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對華貿易戰略:美國是冤大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2:10:54
  美國制造工程雜志(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10月號發表文章指出,十多年來,美國媒體總是告訴人們,美國和日本都是中國工業競爭的受害者,這兩個世界上最先進的經濟體都在中國的經濟擴展中深受其害:制造業的裁員和日益增長的貿易逆差。
  



  如果媒體的話可以相信,那麼日本所受的中國的威脅更要大於美國,因為日本一些重要的行業如電子業直接面對低工資的中國人的競爭。
  實際情況與此恰恰相反:日本的貿易戰略既沒有損害自己的就業也未損害自己的高技術領先地位。美國的許多重要的競爭對手都從中國的工業化過程中得益巨大,受益最大的則是日本。
  下面的事實很少被提及:日本的經常項目順差去年總計達1810億美元,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相當於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的2.5倍,是日本1989年同期的3倍﹔日本人均工資比美國高20%。
  日本利用中國增加出口的願望而與中國密切合作,並加大自己的出口。所以,另一個很少被提及的數據是: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大於進口,2004年對華貿易順差達140億美元,較之2003年增加17%。
  和美國一樣,近年來以中國產品取代國內產品對日本的工業產生了重要影響。但與美國不同的是,日本的官員一方面知道消費者會從進口商品中得到好處,另一方面又清楚自己的國民首先需要就業和收入,然後才談得上消費。所以,當進口可能威脅日本人的就業時,日本政府會採取策略設法將損害減到最小。
  除了限制引進的速度,日本的政策制訂者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嚴格限制本國關鍵生產技術的外流。也就是說,任何公司不允許單向地把高級生產技術轉移到國外。
  如果說,政府很難管理這樣復雜的事情,日本獨特的勞工法卻能自動地加以約束。日本公司原則上不允許解雇員工,除非是小企業或陷於經濟困境的公司。任何健康的主流日本公司是不會解雇員工的。
  美國的CEO們主要關注的是証券分析師們朝三暮四的意見,日本的CEO們則專注於長遠的生產規劃,為公司的每一層次的員工,特別是新員工——他們在公司一干就是30年——創造新的、效益不斷提高的工作。所以,在公司的一切事務中,研究與開發是最重要的。
  他會將主要經費用於開發新的有效的生產技術。對長遠的就業保障而言,生產技術比設計幾款新產品具有更持久的價值。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日本的CEO們會自動地將進口與日本的國家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因為不能輕易地減退國內員工,祇有國內員工有新的更好的工作——或者是更能產生價值的,或者是更具有技術含量的,或者是這兩者兼備的——他才能將不再需要的生產活動轉到國外。
  如,日本電視機生產商祇有在本國的電視生產轉向液晶電視之後,才可以把普通電視裝配線轉入中國。液晶電視的資本效益至少是普通電視裝配的10倍。
  在最初美國公司開始外包生產線至中國的時候,日本公司採取的是觀望的態度,但是,日本很快調整政策,迎頭趕上,大規模地將生產線移往中國。而這對中國和日本而言,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引用經濟學教科書中相對競爭優勢的理論,日本在國內完成資本密集型的高科技產品研發過程,然後將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產品的階段放在勞動力密集型的中國來進行。這一策略的直接效果是,從移動電話到電子游戲機,日本商品憑借科技含量高同時價格便宜的優勢吸引全球消費者的同時﹐其全球輸出一直處於急速增長的態勢。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日本的技術領先地位現在比1980年代穩固得多。美國的統計數據是無法反映這一點的,因為這些產品大多是通過中國的裝配廠出口到美國,美國的統計機構把它們(以及在中國的美資企業的產品)都算在“中國制造”和“對華貿易逆差”上,藉以為政府的失策轉移目標。
  儘管如此,中國對美貿易的順差依然抵消不了它的總體貿易逆差,也就是說,中國對美國固然是巨大的“出口國”,但從世界范圍來說,中國總體上還是個進口國。而日本正是從中獲利最大的典型國家。
  公平地說,世界上許多先進的制造國和日本一樣都在利用中國作為出口管道向美國銷售產品。所以,可以同樣公平地說,山姆大叔被當作世界貿易體系中最終的冤大頭,已經不止一次了。美國制造工程雜志(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10月號發表文章指出,十多年來,美國媒體總是告訴人們,美國和日本都是中國工業競爭的受害者,這兩個世界上最先進的經濟體都在中國的經濟擴展中深受其害:制造業的裁員和日益增長的貿易逆差。
  



  如果媒體的話可以相信,那麼日本所受的中國的威脅更要大於美國,因為日本一些重要的行業如電子業直接面對低工資的中國人的競爭。
  實際情況與此恰恰相反:日本的貿易戰略既沒有損害自己的就業也未損害自己的高技術領先地位。美國的許多重要的競爭對手都從中國的工業化過程中得益巨大,受益最大的則是日本。
  下面的事實很少被提及:日本的經常項目順差去年總計達1810億美元,超過世界上任何國家,相當於中國的經常項目順差的2.5倍,是日本1989年同期的3倍﹔日本人均工資比美國高20%。
  日本利用中國增加出口的願望而與中國密切合作,並加大自己的出口。所以,另一個很少被提及的數據是: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大於進口,2004年對華貿易順差達140億美元,較之2003年增加17%。
  和美國一樣,近年來以中國產品取代國內產品對日本的工業產生了重要影響。但與美國不同的是,日本的官員一方面知道消費者會從進口商品中得到好處,另一方面又清楚自己的國民首先需要就業和收入,然後才談得上消費。所以,當進口可能威脅日本人的就業時,日本政府會採取策略設法將損害減到最小。
  除了限制引進的速度,日本的政策制訂者的最有效措施,就是嚴格限制本國關鍵生產技術的外流。也就是說,任何公司不允許單向地把高級生產技術轉移到國外。
  如果說,政府很難管理這樣復雜的事情,日本獨特的勞工法卻能自動地加以約束。日本公司原則上不允許解雇員工,除非是小企業或陷於經濟困境的公司。任何健康的主流日本公司是不會解雇員工的。
  美國的CEO們主要關注的是証券分析師們朝三暮四的意見,日本的CEO們則專注於長遠的生產規劃,為公司的每一層次的員工,特別是新員工——他們在公司一干就是30年——創造新的、效益不斷提高的工作。所以,在公司的一切事務中,研究與開發是最重要的。
  他會將主要經費用於開發新的有效的生產技術。對長遠的就業保障而言,生產技術比設計幾款新產品具有更持久的價值。
  所有這些都意味著日本的CEO們會自動地將進口與日本的國家利益密切聯系在一起。因為不能輕易地減退國內員工,祇有國內員工有新的更好的工作——或者是更能產生價值的,或者是更具有技術含量的,或者是這兩者兼備的——他才能將不再需要的生產活動轉到國外。
  如,日本電視機生產商祇有在本國的電視生產轉向液晶電視之後,才可以把普通電視裝配線轉入中國。液晶電視的資本效益至少是普通電視裝配的10倍。
  在最初美國公司開始外包生產線至中國的時候,日本公司採取的是觀望的態度,但是,日本很快調整政策,迎頭趕上,大規模地將生產線移往中國。而這對中國和日本而言,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引用經濟學教科書中相對競爭優勢的理論,日本在國內完成資本密集型的高科技產品研發過程,然後將大規模流水線生產產品的階段放在勞動力密集型的中國來進行。這一策略的直接效果是,從移動電話到電子游戲機,日本商品憑借科技含量高同時價格便宜的優勢吸引全球消費者的同時﹐其全球輸出一直處於急速增長的態勢。
  從地緣政治的角度看,日本的技術領先地位現在比1980年代穩固得多。美國的統計數據是無法反映這一點的,因為這些產品大多是通過中國的裝配廠出口到美國,美國的統計機構把它們(以及在中國的美資企業的產品)都算在“中國制造”和“對華貿易逆差”上,藉以為政府的失策轉移目標。
  儘管如此,中國對美貿易的順差依然抵消不了它的總體貿易逆差,也就是說,中國對美國固然是巨大的“出口國”,但從世界范圍來說,中國總體上還是個進口國。而日本正是從中獲利最大的典型國家。
  公平地說,世界上許多先進的制造國和日本一樣都在利用中國作為出口管道向美國銷售產品。所以,可以同樣公平地說,山姆大叔被當作世界貿易體系中最終的冤大頭,已經不止一次了。
<P>"中國對美貿易的順差依然抵消不了它的總體貿易逆差,也就是說,中國對美國固然是巨大的“出口國”,但從世界范圍來說,中國總體上還是個進口國。而日本正是從中獲利最大的典型國家。"</P>
<P>可悲!</P>
日本是中国身上最大的吸血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