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飞以“两化融合”打造企业竞争新优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07:48
《中国航空新闻网》

       近年来,中航工业哈飞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管理工作,并于今年正式通过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成为中航工业内第三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现场评定的企业。这不仅证明哈飞已具备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企业技术提升和管理进步的能力,更标志着哈飞在“中国制造2025”的浪潮中实现转型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迈出了重要一步。

  推进“两化融合” 促进企业制造升级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是采用系统方法,围绕企业战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之间互动创新,引导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是把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作为主线来推进的一项工作。而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就是规范企业管理的过程,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五大主机厂之一,哈飞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多年来,哈飞通过协同研制、运营管控、综合管理、客户服务四大信息系统的建设,于内部完成了协同研制平台和运营管控系统的有效集成,于外部实现了跨企业跨平台的业务协同,大幅度提高了综合管理水平和协同研制能力,有力支撑了各型机的研制工作。

  当前,我国将“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通过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和落地。与此同时,哈飞也迎来了产能大幅提升,军机、民机、复合材料、转包生产、国际合作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对现有的管控方式、管理模式、资源平衡能力等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面向航空产品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的信息化体系迫在眉睫。为此,哈飞顺势而为,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步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向智能制造迈进。

  构建平台体系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按照国家“两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部署,2014年,工信部发布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贯标工作方案及贯标试点企业名单。哈飞凭借良好的信息化工作基础,经黑龙江省工信委推荐,入选全国首批502家试点企业和中航工业首批7家试点企业。

  哈飞严格按照工信部“两化融合”工作要求,编制上报了《中航工业哈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方案》,注册了“两化融合”平台、论坛博客账号,开始编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进行“两化融合”现状调研,并在协同研制平台开设“两化融合”管理业务域。哈飞成立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两化融合’引领协同创新、科技兴企持续竞争优势、精益管理成就卓越哈飞”的工作方针。

  哈飞聘请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为贯标评定工作进行咨询服务,召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暨培训大会,全面推进体系建设工作。各相关部门切实贯彻工信部提出的“本质贯标”要求,先后完成体系策划和实施、体系试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阶段工作。完成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13本《程序文件》编制工作,完成了《两化融合调研分析诊断报告》。为保障“两化融合”管理运行效果,哈飞制定了试运行计划,多次召开协调会、讨论会,完善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保障机制,实现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工作。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发现并解决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哈飞还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签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协议》,开始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审核组先后分两个阶段进行评定审核,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运行情况及运12F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在完成了两项不符合项和一项建议项的整改后,将哈飞推荐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进行复核。通过合规性审查、复核和15个工作日的公示等环节,哈飞顺利通过评定审核,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成为我国第二批81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之一和中航工业首家通过评定的主机厂。

  打造新型能力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搭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仅仅是打造了基础管理平台,若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在建设新型能力上下功夫。

  依据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和公司“一年打基础、三年上水平、五年大跨越”,“轻资产、轻人员”的发展思路,哈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工作组通过征求意见、专题汇报和对可持续竞争优势分析等方式,最终确定围绕“运12F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建设”的新型创新能力展开贯标评定工作。

  运12F飞机是哈飞自主研制的一款多用途轻型运输机。在该型号的研制过程中,采用了达索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软件VPM,对该型号进行了全面、规范的产品数据管理。为该型号建立了多专业协同工作的研制平台,实现了统一数据源管理。各部门基于一套管理系统、一个数据库、一棵结构树开展型号研制,实现了各专业数据的关联与共享。设计、工艺、工装、车间等单位可直接进入VPM系统进行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系统中的文档、数模可用于数控机床的数字化加工编程和三坐标测量仪的数字化检测。实现了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检验,形成了“运12F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的顶层研发和设计能力。
  运12F飞机通过建立CAPP系统,实现了工艺数据的统一管理,推进了型号数据标准化工作,并对历史数据进行了整理,规范了工艺规程数据,为其他系统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截至目前,通过CAPP系统已编制工艺文件20万本,大大缩短了工艺设计周期,提高了工艺设计质量,减少了大量数据重构的重复性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制造管理,公司在型号制造中推行了运营管控系统2.0。该系统涵盖了ERP与MES的核心理念,承接设计与工艺数据,实现从计划下发、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管控。尤其是实现了条码管理,可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收集和实时处理,管理层可迅速掌握车间计划执行情况,将车间计划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体系的数据依据。并且明晰了责任、规范了奖惩、提高了效率,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哈飞编制了集成系统策划报告,通过与协同研制平台集成,打通数据链路,实现了从设计到工艺、到生产全过程的统一管控,为型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为运12F取得CAAC和FAA型号合格证做出了贡献。

  运12F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的建设,为其他机型一体化能力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铺平了道路。

  “两化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哈飞将以“两化融合”为契机,通过扎实推进、大胆创新,不断获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匹配的竞争优势。


http://www.cana.org.cn/news/281/281645.html《中国航空新闻网》

       近年来,中航工业哈飞积极推进“两化融合”管理工作,并于今年正式通过了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成为中航工业内第三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现场评定的企业。这不仅证明哈飞已具备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促进企业技术提升和管理进步的能力,更标志着哈飞在“中国制造2025”的浪潮中实现转型升级、打造核心竞争力迈出了重要一步。

  推进“两化融合” 促进企业制造升级

  “两化融合”是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深度结合,是采用系统方法,围绕企业战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之间互动创新,引导企业打造信息化环境下的新型能力,获取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是把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提升核心竞争力、解决企业的关键问题作为主线来推进的一项工作。而系统推进“两化融合”的过程就是规范企业管理的过程,也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五大主机厂之一,哈飞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工作。多年来,哈飞通过协同研制、运营管控、综合管理、客户服务四大信息系统的建设,于内部完成了协同研制平台和运营管控系统的有效集成,于外部实现了跨企业跨平台的业务协同,大幅度提高了综合管理水平和协同研制能力,有力支撑了各型机的研制工作。

  当前,我国将“中国制造2025”上升为国家战略,并通过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实施和落地。与此同时,哈飞也迎来了产能大幅提升,军机、民机、复合材料、转包生产、国际合作业务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多品种、大批量生产模式对现有的管控方式、管理模式、资源平衡能力等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建立面向航空产品全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的信息化体系迫在眉睫。为此,哈飞顺势而为,以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主线,加快“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建设步伐,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向智能制造迈进。

  构建平台体系 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按照国家“两化融合”专项行动计划部署,2014年,工信部发布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要求、贯标工作方案及贯标试点企业名单。哈飞凭借良好的信息化工作基础,经黑龙江省工信委推荐,入选全国首批502家试点企业和中航工业首批7家试点企业。

  哈飞严格按照工信部“两化融合”工作要求,编制上报了《中航工业哈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实施方案》,注册了“两化融合”平台、论坛博客账号,开始编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进行“两化融合”现状调研,并在协同研制平台开设“两化融合”管理业务域。哈飞成立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了“‘两化融合’引领协同创新、科技兴企持续竞争优势、精益管理成就卓越哈飞”的工作方针。

  哈飞聘请长城(天津)质量保证中心为贯标评定工作进行咨询服务,召开“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启动暨培训大会,全面推进体系建设工作。各相关部门切实贯彻工信部提出的“本质贯标”要求,先后完成体系策划和实施、体系试运行、内部审核、管理评审等阶段工作。完成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管理手册》和13本《程序文件》编制工作,完成了《两化融合调研分析诊断报告》。为保障“两化融合”管理运行效果,哈飞制定了试运行计划,多次召开协调会、讨论会,完善了体系运行过程中的监督、保障机制,实现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和闭环管理工作。通过内审和管理评审,发现并解决了体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确保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和符合性。

  哈飞还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签订《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协议》,开始进行“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审核组先后分两个阶段进行评定审核,对“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有效性、运行情况及运12F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建设给予充分肯定。在完成了两项不符合项和一项建议项的整改后,将哈飞推荐到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进行复核。通过合规性审查、复核和15个工作日的公示等环节,哈飞顺利通过评定审核,获得“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成为我国第二批81家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之一和中航工业首家通过评定的主机厂。

  打造新型能力 提升核心竞争能力

  搭建“两化融合”管理体系仅仅是打造了基础管理平台,若要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在建设新型能力上下功夫。

  依据中航工业“两融、三新、五化、万亿”战略和公司“一年打基础、三年上水平、五年大跨越”,“轻资产、轻人员”的发展思路,哈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评定工作组通过征求意见、专题汇报和对可持续竞争优势分析等方式,最终确定围绕“运12F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建设”的新型创新能力展开贯标评定工作。

  运12F飞机是哈飞自主研制的一款多用途轻型运输机。在该型号的研制过程中,采用了达索公司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软件VPM,对该型号进行了全面、规范的产品数据管理。为该型号建立了多专业协同工作的研制平台,实现了统一数据源管理。各部门基于一套管理系统、一个数据库、一棵结构树开展型号研制,实现了各专业数据的关联与共享。设计、工艺、工装、车间等单位可直接进入VPM系统进行产品研发、工艺设计、工装设计。系统中的文档、数模可用于数控机床的数字化加工编程和三坐标测量仪的数字化检测。实现了数字化设计、制造与检验,形成了“运12F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的顶层研发和设计能力。
  运12F飞机通过建立CAPP系统,实现了工艺数据的统一管理,推进了型号数据标准化工作,并对历史数据进行了整理,规范了工艺规程数据,为其他系统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截至目前,通过CAPP系统已编制工艺文件20万本,大大缩短了工艺设计周期,提高了工艺设计质量,减少了大量数据重构的重复性工作。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制造管理,公司在型号制造中推行了运营管控系统2.0。该系统涵盖了ERP与MES的核心理念,承接设计与工艺数据,实现从计划下发、执行、监督的全过程管控。尤其是实现了条码管理,可对生产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进行快速收集和实时处理,管理层可迅速掌握车间计划执行情况,将车间计划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体系的数据依据。并且明晰了责任、规范了奖惩、提高了效率,提升了企业管理水平。

  哈飞编制了集成系统策划报告,通过与协同研制平台集成,打通数据链路,实现了从设计到工艺、到生产全过程的统一管控,为型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也为运12F取得CAAC和FAA型号合格证做出了贡献。

  运12F自主研发、设计、制造一体化能力的建设,为其他机型一体化能力的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铺平了道路。

  “两化融合”已是大势所趋,未来,哈飞将以“两化融合”为契机,通过扎实推进、大胆创新,不断获取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相匹配的竞争优势。


http://www.cana.org.cn/news/281/2816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