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  《坦装·东山岛保卫战》周边资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9:37:03
  《坦克装甲车》2006.1期刊登了姜志峰、戈止两位同志的文章《东山岛保卫战》。文章很好。我是福建漳州土著,对此做一些拾遗补缺,文笔不好,恳请多批评指点。
  
  
  南日岛
  
  1952年10月8日,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兼“福建游击军区司令”胡琏派特务化装成渔民,潜入莆田湄洲湾外的南日岛转悠了两天,得知南日岛只驻扎了解放军1个加强连的兵力,胡琏认为是偷袭的好机会。10月11日晨7时,胡琏指挥其麾下9000余众,分乘10艘舰艇,在8架飞机的掩护下,突然向南日岛发起袭击。
  
  我守岛部队顽强抗击,激战11小时,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壮烈牺牲。不仅如此,由于派出增援的部队实行的是“侦察性的攻击”,逐次增兵,未能改变敌我兵力对比,再加上工事未修好,不但未奏解危之效,反而遭敌各个击破。此役虽杀伤进犯的国民党军800余人,自身却损失1300余人。全岛一度被蒋军占据,岛上的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也受到严重损失。
  
  这是福建部队自金门失利后的第二次失利,是二十八军自解放战争以来又一次大的损失。
  
  南日岛得手,蒋介石兴奋异常。是年12月,蒋介石拟从台湾、金门调动一部兵力进攻福建岛屿,并妄图攻占二三个县。面对严峻形势,中央要求福建军区不要依赖任何外援,以现有兵力粉碎敌军的进攻。
  
  
  东山岛简介
  
  东山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东山县简称陵岛。距漳州市区158公里。因主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介于厦门市和汕头之间,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位于厦、漳、泉闽南三角经济区的南端,东濒台湾海峡,西临诏安湾与诏安一水之隔;东南是著名的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有著名的“东山小管(鱿鱼)”,金銮湾水质良好,是国家帆船队训练基地;北面的八尺门渡口,云霄县陆地距离仅仅500米。八尺门海峡水流很急,航渡不容易。无论是要守岛或者攻岛,八尺门渡口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山岛古也称铜山,铜山古城位于东山岛东北部铜陵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侵犯,江夏候周德兴在此以石垒城,设立水寨,坚守海防。古城几经战争洗礼,如今雄风依存,城楼宏伟壮观。古城内有一座回廊曲径、玲珑雅致的关帝庙,又称武庙,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庙门曰“太子亭”,是一间宫殿结构琉璃瓦屋顶的亭阁,庙内木雕石刻之人物造型,呼之欲出;彩瓷剪贴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委员建议去东山的朋友,不妨看看这关帝庙……门柱居然是倾斜的,十分特殊。庙门两侧,有数椽古老庐舍,是黄道周出生地。关帝庙附近海滨石崖上,有一块重约200吨的临海巨石,状似玉兔蹲状,底部接触仅数寸,风吹石动,摇摇欲坠,故名风动石。该石以“天下第一奇石”载入《世界地理之最》。附近另有一石,侧看恰似披着袈裟、躬身朝拜的和尚,前方正好是隔海相望的一座宝塔,巧成“石僧拜塔”奇景。古城东门外海边有一天然石洞,形如张开虎口,幽深清爽,石缝有清泉滴落,争琮作响,故名虎腔滴玉。古城西北面,九仙山耸立海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民族英雄郑成功,都曾在此安营扎寨,训练水师。山顶一块镌刻“瑶台仙峤”的巨石,是当年的水操台,周围古榕遮荫,树根在石缝之间攀附盘扎,景色独特。《坦克装甲车》2006.1期刊登了姜志峰、戈止两位同志的文章《东山岛保卫战》。文章很好。我是福建漳州土著,对此做一些拾遗补缺,文笔不好,恳请多批评指点。
  
  
  南日岛
  
  1952年10月8日,国民党“金门防卫司令”兼“福建游击军区司令”胡琏派特务化装成渔民,潜入莆田湄洲湾外的南日岛转悠了两天,得知南日岛只驻扎了解放军1个加强连的兵力,胡琏认为是偷袭的好机会。10月11日晨7时,胡琏指挥其麾下9000余众,分乘10艘舰艇,在8架飞机的掩护下,突然向南日岛发起袭击。
  
  我守岛部队顽强抗击,激战11小时,但终因寡不敌众,大部壮烈牺牲。不仅如此,由于派出增援的部队实行的是“侦察性的攻击”,逐次增兵,未能改变敌我兵力对比,再加上工事未修好,不但未奏解危之效,反而遭敌各个击破。此役虽杀伤进犯的国民党军800余人,自身却损失1300余人。全岛一度被蒋军占据,岛上的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也受到严重损失。
  
  这是福建部队自金门失利后的第二次失利,是二十八军自解放战争以来又一次大的损失。
  
  南日岛得手,蒋介石兴奋异常。是年12月,蒋介石拟从台湾、金门调动一部兵力进攻福建岛屿,并妄图攻占二三个县。面对严峻形势,中央要求福建军区不要依赖任何外援,以现有兵力粉碎敌军的进攻。
  
  
  东山岛简介
  
  东山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东山县简称陵岛。距漳州市区158公里。因主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介于厦门市和汕头之间,隶属于福建省漳州市,位于厦、漳、泉闽南三角经济区的南端,东濒台湾海峡,西临诏安湾与诏安一水之隔;东南是著名的闽南渔场和粤东渔场交汇处,有著名的“东山小管(鱿鱼)”,金銮湾水质良好,是国家帆船队训练基地;北面的八尺门渡口,云霄县陆地距离仅仅500米。八尺门海峡水流很急,航渡不容易。无论是要守岛或者攻岛,八尺门渡口是兵家必争之地。
  
  东山岛古也称铜山,铜山古城位于东山岛东北部铜陵镇。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侵犯,江夏候周德兴在此以石垒城,设立水寨,坚守海防。古城几经战争洗礼,如今雄风依存,城楼宏伟壮观。古城内有一座回廊曲径、玲珑雅致的关帝庙,又称武庙,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庙门曰“太子亭”,是一间宫殿结构琉璃瓦屋顶的亭阁,庙内木雕石刻之人物造型,呼之欲出;彩瓷剪贴之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委员建议去东山的朋友,不妨看看这关帝庙……门柱居然是倾斜的,十分特殊。庙门两侧,有数椽古老庐舍,是黄道周出生地。关帝庙附近海滨石崖上,有一块重约200吨的临海巨石,状似玉兔蹲状,底部接触仅数寸,风吹石动,摇摇欲坠,故名风动石。该石以“天下第一奇石”载入《世界地理之最》。附近另有一石,侧看恰似披着袈裟、躬身朝拜的和尚,前方正好是隔海相望的一座宝塔,巧成“石僧拜塔”奇景。古城东门外海边有一天然石洞,形如张开虎口,幽深清爽,石缝有清泉滴落,争琮作响,故名虎腔滴玉。古城西北面,九仙山耸立海疆,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和民族英雄郑成功,都曾在此安营扎寨,训练水师。山顶一块镌刻“瑶台仙峤”的巨石,是当年的水操台,周围古榕遮荫,树根在石缝之间攀附盘扎,景色独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6 19:39:23编辑过]
  东山八少年<BR>  <BR>  东山岛在战斗中很快被国民党登陆军队不完全占领。就在这被占领的土地上,出现了英雄的东山八少年。    <BR>  1953年7月16日,暑假。天还没亮,在谢紫卿家过夜的同学,就听见激烈的枪炮声,她们断定敌人可能已经来了。上街一看,国民党兵已经在街上出现。谢紫卿觉得自己是共青团员,危急关头应该站出来。<BR>  谢紫卿跑到邻居陈素麟同学家商量,很短时间内,八个东山少年聚集一起,六女,两男,最大的谢紫卿17岁,最小的陈晓全13岁。他们决定:跟敌人进行斗争! <BR>  <BR>  国民党军进城后,到处散发传单,说台湾有大米吃,国民党如何如何好等等。这八个少年趁敌人不注意,刷掉敌人写在墙上的标语,贴上自己写好的标语。 <BR>  县百货公司门开着,有的人趁机把东西扛回家去,八少年悄悄地做下记录,等解放军回来后报告,谁谁拿了公家的东西。 <BR>  八少年还自发上街放哨,监视一些坏分子的行动。 <BR>  <BR>  东山保卫战后,八少年的英雄事迹传遍全国,谢紫卿作为代表,到北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还到华沙参加了世界青年联欢会。
<P>  八尺门<BR>  <BR>  东山岛地处福建东南海域,与大陆的云霄县最近点是八尺门,距离大约500米,为东山岛通往大陆之咽喉。但海水最深处10.9米,水深浪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困难。千百年来,舟覆人亡的惨剧时有发生。这里本是渡口,唐总章年间(公元669年),陈元光率兵开拓闽南,使东山岛日益兴盛。人们为感谢开漳圣王功德,将渡口称为“陈平渡”。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清政府为断绝东山岛人民与抗清将领郑成功的联系,在渡口筑8尺高的界墙炮台,驻兵把守,陈平渡遂改名“八尺门”。</P>
<P>  八尺门是全岛的死穴。如果国民党军占领八尺门渡口,我援军无法上岛,我守军无法撤退,必然被全歼。结果国民党军在此仅仅投入空降兵一个支队487人。事先守军并无料到国名党军会空投。幸好驻守水兵连竭力顽抗。空降兵在空中就遭到射击,落地以后被民兵骚扰,又分兵两路,同时攻打渡口和核心阵地。由于兵力不足,渡口没有攻下。其实当时渡口的水兵和民兵已经支撑不足。如果空降兵全力攻占渡口,我军支援部队第272团还可能在准备登陆时候被消灭在八尺门!</P>
<P>  1960年,在此筑大海堤,使东山与大陆相连而成半岛,加强战备。1973年,八尺门海堤上又筑57座向东渠渡槽墩,引淡水入岛。八尺门海堤修建后,诏安湾(诏安县是陈水扁祖籍地)和东山湾两个海湾被人为地隔开了,两湾原有的水环境动态平稳也被打破了,海湾开始淤积。加上网箱养殖发展、投饵量增多和人们生产生活废弃物的排放,近年来八尺门海域海水日趋富营养化,已发生两次较大面积的赤潮和死鱼。</P>
<P>  当地群众甚至拿着死鱼上访,当地政府也强烈要求破堤修桥。部队为了战备需要,一直坚持保存海堤。随着两岸军事对峙军事改善,大桥终于立项。</P>
<P>  今年11月26日,八尺门跨海战备大桥竣工通车。八尺门跨海大桥通车后,东山县将着手实施破堤导流工程,打开海堤宽度150米,使东山湾、诏安湾海水互通,改善海域水环境。<BR>  据介绍,破堤后,海堤两侧将同时采用吸泥船清淤。据数值模拟计算结果,海堤打开150米后,其水交换率可比未打开前提高1.33倍—9.88倍,该海域的水环境将大大改善。据科学测算,水环境改善后,这一带每年可新增产值1950万元,成为水产经济的一个新增长点。另外,海堤打通后又具备通航能力,无需绕外海而行,有利于经贸、货运的发展。<BR></P>
<P>  </P>
<P>  图片中可以透过大桥桥墩看到海堤上的高架引水槽。东山从云霄引水,水质极差!</P>
<P></P>
<P>  突出战例</P>
<P>  </P>
<P>  协助守卫八尺门渡口、本来是准备掩护撤退的团部警卫连班长兼机枪手沈亚水,在敌机猛烈扫射下,不顾生命安危,沉着勇敢地向俯冲的敌机射击,当场击落敌机一架,大大鼓舞了士气。</P>
<P>  图片为水兵第1团1连在八尺门渡口打击国民党军伞兵部队</P>
<P></P>
<P>  17日5时,122师365团向王爹山方向出击。左翼82师244团也开始向国民党军反击。7时,国民党军开始动摇,匆忙收缩兵力。福建军区司令员叶飞决定,不待增援部队全部到达,即发起全面反击,歼灭国民党军于湖尾以西地区。10时,国民党军主力向湖尾方向撤退。10时30分,解放军分3路开始全面反击。右路365团和121师361团3营夺回赤坑山,攻占石坛,强取虎山,尔后分两路向亲营和湖尾两个方向反击。中路272团兵分两支,分别经梧龙和南山,杀向湖尾,左路244团沿前后马鞍、南埔一线反击,与右路、中路会师湖尾。244团发现国民党军约两个连据守柯塘山,掩护主力撤退,遂决定拔除这个据点。在兄弟部队尚未赶到的情况下,该团2连2排毅然接受了这个攻坚任务。柯塘山又陡又滑,2排两次冲击均受挫,全排仅剩下9人能坚持战斗,却又被国民党军1个地堡的火力压制在一块大石头后面,难以动弹。在这紧要关头,5班长、共产党员张学栋挺身而出。端起机枪向国民党军火力点冲去。他胸部和腿部7处负伤,在距地堡10米处倒下了。他使尽最后一点力气爬到地堡射孔下方。这时,子弹、手榴弹都已打光了。张学栋从弹坑中猛地跃起,高喊“为了祖国,冲啊!”向地堡扑去,用自己的身体堵住枪眼。战友们迅速地冲了上去,后续部队也赶到,夺取了柯塘山。战后,华东军区追授张学栋以华东军区战斗英雄的称号,并命名他生前所在的班为“张学栋班”。18时,解放军各路反击部队逼近湖尾沙滩。国民党军纷纷夺船逃命,舰艇不等装满即匆匆起航,丢下的国民党军只好缴枪投降。</P>
<P>  图片为堵枪眼的华东军区战斗英雄张学栋烈士</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16 22:39:47编辑过]
要和台湾方面的资料对照一下.
顶!我顶!
我拱拱!!
仔细看了,真不错,希望大家以后多发类似的东西。
<P>    我看过一本90年代初出版的书,讲的就是这场战争,写得非常详细,两方的资料都有,甚至包括一些奇事,比如国军伞降的时候,一个兵慌不择路,降到剑麻上,结果当场被剑麻刺穿身亡。一个老百姓用计活捉了一个伞兵。另外主阵地遭到攻击时,国军冲得非常猛,甚至有人被打死后还在猛冲,最后一头栽到共军的堑壕里。战斗非常激烈,堑壕出现缺口的时候,一时无法修补,只好拿双方阵亡的将士遗体填充等等。一个电话线班在敌后隐藏起来,始终保持了主阵地与后方的通信,事后得到中央通电嘉奖。</P>
<P>    但最震撼的还是双方对待俘虏的态度,首先是共军方面一个落单的伤兵被国军残害,据村民讲,这个人被搜索到以后,立刻被带到村里的水井边杀害,遗体也被肢解,牺牲得非常壮烈。而共军方面也有人对作者讲,他单独押送多名俘虏去收容所的时候,有两个俘虏赖在地上不走,随着天近黄昏,他又怕又怒,就用大石头将其中一人砸死,其余的俘虏这才老实下来。被俘虏的国军多达400人(印象中如此),且不少是精锐的伞兵,但其下落均不知所终。</P>

<P>    总而言之,此战后国军再也没有胆量搞这么大的动作了,金门一役后的威风全然没了踪影。</P>
南日岛之败是首次听说啊~~~~
<P>南日岛在十一期的&lt;战争史研究&gt;中关于太平舰一文中就提到过</P>
好文,谢谢
谢谢.好文章.委员就是牛.最喜欢的是谷文昌,东山八少年,八尺门三段,反映了战斗和战斗后果的全貌.<BR>
<p>楼主,你好!</p><p>我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姜,第一次到这里来,没有想到能看到对自己文章的补遗,与你所掌握的资料相比,实在汗颜。</p><p>你的贴子我认真地拜读了,向你学习、敬礼!</p><p>&nbsp;</p>[em04][em04][em17][em17]
<p>家父倒是零碎地讲过些南日岛失利,不过那时他才3岁,也是后来听长辈说的。&nbsp;</p><br/>
<p>南日岛之败在众多军史中都有提及,中学时代在图书馆借的一本书中有较为详细的介绍。</p>
让我想起了南澳.老爸经常提起那里团长就是县长,全岛堡垒化.可惜一直没去过.
很高兴认识原作者,欢迎来东山岛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