋战,二是美女拉拉队泪洒海报。

人是有奴性的,人也是有兽性的,这是天底下专制的法宝,朝鲜的人性和理性真的是泯灭了。
说真的,文革时期的语文教材都没这么肉麻。
那些旧课本前几年在我搬家时都扔掉了。
不管怎么说还是我们的同盟国,虽然有点假还是给点面子吧。
这么长的课文?小学、初中、高中???
假的就是假的,造价都不会造假,南棒子的打手们也太乐色了!;P
:Q 我日18楼的挖坟党凶猛,这么老的坟都能挖出来。
这坟挖得。。。。[:a9:]
注意看最后一句,百姓的幸福是这死胖子“赐予”的?
现在我们的一些报道与这个没什么本质的区别,只不过没有这个恶心而已,本质上还是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