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透支劳动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15:55


假设有两个国家,各1000对夫妇,A国家都生三胎,B国家都生一胎,生孩子养孩子算占用0.5个劳动力,那么A国家每年的剩余财富是500,B国家的剩余财富是1500,30年后A国积累15000财富和3000劳动力,B国积累45000财富和500劳动力,60年后,A国积累60000财富和9000劳动力,B国积累56250财富和250劳动力,这还不算养老占用的劳动力。
要是算上养老,B国家三十年后就开始吃老本了。
短期内,少生确实是致富捷径,但是仅仅是透支未来的劳动力而已。

假设有两个国家,各1000对夫妇,A国家都生三胎,B国家都生一胎,生孩子养孩子算占用0.5个劳动力,那么A国家每年的剩余财富是500,B国家的剩余财富是1500,30年后A国积累15000财富和3000劳动力,B国积累45000财富和500劳动力,60年后,A国积累60000财富和9000劳动力,B国积累56250财富和250劳动力,这还不算养老占用的劳动力。
要是算上养老,B国家三十年后就开始吃老本了。
短期内,少生确实是致富捷径,但是仅仅是透支未来的劳动力而已。
几十年内人们就会看到强制性一胎政策所造成的人间惨剧到底是什么烈度了
计划生育没错,一胎化是大错特错!
白云居士 发表于 2016-8-16 13:15
几十年内人们就会看到强制性一胎政策所造成的人间惨剧到底是什么烈度了
现在放开二胎,然后尽快恢复自由生育,就可以好转吧
不仅透支的是劳动力,未来战争潜力也大大透支了。
几十年内人们就会看到强制性一胎政策所造成的人间惨剧到底是什么烈度了
几十年前,我们就看到了多生多育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惨痛教训。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8-16 13:39
几十年前,我们就看到了多生多育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惨痛教训。
鼓励生和强制不生的后果都是一样严重,自然规律不是那么好违背的。
只要是贫富差距大的现代社会,开放生多少胎都没有用,穷的生了养不起,富人又生不了那么多。西方发达国家没有计划生育限制只能生一胎啊,可人口老化还是不能避免。开放生二胎后,你看现在有多少人会用到二胎指标。一句话,要想富,少生孩子多养猪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8-16 13:39
几十年前,我们就看到了多生多育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惨痛教训。
中国前30年的经济社会问题,和解放后过高的人口增长率没有直接关系。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都经历了战后人口高增长。

当初实施计划生育强制一胎化,其实也有替某些人开脱之意:看看,49年后我们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国家差这么多,是因为我们人口太多了。
不管如何,养老保险我现在真是交的心疼。每年也没几天假,还要延迟退休,真是受不了。还不如现在多享受一下。
鼓励生和强制不生的后果都是一样严重,自然规律不是那么好违背的。
自然规律是越工业化,就越生育率低,你们主张逆工业化,才能达到让老人早死,让年轻人多生的目的。
中国前30年的经济社会问题,和解放后过高的人口增长率没有直接关系。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都经历了战后人口 ...
人家是高增长了,可人家没有大跃进、文革、三年大死人、上山下乡等疯狂举动。
少生快富的理论基础是抚养比下降,实际上这三十年来,老人少小孩少,经济轻装发展,高度人口红利,不过,鼠目寸光的人只看见前面抚养比的迅速下降,却看不见后面抚养比的迅速攀升。与其说这些年是人口红利,不如说是人口高利贷!
楼主,你自己自设的几个前提就是错的!  导致你的结论大错!当然,你是故意的。
湖南哥 发表于 2016-8-16 15:13
楼主,你自己自设的几个前提就是错的!  导致你的结论大错!当然,你是故意的。
哪错了?                             。
现在放开二胎,然后尽快恢复自由生育,就可以好转吧
几十年累积的后果能说好转就好转吗
哪错了?                             。
自说自话,哪都错了。
中国不能再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经济了,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追求经济总量,而是人民的富裕水平,所以人口数量没有意义。
        人口规模持续性的急剧萎缩将导致消费和生产同步下降,除了殡葬、医疗、养老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成为夕阳行业。
  少生快富的理论基础是抚养比下降,实际上这三十年来,老人少小孩少,经济轻装发展,高度人口红利,不过,鼠目寸光的人只看见前面抚养比的迅速下降,却看不见后面抚养比的迅速攀升。与其说这些年是人口红利,不如说是人口高利贷!
  1980年开始一胎制的时候总和生育率已经只有2点多了,计划生育完全是多余的,即使从来没有计划生育,中国人口也会在十几年后下降。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视生育率下降的情况适时鼓励生育而不是南辕北辙,搞出个一胎制,彻底阉割了中国的持续发展能力。
老秦人1990 发表于 2016-8-16 17:20
人口规模持续性的急剧萎缩将导致消费和生产同步下降,除了殡葬、医疗、养老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 ...
由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会大幅提高,以前养一个老人要三四个劳动力,将来两个就够了。举个例子,原来一个农民只能种几亩地,现在机械化了,一个人可以种几百亩。
由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会大幅提高,以前养一个老人要三四个劳动力,将来两个就够了。 ...
你当科技进步是天上掉下来的?科技发展需要大量投入,高度老化只会严重阻碍科技发展,严重阻碍劳动生产率提高。
老秦人1990 发表于 2016-8-16 18:05
你当科技进步是天上掉下来的?科技发展需要大量投入,高度老化只会严重阻碍科技发展,严重阻碍劳动生产率 ...
中国现在不缺钱,高考恢复30多年,现在人才也不缺了,你要是经常看新闻就会发现,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在取得突破,越来越多的产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现在要解决的贫困原因,就是低素质人口太多。如果低素质人口很少,比如发达国家,他们的收入也不会很少。
量子时代 发表于 2016-8-16 13:56
中国前30年的经济社会问题,和解放后过高的人口增长率没有直接关系。韩国日本台湾新加坡都经历了战后人口 ...
如果真只是这样恐怕还是好的,想想胡的何密友那句:少数民族和汉族各50%,中国的事情就好办了(大概这个意思)。真让人不寒而栗呀
俄赛里斯 发表于 2016-8-16 18:18
中国现在不缺钱,高考恢复30多年,现在人才也不缺了,你要是经常看新闻就会发现,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在取得 ...
财政缺口不小,养老、地方债都是缺钱引起的
chy15 发表于 2016-8-23 13:56
财政缺口不小,养老、地方债都是缺钱引起的
从全国来看养老金还是充足的,只是部分劳动力输出省份有点紧张;地方债是有的地方基础设施投资过大了,但目前危机也没爆发。
hainanhsy 发表于 2016-8-16 13:51
只要是贫富差距大的现代社会,开放生多少胎都没有用,穷的生了养不起,富人又生不了那么多。西方发达国家没 ...
2010年的《世界人口数据表》显示:2010年全球平均每个妇女生2.5个孩子,发达国家为1.7个,欠发达国家为2.7个,最不发达国家为4.5个,而扣除中国后的欠发达国家为3.1个。中国的总和生育率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许多。

所以说发达国家平均数是1.7,马马虎虎算2个


我国2010年总和生育率仅为1.18,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还要低许多。2012年7月6日,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和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编辑出版了《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
书中长表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总和生育率为1.18110,其中“城市”为0.88210,“镇”为1.15340,“乡村”为1.43755。
全国总和生育率倒数前五名分别是北京0.70670、上海0.73665、辽宁0.74090、黑龙江0.75140、吉林0.76000。生育率最高的前五名是广西1.78975、贵州1.74785、新疆1.52885、海 南1.51265、安徽1.48155。
乡岗赤枣药丸 发表于 2016-8-16 14:13
不管如何,养老保险我现在真是交的心疼。每年也没几天假,还要延迟退休,真是受不了。还不如现在多享受一下 ...
断崖式下跌的恶果
俄赛里斯 发表于 2016-8-16 17:35
由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科技进步,劳动生产率会大幅提高,以前养一个老人要三四个劳动力,将来两个就够了。 ...
比如你工资6000,退休4000的话,原来扣1000养老金,4个人养一个老人,2个人养一个老人,就要付2000的养老金,心疼啊
俄赛里斯 发表于 2016-8-16 18:18
中国现在不缺钱,高考恢复30多年,现在人才也不缺了,你要是经常看新闻就会发现,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在取得 ...
那是因为发达国家在收割不发达国家的财富。
就好像1W个发达国家劳力,造了一架飞机,成本2E,卖6E,资本家不赚钱,每个人平均4W工资;不发达国家2W个劳力,造了100W件衬衫,成本5E,也卖6E,资本家不赚钱,每个人平均就是0.5W工资;所以拿4w工资当然可以放假,可以高消费,拿0.5W工资的就需要勒紧裤腰带;如果两个都是同一个国家的,那么就是3W劳力,成本7E,卖12E,每个人1.67W工资,就没的挥霍了
俄赛里斯 发表于 2016-8-23 15:22
从全国来看养老金还是充足的,只是部分劳动力输出省份有点紧张;地方债是有的地方基础设施投资过大了,但 ...
但是这两年才放开二胎,要想这部分人成为劳动力,还需要15年,这15年里退休金继续增加,而劳动人口继续减小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8-16 13:39
几十年前,我们就看到了多生多育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惨痛教训。


什么惨痛教训?那些多生的人口都变成罪犯了吗?还是他们聚众叛乱造成社会动乱?以至于你对超生的人那么痛恨!
山人五四 发表于 2016-8-16 13:39
几十年前,我们就看到了多生多育给国家、社会和个人带来的惨痛教训。


什么惨痛教训?那些多生的人口都变成罪犯了吗?还是他们聚众叛乱造成社会动乱?以至于你对超生的人那么痛恨!
但是这两年才放开二胎,要想这部分人成为劳动力,还需要15年,这15年里退休金继续增加,而劳动人口继续减 ...
至少20年后才能变成劳动力,读书的话要25年
chy15 发表于 2016-8-23 17:50
至少20年后才能变成劳动力,读书的话要25年

劳动力人口(population of working ages)泛指有劳动能力和就业要求的劳动适龄人口。包括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就业人口和要求工作而尚未获得工作职位的失业或待业人口。劳动力人口是劳动适龄人口的基本组成部分,劳动适龄的上下限,各国根据自己国情有不同的规定,它既取决于低龄或高龄人口的生物素质状况,又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相应社会道德标准的制约。国际上一般把15~64岁列为劳动年龄人口。(中华人民共和国则分性别规定男16~59岁、女16~5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

所以我在前面用了15年,大概也就初中毕业的样子。

丹武双修 发表于 2016-8-23 17:31
什么惨痛教训?那些多生的人口都变成罪犯了吗?还是他们聚众叛乱造成社会动乱?以至于你对超生的人那么 ...


其实说起来搞计划生育的确有多此一举的感觉,50-70全球出生率都很高,80以后全球都下降了,不搞计划生育,也会自然下降,现在独生子女的碰到父母生病需要照顾就比较悲剧,那种嫁到外地的也挺凄惨的,我们因为都不是独生子女,所以过年在哪里都无所谓,我舅舅的儿子,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每次过年都很悲催,结婚后,有一年去男方,有一年去女方,有一年是各找各妈,现在总算妥协了,一年来男方家(女方家长也过来,2+2+2+1,能凑一桌),一年去女方家(男方家长一起过去)。像我和老婆都非独,且都是弟弟,女媳妇也都非独,所以我爸妈过年最少是:外婆+爸妈+我弟弟4口,如果我们在家3口,就是10口大桌
丹武双修 发表于 2016-8-23 17:31
什么惨痛教训?那些多生的人口都变成罪犯了吗?还是他们聚众叛乱造成社会动乱?以至于你对超生的人那么 ...


其实说起来搞计划生育的确有多此一举的感觉,50-70全球出生率都很高,80以后全球都下降了,不搞计划生育,也会自然下降,现在独生子女的碰到父母生病需要照顾就比较悲剧,那种嫁到外地的也挺凄惨的,我们因为都不是独生子女,所以过年在哪里都无所谓,我舅舅的儿子,双方都是独生子女,每次过年都很悲催,结婚后,有一年去男方,有一年去女方,有一年是各找各妈,现在总算妥协了,一年来男方家(女方家长也过来,2+2+2+1,能凑一桌),一年去女方家(男方家长一起过去)。像我和老婆都非独,且都是弟弟,女媳妇也都非独,所以我爸妈过年最少是:外婆+爸妈+我弟弟4口,如果我们在家3口,就是10口大桌

丹武双修 发表于 2016-8-23 17:31
什么惨痛教训?那些多生的人口都变成罪犯了吗?还是他们聚众叛乱造成社会动乱?以至于你对超生的人那么 ...


印度、菲律宾等国发展较慢,埃及等国政权被颠覆。

不搞计生,中国经济是过不了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下岗潮的。
丹武双修 发表于 2016-8-23 17:31
什么惨痛教训?那些多生的人口都变成罪犯了吗?还是他们聚众叛乱造成社会动乱?以至于你对超生的人那么 ...


印度、菲律宾等国发展较慢,埃及等国政权被颠覆。

不搞计生,中国经济是过不了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下岗潮的。
LinkIt 发表于 2016-8-23 17:27
但是这两年才放开二胎,要想这部分人成为劳动力,还需要15年,这15年里退休金继续增加,而劳动人口继续减 ...
国家为应对养老金不足,已经减少退休金增长幅度了。
俄赛里斯 发表于 2016-8-16 18:18
中国现在不缺钱,高考恢复30多年,现在人才也不缺了,你要是经常看新闻就会发现,中国在各个领域都在取得 ...
低素质人口过多,再走低附加工厂低薪
还有个更大的问题
两极分化更严重
长久下去人的心理更不平衡
这才是更严重的动乱危机

不过很多不会看的
不管如何,养老保险我现在真是交的心疼。每年也没几天假,还要延迟退休,真是受不了。还不如现在多享受一下 ...
嘿嘿,现在这个环境,能活到几岁还难说呢
老秦人1990 发表于 2016-8-16 17:20
人口规模持续性的急剧萎缩将导致消费和生产同步下降,除了殡葬、医疗、养老等,几乎所有的行业都会 ...
计划生育是要搞,但必须是两个,如果是两个的话,现在TG人口结构要好得多.
两孩不错!多啦就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