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灭亡以后的蒙古大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06:34
大明永乐北伐<br/><br/>本文为西西河首发,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br/>&nbsp;&nbsp;&nbsp;&nbsp;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除去我们已经熟知的中亚和欧洲的故事,印度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也是蒙古人建立的,举世闻名的印度国宝--泰姬陵,就是这个王朝的一个皇帝为纪念他的爱妃而修建的。莫卧儿王朝的掘墓人,也是中国人都熟知的,著名鸦片走私集团,“英国东印度公司”,印度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br/><br/><br/><br/>&nbsp;&nbsp;&nbsp;&nbsp; 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当中,自元朝灭亡以后,强大的蒙古大军似乎消失了,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的原因,元灭亡以后,一直到大清帝国,蒙古王公们大部分时间在自相残杀,基本无法组织大规模南征,对中国内陆的影响不大,唯一比较有影响的就是“土木堡之变”,50万明军被2万蒙古铁骑杀的片甲不留。二是政治原因,清代领土疆域很多是基于元代的历史而来的,满族统治者,照着元代的疆界,依葫芦画瓢,大致画出自己疆界的轮廓,而这个疆界大部分被我们所继承,当然当年与这个征服过程随之而来的不是鲜花和美酒,而是刀光剑影和累累白骨。<br/><br/><br/><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元顺帝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逃出中都城,将都城迁往上都开平,史称北元,此时北元的军事实力尚存,与朱元璋展开了一场复国大战,而朱元璋也想征服蒙古,结果两败俱伤,两家休战议和,朱元璋将北部的进攻策略,修改为防御。将进攻重点放到南方的元朝残存势力,1381年,平定云南,元云南梁王自杀。1378年,顺帝的接班人元昭宗去世,新元帝脱古思铁木儿对蒙古各部控制力减弱, 1387年,朱和尚认为时机成熟,大举进攻,首先平定辽东,元朝太尉纳哈楚20万大军灰飞烟灭,第二年,15万明朝大军趁元帝脱古思铁木儿疏忽大意,进攻蒙古腹地,在贝加尔湖附近,突袭元帝大营,脱古思铁木儿惨败,仓皇而逃,在土拉河流域(今蒙古境内)被亲戚也速迭儿击杀,也速迭儿随后自称蒙古大汗,这个也速迭儿是谁呢?他是阿里布哥的后代,阿里布哥是忽必烈弟弟,为争夺王位两人兵戎相见,阿里布哥战败,幽禁而死,所以也速迭儿杀忽必烈系的子孙,也不是毫无缘由的,自此蒙古各部开始分崩离析,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br/><br/><br/><br/>&nbsp;&nbsp;&nbsp;&nbsp; 从1388年到1403年,短短15年间,蒙古先后出现了四位汗王,其中,忽必烈系在中间将王位夺回一次,但时间不长又被阿里布哥系夺了回去。1403年窝阔台系贵利赤汗通过战争登上了王位,窝阔台是忽必烈的叔叔,托雷的兄弟,王位争夺上升了一个辈分,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就在这3系人马杀的不可开交之际。1426年合撒儿系阿岱夺取汗位,粉墨登场,合撒儿是成吉思汗的兄弟,王位的争夺又上升了一个辈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次出现了非成吉思汗直系的汗王。<br/><br/><br/><br/><br/>&nbsp;&nbsp;&nbsp;&nbsp; 成吉思汗的子孙互相仇杀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封建割据,相互征伐,而此时大明朝的永乐帝朱棣在靖难内战之后,花了八年时间巩固政权和休养生息,决定利用蒙古各王公内乱不止的有利时机,北伐蒙古一统江山。<br/><br/><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提到永乐帝朱棣北伐,就必须要先明确几个概念,兀良哈三卫,东蒙古,和西蒙古,北元时期,蒙古按照地域大致分裂为以上3块,兀良哈三卫是指辽东和内蒙附近,最早接受明朝册封的蒙古部落,这部分蒙古人实际上对明朝也不是死心塌地投靠,他们同时和东西蒙古都有联系。东西蒙古,如果换成"鞑靼"和“瓦刺”,这样两个词,大家就应当似曾相识了,其中东蒙古,也就是"鞑靼"属于蒙古本部,占据蒙古高原,蒙古的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都属于这个集团,西蒙古即“瓦刺”,占据着蒙古西侧,俄罗斯和现在新疆的一部分,是由四个大部落组成的,统称卫拉特部<br/><br/>。<br/>&nbsp;&nbsp;&nbsp;&nbsp; 北元中期和后期,尤其是后期,汗王的权力其实都是相当有限的,真正的权力实际上都集中在太师手中。蒙古各部都认为只有黄金家族才是蒙古真正的主人。所以无论这个部落如何强大,部落的头领也始终无法等上汗王的宝座,只好扶持个傀儡汗王,自己弄个太师当,来个胁天子以令诸侯。<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北伐前夕,形势总体来说对明朝是有利的,兀良哈三卫和西蒙古(”瓦刺”)都接受明朝的册封,不论真假,起码还不至于马上撕破脸。只有蒙古本部始终没有臣服,而此时新任大汗忽必烈系的本雅史里与太师阿鲁台却大展抱负,东征兀良哈,西面控制着”瓦刺”的势力范围河西、哈密等地,大有重新一统蒙古之势,让永乐帝颇有些不安,1409年他派遣淇国公丘福领兵十万北征。在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丘福中计,被蒙古军包围,全军覆没,包括丘福在内的五员大将,无一生还。蒙古声威大振,全面出击袭扰明朝边境。<br/><br/><br/>&nbsp;&nbsp;&nbsp;&nbsp; 朱棣得知丘福败亡,大为镇怒,决定御驾亲征,揭开了五次北伐的序幕。出征前,永乐帝先安抚兀良哈三卫和西蒙古,使其不能成为蒙古本部后援,而这两部蒙古,也由于前一段被本雅史里和阿鲁台欺负的够呛,决定作壁上观。<br/><br/><br/><br/>&nbsp;&nbsp;&nbsp;&nbsp; 1410年,永乐帝集兵50万,粮20万石,自领大队人马杀气腾腾直奔蒙古本部而来。此时的本雅史里和阿鲁台在得知永乐帝发兵50万征讨自己之后,遂开始争吵,当然不是为是战是和而争吵,而是为向哪个方向逃跑而争吵。本雅史里认为向西跑比较合适,阿鲁台认为向西跑是”瓦刺”的地盘,自己刚跟”瓦刺”交战过,往西会腹背受敌,而兀良哈蒙古和蒙古本部血缘相近,不会太为难自己的。大汗和太师话不投机,最后决定分兵突围。<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得知蒙古本部分兵,认定追杀蒙古可汗为第一要务,挑选精兵良将星夜追赶,最终赶上本雅史里,本雅史里率领7骑拼死突围,亡入”瓦刺”,最后被”瓦刺”首领马哈木所杀。<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在战胜本雅史里后,回师东进,征讨太师阿鲁台。与阿鲁台会战于今内蒙古哈拉哈河流域,朱棣亲自督战,大败阿鲁台,阿鲁台率残部逃之夭夭,而此时明军兵粮已尽,决定招降阿鲁台,阿鲁台也来个顺坡骑驴,接受明朝和宁王称号,待将来重整旗鼓。<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久阿鲁台得知自己的大汗被”瓦刺”害死,同时”瓦刺”立阿里布哥系(忽必烈的兄弟后裔)答里巴为汗,夜夜咬碎钢牙要为主人报仇。而明朝为了自身的利益,两头挑拨离间的事情也做了不少。更加剧了蒙古本部和”瓦刺”之间的仇恨。<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终于阿鲁台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瓦刺”的首领马哈木,胁天子以令诸侯,利用蒙古本部新败,开始蚕食“鞑靼”,对明朝也越来越傲慢,明朝命令他退回”瓦刺”,他视而不见,并且开始对明朝边境进行袭扰,而阿鲁台也会来事,把自己的部落直接带到长城边上放牧,要求明军保护,一副已经被”瓦刺”逼的走投无路的可怜相。<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明朝对蒙古统一是抱有相当大的戒心的,当”瓦刺”透露出要统一蒙古的野心后,朱棣决定第二次北伐蒙古,不过这次的敌人换成了”瓦刺”。<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公元1414年,朱棣起兵30万,讨伐”瓦刺”,双方会战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附近,朱棣采用先将”瓦刺”骑兵诱出本阵,用埋伏的"神机铳炮"轰击,然后用明军自己的铁骑反突,一举击破”瓦刺”大军。然后分3路进兵,将”瓦刺”赶出蒙古本部的地盘。但是对于明朝来说,对”瓦刺”斩尽杀绝肯定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所以当”瓦刺”遣使谢罪之后,永乐帝班师回朝。<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瓦刺”战败,实力大损,为阿鲁台重新提供了活动的舞台,经过几年的生息和活动,阿鲁台联合兀良哈蒙古,发动了对”瓦刺”的战争,2次大败”瓦刺”大军,”瓦刺”首领马哈木在郁闷中病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阿鲁台竟然犯了上次”瓦刺”同样的错误,在没有统一蒙古各部之前,忽然开始入侵明朝边境,并且在1421年进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击杀明都指挥王祥。朱棣大怒,决定第三次御驾亲征,阿鲁台这回吸取教训,不及明成祖近身,从兴和撤退,跑了个无影无踪。<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一直追到呼伦湖,除了捡了些牛羊,一无所获,决定班师,但是朱棣决定顺带脚教训一下兀良哈蒙古,和明朝一向友好的兀良哈蒙古怎么反明了呢?实际上问题的根子出在朱棣自己身上,靖难之役时,他向兀良哈蒙古借3000铁骑,胜利之后,永乐帝一高兴,把永宁卫(地域名称)赏赐兀良哈三卫蒙古人,但是后来又后悔了,迟迟不兑现承诺,最终到导致兀良哈三卫倒向阿鲁台,当然里面的宗族血缘关系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朱棣是从蒙古高原回军杀入兀良哈,等同于切断了兀良哈的退路,兀良哈最终走投无路,重新臣服明朝。第三次北伐就此结束。<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明军的目的都是寻找阿鲁台的主力决战,但都被已经深谙游击战术的阿鲁台的跑的不见踪影,这两回远征甚至连阿鲁台的营地都没有发现,明成祖在第五次远征班师途中病逝。<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目标都是忽必烈系正统蒙古汗王,但是由于怕重蹈丘福兵败的教训,过于谨慎,始终不敢将部队展开,造成大队明军跟着蒙古骑兵到处跑的局面,最终粮草耗尽而退兵,可收效甚微,阿鲁台的有生力量始终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蒙古本部实力被极大的削弱了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明朝自己由于消耗过大,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被迫改为防守。永乐北伐的最大获益者是蒙古旁系卫拉特部(”瓦刺”),由于明朝对其采取的温和的抑制策略,使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br/><br/><br/>&nbsp;&nbsp;&nbsp;&nbsp; 永乐帝第二次东征,”瓦刺”遭到极大的损失,紧接着"鞑靼"部的阿鲁台又来趁火打劫,”瓦刺”战败,首领马哈木在愤懑中病逝,之后其子脱欢继承父位,大明朝的噩梦就要开始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3 13:54:49编辑过]
大明永乐北伐<br/><br/>本文为西西河首发,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br/><br/><br/>&nbsp;&nbsp;&nbsp;&nbsp;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对世界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除去我们已经熟知的中亚和欧洲的故事,印度最后一个王朝莫卧儿王朝也是蒙古人建立的,举世闻名的印度国宝--泰姬陵,就是这个王朝的一个皇帝为纪念他的爱妃而修建的。莫卧儿王朝的掘墓人,也是中国人都熟知的,著名鸦片走私集团,“英国东印度公司”,印度最终沦为英国殖民地。<br/><br/><br/><br/>&nbsp;&nbsp;&nbsp;&nbsp; 在一般中国人的印象当中,自元朝灭亡以后,强大的蒙古大军似乎消失了,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历史的原因,元灭亡以后,一直到大清帝国,蒙古王公们大部分时间在自相残杀,基本无法组织大规模南征,对中国内陆的影响不大,唯一比较有影响的就是“土木堡之变”,50万明军被2万蒙古铁骑杀的片甲不留。二是政治原因,清代领土疆域很多是基于元代的历史而来的,满族统治者,照着元代的疆界,依葫芦画瓢,大致画出自己疆界的轮廓,而这个疆界大部分被我们所继承,当然当年与这个征服过程随之而来的不是鲜花和美酒,而是刀光剑影和累累白骨。<br/><br/><br/><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元顺帝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逃出中都城,将都城迁往上都开平,史称北元,此时北元的军事实力尚存,与朱元璋展开了一场复国大战,而朱元璋也想征服蒙古,结果两败俱伤,两家休战议和,朱元璋将北部的进攻策略,修改为防御。将进攻重点放到南方的元朝残存势力,1381年,平定云南,元云南梁王自杀。1378年,顺帝的接班人元昭宗去世,新元帝脱古思铁木儿对蒙古各部控制力减弱, 1387年,朱和尚认为时机成熟,大举进攻,首先平定辽东,元朝太尉纳哈楚20万大军灰飞烟灭,第二年,15万明朝大军趁元帝脱古思铁木儿疏忽大意,进攻蒙古腹地,在贝加尔湖附近,突袭元帝大营,脱古思铁木儿惨败,仓皇而逃,在土拉河流域(今蒙古境内)被亲戚也速迭儿击杀,也速迭儿随后自称蒙古大汗,这个也速迭儿是谁呢?他是阿里布哥的后代,阿里布哥是忽必烈弟弟,为争夺王位两人兵戎相见,阿里布哥战败,幽禁而死,所以也速迭儿杀忽必烈系的子孙,也不是毫无缘由的,自此蒙古各部开始分崩离析,进入群雄并起的时代。<br/><br/><br/><br/>&nbsp;&nbsp;&nbsp;&nbsp; 从1388年到1403年,短短15年间,蒙古先后出现了四位汗王,其中,忽必烈系在中间将王位夺回一次,但时间不长又被阿里布哥系夺了回去。1403年窝阔台系贵利赤汗通过战争登上了王位,窝阔台是忽必烈的叔叔,托雷的兄弟,王位争夺上升了一个辈分,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就在这3系人马杀的不可开交之际。1426年合撒儿系阿岱夺取汗位,粉墨登场,合撒儿是成吉思汗的兄弟,王位的争夺又上升了一个辈分,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第一次出现了非成吉思汗直系的汗王。<br/><br/><br/><br/><br/>&nbsp;&nbsp;&nbsp;&nbsp; 成吉思汗的子孙互相仇杀的直接后果,就是造成了蒙古帝国的封建割据,相互征伐,而此时大明朝的永乐帝朱棣在靖难内战之后,花了八年时间巩固政权和休养生息,决定利用蒙古各王公内乱不止的有利时机,北伐蒙古一统江山。<br/><br/><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提到永乐帝朱棣北伐,就必须要先明确几个概念,兀良哈三卫,东蒙古,和西蒙古,北元时期,蒙古按照地域大致分裂为以上3块,兀良哈三卫是指辽东和内蒙附近,最早接受明朝册封的蒙古部落,这部分蒙古人实际上对明朝也不是死心塌地投靠,他们同时和东西蒙古都有联系。东西蒙古,如果换成"鞑靼"和“瓦刺”,这样两个词,大家就应当似曾相识了,其中东蒙古,也就是"鞑靼"属于蒙古本部,占据蒙古高原,蒙古的黄金家族(成吉思汗的后裔)都属于这个集团,西蒙古即“瓦刺”,占据着蒙古西侧,俄罗斯和现在新疆的一部分,是由四个大部落组成的,统称卫拉特部<br/><br/>。<br/>&nbsp;&nbsp;&nbsp;&nbsp; 北元中期和后期,尤其是后期,汗王的权力其实都是相当有限的,真正的权力实际上都集中在太师手中。蒙古各部都认为只有黄金家族才是蒙古真正的主人。所以无论这个部落如何强大,部落的头领也始终无法等上汗王的宝座,只好扶持个傀儡汗王,自己弄个太师当,来个胁天子以令诸侯。<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北伐前夕,形势总体来说对明朝是有利的,兀良哈三卫和西蒙古(”瓦刺”)都接受明朝的册封,不论真假,起码还不至于马上撕破脸。只有蒙古本部始终没有臣服,而此时新任大汗忽必烈系的本雅史里与太师阿鲁台却大展抱负,东征兀良哈,西面控制着”瓦刺”的势力范围河西、哈密等地,大有重新一统蒙古之势,让永乐帝颇有些不安,1409年他派遣淇国公丘福领兵十万北征。在胪朐河(今克鲁伦河,位于今中蒙边境),丘福中计,被蒙古军包围,全军覆没,包括丘福在内的五员大将,无一生还。蒙古声威大振,全面出击袭扰明朝边境。<br/><br/><br/>&nbsp;&nbsp;&nbsp;&nbsp; 朱棣得知丘福败亡,大为镇怒,决定御驾亲征,揭开了五次北伐的序幕。出征前,永乐帝先安抚兀良哈三卫和西蒙古,使其不能成为蒙古本部后援,而这两部蒙古,也由于前一段被本雅史里和阿鲁台欺负的够呛,决定作壁上观。<br/><br/><br/><br/>&nbsp;&nbsp;&nbsp;&nbsp; 1410年,永乐帝集兵50万,粮20万石,自领大队人马杀气腾腾直奔蒙古本部而来。此时的本雅史里和阿鲁台在得知永乐帝发兵50万征讨自己之后,遂开始争吵,当然不是为是战是和而争吵,而是为向哪个方向逃跑而争吵。本雅史里认为向西跑比较合适,阿鲁台认为向西跑是”瓦刺”的地盘,自己刚跟”瓦刺”交战过,往西会腹背受敌,而兀良哈蒙古和蒙古本部血缘相近,不会太为难自己的。大汗和太师话不投机,最后决定分兵突围。<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得知蒙古本部分兵,认定追杀蒙古可汗为第一要务,挑选精兵良将星夜追赶,最终赶上本雅史里,本雅史里率领7骑拼死突围,亡入”瓦刺”,最后被”瓦刺”首领马哈木所杀。<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在战胜本雅史里后,回师东进,征讨太师阿鲁台。与阿鲁台会战于今内蒙古哈拉哈河流域,朱棣亲自督战,大败阿鲁台,阿鲁台率残部逃之夭夭,而此时明军兵粮已尽,决定招降阿鲁台,阿鲁台也来个顺坡骑驴,接受明朝和宁王称号,待将来重整旗鼓。<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不久阿鲁台得知自己的大汗被”瓦刺”害死,同时”瓦刺”立阿里布哥系(忽必烈的兄弟后裔)答里巴为汗,夜夜咬碎钢牙要为主人报仇。而明朝为了自身的利益,两头挑拨离间的事情也做了不少。更加剧了蒙古本部和”瓦刺”之间的仇恨。<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终于阿鲁台苦苦等待的机会来了,”瓦刺”的首领马哈木,胁天子以令诸侯,利用蒙古本部新败,开始蚕食“鞑靼”,对明朝也越来越傲慢,明朝命令他退回”瓦刺”,他视而不见,并且开始对明朝边境进行袭扰,而阿鲁台也会来事,把自己的部落直接带到长城边上放牧,要求明军保护,一副已经被”瓦刺”逼的走投无路的可怜相。<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明朝对蒙古统一是抱有相当大的戒心的,当”瓦刺”透露出要统一蒙古的野心后,朱棣决定第二次北伐蒙古,不过这次的敌人换成了”瓦刺”。<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公元1414年,朱棣起兵30万,讨伐”瓦刺”,双方会战于今蒙古人民共和国乌兰巴托附近,朱棣采用先将”瓦刺”骑兵诱出本阵,用埋伏的"神机铳炮"轰击,然后用明军自己的铁骑反突,一举击破”瓦刺”大军。然后分3路进兵,将”瓦刺”赶出蒙古本部的地盘。但是对于明朝来说,对”瓦刺”斩尽杀绝肯定是不符合自己利益的。所以当”瓦刺”遣使谢罪之后,永乐帝班师回朝。<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瓦刺”战败,实力大损,为阿鲁台重新提供了活动的舞台,经过几年的生息和活动,阿鲁台联合兀良哈蒙古,发动了对”瓦刺”的战争,2次大败”瓦刺”大军,”瓦刺”首领马哈木在郁闷中病逝,但是不知道为什么,大概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阿鲁台竟然犯了上次”瓦刺”同样的错误,在没有统一蒙古各部之前,忽然开始入侵明朝边境,并且在1421年进攻明朝北方重镇兴和,击杀明都指挥王祥。朱棣大怒,决定第三次御驾亲征,阿鲁台这回吸取教训,不及明成祖近身,从兴和撤退,跑了个无影无踪。<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朱棣一直追到呼伦湖,除了捡了些牛羊,一无所获,决定班师,但是朱棣决定顺带脚教训一下兀良哈蒙古,和明朝一向友好的兀良哈蒙古怎么反明了呢?实际上问题的根子出在朱棣自己身上,靖难之役时,他向兀良哈蒙古借3000铁骑,胜利之后,永乐帝一高兴,把永宁卫(地域名称)赏赐兀良哈三卫蒙古人,但是后来又后悔了,迟迟不兑现承诺,最终到导致兀良哈三卫倒向阿鲁台,当然里面的宗族血缘关系也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由于朱棣是从蒙古高原回军杀入兀良哈,等同于切断了兀良哈的退路,兀良哈最终走投无路,重新臣服明朝。第三次北伐就此结束。<br/><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四次和第五次北伐,明军的目的都是寻找阿鲁台的主力决战,但都被已经深谙游击战术的阿鲁台的跑的不见踪影,这两回远征甚至连阿鲁台的营地都没有发现,明成祖在第五次远征班师途中病逝。<br/><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目标都是忽必烈系正统蒙古汗王,但是由于怕重蹈丘福兵败的教训,过于谨慎,始终不敢将部队展开,造成大队明军跟着蒙古骑兵到处跑的局面,最终粮草耗尽而退兵,可收效甚微,阿鲁台的有生力量始终没有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但是蒙古本部实力被极大的削弱了却是不争的事实,而明朝自己由于消耗过大,再也无力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战役,被迫改为防守。永乐北伐的最大获益者是蒙古旁系卫拉特部(”瓦刺”),由于明朝对其采取的温和的抑制策略,使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br/><br/><br/>&nbsp;&nbsp;&nbsp;&nbsp; 永乐帝第二次东征,”瓦刺”遭到极大的损失,紧接着"鞑靼"部的阿鲁台又来趁火打劫,”瓦刺”战败,首领马哈木在愤懑中病逝,之后其子脱欢继承父位,大明朝的噩梦就要开始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13 13:54:49编辑过]
不知道永乐帝和帖木儿谁更厉害?
主要人物:
忽都合毕齐:成吉思汗时期,“林中百姓”首领,属斡亦剌特部,简称“忽首领”
脱欢:北元“瓦刺”太师,属卫拉特绰罗斯部
也先:北元“瓦刺”太师,脱欢之子,属卫拉特绰罗斯部
阿鲁台:北元“鞑靼”太师,属阿苏特部,蒙古化的伊朗人
崴思汗:蒙兀儿斯坦国王,与脱欢太师的儿子也先见仗60余场,侥幸胜一场,其余皆败,后臣服“瓦刺”
脱脱布花:“瓦刺”立的傀儡汗王,忽必烈后裔



        脱欢的即位在历史上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他标志着卫拉特蒙古的崛起,也标志着非黄金家族的蒙古旁系贵族开始挑战汗位。



       卫拉特在蒙文中是“林中百姓”的意思,原指生活在八河流域(贝加尔湖、库苏泊及叶尼塞河上游)的蒙古各部族,那里树深林密,所以生活在那里的蒙古各部统称“林中百姓”,斡亦剌特部是其中最强大的部落,在成吉思汗年代,其部落首领忽都合毕齐为“林中百姓”首领, 起先“忽首领”比较糊涂的和成吉思汗的敌人扎木合混到了一起,好在迷途知返,为成吉思汗平定“林中百姓”各部落立下汗马功劳,成吉思汗将一个女儿嫁给了“忽首领”的儿子,揭开了斡亦剌特部与黄金家族世代姻亲的序幕。这门亲事延续到忽必烈年代,出现了一点点小问题,就是“忽首领”的孙女嫁给了忽必烈的弟弟阿里布哥,而阿里布哥是忽必烈成为蒙古大汗的绊脚石。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斡亦剌特部自然站在阿里布哥一边。阿里布哥战败以后,斡亦剌特部臣服于忽必烈。在北元时代,卫拉特(瓦刺)屡次支持阿里布哥系后裔称汗,根子就在这里。



       斡亦剌特部随后迁往今蒙古西部和苏联境内的萨彦岭、唐努山一带,从渔猎彻底变成靠放牧为生的牧民,直至最终形成了卫拉特蒙古四大部落,斡亦剌特部和其他“林中百姓”各部逐渐演变成绰罗斯和杜尔伯特两部,而这两部就是跟大清朝纠缠了近百年的准噶尔的前身;另外两部“和硕部”和“土尔扈特部”,都是脱欢太师时期,投奔过来的部落, “和硕部”为“科尔沁部”中的一部分,“土尔扈特部”是“王罕” 的后裔(克烈部首领,成吉思汗的干爹,先与成吉思汗亲如一家,后来又和成吉思汗大打出手的那个糊涂老头),这两个部族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过得都不太如意,“和硕部”曾入主西藏75年,直到准噶尔入侵而亡国,“土尔扈特部”最终远走伏尔加河流域,乾隆年间演绎了一出悲壮的东归祖国的故事,记得有个电影就是专门讲这个故事的。



       脱欢太师是绰罗斯部首领,他继承王位的时候,形势对自己并不是太有利。“瓦刺”在永乐帝第二次北伐中,实力大损,而“鞑靼”太师阿鲁台,趁火打劫,战败脱欢的父亲马哈木,马哈木一气之下与世长辞,阿鲁台闻风而动,再次大举进犯“瓦刺”,这回“瓦刺”输的更彻底,连脱欢自己都被抓走了。但是阿鲁台思前想后,最终决定将脱欢放回,安抚“瓦刺”各个部落。不久阿鲁台就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后悔了。



      永乐帝第三次北伐,阿鲁台远遁,光顾着身后的明朝大军,不想脱欢率领“瓦刺”大军斜刺忽然出现在他面前,连抢带拿,使阿鲁台遭受了极大的损失,更为雪上加霜的是,永乐帝本来已经班师回朝了,听说阿鲁台战败,不顾第三次北伐刚刚结束,立刻又起兵再次北伐,阿鲁台没办法,只能马不停蹄向北疾驰,永乐帝眼看追赶无望,班师回朝。阿鲁台刚想歇歇脚,永乐帝来个回马枪—第五次北伐。阿鲁台无奈,只得接着逃窜。



      就在阿鲁台在草原上带着明朝大军瞎逛悠的时候,脱欢利用有利时机,整肃卫拉特内部,清除异己,稳稳把持住“瓦刺”的军政大权,派儿子也先稳定西部边境,而自己历兵秣马,准备与阿鲁台决一死战,凑巧忽必烈系后裔脱脱布花投奔,使脱欢找到了最佳的傀儡木偶,与此同时利用明朝对自己的友好态度,大力发展贸易,使国力大增。终于他花了4年时间,击毙“鞑靼”太师阿鲁台,并其部众,又花费4年剿灭“鞑靼”立的蒙古大汗阿岱汗。其间兀良哈和女真先后遣使表示投靠。蒙古再次统一,起码是名义上的统一,脱欢太师志得意满,于1438年在成吉思汗陵墓前举行登基大典,宣布自己成为蒙古大汗。不料此举遭到大部分蒙古王公贵族的反对,认为脱欢没有黄金家族的血统,他们不承认他的大汗地位,脱欢恼羞成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将脱脱布花立为蒙古大汗,脱脱布花的弟弟为济农(副汗)自认太师,把女儿许配给脱脱布花,加强联系。



     此时脱欢太师的长子也先,也降服了西面的蒙兀儿斯坦,这个王国由察合台系(成吉思汗的儿子)后裔控制,主要占据现在的新疆,这个王国爆发的战争主要局限于内乱,以及和卫拉特蒙古之间的宗教战争,内乱主要和王位的继承有关,从始至终可以看到强大的伊斯兰帖木儿帝国的身影(帖木儿帝国,蒙古贵族建立,帝国崩溃后,其后裔进军印度,建立印度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莫卧儿王朝),这个已经超出本文的范畴,有机会再作讨论。与卫拉特蒙古的战争起于蒙兀儿斯坦国王崴思汗,他是个虔诚的穆斯林,他认为信奉藏传佛教的卫拉特蒙古是异教徒,狂热的发动了清除异教徒的圣战,但被也先打的落花流水,本人最后也被俘虏,也先因为他具有黄金家族的血统而没有苦苦相逼,提出要崴思汗的妹妹嫁给了自己的儿子,两家罢兵作了亲家。其后蒙兀儿斯坦基本陷于军阀割据状态,16世纪初,大部分地区被卫拉特吞并。


      这个王国和明朝也一直保持着较友好的关系,接受明朝的册封,只是后期由于明朝干涉其内政,爆发了一些小规模冲突,对内陆影响不大,所以也就不做详细的论述,只是简单介绍一下。


    也先征服蒙兀儿斯坦,不仅为父亲扫平的西方的隐患,同时其优秀的军事才能和大度的胸怀,为所有卫拉特蒙古王公所钦佩。在脱欢去世之后,也先自然而然继承太师位,执掌“瓦刺”大权。


     也先较其父更加深谋远虑,他吸取父亲急于求成的教训,和忽必烈系脱脱布花汗王紧密合作,利用他的正统身份,控制兀良哈和鞑靼诸部落,与兀良哈中的大部落泰宁卫结亲,同时勾结女真,刺探大明的情报,以及利用他们和明朝的友好关系,购买中原手工艺品,布匹丝绸等货物,当然重点还是走私冶炼武器用的金属,以及现成兵器。


     贸易是明朝遏制蒙古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也先的手段渐渐使这个政策失去作用,终于引起明朝的警觉,开始人为的设置障碍限制贸易,严厉管治边境,限制对蒙古开放集市的时间,这样还不算,明朝还暗中指示压低马价,货品缺斤短两和以次充好的现象层出不穷,使蒙古普通百姓的利益受损。


     也先曾为其子向明朝王室求婚,据说明朝答应了,但是明朝的史料记载根本不承认这么回事情,只承认提婚是有,但是明朝一开始就严词拒绝。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后来明朝又说蒙古使团吃空饷,妄图占明朝的便宜,骗取招待费,也是一笔糊涂官司。但是如此种种,蒙古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无不把明朝恨得咬牙切齿。1449年也先太师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起兵伐明。


     时年22岁的明英宗听说蒙古大军来袭,不禁想起曾祖父朱棣的丰功伟绩,意气风发,跃跃欲试,太监王振在旁边的“小喇叭”也吹得震天响,吹捧得明英宗飘飘然,忘乎所以,最终决定御驾亲征,完成永乐帝没有完成的事业,一举消灭蒙古。
除了永乐帝外,明军有没有哪些著名将领?
<P>蓝玉,打击蒙古最得力的将领。</P>
<P>徐达、常遇春都是厉害角色!</P>
[B]以下是引用[I]yayokonato[/I]在2005-12-26 15:13:00的发言:[/B][BR]<P>蓝玉,打击蒙古最得力的将领。</P><P>徐达、常遇春都是厉害角色!</P>

都叫朱元璋整死了,没赶上永乐北伐。
没帖完啊,支持楼主,请楼主快快继续。
支持楼主一直的长期的,提供大量的中国历史的文字经典资料!!!1~~~~~~~
土木堡


土木堡

主要人物
明英宗:名朱祁镇,明朝的第六位皇帝
也先:北元“瓦剌”太师,脱欢之子,属卫拉特绰罗斯部


          明朝初年,明太祖创立兵籍制度,朱元璋称之为“以军隶卫,以屯养军”,实质上就是未战之时分出一部分士兵种地,一部分士兵守城,实行轮换制度,战时统一安排出兵打仗。






         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耗尽国力也无法最终解决蒙古问题,明王朝无奈只好从进攻转为防守,明朝在长城内侧,从辽东到甘肃,沿途设立九镇,作为支撑点,长城外侧设立屯兵堡,互为策应。

        这九镇的兵力总数约占明朝军队的三分之二,如果蒙古来袭,以堡为依托,逐次抵抗,争取时间,调集优势兵力,消灭来犯之敌。





           这个策略,在初期是卓见成效的,由于那时戍边的都是职业军人,经过战争的洗礼,战力是相当强的。但是慢慢地它的一个致命弱点暴露出来了,就是兵籍制度。


             一旦入了兵籍,成为兵户,除非当上二品大员,否则子子孙孙为兵户,也就是说即使你是文曲星下凡,入了兵籍,第一永远不能离开边疆,第二这一辈子就只有两件事情可做,种地和打仗。并且兵籍制度还规定如果这家人都死光了,要从这家的亲戚中挑选一家补入兵籍,来戍边。


               这样没有前途而且还会连累亲属的职业,渐渐地变成了社会的贱民,在此基础上诞生的军队作战士气可想而知。其二,如果一个人对前途失去了希望,按照一般规律,他的最爱就应当是钱了,于是明朝的军官变成了地主,士兵变成了佃农,而分配去守城的士兵,到了明朝中后期,甚至已经出塞为蒙古人放牧了,而让蒙古人顶自己的名字守城,明朝士兵挣些外块,蒙古人自己守城,当然走私更方便。这样的边关,未战已经城门大开了。






            可惜这种制度的缺陷始终没有引起明王朝的警觉,直到明末袁崇焕募兵而来的关宁铁骑,才真正算的上明朝对抗蒙古和女真的一支军队,可惜大明朝此时已经积重难返,无力回天了,更何况崇祯皇帝还自毁长城,杀了袁崇焕。这个扯远啦,返过头来,看也先太师出兵伐明。





         1449年7月初,也先太师兵分四路,辽东和甘肃2路为策应,自己和属下阿剌知院为主力,分别进攻九镇中的大同和宣府(河北宣化)。明朝对蒙古人的军事行动毫无警觉,蒙古大军到达辽东广宁镇时,其守将居然还在忙着给士兵发军饷。






          蒙古人的意图很明确,包围塞外诸屯兵堡,吸引明军出城,利用蒙古骑兵的野战优势,消灭明军的有生力量,然后占领大同和宣府,进而进军北京。大同和甘肃守军果然出兵迎战,可惜此时已经离明成祖最后一次北伐过去25年,明军的新生代即使在优势兵力下,对蒙古骑兵也无能为力,被杀的人仰马翻,龟缩进各自的主城,不敢再迈出半步。

            宣府和辽东广宁守军更彻底,根本就不出城,安心守城,坐视周围诸堡被蒙古大军攻破。就在蒙古大军磨刀霍霍准备攻城之时,明朝两个业余军事爱好者的出现,将也先太师的人生再次推向辉煌。





          这两个军事爱好者,一个是明英宗,另外一个是从他当太子就跟着他的太监王振,这个人以前做过学官,颇通文墨,明英宗尊称其为“先生”,蒙古大军进攻的消息传到北京,可以想见两个军事爱好者的心情有多么激动,一个雄心勃勃要完成祖先未尽的事业,一个投其所好为主子勾勒出胜利后的美好景象,以优势兵力,出击也先主力,夹击也先于坚城之下,也先将不战自灭,而蒙古诸部落自然崩溃,两人仔细看过地图,认为这个方案无懈可击,意见一致,于是乎力排众意,决定御驾亲征,王振被封为总指挥。


               7月16日,明英宗的50万大军浩浩荡荡从北京上路。从发布命令到大军出发,只用了2天。





        7月11日,也先击溃明军大同守军一部,15日,击败大同出城迎战的明军主力,此时得知明朝大军已经从北京出发,立刻意识到战机已现,命令进攻宣化的阿剌知院后撤,伺机切断明军后路,同时自己的军队从大同北移,造成撤退的假象,诱敌深入。


             明英宗那里此时也出现了问题,两个业余选手似乎对50万大军每天吃多少粮食没有概念,后勤保障出现问题,8月1日逼近大同的时候,沿途已经饿死了很多士兵。但是在敌军已经撤退的“利好”消息刺激下,王振依然督军奋勇杀奔大同。力主撤军的大臣,被王振命令跪在野外草丛堆里,冒雨思过。





      就在王振跃跃欲试,作成千古美名的春秋大梦的时候,头破血流的大同监军太监郭敬来到了大营,郭敬7月15日作为大同总督军与也先一战,几乎全军覆没,自己猫到一个草垛中,才逃得性命。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蒙古骑兵,估计和天兵天将也差不了多少。


             王振终于也明白了也先的战略意图,显然他被吓坏了,在继续前进,以大同为依托与也先寻机而战,还是撤退的选择中,王振选择了后者,50万明军,付出了饿毙数千人的代价,刚到大同附近,便不经一战,决定逃回北京。







       逃跑路线设定,自大同经由紫荆关(今河北涞源东北)回京,途中要经过王振的老家蔚州(今河北蔚县),明史中记载,王振此举是为了光宗耀祖,带着皇帝给家乡的百姓看。但无论如何,这个路线还算不坏,看看地图就知道,北京,宣化,大同,三点构成一个钝角三角形,宣化是这个三角形的顶点,走蔚州回京,基本上是走的这个三角形的底边,是最短的距离。


                  可是大军行进至蔚州附近的时候,充满感性思维的王振,下达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命令,改道宣化府,理由是家乡的麦田熟了,不能破坏庄稼。于是明朝大军从这个三角形的底边往上,向顶点宣化而去。这样做的直接后果一是给蒙古大军追赶明军提供了充裕的时间,二是整个大军的侧翼暴露给蒙古铁骑。





        显然也先也没有想到明朝50万大军,不经一战就往回跑,立刻命令蒙古大军追击,正在也先懊恼异常的时候,明朝大军忽然停止前进,转向宣化,也先当然弄不太懂这是什么原因,反正从军事角度上讲,形势对自己有利,奋马加鞭,终于在宣化附近,咬住了明军的尾巴。

              10日,明军退到宣化的时候,担任阻击任务的两只明军,皆全军覆没,损失约占10万人左右。14日明军越过宣化退至土木堡,土木堡是怀来到宣化的一个驿站,离怀来城只有20里地,王振的大军走到这里忽然不动了,王振宣称自己的家私1000辆大车还没到,要等等。等王振看到自己的大车隆隆而来的时候,他也看到了大车后面蒙古骑兵扬起的烟尘。





          有些书籍上记载也先太师率2万蒙古铁骑铁骑,大破明军50万于土木堡,这个本人认为是有些出入的,包围土木堡的蒙古部队,应当还有阿剌知院的部队,从后面的北京保卫战看,也先亲自率领了10万兵马进攻北京,应该就是两只部队调整过后的人数,所以包围土木堡的蒙古军队起码6到7万人左右应当是有的,而明军由于以前的损失,退守土木堡的部队应当在35万左右。





      土木堡位于群山峻岭之间,易守而难攻,14日夜,蒙古大军合围,王振忽然发现,这个地方守起来是比较容易,但就是没水喝,水井打了2丈深,连个水星都没见,堡南的水源却忘了派支部队去抢占,被蒙古军抢了个先手。明军的覆灭看来只是时间问题了。





           也先的部队人数少,惯于野战,这种攻坚战,一下想吃掉这么一支庞大的明军,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为了避免更大的伤亡,经过一夜的激战,15日也先派出使者劝降明英宗,英宗也毫不含混,立刻应允,写好降表,恭送蒙古使者出营。这个时刻激情王振又出现了,下达了他人生最后一个命令,“此刻蒙古大军一定高兴异常,疏于防范,立刻拔营向南,就河扎营。”






          估计当也先太师看到原来壁垒森严的明军阵营,忽然乱哄哄向南开拔的时候,一定笑逐颜开,命令蒙古大军四面进击。根据《天顺日录》记载,渴了2天的明军“竟无一人与斗,俱解甲去衣以待死”,这个队伍已经根本不是一支军队了。





          明朝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激情王振死于乱军之中,明朝大臣50余人遇难,明英宗连同剩下活着的大臣一同落入也先太师手中。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土木之变”。





         也先在取得土木堡大捷后,兵锋直指北京,重新统一中国的日子似乎指日可待了,但是此时他真正意义上的对手,大明兵部侍郎于谦已经结兵布阵,在北京城静静地等待他的到来。
流星

明英宗:名朱祁镇,明朝的第六位皇帝
明景帝: 名朱祁钰,明英宗的弟弟
也先:北元“瓦剌”太师,脱欢之子,属卫拉特绰罗斯部
于谦: 明兵部侍郎,后升任兵部尚书


     如果也先太师,没有因为抓到明英宗,而裹足不前的话,北京也许早就被也先捏到手中了,如果没有于谦,即使晚几天进攻北京,也不会引起太大的麻烦。可惜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也先太师以少胜多,在土木堡大破50万明军,威镇华夏,土木堡距离北京至多150公里,如果此时也先一鼓作气,绝对有可能拿下北京,即使兵力不足以攻城,也应派一支偏师造成大兵压境的声势,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但是也先却停止不前了,反其道而行之,将主力撤回长城一线。这样做我认为理由有两个,一是搬运战利品(50万明朝大军的家当,可以搬好久了),二集结并调整兵力。而这样做的前提是明朝已经无力再战,显然也先太师太一相情愿了。在政治上则利用明英宗讹诈明朝,试图不战而屈人之兵,显然这还是一相情愿的事情。至10月1日发兵进攻北京的时候,离“土不堡大捷”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已经为升为兵部尚书的于谦提供的充分的时间调兵遣将。


      种种迹象表明蒙古此次出征中原,目的是教训明朝,战略目的是重创明朝的有生力量,对夺取中原,只有构想,而没有确切的计划,在胜利来的如此之大,如此之快的情况下,也先太师的头脑显然没有跟上形势的变化,另外一方面,“土木堡之变”的巨大胜利,让也先对明朝产生了轻视之心,认为明军精锐毁于一旦,对那个听都没听过的于谦,根本没有放到心上,所谓骄兵必败,也先这颗闪过全蒙古的流星,在发出耀眼的光芒之后,即将开始黯淡下去。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句类似谚语的诗,是于谦17岁时候写的,如果不配合他巨大的人格魅力和他的悲剧人生,恐怕这首诗也不会流传这么久。这两句诗可以说,高度概括了于谦自己的一生。



       于谦,浙江杭州人,入仕以来虽有波折,还算顺利,“土木堡之变”时,他已经51岁高龄,官拜兵部侍郎,假设没有这场风波他将平静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明英宗出征的时候,兵部尚书邝埜随驾亲征,他受命辅佐明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率兵10万把守京畿。



       土木堡离北京如此之近,明军大败的消息用不了一两天就会传到北京。消息传来皇太后就忙着收罗各种宝物,打算送往也先的大营赎人,对于国事不会帮上什么忙。朱祁钰是个没什么主意的人,千斤重担就自然而然地压到了当时军队的最高首领于谦身上。



        这个时候摆在于谦面前的主要有四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守是跑,大臣徐珵主张南迁,被于谦喝退,言:言南迁者,可斩也。第二个问题守军问题,10万部队显然不够,于谦立刻向全国各地发文调兵,远至南京沿海的备倭军,近至原来做后勤工作的两京运量军,都被征集,各地勤王大军源源不断向北京进发,至也先兵临北京城下,北京的守军已经猛增到22万,并且各地的援军还在不断涌来。第三讨论怎么惩办造成“土木之变”的元凶太监王振,就在大臣们向朱祁钰哭谏严惩王振的时候,王振的亲信太监马顺,不识时务的呵斥了大臣们一声,大臣王竑听罢立刻抓住马顺,上去就是一口,咬在脸上,然后与马顺就撕扯在一起,大臣们群情激奋一拥而上把马顺群殴致死。接着大臣们又把另外两个王振的爪牙抓出来,一并殴死在大殿之上。于谦紧紧拉住要逃跑朱祁钰,要求先赦群臣无罪,再将王振一家满门抄斩,朱祁钰大概从来没有见到过这种场面,看到眼前的3具尸体,除了点头也不会再有什么言语了。王振一家被满门抄斩。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难办的问题,另立新君,这个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试想如果一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在敌方手中,这仗如何打?明英宗的长子,这个时候才2岁,担当不起这个大任,候选人就只剩下英宗的弟弟,当时的监国朱祁钰了。本来作臣子的去干预皇家的家事,是大忌,但于谦于个人荣辱而不顾,与皇太后商量,最后选择了一个折中的方案,朱祁钰即皇帝位,遥尊明英宗为太上皇,立明英宗的长子为太子。9月5日,朱祁钰登大宝,为明景帝,这个问题也解决之后,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备战了。




         也先抓到明英宗后,自以为奇货可居,开始和明朝漫天要价,当然军事调动也在同时进行,但是显然和于谦的速度相比慢了半拍,明英宗在瓦剌大军里过的也不坏,好吃好喝招待着,瓦剌美女陪伴着,也先太师也没别的要求,就是让明英宗没事情的时候给北京写写信,要钱要物,也先太师还不失时机的为自己的妹妹提亲,要求嫁给明英宗,估计也想弄个大明朝的太师当当。忽然有一天自己手里大明朝皇帝变成了大明朝太上皇,也先知道原先的无价之宝,现在不值钱了。不过也先明白新君即位,事发仓促,根基一定不稳,于是他打出为明英宗“正位”的旗号,出兵中原,试图将明英宗重新“变废为宝”,成为进取中原的敲门砖。




        10月1日,蒙古大军集结调整完毕,分3路向北京进发,辽东一路2万人,作为偏师进攻古北口,目标为北京东北方向的密云,一路5万人起自宣化方向进攻居庸关,策应主力。主力10万人由也先亲自率领,护送明英宗回北京“正位”,从大同方向进军北京。在投诚太监“喜宁”的帮助下,一部蒙古军队从山间小路绕过紫荆关(今河北涞源东北),前后夹击北京西边的门户紫荆关,攻破紫荆关,明朝守将全部战死,也先的大军于10月11日,兵临北京,列阵西直门外。 让也先感觉奇怪的是,明军没有龟缩进北京城,而是背靠坚城将主力列阵于九门之外。



        于谦列兵于九门之外,将北京城九门闭死,下令:“临阵,将不顾军先退者,斩其将;军不顺将先退者,后队斩前队。”于谦此举无非是效仿韩信背水一战,在明军惨败之后,士气低迷,训练不济的情况下,也是无奈之举。



           也先到达北京城之后,用投降太监“喜宁”之计(这个太监后来跟也先跑回蒙古,最终被于谦诱杀),让明英宗给于谦写信,让他出城接驾,试图骗开北京城门,即使骗不开城门也可引起明庭内部主战和议和两派之争,自己好渔翁得利。于谦识破也先计谋,派两个无关痛痒的大臣出城拜见英宗,自己坐镇德胜门,安心备战。11日夜到13日于谦只派小部队骚扰敌军,掩藏主力,使瓦剌军产生轻敌之心。13日也先进攻德胜门,于谦将敌兵诱入城外老百姓撤退后的空房区,先由埋伏的神机营,用火炮火铳轰击,随后伏兵四起,也先的弟弟孛罗,中炮阵亡,这大概可以称为历史上第一次具有现代战争特点的巷战吧。



       蒙古大军见德胜门受挫,转攻西直门。一度攻到城墙边上,不想周围的明军越战越勇,前仆后继,并且其他九门的援兵也不断来援,造成3面受敌的态势,也先不得已命令蒙古大军后撤,第一天的战斗以明军获胜而告终。




       14日北京外围的战斗也不是很顺利,蒙古军进攻“彰义门”(今广安门)虽然击毙明朝副总兵武兴,但在士气旺盛的明军面前还是败退下来。让也先更加懊恼的是,居庸关一路7天毫无建树,反被守军突袭几次,损失巨大,辽东一路本就为偏师,也指望不上,还让也先苦恼的是,明朝各地的勤王大军,正在日夜兼程奔向北京,原先固守不动的宣化守军也分兵勤王,自己的部队有被切断退路的危险。10月15日,也先无奈,下令班师。于谦看到形式对自己有利,命令追击。也先且战且退,于11月初退回塞外。北京保卫战以明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其后1年间,也先多次派兵骚扰明朝边境,明军在于谦的率领下,多次击退蒙古军队,使也先无计可出。同时明朝的经济封锁对蒙古的损害日增,在蒙古各部的要求下,也先决定跟明朝议和。明朝也精疲力尽,接受也先议和要求,两家正式罢兵。也先为了表示诚意,主动把明英宗送还给明朝,反正也炸不出什么油水,送回去,说不定还是个定时炸弹,如果引起明朝内乱的化,到时自己再来个浑水摸鱼




             正当也先太师盼望着,明朝内部再起争端的时候,不想蒙古内部却先乱了起来。问题还出在汗位的继承问题上,也先的父亲脱欢太师在世的时候,把也先的姐姐许配给了脱脱布花大汗,生了一个儿子,就是脱脱布花的长子,但是脱脱布花坚决不立这个孩子为王储,从而引发了与也先太师的冲突,最终兵戎相见,1452年脱脱布花战败,逃跑到他另外一个老丈人的地盘,由于他对待这个老人的女儿不好,被这个老头杀害。也先太师也乐观其成,接着他以立新汗王为诱饵,诱杀了脱脱布花的兄弟,揭开了大杀黄金家族后裔的序幕。1453年,也先太师认为时机成熟,去其太师尊号,自称天圣可汗。经过也先家族3代人的努力,出现了得到全蒙古认可的第一个非黄金家族的汗王。



         1454年,也就是也先称汗的第二年,正准备一展宏图的也先,被他的头号助手,亲密战友阿剌知院的3万人马袭击(就是“土木之变”中,攻击宣化府那路蒙古军的主帅),被杀身亡。起因是阿剌知院要求也先封其为太师,对于这个职务,也先肯定是比较敏感的,不会轻许他人,他以这个职位已经封给他的次子为由拒绝了阿剌知院的请求。其后根据史料记载,也先害死了阿剌知院的两个儿子,这个有点不合逻辑,如果要杀,阿剌知院应当首当其冲,大概也先称汗后有点乐糊涂了,同时他以开会为由诱杀了,有蒙古第一勇士之称的锡古苏台(属于“鞑靼”部,起因是他曾参加“鞑靼”太师阿鲁台对也先爷爷马哈木的战争),在尚武精神浓重的蒙古,这样不光彩的杀掉一个勇士,影响肯定是恶劣的,“鞑靼”各部对他的仇恨是可想而知的,即使在瓦剌内部这样的作为也为众人所不耻。




        也先成功后的刚愎自用,惹来天怒人怨,最终为他引来杀身之祸,他的一生就象流星般滑过蒙古草原的夜空,虽然很快消失,但是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刻已经记入了史册。他死后,蒙古草原再次四分五裂,陷入了血雨腥风之中。



           明英宗,这个也先安排的定时炸弹,终于在也先死后三年炸响。他亲弟弟明景帝由于母亲出身卑贱,从来也没有想到当皇上,意外得到这个皇位,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首先他不愿意接自己的亲哥哥回来,其次当明英宗回来以后,他将英宗幽禁于南宫,封死宫门,只留一个送饭的窗口,最后他还破坏原来的规定,废除明英宗的儿子的太子身份,改立自己的儿子为皇储。然而人算不如天算,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珵、太监曹吉祥等人趁明景帝病重,导演了“夺门之变”,明英宗复辟,一个月后,明景帝死,有说害死的,有说病死的,其中真相也不得而知。明英宗剥夺其帝号,改亲王礼下葬,赐谥号为“戾”,怨恨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于谦,明英宗到是不想太严厉,但是在副都御史徐珵的怂恿下,最终杀掉了于谦。实际上这次政变就是冲着于谦去的,徐珵就是那个在“北京保卫战”前 首先前提出南迁的人,之后仕途受挫,怨恨都发在于谦身上。太监曹吉祥作威作福,被于谦呵斥,怀恨在心。颇让人寻味的是武清侯石亨,“土木之变”的时候他本是大同的一个守将,大同主力被消灭后,他只身逃回,被关进监狱,等待处分,北京保卫战,于谦破例将其释出,让他戴罪立功,他也不负众望,是北京保卫战的第一功臣,封世侯,他对于谦的知遇之恩感激涕零,无以为报,遂向朝廷要求封赏于谦的儿子,不想被于谦斥责一番,自此结仇。于谦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疾恶如仇,总试图弄出一个朗朗乾坤,可是最后竟然还是被一群屑小所害。



          明英宗,一生只干了3件错事,一是听信太监王振谗言,招致土木堡惨败,其二以莫须有的罪名杀了于谦,三是复辟以后,将王振的家庙改为“精忠祠”,为王振塑像祭奠,这就是北京的“智化寺”的前身,王振的像到了清代乾隆年间才被毁。其他时间他都称得上一个称职的皇帝,励精图治,任用贤良,清除积弊,虽然他没有为于谦翻案,但帮助他上台和怂恿他杀害于谦的那帮屑小,最终被他不动声色的给收拾掉了,也算有个交待。1464年,他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年38岁。至此“土木之变”中的所有主角都谢幕了。[
把也先换成阿提拉,英宗换成罗马皇帝,于谦换成埃迪厄斯。这样拍出的电影,老外也能看懂。历史实在是太相象了。
六、乱世
()
孛来:北元“瓦剌”太师,属哈剌慎部
毛里孩:北元“瓦剌”太师,属翁牛特部
癿加思兰:北元“瓦剌”太师,属乜克力部
满都海夫人:满都鲁汗夫人,后为达延汗夫人


     也先是天生的领袖,卓越的军事才能,是他成功的基础,博大的胸怀是他成功的秘诀,可他天下无敌的时候,他最大的敌人也出现了,就是他自己的骄横,胜利后的也先,任人唯亲,玩弄他人于股掌之间,对下属轻视到甚至采用类似于戏虐的手法,终于激起兵变,阿剌知院在两个儿子遭到也先暗害之后,发动兵变,突袭也先营地,将也先击杀。


      阿剌知院是个猛将,天生的二把手,从他不计后果的要那个太师的位置(太师在此时是真正蒙古大汗的代名词,也先将这个位置给了他的儿子),以及以后唐突地偷袭也先上看,这个人没什么头脑,也先死后,也先的亲信对其的仇视可以想象,也先政治上的敌对势力鞑靼各部落幸灾乐祸,但由于他和也先的亲密关系,根本没有把他当自己人,阿剌知院发现自己陷入了空前的孤立中,终于在第二年被鞑靼的孛来杀死,罪名是谋杀敬爱的“天圣可汗-也先”。



     孛来是在也先父亲脱欢太师在世时,投奔过来的,属哈剌慎部,原来是兀良哈一部,其后先投奔鞑靼,后投奔瓦剌,这个部落显然和蒙古各部关系都不坏,也先被害,其首领孛来敏锐的感觉到,这是一个崛起的机会,由于他的中间派形象,很快得到了蒙古各部的支持,甚至也先的儿子也同他结为盟友,出兵讨伐阿剌知院,阿剌知院此时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除了坐以待毙,没有别的出路了。孛来在杀死阿剌知院后,把原来也先太师的封号,除了那个“天圣可汗”,都弄到自己头上,自封太师,他这个太师,虽然没有也先英武,也算一代人杰,东征西讨,成为蒙古内部的第一大割据势力,明朝也畏惧他三分,但是孛来太师,有个最大的毛病,就是疑心病太重,脱脱不花(忽必烈系后裔)的2个儿子都是他所立,可最后都死在他手里,1455年,他立麻儿可儿,3年后将其杀死,更立脱脱不花最小的儿子,7岁的马古可尔吉思为汗,1465年,眼看着这个孩子要成年了,孛来太师左思右想,就是不放心,干脆一刀,一了百了。(有文献记载麻儿可儿和马古可尔吉思为一人)



      孛来太师这一刀,为他的部属毛里孩提供了最佳的出兵借口。孛来曾经侵占过翁牛特部毛里孩的地盘,虽然毛里孩最后投靠了他,不过显然这笔旧帐是没有忘记的。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孛来太师糊里糊涂的死去了。同样是出身鞑靼部后投靠瓦剌的毛里孩自称太师,立脱脱不花另外一个儿子17岁的摩伦为汗。第二年年轻的摩伦汗,竟然听信谣言,说毛里孩太师和自己的老婆有一腿,据说两人还商量要谋害亲夫,于是摩伦汗起兵讨伐奸夫太师毛里孩,结果可想而知,摩伦汗被杀身亡。毛里孩厌倦了这种立汗王,而复杀的生活,不再立新汗,开始四处杀伐,终于被科尔沁部诺延勃罗特(其父就是被也先杀害的蒙古第一勇士锡古苏台,属于成吉思汗兄弟合撒儿系后裔)所击败,被杀,正应了那句老话,将军难免阵上亡。



     下一任太师是卫拉特的癿加思兰,他的地盘在先在的新疆,大约在1470年,他的部落留守一部,主力进入黄河西套地区,势力迅速膨胀,其后他与脱脱不花的异母兄弟满都鲁,脱脱不花另外一个兄弟的孙子勃罗忽(被也先太师诱杀的那位,参见拙作“(五)流星”篇,他应该叫满都鲁“叔爷”)结为同盟。1475年,癿加思兰立满都鲁为汗,勃罗忽为济农(副汗),自封太师。



    就在癿加思兰志得意满,挥叱方遒的时候,下任太师参选人,癿加思兰的族弟亦思马因等场了,当然他此时还没有能力挑战癿加思兰的权威,他把第一个目标定为弄垮满都鲁和他侄孙勃罗忽之间的联盟,亦思马因是个典型的阴谋家,他派心腹到满都鲁那里,说“你侄孙和你老婆之间不太清白”,自己跑到勃罗忽处,说“你叔伯诬陷你,这是想找碴,实际的目的就是想收拾掉你”。这对糊涂的亲戚就此大打出手,直接导致侄孙勃罗忽的被杀。亦思马因紧接着开始挑拨大汗和太师癿加思兰的关系,这个本身就不太费劲,癿加思兰飞扬跋扈,根本不把大汗放在眼里,这一仗迟早有一天要打起来的,亦思马因只不过让这个过程加快点就是了。果不其然,大汗和太师很快就掐起来了,满都鲁大汗兵败,在1477年左右,他在潦倒中病逝。



    满都鲁汗兵败之后,癿加思兰更加胡作非为,开始整肃的是异己,随后开始整肃自己部落的人,弄的民怨沸腾,最终被阴谋家亦思马因瞄准机会谋杀,亦思马因自封太师。不过象这种阴谋家充其量也就是一方军阀,让他统一蒙古,实在是强人所难了。(另有文献说,癿加思兰是数年之后被达延汗部队所杀)


     就在蒙古各部心怀鬼胎,小算盘噼啪作响的时候,他们的下一代大汗,正在草原上流浪,他就是当年年仅5岁的巴图蒙克,勃罗忽的儿子,由于满都鲁汗没有子嗣,他应该是脱脱不花家族唯一剩下的男丁,也是汗位唯一的合法继承人。但是由于父亲被杀,母亲被亦思马因霸占,只能到处流浪,最终为满都鲁汗次妻满都海夫人收留(满都鲁汗正妻为太师癿加思兰之女,很明显这个正妻能有口饭吃就不错了),并且于1479年正式对外宣布,下嫁时年7岁的巴图蒙克,巴图蒙克正式成为蒙古可汗,史称达延汗。


      明朝和蒙古之间的战争,在这段时间也不少,但对明朝来说,蒙古多为打劫式的抢掠,谈不上什么具有战略意义的行动。对于蒙古本土内部发生的事情,对明朝来说也搞不太明白。16岁的达延汗于1488年向明朝正式递交国书,应该可以当他亲政的一个标志。1479年到1488年之间,由于缺少史籍记载,很多问题一直都很混乱,同期汉籍中几乎没有记载,所以很多材料只能来自蒙古自己的资料,可是里面不仅矛盾多多,错误也很多,有些东西还有迹可寻,而有的只能成为谜了。


     满都海的年龄,有资料显示,她下嫁达延汗后生了7男1女,也就是说,两人岁数不应该相差的太悬殊,20岁左右比较适当。癿加思兰怎么死的?有蒙古史书记载满都海夫人率兵与癿加思兰部激战,但是所报的战场地名,居然至今也没有考证出来。又说被亦思马因谋杀,也缺乏有力证据。如果说脱脱布花系(忽必烈系后裔)只剩下巴图蒙克还有情可原,但是说忽必烈系后裔就剩下他一个,似乎很难想象,所以鞑靼贵族立一个7岁的孩子为汗,很难说没有别的想法。满都海夫人出身于后来的蒙古左翼3大部之一的土默特部,是不是土默特部的某个贵族别有所图?而这个人或者这伙人是谁?都已经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这里还要再说些题外话,满都海下嫁达延汗,在汉人看来,是乱伦,而且乱的可以,但是得出蒙古贵族荒唐可笑,野蛮透顶的结论却是错误,蒙古这种乱婚制度的根源,在于“生存”两字,蒙古部落居住的环境,环境恶劣,物资贫乏,小孩的成活率很低,即使长大,也不一定能在常年的部族仇杀中生存下来,所以对蒙古人个体来说,为了保证子嗣,就必须要多生孩子,而从另外一个角度看,部落强大与否,与这个部落的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生存,为了壮大,蒙古人是不允许一个适龄生育的妇女,为了什么道德礼法而停止生育,对于时常挣扎在死亡线上的民族来说,生存才是第一位的。所以今天我们看待那段历史,一定要在历史的大环境中,才会对蒙古人的乱婚制度有个正确的认识。


     话分两头,再说这个7岁的流浪孩子,人们估计怎么也没有料到,,会成为将来复兴黄金家族的希望,忽必烈的后裔再次驰骋在草原上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有瓦剌美女陪伴着,没事
<P>怎么觉得应该还有下文的,等到今天,居然还没贴出来</P>
[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5-12-26 15:16: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ayokonato[/I]在2005-12-26 15:13:00的发言:[/B][BR]<P>蓝玉,打击蒙古最得力的将领。</P><P>徐达、常遇春都是厉害角色!</P></div>
都叫朱元璋整死了,没赶上永乐北伐。

常遇春是军中暴毙,存疑。
不过要是这些人活着,估计也没什么永乐了。
WAIT,   nai   xin    WAIT
[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6-1-12 10:21: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5-12-26 15:16: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ayokonato[/I]在2005-12-26 15:13:00的发言:[/B][BR]<P>蓝玉,打击蒙古最得力的将领。</P><P>徐达、常遇春都是厉害角色!</P></div>
都叫朱元璋整死了,没赶上永乐北伐。</div>
常遇春是军中暴毙,存疑。
不过要是这些人活着,估计也没什么永乐了。



----------------------------------------------------------------------------

就是 ,     想想当年是怎样做上皇帝的 --------
太长了,先顶个,以后看
明朝对外很有血性啊,绝不投降,不象有的人.
七、黄金家族


达延汗: 蒙古大汗,忽必烈系后裔
满都海夫人:满都鲁汗夫人,后为达延汗夫人


      1479年,满都海夫人突骛地登上历史舞台,在9年之后,也就是达延汗亲政之时又突骛地从历史舞台上消失了。这九年间发生的事情是模糊的,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两任卫拉特太师,癿加思兰部被彻底消灭,至于怎么被消灭的,存在着各种说法。他的继任者亦思马因,1483年,在尽情劫掠兀良哈三卫的时候,被满都海和达延汗的部队抄了后路,措不及防,丢下大量的物资和部落人员,仓皇向西,且战且退,一直逃窜到老家瓦剌的地盘,碰到他的一些老部下,才算歇了口气,在以后的3年中,阴谋家亦思马因纠集自己故地的狐朋狗友,共同对付已经投靠达延汗汗庭的卫拉特太师克舍(也先之孙,也先次子阿失帖木儿之子,此处的太师专指瓦剌蒙古的太师,非以前也先的全蒙古汗庭的太师)。但终究是强弩之末,3年后被达延汗部队统帅脱火赤少师射杀,就此作为达延汗最大的敌手亦思马因退出了历史舞台。1488年当成年的达延汗正式接手政权的时候,鞑靼蒙古最大的对手瓦剌蒙古已经元气大伤,不得不臣服于鞑靼蒙古的黄金家族汗庭。


        同时期的汉籍中,很少见到满都海夫人的名字,满都海夫人的事迹多来自蒙古自己的典籍和民间传说,典籍描述比较模糊,并且充满矛盾,至于传说,演绎的成分更大,前一段时间看到某剧团排演的一出歌颂满都海夫人的新剧目,把满都海夫人和达延汗的婚姻(满都海夫人为达延汗的曾叔爷奶),定性为突破封建的枷锁,艺术家那么一说,我们也就那么一听吧。虽然真正的历史究竟如何,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达延汗亲政之时,全蒙古已经在名义上处于汗庭的掌控下,确是事实,尤其近百年来,蒙古汗庭“太师”发源地的瓦剌蒙古遭受重创,鞑靼蒙古第一次取得了绝对优势,全蒙古的统治权也第一次真正地回到了黄金家族的手中,而这些绝对不是象达延汗,这个未成年的孩子所能做到得。他的背后一定有一个强有力的人和集团在支持他,但是他亲政之后,并没有出现一个类似也先太师的权臣,让我们不得不把这9年中的功绩,都归功于满都海夫人。然而如果满都海夫人有着这样的韬略,达延汗亲政以后,她为何在政治舞台上消失的如此彻底,跑去专门去生儿育女了呢?略微让人感觉有些诧异。而这些谜团看来暂时是解不开了。



       1488年,年轻的达延汗正式亲政,给明朝的国书,自称:大元大可汗。雄心壮志一览无余。鉴于蒙古内部征战不止,达延汗认为政治改革为当前要务,至于问题则出在异姓的军阀割据势力,也就是那些异姓部落的头目,所以他决定将鞑靼蒙古各部落合并,重新分为六大万户,这六个万户又分为左右两翼,实际上就是六个行政区域。左翼三万户为察哈尔万户、兀良哈万户和喀尔喀万户;右翼三万户为鄂尔多斯万户、蒙郭勒津万户(后改称土默特万户)和永谢布万户。大汗住帐于察哈尔万户;右翼三万户由济农代表大汗行使管辖权,济农住帐于鄂尔多斯万户。除兀良哈万户外(非辽东兀良哈三卫),全部派自己的儿子担任首领。
为什么要这么详细地提到这六个万户,因为它的划分为将来外蒙古的独立留下了一个伏笔,这六个万户,由于兀良哈万户首领其后发动叛乱,战败后,整个部落被瓜分,所以左翼三万户最后实际变为察哈尔万户和喀尔喀万户两个万户,左右两翼中有四个万户,察哈尔、永谢布、鄂尔多斯、土默特的大部分地盘分布在现在的内蒙古。剩下的就是喀尔喀万户(漠北蒙古),达延汗将他分给了他的第六子和第十一子,他们俩人分领喀尔喀各部落,所以又以两人分领部落的不同,而分为外喀尔喀和内喀尔喀,其后第六子率领内喀尔喀部落南迁,达延汗的第十一子所属的外喀尔喀各部落,占据着漠北蒙古的大部分区域,民国时它的地盘大一部分被蒙古人民共和国继承,一部分并入俄罗斯,一小部分成为现在中国的领土。这也是为什么外蒙古地盘大,但是人口却比内蒙古的蒙古人少的原因。


        达延汗同时废除了太师、知院等职位,增大济农(副汗,一般由大汗的长子担任)权利,让自己的其他儿子直接领导各部落,把以前各个部落的首领变成各个万户首领的幕僚。实质上目的是想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权。但是考虑到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的特点,以及这种靠血缘关系维系的集权制度之部可靠性,这样的政权注定将来要分崩离析的。事实也证明,经过几代人以后,蒙古大汗最后沦落成察哈尔万户。



        对于瓦剌蒙古,达延汗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达延汗携胜利之威,颁布卫拉特各部首领以及活跃在当地的窝阔台和阿里布哥后裔的住帐只能称宅,而不得称殿,冠缨不得过四指等等歧视性命令。同时又给与他们很大的自治权,并且恢复了以往的联姻制度,稳定卫拉特蒙古。



         兀良哈三卫,自从元亡以后基本上就是墙头草,哪边风大哪边倒,又由于他们和明朝的关系密切,生产资料丰富,逐渐变成了瓦剌蒙古和鞑靼蒙古的劫掠对象,一次一次遭受打击,在亦思马因抢劫兀良哈三卫的时候,他们分别求救于明朝和达延汗,不管达延汗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总还是出兵联手对付共同的敌人,而明朝的态度却是趁火打劫,其后,明朝辽东总兵李杲为了冒功请赏,竟然无端杀害互市的兀良哈三卫百姓,最终使兀良哈三卫坚定的站在了达延汗一边,在以后的日子里,成为打击明朝的先锋。明朝嘉靖年间,由于察哈尔汗庭东迁和内喀尔喀南迁,陆续进入兀良哈三卫的地域,兀良哈三卫最终与他们融合。



       科尔沁部(成吉思汗兄弟,合撒儿系)由于对达延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所以达延汗没有将科尔沁部并入6大万户,使其首领自成一家,与其他万户地位等同,以示尊敬。这个部落,最为人知的就是晚清名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


       达延汗如此大刀阔斧的改革,必然触动原来封建领主的利益,一场风暴正在悄悄地酝酿着,而这个风暴的中心就是黄金家族的死敌,也先太师的后裔们。
<p>达延汗:蒙古大汗,忽必烈系后裔<br/>亦不剌:也先之孙,右翼叛乱主要将领<br/>火筛:蒙郭勒津部首领,后发动叛乱</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达延汗的政治改革,目的是建立集权的中央统治,必然引起割据势力的不满,而这股势力的代表就是右翼3万户,由于他们远离汗庭,名义上虽然听从大汗的指挥,但是从来是自行其是的。其次右翼虽说传统上是鞑靼蒙古的势力范围,但是在百年间,由于瓦剌蒙古得势,对这部分区域渗透的十分厉害,形成了不可忽视的政治势力,此时瓦剌势力的代表人物就是亦不剌,天圣可汗也先的嫡亲孙子。</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亦不剌,是天圣可汗也先最小儿子阿马桑赤的长子,也先征讨察合台系(成吉思汗的儿子)后裔的蒙兀儿斯坦时(请参阅第三节,新锐),曾经俘虏过这个国家的国王崴思汗,其后崴思汗将妹妹哈尼木嫁给也先的小儿子阿马桑赤,按照穆斯林仪式举行婚礼,两家化干戈为玉帛,做了亲戚。其后阿马桑赤育有两子,长子既亦不剌,亦不剌从小生活在蒙兀儿斯坦,受到良好的伊斯兰教育,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实际上亦不剌,如果换成伊卜拉(欣)这个阿拉伯式的名字,就一目了然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也先遇害后,他的权利由次子阿失帖木尔继承,阿失帖木尔雄霸和林一带(蒙古北杭爱省附近),虽无力统一蒙古,但是也不失为一只重要的政治势力。阿失帖木尔死后,传位于子克失,此时也先子嗣众多,分领各个部落,克失势力衰微不可避免了。克失最后投靠达延汗。</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信奉藏传佛教阿马桑赤此时也和老婆儿子,为了信仰问题闹的不可开交,阿马桑赤一怒之下,率领自己的部落杀向老婆的老家蒙兀儿斯坦,并且站住脚跟,最终逐渐吞噬了大批蒙兀儿斯坦土地。而亦不剌和弟弟率领自己的部落向东进入鞑靼蒙古,将流散的瓦剌旧部,比如北元太师亦思马因的部落,以及势力较弱的部落都纳入囊中,势力迅速壮大,成为右翼三万户鄂尔多斯万户和永谢布万户(达延汗公布的行政区域名称)中的重要政治势力。</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1509年,达延汗任命其次子为右翼济农(副汗),赴鄂尔多斯拜祭供奉圣祖的白室(供奉成吉思汗神位的八个百色帐篷,由察合台建立,设于鄂尔多斯)之时,亦不剌和鄂尔多斯部落当时的头领勒古锡阿克拉相互勾结,将达延汗次子杀死,正式发动叛乱。</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达延汗第一次征讨右翼三部,亦不剌故部疑阵,半夜以大批牲畜开道,部队随后,达延汗部队被巨大的声响惊醒,以为大批敌人偷袭,仓皇撤退,被亦不剌追杀一阵,折羽而归。</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二次征讨,科尔沁以及部分卫拉特部落的援军陆续赶到,在象征汗权的黑色大纛引导下,再伐右翼,双方在达兰特哩衮(意为七十个山头)相遇,右翼布弓形阵,达延汗以牛角阵迎击,立黑色大纛于左翼兀良哈,引诱右翼进攻,当兀良哈顶不住大批右翼部队进攻,开始退却的时候,达延汗本部的察哈尔忽然立起黑色大纛,左翼士气大振,尤其是达延汗第三个儿子巴尔斯博罗特高举黑色大纛,以四十骑,驰骋于敌阵,勇不可当,右翼鄂尔多斯部孟库库托克齐,不禁赞道:圣主成吉思汗的旗帜在他后裔的手中高高飘扬。于是率部倒戈。右翼部队开始瓦解,亦不剌见右翼已无胜利之望,率领残部突围而走,进入无人管辖的青海,游牧于青海湖附近,自成系统,不服从蒙古汗庭指挥,后来一部分进入新疆,融入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留在青海的部分成为青海回民的祖先之一。</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回头再说胜利后的达延汗,否决了科尔沁首领分割右翼的请求,安抚右翼3部,任命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济农(副汗),自己则在供有成吉思汗神位的白室前,再次正式宣称自己为达延汗,意思为大元大可汗。</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第二个蹦出来造反的,是满都鲁汗(达延汗的前任)的女婿--火筛,火筛娶的是满都海夫人的女儿,而满都海又下嫁给了达延汗,所以严格地说火筛又是达延汗的女婿。火筛,汉语是卓越的意思,能在满都鲁汗时代作驸马,早就是一带豪杰了,如何能把一个毛头小子放在眼里。这个人为人老辣,早在亦不剌造反前,他就跟亦不剌勾打连环,不想战事一起,他却率领自己的蒙郭勒津部队按兵不动,坐山观虎斗,还及时地向达延汗输送亦不剌的情报,把亦不剌当作了垫脚石。但是聪明总被聪明误,等他自己想造反的时候,达延汗羽翼已成,他已经无力回天了,他的叛乱最终以失败告终。</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最后一个叛乱头目是卜儿孩,是达延汗的同母异姓兄弟,他的父亲就是被满都海夫人帅兵攻死的亦思马因(还记得,以前我们曾经提到过,达延汗的父亲死后,他的母亲被亦思马因掠走,纳为侍妾,这个孩子就是这么来的),至于叛乱的原因已经不可考,明史简单的写成“内难”,卜儿孩战败,西逃进青海,投靠了先期到达的,右翼叛军主将亦不剌。放牧于青海湖畔。[</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这大概是1515年左右的事情,蒙古全境已经完全在达延汗的掌握之中了,他可以全心全意地对付明朝了。此时的他进攻明朝的速度明显加快,加强,但是天嫉英才,他已经没有时间去完成自己的光复中都北京的大业了。达延汗于1517年病逝,年44岁。 </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追溯整个达延汗时代,蒙古和明朝虽然有几次中等规模的较量,但谈不上什么有组织有计划的战役。明史曾经记载,明军的将领曾经在农舍中放置有毒的食物,居然毒死了大批蒙古战士,可见蒙古战士的给养供应根本不存在,这样连饭都吃不饱的队伍,能指望完成什么雄图大业呢?同时蒙古的内乱,也使得蒙古组织不出一只真正意义上的正规军队。因此达延汗时代,蒙古人对明朝的统治几乎不构成威胁。在这样宽松的条件下,明王朝上上下下都投入到爱情大戏“成化生死恋”的观赏中来了。</p><p><br/>&nbsp;</p>
<p>&nbsp;</p><p><br/>明宪宗:明英宗的儿子,名朱见深</p><p><br/>“成化生死恋”这个名称当然是个笑谈,“成化”是明宪宗的年号,这出爱情戏当然是关于他的爱情故事,到底是怎么会事情呢?听我慢慢向你道来。</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明朝中后期开始出现的八卦皇帝,其中四位比较有名,“真爱无敌” 明宪宗,“个性永远”明武宗,“飘飘半仙” 明世宗,“神奇木匠” 明熹宗,达延汗很幸运的与其中的两位生活在同一时代,“真爱无敌” 明宪宗,“个性永远”明武宗。我主要为大家介绍这两个。介绍他们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他们的荒唐为他们的后代树立的学习的标杆,以后明帝国出现的皇帝,大多数都能看到这两位的影子,其次,这两位的可笑事迹如果不叙述一下,也实在对不住读者。</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首先说说明宪宗朱见深,明宪宗是英宗(被也先俘虏的那位)的长子,土木堡之变时,年仅2岁的他被立为皇储,后来当时的皇帝,他的叔叔明景帝把他废掉,改立了自己的儿子,朱见深从此开始过起了苦日子,当时和他相依为命的是一个比他大17岁的宫女万贞儿,不想待朱见深成年,却疯狂的爱上了自己儿时的小保姆。明英宗复辟后,朱见深又被立为太子,1464年即皇帝位,旋即纳这个史书上称“貌雄声巨,类男子”的万贞儿为贵妃。并且一直坚持不懈地想把她立为皇后,要不是有皇太后在那里死活不同意,估计历史上真要出这么一位万皇后了。</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明宪宗一上台,便为叔叔明景帝恢复帝号(明景帝的帝号为明英宗所剥夺),为于谦平反,博得了一致好评。当然这不是他的功劳,主要应该归功于他父亲明英宗去世之后,为他留下了一帮贤臣良将。他这个爱情至上的情感主义者,对政治这种无趣的东西,向来都是采取别人说什么,自己点点头的态度。这批贤臣良将慢慢老去,提拔上来的接班人却多为万贞儿的亲戚和同党。朝政开始崩坏。</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万贞儿把所有的爱都给了明宪宗,所以对待异己就只剩下冷酷了。她先鼓捣明宪宗把的第一任皇后废掉,试图取而代之,但是皇太后死活不同意,“废掉皇后可以,但是万贞儿不能当皇后”,致使万贞儿阴谋始终没有得逞。其他嫔妃如果怀孕,万贞儿立刻赶制堕胎药,派心腹送去,监视喝下,为的就是自己生个长子。万贞儿37岁的时候,为朱见深生了一个儿子,可惜不到一岁就夭折了,其后可能由于岁数太大,就再无所出,但是万贞儿配置堕胎药的药剂师工作始终没有停止过。万贞儿工作的直接后果,就是致使明宪宗年近30,膝下依然无子嗣,这在古代是个很难想象的事情。可是这个被爱情迷住双眼的糊涂虫竟然始终弄不清原因。或者说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吧。</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 万贞儿虽然严加防范,最终还是有个漏网之鱼,就是后来的明孝宗,各种机缘巧合明孝宗才得以活命,明孝宗一直被藏在宫外,当他第一次见到父亲时,他的头发一直拖到地上,只是由于他生下来,为了保密而被幽禁起来,从来没有理过发的缘故。明孝宗忽然得到了这么一个儿子,感激上苍,立刻立他为太子。皇太后也立刻将这个孩子抱到自己宫中抚养,防止万贞儿加害,后来明孝宗的生母,和帮忙的太监都暴亡了,证明皇太后的预见是正确的。万贞儿见暗害不成,就试图鼓励朱见深多生孩子,顶替这个漏网之鱼做太子,一时间,明宪宗朱见深从无儿无女,忽然变成子嗣昌盛,可是最终因为明孝宗抢到长子身份,占了先机,而以失败告终。</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后宫乱成了一锅浆糊,前朝也好不到哪里去。所有的重要职位,都被万贞儿的亲戚朋友所把持,弄的乌烟瘴气。明宪宗还为后代开创了几个不好的先例,第一是自1470年,他专心呆在后宫,不上朝了,直到去世。第二是嫌东厂不够用,又建立西厂,这两个“厂”实质上就是太监控制的特务机关,这个本来没有什么,任何国家政府,都有自己的秘密情报机关,但是明宪宗赋予这两个特务机关的过大的权利,取代国家正规的司法系统可以随便抓人,杀人,这个对一个国家来讲,就是不正常的了。第三,开始崇尚神仙,长生不老,以及房中术,甚至还根据所谓秘术和秘方,选拔官吏。为明朝后期的皇帝们,做了极坏的表率。史称“妇寺之祸”。</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宪宗是个很有才气的人,只是才气用的不是地方,他绘制的“一团和气图”开中国漫画之先河。而万贞儿在艺术上显然也很有造诣,据说瓷器中的瑰宝,成化斗彩,即为万贞儿所开创。明宪宗对万贞儿的感情也让人叹为观止,他冲破层层阻力,与万贞儿,结为夫妻,对万贞儿的胡作非为,始终保持容忍的态度,几十年如一日,恩爱有加。所以把他称为“真爱无敌--明宪宗”,我想并不为过,只是可惜,他这个“无敌”,不能当饭吃,不能当兵用,唯一的作用就是把国家搞的千疮百孔。1487年,58岁的万贞儿暴亡,明宪宗茶不思,饭不想,几个月以后也随之驾鹤西游去了</p><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nbsp;&nbsp;&nbsp;&nbsp; 明宪宗1464年即位,对照一下时间表,就可以发现,那个时候是蒙古孛来太师统治的后时代,蒙古各部正在互相厮杀。对待明朝,除了抢劫,就是抢劫。而大明朝开始还能一战,后期上上下下都去观赏或者参与到明宪宗的爱情剧系列中去了,“爱情”,“后宫阴谋”,“寻子”、“神仙故事”,“生死相随”等等,情节跌宕起伏高潮迭起,把全部人的眼球都吸引过去了,边关的守将自然也不例外,只要蒙古大军别攻城,周围的老百姓受点罪,就受点罪吧。癿加思兰、亦思马因以及满都海时代的蒙古,汉籍史料贫乏,应当与边关守将不思进取的态度有关,而追其根源,就应当出在这出爱情大戏的男主角,明宪宗成化帝身上。</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宪宗的儿子明孝宗于1487年即位,同样是从小受苦,他却比其父亲强百倍。如果没有他,明王朝还能不能熬得下去,估计都成问题。明孝宗于1505年去世,史书上记载“哭声震野”。其受爱戴的程度,可见一斑。</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孝宗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即位,明王朝的又一出大戏开始上演了,不过这次不是爱情戏,改演青春偶像剧了,硬朗小生朱厚照就是男主角。<br/></p>
<p>&nbsp;</p><p>明武宗:名朱厚照,年号正德</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第一次见到正德皇帝,也就是上文所说的明武宗朱厚照,是在京剧 “梅龙镇”中,此戏讲的是正德皇帝调戏民女李凤姐的故事,戏中的正德皇语言幽默,又厚颜无耻,活脱脱一副文化老流氓的嘴脸,现在回想起来,还引人发笑。</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出戏中的正德皇帝是由老生扮演的,实际上,正德皇帝死时候不过31岁,并且据说长得“粹质比冰玉”,应当属于帅哥类型。纵观正德皇帝的一生,他相貌清朗,聪明伶俐,家境富余,爱好运动,感情丰富,同时为人处世激情无限,创意无限,个性解放,但最终生活的毫无意义,完全可以构成现在青春偶像剧的所有要素,所以把他的一生改写为青春偶像剧,应该再合适不过了。 </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其父明孝宗和其母张氏感情甚笃,终其一生未纳其他正式的妃子,与张氏厮守一生,张氏生育两子,只有朱厚照活了下来,所以他的皇储地位从来也没有受到过威胁。登基前的正德皇帝,还是很规矩的,虽然喜欢骑马射箭,但是文化课也一点没丢,谦虚的学习态度得到了全体老师的一致赞誉。明孝宗也深感欣慰,认为这个孩子将来文功武德不可限量。</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1505年,朱厚照15岁的时候,正是登基成为大明朝的皇帝,在太监刘谨的教唆下,第一件大事,就是第二年修建豹房,所谓豹房,实际上就是小型动物园,这个到也不是正德皇帝的发明,这种动物园是起自元朝蒙古贵族,但有一点不同,就是朱厚照修建豹房目的不仅仅是娱乐,实际上是为自己逃离紫禁城,寻个落脚点。为什么要逃离紫禁城?因为正德皇帝认为那里面的内官,管闲事管的太宽了,还是在豹房待着舒服。其实也不能怪内官,正德皇帝在后宫组织的活动实在太多,实在太离谱,首先他组织了运动会“百戏场”,这个还算正常,其后的活动就有些出格了,他在后宫弄了个模拟集市,让太监宫女模仿各种人物,他自己则扮演富商,一般落脚点都是所谓的“妓院”,面对如此乱相,内官不唠叨两句,估计自己就要被弹劾了,即使这样,正德皇帝听着也烦。后来索性搬到豹房,以至于武宗中后期,这里变成明朝的政治枢纽。当然这个政治枢纽在历史上没有留下什么好名声,由于明武宗经常在这里和他100多个干儿子玩耍,不仅逗弄老虎狮子,还搞淫乱活动,所以今天我们提起“豹房”,总是感觉已经成为“淫窝”的代名词。</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朱厚照一生还干过几件可以“名垂青史”的事情,1510年,朱厚照,自封“大庆法王西天觉道圆明自在大定慧佛”,这个活佛,甚至以活佛的名义发布过圣旨。1514年元宵节,后宫起火,殃及内殿之首“乾清宫”,正德皇帝,说了一句万世流传的话:是好一棚大烟火也。</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朱厚照,另外一大爱好是“好兵”,他和亲信江彬,不仅训练士兵,还打扮士兵,为自己训练的士兵配备最好的盔甲,配黄色围巾,帽配天鹅羽毛。忙的不亦乐乎。</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510年以后,由于达延汗平定了右翼叛乱,开始比较频繁的骚扰明朝边境,1517年,明武宗决定派“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前往北方重镇宣化府,对抗蒙古。然后自己就动身前往宣化了,怎么是自己呢?原来这个所谓“朱寿”不过是明武宗自己给自己起的化名。明武宗命令除了自己的亲信,任何臣僚也不允许前往宣化。等于切断了信息通道,这样做的一个后果,就是正德皇帝在宣化这段历史变得比较模糊。正德皇帝自称的“应州大捷”,被御史以杀敌16人,自伤600为由,拒绝承认这次战役为大捷。但这并不妨碍这个所谓“朱寿”由于“战功显赫”,被加封镇国公,并且还从户部支领俸禄。再后来,这个“朱寿”一直做到明武宗手下的第一品大员太师,无法再升迁了,再升就变成逆臣贼子,篡位了。</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史籍曾经记载,经此一战,在正德年间,蒙古再无扣关,也是夸大其词,往正德的脸上贴金而已,蒙古第二次大规模扣关,是1523年,而正德死于1521年,这6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1517年,达延汗去世,其指定的汗位继承人卜赤汗,年岁小,由其3子摄政,后其3子归政于卜赤汗,也就是说,这6年间,蒙古有两次政权交接,所以说所谓“正德年间,蒙古再无扣关”,完全是蒙古自己政权更迭的需要,与正德帝无关。</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随着朱寿的官越做越大,宣化府的镇国公府也修建完成。这里成了明武宗的第二个豹房,他这个地方更甚于北京的豹房。不过是因为山高皇帝远,再也用不着听那些大臣的鸹噪罢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北方玩够了以后,明武宗就开始惦记寻个机会,南巡了。1519年,他宣布圣旨,派镇国公朱寿南巡,但是这次百官的反响强烈,跪在午门外劝柬皇上,收回成命,正德帝眼看不能成行,恼羞成怒,将跪在午门外的百官,每人廷杖30,一共打死了11个大臣。</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3个月后,也就是1519年7月,南昌宁王起兵造反,明武宗这次很高兴地决定不用“镇国公朱寿”前往了,自己御驾亲征征讨叛军,当然看看江南美景和美女才是真正目的。不想没走出多远,朱厚照接到密报,宁王被抓住了,叛乱平息了。即来之,如何能轻易回转,他扣下奏折,平叛大军接着前行。</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这个平叛旅行团在江南足足玩了了一年,在扬州,他不顾皇室尊严,直接以国家最高的领导人身份,访问了多家妓院,成为千古奇谈。宁王被抓一年后,在南京演武场,明武宗披挂整齐,亲手将宁王打翻在地,然后左右护卫一拥上前,把宁王绑了个结识,之后正德皇帝正式对百官宣布,自己平叛成功,得胜还朝。为自己在历史上又留下了重重的一笔。</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1520年10月,当大军行至清江浦(今江苏清江市),明武宗忽然灵机一动,要扮渔翁,玩渔夫钓鱼的游戏。,谁知钓到兴处,自己一头扎到江里,虽然被很快捞上来,但此时秋水已寒,就此留下了毛病,到了北京,病体日渐沉重,连岁末的祭祀都不能亲自完成了,1521年二月,官府捕获妖人段及其妻子两人,武宗见妖人之妻艳丽异常,遂把妖人交给下属处置,自己留下妖人的老婆,抱病临幸。三月,这个充满人间情趣的皇帝,撒手人寰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崇尚个性的今天,很难评价这个有趣的皇帝,他虽四处留情,但也有红颜知己,他对下属从来不摆架子,不苛求,除了最后那次,他很少动粗,臣子批评他,他虽然不改,但是从来都是虚心接受,暗讽他,他也不以为意。他征讨蒙古,亲自披甲持矛,与普通的甲士骑马同行,不乘自己的辇舆。他从来不为现有的规矩所束缚,他的创意,在历代皇帝中,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把他放到今天,身份换成某企业大老板的公子,精炼一下他的所作所为,拍成电视剧,不知道要迷倒多少少男少女。可是放到历史中,他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史中说,明朝之亡,实亡于神宗(后面的万历皇帝),我看未必,明朝之亡,我看应当从这爷孙两人,“真爱无敌” 明宪宗和“个性永远”明武宗,开始算起。</p><p>&nbsp;</p><p><br/>明武宗,死后两年,蒙古俺答汗率兵猛攻大同,这个影响近代蒙古和西藏的重要人物,登场了。<br/></p>
<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俺答汗的战争</p><p>&nbsp;</p><p>主要人物:<br/>褒必里克墨尔根: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之长子,蒙古右翼济农的继承人。<br/>俺答汗: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之次子。<br/>卜赤汗:达延汗长子之长子,蒙古大汉的法定继承人。</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 俺答汗,又称阿勒坦汗,1507年出生,13岁统领土默特部,17岁开始出征,一生征战无数,东征西讨,战功赫赫,不仅在战功上,在政绩上,他的所作所为也可圈可点。1572年俺答汗营建库库河屯(今呼和浩特),1578年,他迎奉三世达赖来蒙,树立黄教在蒙古的正统地位。为黄教最终在西藏取代红教提供了强有力的外援,也为蒙古势力介入西藏内部事务打下伏笔。1582年他去世之后,他美丽的遗孀钟三娘子成为草原上的一代女杰。有关他的故事灿烂缤纷,不可胜数。想讲得十分明白,肯定比较困难,我也尽力而为吧。</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俺答汗的事迹分为两个大部分,一个是他参与的战争,一个是他的政治上的功绩。先谈他的战争,他的战争太多,几乎当时他周围所有的对手都打遍了,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来谈他的战争,由于发生时间相互交错,听起来估计会成为一团浆子。所以我把他的战争,按照对手的不同来了个分类,一个一个来谈。先来谈第一个兀良哈万户。</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俺答汗的父亲是达延汗的第三个儿子,巴尔斯博罗特。达延汗的第一个儿子早亡,第二个儿子在右翼叛乱中被害,巴尔斯博罗特勇猛无敌,在右翼平叛的战斗中,他手持象征汗权黑色大纛,以四十骑,于右翼叛军中所向披靡,为他赢得了荣誉与所有蒙古人的尊敬,平叛胜利之后,他成为掌管蒙古右翼的首领,济农(副汗)当仁不让的候选人。</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虽然他是达延汗,活着儿子里年岁最大的,但是根据蒙古的嫡长继承制,达延汗的第一个儿子的长子才是真正的蒙古汗位继承人。即使巴尔斯博罗特再英明神武,也只能无缘汗位了.延汗去世的时候,那个合法的继承人,也就是后来的卜赤汗年岁太小,于是让巴尔斯博罗特摄政,可是达延汗怎么也没有想到,他精心构筑的这个所谓靠亲情维系的中央集权体系,在第二代上就出现了问题。</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巴尔斯博罗特摄政,没干多久,就给自己晋升了一格,他称汗了,号哈布孩汗。翻译过来就是“叔父汗”,可能这个汗位是非正统的原因吧,这个汗位的名称,和他父亲达延汗的汉译“大元大可汗”比较起来,让人感觉心虚的很。于是发生了很有意思的一幕。1519年左右,当卜赤汗到右翼鄂尔多斯部参拜八白室时(供奉成吉思汗灵位的8个白色帐篷),对他的叔父说:“你乘我幼小之际,非礼地窃据了可汗之位,而今你若肯朝拜于我,便予以宽恕。”叔父汗回答也颇为有趣:“你命令我朝拜,我就拜吧!”叔侄两人尽释前嫌,卜赤汗正式继承蒙古大汗。</p><p>&nbsp;</p><p><br/>&nbsp;&nbsp;&nbsp; 虽然这次夺权,并不成功,但是汗庭的威信受到损害却是事实,同时巴尔斯博罗特已经为他的子孙做出了榜样。其后蒙古右翼逐渐成为一个国中之国。</p><p>&nbsp;</p><p><br/>&nbsp;&nbsp;&nbsp; 卜赤汗即位不久,巴尔斯博罗特就去世了,他的长子褒必里克墨尔根继承了济农的职务,同时右翼中的一个小部落土默特部正式划归了他的次子年仅13岁的俺答汗统领。俺答汗一生征战无数,最后吞并右翼三大万户的蒙郭勒津部,成为蒙郭勒津部万户,并且将这个部落更名为最初统领的那个小部落名称,土默特部。所以谈起土默特部,实际上就是原来蒙古右翼三大万户的蒙郭勒津部。这里有必要声明一下的是,严格的说,在俺答汗的哥哥1542年去世之前,蒙古右翼的正式的领导人是他哥哥褒必里克墨尔根,一位与俺答汗同样优秀的军事将领。</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此时,经过达延汗的苦心经营,蒙古内部基本统一,虽有矛盾,但是大家想着还不至于到达破裂的地步,所以蒙古的王公贵族再次把眼光投向了南方,那片肥沃的土地,大明朝。</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1523年,蒙古大举进犯中原,褒必里克墨尔根和俺答兄弟进攻大同,卜赤汗进攻密云,那个退守青海的亦不剌,也趁机出兵进攻甘肃等地。第二年,顺伏明朝的多年的,辽西兀良哈三卫,也开始反叛明朝,明朝边境全线告急。</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而此时正是那个半仙皇上明世宗嘉靖即位的第三年,明武宗虽然到处留情的却没有留下子嗣,所以他以藩王身份继承皇位,按照事先商量的程序,他以东宫身份继承皇位,也就是先过继给明孝宗(武宗的爹)当儿子,然后再当皇上,结果他一进京就给百官一个下马威,当皇上可以,当干儿子不行,要不什么都不当。结果最后百官退让。其后爆发的“仪礼之争”,本质上还是这个干老和干儿子的问题,嘉靖皇上坚决不承认明孝宗为干爹,称自己的亲爹为“皇考”,给亲爹的行政级别从藩王向上调了一个级别。于是终于引发了和百官的正面冲突,百官在宫外大声呼喊先皇的姓名,放声大哭,史称“哭门事件”。嘉靖皇上听哭声,心烦气燥,最后一道旨意下,抓人,再咔嚓几个。“仪礼之争”以皇上全面获胜而告终,而这一年正是1524年,蒙古全面进犯的时候。值得嘉靖皇上庆幸的是,蒙古大军很快撤退了,他又可以全力以赴为亲爹争名分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蒙古大军的撤退,事出有因,兀良哈万户(非辽西兀良哈三卫)发动了叛乱。这个万户的地理在今天内蒙中部向上至外蒙,兀良哈万户在蒙古诸部落中,因为他们世代为成吉思汗守陵,从元朝建立到达延汗时代对他们都是礼让三分,享受比如免税等各个方面的特权,并且兀良哈万户是达延汗唯一没有分给自己儿子统领得万户,这样额外的照顾,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却滋生了他们骄横的心理。在其它蒙古大军在明朝边境袭扰的时候,他们却公然突袭蒙古各部的老营,公然抢掠自己人。 忍无可忍的卜赤汗命令集结左右翼蒙古大军,征讨兀良哈,双方会战于今天的外蒙境内,兀良哈战败而逃。</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此次战败,并没有使得兀良哈屈服,反而使得他变本加厉,1531年,卜赤汗命令褒必里克墨尔根和俺答兄弟再伐兀良哈,兀良哈一败布尔哈图汗山(今蒙古国境内),赶来的援军被忽必烈的子孙杀的人仰马翻,远远逃去,紧接着再战卓尔噶勒山(今蒙古国境内),叛军落得同样下场,只得翻过杭爱山(今蒙古国境内),向更远的西北方向逃去。1533年,蒙古右翼大军翻过杭爱山,追击兀良哈,这次兀良哈学乖了,对待褒必里克墨尔根和俺答兄弟这对天生的将领,最好的办法就是逃之夭夭。</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但是兀良哈显然并不安心在蛮荒之地久待,也没吸取教训,没有几年,他们又南下了,抢这个抢那个,最后居然抢到了卜赤汗汗庭的驻地察哈尔部。卜赤汗恼羞成怒,下令蒙古左右翼倾尽全力,讨伐兀良哈,1538年,蒙古左右翼大军在杭爱山集结,俺答兄弟,把供奉着成吉思汗神位的八白室也一同带上,与卜赤汗的左翼大军会合后,将八白室设置于杭爱山,象征讨的决心和正统。一时间杭爱山山下,刀枪耀眼,人喊马嘶。</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良哈蒙古人这次终于明白了,人民公敌的角色不是那么容易演的。在汗庭军队高昂的士气下,兀良哈蒙古人的意志崩溃了,刚刚开战,大小部落首领纷纷投降。卜赤汗下令取消兀良哈万户,将其部落众人分给其他各个部落,同时封俺答兄弟三人(参战的还有俺答的弟弟)为汗,其中俺答的称号为阿勒坦索多汗,即护卫汗廷的小汗之意。这个看似高兴的即兴举动,带来了无穷的后患,他给以后地方军阀给自己弄个“什么汗”的头衔,提供了合理的依据。虽然和蒙古大汗的头衔有区别,但是对蒙古大汗的权威显然又是个伤害。</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兀良哈蒙古这个桀骜不驯,但又缺乏头脑的蛮牛被驯服之后,俺答兄弟对手名单上的第二位,那个信奉伊斯兰教,占据青海的亦不剌,就赫然眼前了。</p><p>&nbsp;</p><p>&nbsp;</p><p><br/>十二、俺答汗的战争(二)</p><p>主要人物:<br/>褒必里克墨尔根: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之长子,蒙古右翼济农的继承人。</p><p><br/>俺答汗:达延汗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之次子。<br/>亦不剌:也先之孙,右翼叛乱主要将领,后驻军青海<br/>卜儿孩:达延汗同父异母兄弟,北元太师亦思马因之子,叛乱失败后,投靠亦不剌</p><p>&nbsp;</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亦不剌,卫拉特也先太师之孙,信奉伊斯兰教,达延汗时代蒙古右翼叛乱的主要将领(参阅八、叛乱)。他在蒙古右翼叛乱失败以后,率领自己的残部突围而走,进入青海。青海原是察合台(成吉思汗子)势力范围,到了明代,生活在这一区域的蒙古部落不多,且基本处于军阀割据状态,势力弱小。亦不剌进入青海以后,这些部落基本上没有任何抵抗能力,很快投靠了亦不剌。亦不剌率部最后决定游牧于青海湖附近,并向明朝请封,青海湖离明朝边境城镇也不近,所以明朝官员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请求。而这时蒙古汗庭也无暇顾及他,给亦不剌一个比较宽松的发展时期,重修古城三角城作为首府,(今青海海晏县境内,因为所谓修国道,省不足千米的绕路费用,而被毁坏大部,扼腕叹息)。</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1514年,达延汗的另外一个叛将,他的同母异父的兄弟,卜儿孩投奔亦不剌,合牧于青海。其后,由于信仰的元素,周围信奉伊斯兰教的蒙古部落,先後向其靠拢,渐渐成形成了一个新的集团,蒙古穆斯林集团,他们原来部落的名字渐渐被隐去,称木速蛮,汉籍称之为“西夷”,蒙古汗庭称之为“刺古希”,后两个都为对穆斯林蒙古人的蔑称。</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对这片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和人数众多得部众,俺答和他哥哥褒必里克墨尔根早就垂涎三尺,只是兀良哈蒙古总在后面扯后腿,使他们无暇西顾。1533年,他们完成了大汗布置的征剿兀良哈的任务后,立刻就开始琢磨如何扩大地盘,把西海(青海湖)控制在自己手中。</p><p>&nbsp;</p><p><br/>&nbsp;&nbsp;&nbsp; 这兄弟二人耍了个小花招,以骚扰明边为幌子,出兵明朝,而且假戏真做,打得热火朝天,弄得明朝紧张的不得了,同时也使亦不剌放松了警惕。忽然俺达兄弟俩人率领精骑,掉头向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渡过黄河,杀入青海。</p><p>&nbsp;</p><p><br/>&nbsp;&nbsp; 亦不剌虽然有10万之众,但是由于疏忽大意,被俺答兄弟转了空子,而他的二把手卜儿孩此时看形势不好,放弃救援老上级,当起了中间人,调停两方面的冲突。亦不剌眼见大势已去,也无可奈何,只得同意投降,将女儿许配给俺答的哥哥褒必里克墨尔根,褒必里克墨尔根将他和他的部落迁出青海湖,安置在贺兰山附近放牧。亦不剌此时心灰意冷,最终决定返回外祖父的故地蒙兀儿斯坦,依附他外祖父的后裔,至于他的结局,有说被害死了,有说病死了,总之,亦不剌极其后裔在历史上再也没有什么大的作为。</p><p>&nbsp;</p><p><br/>&nbsp;&nbsp;&nbsp; 原来的蒙古穆斯林除了跟随亦不剌离开一部分,大部分都被卜儿孩所收容,卜儿孩心知肚明,迟早有一天,俺答汗兄弟还会找上门来,可是他又不甘心就这样投降,所以他向明朝讨封,要做外藩,请求明朝保护。明朝答应的也是含含混混,根本没有援手的意思。卜儿孩只好龟缩进三角城,试图依靠坚城抵挡俺答兄弟的进攻。果然1535年,10万蒙古右翼大军又出现在青海湖边,卜儿孩看守城无望,遂退出三角城,跟俺答兄弟玩起了捉迷藏。这个迷藏一玩就是将近十年,期间1538年右翼大军参与剿灭兀良哈万户,1542年俺答的哥哥褒必里克墨尔根因病去世,可是这也没有给卜儿孩带来什么转机,剩下的那个俺答汗是比他哥哥还厉害的一个角色,1543年,卜儿孩走投无路,正式投降俺答汗,1549年,俺答把卜儿孩从青海迁出,把这块肥美的牧场赏赐给了自己的儿子,彻底控制了青海。卜儿孩其后记载不详。应当是个善终吧。</p><p>&nbsp;</p><p><br/>&nbsp;&nbsp; 1543年,卜儿孩投降后,俺答又顺带脚征讨撒里畏兀儿人(现在裕固族祖先),撒里畏兀儿人的凶猛超出俺答汗的想象,在此次战役中,俺答汗的腿部受伤,但是由于实力相差太悬殊,撒里畏兀儿人还是答应投降了,此时蒙古大汗卜赤汗,为了表彰俺答的功绩,给了他一个新称号“土谢图彻辰汗”。这个事情是很有意思的。因为这个称号,实际上已经表明汗庭已经承认了俺答汗对蒙古右翼的领导地位。而把那个法定的右翼领导人--济农甩到了一边,这个济农的位置此时事由褒必里克墨尔根的长子继承。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源,在于褒必里克墨尔根,史料上记载他在生前的最后几年,贪图酒色,把所有的政务都交给了弟弟去处理,结果造成俺答的威信急剧升高,等他去世之后,他的鄂尔多斯部就开始在走下坡路了,其后他的后裔对哈萨克征战不利,损失惨重,最终不得不依附于土默特部。俺答汗在右翼中的领袖地位已经无可动摇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 征服卜儿孩的第二年,1544年,俺答汗开始征讨辽西兀良哈三卫,兀良哈三卫自从元亡之后,在政治上就是摆来摆去,很快便臣服于俺答汗。</p><p>&nbsp;</p><p><br/>&nbsp;&nbsp; 解决了东边的兀良哈三卫,东面就剩下蒙古左翼那两部,属于汗庭的直属,不便公开作对,所以俺答汗把眼光还是投向了西边,卫拉特蒙古。</p><p>&nbsp;</p><p><br/>&nbsp;&nbsp;&nbsp; 1559年,俺答汗开始西征,这次为时两年的远征,虽然没有完全取得胜利,但基本上算是征服了卫拉特。他先派人招降了卫拉特蒙古中明安部,然后以这个部落的驻地扎地勒满汗山(今新疆雅尔玛罕山)为基地,击溃了卫拉特部落中厄鲁特、巴图特两部落的主力,其他部落慑服于俺答的神武,表示顺服。当然联姻是必不可少的,他娶卫拉特奇喇古特部首领的女儿为妻,而这个女人就是以后赫赫有名的钟三娘子。</p><p>&nbsp;</p><p>&nbsp;&nbsp; 卫拉特蒙古的所谓投降实际上不过是权宜之计,所以俺答汗在1569年再次西征卫拉特。这次西征,最先碰到的卫拉特部落是钟三娘子的爹,他老丈人的部落,赶巧,钟三娘子在这里又为俺答汗生了一个儿子,于是俺答汗郑重宣布这个这个孩子是卫拉特蒙古各部落的主人。老丈人为太师,同时效仿忽必烈对卫拉特蒙古的故事,将两个女儿嫁给了老丈人的儿子。但是还不待俺答汗开始讨伐那些不听话的卫拉特蒙古部落。却传来自己的孙子进了大同,投奔了明朝。俺答汗只得匆匆赶回自己的蒙古本部,土默特部。俺答汗的孙子怎么会投降了明朝,这个事情我们后面再谈,因为这件事情是明朝和俺答汗关系缓和的一个转折点,所以我把它放到明朝和俺答汗的战争中来讲。</p><p>&nbsp;</p><p><br/>&nbsp;&nbsp;&nbsp; 1577年,俺答汗再次西行,主要目的是为了与三世达赖见面,次要目的是为了教训一下卫拉特蒙古中的一部。俺答汗为了保证攻击的顺利,还是先联系更西边的蒙兀儿斯坦作为牵制卫拉特蒙古的力量。可惜百密一疏,不知道怎么被明朝得到了消息,这种让“蛮夷”两败俱伤的好事情怎么能放过,明朝立刻派遣使臣通知卫拉特。于是俺答汗的偷袭变成了强攻,见没什么便宜好占,俺答汗只好退兵。</p><p>&nbsp;</p><p><br/>&nbsp;&nbsp;&nbsp; 这是俺答汗最后一次西征,虽然卫拉特蒙古在俺答汗在世的时候不至于公开反抗,但是基本采取的是阴奉阳违的态度,所以严格地说卫拉特蒙古并没有被俺答汗所征服。</p><p>&nbsp;</p><p><br/>&nbsp;&nbsp; 俺答汗对待汗庭的态度始终还算客气,但是面对一个比自己弱小得多的汗王,慢慢生出傲慢之心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1547年,卜赤汗去世,他的儿子打来孙即位,使用同其父相同的尊号库登汗,史称打来孙库登汗。打来孙后来率众东迁,进入兀良哈三卫的传统地盘,兀良哈三卫本身和鞑靼蒙古渊源极深,对蒙古大汗的到来表示极大的欢迎,从此兀良哈三卫也一改墙头草的作风,死心塌地归附汗庭。打来孙东迁一部分是由于自然原因,他们传统的牧场,已经不能满足放牧的需要,找个新牧场是大势所趋,另外一方面,也是避开俺答汗的锋芒,不与其相争。虽然史书上记载俺答汗对这个当大汗得侄子,“久不听其约束,而耻为之下”,但是从始至终没有公开挑战汗权也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个不代表他不想得到那个王位,从以后的论述当中,俺答汗一直想通过政治和宗教的手段让自己成为全蒙古的汗。</p><p>&nbsp;</p><p>我们谈俺答汗的战争,东西北三个方向都谈到了,就差一个方向没有谈了,那就是南方---大明朝。</p><p>蒙古的铁骑将在俺答汗的率领下再次突破长城,兵困北京城。<br/></p>
真是精彩!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秦猛士</i>在2006-1-12 10:21: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5-12-26 15:16:00的发言:[/B][BR]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yayokonato[/I]在2005-12-26 15:13:00的发言:[/B][BR] <p>蓝玉,打击蒙古最得力的将领。</p><p>徐达、常遇春都是厉害角色!</p></div><br/>都叫朱元璋整死了,没赶上永乐北伐。</div><br/>常遇春是军中暴毙,存疑。<br/>不过要是这些人活着,估计也没什么永乐了。</div><p></p>呵呵~~~~你怎么又敢保证他们不为永乐卖命?
好贴,顶!!!!!!!!!![em0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6-1-2 19:37:00的发言:</b><br/>把也先换成阿提拉,英宗换成罗马皇帝,于谦换成埃迪厄斯。这样拍出的电影,老外也能看懂。历史实在是太相象了。</div><p>是东罗马帝国的那一段历史吧?! </p><p>确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p><p>功臣总是美好下场,至少于谦来了个痛快的!</p>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jerrygen</i>在2006-2-13 22:12:00的发言:</b><br/><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6-1-2 19:37:00的发言:</b><br/>把也先换成阿提拉,英宗换成罗马皇帝,于谦换成埃迪厄斯。这样拍出的电影,老外也能看懂。历史实在是太相象了。</div><p>是东罗马帝国的那一段历史吧?! </p><p>确实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p><p>功臣总是美好下场,至少于谦来了个痛快的!</p></div><p></p>不,西罗马。
<br/>匈奴王阿提拉<br/>剧情: <br/>该剧以罗马帝国的背景展开,揭示了一支撼动罗马帝国统治的重要军事力量。<br/>公元400年,罗马帝国在世界上的统治地位日渐衰弱,一支由阿提拉率领的匈奴军队横扫欧亚大陆,开始挑战罗马帝国的霸主地位。当政的罗马皇帝过于年轻,根本不懂治国之道,皇太后只能启用被打入死牢的原军队统帅埃迪厄斯,把拯救罗马的希望寄托在他的身上。狡猾的埃迪厄斯一面利用阿提拉兼并邻国,一面设法置他于死地。终于,英武的阿提拉喝下了新婚妻子的毒酒,征服世界的壮志顷刻间化为泡影。罗马帝国刚刚勉强保住了世界霸主的地位,已经成熟的皇帝便将目光转向了埃迪厄斯……<br/><br/>背景:<br/>匈奴人力量的决定性的崛起是自阿提拉(Attila,406-453)登基成为匈奴帝国的王之后。公元433年,27岁的阿提拉与他的兄弟布来达(Bleda)一同从他们的叔父罗阿斯手中继承了帝国的王位。 436年,阿提拉无情地谋杀了他的胞兄,独自君临帝国。与他的前辈们相比,阿提拉更具有雄心壮志,更富于侵略性,而且才智极为超群。在历史上,阿提拉是一个极为突显的角色。阿提拉时期的匈奴帝国是匈奴史的最后一章,也是最辉煌的一章。他使罗马人蒙羞,使日尔曼人丧胆,具有令西人沮丧而无奈的强大力量,以至于他和他的匈奴铁骑都被称为“上帝之鞭”(Scourge of God)。 <br/>关于阿提拉本人各方面的记载,西方史书上有过多少有些贬损,但仍不失生动具体的描写。阿提拉年青时作战勇猛,称王之后则更主要地是依靠他的头脑,而不是他武功,完成了对北方的征服。他表现出了勃勃野心,和高超的政治外交手腕,而且为人狡猾、残忍。作为匈奴王的阿提拉,他的步态和举止显示都出了一种其力量可傲居全人类之上的自负和傲慢。据传说,他曾自称拥有战神之剑,所以他的部下晋见时,如若正面直视他则必须同时后退,否则会烧坏自己的眼睛。他有一个凶猛地转动眼珠的习惯,好象他乐于欣赏受他惊吓的人的恐惧。阿提拉在生活上崇尚简朴,却很能容忍部下的奢侈。他的臣民都对他非常惧怕,在他外出巡查的时候,凡见到他必向其欢呼,以示敬畏。在西方的历史传说中,阿提拉极为残暴凶狠,专事劫掠城市的恶行;并且身上集中了极端的邪恶,婴儿被他看见都会死去。阿提拉的长相似乎令人不敢恭维。据记载,他身材矮胖,双肩很宽,短粗的脖子上长着一个硕大无朋的头颅,有粗硬的黑发和稀疏的胡须,鼻子扁平,一双黑眼睛锐利而阴鸷。尽管这种描写似乎有些不太恭敬,但有一点毫无疑问,这肯定是一个东方人的形象。这说明经过三百多年的西迁后,匈奴人并没有被其他民族混血得失去了原来的体质特征。 我们对于阿提拉时代的匈奴人的社会生活所知不多,但仍然能从一些传说和故事中窥见鳞爪。曾有一个东罗马官员及其随从出使匈奴帝国,他们有幸见到了阿提拉和其他匈奴将领,甚至参加了阿提拉举行的盛宴。从他关于这段经历的罗里罗嗦记载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当时的很多民俗、外交以及政治等方面情况。
这部片子曾在央视放过,可惜阿提拉变成了白种人,就和约翰·韦恩的那部《征服者》里的成吉思汗一样。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灯塔看守</i>在2006-2-14 12:12:00的发言:</b><br/>这部片子曾在央视放过,可惜阿提拉变成了白种人,就和约翰·韦恩的那部《征服者》里的成吉思汗一样。</div><p>看过一遍,觉得太假了</p>
楼主快发新帖
<p>好文章,顶一下。</p>
楼主的历史知识厉害!
<p>大明帝国自永乐以降,军事将领们越来越多流行构筑综合性防御工事以守带攻,如此为中国的旅游事业提供了丰富的景观资源!</p>[em01]
楼主辛苦了。
精彩的历史写实,希望楼主继续!
<p>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帝国<br/><span style="DISPLAY: none;"><br/></span>(一)残元政权的灭亡</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1368年,享国运不足百年的元朝被朱元璋领导的起义推翻了,与辽、金、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不同,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这得归功于从成吉思汗开始的近似于疯狂的扩张,使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汗国、部落林立,而元朝的版图只算蒙古帝国的一部分,元朝的皇帝又是蒙古帝国的大汗,对于蒙古各大汗国和部落享有宗主权。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而蒙古帝国依然存在。</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元顺帝是元朝皇帝中少有的接触汉文化较深的一个,大都陷落仓皇北归的打击,对于他来说是极大的,虽然依然还是蒙古各部的大汗,但也不能排解他“去国怀乡”的忧愁,尤其是明朝军队对于他的继续打击又接连不断,更使他惶惶不可终日。终于,1370年5月23日,他怀着悲愤和郁闷,在沙拉木伦河畔的应昌去世。</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元顺帝的儿子爱猷识里达腊获悉父亲去世的消息后,便在哈拉和林继位,他将残元政权又维持了八年,并厉兵秣马盼望着有朝一日重登中国皇位。然而,他非但没有机会实现这一愿望,还面临着深入到蒙古地区的明朝军队的攻击。1372年,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向哈拉和林,这是蒙古黄金家族的大本营,是权力和荣耀的象征,一旦被明军攻破,蒙古帝国将彻底在世界上消失,因此,蒙古人的抵抗十分激烈,但是,被誉为“万里长城”的徐达一路上势如破竹,爱猷识里达腊几乎到了绝望地边缘。所幸,明朝的大军由于战线过长,后援不继,受阻于土拉河畔。</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 1378年,爱猷识里达腊怀着满腔遗憾去世,其子脱古思帖木儿继位,这位第三任残元皇帝所能控制的领土已经缩小到蒙古帝国最初兴起时的规模,恢复祖上的荣光更显得毫无可能了。</p><p>&nbsp;</p><p>&nbsp;</p><p><br/>1388年,一支10万人的明朝军队在大将蓝玉的率领下在合勒卡河和克鲁伦河之间、贝尔湖南岸大败脱古思的军队,残元诸王、平章以下官员三千多人及军士七万余人被俘,脱木思帖木儿逃走后被其部将缢杀。</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这次的失败使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残元政权丧失了在蒙古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以至于大多数蒙古部落宣布脱离它而自立。1399年,分布在叶尼塞河上游沿岸的乞儿吉斯部首领贵力赤,否认了最后一任残元皇帝额勒伯克的宗主权,于1399年将其打败并杀死,取得了统治各部的霸权。至此,苟延残喘了29年的残元政权灭亡了,合法的蒙古帝国大汗不复存在了,蒙古各部又回到了争夺蒙古帝国大汗宝座的纷争当中。</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残元的灭亡,使明朝失去了政治上的敌人,蒙古已经成为了“边患”,而不再是前一王朝残余势力。因此,永乐皇帝对于贵力赤表示了极大的友好,承认了他对于蒙古各部的宗主权。但是,贵力赤也并没有保持汗位有多久,便在1400年被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和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的联军打败。阿苏特部是蒙古化了的伊朗人,起源于高加索,因蒙古西征而进入中国,元朝军队中有一支由他们组成的军团。而卫拉特部是森林蒙古人中的一个强大的部落,在成吉思汗时代被称为“林木中百姓”,定居在贝加尔湖西岸。</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阿鲁台和马哈木都不想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他们最为希望的还是自己的部族独立于蒙古人之外而获得承认,因此,在打败贵力赤后,便向明朝效忠,表示自己不同于其他争夺蒙古帝国汗位的部族。这样的臣服是明朝求之不得的,给了他们极大的支持的支持。依靠这种支持,卫拉特部将其霸权扩张到从贝加尔湖西岸到额尔齐斯河上游的整个西蒙古地区。<br/>然而,阿苏特部和卫拉特部对于蒙古中部和东部控制都没能长久,贵力赤之子额色库重新崛起,要与阿鲁台和马哈木争夺大汗宝座,双方进行了十几年的战争,直到额色库于1425年病死。</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在额色库不停的与阿鲁台和马哈木争夺最高宗主权的同时,在1403年,残元末代皇帝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复辟了自己的汗位,宣布自己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作为黄金家族的后代,本雅失里无疑要比阿苏特部和卫拉特部具有号召力,不久,包括阿鲁台在内的各蒙古部落聚集在这位正统代表者一边。而好不容易盼到忽必烈家族衰亡的明朝,对这位新一任蒙古大汗的敌视是不言而喻的,永乐皇帝下旨要本雅失里作出臣属的明确表态。但希图重现祖上功业的本雅失里怎么会向推翻自己家族在中国皇位的朱氏家族表示臣服呢?于是,永乐皇帝亲自率军进入蒙古,直抵成吉思汗故地——鄂嫩河上游平原,于1410-1411年击溃了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军队。这次失败对本雅失里来说是致命的,因为这使他丧失了作为大汗的权威。1412年,卫拉特部首领马哈木乘机将他击败,夺取了汗位。</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在此之前,马哈木一直与明朝永乐皇帝保持着友好关系,但这时,他已经真正成为蒙古帝国的大汗了。于是毫不犹豫地与明朝皇帝断交。这引得永乐皇帝再次亲征蒙古,虽然马哈木的抵抗使明朝军队遭到严重损失,但为了保存实力,他率军撤退到土拉河以西休养生息。马哈木的威信由于这次入侵暂时受损,因为他也未能阻止明朝军队进入蒙古草原。</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哈斯木逃走后,大汗宝座又悬空了下来,这时,居住在兴安岭以东、满洲边境的嫩江附近的科尔沁部首领阿台在1425年率部众占领了蒙古中东部地区。那个见风使舵的阿苏特部首领阿鲁台,这回又支持阿台杀死了本雅失里,拥立阿台为蒙古帝国大汗。科尔沁人是成吉思汗弟弟哈撒儿的后裔,也属于黄金家族。虽然永乐皇帝对于卫拉特的背叛不能容忍,但为了消灭在蒙古人中具有崇高威望的黄金家族,又开始支持卫拉特部。自然,对于这支持,卫拉特部也是欣然接受的。</p><p>&nbsp;</p><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永乐皇帝所贯彻的为了打倒黄金家族而扶持卫拉特势力的政策,在他死后才发生了效力。在1434至1438年间,卫拉特首领、马哈木之子脱欢率军攻进蒙古东部,杀死了帝国大汗阿台和他的重要辅臣阿鲁台,夺得了大汗宝座。虽然,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的一个王子、额勒伯克之子、本雅失里的兄弟阿占在此时被拥护正统的首领们宣布为大汗,但在事实上,蒙古的帝国已经从黄金家族——忽必烈家族转到了卫拉特——绰罗斯家族入手中。</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对于明朝皇帝来说,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已经完结了,草原的这些新君主是一支没有显赫历史的民族,他们在蒙古帝国的历史上既不显赫也不重要,他们不可能如黄金家族那样具有无上的威望和号召力。那么,蒙古人对于中原的威胁就应该自此结束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但是,卫拉特人并没有忘记他们继承的是蒙古帝国的汗位,虽然在表面上,他们把自己和其他蒙古人尤其是黄金家族的距离拉得很远,但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恢复蒙古帝国原来的疆域。</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当然,在明帝国还很强大的时候,卫拉特人是不会随便捋虎须的,他们还记得祖上马哈木的教训。因此,恢复帝国的第一刀他们向东南地区的察合台汗国砍去。脱欢的儿子额森(也先)击败了察合台汗国的卫思汗,强娶了他的妹妹哈尼木公主,因为卫思汗是黄金家族,所以这一联姻,使得卫拉特人有了足以号召所有蒙古人的血统。</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额森继承其父脱欢的汗位时,蒙古帝国的疆域从巴尔喀什湖延伸到贝加尔湖,又从贝加尔湖延伸到长城附近地区,象征正统的都城哈拉和林也是帝国的领土之一。1449年,他向中国公主求婚遭到悔婚,于是,额森蹂躏了山西北部、大同附近的中国边境。明朝英宗皇帝及太监王振前往迎战。在土木堡展开战斗。额森给明军灾难性的打击,歼灭明军10余万,俘英宗皇帝。然而,因不善围攻战,额森无法攻陷该地的设防城市大同和宣化,于是,带着俘虏英宗皇帝帝返回蒙古。</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三个月以后,他卷土重来,进军至北京西北郊,但是,他遇到明朝名将于谦的抵抗,发动的各次进攻都被打退,不久明朝的各路援军赶来。由于受到优势兵力的威胁,他沿居庸关撤退。1450年,额森决定释放英宗帝,并于1453年与中国议和,并宣布自己是中国的属臣,这一行动表明他抛弃了蒙古帝国的宗主权,把自己看成是一个独立的可汗。这样做无疑并不明智,原本已经臣服于他的各黄金家族的部落和汗国又重新自立。</p><p>&nbsp;</p><p>&nbsp;</p><p><br/>1455年,额森被暗杀。额森之子阿马桑赤台吉继其父汗位,在1456入侵察合台汗国,在伊犁河附近打败了在位的羽奴思汗。而在这时,皇后哈尼木(察合台汗国卫思汗妹妹)在后方制造混乱,她的儿子亦不刺忻和也里牙思两兄弟对阿马桑赤发动叛乱,却没有成功。但经过这次内乱,卫拉特的实力严重的被削弱了。</p><p>&nbsp;</p><p><br/><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在卫拉特人实力削弱的时候,成吉思汗后裔们并未立即组织反攻,因为他们正在家族战争中互相残杀。</p><p>&nbsp;</p><p><br/>1467年,成吉思汗的第27代继承人满都古勒大汗在讨伐他的侄孙和继承人博勒呼济农的一次战争中去世。而博勒呼济农在他能够称汗之前的1470年也被暗杀。一度人丁兴旺的黄金家族中,现在仅剩下一个5岁的男孩、博勒呼济农之子达延。</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 达延的命运及其不幸,家族的长辈都在内讧中死去,小小的孩子孤苦无依,连他的母亲都抛下他改嫁了,这简直比成吉思汗年幼时的遭遇还要悲凉。所幸,满都古勒汗的年轻遗孀满都海赛音可敦把他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满都海赛音可敦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她不但抚养了达延,还在1470年宣布他为大汗。最为难得的是,满都海赛音可教作为女人率领军队打败了卫拉特人,将他们彻底赶出了蒙古中东部地区。为达延汗日后的统治奠定了基础。</p><p>&nbsp;</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达延汗是蒙古帝国统治时间最长的大汗,从1470年到1543年整整73年。在1481年亲政之后,达延汗镇压了右翼土默特人、兀良哈人的叛乱。并从1497年到1505年间,他对从辽东到甘肃的明朝边境地区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攻击,使得明朝无法与卫拉特人联系。<br/>1543年达延汗去世之后,他的孙子博迪继承了汗位。虽然广大的领土被达延汗的众多子孙瓜分,但从1544年到1634年蒙古帝国的汗位一直稳固的在达延汗的长支后裔察哈尔部中传承,历经博迪汗(1544-1548年)、库登汗(1548-1557年)、图们札萨克图汗(1557-1593年)、彻辰汗(1593-1604年)和林丹汗(1604-1634年)。</p><p>&nbsp;</p><p>&nbsp;</p><p><br/><br/>&nbsp;&nbsp;&nbsp; 虽然达延汗的长期统治稳定了蒙古帝国汗位传承,但并没有克服蒙古民族的最大弱点——实行瓜分家族遗产的习惯法。当帝国的创建者死后,帝国便成了一种类似联邦式的家族国家,国内的各级首领,都是兄弟或堂兄弟,他们虽然承认察哈尔部的最高权利,但处于相当的独立状态。</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随着时间的流逝,察哈尔部的汗位继承者们逐渐失去了足以统治整个蒙古的力量,西方的卫拉特人和东方兴起的通古斯人(满人)都是他们可怕的敌人。但这个时候,卫拉特人正在对付哈萨克汗国、沙皇俄国以及内部的绰罗斯家族与和硕特家族的权力争夺,因此,结束蒙古帝国历史的,只能是通古斯人建立的后金帝国了。</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1604年,林丹继承汗位,接受黄教沙尔巴呼图克图的灌顶戒教,称林丹库图克图汗。林丹汗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可汗,他早已看出后金帝国对于蒙古的野心,因此上从继位始,便开始从新统一各部,自称“统领四十万众蒙古国巴图鲁青吉斯汗”。1627年派兵收服右翼鄂尔多斯、喀喇沁、土默特等部,与喀尔喀部却图汗结为联盟,声威大振,所辖地域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但是,次年,朵颜兀良哈的苏布台、喀喇沁的达来台吉、土默特和布石图汗、额尔多斯的额仁沁济农以及永谢布、阿苏惕、阿巴嘎、喀尔喀等部联合组成大军十万,在土默特的召城一战中,消耗了林丹汗精锐兵力四万余人,这使得林丹汗的实力大为削弱,而他的敌人是综合了蒙古人的彪悍和汉人的谋略的后金皇帝努尔哈赤和皇太极,这就注定只有勇猛而少计谋的他只能失败。</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 努尔哈赤时,科尔沁部、扎鲁特部便在联姻之下归附了后金。土默特、喀喇沁、兀良哈等部为了避免林丹汗的报复,也投奔了后金。1625年,林丹汗出兵嫩江,攻打科尔沁部。后金出兵援助科尔沁,林丹汗退走。皇太极即位后,把林丹汗做为主要的敌人。1628年,派遣贝勒阿济格与老哈河上游受林丹汗统治的喀喇沁部会盟,共击林丹汗。9月,皇太极亲率大兵至绰洛郭尔,宴会察哈尔部控制下的敖汉、奈曼、喀尔喀、札鲁特和喀喇沁等部领兵前来的诸首领。林丹汗空有大汗之名,但已经陷入了孤立,被迫退出西拉木伦河流域,至归化城(今呼和浩特)固守。</p><p>&nbsp;</p><p><br/>&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1632年4月,皇太极再率大军西进,多尔衮从征。至西拉木伦河畔,会集蒙古诸部兵,共击林丹汗。面对势力远胜自己的敌军,林丹汗无奈自归化城驱人畜十万渡黄河西逃。但面对已经大势已去的大汗,部众十之七八在途中散去。林丹汗逃奔青海,两年后在青海打草滩病死,他临死前,也许会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一样,哀叹“朕不是亡国之君!”,他们都努力过了,但是他们的才能都无法使他们重现祖上的荣耀。</p><p>&nbsp;</p><p>&nbsp;&nbsp;&nbsp;&nbsp;&nbsp; 明帝国和蒙古帝国争斗了两百多年,谁也没能消灭对方,最后,在相差不到10年时间内,先后被满清所灭。</p><p><br/>&nbsp;&nbsp;&nbsp; 1635年,多尔衮与岳托等领兵万人渡河,招降林丹汗部众于额哲,林丹汗的妻子和儿子归降,交出可汗印信,整个漠南蒙古完全纳入了后金帝国的版图,蒙古帝国的汗位至此断绝,而蒙古帝国,也永远的消失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