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浮图民族英魂录之名将宗师——王忠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15:34
王忠嗣(公元705年—749年),原名王训,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军事将领。
王训出身将门,父亲王海宾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以骁勇善战闻名军中。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七月,吐蕃攻唐,朝廷以薛讷摄左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率杜宾客等将领前去迎战,在武街之战中取得大捷。唐军乘胜追杀至洮水,吐蕃军见无退路,誓死抗争,王海宾身为前锋,冲入敌阵,与敌苦战,而其它唐将嫉其战功,迟不发兵增援,终至其战死沙场。薛讷率军赶到后,抓住有利时机,将吐蕃军分割包围,吐蕃全军覆没,横尸遍野,洮水为之不流,蕃将六指乡弥洪被擒。战后,唐玄宗追赠王海宾为左金吾大将军。
王海宾捐躯时,王训年仅九岁,唐玄宗见到他以后,好言相抚,并赐名忠嗣,将他收养在宫中。因自幼便受到传统熏陶,加上经历坎坷,长大后的王忠嗣“雄言寡语,很有武略”,玄宗当面赞许他“尔后必为良将”。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王忠嗣出任兵马使,多次在河西、河东跟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同年,萧嵩入朝走后,王忠嗣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仗玉川战役。战前,王忠嗣侦察得知,吐蕃大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决定率部攻其不备,但遭到其他将领的反对,王忠嗣坚持已见,于是率三百精骑星夜出击,结果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此战堪比霍去病率八百骑兵夜袭匈奴之战,而此时的王忠嗣也与霍去病一样,只有十八岁。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鄯州都督杜希望谋攻新城。新城距西都三百余里,唐军若想攻占新城,必需经过长途跋涉,所以领兵之将一定要善于用兵。这时有人向杜希望推荐了王忠嗣,说只有让他担当此任,必能取胜,旁人非败不可。杜希望遂奏请玄宗,将王忠嗣调来。三月,唐军向吐蕃军发起突然攻击,守城的吐蕃军匆忙应战,被唐军打败。唐朝即将此城易名为威戎军,屯兵驻守。战后论功,王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七月,杜希望率所部兵马攻占吐蕃盘踞的黄河大桥,并于黄河左岸修建了盐泉城。吐蕃欲报新城之败,随即发兵三万向盐泉城发起反攻。唐军兵少势单,将士皆害怕。王忠嗣见形势危急,如不做背水一战,唐军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王忠嗣趁吐蕃军立足未稳之际,率领部下率先杀入敌阵,吐蕃军阵脚顿时大乱。杜希望见状,也趁势纵兵突入阵中,经过激战,唐军大获全胜。此战,唐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多亏王忠嗣在危难之际,主动出击,方转危为安。战后,唐廷拜王忠嗣为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以表其彰。此后王忠嗣官职扶摇直上,至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兼灵州都督。
同年,王忠嗣指挥了北伐契丹之战。
自武则天征讨契丹失败以来,契丹势力日益强大,大有和唐朝分庭抗礼之势,唐朝五次北伐皆败,武则天还曾下令征全国囚犯组成军队讨伐契丹,依然是劳而无功,契丹已成唐之大患。为此,朝廷委以王忠嗣北击契丹重任。王忠嗣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与奚、契联军在桑乾河进行会战,三战三捷,打的奚、契联军全军覆没,契丹可汗仅以身逃,不久被部下杀死,契丹三十六部尽数投唐,几十年不敢作乱,王忠嗣率军威行漠北。
此后,王忠嗣担任陇右、河西节度史,身处抗击吐蕃的最前线。他首先考虑到吐蕃等国骑兵强盛,对唐军威胁极大。于是在朔方、河东之时,便在边境地区高抬马价,各地胡人争着把马卖给唐朝,王忠嗣将马尽数买下。王忠嗣到了陇右、河西之后,便奏请将朔方、河东战马充实到陇右、河西。从此,此二镇的兵马也强大起来。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忠嗣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接着乘胜追击,在积石会战中将吐蕃残部全歼。并俘虏了八千名依附吐蕃的吐谷浑军。这次作战,吐蕃在青海、甘肃交界处设置的堡垒几乎被全部摧毁,死伤数万人,两个王子战死,重要战略盟友吐谷浑降唐。此战是对吐蕃的沉重打击,自此,吐蕃在青海地带对唐朝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其对河西地带的威胁已基本解除。之后,王忠嗣行军千里增援小勃律,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并在此战中大胆提拔了当时还是青年将领的李光弼和郭子仪,后虽小勃律再次叛乱,但大食慑于唐军军威再不敢出兵。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后突厥立阙特勒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唐玄宗谴使谕令乌苏米施内附于唐,乌苏米施不从,王忠嗣随即屯兵于碛口以威胁后突厥。乌苏米施遂谴使诈降,王忠嗣知其不是真心归附,于是结营于木刺、兰山以探虚实,随后又向唐玄宗进献《平戎十八策》。一切准备就续后,王忠嗣谴使说服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向后突厥发动进攻,结果,后突厥兵败国中大乱,王忠嗣乘机出兵北击,后突厥汗国部众千余帐相继归唐,从此衰落。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王忠嗣再破突厥,塞外晏然。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拔悉密向后突厥发动进攻,斩乌苏可汗,传首京师。后突厥余众又立乌苏之弟白眉特勒为可汗,是为白眉可汗。为除掉威胁唐朝北部边境已久的后突厥汗国,唐玄宗诏令王忠嗣乘机北伐。王忠嗣率部在萨河内山与后突厥阿波达干等十一部激战,大破其众,加速了后突厥汗国的灭亡。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王忠嗣病卒,年仅四十四岁。
王忠嗣做为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军事将领,军事生涯战必破、攻必克,料敌如神,深谋远虑,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军事思想。他不仅战绩辉煌,成为大唐的擎天之柱,还栽培出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和李晟等名将,可谓一代名将宗师。王忠嗣(公元705年—749年),原名王训,山西祁县人,唐朝著名军事将领。
王训出身将门,父亲王海宾官至太子右卫率丰安军使,以骁勇善战闻名军中。开元二年(公元714年)七月,吐蕃攻唐,朝廷以薛讷摄左羽林将军,为陇右防御使,率杜宾客等将领前去迎战,在武街之战中取得大捷。唐军乘胜追杀至洮水,吐蕃军见无退路,誓死抗争,王海宾身为前锋,冲入敌阵,与敌苦战,而其它唐将嫉其战功,迟不发兵增援,终至其战死沙场。薛讷率军赶到后,抓住有利时机,将吐蕃军分割包围,吐蕃全军覆没,横尸遍野,洮水为之不流,蕃将六指乡弥洪被擒。战后,唐玄宗追赠王海宾为左金吾大将军。
王海宾捐躯时,王训年仅九岁,唐玄宗见到他以后,好言相抚,并赐名忠嗣,将他收养在宫中。因自幼便受到传统熏陶,加上经历坎坷,长大后的王忠嗣“雄言寡语,很有武略”,玄宗当面赞许他“尔后必为良将”。
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王忠嗣出任兵马使,多次在河西、河东跟随河西节度使萧嵩出征。同年,萧嵩入朝走后,王忠嗣迎来了他军事生涯的第一仗玉川战役。战前,王忠嗣侦察得知,吐蕃大赞普正在玉川检阅军队,决定率部攻其不备,但遭到其他将领的反对,王忠嗣坚持已见,于是率三百精骑星夜出击,结果斩敌数千,吐蕃赞普仓皇逃走。此战堪比霍去病率八百骑兵夜袭匈奴之战,而此时的王忠嗣也与霍去病一样,只有十八岁。
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鄯州都督杜希望谋攻新城。新城距西都三百余里,唐军若想攻占新城,必需经过长途跋涉,所以领兵之将一定要善于用兵。这时有人向杜希望推荐了王忠嗣,说只有让他担当此任,必能取胜,旁人非败不可。杜希望遂奏请玄宗,将王忠嗣调来。三月,唐军向吐蕃军发起突然攻击,守城的吐蕃军匆忙应战,被唐军打败。唐朝即将此城易名为威戎军,屯兵驻守。战后论功,王忠嗣之功居多,因授左威卫郎将。七月,杜希望率所部兵马攻占吐蕃盘踞的黄河大桥,并于黄河左岸修建了盐泉城。吐蕃欲报新城之败,随即发兵三万向盐泉城发起反攻。唐军兵少势单,将士皆害怕。王忠嗣见形势危急,如不做背水一战,唐军会有全军覆灭的危险。于是,王忠嗣趁吐蕃军立足未稳之际,率领部下率先杀入敌阵,吐蕃军阵脚顿时大乱。杜希望见状,也趁势纵兵突入阵中,经过激战,唐军大获全胜。此战,唐军在极为不利的情况下,多亏王忠嗣在危难之际,主动出击,方转危为安。战后,唐廷拜王忠嗣为左金吾卫将军同正员,以表其彰。此后王忠嗣官职扶摇直上,至河东节度使、朔方节度使兼灵州都督。
同年,王忠嗣指挥了北伐契丹之战。
自武则天征讨契丹失败以来,契丹势力日益强大,大有和唐朝分庭抗礼之势,唐朝五次北伐皆败,武则天还曾下令征全国囚犯组成军队讨伐契丹,依然是劳而无功,契丹已成唐之大患。为此,朝廷委以王忠嗣北击契丹重任。王忠嗣率十万骑兵北出雁门,与奚、契联军在桑乾河进行会战,三战三捷,打的奚、契联军全军覆没,契丹可汗仅以身逃,不久被部下杀死,契丹三十六部尽数投唐,几十年不敢作乱,王忠嗣率军威行漠北。
此后,王忠嗣担任陇右、河西节度史,身处抗击吐蕃的最前线。他首先考虑到吐蕃等国骑兵强盛,对唐军威胁极大。于是在朔方、河东之时,便在边境地区高抬马价,各地胡人争着把马卖给唐朝,王忠嗣将马尽数买下。王忠嗣到了陇右、河西之后,便奏请将朔方、河东战马充实到陇右、河西。从此,此二镇的兵马也强大起来。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王忠嗣集中优势兵力发动了对吐蕃的青海湖会战,大破吐蕃北线主力,接着乘胜追击,在积石会战中将吐蕃残部全歼。并俘虏了八千名依附吐蕃的吐谷浑军。这次作战,吐蕃在青海、甘肃交界处设置的堡垒几乎被全部摧毁,死伤数万人,两个王子战死,重要战略盟友吐谷浑降唐。此战是对吐蕃的沉重打击,自此,吐蕃在青海地带对唐朝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其对河西地带的威胁已基本解除。之后,王忠嗣行军千里增援小勃律,击败吐蕃、大食联军,并在此战中大胆提拔了当时还是青年将领的李光弼和郭子仪,后虽小勃律再次叛乱,但大食慑于唐军军威再不敢出兵。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后突厥立阙特勒之子为乌苏米施可汗,唐玄宗谴使谕令乌苏米施内附于唐,乌苏米施不从,王忠嗣随即屯兵于碛口以威胁后突厥。乌苏米施遂谴使诈降,王忠嗣知其不是真心归附,于是结营于木刺、兰山以探虚实,随后又向唐玄宗进献《平戎十八策》。一切准备就续后,王忠嗣谴使说服拔悉密、回纥、葛逻禄三部向后突厥发动进攻,结果,后突厥兵败国中大乱,王忠嗣乘机出兵北击,后突厥汗国部众千余帐相继归唐,从此衰落。
天宝二年(公元743年),王忠嗣再破突厥,塞外晏然。
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拔悉密向后突厥发动进攻,斩乌苏可汗,传首京师。后突厥余众又立乌苏之弟白眉特勒为可汗,是为白眉可汗。为除掉威胁唐朝北部边境已久的后突厥汗国,唐玄宗诏令王忠嗣乘机北伐。王忠嗣率部在萨河内山与后突厥阿波达干等十一部激战,大破其众,加速了后突厥汗国的灭亡。
天宝八年(公元749年),王忠嗣病卒,年仅四十四岁。
王忠嗣做为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军事将领,军事生涯战必破、攻必克,料敌如神,深谋远虑,为后世留下了极为丰富的军事思想。他不仅战绩辉煌,成为大唐的擎天之柱,还栽培出哥舒翰、李光弼、郭子仪和李晟等名将,可谓一代名将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