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赓创建哈军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08:16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一:历史使命英明决策


李懋之   


    美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了大财,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取了更大利益,控制了欧亚许多国家,野心勃勃称霸世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们就大力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蒋介石,蒋的残部在美帝庇护下逃往台湾,新中国刚刚成立半年,美帝就迫不及待的妄想扼杀新中国。它不顾我国政府一再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和平要求,于一九五○年十月,竟命令其侵占南朝鲜的军队越过“三八线”(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向朝鲜与我国边界鸭绿江和图门江疯狂进犯。并派飞机入侵我领空,轰炸扫射我边境城镇乡村,打死打伤我酷爱和平的居民。在敌人进占朝鲜北部楚山时,其大炮就射向我国领土,战争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在侵朝同时又占领了我国领土台湾。这一事实,充分表明美帝野心是要走日本帝国主义的老路,占领朝鲜,进而侵占我国东北,然后控制全中国,以消灭刚诞生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帝不仅出动了他自己90万陆海空军主力,还收集了他控制的16个国家——英国、法国、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哥伦比亚、阿比西尼亚、南非联邦、泰国、菲律宾、新西兰和南朝鲜李承晚等仆从国的军队,盗用联合国名义,组织所谓“联合国军”来吓唬我们。美国派出麦克阿瑟将军(后任是李奇微)统一指挥这150万陆海空现代化军队,展开在东西宽仅250公里南北长800公里的朝鲜国土上。他们用300多艘军舰封锁了朝鲜东西海岸,用舰炮轰击沿岸城镇;用大批飞机天天昼夜出动1500多架次轮番轰炸扫射朝鲜大小城镇和偏辟乡村,以及工厂、电站、矿山、水库、铁路、公路,除了未投原子弹以外,什么燃烧弹、毒气弹、细菌弹无所不用。从首都平壤到山沟小山庄,处处断垣残壁,人民伤病累累,惨不忍睹,给全朝鲜未留下一个完好的城镇乡村。但朝鲜人民意志坚强,照样劳动积极支援前线作战。

    敌人空军向我阵地和交通线上投下50多万吨重磅炸弹,以此来配合其地面陆军的摩托化步兵和坦克、大炮横冲直撞向北推进。敌人拥有大量坦克火炮、弹药充足,汽车多,供应及时,在上甘岭阵地上一天最多时在三平方公里阵地上就打了30万发炮弹,把阵地炸成两米深坑。

    我们面对全部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强大敌人,兵器优良数量多,人数比我多一倍以上,我们敢不敢打?能不能打?

    我们军队既无坦克,又无飞机,缴获国民党军队的美式大炮数量不多,炮弹也少,没有备件,坏了也不能修,也不会修。连苏联援助的新式火箭炮“喀秋莎”和战斗机,虽有他跟来的技术军官维修,我们不懂也帮不上忙,总不能老靠人家。当时全军没有一个懂得新式武器构造又会维护修理的工程技术干部。在武器装备上和敌人比较,我们处于十分落后的地位。毛主席指出: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是人,但不能忽略武器装备的重要作用。对纸老虎要当真老虎打。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用我军在战术上大胆穿插迂回、近战夜战的特长,打乱敌人阵势,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地把敌吃掉,是可以打败敌人的。我们的武器装备正在不断改善与加强,急需补充技术军官到部队去掌握它。我们有利的因素是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军民政治觉悟高。我们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我们的军队有以劣势装备打败国内外优势敌人的丰富经验,有克服一切艰苦困难的战斗意志和勇气。我们有全国人民积极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国土与朝鲜相连,兵源物资能源源不断及时向前方补充。敌人则是远隔重洋,补充困难,以美帝为首的17个国家参战,白人黑人相间,矛盾重重,这是敌人的不利因素。

    党中央毛主席经过对以上情况的认真分析之后,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与气魄,敢于藐视美帝,鄙视敌人,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为了兄弟的朝鲜免遭侵占和保卫我们祖国不受侵犯,下定决心,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发布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号令。中央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为志愿军总司令,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50万,于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大战美帝及其仆从一百几十万侵略军。在朝鲜狭小的战场上,敌我双方18个国家展开两百多万军队,在兵力的密集度上,在武器的数量和种类上,在战斗规模上和激烈程度上,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军入朝十个月连续进行了五次大战役,消灭敌人29万,将敌人驱逐到“三八线”,形成阵地对峙拉锯战形势。这说明战争将是长期的,是不能速决的。

    我们最可爱的志愿军指战员英勇无比,艰苦卓绝,任何艰难险阻和刀山火海也阻挡不住他们勇猛的冲进。战士们说:“我们是用手榴弹打敌人的榴弹炮,用燃烧弹打敌人的坦克车,用‘三八式’(缴获日军的步枪)把敌人赶回‘三八线’,如果我们也有大量飞机大炮坦克车,用不了两个月时间和付出这么大代价就能把敌人消灭。”联合国军统帅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的发言人说:“共军蔑视联合国军巨大的非常多的飞机坦克大炮的密集轰击,带着冲锋枪和手榴弹,无穷无尽地向前勇进。共军的勇猛冲击精神就是火山爆发也阻挡不住他们神速的前进。”

    战争可能持久打下去,当时还看不出有停战的苗头。我们准备持久战,就得加速改善武器装备。苏联援助我们新式陆空兵器和缴获美帝的现代化武器,都急需有大批军事工程人员去掌握,这就要求有专门学校迅速大量培养各军兵种的军事工程师。任务紧迫,所以朝鲜战争还正在激烈进行中,中央即决定组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急需加强国防现代化,增强机械化摩托化电气化的武器装备,来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这也需要有大批军事技术干部去驾驭它。国防现代化建设虽不如战场需要那么急切,但也不容缓慢进行,因为帝国主义反动派时时梦想扼杀推翻我们这个新诞生在摇篮里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中央、毛主席根据以上形势需要,决定从朝鲜战场上调回志愿军代司令员(彭德怀五次战役后从朝鲜调回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时,中央命令陈赓为代司令员)陈赓同志,回国筹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任命他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在朝鲜战事那样紧张激烈鏖战中,舍得把一个统帅80万(含朝鲜人民军。此时志愿军司令部已改成中朝联合司令部)大军的指挥员调离战场,可以想象得到中央对创建一所全军最高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以加速培养军事工程师的紧迫感。陈赓创建哈军工之一:历史使命英明决策

李懋之   

    美帝国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发了大财,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取了更大利益,控制了欧亚许多国家,野心勃勃称霸世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他们就大力支持蒋介石国民党反动派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败蒋介石,蒋的残部在美帝庇护下逃往台湾,新中国刚刚成立半年,美帝就迫不及待的妄想扼杀新中国。它不顾我国政府一再警告和世界人民的和平要求,于一九五○年十月,竟命令其侵占南朝鲜的军队越过“三八线”(南北朝鲜的分界线),向朝鲜与我国边界鸭绿江和图门江疯狂进犯。并派飞机入侵我领空,轰炸扫射我边境城镇乡村,打死打伤我酷爱和平的居民。在敌人进占朝鲜北部楚山时,其大炮就射向我国领土,战争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安全。在侵朝同时又占领了我国领土台湾。这一事实,充分表明美帝野心是要走日本帝国主义的老路,占领朝鲜,进而侵占我国东北,然后控制全中国,以消灭刚诞生不久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美帝不仅出动了他自己90万陆海空军主力,还收集了他控制的16个国家——英国、法国、土耳其、加拿大、澳大利亚、比利时、荷兰、卢森堡、希腊、哥伦比亚、阿比西尼亚、南非联邦、泰国、菲律宾、新西兰和南朝鲜李承晚等仆从国的军队,盗用联合国名义,组织所谓“联合国军”来吓唬我们。美国派出麦克阿瑟将军(后任是李奇微)统一指挥这150万陆海空现代化军队,展开在东西宽仅250公里南北长800公里的朝鲜国土上。他们用300多艘军舰封锁了朝鲜东西海岸,用舰炮轰击沿岸城镇;用大批飞机天天昼夜出动1500多架次轮番轰炸扫射朝鲜大小城镇和偏辟乡村,以及工厂、电站、矿山、水库、铁路、公路,除了未投原子弹以外,什么燃烧弹、毒气弹、细菌弹无所不用。从首都平壤到山沟小山庄,处处断垣残壁,人民伤病累累,惨不忍睹,给全朝鲜未留下一个完好的城镇乡村。但朝鲜人民意志坚强,照样劳动积极支援前线作战。

    敌人空军向我阵地和交通线上投下50多万吨重磅炸弹,以此来配合其地面陆军的摩托化步兵和坦克、大炮横冲直撞向北推进。敌人拥有大量坦克火炮、弹药充足,汽车多,供应及时,在上甘岭阵地上一天最多时在三平方公里阵地上就打了30万发炮弹,把阵地炸成两米深坑。

    我们面对全部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强大敌人,兵器优良数量多,人数比我多一倍以上,我们敢不敢打?能不能打?

    我们军队既无坦克,又无飞机,缴获国民党军队的美式大炮数量不多,炮弹也少,没有备件,坏了也不能修,也不会修。连苏联援助的新式火箭炮“喀秋莎”和战斗机,虽有他跟来的技术军官维修,我们不懂也帮不上忙,总不能老靠人家。当时全军没有一个懂得新式武器构造又会维护修理的工程技术干部。在武器装备上和敌人比较,我们处于十分落后的地位。毛主席指出:美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是人,但不能忽略武器装备的重要作用。对纸老虎要当真老虎打。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用我军在战术上大胆穿插迂回、近战夜战的特长,打乱敌人阵势,一个连一个营一个团地把敌吃掉,是可以打败敌人的。我们的武器装备正在不断改善与加强,急需补充技术军官到部队去掌握它。我们有利的因素是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军民政治觉悟高。我们进行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我们的军队有以劣势装备打败国内外优势敌人的丰富经验,有克服一切艰苦困难的战斗意志和勇气。我们有全国人民积极支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热情。国土与朝鲜相连,兵源物资能源源不断及时向前方补充。敌人则是远隔重洋,补充困难,以美帝为首的17个国家参战,白人黑人相间,矛盾重重,这是敌人的不利因素。

    党中央毛主席经过对以上情况的认真分析之后,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胆略与气魄,敢于藐视美帝,鄙视敌人,战胜敌人的大无畏精神,为了兄弟的朝鲜免遭侵占和保卫我们祖国不受侵犯,下定决心,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发布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战斗号令。中央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为志愿军总司令,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50万,于一九五○年十月二十五日,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军并肩大战美帝及其仆从一百几十万侵略军。在朝鲜狭小的战场上,敌我双方18个国家展开两百多万军队,在兵力的密集度上,在武器的数量和种类上,在战斗规模上和激烈程度上,都超过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我军入朝十个月连续进行了五次大战役,消灭敌人29万,将敌人驱逐到“三八线”,形成阵地对峙拉锯战形势。这说明战争将是长期的,是不能速决的。

    我们最可爱的志愿军指战员英勇无比,艰苦卓绝,任何艰难险阻和刀山火海也阻挡不住他们勇猛的冲进。战士们说:“我们是用手榴弹打敌人的榴弹炮,用燃烧弹打敌人的坦克车,用‘三八式’(缴获日军的步枪)把敌人赶回‘三八线’,如果我们也有大量飞机大炮坦克车,用不了两个月时间和付出这么大代价就能把敌人消灭。”联合国军统帅美国将军麦克阿瑟的发言人说:“共军蔑视联合国军巨大的非常多的飞机坦克大炮的密集轰击,带着冲锋枪和手榴弹,无穷无尽地向前勇进。共军的勇猛冲击精神就是火山爆发也阻挡不住他们神速的前进。”

    战争可能持久打下去,当时还看不出有停战的苗头。我们准备持久战,就得加速改善武器装备。苏联援助我们新式陆空兵器和缴获美帝的现代化武器,都急需有大批军事工程人员去掌握,这就要求有专门学校迅速大量培养各军兵种的军事工程师。任务紧迫,所以朝鲜战争还正在激烈进行中,中央即决定组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

    新中国建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急需加强国防现代化,增强机械化摩托化电气化的武器装备,来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这也需要有大批军事技术干部去驾驭它。国防现代化建设虽不如战场需要那么急切,但也不容缓慢进行,因为帝国主义反动派时时梦想扼杀推翻我们这个新诞生在摇篮里的社会主义国家。

    党中央、毛主席根据以上形势需要,决定从朝鲜战场上调回志愿军代司令员(彭德怀五次战役后从朝鲜调回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时,中央命令陈赓为代司令员)陈赓同志,回国筹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任命他为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在朝鲜战事那样紧张激烈鏖战中,舍得把一个统帅80万(含朝鲜人民军。此时志愿军司令部已改成中朝联合司令部)大军的指挥员调离战场,可以想象得到中央对创建一所全军最高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以加速培养军事工程师的紧迫感。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二:建院方针“三边”并举     

    一九五二年六月志愿军党委正在开会中,接到中央电令,调陈赓代司令员回国。陈赓连续召开了调整军队部署会议、参谋会议和政工会议,并同各兵团司令员谈话告别,将代司令员的工作交给前一周才从沈阳回来的邓华副司令员之后,他于六月十三日开始返国。十四日在平壤受到金日成主席盛宴招待,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最高人民议会常委会授予陈赓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以表彰他为朝鲜战争胜利立下的功勋。当晚到西海岸朝鲜人民军第四军团司令部,同朝鲜干部谈了话,次日一早离开西海指挥部回国。沿途遭美帝空军用“绞杀战”不断轰炸我交通线,于十六日晚才通过界河鸭绿江,平安回到祖国大地丹东市。十七日到沈阳向国家副主席兼东北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高岗汇报了朝鲜战场情况和作战部队物资缺乏的困难,要求及时向朝鲜补给粮秣弹药及医疗用品。六月二十日回到北京,即向军委报到,要求安排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汇报日程。

    我六月二十日由邢台回到北京,当晚晋见陈赓司令员,要求给时间汇报“三反五反”情况,他说:我先向军委汇报完朝鲜战场情况,以后再听你的汇报。我住在北京酒醋局胡同三兵团留守处等候。

    我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三兵团副参谋长,一九五二年一月回国领导在邢台驻的各军随营学校、炮兵留国内部队、家属学校和补充团的“三反五反”运动的。直接领导运动的上级是华北军区党委。

    我六月二十五日向陈司令员汇报“三反五反”运动情况。陈先问:“打了多少‘老虎’?”我说:“‘大老虎’24个,甄别剩下两个也不可靠。‘中老虎’、‘小老虎’更多,甄别还没完。”陈说:“两万人的留守部队,能搞出那么多‘老虎’?在‘左’的思想指导下,不知道要冤枉多少好人!”我说:“我们的运动受华北军区党委领导,抓得很紧,打‘老虎’是指定数目的任务,运动情况随时向军区和兵团党委作了报告。七月中旬军区党委要进行总结,总结完了,安排一下善后工作我就回朝鲜前线去。”

    “不要回朝鲜去了,另给你安排工作。”陈司令语气很干脆,神情很兴奋。我感到很突然,问陈司令:“让我干什么去?”陈说:“帮我办学校。”

    陈继续对我说:前天我向毛主席、周总理和朱彭总副司令汇报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情况。我汇报到我军政治上很强,但打败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没有技术装备不行,技术兵器确是决定战争胜败的重要因素。毛主席很风趣地说:“有人说美帝国主义是不好惹的,其实中国人民也是不好惹的,他盗用联合国军名义,也没有把我们吓倒。要是我们有了现代化武器装备和掌握技术的干部,把敌人赶出朝鲜是不成问题的。我们决心要解决这个技术装备落后问题。调你回来是要你创建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你当院长兼政委。”转头问周朱彭:“你们的意见呢?”周总理说:“我完全同意。”朱彭也赞成。我说我恐怕干不了。毛主席说:“你干不了,谁能干得了?”周总理说:“你住过黄浦军校,办过红军步兵学校,还带过红军干部团,你干不了,别人连你这点经验也没有啊”。毛主席说:“朝鲜战争爆发后,斯大林在援助我们部分技术装备同时,就提出赶快办一所培养技术军官的大学校,我们接受了这个建议。朝鲜战争可能成为持久战,相持多久还难预料,我们的武器装备也要在战争中不断改善,需要技术军官是紧迫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也需要大批技术军官。苏联要派各专业的专家来协助我们办学院。有什么困难可随时请总理给解决。”周总理说:“先成立一个筹备机构,考虑一个建院方案。为了学院尽快上马,早出人才,政务院(现在的国务院)决定,将哈尔滨医科大学校舍拨给你们作为立足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扩建;医大校址拨款另建。军事工程学院与军事学院、政治学院是同等地位。党中央政务院大力支持你们办好这所世界上第一个各军兵种综合性高级军事技术学院。”

    陈赓院长说:任务紧迫,我决定用边建边教边学的办法,即建校舍、请教授、招生开课同步进行,尽快上马,要先调一批教授来,学员立即从各大军区选调。周总理同意这个方针和办法。军委已决定以西南军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华东军区科学研究所和志愿军三兵团部分干部为基础,扩大建立军事工程学院。还得从全军抽调一批干部,从重点大学抽调一批教师。兵团司政后干部要尽量多调一些到学院工作。你是一定要到学院的。三兵团各军也调一批师团营干部,你写个名单向军委总干部部提出来。我说:“三兵团司、政、后机关的部处级干部工作能力都不错,还在打仗,全调出来兵团党委不会同意,可以多抽几个。至于我干学校工作恐怕不行。”陈赓说:“你住过西北军士官教育团,当过太岳抗大分校教育长,总有点学校生活体会,不会就学,大胆去干。我已调第二高级步校徐立行副校长先来,苏联首席顾问一到,我们同首席顾问一块到各地选校址,回来成立筹委会,你就来参加筹委会工作。你赶快回邢台,把工作结束好,不要留后遗症。”

    我于七月下旬传达完华北军区党委的“三反五反”运动总结,将工作交代给留守处副主任和副政委,八月中旬回到北京。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三:运筹北京定点松江 

    经中央军委批准,一九五二年九月一日,军事工程学院筹备委员会在北京地安门恭检胡同59号院组成,陈赓司令员为主任,徐立行、李懋之、张述祖为副主任,四人组成常委会,筹委会委员有张衍、胡翔九、黄景文、赵子立、任新民、沈正功。九月中旬军委又批准筹委会成立临时党委,以陈赓、徐立行、李懋之、张衍、胡翔九、黄景文组成,陈赓为书记。

    一九五二年九月一日,陈赓院长在筹委会第一次会议上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已“怀胎”,明年“出世”,它将在我国建军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学院名称为了隐晦一点,我们决定就叫军事工程学院,不要技术两个字,这是周总理的意见。实际上我们学院的任务是培养军事技术装备工程师的,学员毕业后就能掌握驾驭新式武器装备的各种复杂技术,对技术武器装备要会管理,会使用,会维护修理。没有大批技术干部,不能建设现代化国防。解放军的战斗历程是用大刀红樱枪,小米加步枪打败国内外反动派的。部队要不断增加飞机大炮坦克车,以后还要有火箭原子弹等等最先进的技术武器装备。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能打败国内外反动派,有了现代化武器装备,解放军就如虎添翼,无敌于天下。创建这样一个高级工程技术学院,对我们的国防现代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学院所担负的任务是重大的、光荣的,也是艰巨的、复杂的。我们讲军事战略战术有成功的一套经验,搞军事工程技术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军委、政务院已申请苏联政府派大批这方面的专家顾问来帮助我们;我们还要在国内各名牌大学里抽调一批教授、讲师。办好这个学院有优越的条件,有毛主席、周总理的关怀,有中央和地方政府及各军兵种领导机关的大力支持,有苏联专家的帮助。我们校址已确定在哈尔滨市南岗区。毛主席说:搞国防现代化的任务是紧迫的,周总理说要赶快上马,早出人才,为此他决定将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址四万平方米房子全部让给我们作扩建基础,他们另建。根据军委加速培养技术干部的精神,我们确定了边建边教边学的方针。首席顾问奥列霍夫概略估计,按在院5000名学员计算,学院需要的各种房子,至少要60多万平方米,教学用房特殊需要多,质量要求高。任务急,时间紧,我们各项工作要立即全部展开,分工负责的各位同志要积极主动完成任务。现将筹委会委员分工宣布如下:草拟总体方案,请徐立行、李懋之、张衍、张述祖负责提出。体制编制,李懋之、徐立行、张衍、张述祖负责提出。聘请教授、助教,徐立行、张衍、张述祖、胡翔九、沈正功、任新民、赵子立负责提出。招生计划,徐立行、张述祖负责提出。校舍建设,李懋之、徐立行、张述祖负责提出。教学器材请调与采购计划,李懋之、张述祖、胡翔九负责提出。抽调配备干部,张衍、徐立行、李懋之负责提出。各项经费概算预算李懋之、徐立行、张述祖、胡翔九负责提出。以上分工有交叉,这样便于互相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密切配合。大家要辛苦一点,各组牵头干部要自找助手,组织开会,研究问题,经常碰头。每周开全会听汇报一次,遇紧急事情可随时开全会讨论。陈赓院长指示:筹委会要在十二月以前将以下主要工作抓好:1.按以上分工,各组长提出各自的工作计划;2.组织参观,分头到机关学校、工厂参观学习,详细记录我们办院可资借鉴的好经验,回来分析研究,提出报告;3.提出聘请教授的名单和助教数量,报请周总理批示;4.草拟体制编制,先提出组织系统表报批;5.编造经费概算预算报批;6.编造教学设备器材教材计划报批;7.提出招生计划,要从部队调在职高中和大专文化水平的年轻干部700人,今年底到哈尔滨报到;8.写出第二高级步校干部名册与简历,提出军内调干部计划报批;9.第二高级步校和练习团共3000余人到哈驻地安排,催促哈医大腾房子,要讲究方式,不要拿“尚方宝剑”压人;10.成立校舍建设委员会,提出建设规划计划,由李懋之担任主任委员。我当下提出由陈兼主任,我当副手,这样对上对外办事有力量。陈说:“还是你负责,对上对外交涉事宜有些我可以带你去办。”

    陈赓说:以上各项工作要抓紧进行,对上对外都用筹委会名义。筹备工作在北京要办的事,争取三个月基本办完,批准计划,确定原则,就结束在京筹备工作,十二月初迁往哈尔滨办公,北京设一个办事处。

    陈赓院长指示以后,大家提出缺少做具体工作的干部。我建议先从志愿军三兵团留守处调一些干部,陈说由我选调。我就先把高庆魁、徐文林、党中才、苑野君等20几个人先调筹委会协助工作。筹备工作就立刻展开了。

    九月三日开常委会,大家提出:最好请周总理召开一次有关各部委和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领导参加的会议,讲讲建立军事工程学院,加速培养技术军官,促进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意义,要求各部委和各军兵种大力支援。陈说:明天我就去找周总理。

    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于九月五日召集政府系统的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主任是陈云兼)薄一波(当时财经委管财政部和工、交、农、林各部)、中央组织部兼政务院人事部部长安子文、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财政部部长(薄兼)、建筑工程部部长陈正仁等领导同志,军委系统的总参谋部副总长粟裕、总政治部副主任肖华、总干部部副部长徐立清、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空军司令刘亚楼、海军司令肖劲光、炮兵司令陈锡联、装甲兵司令许光达、工程兵司令陈士榘等领导同志参加了会议。陈赓院长在会上向大家谈了对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都是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敌人作战,深深感到我们军队士气高昂,技术落后,付出代价大,取得胜利小的情况以后,周总理说:我们国防建设走向一个新的里程碑,就是搞正规化、现代化,提高技术兵器的水准。朝鲜战争的经验,更促进了我们搞现代化的紧迫感。党中央毛主席已决定建立一所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院,由陈赓同志当院长兼政治委员。建立这样一所各军兵种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学院是世界上首创的,各大国都是军兵种分建的。大家知道,有了现代化技术武器装备,没有驾驭这些东西的技术干部,再先进的武器装备也等于死东西。朝鲜战争还在打,国防建设也急需,创建军事工程学院,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军事工程学院直属中央军委领导,是我军三大军事学府之一,军事学院、政治学院已于前一年先后成立起来,现在要尽快建立军事工程学院。斯大林在朝鲜战争开始就向毛主席建议办这样一所学校,现在又派百名技术专家来协助我们。我们在座各位更应协助陈赓尽快建成这所世界上最大的军事技术院校,使它早出军事工程师,早日实现国防现代化,要人、要钱、要东西,要尽可能无私地慷慨支援。我们已告东北局和松江省(那时黑龙江省分为两个省)要省委大力支援军工学院建设。陈赓也要抓紧时间开展工作。以后需要开会,由陈毅同志负责组织。

    陈赓院长在周总理讲话后,站起来向大家拱手环顾一周说:各位政府大臣,各位将军元帅,兄弟才疏学浅,诚惶诚恐接受了这个史无前例的任务,实在寝食难安,竭诚祈求各位军政首长,大力扶持兄弟一把(薄一波插话说:你什么时候都少不了说俏皮话。陈锡联说:这是老陈的习惯),共同来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的任务。苏联派来的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同志建议是学院规模暂按在校5000学员计划,校舍建筑要60多万平方米,有些是特需建筑,例如各种实验室、实习工厂、试验试制工厂、各种兵器装备陈列室,大风洞群、船模试验池、停机坪、坦克场和野营训练场等。开办费要1000个亿(当时的旧人民币,面值是一万元顶新人民币一元),明年建筑费估计两千个亿,后年建教学大楼等教学用房,需款更多,是个花钱的学校啊。遵照周总理指示,要尽快建成开学,尽早培养出人才来。为了早日开学,周总理决定把哈尔滨医科大学四万多平方米校舍全让给我们作为立足点,在此基础上扩大建设;哈医大校舍拨款另建,这说明中央要求我们快上马的急切心情。根据这个精神,我们确定了边建边教边学的指导方针,就是说各项工作要齐头并进,全面铺开,那一个环节跟不上都会影响明年开学的教学进程。我们计划在京筹备三个月,能把各项工作渠道打通,把需要解决的问题基本定下来,例如请教授调干部,招生,要经费,要器材设备,要设计施工队伍,要建筑材料,要武器装备等。首席顾问讲:部队有什么武器装备,学院都得有一套,甚至连“关云长”的大刀都应陈列出来,让学员知道我国武器发展史,这些问题都需要明确定下来。这个会后我们就把建筑方案和各项工作计划提出来,由筹委会各负责同志直接向在座各首长汇报请示。我们是直属军委的院校,也是直属各军兵种的院校,学院除军委赋予任务外,每个系都要向自己的军兵种首长汇报请示工作,接受领导,希望各军兵种首长多加指导。

    陈毅副总理讲:建立军事工程学院是非常重要的,非常迫切的,是建设国防现代化的重要一步,没有强大的国防,就不能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建设。中央这个英明决策,大家是会理解的。美帝国主义霸占我国台湾,进攻朝鲜,得手后就会南北两翼向我进犯,妄图扼杀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决不能走列宁的老路,无力进行战争,就同帝国主义签订“布勒斯特”和约,割让土地。我们是敢于蔑视美帝的,朝鲜战争的胜利,证明我们是能够打败现代化敌人的,如果我们也有现代化武器装备,早就把敌人赶下海去。周总理指示要快上马,陈赓提出一个边建边教边学的建院方针,这个方针很好。建校舍、请教授同时就招生,第一期学生要从部队选送随军南下的大学毕业和肄业生,以及高中毕业生,都是机关的参谋、干事、秘书,到校复习一下功课,就上本科学习。这样就能保证早出高质量的人才,打响第一炮。教学大楼建设赶不上用,可以在树林里上课嘛,要发扬抗日军政大学精神。希望大家根据这个快的精神大力支援陈赓,把军工学院尽快建设起来。我们的子女要带头考军工,影响社会学生报考军工,使全社会知道建设现代化国防的重大意义。当然不能光靠影响,主要还得靠你们能培养出军政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技术军官。

    薄一波讲:我们全力支援老陈办好这所学院,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来,国内有的东西,优先调给你们,国内没有的,去国外订购,要尽最大努力来满足你们的要求。

    肖劲光、刘亚楼、陈锡联、陈士榘、许光达等军兵种首长都表示,全力支援办好军工学院,已有的武器装备要多少给多少,现在没有的,一从国外进口就满足你们需要。陈赓院长说:大家真慷慨,要多少给多少,其实多给也不要,只要每样两套就可,一套做实物教学,一套解剖研究。

    散会以后,陈赓院长向周总理提出一个问题:“来那么多苏联专家,该怎么样向他们学习?不要让我犯教条主义错误!”周总理说:“你跟我一快去请示毛主席吧。”毛主席指示:在军事科学技术教育与研究方面要全学人家的,咱们不懂没有办过这样学校,在学习过程中随着我军发展实际不断提高,吸取精华为我所用,这就是“洋为中用方针”,不能说是教条主义。在军事行政管理与训练方面,主要是学习人家的正规化建设经验与良好作风,军队要表现军威,也是国威,不要怕有点形式主义,要先克服我们多年形成的游击习气,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嘛,但在官兵关系上,军民关系上,要保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在政治思想工作方面,要发扬我军数十年来行之有效的思想领先,政治挂帅传统,不搞一长制,命令主义。不学的地方也要讲究方式方法,不卑不亢,多做耐心解释工作,不能影响团结。这些原则是领导掌握的,不要向外传,以免使他们感到对他们不信任,不尊重。

    周总理召开的会议,结果很圆满。会后,陈赓向军委副主席彭德怀(他未参加会议)汇报了会议情况。彭副主席主持军委工作后十分重视军队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特别重视军事院校的建设。他听了陈赓院长的汇报以后说:我们面临的是用现代化技术装备武装起来的敌人,我们在朝鲜吃了这个苦头,如果我军没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和保家卫国的大无畏牺牲精神,取得胜利是不容易的。我们急切需要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首先需要院校培养干部。有现代化武器装备,没有技术干部掌握使用它,它就等于一堆废铁。要赶快培养这样干部,使成为正规化现代化的骨干力量。他对陈赓提的边建边教边学方针,很是赞赏。他说这个方针很好,体现了我们的急需,虽然国家初建,万业待兴,经济困难,但大家对创建军工学院都慷慨支援,我很高兴。
    陈赓同志的性格和作风就是这样,工作该紧张时他不顾休息,有时连饭也顾不上吃。打仗时一有战斗任务,他就没明没夜地在作战室、机要室、无线电台房里转来转去,了解情况,指挥作战。一到部队打完仗进行休整时,他就放手交下级大胆抓工作,顶多提些原则要求和指导思想,有人给他一个外号叫“甩手掌柜”。现在接受了建设军工学院这个紧迫任务,他又是这样紧张起来了,几乎是天天要到筹委会来检查督促工作,三天两头地开会研究问题,有时想到一些事情他还随时在电话上询问、指示。他对调教授来院事抓得特别紧,边建不是一蹴可成的,但边教则立刻需要教授。没有一批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不出高质量的学生,培养不出好学生,就会误人子弟,学校就是失败,应该关门,所以必须建设一支好的教师队伍,不能滥竽充数。一九五二年九月六日我们请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来谈抽调教授问题,钱比较开明,我们第一批指名要的卢庆骏等18人和另要的62名教授,钱都慷慨答应,让星期一去找该部教育司长张渤川和计划司长张钟灵具体商定。徐立行和张述祖按时去找,教育司长说指名的18名准备研究,计划司对此事还不知道。徐立行、张述祖回来向陈赓院长报告说,结果不够满意,没有一个肯定下来。陈院长当即令我约钱俊瑞明日来面谈,当面督促。陈院长这种雷厉风行的战斗作风和对主要工作抓住不放,不落实不罢休的顽强性格,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

    筹委会请调教授的小组成员都是些知名的教授,每个人都能提出几个自己熟悉其经历和现在何地任何职务的人。小组一开会兜情况,陈赓院长总是亲来听取,当听到介绍有专长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就当场拍板决定要抓紧要来。例如听到高步昆、殷之书是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教授,他要求及早调来,因成立学院建筑委员会需要。听到在军内工作的王授符、浦发、董绍庸等,陈说军内更好调来,一定要。凡报到的教授,陈赓都亲自去联络处看望他们。陈赓向来就十分器重、关心、爱护知识分子。这里说一个故事,百团大战中,决死一纵队的基层干部大都是初高中毕业学生,为了抗战弃学投军的。大学毕业、肄业的也有去不了延安来决死队,走上抗日前线的。前两个战役战斗伤亡五分之二,陈赓曾向彭德怀副总司令建议,让决死队两个团少参加一些“啃核桃”战斗,多保留一些知识分子骨干。彭说不打硬仗,怎能培养出战斗作风来。结果关家NAO战役下来,不但打了胜仗,而且培养了骨干,提高了部队战斗力。现在,要办工程技术大学,他更重视有专长、有名气的高级知识分子来校工作。

    军事工程学院是个绝密单位,对一些出身不好或有历史问题和海外关系的知识分子不适合来院工作。有一次院保卫部报告有个教授的哥哥在台湾是国民党要员,不能留在学院工作。陈赓院长说:她确有个哥哥是国民党要员在台湾,但她还有个哥哥是我党中央委员。她没有跟那个哥哥去台湾,却跟这个哥哥留在祖国大陆,这说明她是愿意进步的,一定把她调来我院工作。陈赓同志常用自己出生地主家庭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现身公开向大家讲解党的“有成份论,但不唯成份论,重在表现”的政策,要求出身不好的知识分子放下包袱。还有张述祖介绍一个名叫沈毅的专家是留学法国研究弹道学的,当过国民党第三战区的少将专员。解放战争起义后,对我建设兵工厂制造枪炮有过贡献。后在民航总局任职时,“三反”中打成“大老虎”被判处死刑。陈院长听了介绍后表示,人才难得,我们要这个“罪犯”。他当即叫我给薄一波挂电话。薄是领导全国“三反五反”运动的,公安部已枪毙一个贪污一个亿的(旧人民币)曾给薄一波当过管理科长的宋得贵。沈毅这个“老虎”更大。陈赓在电话上请薄“刀下留人”。薄说:“你真爱惜人才,你敢要我就敢给,咱们共同给董老(必武,当时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打电话,打保票”。董院长同意将沈毅改为“死缓”,监外执行。这样就把这个专家也要来了。大家一致赞扬陈赓院长真有魄力。

    陈赓很重视干部的作用,他常说没有一批好干部,要干好一番事业是不容易的。第二高级步校的干部不少,但不能满足扩大学院的需要。他让写报告向军委要三兵团司政后的干部都来学院工作。报告上去后,总政总干部部徐立清副部长找陈赓院长说:军委要留一部分三兵团的干部,你们全要不可能,可多选一部分。陈说:“我们不能影响军委需要,那就按我提名调吧。”随后就电告兵团政治部主任刘有光要调的干部,要他再多提几个,并告再从十二军抽调一批干部到学院工作。所要的干部要向志愿军政治部打报告请批。陈的组织观念是很强的,不能因为总干部部已同意了,就不向直属上级报告。

    一九五二年九月八日第二高级步校政治部张衍副主任乘飞机到达北京,向陈赓院长汇报二高步校除留给西南军区的部分干部外,共来干部1300余人,其中有准军级干部两名,正师级干部4名,副师级干部3名,准师级干部11名。连勤杂人员和家属小孩共有两千左右,另有一个练习团1200余人。首批人员已开始出发,十月中旬可全部到达哈尔滨。陈当即让张衍转告干部部长曾昆速将全部干部名单、简历造册报来,等编制定下来即考虑任职问题。陈赓说第二高级步校的干部都是好的,但个别作风不好,能力太差的干部不要配在重要工作岗位上,或调出去。

    调入的教授与干部陆续到京,我们的联络处设在北京前门外打磨厂第一宾馆,他们来住几天就转赴哈尔滨。徐立行在哈尔滨市租借了一些房子安排他们,将哈尔滨市斜文二道街最好的一幢楼房让教授住。第二高级步校大批来人也得分散借房暂住,另一个问题是从大西南到大东北,全体人员得换装。陈赓让我找总后勤部长杨立三,早点准备好,人员路过北京就能换穿棉衣、皮衣、棉帽、皮鞋。

    我们学院的组织系统表按苏联顾问意见拟定,根据系统表计算,学院缺的干部数还很多。例如部系首长都是军一级干部,第二高级步校来的只有两名。师级27个部门,正副职要54人,二高步校来的只有18名。相当团级的106名。总政干部部徐立清副部长说,你们要干部急,条件又高,全军抽调不易很快调来,应自力更生,大胆提拔一批。陈赓院长要曾琨速来,带上干部档案材料,同张衍、徐立行研究能提多少,不能滥竽充数,不够的向总干部部提个需要数字,要求从全军选调。并先从第二高级步校抽些干部到各大区招生,军委已下令各大区军兵种选调700名高中以上的青年干部入学。

    陈赓院长接到安子文部长电话,说经周总理批准,调给你们几个从国外回来的老同志、老党员,唐铎和徐介潘都在苏联工作20多年,赵唯刚也在苏联和日本呆过,还有民航总局的唐凯和葛燕璋,他们都可做系的领导工作,问陈赓的意见怎样?陈立即表示同意,要我去找这几位同志联系,了解他们的家属子女情况,告他们十一月底连同家属一起都去哈尔滨。这样就把最初五个系的主任定下来了:一系是空军工程系,唐铎为系主任;二系是炮兵工程系,赵唯刚为系主任;三系是海军工程系,黄景文为系主任;四系是装甲兵工程系,徐介藩为系主任;五系是工程兵工程系,唐凯为系主任。开始照顾苏联顾问的意见,各系都未设政治委员,以后慢慢说服了顾问才增设系政委。

    陈赓院长听说十一月要毕业一批俄文专科生,要我找安子文部长要军队送学的43名学生到军工学院工作。安部长慷慨答应,并说还可以多给。安部长还主动告我们选调教授的情况,并说有些大学调给军工的教授不管路费。我们表示只要按时来,路费我们管。

    十月初我同高步昆教授去哈尔滨看校址。校址选定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东北部的文庙街和一曼街北部,这是全市地形最高点。按照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的意见,校园要宽大,军营生活需要,将来发展需要,要建成一个园林式的校园,多种花草树木,给教学与生活创造一个优雅、清新、安静、舒适的良好环境。初步勘察后,确定院区范围是东至橡胶厂(文庙街东尽头),西至极乐寺和苏联红军陵园,北至太平桥区边界,南至马家沟河南岸大马路,约计用地3500余亩。地区内除哈尔滨医科大学将移交我们的王字楼、工字楼、马蹄楼、致知前后楼和呼吸系楼五座楼4万米的校舍外,另在东北角空地有一个规模不大的传染病院和一个麻疯病院需要拆除。还有一座东北仅有的宫殿式的文庙(孔子庙)应该保留。没有居民,但有3000多个坟墓需要搬迁。我向哈尔滨市长王一伦同志提出以上要求,他满口答应。他说能在我市建立一所高等军事院校,给我市增添很大光荣,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一定满足。

    军委批准军工学院开办费1000亿,陈赓院长要求抓紧订购办公用具、教材、器材、仪器、教具等开学必需的设备,要在本年内将一千亿花出去。营具教具要自己制作,要美观大方,坚固耐用。筹委会组织已报到的教授和干部分头采购普通仪器设备,为节省时间,决定一律在市场购买。军用器材全由各军兵种调拨。军委通知各军兵种,将手中当时有的最新和旧的武器装备调给军工各一、二套。到十一月中旬已决定调T34坦克、自行火炮、米格飞机等武器装备及器材教材。装甲兵司令部定制的铝制坦克车,汽车模型,每式发给一套。装甲兵司令部的教材只给技术部分,战术部分因保密不愿给。我们请示军委,军委批示各军兵种,对军工学院无需保密,学员也要学军兵种战术到合同战术的,学院本身就是个保密单位。

    十月二十三日我打电话给军委办公厅主任肖向荣,要求同军委的苏联总顾问谈谈军工学院筹备情况,并请他谈谈办军工学院的指导意见。二十五日上午,我向总顾问科托夫汇报了筹备处工作进展情况,他很满意,并鼓励我们说:这种紧张的战斗作风要始终贯穿到学院整个教学和生活过程中。我根据筹委会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提问了以下一些问题:

    1.体制编制问题:组织制度和领导关系:教职人员和学员比例;教学重点在系科,系科机构如何设置;实习工厂规模要多大,具体任务是什么;训练团是否应针对各系任务设分队并准备所需要的各种武器装备;应有那些社会服务性行业,算不算编制?

    2.教学科研问题:学制几年为好,学员毕业应授那级军衔;学员学习期间应享受什么样生活待遇,按军官还是按士兵;军事教育、政治教育和技术业务教育、科学研究,以及实习、见习、社会劳动,在学时分配上各占多大比重;教学任务培养目标要达到什么程度;学员来源在苏联是如何招生的?

    3.校舍建设问题:军委确定在校学员5000名,教学用房需要多少;陆海空军综合性高级军事技术学院,各系各有独立性,教学大楼应如何建筑;需不需要派一个搞建筑的专家来?

    军委总顾问科托夫对我们所提问题,一一作了解答。他说:我们也没有办过这样各军兵种综合性技术学院,我提一点意见可供你们参考。首先应该明确一个基本观点,就是军事工程技术学院,是军事性质,是培养军事工程师的,对学员的培养首先要养成一个体魄健壮的兵,一个热爱祖国的高尚军官,一个能忍受一切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服从命令听指挥,有严格的高度的铁的军事纪律观念,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主动承担责任的军人。没有这样品德素质,就很难完成战场上的技术保障任务。因为他们不是光在平时、在后方负责管理使用维护修理技术武器装备的。必须严格队列教育,在教学与生活活动中,养成一个军人应有的端庄军容姿态仪表和有礼貌的言谈举止。军事课不能太少。一个军人的良好作风,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言谈举止中表现出来,养成一种好习惯。这并不会影响业务学习,严格的军事管理,正是为了保证学习好业务。

    关于领导体制,军委已确定你们学院直属军委领导。在学院的领导体制是院、系、科、队、班这样系统。编制定额是5000学员,在编教职员工与学员的比例应该是二比一。预料和练习团不在编制内。学员每组(班)编20人,决不能超过30人,不能因为学员容易来就任意扩大教学班。各系各有自己的一套行政、教学管理的组织机构,但不应过大,学院是一个整体,应尽量集中统一管理。系应该配备有教育副主任,行政副主任和政治副主任,并设置相应的三个处和各专业课教授会。学院院长是最高首长,他最有权威。要设教育、行政和政治等四个副院长辅助院长工作。你分工管行政、队列、物质保障和技术器材管得太多,应该调几个专人当部长。院领导机关要设教育部、科研部、政治部、干部部、队列部、物质保障部、技术器材部、保密处、财务处、档案处、图书馆和基础课各教授会以及实习工厂,这些部门均直属院首长领导。编制以外的为教学与生活服务的行业如军人服务社、书店、银行、邮局、幼儿园、小学校以至中学校都应该有。总之学院应该成为一独立社会,使学员和工作人员不出院门就能解决日常学习和生活上需要解决的问题,连修鞋洗补衣服等等事情都应在院内解决,这样便于保密,也便于管理。实习工厂和实验室的设备都是供教员学员结合课程进度,动手进行操作实习实验,验证所学理论的,工厂应备有一般工厂应有的车床机器,因为学员毕业要当军用机械工程师,必须亲自动手,学会操作机器。练习团应该编有火炮坦克飞机各分队,供学员练习指挥与使用兵器用的,因为学员要学战术,就得练习实兵指挥,学技术就得懂得战术技术如何结合,懂得技术兵器如何使用管理和维护修理,这样的军事工程师才能在战场上进行战斗中实施技术保障任务和必要时实施作战指挥任务。所以要设队列体育教授会,战术教授会。军事课不能太少,要组织演习。要严格队列生活,加强体育锻炼。
学院的任务是培养技术军官,军事工程师的,因为教学内容多,学制要5年甚至6年。学员在校学习期间应享受准军官待遇,毕业时授予尉级军官军衔,特别优秀的授上尉军衔,一般的授中尉军衔,差的也可授少尉军衔。军事、政治和业务课各需时间的比重,我不懂,这要由你院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和各专家,院系领导和教授们共同研究研究,但必须保证业务课所需时间。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不能把二者在学时上截然分开。好的大学均设有研究所,出成果,除了领导下达的科研项目外,更多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出课题,进行论证研究。研究结论,既可用于修改充实教材,又可进一步深入实验试验,拿出成果,提供国家试制生产。实习见习所需时间应作为授课给安排时间,但社会劳动不应当占用学时。招生来源,在苏联是从部队招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士兵,你们部队文化程度比较低,不能满足需要时,可从地方招一部分优秀的高中毕业生。

    校舍建筑你们要好好规划一下,在一片空白地上修房子完全可以在整个布局上,设计要求上按学院性质和特点,安排各种教学科研和辅助用房,这要由专家教授们仔细考虑,提出要求,让设计院提几个方案进行选择。奥列霍夫说5000学员,每个学员需要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军事训练用房应按50平方米计算,加上院系办公用房和教职员工工作与生活用房,共需要60多万平方米。我同意这个估计。领导校舍建筑,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有几个得力干部,明年二月一日应将计划报来。你们按军兵种分系,各有独立性和特殊需要,可考虑各系各建一座大楼。总之,应给教师学员创造一个优美、清洁、安静、舒适的不受干扰的教学环境。

    科托夫要求我们催专家早到,最好请周总理通过外交途径去催,也可以到苏联驻华大使馆武官处让他们也催。科托夫一再说:办这样诸兵种综合性的技术学院,我知道的在亚州,甚至世界各国还没有过。怎么办,我不懂,我的意见只供你们参考。

    我们向苏联总顾问汇报后,又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办学经验,利用一周时间,同他们教育长、各部系领导、业务处和重点教授会广泛谈了体制编制、规章制度、教学组织、行政管理、物资保障等工作经验和情况。回来后,于十一月十三日将所得印象和材料向陈院长作了汇报。陈院长听了总顾问的意见和南京军事学院办学经验后指示:根据军事学院的经验和总顾问提的意见,先研究起草几个在行政管理,队列训练,物质保证方面的规章制度,粗一点没关系,工作中逐步修改完善。在教学组织与实施方面的规章制度,咱们不懂,等专家到后另行制定。要抓紧组成建筑委员会,搞一个建筑规划,对政府需要支持的事,考虑个原则意见,明天同我一块去找薄一波。

    次日,陈赓院长带我去见薄一波。一进大门,薄一波就走出办公室,下了台阶迎接。薄一波右手握着陈的手,左手拍着陈的肩膀,边走边说:“有事让懋之来谈就行了,何必劳你的大驾”。陈说:“你是上司,下官岂敢不亲来晋见。”薄说:“你说话总得带刺”。在抗战时期太岳根据地陈是司令员,薄是政委,彼此好开个玩笑。座下来寒喧一阵,陈转头告我:“把问题提出来吧”。

    我向薄说:周总理开会你参加了,要求抓紧建院开学,早出人才,实现军队现代化。陈院长根据这个精神,在无校舍、无教授、无教学器材设备的情况下,提出边建边教边学的建院方针,要求在一九五四年底先建成全部教学用房和必需的办公与生活用房,共需要30多万平方米,到一九五六年底按规划完成全院60多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任务。这任务相当急,需要把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筑材料落实到一个部门,安排力量,保证按时满足我们的需要才好。薄问:有个具体计划没有?我说:具体计划要等设计提出后才能作预算。现在估计,明年需要先建10万平方米,解决教职员工和学员的食宿和部分办公用房,建筑费约需2000多亿,因为在3000多亩耕地和坟地上建设,平地起家,外设工程量大,道路管道水电暖气等生活与施工需要的设施得先搞起来。后年是重点建设,五个系的教学大楼和附属用房得完全建成,不能耽误各系开专业基础课使用,估计要20万平方米,投资约需3500亿。薄说:我给陈正人(建筑工程部长)打个电话,你明天去找他谈谈,把设计、施工单位和负责材料供应的单位落实下来。

    我说再一个问题是从几个大学要的教授,需要他们早来,军队内部的已有总干部部令调。学员全由军内选调,人数各军兵种和大军区已经确定,我们已派沙克、戈果、邓易非等同志分头去选拔,今冬明春报到,一到就得开课,就得有教师授课,所以要催各地教师早日报到。薄说:我打电话告安子文部长,你认识他,可以去找他面谈一下已到多少,已定未到多少,还需多少,安会抓紧办好的。我说安部长我已谈过了,向你提出来是请你督促一下。

    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五日,我找到建筑工程部陈正人部长,提出一九五三年建筑10万多平方米,一九五四年建筑约20万平方米,一九五五年还建10多万平方米,以后逐年增建,总共需要60多万平方米,总投资粗略估算约需9000个亿,不算机器与教学设备。前三年是重点建筑,要保证一九五五年初各系开专业基础课的需要,时间紧,任务急,工程量大,使用要求特需项目也多,全国首创这样史无前例无可借鉴的军事技术大学主要听苏联专家的意见。请陈部长落实负责设计与施工单位和三材供应渠道,以便早日着手开展工作。陈部长说你们任务急我知道。他马上叫来有关局长说:朝鲜战争与国防建设急需搞武器装备现代化,创建军事工程学院是解决这方面人才的急需。周总理讲了要各单位大力支援,把军工学院早日建起来。当面研究以后,指定松江省设计院和东北人民政府的设计院负责设计,力量不足时,部属设计院也可帮助。施工力量全由松江省负责,力量不够再由沈阳抽一部分去。建筑材料由部拨交松江省负责,优先供应。施工方式是工料全包干给施工单位,还是材料由学院负责?我说我们考虑是工料全包干,学院只负责图纸审定,施工质量检查验收,监督合同执行情况,进行财务结算,帮助督促材料及时进场。陈部长说:那好,我们就按你的意见下达文件,让承担任务的单位找你们接头,请你们把工程计划早日拿出来。

    当天下午我去找总后勤部长杨立三,将同陈正人部长谈的基建问题向他作了汇报,并要求明确各项经费开支权限,基建费,特需费,无经验、难预算,得实报实销。杨说:有规定的经常费照章办事,创建过程中开办费和特需费,总参批过来,我们照办,可以实报实销。基建费那样大数得总长亲批,不能做预算,也得有概算,不然财务部门无法掌握。

    第二天我找军委办公厅肖向荣主任,提出杨立三部长告我特需费、建筑费需要总参批他们照办,特别是建筑费为数甚大,要求实报实销,杨三立部长说这要总长亲批。肖主任立即带我见到粟裕副总长,粟说:创建这样学院,谁也无经验,经费有个概算,由陈赓院长签发,可以实报实销,要一事一报,以便迅速批办。然后我要求肖主任先拨给学院大小汽车150辆,肖即批总后调拨。

    十一月初,徐立行同志从哈尔滨打来电话说:哈尔滨铁路局的苏联专家正陆续撤走,请陈院长向铁道部要他们专家留下的房子给我院将要陆续到来的苏联专家和中国教授住用,特别是大和旅馆能要到就基本能解决苏联专家的宿舍。我向陈赓院长报告后,他马上让我用他的名义给周总理写信要大合旅馆。说明我们请的苏联专家正陆续到哈尔滨,学院没有房子给他们住,请批准将哈尔滨铁路局原住专家(现正陆续搬走)的大和旅馆交我们专家住用。铁路上的专家正陆续撤走,要尽快告他们勿作别用。中国教授到院也无房住,铁路专家留下的房子要多给军工学院一些。十一月五日陈赓院长拿上报告就亲自去找周总理。当时周总理正在开会,中间上厕所解手,陈院长站在厕所门口等总理出来,陈送上报告说:请总理批一下吧,晚了怕抓不到手。周总理一边接报告,一边说:什么事这么急,连解手的时间你都不放过。陈说:你不是要求我抓紧时间建设军工吗?总理开玩笑地说:“你真有办法,找到厕所来要我办公,是你一个发明,这应写到你的自传里。”陈赓在周总理面前有时有点顽皮,总理有时也叫陈的小名“阿赓”,很亲切把陈当成小孩子一样。周总理看完报告后,走回会议室,立即在原报告上亲批:“请滕代远部长与陈赓面谈,电话即告哈尔滨铁路局长余光生同志,务须按照军事工程学院所需房子拨给他们,并将结果告我。”周总理的秘书郭英会还在报告上加了一句话:要解决300家专家教授的住房,约需5万多平方米。十一月七日陈赓院长叫上我去找滕代远部长,滕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的副参谋长,与陈很熟,他看了总理批示说:有总理批示,你何必亲自跑来。陈说:怕你不重视,拖时间误了事。滕马上打电话给哈尔滨铁路局长余光生,放下电话又给余光生、郭鲁副局长写信说:总理批示,将中长路专家用过的房子拨给军工学院作专家教授宿舍,大和旅馆作苏联专家的专用宿舍,便于警卫保密。我当晚就打电话告徐立行教育长,并将滕代远部长写的信转给他。

    十一月底结束了在京筹委会的工作。在北京三个月的筹备工作,一切顺利。我们归军委直接领导,创建时期,在京与各方面联系的事情多,平时工作也不会少,在京设一个联络处是必要的。这个联格处改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驻京办事处,住在陈赓院长的前院。任命许鸣真任办事处主任,负责上下左右的联络和信息传递工作,其余原联络处的工作人员统统于月底迁往哈尔滨工作。同时通知各方,即日取消筹委会公章,正式启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公章。通知唐铎、赵唯刚、徐介藩、唐凯和葛燕璋准备于十二月一日和我同车去哈尔滨,孩子家属一起去,北京不要留后方,以免牵挂,影响工作。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四:建立机构开动机器   

    我同系主任唐铎等于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日到达哈尔滨。一路上从车窗眺望银装素裹的东北大平原,越向北去越觉得寒气逼人,到哈尔滨这个祖国最北端的大城市,气温已降到摄氏零下35度左右。据说到了“三九”天,气温可达零下40多度,真够冷了。哈尔滨每年有半年是冰天雪地,老百姓用的交通工具是雪橇和爬犁,呵气可以把你的眉毛胡子变成霜雪冰凌。有人夸大形容说,在室外撒尿,尿水一出来就会冻成冰棒,得一边尿一边用小棍敲。作为一个军人,在这样自然环境里工作,是对你的身体素质一个考验。

    哈尔滨那时已经是现代化城市,繁华的道里道外,紧靠着美丽的松花江,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这首抗日战争时的悲壮歌曲。中长铁路横贯市中心,洋楼鳞次栉比,商业兴盛,有人把哈尔滨比喻为“东方莫斯科”,“东方巴黎”。全市人口当时有70万(现在已是500万的大城市了),其中有6—7万“白俄”(苏联十月革命后被赶出国外的俄国地主资本家)。

    我们几个住在哈尔滨医科大学留下的没有围墙的两排小平房,每排6户,每户有3间小屋,十分紧凑。

    陈赓院长亦于十二月三日到达哈尔滨,他不住给他准备在市区的较好的教授住房或铁路专家住过的独立小院小楼,坚持要同我们一块住小平房,一块吃饭。唐铎问我:怎么不在外边找一套好房子给院长住?我说:这是他和群众同甘苦,共患难的一贯作风,他时时都想着群众,接近群众。战争年代常住农村,不管房子松紧,他要同参谋处住在一个院里,有公事及时处理,没公事就给大家讲故事。他的知识面很广,故事多,笑话多,什么时候都有新内容给你讲,使大家获得不少政治常识、军事常识、科学常识和生活常识。他平易近人,参谋们在他跟前都无拘无束,愿意接近他。唐铎说:一个统率几十万大军的统帅,生活不特殊,不摆官架子,这在苏联红军里是少见的(唐铎在苏联20多年,大部分时间是在红军里度过的,他对陈院长这种表率作风称赞不已)。

    陈赓院长在北京领导筹委会同志们紧张工作了三个月,就马不停蹄跑到哈尔滨,下马伊始,又开始了紧张工作。他十二月三日到哈,四日上午就叫上我同他去哈尔滨医科大学向校领导表示歉意说:中央决定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就让我们把你们的房子占了,实在对不起。并问他们迁校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帮助你们说说话,搞快点。从哈医大回来,就又叫上徐立行、张衍和我一块去道里斜纹二道街一大楼看望新调来的教授。挨家挨户问寒问暖问饮食情况,关心备至,告诉大家,哈尔滨冬季昼夜和室内外温差大,出门要穿皮大衣,进屋就得换夹衣,要习惯这种生活。勉励大家要接受祖国赋予你们的重大而光荣的教学任务,安心在学院工作,发挥各自的才干,为国防现代化这个伟大事业,作出光荣的贡献。随后到食堂看了伙食和卫生情况,问候了炊事员,并宣布说:“教授伙食标准要同我们一样”(当时还是供给制,师以上干部吃小灶,每人每天伙食标准24元,营团干部吃中灶,每人每天伙食标准18元,连排干部吃大灶每人每天伙食标准12元)。下午又到道里道外看望分散住的第二高级步校来的干部职工和练习团的干部战士。

    十二月五日上午陈赓院长又叫上徐立行、张衍和我三个看了看我初步勘定的院区范围。一边走一边听我介绍划定界线的情况。看到三千多个坟墓说:“一个也不能留在院区内。”到“文庙”里看了看,他说:这是应保留的文物,还可利用它作图书馆,孔夫子的大成殿里作阅览室,高大亮堂,很好,两边厢房还可做苏联专家办公室。咱们办的是亦文亦武的军事大学校,能在“文庙”阅鉴图书,还可以使教员、学员常常想到“孔老二”教导他的门生的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就是要学员上课好好学理论,下课还要抓紧复习、实习,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学深学好学扎实。走到马家沟小河边上他说:就以小河为界,南岸可作职工宿舍区,北岸就是教学区。从文庙街向西走到一曼街,他说:这条文庙街要作为院内道路,不能作市区交通道路,教学区里要肃静,王字楼以西可作为教授宿舍区,一曼街以西作为干部宿舍区和行政后勤临时办公区,以后教学区、院办公大楼建成后,院直机关要全部集中在一个大楼里办公,联系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看到苏联红军陵园,他说:这要保留,这是帮助我们打败日本鬼,解放全东北的苏联红军英雄墓,要永远怀念这些国际友人。看到“极乐寺”,他开玩笑说:大家要安心在学院工作,活着创业光荣,死了还可以登“极乐世界”(佛教所指的“天堂”)。转了一大圈,建筑总体布局就基本上定下来了。他要我立即组成建筑委员会,开展工作。

    十二月五日下午开办公会议,各部领导和各系主任参加。陈赓院长讲:中央各首长都特别关心支持我们创建这所学校,要什么给什么,连房子问题周总理都亲自过问。他说:搞科学技术是头等重要工作,国家初建,经济还困难,军队要精减,省下钱来搞建设,但军工学院花钱不能吝啬,当然也不能浪费,要精打细算,当用则用,解决不了找我。虽然中央这样支持,但我们不能乱花钱,必须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既不能铺张浪费,也不能降低质量要求,各项任务都要完成得很好才行。周总理要我们早出人才,早出成果,我们就确定边建边教边学的办学方针,这就带来不少困难。共产党员是不怕困难的,我们党就是在重重困难中成长壮大起来的。大家要认识眼前的困难,在克服困难中大步前进,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

    陈赓说:明天就开始进行整编,打乱旧机构,摆开新机构,开展新工作,建立新制度。军委批准我院的组织系统表是院直属七个部,(即科学教育部、科学研究部、器材部、行政队列部、物质保障部、政治部、干部部)两个处,(即保密处和财务处),一个办公室,五个系,(即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和工程兵工程系。)请大家看看组织系统表。这是根据顾问团的意见和参考军事学院的编制拟定的,先按这个草案配干部,首席顾问和各系专家组长到后可能会有修改。院系领导干部军委批准是:徐立行为教育长兼科学教育部长和科学研究部长,李懋之为副教育长兼行政队列部、物质保障部和技术器材部长,张衍为政治部副主任兼干部部长。兼职都是暂时的,应尽快选配各部长。各系主任配备是一系唐铎,二系赵唯刚,三系黄景文,四系徐介藩,五系唐凯。各部部长应立即研究各部系副职和机关干部的配备方案。干部来自各方,必须注意团结,不能搞山头主义,说我是二高,你是三兵团,他是华东的。不能摆老资格闹地位。各系主任资历深,教育长主任比你们资历浅,要互相尊重,互相信任,同心协力搞好工作。要有全局观点和国家观点。

    陈赓指示:要向专家学习,学习苏联红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的好经验,要拜他们为师,不卑不亢,尊重他们,信任他们。

    对中国的教授不要搞关门主义,要在政治上信任关心,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多加照顾。毛主席常说,中国革命没有知识分子参加是不能成功的。不能轻视他们没有战功,对革命没有贡献,要看到自己的“二万五”长征苦,还要看到人家的十年寒窗苦。在座的院系领导同志要带头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要给广大干部作模范,使全院形成一个尊重知识分子的好风气。

    陈赓院长指出:院系领导确定了,大家要抓紧建立各种规章制度,使全院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很快正常起来,正规起来,扫除多年习惯了的游击习气,正规化是不容许有一点游击作风的。

    十二月六日,陈赓院长带我去找松江省省委书记李长青、省长强晓初和哈尔滨市长王一伦,向他们谈了中央关于创建军工学院的决定和各部大力支持情况后,并向省市提出以下问题:1.学院所需地皮范围。2.文庙街作为院内道路,需要断绝市民交通。3.传染病院和麻疯病院及3000个坟墓应搬出院区。4.平地起家建校舍,任务急,工程量大,建筑工程实行工料全包,请政府大力支持。5.租借房子办小学校和托儿所,还有仓库用房,院内建成即归还。6.教授家属来哈尔滨安排工作问题。7.请督促医大早日滕空房屋。我最后提出买下吉林街182号一幢小楼房和小院子给陈赓院长住。我事先未向陈院长谈这个问题,他听了立刻制止说:不要给我买房子,我就住院内的小平房。他向省市领导同志说:断文庙街的交通是个不得人心的事,但国防绝密院校,不得不如此,请向群众多作解释工作。

    省市领导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作了肯定答复。强晓初省长说:在我省建立这样一所高级军事院校,给我们增添莫大光荣。建筑校舍任务又重又急,希望早提出具体计划,省里好着手安排,我们力量不足,还可请上级支援,保证按时建成不耽误教学进度需要。还有什么困难尽管提出来,我们竭力解决。王一伦市长说:除建筑工程省里全包以外,其他问题全由市里解决,吉林街那栋小楼我们送给陈院长住,说不上买的问题。李长青书记说:所提问题都给解决,学院创建,困难不少,矛盾不少,还有什么问题可随时提出,我们一定按学院需要,及时解决;以后有什么困难,让李教育长来谈就行了,陈院长不必大驾亲临。陈说:学院受省委领导,我应随时请示报告。李长青说:你太客气,太谦虚,你来我心不安,以后你再亲自来,恕下官不接待。陈说:你不接见,我就坐在门口不走,引起大家哄堂大笑。

    十二月九日,陈赓院长召开全体党员干部会议,干部坐满王字楼的小礼堂。陈院长首先宣布了军委批准的组织系统表,并宣布了办公会上确定的院系领导干部名单,接着谈了毛主席对朝鲜战争的看法。毛主席指出:在朝鲜打了两年仗,还在打。我死伤人,这算半个不利。用钱也算半个不利,用人用钱,合起来算一个不利。能把钱省下来搞生产建设更好,可是美帝国主义不让我们搞生产建设,只好同他打。现在酝酿停战,我们还有不少部队未去轮战。空军五个师轮完了,还学会了夜战。应该让所有部队都去学习这样大规模现代化战争,这对部队是个极好的锻炼机会。我们是劣势,每个师大炮不到20门,敌人每个师有大炮1300门,用劣势装备打败了现代化优势敌人,这个宝贵经验应该好好地学习。没有这个战争,扫除不了不要国防的和平思想,现在都注意国防建设了。敌人的“空军制胜论”破产了,“没有攻不破的防线论”也破产了,我阵地山头被敌人炸弹炮弹打掉半截也能在坑道里坚守下去。朝鲜战争关系到敌我在世界上的威信,决不能照敌人的方法谈和平。能不能和平,要看我们的力量,光凭五万万七千万(那时全国人口)人多不行,还得有飞机、大炮、坦克,最新的“喀秋沙”火箭炮。这些武器装备,苏联政府都给我们,但有这些现代化武器装备,没有技术干部掌握它、使用它,就等于一堆废铁。这个问题很重要,苏联在十月革命胜利后第二年就建立了军事工程学院。一九五○年朝鲜战争一开始,斯大林就建议我们成立军事工程学院,培养技术干部,掌握新式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现代战争可以说是打技术的,没有足够数量和训练有素的技术干部和指挥干部就无法去赢得胜利。朝鲜战争可能打下去,所以我们要赶快建立军事工程学院,加快培养这方面的技术军官。

    陈赓院长讲了毛主席一番话以后说:国防重要,技术武器重要,掌握技术武器的干部更重要。党中央、毛主席等领导同志对这个问题都很重视,对我们建院是大力支持,有求必应。我们要兢兢业业,谦虚谨慎,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完成党中央毛主席赋予我们这个重大的光荣任务。现在我们刚铺摊子,规章制度正在建立,生活还没有上轨道,大家还可以“散漫”几天,但不久我们就必须严加整顿,否则不能学好技术,不能受人尊重,不能向党中央交差。大家经过严酷的战争锤练,有社会科学知识与实践经验,但对自然科学知识懂得极少,甚至没有,都想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学点技术知识和常识,这很好,但要边工作边学习,不能象学员一样专门学习。要测验一下全体干部的文化水平,根据不同程度,分别编组补学文化课,不提高干部的科学文化知识,做这样学校工作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你在工作中要同专家教授接触,同学员接触和生活,谈问题就得有共同语言,不然怎么开展工作?怎么完成党交给的重要任务?一定要自觉改变“老粗”光荣,“工农"光荣这种跟不上时代的思想意识。
陈赓院长指出:再一个重要问题是团结问题。国防军的干部来自五湖四海,没有什么“山头”,要说“山头”,我们都是二野的“山头”,团结不应当成为问题。但有些人就是有那么一点宗派思想,说你是三兵团的,他是二高步校的,这样说就不利于团结。说老底,二高步校的前身最早是我们打过黄河,开辟了豫陕鄂根据地成立的“豫陕鄂”军政大学,我兼校长。刘邓首长进驻豫西后改成中原军大,张衍、张文峰等同志都在那里工作。打过长江以后,又称二野军大,西南军大,都是刘伯承元帅兼校长政委。全国解放后实行精简,改为第二高级步兵学校。我说咱们都是二野的“山头”,对吗?华东来的也是二三野,都属中原局领导时的干部嘛。团结才有力量,才能完成共同的事业,要从全局利益来认识这个问题。人各有长处,要互相学习,要虚心学人家的长处,学习自己所不懂的东西,学习自己所缺乏的知识,不要争地位,闹名誉,要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所长,发挥自己的力量。我们还缺很多干部,除自力更生提拔一批以外,还要从全军选调一批来院工作,对新来的干部更要很好团结他们。所以说团结问题在我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不仅内部要团结好,对专家教授更要团结好,对地方政府和群众也要团结好。特别是我当院长,官不小,人家会敬重我们,我们就得更加谦虚谨慎,千万不要妄自尊大,以势压人,使人家敬而远之,那我们就得不到地方支持。

    陈赓院长接着讲尊重专家教授问题。他说:我们学院要聘请上百名苏联专家,要请国内有名望的几千名教授和助教来院工作,他们都是办好军事工程学院的关键人物,学院能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军事工程师,能不能搞出科学研究成果,主要是靠他们。当然党的领导是关键的关键,党政干部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发扬革命传统,起模范作用是重要的方面。我想大家对苏联专家会自觉尊重他们的,因为人们怕戴“反苏帽子”,在日常工作上要信任他们,学习他们办这样学院的经验,学习他们的正规化作风和科学工作方法,克服我们工作拖沓的游击作风。对他们在态度上要不卑不亢,不要使他们感到我们不尊重他们不信任他们。对苏联专家不会有问题。但对中国教授就有可能轻视他们,因为他们没有参加过战争考验,对革命没有功劳。要知道,你有光荣的“两万五”,人家有十年寒窗苦,人家有“四角帽子”(博士帽),有社会给他们的学术地位,今天国家搞建设需要他们。我们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团结、使用、教育、改造。对一切愿弃旧图新的知识分子,我们都欢迎他们为国家做出贡献。“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师”,我们办学校需要有好教师。聘请来同我们一道工作,一道教学,就得在政治上充分信任他们,工作上大胆使用他们,尊重他们,发挥他们的才能,为人民立功。老资格光荣,做好高级知识分子的工作更光荣。我们学院知识分子一天比一天多,我们要成为贯彻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模范,这是党员的责任。对他们生活照顾上要宽一点,待遇要优厚一点,多关心一点,要和他们交朋友,多接近,主动做团结工作。照顾不是无原则,无边际,是为了使他们感到温暖,感到是自己人,以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乐意贡献出他们的才能。他们树立了革命人生观,就不要你照顾了。我们不要去和他们比这比那,共产党员什么时候都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这是党的光荣传统。对他们做政治思想工作,原则上要严,但方式方法上要灵活,要有分寸,要耐心。他们出身在旧社会,住的是旧大学,改造他们的世界观要有个过程,要争取更多的知识分子参军、入党,不要有关门主义。政治上应该有所警惕,但不能神经过敏,听见风就是雨。对他们的出身成份、社会关系、海外关系要客观地具体分析,正确对待。我们党的政策是有成份论,又不唯成份论,重在表现。我的家庭出身并不好,可是我投身革命以后,很快就站在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上,愿为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奋斗终身。我在北京筹委会上讲过这个问题,就是有个别同志不同意调某教授来学院工作,因为她有个哥哥在台湾是国民党高级军官。一般地说,学院是个绝密单位,用干部首先在政治上要可靠,这个反对意见不能说错。但是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对待她,你只看到她有个哥哥在台湾,没有看到她还有个哥哥是我们党的中央委员,她没有跟那个哥哥去台湾,却跟这个哥哥留在大陆干革命,并且干得很好,指名把她调来的,这就可以说明问题。象这样一类问题——海外关系、社会关系在个别老教授中是难免的,一定要正确对待,特别是在政治运动中,不能乱戴“帽子”,乱打棍子。不要有宁“左”勿右思想,今后有些教授还要担任行政工作,如教育部门的部长处长,教授会主任等职,我们还得在他们领导下工作,必须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团结他们,让他们有职有权,大胆工作,合作办好学院,这是一个党员的党性原则。总之,我们要办好军事工程学院,完成党中央毛主席交给我们这个光荣任务,既要依靠老教授,也要依靠老干部,我们的口号是“两老办院”也可以说“三老”办院,就是依靠老干部,老教授和老工人,都为教学服务,为教好学员服务。上上下下团结的象一个人一样,发扬抗大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优良作风,互相友爱,齐心协力,我们的事业一定能很好完成。这就是我们团结建院的指导方针。

    陈赓院长讲话从来不念讲稿,逻辑性很强,大家听了很受教育。特别是工农出身的干部听到“两老办院”的提法,心情豁然开朗,扫除了“老粗”在这里搞科学技术大学“吃不开”的自卑感,都表示要努力学习一点科学文化知识,发奋做出自己的贡献。

    各单位召开动员大会,传达陈赓院长的讲话,号召大家在学院努力工作,全心全意为教学服务,为学员服务,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立功。会后群情激奋,表示要做好自己的工作。每个单位都在紧张工作,制定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工作细则,提交院领导审定执行。练习团团长赵本源也根据新的任务进行了整编,部队对口分编成航空分队,炮兵分队,装甲兵分队和工程兵分队,配备了相应的武器装备,开展新的训练。海军系无装备暂未编分队。

    陈赓院长非常重视团结工作,他除了在大会上讲,还个别作团结工作。五系主任唐凯同志是个“二万五”的老红军,立有战功,全院有十几个红军老干部,唐凯是地位最高的一个。陈院长单独跟唐凯谈话,要他尊重“三八”式干部,他们在院的领导岗位上,要服从他们的领导。要求他在全院红军干部中做个模范,带头做好与“三八”式干部的团结工作。同时又个别找我谈,说党内普遍有一种论资排辈思想,不比能力,不比贡献,光比资历,你要尊重红军干部,多和唐凯等交心谈话,多征求他们的意见,搞好团结。唐凯同志工作非常积极主动,在我分管的工作中常提些好的建议,我出差公干,总是委托他代理我的工作。

    陈赓院长教育完党员干部,又召开教师座谈会。他开头扼要讲了毛主席对朝鲜战争的看法和迫切建立军事工程学院对国防现代化的重要意义。然后他对教师们说:学院是个绝密单位,你们是中央人事部和教育部挑选来的,党在政治上是信赖你们的,希望你们安心在学院工作,为国防现代化贡献你们的才智。你们都是工科大学校毕业的,有的留学外国也是学工的,军工学院是你们发挥才智的广阔天地。但是办这样军事技术院校,我们不懂,斯大林给我们派上百名专家顾问,帮助我们建院开展教学工作。从行政管理、军事训练、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材选用、教学方法、科学研究和教学实施全过程都按他们正规化的一套标准制度进行。大家要尊重苏联专家,虚心向专家学习,把他们的经验学到手。徐立行教育长有个比喻叫“牛吃草”,先吃进肚子里,再慢慢消化,变成自己的。这就是毛主席说的“洋为中用”。变成自己的东西就可以独立自主办学,不能老靠人家帮助。年底就有学员报到,都是从部队南下时带去的大专毕业生(或肄业生)和高中毕业生,在机关当参谋、干事、秘书,到院后首先进行文化复习补习,然后经过考试,选入本科学习。你们要准备给他们补习文化课,如何组织、讲什么课程,由徐教育长和张述祖副部长办理。

    陈赓院长说:大家来院工作,就不要有作客思想,就要树立主人翁的责任感,就要有为国防现代化培养人才的荣誉感,有为这个伟大事业奉献终身的理想。不管在那个工作岗位上都要积极工作,大胆负责,不要怕犯错误,错了就改。党对你们在政治上是信任的,业务上是信赖的,不然中央不会选调你们到这个国防绝密学校来工作,来执行培养又红又专的军事工程师的光荣任务。大家在工作上、学术上、生活上有什么意见可以随时向领导提出来,为办好学校的合理建议,领导是会采纳的。有意见不说,那不是主人翁的态度。

    陈赓院长对知识分子的爱护、关心、信任历来如此,从思想上、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关心,无微不至,尤其在思想政治上关心人,使人终身难忘。如在政治运动中,政治部提出对有错误言论的个别人如张述祖等要戴“帽子”,请示陈院长,陈院长不同意。有些教授听到陈院长保护“过关”,感激得热泪盈眶。

    一九五三年的元旦前,陈赓院长让通知各单位准备新年会餐,搞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他亲自参加教授会餐。元旦会餐以前陈院长举行了“团拜”,他祝大家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他说:我们同全国学校一致,是秋季始业,明年上半年是预科教育,九月一日第一期学员正式开学,这一天就是军事工程学院的诞生日,大家要永远记住这个节日。晚上总政派来的文工团和学院的文工团为庆祝军工学院成立而演出了文艺节目。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五:组成建委大建校舍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正式组成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营房建筑委员会。建委会主任李懋之,委员有徐立行、张述祖、张复明、张友亮、高庆魁、高步昆、殷之书,沈正功、苏联专家一人。办公室主任张复明(营房管理处长兼),秘书组林洪枢,财务组赵道常,材料组马好学,政工组徐玉柱,技术室主任高步昆、副主任殷之书,技术秘书冯浩瑜,技术员张瑞琦、袁学郎、曹琦、杜杰、王家邦、屈稷高、王安球、李宗泽、游黎、陈雪樵、陶玉龙、严立人、陈建极、彭全矩、蔡华、张友经、杨青山、陈生喜,我方驻建筑工地代表申文勋(营房管理处科长)、施工员胡英、周炜、乔焕云、王仁才、李葆灵、陈佩玉,施工检查队队长穆长忠、政治指导员许森林,施工检查员80人(他们由各单位和练习团调来,集中训练学习识图用图知识,熟悉施工说明书。)另聘请周鸣XI教授为建委会顾问。当开始办公,即反复研究基建方案,工程项目,总体规划与施工计划等问题。确定建筑方针是大小项目均一次全盘设计,避免大小返工;工料完全包干,只管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和分步骤验收;每幢房屋要求坚固适用、美观大方;仔细审定图纸,周密签订合同;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修正错误,避免走弯路;国拨材料我们代为申请,并铁运到站,车运到场,照价结算;财务转帐为主,分期拨付,严格核算制度。

    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五日,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王院长和几位设计师来院商谈建筑规划、计划与设计要求。我们谈了总体布局的初步设想和分期建筑计划。主要是:一九五三年计划10万平方米,建筑一个“八一”楼办公用,其余82至98号楼和大红楼是部分干部宿舍楼和教学员宿舍楼,实习工厂、食堂、仓库、水塔、变电所、小学校、幼儿园以及服务行业需要的房子及水电管道系统和部分道路等外部工程。一九五四年计划15万到20万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及辅助用房。一九五五年又得10多万平方米,主要是全院直属部处综合办公大楼,大礼堂,体育馆(包括练习馆、比赛馆、器械操馆、游泳馆),射击场,田径场,大操场。全院水电卫系统随各年工程进度建设。总的要求是房屋建筑要坚固适用,美观大方,教学大楼要气势雄伟,内部宽敞舒适,采光明亮,但要注意节约。每层楼道要三米宽,学员调课堂要列队行进,大门庭要宽敞,立柱要采用大理石,地面除门庭和安装重设备房间外,都采用木地板。要早动手设计,避免伧促上马,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办法,延误工期。

    设计院王院长说:任务很重,我们只能先承担一九五三年的工程,明年的任务还得由别人承担大部分。他建议由哈尔滨市政府召集一次与建筑附属设备有关的各单位的会议,解决施工与教学用电力电灯电话,上下水道,煤气、暖气来源等问题。哈尔滨市建设局、卫生局、设计公司、工程公司,以及哈尔滨银行邮局也要参加,商谈学院工程如何与市政建设结合进行。

    我们即函请哈尔滨市政府,请召开这样一次会议。一月十八日市政府开会,我在会上先介绍了中央决定建立军事工程学院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学院建设规模,计划与要求工程完成的时间。哈尔滨市市长王一伦说:军工学院建筑任务重,时间紧,大家要当作头等任务来抓,军工基建各种需要,都要优先安排,保证工程进度不受影响。一九五三年设计任务由市设计院承担,即开始进行。一九五四年及以后的任务,由市设计公司研究,力量不够,可请上级帮助。施工单位由松江省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一九五三年工程甲乙双方应即协商,签订合同,准时开工,完成今年的工程任务。将此次会议情况,通报省建设厅,确定施工单位与军工接头。军工可召集设计和施工单位开会,提出各自的要求条件,签订契约,由设计公司监督执行。王市长讲话后,各业务部门都表示大力支援军工建设。

    哈尔滨的气候是半年夏天,半年冬天,春秋两季基本上显现不出来。每年十月中旬就下雪封冻,来年四月中旬冰冻还不能融化。松花江冰冻可达两米半厚,土地冻层也有两米厚。每年四月中旬以后刮一场大西南风,松花江才能把厚冰融化。大地冻层也开始自表面向深部消化下去。所以种庄稼得抢时间,五月初土表面解冻尺许就得耕地下种,全年日照时间只有120—140天能生长庄稼,秋收晚了还得挨霜冻,危害庄稼成熟。在这样气候条件下给施工建筑带来极不利的影响。

    我们要求建房屋打基础要在两米以下才能摆脱冻土层,墙厚72公分,以上各层双层门窗,钢筋水泥构件要求现场浇注,又不能冬季施工,困难不少。军工的基建任务是不允许拖时间的,必须在三年多时间内完成60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否则不能保证按进度进行教学。设计单位尤其建筑工程公司都摇头担心,怕难以如期完成任务,不愿签订合同。哈尔滨市长吕其恩亲自出马动员,他们才把一九五三年的10万平方米建筑项目承担下来。以后的任务另议。施工单位提出包工包料可以,但建筑材料由公司申请,恐难保证按期进场。吕其恩市长决定:国拨材料省里负责,地方材料如砖瓦沙石市里保证,可指定几个砖窑专为军工生产。随后我又找了省长强晓初,能否保证三材及时供应?他说:计划经济,统得很死,今年需要的国拨材料,计划晚了,最好办法是双管齐下,省里有木材,钢筋水泥由军队请调,并负责运输进场。

    我在建委会开会,布置草拟设计施工合同,提出各建筑项目的造型与技术要求,与设计院共同协商出图日期。同时讨论了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五年重点工程的难度与请求上级解决难题事宜之后,我就带申文勋同志去北京向陈赓院长汇报,同时向总后营房管理部汇报。营房部范子瑜部长听了我的汇报后,他说:你们计划晚了一点,年度计划要头年做,国家计委才好安排。我与建工部陈部长约个时间,咱们一块去谈谈。强晓初省长讲的“双管齐下”意见,为了快,反而慢,会出现互相依靠,材料不能如期进场,会造成停工待料,延误工程进度。

    陈赓院长给建工部陈正人部长打了电话,陈部长主动打电话给范部长,约我们去谈。我将在哈尔滨市政府与松江省政府关于设计施工单位会谈的情况向陈部长作了汇报。陈部长说:去年九月周总理为创建军事工程学院召开的会议,我记忆犹新。你们筹备期间提出一九五三年建成总规划中占10万平方米的基建任务,我已立案挂在心上。北满气候条件与关内大不一样,要设计单位早日把材料分析表和单价分析表提出来。单价预估180万不应超过。材料军工非一般民用建筑,可留有余地宽一点。军工建筑所需国拨材料,我们按计划统一交总后勤部,分批下发,军运及时送到,省里不必为军工申请,这样更能保证及时供应。包工包料方式,公司要按国家建筑规程提出工程计划,分期转帐拨款,与军方结算材料费和运输费。业主要严格监督,对上级对国家负责,不仅要检查工程质量,还要认真进行详细经济核算,成本计算,帮助公司提高任务观点,克服商人营利观点。严防上当受骗。公司取费标准,国家均有明确规定,不能改变这个统一规定。不要认为包工包料,业主可以放手不管工料财务与工程质量,造成浪费,甲乙双方都要对国家高度负责。一九五三年的任务就交松江省负责完成。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五年的任务重,除松江省与哈尔滨市的设计力量外,可由沈阳设计院承担一部分任务。礼堂和体育馆也可由北京设计院承担,他们在北京可就近参考体育学院建筑。我们可以给他们先打个招乎。



    范子瑜部长说:国家调拨材料会议五日就结束了,不再接受预算了。我们回去研究研究,追加材料预算。但管线玻璃暖气片,图纸未出来,不好估算,希望尽快提出需要数量,呈请追加,国家控制有机动数,估计问题不大,国家物资局也考虑到你们的情况。过两天你再来谈一下,咱们把调拨材料计划定下来。我们与建工部主要争执在造价问题上,他们说:造价180元已考虑到北满气候条件因素。我们认为工程不是一般民用,造价要高,特别还要冬季施工,费钱更多,希望他们原则这样定,实用多少依实际核算。

    我利用等待总后营房部研究的时间,到总后所属的财务部、军需部、运输部、油料部、军交部“烧香拜佛”,请求照顾我院创建任务急、基建仓促上马,计划不具体、不及时给领导机关带来的麻烦。汤平、俞曼云等各部领导同志异口同声表示支持。

    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二日申文勋从营房部了解到要给军工调拨到东北军区后勤部第一批木材4000立方米(计划要8000立方米),水泥6000吨(计划要7890吨),钢筋1400吨(计划1790吨)。室内材料因我们图纸未出,未提出详细预算,营房部正为我们估算。

    十四日范子瑜部长叫我去,告以总后首长已批准拨给我们的三大材料,交沈阳军区后勤部代发,让我们派人去东北军区后勤部接头。他说房屋造价每平方米180万(指旧人民币)是按你们总规划60万平方米平均估算的,按北满气候条件比关内造价平均增加百分之十五。材料估数也多,你们图纸出来后详细核实一下实需数,能退就主动退出来,不要犯本位主义,自己积压,影响他项需要。拨款原则上随材料分批下拨,财务分批拨付施工单位,由该公司支付各方。包工包料方式我可不管,但我供应材料是为不误工期,材料与运费公司应照付。要严加监督,抓紧检查,防止他们错认我供材料可以拖欠,防止他们发展商人手段,营利观点。这是国家任务,要教育全体干部和工人。我说谢谢范部长对学院建设如此操心。他说军委重点工程,没有经验,大家都应该认真负责。

    我向陈赓院长汇报几天来的活动情况,他很满意。我说基建花钱多,很不好掌握,还是要求总长批准我们实报实销才好,我们保证不浪费。陈院长立即给黄克诚总参谋长打电话,请他明确一下能不能实报实销?黄总长答复的很肯定:“要多少给多少,花多少报多少,节约与浪费全由你负责。”总后营房部范子瑜部长叫我去看黄总长给他写的信。信上说:对军工学院的建筑要尊重他们的意见,信赖他们去搞,已告陈赓对军委负责,反正我们也不懂,审核无根据,问题多矛盾多,为避免误事,不如照他们的意见去办,不要过多干涉,只掌握今年2000万款和10万平方米任务就行。我把黄总长的信抄下来,报告陈院长。陈院长说:“总部给咱们的财权很大,我相信你这个善于理财管家的山西人能管好。你赶快回去抓基建,破土开工以前我就回去”。

    我路过沈阳到沈阳军区后勤部联系一下,他们说:我们对军工建设没有领导关系,对你们都是按制度代领代发,制度以外的特需物资和财务,我们无权批,还得你们直接向总后报批,批给我们办,我们就照拨。这种办法对我们来说又方便又不方便。

    我回来后即召集哈尔滨市设计院和松江省工程公司一块开会研究贯彻执行建筑方针和签订合同问题。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互相提了合作条件,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合同拟定经哈尔滨市公证单位认可三方各自应负的权利的义务,验证盖章后生效。

    建委会技术室紧张审查哈尔滨市设计院送来的大量图纸,立面造型除81号楼、86号楼为V字型,87号楼、88号楼、90号楼为马蹄型外,其它各个宿舍楼均为一字型。技术室和办公室协同哈尔滨设计公司和松江省工程公司勘定各个项目的放线位置、暂设工棚位置和材料存放位置,拟定防火措施,以便公司开始室外暂设工棚的建筑。确定大地冰雪消融即开工。同时与哈尔滨市园林局联系,并由哈尔滨市设计院提出学院园林设计,院办公室准备组织种草种树种花。

    一九五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基建破土动工,在81楼进行了开工奠基典礼,陈赓院长铲了第一锹土,揭开了序幕,全院总规划6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从此开始。松江省建筑公司总经理边敬同志率领5000技术熟练的建筑工人,浩浩荡荡进驻到暂设工棚内,日日夜夜与我院近百名施工检查队伍并肩战斗在工地上。施工方法是流水作业法,速度比较快。我们的施工检查员实行固定的岗位责任制,每个工号的工地上设一组长,带几个检查员,各负责他应管的项目,直到这项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我们三方共同进行,完了之后开联席会,总结经验教训,作出总结报告。

    一九五三年的工程并不复杂,除“八一楼”造型有园庭园顶外,学员宿舍每间20平方米,住四个人,干部宿舍82—85号楼是筒子走廊单间房,其余宿舍楼均是单元式,到一九五三年年底分散住在市区的干部就搬入新房。

    在一九五三年的工程进行中,陈赓院长就督促我们准备一九五四年工程计划与材料,他要求把全院建筑布局和各个楼房样式园林绿化规划,做一个模型。建委会研究几次,由于教学大楼的使用要求,无法提出具体意见,只有等苏联专家到后再研究。

    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和专家们于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三日到达学院。我们编制有一个为专家服务的招待科,科长是申东初,工作作风细致深入,把铁路局交我们的大和旅馆粉刷一新,铁路局招待苏联专家的一班服务人员和西餐厨师统统留下。给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及其夫人在花园路准备的一幢小楼他不住,坚持要同大家住在大和旅馆。奥列霍夫当天就要我们扼要谈了全面情况,这种工作作风,令人敬佩。

    十四日首席顾问叫上我视察了全院各处,看得很细,问得很细。如文庙区多处未种花,化学实验室无抽风机,阅览室无地毯,炊事员应穿白围裙,打饭木盆应包铁皮,宿舍洗脸池不够用,助教宿舍少坐凳,餐厅不卫生……边走边看边谈,谈了有35条意见。他告我说:校舍建筑明年是重点,工程大、时限急,要求高,矛盾多,问题多,要抓紧,要各系准备意见,提出具体计划和使用要求,二十九日开会研究,部系领导和专家参加提意见。十四日下午举行了欢迎大会,陈赓院长致欢迎词,赞扬苏联政府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无私援助。我们对建设这样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陆海空军综合性军事工程技术学院毫无经验,希望专家们把学院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业,发挥你们的才智办好学院,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培养最高质量的技术军官。奥列霍夫讲话,表示要尽全力把学院办成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会后设宴招待苏联专家,师以上干部和全体中国教授都参加了正式宴会。陈院长和首席顾问祝酒,宴会后举行了舞会,气氛十分热烈和谐。

    五月十九日上午,首席顾问奥列霍夫与陈院长面谈,提出以下问题:①顾问、院首长与系主任会面,例会定在每周星期二,有特殊事情临时约见,可不可以?②有哪些军事条令条例,实施情况要介绍给全体顾问团;学院自己下达的命令、规定也要介绍给顾问团,学院要执行的条令命令规定,顾问团也要执行。③学院编制表,干部配备全不全,处以上名单要给顾问一份。④最好在下周末开个建筑委员会扩大会议,由李教育长主持,各系主任、顾问参加,主要研究教学大楼与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与各种房间使用要求,他们就是提不出准确意见,也可以加重他们的责任,提高其积极性。

    陈赓院长说:我们能做的事做了一些,如学员补习文化,行政管理方面的一般规章制度,一九五三年通用房屋建筑等,但因顾问团没到,许多工作我们又不懂,如教学大楼建筑,体制编制,教育计划制订,正规军事管理与队列训练,养成教育等等,这些工作拖了四个月,未着手进行。现在你们到了,一切事情就可以全面上轨道了。

    奥列霍夫当即表示:“我们到晚了,很对不起。”

    陈院长立即解释说:你们对工作抓得紧,晚几天也不会误事。你提出的问题都照办不误,你以后随时可以指示教育长、政治部主任和各系主任进行工作。我是他们的首长,你也是他们的首长,对他们不要客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各种文件,不管上级来的还是学院颁布的党政行政文件都给你送一份。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说:与军队建设无关系的,与学院工作无关系的不必要给我。

    陈院长说:不仅文件应给你们,各种会议也要请你们参加,决不能把你们当成客人,这是朱总司令给我的指示,我已向朱总司令表示保证做到。条令执行情况由李懋之副教育长向你详细汇报,今后要把条令教育列入教育计划。建筑问题要抓紧定下来。

    奥列霍夫说:五月底以前顾问团的工作计划是:①研究学院组织系统应改应加部分;②研究教员院系怎样分配问题;③研究补习教育与助教工作;④研究武器和教学设备需要项目;⑤研究作息时间问题;⑥拟定教育计划,教育提纲;⑦研究校舍建筑,全面布局与教学大楼具体使用要求。以上问题提出方案后要同各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共同商议确定,希望院长帮助。院长是学院最高首长,最有权威,院长的结论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

    陈赓院长说:你参加的会我都参加,我不在时,各主管首长代表我参加,你尽管指示他们去办,他们对你的指示跟对我一样,会认真执行的。





    奥列霍夫说:我不能越权行事,做结论下命令还是你们去说。

    陈院长对首席顾问那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尊重他们和完全信任他们的态度,使我们很受启发,懂得了和顾问如何相处,如何一道搞好工作。首席顾问的态度也是谦虚诚恳的,提问题都是笑脸商议的口吻,没有当“太上皇”的样子,使人感到亲切。

    五月二十二日,陈赓院长主持召开常委会,检查十九日陈院长与首席顾问所谈问题的执行情况。在徐立行教育长和张衍副主任汇报以后,我汇报说十九日下午我就召集各业务部门的负责干部开会,各项工作都做了具体布置,正在执行中。大家在会上提出30多个问题,前天我找首席顾问谈了十九日会后布置执行情况,又提出一些问题,主要的如军事五大条令条例是否在学院也要全面进行教育、贯彻执行,是否要列入教育计划,哪个部门负责?大家对执行条令还不自觉,推一推,动一动,游击习气未根除。野营训练场选在哪里好,如何建设,训练归哪个部门组织指挥?一九五四年建设重点是教学用房,希望顾问团仔细研究,一次提全各种使用要求,以便二十九日建委扩大会上定案,进行准备工作。和顾问团谈问题,定为每周二,一个时间不够,不是光谈原则方针问题,更多的是具体问题,特别在建院开始阶段,很多问题需要在你们指导下进行。规定了时间我们也好准备。首席顾问说:我喜欢这样迅速反映情况,提出问题。我们很需要了解具体情况,谈话时间应该多些,我们研究一下,可以分教育、行政、后勤、政治,规定在每星期是二、三、四、五的上午,有问题按时来谈,急办事情随时来谈,我也会随时叫你们。

    陈赓院长作结论:我们需要顾问具体指导工作,顾问需要了解具体情况,我们是“拿来主义”,把他们的经验都拿来。新任务咱们不懂的问题多,办法都由他们出,一切听他们的,把经验认真学到手,慢慢变成自己的。谈问题有不同意见也不要当面顶撞。如政治思想工作咱们不按他们那一套办法,也不能完全不按他们的办法办,遇到这样情况,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以虚心诚恳的态度介绍我们的作法,实在不便接受的办法,可以告他说:“我向上级反映”。总之,我们要以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去对待尊重顾问团对我们的帮助,搞好团结。

    有些武器装备已到院,各系要求建临时仓库,在此严寒地区,临时仓库也得砖木结构,今年就有新房可以调整使用,现在建临时仓库是浪费。要紧紧掌握住不能盖这种临时房子。大的装备可以盖大苫布。社会主义一个原则是节约,对能省的钱不省就是浪费。我们国家初建,底子很薄,花钱地方很多,虽然中央军委大力支持我们,我们要自觉有个国家观念,全局观念,不能有本位主义,光顾自己。对各系什么都要新要大要好要多的浪费思想要紧紧卡住,要进行教育。二十九日开建筑委员会以前,李懋之先召集各系主任把这个精神谈一谈,把建筑方面的原则要求有个统一认识。要各系把各自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具体项目,在扩大建筑委员会之前先提出来,你心中要先有个底数。各系要求要告我。

    二十六日我召集各系主任开了会,会后向陈院长作了汇报。各系提出的建筑使用面积均超过国家定额标准,如上级规定大小教室、实验室是按学员每人平均8.5平方米,我们是9.5平方米。教学用房与学员生活用房,平均每个学员分担18平方米,我们为50平方米。这个问题我在筹备委员会时向建工部陈部长提过我们军事工程技术院校的特殊需要多,陈正人部长同意按我们需要设计。他说:咱们没办过这样学校,按专家意见办好了。各系专家提的要求都高,使用面积都宽大,还想自成体系,应有尽有,如都要有自己的俱乐部、演戏舞台、图书馆、体育馆等。平房建筑如大型实验室、武器陈列室等还要一个一个单建。大家想到一点提一点,工作实在不好办。我院建筑总规划已有大礼堂和相当完备的综合体育馆,各系此项建筑实在不必要,且会破坏全院总体布局。教学大楼未开建,教学和全面工作已铺开,提出不少临时要建的房子,想按部就班工作与上课学习,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我们当前的原则只能是合理建筑,不合理使用,现有房子新旧大小要将就着用,挤着用,调换着用,度过今明两年的困难。陈院长同意这些原则。我建议院长找首席顾问谈谈,大问题应有个一致意见,免得在扩大建委会上争论不休。

    次日陈赓院长叫我同首席顾问谈了以上情况和意见。首席顾问说:各系提出的使用面积都超过国家定额,那是一定要超过的,不能同地方民用院校比。五个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能结合在大楼里的各个项目,都建在楼里,结合不进去的项目可以单建,如风洞群实验室,大型兵器陈列室等,但各系都建自己的俱乐部、体育馆是不必要的。各系大楼里有个小型图书阅览室和文艺活动室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全院共用的礼堂、俱乐部、体育馆应尽量设计的完备一些,宽敞一些,设备完好一些。北满冬季长,半年在室内活动,军事院校应重视体育活动。后天开扩大建委会,各系主任、专家组长和各有关教授会主任都参加。

    五月二十九日我主持召开扩大建筑委员会,参加的人有陈赓院长,首席顾问,副首席顾问,各系主任,各系专家组长,各有关教授会主任和建委会全体干部。

    陈赓院长首先讲话,他着重说明党中央、毛主席让我们创建这个学院对国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它在我国建军史上将占有的重要地位。我们接受任务后,为了快出人才,我们提出的“边建边教边学”这个建院方针,周总理、朱总司令和政府与军队有关领导都赞成,并且表示都将大力支持。但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建设,如何开步走,好在苏联政府派奥列霍夫为首的顾问团来具体帮助我们,这就增强了我们完成任务的信心。他们87个人都是知识丰富,办军事工程学院富有经验的将校级高级教授、工程师,在他们的无私帮助下,我们这所在国内无先例,在世界称第一的军事工程技术学校一定能办得很好,为国防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

    我们建国刚三年,成绩虽然很大,但是困难很多。农业国的基础,战争的破坏,现在还在打仗,还有天灾,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开始,百业俱兴,百废待举,花钱的地方很多很多,钱从哪来?节约、节约!我们不能认为我院重要,中央大力支持,就不顾国家全面建设,打乱国家建设计划,什么都要大要好要新。我们必须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既要建设好,又不铺张浪费,要紧紧掌握这个原则。

    当前特别是在校舍建设方面,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需要,必需按计划如期建成,一天也不能延误。今年10万平方米是一般建筑,没有特殊需要,时间不能等,但我们边提要求,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这不行。这是违反程序,违反规律的。下手已晚,仓促上马,难免出错,如内燃机实验室,说是急需,自行设计,开工,专家一看不行,得重新搞。又如实习工厂的设计,我们需要钢材45吨,设计单位计算需要145吨,我们再不懂也不至于相差到如此地步。好在我们还有高步昆、殷之书两位专家把关,不然会造成许多浪费。李懋之说各系都提出今年要增加项目,也有理由,如有些装备设备已到院,无处存放,怕风雨损坏。这要求不能说不对,爱护国家财产嘛,人人应该如此。但是要知道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按比例发展生产,今年10万平方米提出的晚,两千个亿基建投资已超过,这已受到上级批评,若再临时增加建筑项目,追加预算上级不会批,我们也不能改,乱改设计,影响施工进度,今年的建筑任务就难以完成。建筑不是垒积木,可以推倒重来,要求增加或改变项目,不能允许。大型装备可以搭席棚,盖帆布。哈医大交我们四万平方米房子,一、二期学员千余人,共用教室,轮番使用教室,不行就按陈毅副总理讲的,可以学抗大在树林里边上课。干部教员办公,可以一张桌子两人用。宿舍未建起来,可以在市里租借房子。共产党员是不怕困难的,大家要同心协力,克服这两年过度中的困难。

    明年的建筑任务是重点,各系教学大楼和配套建筑必须建起来,不能影响后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进程。设计要求坚固、适用、美观、大方。施工要求质量要好,花钱要少。这首先要求我们能提出合理的使用要求。明年工程量大,结构比较复杂,各专业要求不同,无标准图纸可以共用,这就增大了设计量、施工量和我们的审查量。任务重,时间紧,各系统要抓紧时间,同专家一道,认真研究,多听专家意见,一次提出今后全面具体使用要求,送交建委会综合审查,做到多快好省建成学院。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指出:陈院长提出的建筑原则,就是既要好,又要省。我在北京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对建设军事工程学院,给予我们顾问团以重托。建筑任务规模大,时间紧,要抓紧时间将总体方案和各种房号的具体使用要求,从总平面布局到各种房间大小高低,安装什么设备,管线照明等所有设施,提得越具体越好,不要提出方案后,在设计与施工进行中又修修补补,改来改去,使主管建筑的李副教育长莫衷一是,那就必然延误工期,打乱计划,造成浪费,耽误使用,完成不了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

    我在会上介绍了学院建筑总平面图的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各系共建一个综合教学大楼,象莫斯科大学那样,坐东向西,骑在文庙街东头。这是徐教育长和教育副首席顾问叶果洛夫同志的意见。第二个方案是五个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根据地形条件,院办公大楼和连在其后的大礼堂,坐北向南,空军系和炮兵系在文庙街东头,夹街相对建两个教学大楼,海军、装甲、工兵三个系在院办大楼后,北东西各建一个教学大楼,院体育馆连接大礼堂后,向北开门,与海军等三个系分东西南北相向,中间留一个大操场。这个方案是我同各系的意见。要把这个总体布局先确定下来,然后再一个系一个系讨论各自的建筑要求。

    再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各大楼立面造型。叶果洛夫主张是俄式的,即大家形容它是“火柴盒”式的,墙面平板,屋顶是“女儿墙”,铁皮屋顶。我主张是墙面要有线条,屋顶要中国式的飞檐抖拱结构,宫殿型大屋顶,不搞雕梁画栋,只要蓝绿色勾画的朴素花纹,灰色瓦屋面,高屋脊两端各蹲一个与楼高匹配的“大老虎”模型,四角挑檐上按各系的武器装备制成小模型摆上一排,如空军系摆各型飞机,炮兵系摆各型大炮,海军系摆各型舰艇,装甲兵系摆各型坦克,工程兵系摆各种工程机械,大楼墙面都是灰白色水刷石,这样朴素大方,气势雄伟。有同志提出屋顶上琉璃瓦,那样花钱多,太显眼,我不同意。叶果洛夫坚持他的意见,我坚持我的意见,各系主任都同意我的意见,说这样气势雄伟庄重,有学院的特点。这个有争议的问题,请院长最后确定。





    陈赓院长怕和顾问搞僵,说大楼造型问题与实用价值关系不大,可以照副首席顾问叶果洛夫的意见办。我说:中国人喜欢自己的民族形式,大家也都同意这样形式,设计单位也想搞这种形式,我希望按多数人的意见确定下来。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说:现在的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好比一只老母鸡,下的蛋要分给各军兵种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军兵种技术装备的增加,现在的五个系将来将成为各军兵种直属的工程学院,军工的任务将改变为研究设计尖端武器装备和特种设备。不管几个系集中在一个大楼内会互相干扰,因为各系专业不同,设备各异,各有特需,还是各建一个教学楼合适。至于造型,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感情,喜爱自己的传统风格,既然形式与教学使用价值无关,那就按李副教育长的意见决定好了。听了李副教育长设想的大楼造型,含意很好,高屋脊上两端蹲两个“老虎”,可以象征解放军的威武,它雄姿勃勃保卫着社会主义建设;我赞成这个造型。各系专家组长都同意首席顾问的看法。

    最后陈赓院长决定说:按奥列霍夫同志的意见,五个系各建一座教学大楼,搞中国式的大屋顶。

    根据军委批准我院学员定额是5000人,教职员工与学员要求比例是二比一,陈院长指示我们建筑按5500学员计算,留一点发展余地,今后会有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学院确定各系学员定额是:空军工程系1500人,炮兵工程系1250人,海军工程系1250人,装甲兵工程系750人,工程兵工程系750人。各系机关均设三个副主任和三个处,即教务处、行政处和政治处。系属专科教授会按顾问团的初步意见是空军系设五个专科28个教授会,炮兵系设五个专科9个教授会,海军系设五个专科26个教授会,装甲兵系设两个专科8个教授会,工程兵系设四个专科15个教授会。各系机关和教授会均在一个教学大楼内,除大型实验室外,尽量减少在大楼外单建项目。哈医大交给我们的王字楼、致知楼和呼吸系楼改建为基础课17个教授会和教室、实验室。预科就利用马蹄楼和工字楼。按此编制请各系与教务部提出建筑和改建详细计划。

    国防机密问题各国都十分重视,尤其搞现代化建设。军委规定我院为绝密单位,经院长批准,现确定各单位代号为:空军系叫一系,炮兵系叫二系,海军系叫三系,装甲兵系叫四系,工程兵系叫五系,学院代号叫“一零三部队”,施工工地和对内对外一律用代号称呼。

    讨论中对总平面布局各系都同意第二方案,即各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配套项目除大型装备不能进大楼,必须单建外,如风洞实验室、停机坪、大炮、坦克实验室,航空、航海实验室,工程机械实验室以外,都尽可能集中建在大楼里。各系学员宿舍和食堂建在系大楼旁。系用地皮要各留一个小操场,三、四、五系可利用大操场。

    各系除同意以上总体方案和建筑项目原则外,一系要增加飞机滑行场、射击场,二系要增加炸弹坑、弹药库、靶场,三系要增加室外航模试验大水池、松花江边建船坞,四系要增加停车场、坦克练习场、靶场,五系要增加大型工程机械库,野外作业场。

    各系都提出教学大楼,内外都要坚固、适用、美观、大方,不要小里小气。大楼各房间要宽敞明亮。并要求大楼和楼外实验室和库房都要在明年八月一日前建成,不然要耽误九月一日开学使用。我说从今年开工情况看来,很难在“八一”前完成。政治部和队列体育教授会也对大礼堂、体育馆提出房间要宽大明亮,设备齐全,装修朴素大方的要求。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指出:建筑必须根据学院体制编制,各系规模任务,专业设置,教员多少,学员多少,班组大小,学制长短,有什么特殊需要等等因素,再依据国家财政许可,仔细研究,既要本着节约精神,又必须保证教学科研需要,提出必需理由和精确数字。这是个重要原则。顾问团要同各系领导,各教授会反复磋商,一次提出使用要求,早日送交建委会审定,报陈院长批准执行。建筑除满足教学用房外,还必须满足科学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室,试验工厂和场地,要使学员在实验、实习、试制各个环节中都能亲自动手,熟练技术。

    陈赓院长最后作结论:今天经过大家认真讨论,使我们的建筑方针更明确了,但光有方针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尽快提出详细设计资料。奥列霍夫讲的几个原则精神,不仅指导当前工作有意义,对今后各项工作都是应遵守的。

    各单位所提建筑要求,既照顾到教学必需,又照顾到节约,这是正确的负责态度。我们首先应该是照顾教学必需,应抓住这个主要方面,不能片面强调节约。对教室不能因为要节约就共用,轮流用,尤其小教室,辅导室、实验室一定要各专业、各教学班专用。但办公室有些可以共用,科以下干部两三个人一间是可以的。各系可在大楼内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文娱室,体育馆不要建,总体布局就照第二个方案。

    首席顾问提出的建筑使用要求意见表,建委会应在六月一日以前发到各建筑单位,各单位要在六月十日报到建委会,包括王字楼改建工程。六月二十日以前建委会分头与各系精打细算仔细研究核实,共用项目要三方一同研究。三十日以前将明年建筑计划和经费预算整理好,经我批准后,尽快送呈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和政务院建工部审批。

    我们是技术学院,从长远着眼,在总体规划中应列入一个大项目,即综合试验试制工厂,各种科研成果要拿到工厂去缩小比例或就按一比一进行试制,成功后交生产厂去批量生产。

    会后,炮兵系主任赵唯刚同志说我不应该在大会上当面反对陈院长,这话使我“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问他那一点是反对陈院长意见的?他说:“大楼造型院长同意叶果洛夫提的苏联样式,你不同意,说中国人喜欢中国形式,好像说陈院长不是中国人。”我说我未意识到这是反对陈院长的意见。当下我去问陈院长是否感到我在会上顶撞了他?陈院长说:“这话莫明其妙,我没听出那一点是顶撞我?”我说明赵唯刚的话以后,陈院长说:“他是外国人的习惯,我在作结论之前,大家有不同意见,提出讨论是正常现象,不必介意。今后在工作上我们不懂的事,要大胆提出意见,不要掩盖自己的观点。”

    建委会的同志们紧锣密鼓,日夜审查各系提出的建筑计划,各系报数综合起来共23万多平方米,经过压缩之后,各系建设面积如下:一系大楼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54000平方米。二系大楼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38000平方米。三系大楼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41000平方米。四系大楼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19000平方米。五系大楼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19000平方米。院办公大楼、大礼堂和体育馆建筑面积合计两万多平方米。总计建筑面积为199000平方米。建筑费估用4000个亿,呈陈赓院长批准后上报。

    建委会根据全院建筑总平面图和各单位提供的建筑项目位置、使用地皮面积和各系大楼样式,组织木工,在技术室指导下制作全院建筑模型。并制作一个大沙盘,在沙盘里将全院园林绿化布置和大小道路交通规划出来,“种上”象形的花草树木,然后将各个大的新旧建筑物的木制小模型摆在各应占的位置上。古色古香的文庙建筑是琉璃瓦大屋顶,红围墙、高牌楼,把这座文庙古迹保留在院中央,增添了一份景色。把孔夫子的大成殿作了图书馆,两边的厢房作了专家办公室,苏联同志很满意。俯瞰整个大沙盘,俨然像个大花园。学员课余之暇,在树林花丛之间,游息散步,活动身体。这个沙盘模型后来送到北京,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有关首长和部门,政务院薄一波主任和教育部、建工部领导及部属设计院的设计师、建筑师看了沙盘模型,听了介绍,一致认为学院规模大,有气魄,是第一流的大学校园。建工部设计院提出愿意承担军工学院的建筑设计任务。

    六月一日,陈赓院长在办公会议上指示:扩大建委会议决定的工作要抓紧落实。抓新建是重点,当前还应抓紧旧房改造,迎接九月一日开学需要。发展快,任务紧,物质保证工作繁重,三个月内要把旧房改造好,教学设备准备齐全。徐立行和李懋之要协同营管处、各基础教授会负责人现场勘察,如何需要,如何改建,要在现场定下来,一次设计好图纸,不要改来改去,误时误事。要尽快组织施工,制作教具营具,保证开学需要。

    以教学为中心,办学校要始终贯彻这个中心,这个方针是不能改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把科学研究带动起来,既要出人才,又要出成果。改建王字楼、呼吸系楼和致知前后楼要注意实验室的建设。实习工厂也要在今年年底建成,安装完毕。这都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学员学习与实习实验必需的设施。教育计划批准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条例》批准后,就成为学院纲领性文件,要认真实施。各部门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教学进度各阶段的各项保障工作。但中心工作部门制订具体工作计划时要考虑全盘工作的配合条件,不要把中心当作唯一的,唯我的,那样,各部门的团结工作搞不好,你的中心工作也不可能完成得好。教育部门本身工作也要各阶段有各阶段的中心,这就是要学会毛主席说的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野营训练场选在哪里,李懋之可去找李延禄副省长,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军长,北满地形很熟悉,请他提供一个合适地点,或几个地点,都绘一张地形图,我们好出去勘察选择。野营需要些什么条件?达到什么训练目的?你可向首席顾问请教。这也是低年级学员需要进行的课目,开学以后,我们协同顾问和各系主任去现地勘察定点。不一定要建房子,每年用上一两个月,大部时间闲置着是个浪费,可用帐蓬或活动房屋。

    六月三日,首席顾问让叶果洛夫负责校舍建筑事宜,叶叫上我和张复明、高步昆、殷之书、申文勋等到各工区巡视了一番,了解到施工进度太慢的情况,他说:今年的新楼不如期建起来,改建旧楼作教学用,旧楼也无法调济出来,九月一日开学,必然要受到影响。他建议由陈赓院长召集地方领导建筑的党政首长和设计单位及工程公司的经理、工程师开一个联席会议,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月三日下午我在电话上同松江省长强晓初、哈尔滨市长吕其恩商议开这样一次会议,我说陈院长希望你们省市领导能来听一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的意见。强省长立即决定六月五日上午来学院开会。参加会议的有四个工区的工程队长以上干部、公司经理、设计师和设计公司经理,我们的施工检查队各组长、建委会全体干部。省委书记李长青、省长强晓初,市委书记王一伦、市长吕其恩和省市建设厅、局长都来参加会议,了解工程情况。陈赓院长、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和叶果洛夫都亲临会场听取汇报。汇报的问题不少,综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问题:1.设计质量太次,错误修改的地方多,返工多,又不按规定交付图纸,常与土建队发生矛盾,影响施工。2.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低,组织不健全。思想问题多,工会起作用不大,威信不高,现场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弛,政治工作跟不上,工程计划很不准确,工程进度缓慢。

    省长市长在会上听了汇报后都做了检讨性发言,说对现代化国防建设认识不够,对建设现代化国防军急需的军事工程学院建设重视不够,都未亲自抓这项大工程,请陈院长多加批评指导。会后要立即整顿公司组织,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加强党团员和工会干部,加强技术骨干力量,除省市委和政府指定副职领导干部负责这项工作外,希望学院与公司发生领导关系,不要光是“甲乙方关系”。李长青书记说:设计与施工,特别是工程技术干部奇缺,不好调整加强,希望陈院长和我们都向中央反映这些问题,要求支援。松江省工程公司边敬经理表示愿意接受学院领导。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说:我们来晚了,学院建筑计划提晚了,使设计施工都准备的不充分,这有客观原因。现在是研究如何抢时间,赶速度,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问题。省市领导同志对学院建筑工程重视了,积极负责的态度,问题就好解决。学院建委会和设计施工单位三方要密切合作,完成今年建筑任务。明年建筑任务更重,要求也比较复杂,大家要早作准备。叶果洛夫只说了一句话:“国家出钱用人,搞不好工作不行,完不成任务受罚”。

    我在会上指出:合同规定公司是包工包料形式,实质上将要变成学院来“包工包料”。如请领调拨材料我们已经管了,运输材料我们也管了,公司等于包工不包料。强省长提议要我们对公司发生领导关系,我的意见是我们已经大力帮助了,今后可以加强帮助,主要领导关系还是由省市委和省政府负责好。

    陈赓院长最后发言说:帝国主义时刻妄想侵略扼杀我们这个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战争还在打,战争威胁并未消除。虽然我们把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打退到“三八线”,但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我们没有现代化武器,就凭指战员为保卫祖国,自觉自愿地去流血牺牲那样高度的政治觉悟,远离祖国,用小米加步枪的落后武器,在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里,创造了打败现代化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及其十几个仆从军的可歌可泣的战争奇迹。全国人民把志愿军称作“最可爱的人”。战士们说:“我们敢用手榴弹打敌人的原子弹。如果我们也有美帝那样现代化武器,用不了两个月就能把敌人消灭光。”他们真是气吞山河,敢于藐视一切敌人。有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根源,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与建设,我们必须加快国防军的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我们这个学院加快培养现代化的技术军官去驾驭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这是党中央毛主席给的紧迫任务。参加军工学院建筑任务的全体干部工人担负这样一个紧迫的光荣任务,要在国防建设和军工建设史上写下你们的重大贡献。我们可以派一些政工干部协助工作。省市要加强公司各级领导和技术力量,随时向全体工人讲清楚创建军工学院的重要意义,鼓足工人的干劲,提高他们的革命积极性,象志愿军打仗那样,克服一切困难,加强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成任务。

    陈赓院长在六月七日的院办公会议上指示:李懋之应以主要精力抓建筑,兼顾一下正规化建设和九月一日开学的物质保证工作,除常委会和院办公会议以外,其他会议可以不参加。将五日会议情况,准备一个详细汇报材料,明年建筑计划写一个报告,二十五日带上材料,亲自去北京向黄老(克诚)和一波汇报一下,请他告政务院建筑工程部和总后营房部开联席会听你汇报。要强调省市设计和施工能力很差,明年建设任务更重,更复杂,光靠他们很难如期完成各系大楼和保证质量。请求建工部大力支援。

    七月四日我向黄克诚总长汇报,强调教学大楼工程量大,结构比较复杂,质量要求高,开工季节晚,只有进行冬季施工,昼夜赶工,才能赶上一九五五年教学进度的需要。这就会增大工程费用,20万平方米的建筑费预算需4000亿。我们会宽打窄用,不会浪费。黄老不大同意我们的计划,说和总后勤部研究一下。当晚我就打电话报告给陈赓院长。

    向薄老(一波)汇报后,他即通知建工部给解决困难。建工部很支持我院的基建工程,宋裕和部长指令副部长刘裕民负责抓这项工程。当时我同刘副部长商议决定今年10万平方米工程仍由松江省和哈尔滨市负责加强力量,按期完成。明年任务由部属设计院、东北人民政府设计院和哈尔滨市设计院到哈尔滨现场研究,刘副部长参加当场确定任务,分头设计。时间紧,光靠那一家也恐怕不能如期完成20万平方米的设计任务。施工力量可以由东北人民政府调5000人的工程队去,由省建设厅统一指挥两个公司,可以按期完成任务。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五:组成建委大建校舍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十八日正式组成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营房建筑委员会。建委会主任李懋之,委员有徐立行、张述祖、张复明、张友亮、高庆魁、高步昆、殷之书,沈正功、苏联专家一人。办公室主任张复明(营房管理处长兼),秘书组林洪枢,财务组赵道常,材料组马好学,政工组徐玉柱,技术室主任高步昆、副主任殷之书,技术秘书冯浩瑜,技术员张瑞琦、袁学郎、曹琦、杜杰、王家邦、屈稷高、王安球、李宗泽、游黎、陈雪樵、陶玉龙、严立人、陈建极、彭全矩、蔡华、张友经、杨青山、陈生喜,我方驻建筑工地代表申文勋(营房管理处科长)、施工员胡英、周炜、乔焕云、王仁才、李葆灵、陈佩玉,施工检查队队长穆长忠、政治指导员许森林,施工检查员80人(他们由各单位和练习团调来,集中训练学习识图用图知识,熟悉施工说明书。)另聘请周鸣XI教授为建委会顾问。当开始办公,即反复研究基建方案,工程项目,总体规划与施工计划等问题。确定建筑方针是大小项目均一次全盘设计,避免大小返工;工料完全包干,只管监督检查工程质量和分步骤验收;每幢房屋要求坚固适用、美观大方;仔细审定图纸,周密签订合同;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修正错误,避免走弯路;国拨材料我们代为申请,并铁运到站,车运到场,照价结算;财务转帐为主,分期拨付,严格核算制度。

    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五日,哈尔滨市建筑设计院王院长和几位设计师来院商谈建筑规划、计划与设计要求。我们谈了总体布局的初步设想和分期建筑计划。主要是:一九五三年计划10万平方米,建筑一个“八一”楼办公用,其余82至98号楼和大红楼是部分干部宿舍楼和教学员宿舍楼,实习工厂、食堂、仓库、水塔、变电所、小学校、幼儿园以及服务行业需要的房子及水电管道系统和部分道路等外部工程。一九五四年计划15万到20万平方米的教学大楼及辅助用房。一九五五年又得10多万平方米,主要是全院直属部处综合办公大楼,大礼堂,体育馆(包括练习馆、比赛馆、器械操馆、游泳馆),射击场,田径场,大操场。全院水电卫系统随各年工程进度建设。总的要求是房屋建筑要坚固适用,美观大方,教学大楼要气势雄伟,内部宽敞舒适,采光明亮,但要注意节约。每层楼道要三米宽,学员调课堂要列队行进,大门庭要宽敞,立柱要采用大理石,地面除门庭和安装重设备房间外,都采用木地板。要早动手设计,避免伧促上马,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的办法,延误工期。

    设计院王院长说:任务很重,我们只能先承担一九五三年的工程,明年的任务还得由别人承担大部分。他建议由哈尔滨市政府召集一次与建筑附属设备有关的各单位的会议,解决施工与教学用电力电灯电话,上下水道,煤气、暖气来源等问题。哈尔滨市建设局、卫生局、设计公司、工程公司,以及哈尔滨银行邮局也要参加,商谈学院工程如何与市政建设结合进行。

    我们即函请哈尔滨市政府,请召开这样一次会议。一月十八日市政府开会,我在会上先介绍了中央决定建立军事工程学院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学院建设规模,计划与要求工程完成的时间。哈尔滨市市长王一伦说:军工学院建筑任务重,时间紧,大家要当作头等任务来抓,军工基建各种需要,都要优先安排,保证工程进度不受影响。一九五三年设计任务由市设计院承担,即开始进行。一九五四年及以后的任务,由市设计公司研究,力量不够,可请上级帮助。施工单位由松江省建筑工程公司负责。一九五三年工程甲乙双方应即协商,签订合同,准时开工,完成今年的工程任务。将此次会议情况,通报省建设厅,确定施工单位与军工接头。军工可召集设计和施工单位开会,提出各自的要求条件,签订契约,由设计公司监督执行。王市长讲话后,各业务部门都表示大力支援军工建设。

    哈尔滨的气候是半年夏天,半年冬天,春秋两季基本上显现不出来。每年十月中旬就下雪封冻,来年四月中旬冰冻还不能融化。松花江冰冻可达两米半厚,土地冻层也有两米厚。每年四月中旬以后刮一场大西南风,松花江才能把厚冰融化。大地冻层也开始自表面向深部消化下去。所以种庄稼得抢时间,五月初土表面解冻尺许就得耕地下种,全年日照时间只有120—140天能生长庄稼,秋收晚了还得挨霜冻,危害庄稼成熟。在这样气候条件下给施工建筑带来极不利的影响。

    我们要求建房屋打基础要在两米以下才能摆脱冻土层,墙厚72公分,以上各层双层门窗,钢筋水泥构件要求现场浇注,又不能冬季施工,困难不少。军工的基建任务是不允许拖时间的,必须在三年多时间内完成60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否则不能保证按进度进行教学。设计单位尤其建筑工程公司都摇头担心,怕难以如期完成任务,不愿签订合同。哈尔滨市长吕其恩亲自出马动员,他们才把一九五三年的10万平方米建筑项目承担下来。以后的任务另议。施工单位提出包工包料可以,但建筑材料由公司申请,恐难保证按期进场。吕其恩市长决定:国拨材料省里负责,地方材料如砖瓦沙石市里保证,可指定几个砖窑专为军工生产。随后我又找了省长强晓初,能否保证三材及时供应?他说:计划经济,统得很死,今年需要的国拨材料,计划晚了,最好办法是双管齐下,省里有木材,钢筋水泥由军队请调,并负责运输进场。

    我在建委会开会,布置草拟设计施工合同,提出各建筑项目的造型与技术要求,与设计院共同协商出图日期。同时讨论了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五年重点工程的难度与请求上级解决难题事宜之后,我就带申文勋同志去北京向陈赓院长汇报,同时向总后营房管理部汇报。营房部范子瑜部长听了我的汇报后,他说:你们计划晚了一点,年度计划要头年做,国家计委才好安排。我与建工部陈部长约个时间,咱们一块去谈谈。强晓初省长讲的“双管齐下”意见,为了快,反而慢,会出现互相依靠,材料不能如期进场,会造成停工待料,延误工程进度。

    陈赓院长给建工部陈正人部长打了电话,陈部长主动打电话给范部长,约我们去谈。我将在哈尔滨市政府与松江省政府关于设计施工单位会谈的情况向陈部长作了汇报。陈部长说:去年九月周总理为创建军事工程学院召开的会议,我记忆犹新。你们筹备期间提出一九五三年建成总规划中占10万平方米的基建任务,我已立案挂在心上。北满气候条件与关内大不一样,要设计单位早日把材料分析表和单价分析表提出来。单价预估180万不应超过。材料军工非一般民用建筑,可留有余地宽一点。军工建筑所需国拨材料,我们按计划统一交总后勤部,分批下发,军运及时送到,省里不必为军工申请,这样更能保证及时供应。包工包料方式,公司要按国家建筑规程提出工程计划,分期转帐拨款,与军方结算材料费和运输费。业主要严格监督,对上级对国家负责,不仅要检查工程质量,还要认真进行详细经济核算,成本计算,帮助公司提高任务观点,克服商人营利观点。严防上当受骗。公司取费标准,国家均有明确规定,不能改变这个统一规定。不要认为包工包料,业主可以放手不管工料财务与工程质量,造成浪费,甲乙双方都要对国家高度负责。一九五三年的任务就交松江省负责完成。一九五四年和一九五五年的任务重,除松江省与哈尔滨市的设计力量外,可由沈阳设计院承担一部分任务。礼堂和体育馆也可由北京设计院承担,他们在北京可就近参考体育学院建筑。我们可以给他们先打个招乎。



    范子瑜部长说:国家调拨材料会议五日就结束了,不再接受预算了。我们回去研究研究,追加材料预算。但管线玻璃暖气片,图纸未出来,不好估算,希望尽快提出需要数量,呈请追加,国家控制有机动数,估计问题不大,国家物资局也考虑到你们的情况。过两天你再来谈一下,咱们把调拨材料计划定下来。我们与建工部主要争执在造价问题上,他们说:造价180元已考虑到北满气候条件因素。我们认为工程不是一般民用,造价要高,特别还要冬季施工,费钱更多,希望他们原则这样定,实用多少依实际核算。

    我利用等待总后营房部研究的时间,到总后所属的财务部、军需部、运输部、油料部、军交部“烧香拜佛”,请求照顾我院创建任务急、基建仓促上马,计划不具体、不及时给领导机关带来的麻烦。汤平、俞曼云等各部领导同志异口同声表示支持。

    一九五三年三月十二日申文勋从营房部了解到要给军工调拨到东北军区后勤部第一批木材4000立方米(计划要8000立方米),水泥6000吨(计划要7890吨),钢筋1400吨(计划1790吨)。室内材料因我们图纸未出,未提出详细预算,营房部正为我们估算。

    十四日范子瑜部长叫我去,告以总后首长已批准拨给我们的三大材料,交沈阳军区后勤部代发,让我们派人去东北军区后勤部接头。他说房屋造价每平方米180万(指旧人民币)是按你们总规划60万平方米平均估算的,按北满气候条件比关内造价平均增加百分之十五。材料估数也多,你们图纸出来后详细核实一下实需数,能退就主动退出来,不要犯本位主义,自己积压,影响他项需要。拨款原则上随材料分批下拨,财务分批拨付施工单位,由该公司支付各方。包工包料方式我可不管,但我供应材料是为不误工期,材料与运费公司应照付。要严加监督,抓紧检查,防止他们错认我供材料可以拖欠,防止他们发展商人手段,营利观点。这是国家任务,要教育全体干部和工人。我说谢谢范部长对学院建设如此操心。他说军委重点工程,没有经验,大家都应该认真负责。

    我向陈赓院长汇报几天来的活动情况,他很满意。我说基建花钱多,很不好掌握,还是要求总长批准我们实报实销才好,我们保证不浪费。陈院长立即给黄克诚总参谋长打电话,请他明确一下能不能实报实销?黄总长答复的很肯定:“要多少给多少,花多少报多少,节约与浪费全由你负责。”总后营房部范子瑜部长叫我去看黄总长给他写的信。信上说:对军工学院的建筑要尊重他们的意见,信赖他们去搞,已告陈赓对军委负责,反正我们也不懂,审核无根据,问题多矛盾多,为避免误事,不如照他们的意见去办,不要过多干涉,只掌握今年2000万款和10万平方米任务就行。我把黄总长的信抄下来,报告陈院长。陈院长说:“总部给咱们的财权很大,我相信你这个善于理财管家的山西人能管好。你赶快回去抓基建,破土开工以前我就回去”。

    我路过沈阳到沈阳军区后勤部联系一下,他们说:我们对军工建设没有领导关系,对你们都是按制度代领代发,制度以外的特需物资和财务,我们无权批,还得你们直接向总后报批,批给我们办,我们就照拨。这种办法对我们来说又方便又不方便。

    我回来后即召集哈尔滨市设计院和松江省工程公司一块开会研究贯彻执行建筑方针和签订合同问题。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互相提了合作条件,明确了各自的责任。合同拟定经哈尔滨市公证单位认可三方各自应负的权利的义务,验证盖章后生效。

    建委会技术室紧张审查哈尔滨市设计院送来的大量图纸,立面造型除81号楼、86号楼为V字型,87号楼、88号楼、90号楼为马蹄型外,其它各个宿舍楼均为一字型。技术室和办公室协同哈尔滨设计公司和松江省工程公司勘定各个项目的放线位置、暂设工棚位置和材料存放位置,拟定防火措施,以便公司开始室外暂设工棚的建筑。确定大地冰雪消融即开工。同时与哈尔滨市园林局联系,并由哈尔滨市设计院提出学院园林设计,院办公室准备组织种草种树种花。

    一九五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基建破土动工,在81楼进行了开工奠基典礼,陈赓院长铲了第一锹土,揭开了序幕,全院总规划6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任务从此开始。松江省建筑公司总经理边敬同志率领5000技术熟练的建筑工人,浩浩荡荡进驻到暂设工棚内,日日夜夜与我院近百名施工检查队伍并肩战斗在工地上。施工方法是流水作业法,速度比较快。我们的施工检查员实行固定的岗位责任制,每个工号的工地上设一组长,带几个检查员,各负责他应管的项目,直到这项工程验收。工程验收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我们三方共同进行,完了之后开联席会,总结经验教训,作出总结报告。

    一九五三年的工程并不复杂,除“八一楼”造型有园庭园顶外,学员宿舍每间20平方米,住四个人,干部宿舍82—85号楼是筒子走廊单间房,其余宿舍楼均是单元式,到一九五三年年底分散住在市区的干部就搬入新房。

    在一九五三年的工程进行中,陈赓院长就督促我们准备一九五四年工程计划与材料,他要求把全院建筑布局和各个楼房样式园林绿化规划,做一个模型。建委会研究几次,由于教学大楼的使用要求,无法提出具体意见,只有等苏联专家到后再研究。

    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和专家们于一九五三年五月十三日到达学院。我们编制有一个为专家服务的招待科,科长是申东初,工作作风细致深入,把铁路局交我们的大和旅馆粉刷一新,铁路局招待苏联专家的一班服务人员和西餐厨师统统留下。给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及其夫人在花园路准备的一幢小楼他不住,坚持要同大家住在大和旅馆。奥列霍夫当天就要我们扼要谈了全面情况,这种工作作风,令人敬佩。

    十四日首席顾问叫上我视察了全院各处,看得很细,问得很细。如文庙区多处未种花,化学实验室无抽风机,阅览室无地毯,炊事员应穿白围裙,打饭木盆应包铁皮,宿舍洗脸池不够用,助教宿舍少坐凳,餐厅不卫生……边走边看边谈,谈了有35条意见。他告我说:校舍建筑明年是重点,工程大、时限急,要求高,矛盾多,问题多,要抓紧,要各系准备意见,提出具体计划和使用要求,二十九日开会研究,部系领导和专家参加提意见。十四日下午举行了欢迎大会,陈赓院长致欢迎词,赞扬苏联政府的国际主义精神和无私援助。我们对建设这样一座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陆海空军综合性军事工程技术学院毫无经验,希望专家们把学院建设当作自己的事业,发挥你们的才智办好学院,为中国国防现代化培养最高质量的技术军官。奥列霍夫讲话,表示要尽全力把学院办成世界第一流的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会后设宴招待苏联专家,师以上干部和全体中国教授都参加了正式宴会。陈院长和首席顾问祝酒,宴会后举行了舞会,气氛十分热烈和谐。

    五月十九日上午,首席顾问奥列霍夫与陈院长面谈,提出以下问题:①顾问、院首长与系主任会面,例会定在每周星期二,有特殊事情临时约见,可不可以?②有哪些军事条令条例,实施情况要介绍给全体顾问团;学院自己下达的命令、规定也要介绍给顾问团,学院要执行的条令命令规定,顾问团也要执行。③学院编制表,干部配备全不全,处以上名单要给顾问一份。④最好在下周末开个建筑委员会扩大会议,由李教育长主持,各系主任、顾问参加,主要研究教学大楼与辅助用房的建筑面积与各种房间使用要求,他们就是提不出准确意见,也可以加重他们的责任,提高其积极性。

    陈赓院长说:我们能做的事做了一些,如学员补习文化,行政管理方面的一般规章制度,一九五三年通用房屋建筑等,但因顾问团没到,许多工作我们又不懂,如教学大楼建筑,体制编制,教育计划制订,正规军事管理与队列训练,养成教育等等,这些工作拖了四个月,未着手进行。现在你们到了,一切事情就可以全面上轨道了。

    奥列霍夫当即表示:“我们到晚了,很对不起。”

    陈院长立即解释说:你们对工作抓得紧,晚几天也不会误事。你提出的问题都照办不误,你以后随时可以指示教育长、政治部主任和各系主任进行工作。我是他们的首长,你也是他们的首长,对他们不要客气,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各种文件,不管上级来的还是学院颁布的党政行政文件都给你送一份。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说:与军队建设无关系的,与学院工作无关系的不必要给我。

    陈院长说:不仅文件应给你们,各种会议也要请你们参加,决不能把你们当成客人,这是朱总司令给我的指示,我已向朱总司令表示保证做到。条令执行情况由李懋之副教育长向你详细汇报,今后要把条令教育列入教育计划。建筑问题要抓紧定下来。

    奥列霍夫说:五月底以前顾问团的工作计划是:①研究学院组织系统应改应加部分;②研究教员院系怎样分配问题;③研究补习教育与助教工作;④研究武器和教学设备需要项目;⑤研究作息时间问题;⑥拟定教育计划,教育提纲;⑦研究校舍建筑,全面布局与教学大楼具体使用要求。以上问题提出方案后要同各有关领导和主管部门共同商议确定,希望院长帮助。院长是学院最高首长,最有权威,院长的结论就是命令,必须坚决执行。

    陈赓院长说:你参加的会我都参加,我不在时,各主管首长代表我参加,你尽管指示他们去办,他们对你的指示跟对我一样,会认真执行的。





    奥列霍夫说:我不能越权行事,做结论下命令还是你们去说。

    陈院长对首席顾问那种虚怀若谷的态度,尊重他们和完全信任他们的态度,使我们很受启发,懂得了和顾问如何相处,如何一道搞好工作。首席顾问的态度也是谦虚诚恳的,提问题都是笑脸商议的口吻,没有当“太上皇”的样子,使人感到亲切。

    五月二十二日,陈赓院长主持召开常委会,检查十九日陈院长与首席顾问所谈问题的执行情况。在徐立行教育长和张衍副主任汇报以后,我汇报说十九日下午我就召集各业务部门的负责干部开会,各项工作都做了具体布置,正在执行中。大家在会上提出30多个问题,前天我找首席顾问谈了十九日会后布置执行情况,又提出一些问题,主要的如军事五大条令条例是否在学院也要全面进行教育、贯彻执行,是否要列入教育计划,哪个部门负责?大家对执行条令还不自觉,推一推,动一动,游击习气未根除。野营训练场选在哪里好,如何建设,训练归哪个部门组织指挥?一九五四年建设重点是教学用房,希望顾问团仔细研究,一次提全各种使用要求,以便二十九日建委扩大会上定案,进行准备工作。和顾问团谈问题,定为每周二,一个时间不够,不是光谈原则方针问题,更多的是具体问题,特别在建院开始阶段,很多问题需要在你们指导下进行。规定了时间我们也好准备。首席顾问说:我喜欢这样迅速反映情况,提出问题。我们很需要了解具体情况,谈话时间应该多些,我们研究一下,可以分教育、行政、后勤、政治,规定在每星期是二、三、四、五的上午,有问题按时来谈,急办事情随时来谈,我也会随时叫你们。

    陈赓院长作结论:我们需要顾问具体指导工作,顾问需要了解具体情况,我们是“拿来主义”,把他们的经验都拿来。新任务咱们不懂的问题多,办法都由他们出,一切听他们的,把经验认真学到手,慢慢变成自己的。谈问题有不同意见也不要当面顶撞。如政治思想工作咱们不按他们那一套办法,也不能完全不按他们的办法办,遇到这样情况,就要讲究方式方法,以虚心诚恳的态度介绍我们的作法,实在不便接受的办法,可以告他说:“我向上级反映”。总之,我们要以学生对待老师的态度,去对待尊重顾问团对我们的帮助,搞好团结。

    有些武器装备已到院,各系要求建临时仓库,在此严寒地区,临时仓库也得砖木结构,今年就有新房可以调整使用,现在建临时仓库是浪费。要紧紧掌握住不能盖这种临时房子。大的装备可以盖大苫布。社会主义一个原则是节约,对能省的钱不省就是浪费。我们国家初建,底子很薄,花钱地方很多,虽然中央军委大力支持我们,我们要自觉有个国家观念,全局观念,不能有本位主义,光顾自己。对各系什么都要新要大要好要多的浪费思想要紧紧卡住,要进行教育。二十九日开建筑委员会以前,李懋之先召集各系主任把这个精神谈一谈,把建筑方面的原则要求有个统一认识。要各系把各自建筑面积,占地面积,具体项目,在扩大建筑委员会之前先提出来,你心中要先有个底数。各系要求要告我。

    二十六日我召集各系主任开了会,会后向陈院长作了汇报。各系提出的建筑使用面积均超过国家定额标准,如上级规定大小教室、实验室是按学员每人平均8.5平方米,我们是9.5平方米。教学用房与学员生活用房,平均每个学员分担18平方米,我们为50平方米。这个问题我在筹备委员会时向建工部陈部长提过我们军事工程技术院校的特殊需要多,陈正人部长同意按我们需要设计。他说:咱们没办过这样学校,按专家意见办好了。各系专家提的要求都高,使用面积都宽大,还想自成体系,应有尽有,如都要有自己的俱乐部、演戏舞台、图书馆、体育馆等。平房建筑如大型实验室、武器陈列室等还要一个一个单建。大家想到一点提一点,工作实在不好办。我院建筑总规划已有大礼堂和相当完备的综合体育馆,各系此项建筑实在不必要,且会破坏全院总体布局。教学大楼未开建,教学和全面工作已铺开,提出不少临时要建的房子,想按部就班工作与上课学习,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我们当前的原则只能是合理建筑,不合理使用,现有房子新旧大小要将就着用,挤着用,调换着用,度过今明两年的困难。陈院长同意这些原则。我建议院长找首席顾问谈谈,大问题应有个一致意见,免得在扩大建委会上争论不休。

    次日陈赓院长叫我同首席顾问谈了以上情况和意见。首席顾问说:各系提出的使用面积都超过国家定额,那是一定要超过的,不能同地方民用院校比。五个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能结合在大楼里的各个项目,都建在楼里,结合不进去的项目可以单建,如风洞群实验室,大型兵器陈列室等,但各系都建自己的俱乐部、体育馆是不必要的。各系大楼里有个小型图书阅览室和文艺活动室还是可以的。主要是全院共用的礼堂、俱乐部、体育馆应尽量设计的完备一些,宽敞一些,设备完好一些。北满冬季长,半年在室内活动,军事院校应重视体育活动。后天开扩大建委会,各系主任、专家组长和各有关教授会主任都参加。

    五月二十九日我主持召开扩大建筑委员会,参加的人有陈赓院长,首席顾问,副首席顾问,各系主任,各系专家组长,各有关教授会主任和建委会全体干部。

    陈赓院长首先讲话,他着重说明党中央、毛主席让我们创建这个学院对国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和它在我国建军史上将占有的重要地位。我们接受任务后,为了快出人才,我们提出的“边建边教边学”这个建院方针,周总理、朱总司令和政府与军队有关领导都赞成,并且表示都将大力支持。但是我们不懂得如何建设,如何开步走,好在苏联政府派奥列霍夫为首的顾问团来具体帮助我们,这就增强了我们完成任务的信心。他们87个人都是知识丰富,办军事工程学院富有经验的将校级高级教授、工程师,在他们的无私帮助下,我们这所在国内无先例,在世界称第一的军事工程技术学校一定能办得很好,为国防现代化做出重大贡献。

    我们建国刚三年,成绩虽然很大,但是困难很多。农业国的基础,战争的破坏,现在还在打仗,还有天灾,第一个五年计划刚开始,百业俱兴,百废待举,花钱的地方很多很多,钱从哪来?节约、节约!我们不能认为我院重要,中央大力支持,就不顾国家全面建设,打乱国家建设计划,什么都要大要好要新。我们必须兢兢业业,小心谨慎,既要建设好,又不铺张浪费,要紧紧掌握这个原则。

    当前特别是在校舍建设方面,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需要,必需按计划如期建成,一天也不能延误。今年10万平方米是一般建筑,没有特殊需要,时间不能等,但我们边提要求,边设计,边修改,边施工,这不行。这是违反程序,违反规律的。下手已晚,仓促上马,难免出错,如内燃机实验室,说是急需,自行设计,开工,专家一看不行,得重新搞。又如实习工厂的设计,我们需要钢材45吨,设计单位计算需要145吨,我们再不懂也不至于相差到如此地步。好在我们还有高步昆、殷之书两位专家把关,不然会造成许多浪费。李懋之说各系都提出今年要增加项目,也有理由,如有些装备设备已到院,无处存放,怕风雨损坏。这要求不能说不对,爱护国家财产嘛,人人应该如此。但是要知道我们国家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按比例发展生产,今年10万平方米提出的晚,两千个亿基建投资已超过,这已受到上级批评,若再临时增加建筑项目,追加预算上级不会批,我们也不能改,乱改设计,影响施工进度,今年的建筑任务就难以完成。建筑不是垒积木,可以推倒重来,要求增加或改变项目,不能允许。大型装备可以搭席棚,盖帆布。哈医大交我们四万平方米房子,一、二期学员千余人,共用教室,轮番使用教室,不行就按陈毅副总理讲的,可以学抗大在树林里边上课。干部教员办公,可以一张桌子两人用。宿舍未建起来,可以在市里租借房子。共产党员是不怕困难的,大家要同心协力,克服这两年过度中的困难。

    明年的建筑任务是重点,各系教学大楼和配套建筑必须建起来,不能影响后年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进程。设计要求坚固、适用、美观、大方。施工要求质量要好,花钱要少。这首先要求我们能提出合理的使用要求。明年工程量大,结构比较复杂,各专业要求不同,无标准图纸可以共用,这就增大了设计量、施工量和我们的审查量。任务重,时间紧,各系统要抓紧时间,同专家一道,认真研究,多听专家意见,一次提出今后全面具体使用要求,送交建委会综合审查,做到多快好省建成学院。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指出:陈院长提出的建筑原则,就是既要好,又要省。我在北京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接见,对建设军事工程学院,给予我们顾问团以重托。建筑任务规模大,时间紧,要抓紧时间将总体方案和各种房号的具体使用要求,从总平面布局到各种房间大小高低,安装什么设备,管线照明等所有设施,提得越具体越好,不要提出方案后,在设计与施工进行中又修修补补,改来改去,使主管建筑的李副教育长莫衷一是,那就必然延误工期,打乱计划,造成浪费,耽误使用,完成不了国家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

    我在会上介绍了学院建筑总平面图的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各系共建一个综合教学大楼,象莫斯科大学那样,坐东向西,骑在文庙街东头。这是徐教育长和教育副首席顾问叶果洛夫同志的意见。第二个方案是五个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根据地形条件,院办公大楼和连在其后的大礼堂,坐北向南,空军系和炮兵系在文庙街东头,夹街相对建两个教学大楼,海军、装甲、工兵三个系在院办大楼后,北东西各建一个教学大楼,院体育馆连接大礼堂后,向北开门,与海军等三个系分东西南北相向,中间留一个大操场。这个方案是我同各系的意见。要把这个总体布局先确定下来,然后再一个系一个系讨论各自的建筑要求。

    再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是各大楼立面造型。叶果洛夫主张是俄式的,即大家形容它是“火柴盒”式的,墙面平板,屋顶是“女儿墙”,铁皮屋顶。我主张是墙面要有线条,屋顶要中国式的飞檐抖拱结构,宫殿型大屋顶,不搞雕梁画栋,只要蓝绿色勾画的朴素花纹,灰色瓦屋面,高屋脊两端各蹲一个与楼高匹配的“大老虎”模型,四角挑檐上按各系的武器装备制成小模型摆上一排,如空军系摆各型飞机,炮兵系摆各型大炮,海军系摆各型舰艇,装甲兵系摆各型坦克,工程兵系摆各种工程机械,大楼墙面都是灰白色水刷石,这样朴素大方,气势雄伟。有同志提出屋顶上琉璃瓦,那样花钱多,太显眼,我不同意。叶果洛夫坚持他的意见,我坚持我的意见,各系主任都同意我的意见,说这样气势雄伟庄重,有学院的特点。这个有争议的问题,请院长最后确定。





    陈赓院长怕和顾问搞僵,说大楼造型问题与实用价值关系不大,可以照副首席顾问叶果洛夫的意见办。我说:中国人喜欢自己的民族形式,大家也都同意这样形式,设计单位也想搞这种形式,我希望按多数人的意见确定下来。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说:现在的综合性军事工程学院好比一只老母鸡,下的蛋要分给各军兵种的。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各军兵种技术装备的增加,现在的五个系将来将成为各军兵种直属的工程学院,军工的任务将改变为研究设计尖端武器装备和特种设备。不管几个系集中在一个大楼内会互相干扰,因为各系专业不同,设备各异,各有特需,还是各建一个教学楼合适。至于造型,各个民族都有各自的民族感情,喜爱自己的传统风格,既然形式与教学使用价值无关,那就按李副教育长的意见决定好了。听了李副教育长设想的大楼造型,含意很好,高屋脊上两端蹲两个“老虎”,可以象征解放军的威武,它雄姿勃勃保卫着社会主义建设;我赞成这个造型。各系专家组长都同意首席顾问的看法。

    最后陈赓院长决定说:按奥列霍夫同志的意见,五个系各建一座教学大楼,搞中国式的大屋顶。

    根据军委批准我院学员定额是5000人,教职员工与学员要求比例是二比一,陈院长指示我们建筑按5500学员计算,留一点发展余地,今后会有研究生和进修生的。学院确定各系学员定额是:空军工程系1500人,炮兵工程系1250人,海军工程系1250人,装甲兵工程系750人,工程兵工程系750人。各系机关均设三个副主任和三个处,即教务处、行政处和政治处。系属专科教授会按顾问团的初步意见是空军系设五个专科28个教授会,炮兵系设五个专科9个教授会,海军系设五个专科26个教授会,装甲兵系设两个专科8个教授会,工程兵系设四个专科15个教授会。各系机关和教授会均在一个教学大楼内,除大型实验室外,尽量减少在大楼外单建项目。哈医大交给我们的王字楼、致知楼和呼吸系楼改建为基础课17个教授会和教室、实验室。预科就利用马蹄楼和工字楼。按此编制请各系与教务部提出建筑和改建详细计划。

    国防机密问题各国都十分重视,尤其搞现代化建设。军委规定我院为绝密单位,经院长批准,现确定各单位代号为:空军系叫一系,炮兵系叫二系,海军系叫三系,装甲兵系叫四系,工程兵系叫五系,学院代号叫“一零三部队”,施工工地和对内对外一律用代号称呼。

    讨论中对总平面布局各系都同意第二方案,即各系各建一个教学大楼,配套项目除大型装备不能进大楼,必须单建外,如风洞实验室、停机坪、大炮、坦克实验室,航空、航海实验室,工程机械实验室以外,都尽可能集中建在大楼里。各系学员宿舍和食堂建在系大楼旁。系用地皮要各留一个小操场,三、四、五系可利用大操场。

    各系除同意以上总体方案和建筑项目原则外,一系要增加飞机滑行场、射击场,二系要增加炸弹坑、弹药库、靶场,三系要增加室外航模试验大水池、松花江边建船坞,四系要增加停车场、坦克练习场、靶场,五系要增加大型工程机械库,野外作业场。

    各系都提出教学大楼,内外都要坚固、适用、美观、大方,不要小里小气。大楼各房间要宽敞明亮。并要求大楼和楼外实验室和库房都要在明年八月一日前建成,不然要耽误九月一日开学使用。我说从今年开工情况看来,很难在“八一”前完成。政治部和队列体育教授会也对大礼堂、体育馆提出房间要宽大明亮,设备齐全,装修朴素大方的要求。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指出:建筑必须根据学院体制编制,各系规模任务,专业设置,教员多少,学员多少,班组大小,学制长短,有什么特殊需要等等因素,再依据国家财政许可,仔细研究,既要本着节约精神,又必须保证教学科研需要,提出必需理由和精确数字。这是个重要原则。顾问团要同各系领导,各教授会反复磋商,一次提出使用要求,早日送交建委会审定,报陈院长批准执行。建筑除满足教学用房外,还必须满足科学实验所需要的各种实验室,试验工厂和场地,要使学员在实验、实习、试制各个环节中都能亲自动手,熟练技术。

    陈赓院长最后作结论:今天经过大家认真讨论,使我们的建筑方针更明确了,但光有方针不行,更重要的是要尽快提出详细设计资料。奥列霍夫讲的几个原则精神,不仅指导当前工作有意义,对今后各项工作都是应遵守的。

    各单位所提建筑要求,既照顾到教学必需,又照顾到节约,这是正确的负责态度。我们首先应该是照顾教学必需,应抓住这个主要方面,不能片面强调节约。对教室不能因为要节约就共用,轮流用,尤其小教室,辅导室、实验室一定要各专业、各教学班专用。但办公室有些可以共用,科以下干部两三个人一间是可以的。各系可在大楼内建一个小型图书馆文娱室,体育馆不要建,总体布局就照第二个方案。

    首席顾问提出的建筑使用要求意见表,建委会应在六月一日以前发到各建筑单位,各单位要在六月十日报到建委会,包括王字楼改建工程。六月二十日以前建委会分头与各系精打细算仔细研究核实,共用项目要三方一同研究。三十日以前将明年建筑计划和经费预算整理好,经我批准后,尽快送呈中央军委总后勤部和政务院建工部审批。

    我们是技术学院,从长远着眼,在总体规划中应列入一个大项目,即综合试验试制工厂,各种科研成果要拿到工厂去缩小比例或就按一比一进行试制,成功后交生产厂去批量生产。

    会后,炮兵系主任赵唯刚同志说我不应该在大会上当面反对陈院长,这话使我“丈八和尚,摸不着头脑。”我问他那一点是反对陈院长意见的?他说:“大楼造型院长同意叶果洛夫提的苏联样式,你不同意,说中国人喜欢中国形式,好像说陈院长不是中国人。”我说我未意识到这是反对陈院长的意见。当下我去问陈院长是否感到我在会上顶撞了他?陈院长说:“这话莫明其妙,我没听出那一点是顶撞我?”我说明赵唯刚的话以后,陈院长说:“他是外国人的习惯,我在作结论之前,大家有不同意见,提出讨论是正常现象,不必介意。今后在工作上我们不懂的事,要大胆提出意见,不要掩盖自己的观点。”

    建委会的同志们紧锣密鼓,日夜审查各系提出的建筑计划,各系报数综合起来共23万多平方米,经过压缩之后,各系建设面积如下:一系大楼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54000平方米。二系大楼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38000平方米。三系大楼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41000平方米。四系大楼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19000平方米。五系大楼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加上大楼外的附属建筑共计19000平方米。院办公大楼、大礼堂和体育馆建筑面积合计两万多平方米。总计建筑面积为199000平方米。建筑费估用4000个亿,呈陈赓院长批准后上报。

    建委会根据全院建筑总平面图和各单位提供的建筑项目位置、使用地皮面积和各系大楼样式,组织木工,在技术室指导下制作全院建筑模型。并制作一个大沙盘,在沙盘里将全院园林绿化布置和大小道路交通规划出来,“种上”象形的花草树木,然后将各个大的新旧建筑物的木制小模型摆在各应占的位置上。古色古香的文庙建筑是琉璃瓦大屋顶,红围墙、高牌楼,把这座文庙古迹保留在院中央,增添了一份景色。把孔夫子的大成殿作了图书馆,两边的厢房作了专家办公室,苏联同志很满意。俯瞰整个大沙盘,俨然像个大花园。学员课余之暇,在树林花丛之间,游息散步,活动身体。这个沙盘模型后来送到北京,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有关首长和部门,政务院薄一波主任和教育部、建工部领导及部属设计院的设计师、建筑师看了沙盘模型,听了介绍,一致认为学院规模大,有气魄,是第一流的大学校园。建工部设计院提出愿意承担军工学院的建筑设计任务。

    六月一日,陈赓院长在办公会议上指示:扩大建委会议决定的工作要抓紧落实。抓新建是重点,当前还应抓紧旧房改造,迎接九月一日开学需要。发展快,任务紧,物质保证工作繁重,三个月内要把旧房改造好,教学设备准备齐全。徐立行和李懋之要协同营管处、各基础教授会负责人现场勘察,如何需要,如何改建,要在现场定下来,一次设计好图纸,不要改来改去,误时误事。要尽快组织施工,制作教具营具,保证开学需要。

    以教学为中心,办学校要始终贯彻这个中心,这个方针是不能改变的。在教学过程中把科学研究带动起来,既要出人才,又要出成果。改建王字楼、呼吸系楼和致知前后楼要注意实验室的建设。实习工厂也要在今年年底建成,安装完毕。这都是一年级和二年级学员学习与实习实验必需的设施。教育计划批准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条例》批准后,就成为学院纲领性文件,要认真实施。各部门要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教学进度各阶段的各项保障工作。但中心工作部门制订具体工作计划时要考虑全盘工作的配合条件,不要把中心当作唯一的,唯我的,那样,各部门的团结工作搞不好,你的中心工作也不可能完成得好。教育部门本身工作也要各阶段有各阶段的中心,这就是要学会毛主席说的弹钢琴的工作方法。

    野营训练场选在哪里,李懋之可去找李延禄副省长,他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军长,北满地形很熟悉,请他提供一个合适地点,或几个地点,都绘一张地形图,我们好出去勘察选择。野营需要些什么条件?达到什么训练目的?你可向首席顾问请教。这也是低年级学员需要进行的课目,开学以后,我们协同顾问和各系主任去现地勘察定点。不一定要建房子,每年用上一两个月,大部时间闲置着是个浪费,可用帐蓬或活动房屋。

    六月三日,首席顾问让叶果洛夫负责校舍建筑事宜,叶叫上我和张复明、高步昆、殷之书、申文勋等到各工区巡视了一番,了解到施工进度太慢的情况,他说:今年的新楼不如期建起来,改建旧楼作教学用,旧楼也无法调济出来,九月一日开学,必然要受到影响。他建议由陈赓院长召集地方领导建筑的党政首长和设计单位及工程公司的经理、工程师开一个联席会议,有效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六月三日下午我在电话上同松江省长强晓初、哈尔滨市长吕其恩商议开这样一次会议,我说陈院长希望你们省市领导能来听一听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三方的意见。强省长立即决定六月五日上午来学院开会。参加会议的有四个工区的工程队长以上干部、公司经理、设计师和设计公司经理,我们的施工检查队各组长、建委会全体干部。省委书记李长青、省长强晓初,市委书记王一伦、市长吕其恩和省市建设厅、局长都来参加会议,了解工程情况。陈赓院长、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和叶果洛夫都亲临会场听取汇报。汇报的问题不少,综合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问题:1.设计质量太次,错误修改的地方多,返工多,又不按规定交付图纸,常与土建队发生矛盾,影响施工。2.施工队伍技术水平低,组织不健全。思想问题多,工会起作用不大,威信不高,现场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弛,政治工作跟不上,工程计划很不准确,工程进度缓慢。

    省长市长在会上听了汇报后都做了检讨性发言,说对现代化国防建设认识不够,对建设现代化国防军急需的军事工程学院建设重视不够,都未亲自抓这项大工程,请陈院长多加批评指导。会后要立即整顿公司组织,加强各级党政领导,加强党团员和工会干部,加强技术骨干力量,除省市委和政府指定副职领导干部负责这项工作外,希望学院与公司发生领导关系,不要光是“甲乙方关系”。李长青书记说:设计与施工,特别是工程技术干部奇缺,不好调整加强,希望陈院长和我们都向中央反映这些问题,要求支援。松江省工程公司边敬经理表示愿意接受学院领导。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说:我们来晚了,学院建筑计划提晚了,使设计施工都准备的不充分,这有客观原因。现在是研究如何抢时间,赶速度,保证质量,按期完成任务的问题。省市领导同志对学院建筑工程重视了,积极负责的态度,问题就好解决。学院建委会和设计施工单位三方要密切合作,完成今年建筑任务。明年建筑任务更重,要求也比较复杂,大家要早作准备。叶果洛夫只说了一句话:“国家出钱用人,搞不好工作不行,完不成任务受罚”。

    我在会上指出:合同规定公司是包工包料形式,实质上将要变成学院来“包工包料”。如请领调拨材料我们已经管了,运输材料我们也管了,公司等于包工不包料。强省长提议要我们对公司发生领导关系,我的意见是我们已经大力帮助了,今后可以加强帮助,主要领导关系还是由省市委和省政府负责好。

    陈赓院长最后发言说:帝国主义时刻妄想侵略扼杀我们这个新的社会主义国家,朝鲜战争还在打,战争威胁并未消除。虽然我们把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打退到“三八线”,但付出的代价是很大的。我们没有现代化武器,就凭指战员为保卫祖国,自觉自愿地去流血牺牲那样高度的政治觉悟,远离祖国,用小米加步枪的落后武器,在艰难困苦的恶劣环境里,创造了打败现代化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及其十几个仆从军的可歌可泣的战争奇迹。全国人民把志愿军称作“最可爱的人”。战士们说:“我们敢用手榴弹打敌人的原子弹。如果我们也有美帝那样现代化武器,用不了两个月就能把敌人消灭光。”他们真是气吞山河,敢于藐视一切敌人。有帝国主义存在,就有战争的根源,为了保卫祖国的安全与建设,我们必须加快国防军的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我们这个学院加快培养现代化的技术军官去驾驭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这是党中央毛主席给的紧迫任务。参加军工学院建筑任务的全体干部工人担负这样一个紧迫的光荣任务,要在国防建设和军工建设史上写下你们的重大贡献。我们可以派一些政工干部协助工作。省市要加强公司各级领导和技术力量,随时向全体工人讲清楚创建军工学院的重要意义,鼓足工人的干劲,提高他们的革命积极性,象志愿军打仗那样,克服一切困难,加强工程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按时完成任务。

    陈赓院长在六月七日的院办公会议上指示:李懋之应以主要精力抓建筑,兼顾一下正规化建设和九月一日开学的物质保证工作,除常委会和院办公会议以外,其他会议可以不参加。将五日会议情况,准备一个详细汇报材料,明年建筑计划写一个报告,二十五日带上材料,亲自去北京向黄老(克诚)和一波汇报一下,请他告政务院建筑工程部和总后营房部开联席会听你汇报。要强调省市设计和施工能力很差,明年建设任务更重,更复杂,光靠他们很难如期完成各系大楼和保证质量。请求建工部大力支援。

    七月四日我向黄克诚总长汇报,强调教学大楼工程量大,结构比较复杂,质量要求高,开工季节晚,只有进行冬季施工,昼夜赶工,才能赶上一九五五年教学进度的需要。这就会增大工程费用,20万平方米的建筑费预算需4000亿。我们会宽打窄用,不会浪费。黄老不大同意我们的计划,说和总后勤部研究一下。当晚我就打电话报告给陈赓院长。

    向薄老(一波)汇报后,他即通知建工部给解决困难。建工部很支持我院的基建工程,宋裕和部长指令副部长刘裕民负责抓这项工程。当时我同刘副部长商议决定今年10万平方米工程仍由松江省和哈尔滨市负责加强力量,按期完成。明年任务由部属设计院、东北人民政府设计院和哈尔滨市设计院到哈尔滨现场研究,刘副部长参加当场确定任务,分头设计。时间紧,光靠那一家也恐怕不能如期完成20万平方米的设计任务。施工力量可以由东北人民政府调5000人的工程队去,由省建设厅统一指挥两个公司,可以按期完成任务。
    七月七日晚八时,黄克诚总长在他家里向我说:从国家整个财经、材料、建筑能力来说,很难批准你们20万平方米的建筑要求,仍应按10万平方米准备,或等彭(德怀)回来再批。教学急需,还可以修一些临时房子,有了钱再修正式房子。你们的建筑总规划应按五年完成,三年不行。我说:总规划60万平方米五年是按计划安排的,因为要赶上教学进度需要,明年要建成五座大楼,各系提出的共有23万平方米,我们尽量压到20万平方米,10万平方米无论如何不够,要减只能减院办公大楼和大礼堂。修临时房子不合算,长期计算,那是浪费。黄说:你们今年10万平方米有完不成的危险,应检查是否有冒进思想?我们党在历史上吃冒进的亏太多了,你们明年的工程不应当贪多。不管彭回来批准多少,工程准备工作应早下手。这样大工程准备仓促,计划不周,程序紊乱,掌握不住投资、进度和质量是很危险的!你应特别注意,花钱太多,责任太大,弄不好会犯错误,受处分的。你们考虑问题和解决问题要从整体出发,人家连宿舍还没有,你们修大礼堂就够照顾的了。国家有赤字,农民负担重,反动分子制造动乱,朝鲜即使能停战,费用也少不了。明年国防费不会比今年多,建造武器的工厂也很急需,所以只能给你们10万米建筑指标,实在要增加,就只好报请中央批示。

    陈赓院长七日下午到京,次日上午我将昨夜黄老叫我去他家谈的情况向他作了汇报。陈说:黄老讲的道理都对,我们不是不识大体,不顾整体,但说服顾问团不容易。看来不找“上帝”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七月十日陈赓院长谒见毛主席。毛主席问明来意是解决学院要教员和建筑问题,即请朱总司令到场一起听汇报。陈院长将九个月来学院建设情况,扼要作了全面汇报。然后提出对国内外形势和急需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看法,提出学院培养任务急,教员缺,建筑规模大,国防经费少,总长不愿批明年20万平方米的五个教学大楼。整个教学设施配套建成,需要投资5000亿。我们也考虑到国家困难,想放慢建设速度,减少投资,但顾问团不同意。还有增加顾问、师资、干部、学员和器材调配等问题,都希望解决。

    毛主席说:你对形势的分析很对。战争还在打,战备不能放松,苏联援助我们的现代化武器装备正在不断送到部队,光靠几个顾问指导不行,急需有自己的军事工程技术干部。陈赓提出的问题,我看都能解决。回头问朱总司令:“你的意见呢?”

    朱德总司令说:我同意主席的意见。朝鲜战争的经验教训,要求我们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军工学院培养现代化技术军官是部队搞现代化的一个先决条件,有武器没人去驾驶不行。国防费是少一点,但应分别先后缓急,有重点开支,军工学院所需经费,应该充分保证。

    毛主席说:陈赓,你去召集军政有关各部首长,开会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陈院长说:我召集这样会不合适,名不正,言不顺啊,还是请主席告总参谋部召集好。

    毛主席说:就由你去告黄总长,召开军委扩大会解决问题。毛主席又问陈:你有没有兴趣办这个学院?想调你到军委来。

    陈院长说:我很愿意办这个学校,而且兴趣很高,请主席批准我办下去,多学几年现代化军队建设知识,以后再说调不调的问题。陈院长接着说:军工学院九月一日开学,请主席写个训词,并为“学报”起个名字。毛主席说:我已是个官僚主义,不常写东西,交肖向荣(军委办公厅主任)起个草,我修改修改。校办报纸可以叫‘工学’,只两个字,我可以写。

    毛主席慧眼识英雄,对陈赓过去的功绩和未来的作用了如指掌。他这次对陈院长打了这个招呼,一九五四年就任命陈赓为国防部副部长兼总参谋部副总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仍兼军工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但陈还是重点抓军工建设。

    七月十二日陈赓院长说:昨晚见到周总理,谈了与毛主席、朱总司令谈话情况,周总理同毛主席的精神一样,大力支持办好这个学院,要人尽量抽,要器材尽量给,建筑计划照准。周总理说:明年建筑任务数量大,要防止完不成任务。宋裕和(建筑工程部长)说有力量完成学院任务,不要轻信,他爱说好听的,你们要跟在他屁股后边抓紧催他办,免得落空。陈赓院长向我说:现在军工建院事,闹得满城风雨,虽然,中央领导全力支持,但各军兵种抽调干部并不那么慷慨,各系来要干部,要器材装备,都没有充分得到解决。军委总顾问柯托夫从苏联回来,召集顾问开了会,批评了军兵种首长,周希汗(海军副司令)挨批评更多。顾问的精神很好,他们懂得我们学院对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顾问大叫一通也好,让他们继续叫下去。我们越是有毛主席、周总理大力支持,有求必应,越是有顾问积极帮助,事事关心,我们就越要谦虚谨慎,兢兢业业把事情办好。要充分估计到建院初期的困难,也要照顾到各军兵种建设初期的困难,不要以为有了“尚方宝剑”就骄傲自大,到处张牙舞爪,盛气凌人。现在我们炮兵系要干部特急,海军系要干部特多,空军系要干部特强,整体观念都不够,惹人讨嫌,如不力戒骄傲自大的态度,就会走到使人人敬而远之,困难更多的危险境地!要向各方大小“庙门菩萨多烧香”,搞好关系,才能得道多助,取得大家的帮助。今后各系向各军兵种要求解决问题时,院里要掌握紧一点,千万不要认为有中央撑腰就逼人过甚,说话声大气粗,与各方搞坏关系。对当地党政领导和机关部门也是这种态度。你今晚就打电话给徐立行和张衍,说说这些情况,并转告各部各系,但不要给顾问讲,以免他们要求更大更多更急。

    七月十三日军委例会,扩大政务院的人事部、高教部、和建工部长参加,解决军工学院问题。陈赓院长简要谈了建院进展情况和困难以后,提出以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员问题,按编制基础部需要教员877人,各系共需教员1640人。九月一日开学前急需再调教授50人,现任助教100人,大学毕业生300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研究生应全部调给我们。

    2.学员问题,第一期完全是从部队调的高中毕业生,或大学肄业生,在部队当秘书、参谋、干事,组织选送来的。第二期拟招800人,完全从部队选调有困难,可招部分地方高中毕业生。军工学院是陆海空军综合学院,顾问要求各系干部学员均着军兵种服装,生活标准要高。

    3.干部问题,按编制尚缺百分之四十,需要军兵种都调一些(附表),充当专科和教授会主任。还得调一批翻译。

    4.编制问题,顾问团坚持一长制,要设三个副院长,分管教育、行政、政治,不要教育长和政治部主任。部系专科不设政治委员。

    5.建筑问题,一九五四年要建成五座教学大楼20万平方米,加上各种配套设施,共需要投资5000亿,一九五五年全部建成。

    6.顾问再要求来60人,按现编制各系共有专科23个,教授会86个,都需要有顾问。

    7.学制问题,全部用苏联教材,顾问意见是五年十个月学完,我们需要早出人才,拟减少课程,按四年制安排,行不行?

    8.教学需要的武器装备器材,顾问要样样都有,去年冬天已确定原则,现有即给,现无代为订购,凡进口两件必给军工一件。希望总军械部和各军、兵种能予保证。

    9.今年九月一日开学,亦即军事工程学院正式成立,顾问要求开学典礼要隆重一些,请总参通知有关首长届时参加。

    陈院长把学院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摆出来了。黄总长说:“国防现代化的两个关键问题,一个是南京军事学院培养战略战役战术指挥干部,一个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培养掌握现代化武器装备的工程技术干部。这个问题中央军委很重视,陈院长提出的问题,大家都应根据主席总理的指示精神,慷慨予以解决,特别是教员、学员、建筑三大问题要力求解决好,快解决,这个会上希望确定下来,报告总理。”

    安子文部长说:去年冬哈军工筹备期间提出的调教授问题,教育部基本上给解决了,不过那只是个‘杯水车薪’,按需要差得很远。哈军工第一期九月一日就要正式开学,开基础课的教员也不够,为解决‘燃眉之急’,陈赓院长提出的数目,教育部应该满足他们这个要求。

    高教部长凯丰同志说:今年高中毕业生54000人,大学招生7万人,差数很大,但哈军工要800人,可以优先满足。教员问题,困难较大,去年冬给哈军工调教授也未按要求调够,指定要50人,只调去42人,还费了很大周折。师资最缺的是理工科,现在我们理工科院校学生与教员,连讲师、助教在内比例是十比一,师资紧张过分,还有好多课开不了。苏联课程重,吃不消,大家有意见。因师资缺少,有的要求减少招生数,有的要求修改教育计划与教学大纲,减少课程时间,或延长学制,五年毕业,硬学苏联的教学制度与内容,师生身体都会垮下来。工业建设任务重,干部培养不出来,这个矛盾很突出,应该集中师资,确保重点,否则,什么也不能减,拆东墙补西墙,结果都垮。哈尔滨工业大学陈康伯说59个研究生可以全部给军工学院,那做不到,因为那是各大学送去培养师资的,必须回原工作单位,如果确定调也可以,那就等于调各校师资。请陈院长考虑用那些研究生代替教授合不合适?(陈当即插话说:那不行。)今后方向主要是自己培养,各院校都得走这条路。

    各军兵种首长都说调干部有些困难,但都保证按所提数目照调,只希望分散调,集中抽调困难多。对所需教学武器装备仪器设备均予以保证。

    总政副主任肖华说:应照顾大家的困难,可以分散调,尽可能满足军工要求。原确定由总政抽调100名大学生,肖不表态。陈院长说:大家集中调有困难,那就按我们所提数目分两批调到,特别是教员,第一批百分之六十,要在九一开学前半个月报到,第二批百分之四十也得在下学期开学以前到院,不然就开不了基础课。

    黄总长作结论说:五年计划任务重,各行各业都要上马,尤其工业战线,都要工科毕业生,教员都缺,困难不少,但不抓住重点不行。工业建设是重点,国防现代化建设也是重点,放松这个重点,帝国主义打来,军队无法抗衡,工业建设也搞不成。创建哈军工是军队现代化必须走的第一步,是国防现代化基础的基础,毛主席、周总理都十分关心,大力支持,要各方面慷慨支援。陈赓同志是两手空空,白手起家,第二高级步校调去3000指战员作建院基础,其中没有教授和技术干部,讲战术的教员讲不了技术。苏联派给军工学院百余名专家,立刻需要给他们每人配一名中国技术教员当助手都无法配够,九月一日就要开课,他们的困难确实很大。陈赓向毛主席汇报后,毛主席说:“陈赓提出的问题都应该给以解决。”大家应本着这个精神,大力支援哈军工。陈院长提的要人数目不要变,陈照顾大家困难,同意分批调去,希望各单位按时间调去。

    校舍建筑面积明年要20万平方米,5000亿资金,国防费跟去年一样未增加,调剂有困难,确定明年建18万,投资3500亿,其余大礼堂体育馆可以放在后年去建,反正总规划60万平方米校舍,三年无论如何完不成,明年是重点,要保证建成五座教学大楼。其他建筑如实验室、陈列室等项目可推迟一步再建。

    编制问题不少,既然办这样学院得全面学习苏联经验,开始还得按他们的意见办,如部系不设政委等,要向他们慢慢做说服工作,我们也向军委苏联总顾问吹吹风。编制表注明“暂行”两个字,以后得几次修改。

    学制问题,地方院校用苏联教材,四年学完吃不消,军工军事政治课比重也大,四年制恐怕不行。建设现代化需要早出人才,但学员学得知识不完整不系统,吃“夹生饭”不好。这个问题请陈院长去研究确定,报军委备案就行了。

    学员待遇应该略高于地方。各系按军兵种着装也可以。这个问题由李懋之与总后勤部首长去研究解决。

    九月一日开学典礼,由总参通知各总部各军兵种和政府有关单位派代表参加。当地党政领导和有关单位及兄弟院校由学院通知。

    次日陈赓院长带我去见肖华副主任,因为昨天会议上肖对调干部、教员态度不明朗,说话不肯定,他说“尽可能”三个字就会使大家放松解决问题。还好,肖答应调人问题,总政负责催办,按时到院。陈赓院长还要带我去见建工部长宋裕和。

    七月十日下午,我见总后勤部首长,张令彬副部长同意各系按军兵种服装穿着,望即报人数来。学员伙食标准,可以同高级步校一样吃坦克兵灶。

    陈赓院长亲自到京晋见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开了军委会,解决了建院很多重大问题,为今后解决学院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七月中旬,三个设计公司到学院开会,先看了建筑总平面图,视察了全院区地形,然后开会研究各系和各单位提出的建筑项目和各房号的规格与使用要求。我们强调教学大楼、大型实验室、大礼堂和体育馆都要有防震措施,要能防八九级地震。根基深要在冻土层以下50公分,根基墙厚一米,用花岗石砌成,地面上的墙脚也要花岗石条砌一米五高,楼房墙厚要75公分,梁柱楼板都要钢筋水泥现场浇注,尽量少用预制构件。所有建筑都要双门双窗,采光要强过一般需要,门庭和走廊安水磨石地板,各层走廊宽3米,门庭明柱和下面正楼梯都要人造大理石,明柱高6米。各楼层高根据不同需要,从3米到5米分别设计。室温与照明,要比常规标准高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大楼造型大屋顶象点宫殿式,但不要琉璃瓦象庙宇,要朴素大方,雄伟有气魄。屋脊两端的“大老虎”和四角飞檐上的各种兵器小模型要精心设计,不要搞成个“四不象”。大礼堂设坐位2200左右,分楼上楼下,舞台要宽大,设前后台,化妆室,休息室,放映室,东西两个大门,两旁楼上楼下都要有休息室,楼上要有游艺室,办公室。礼堂与院办公大楼设通道。体育馆按体育教授会主任龚家鹿的要求设15×25米的深浅游泳池,另建一个深4米以下的跳板跳水池,更衣室,洗澡间,马赛克地面,白磁砖墙面,大垮度钢屋架,房高七八米,设百余人的简易看台。篮球练习馆设两个篮球场,篮排球比赛馆设500人的看台,人字板木地板。器械操练习馆,也要人字木地板。一个小武器射击馆要50米长。足球场与田径场均在室外。

    各设计院都提出我们所提的建筑要求几乎都是超国家额定标准的,没有标准图纸可以利用,完全是从头设计,特别是民族形式大屋顶,更没有什么模式可借鉴,工程计算是很费功夫的。这样非标准图纸和超规定建筑计划上级能不能批准?但大家对采用大屋顶形式是感兴趣的。

    我说我们是全国首创的,世界没有的陆海空军综合性的军事工程技术学校,是苏联政府派专家来全力帮助创建的新型院校,建筑要求都是专家提出的,连每个房间的尺寸他们都提的很详细。军委黄克诚总参谋长和政务院财经委员会薄一波主任以及建筑工程部、总后勤部都已批准我们明年20万平方米的建筑概算3500亿,可以实报实销。建筑工程部陈正人部长去年也说建这样学校咱们不懂,一切要按苏联专家的意见办。超标准我们负责好了,希望大家放手去干,精确计算应力,保证坚固耐用。经过批准,设计上可以修改某些难以设计的细小要求。望早日提出草图,提出概算,以便九月上报,赶上中财委十月开会研究一九五四年经费分配问题。图纸要经过几次修改,年底会审定稿,上报备案,以便早日进行备料等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时间是十分紧迫的,希望各设计单位集中技术力量,按时完成这个任务。一定要避免今年边设计,边施工,边修改这种难保质量和期限的教训。研究结果,哈尔滨市设计院承担一、二系的教学大楼建筑设计任务,东北设计院承担三、四、五系的建筑设计任务,建工部设计院承担院办公大楼、大礼堂和体育馆的建筑设计任务。

    一九五三年的建筑任务,省市调整了设计和施工单位的组织领导,充实了技术力量,加上我们的具体帮助和检查督促,到一九五三年年底基本上完成了。


    一九五四年的基建任务是20万平方米,要求高质量,高标准,任务较重,我们要求各大楼的主体工程必须在冰封期前完成,由于有了一九五三年工程施工的经验教训,且下手较早,各方面的准备工作较充分,能按部就班,遵循建筑程序,顺利进行建设。设计单位因有对立面,都要争上游,图纸质量很好。施工单位都提出竞赛口号,各工区定期进行质量与进度评比,每个工号都挂着“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大字标语。施工队伍加强了领导力量和技术力量,加强了行政管理和政治思想工作,加强了劳动组织和劳动纪律。我们的政治工作干部也不断进行宣传鼓动。公司领导深入基层指导施工,关心工人生活福利。基层干部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工人积极性很高。加上我们基建办公室的同志和施工质量检查队的同志工作深入认真,一丝不苟地进行监督,整个施工过程都没有出现返工现象。整个工地热火朝天,一派战斗气氛,各工区各班组互相展开竞赛,主体工程进度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如期完成。进入严冬以后,各工号都转入内部装修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直到一九五五年四月,五座庄严雄伟的教学大楼,巍然矗立在哈尔滨最高点,京哈特快火车过了双城,离哈尔滨市约50里远的地方就能望见大屋顶高楼。

    陈赓院长带筹委会一班人到哈尔滨同我们一起住在简陋的小平房里,除了继续抓调教授,建设师资队伍以外,就把大部精力放在学院基本建设工程上。他除了经常听我对建筑工程进展情况汇报外,还三天两头地跑到建委会检查督促工作。遇到需要省市委和政府帮助解决问题时,他常亲自同我去找省市领导,如哈医大留下的传染病院和麻疯病院还在院区内一时无地方搬走,陈院长担心全院教职工和学员的健康受影响,为了解决问题快,他曾同我一起去找哈尔滨市长吕其恩。我先提出麻疯院和传染病院应早迁出院区。吕市长说:这点小事让李教育长来说说就行了,何劳你来赐教。陈说:工作人员陆续进住院区,这两个传染病院对大家思想压力很大,需要尽快迁出去。吕市长说:我保证半个月以内迁出去。事后吕市长给我打电话说:以后有需要我们办的事,你来商议商议就行了,何必请陈院长来给我增大压力?以后他要来,请你为我挡驾。

    我向陈院长说了吕市长的意见以后,他说:我们军队的传统就是驻在哪里,就要接受当地党委的领导,这是党的纪律,军队的传统,要全院干部树立起这种坚强的观念,决不能因为我的地位高就不尊重地方党委。你越尊重别人,别人才会越尊重你,对地方党和政府如此,与任何人处事,都应是这种态度,这就会得到别人对你的同情和帮助。毛主席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可以说是为人处事哲学。

    陈赓院长的性格是坐不住,闲不住,总是这里跑跑,那里转转,同这个谈谈,同那个聊聊,平易近人,关心群众,在基建工地各工区都有他的踪影,连工人住的工棚和食堂他都去看看。遇到工人休息,他就在工人群众中问长问短,关心工人的工作与生活,教育工人要以主人翁的态度来完成毛主席交给的光荣任务。

    1960年赫鲁晓夫破坏中苏关系,撤走专家时,军工的苏联专家都舍不得离开这座学校,他们说军工校舍高大宽敞,设备齐全先进,是搞科学研究最好的条件,在苏联还没有这样学校。不少专家走以前偷偷将自己的笔记本和技术资料留给中国教授或口授给教员学员。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被林彪肢解破坏以后,一座公园式的现代化高等学府,被军地各单位抢占瓜分,划地为牢,自行其事,院中有院,围墙林立,见缝插针乱建房屋,已不成其为校园,与军工学院时代面目全非,令人伤感不已!全体校友回忆往事,更加怀念陈赓院长!大家都说:如果陈赓院长在世,军工学院就不会有如此悲惨遭遇!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六:严格管理正规校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毛主席就把建设现代化、正规化军队的任务提出来了,号召全军“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而奋斗”。彭老总一九五三年底召开了全军“高干会议”,他强调“正规化”是建设现代化军队绝不可少的基本条件。所谓正规化就是按条令办事,从严治军,以法治军。就是要把全军各方面用条令的规定彻头彻尾地统一起来,做到令行禁止。令行禁止是条令的核心,是军人的灵魂,是军威的形象。

    陈赓院长说:我们是军事技术院校,学院的校风校纪建设是和全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建设密切相连的。我们是培养军事工程师的场所,也是锻造军人作风,锤炼军人品德的“熔炉”,对贯彻条令条例要求更严更高,人人要养成遵纪守法的自觉行动。我们必须强调养成有军工特点的校风校纪,因为它是学校的校魂,必须强调军人姓“军”,不能和地方院校攀比。

    我们只有按照条令条例建立起来并贯彻始终的生活秩序、工作秩序和教学秩序,才能保证培养出高质量的军事技术干部,才能保证最精密的现代化技术装备正常的有效运用并使之发展创新。建院初期,各方面工作都没有走上轨道,大家还可以散漫几天,过一段时间,我们就得加以整顿,建立正规作风。

    我们根据陈院长的指示精神,为了严格队列生活,养成组织纪律观念,建设正规化的校风与学风,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一九五三年四月二十五日召开了全院排以上干部会议,动员整顿纪律,加强行政管理,学习条令、条例,建立正规化军事生活秩序。在此之前已布置各部系根据条令,拟订各种规章制度,在试行过程中不断修正,逐步克服自由散漫习气,使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初步有了一些条理,但对正规化的要求还相差很远。

    陈赓院长在干部会议上指出:毛主席在全国革命胜利以后,就不失时机,要求建立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用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祖国,保卫远东和世界和平。为了完成这个历史性的战略任务,如果没有一支拥有现代化技术装备并经过正规训练的国防军,那是不可能的。毛主席号召我们向苏军学习,他说:“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军消灭了德意日法西斯军队一千多万,证明苏联军队是世界上头等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我们一定要将苏联红军的一切经验学到手,改变我军的落后状态,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二支最优良的现代化正规化的军队,以利于在将来有把握地战胜一切帝国主义的侵略。”向苏军学习是我军正规化训练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我们学院是培养现代化军事工程师的,他们在学习科学技术和将来到军队运用科学技术,必须具备的条件就是要有严肃的工作态度,严密的学习方法,严谨的科学作风,严格的纪律观念,严整的生活秩序。不具备这些条件,就难以完成一个军事工程师所担负的任务,特别在现代化战争的艰苦环境里去执行任务,所以必须建设优良的正规化校风和学风,以保证能培养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军事技术骨干和优秀人才。我们对学员进行正规化教育训练,干部自己必须先严格进行正规化教育训练,熟悉条令条例,认真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我院根据条令加以充实的一切规章制度。正人先正己,干部要时时事事以身作则,用自己的模范行动去教育学员,影响周围同志。学院的正规化教育训练是校风学风建设的基础工作不能搞运动,不能紧一阵,松一阵,要长期抓,坚持不懈地抓,一抓到底,使学员在五年学习过程中,始终不渝地接受正规化教育和训练。要身教言教一起抓,身教重于言教,要在每一个生活细节的具体行动中符合条令要求,要在日常生活与工作的言谈举止中都能表现出一个正规军人的形象来,使学员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受到影响,树立正规化意识,养成遵守正规的军事生活秩序的自觉行动,习惯动作。条令是军队的纪律,军人,不论干部、学员、战士,都要毫无例外地贯彻执行条令,做到令行禁止。只有这样,才能养成正规的军事生活秩序,才能维护严格的军事纪律,才能表现出一个正规军人形象,才能提高军人素质,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令行禁止是军人的灵魂,是军人高度组织性纪律性的表现,是完成一切任务的基础。如果执行命令打折扣,那就任何号召都无法实施。首先是领导干部要在这方面做好榜样,才有力量去教育干部和学员。军队的正规化就是法制化。具体细致,严密完整的规章制度是根据条令制定的,就是立法,立了法就要严格执法,使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有所依据。要用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去制约军人的一举一动。还有一个认识问题,就是不能把正规化教育仅仅看成是单纯的军事内容,它是贯穿在军事、政治、文化、业务全方位活动中的,不能说我搞文化教育,就可以不按条令要求一个军人的行为准则办事,去自作主张,自由行动,自搞一套。行政管理教育工作要结合日常生活和勤务活动去进行管理和教育。它既是军事行政工作,也是政治思想工作,执行强制性的条令条例,要伴以说服教育工作,军事干部要学会做思想教育工作,政治干部要参与行政管理工作。

    陈赓院长指出:党的支部在正规化教育训练中要起保证作用和领导作用,要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起正规化模范作用,以影响和带动群众去完成正规化教育训练和贯彻正规化行动。要及时发现各种思想偏向,耐心说服纠正,尤其对学员更要强调说服教育之后,随之提出强制性要求的方法。在正规化教育训练中还要注意文化娱乐工作,开展文体活动,以配合严肃的正规化教育与生活,不要把部队学员变得死气沉沉。要动静结合,该动则动,该静则静。要表扬教学模范,鼓舞全体同志求上进,争上游。在党的生活会上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检查执行条令制度的好坏,严明赏罚制度。要创建模范支部工作,开展支部评比活动。

    开展正规化教育与建立正规化秩序能否收得成效并持之以恒,关键在各级党委要团结一致,坚强领导。要提倡按照条令建立正规化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树立正规化的思想作风,反对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怕严格怕正规的游击习气;提倡正确的民主集中,反对极端民主;提倡尊师重教,教学相长,反对骄傲自大,目无尊长;提倡好学上进,学习先进技术科学,反对故步自封,满足老一套的保守思想;提倡深入实际,实事求是解决问题,反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问题成堆,熟视无睹,高高在上的官僚主义作风。党委成员从我做起,更要以身作则去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要严以律己,敢于碰硬,不论什么人违反规定,都要公正严肃处理,以树立领导权威。首先整顿好机关作风,树立榜样,再一级抓一级,贯彻下去。

    我于四月二十七日根据陈院长在干部会上的讲话精神,召开了全体军人大会传达了陈院长在干部会上的讲话要点,强调了在我院建设正规化校风和学风的重要意义,动员大家严格遵照条令条例要求,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端正军容风纪,用条令规范自己的行动,作一个合格的模范军人。我提出了以下的具体要求和措施:

    1.按现行编制编队,不论人数多少,以各部系为单位编成一个大队,处为分队,学员队为中队,学员班为分队。各级队长均由行政首长担任。出操上课,集会,点名,进食堂,凡大小集体活动,都要集合,列队行走。每早出操,进行正规队列训练,学员和士兵要从单个教练开始,学到连排动作。干部也要测试这些动作,最后都要完成连排制式教练。每周全院会操一次,迎接“九一”开学,进行检阅(阅兵式和分列式)。每晚点名,清点人数,进行一天生活讲评,传达命令指示,布置次日工作,交待其它事项。

    2.进行条令教育训练,人人要背诵条令,熟记条令,理解条令要求,做到令行禁止。要定期进行考核,奖优罚劣,奖勤罚懒。部门干部除熟悉条令外,还要将本部门制定的工作守则细则,背熟用好,要求人人执行好。要创造比赛和竞争气氛,明确比赛规则和评判标准,作出准确肯定结论,不要用“较好”,“较差”,“基本”,“比较”之类副词。考绩要在全院公布。没有实绩比赛和竞争,就培养不出一个素质很好,荣誉心,进取心,责任心很强的行政管理干部,也就难以养成全院的正规化的良好作风。

    3.内务卫生要经常保持整齐划一,清洁干净。办公与学习用品,书籍文具及生活用品,武器装备等物件放置都要有一定位置,有条有理,不准杂乱无章。室内要每日打扫,器皿要每日擦拭。武器装备要每周擦拭一次,要特别注意食堂的卫生管理,做到无蝇,无鼠,无蟑螂,泔水每日清倒,炊事员手指甲每周修剪一次,每餐后清扫餐厅。全院所有人员都不准留长发,蓄胡须,留长指甲,领扣、衣扣和裤扣要钉扣整齐,要端正军人形象,做到站有站相,走有走相,坐有坐相,不准袖手、背手、插手。

    4.建立健全昼夜值班制度和值星制度。机关各部均要设干部值班员,各系机关与学员队均设值班员,用以加强戒备,应付意外情况,保持工作不间断,及时处理问题。维护军容风纪和正规生活秩序,检查条令和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填写值班日记和纪律检查报告。指挥纠查队进行巡逻,预防事故,纠正违纪行为。检查内务卫生和环境卫生。日夜查哨查铺,管制灯火,预防火警。全体军人和职工都要服从值班员的指挥指导。

    5.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学员、战士非节假日不准外出,节假日外出也得向直接首长或值班员请假,不准夜不归营,回营后报告销假。因私事请假,准假权限队长一天,专科主任和处长两天,部系首长三天,一星期以上须经院领导批准。因公外出也得向直接首长报告。

    6.整顿军容风纪,加强军人礼节。一个军人的姿态、仪表,是革命军人素质表现,必须着装整齐,仪表整洁,举止端庄,精神振作,礼节周到。一个威武雄壮的军人仪表,代表国威军威。军中礼节是正规化的表现,它体现着军人之间的团结友爱,表现部属与首长、下级与上级、以及同志之间的相互尊重。外在礼节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表现,是养成教育的自然流露和表达,有协调内部关系、维系部队秩序的作用。军容风纪和军人礼节,要靠教育训练,更要靠日常生活中纠正养成,举手事小,不训练就会“千姿百态”,军不像军,民不像民,不能把它看成形式主义,可有可无,要在制式教练中加以训练。干部制式教练达到标准后,可以不参加日常训练,但必须出早操、参加汇操。

    以上各项要求自五月二日起开始实行。先用两个星期,每日半天学习条令和规章制度,以后按以上要求进行正常管理、训练。要做到一日生活制度化,作风纪律战斗化,军容举止制式化,内务卫生整齐化,院区建设清洁化,五化管理与练兵,贯彻始终,以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陈赓院长在会上讲了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关于创办军工学院对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后指出:我们学院任务是为现代化打头阵,奠定基础的,必须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建立正规化校风。任务是重大的,光荣的,每个同志都要有高度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把条令学习好,执行好。李教育长所提出的要求和措施,每个人都要认真贯彻执行。执行情况要定期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奖优罚劣。不这样严格要求,正规化校风就难以建立起来,教学任务也难以很好完成。正规化校风的建设,要在思想引导,文化熏陶,行为规范,道德修养,管理严格上全面综合进行。人人要做政治思想工作,人人要做行政管理工作,首先自觉约束自己,同时善于要求别人,不能把正规化校风建设单纯看成是军事行政干部的事。对学员的养成教育,学员队长和教师,负有特别重要的责任,时时事事都得要求学员遵守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严师出高徒嘛。

    五月中旬,以奥列霍夫为首的苏联顾问团来到学院,下马伊始,首席顾问就要我将学院各种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复印一百份,送给顾问团。他指出:你们对我们顾问团的干部在执行条令中,要同你们的干部一样,一视同仁,严格要求,不能例外。他们有违反条令纪律事,可以直接向我报告,千万不要把我们当成客人。我说:我们的规章制度还不够完善,等你们来后再加以修改补充。首席顾问带领各系顾问组长,同我一起检查了两天内务卫生,军容风纪,生活秩序和办公秩序。他一边查看,一边翻摸,一边谈话。每到一个单位,就叫单位直接首长跟着,一起检查,首先从学员队开始,检查得那样认真细致,并要求立即纠正。如学员宿舍,刷牙缸把没有朝一个方向放置,牙刷竖在牙缸内也未斜向一个方向,他都要求改正。被子叠得没有棱角,床单吊在床边高低不一致也不行。洗脸盆放得不整齐,洗脸毛巾叠得不方正都是缺点。拉开学员个人用的抽屉,文具书籍放置杂乱,也提出批评。看了学员队干部喊口令也不标准,预令动令无节奏,声音不洪亮,动作不严肃,首席顾问说,要把队干部严格进行集训。检查学员着装,军帽沿有高有低,帽徽订得歪斜高低不一致,衬领外露高低不一,军衣铜扣擦得不亮,皮鞋擦得不光都是毛病……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指出:我们是一个高级军事技术学校,入校的学员首先是个兵,学好必要的军事,然后才是个学员去学专业知识,在五年学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一时一刻也不能忘记自己是个兵。今后学员大部或全部来自地方高中毕业生,要把一个青年学生,一个老百姓变成一个兵,改造成一个合乎标准的正规军人,不严格要求,养成集体主义思想,整齐划一,周密细致,一丝不苟步调一致的优良作风,他就不能适应平战时的艰苦工作。一个好的军事工程师,需要具备这种品质,搞军事科学技术工作更必须具备这种素质。特别是当一个军事工程师,你设计一件武器装备,需要集体去完成,你设计的一个精密零部件,制图线条粗细差零点几毫米,就匹配不到整机上,装配起来也会出现故障,甚至发生危险。中国有句成语:“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去养成这种严谨认真的习惯与作风。所以不能把内务要求整齐清洁,有条有理,秩序井井有条看成无关紧要的小事,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能把细小的要求,说成吹毛求疵,小事马虎,大事就易出问题。

    在检查办公室,看到各处科的工作守则贴的位置不一致,文件乱放不整齐,办公用具也不干净,室内卫生不好。干部进门不报告就自己进来,进来后也不敬礼,也无报告词,不经首长允许自己就坐下,言谈举止没有礼貌,这都要不得。在室外看不到军人敬礼,衣冠不整齐也看不到有人纠正。我说我们解放军没有军衔,也没有识别徽章,干部和战士,下级和上级,没有个标记可以区分,所以礼节很差,军委正在准备实行军衔制,有了军衔就会好一些。首席顾问批评我说:你说的是个客观原因,多年游击习气,加上教育不够,彻底改变这种习气是不容易。有了军衔会好,但不能等待,不认识不敬礼,认识的也不敬礼,如所见一个干部进门向上级请示工作,也不敬礼,这不能说不认识。再说军人应互相敬礼,这要求并不管你认识不认识。已布置全体学习条令条例,进行队列教育训练,这很好,一定要背熟,执行好。各种规章制度应该大家知道的,都应人人记住,认真执行。送给我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我看后感到不够细致。苏联军队的条令条例和各种规章制度形成文件的共有二百多万字,细致到禁闭室房子大小,门窗多大,厕所管理制度等都有明确规定。你们还差得多。当前抓好军风纪的整顿,除了教育,还应建立检查监督制度,建立纠查队,检查军风纪,戴上红袖标,对违反纪律,不管任何人,都要被纠正。不管大小事件,都应每日有所登记,次日送呈主管首长,以便及时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指导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建立正规化的校风校纪,必须有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严格的要求。条令就是命令,就是强制要求执行的命令,违反条令,必须执行纪律。我说:纪律检查日报是不是太多,可不可以改成周报?因为违纪现象不会天天有。首席顾问摇摇头耸耸肩说:没有事情也得登记,事实上不会没有事,军人相遇不相互敬礼,你能说一个没有?完全没有违纪事项,那就说明条令教育深入了,军人遵纪觉悟提高了,正规作风形成了,希望作到这样程度,正规化校风就有了成效。

    我将同顾问团检查的情况,向陈赓院长作了汇报。我说他们看到各方面都存在缺点,检查得严格认真,提出不少批评。我们工作上、生活上的松散现象和军风纪不整,军人行为不规范化,确实应该严加整顿,但积重难返,多年游击思想,彻底纠正确实不易。

    陈赓院长指出:向苏军学习,是毛主席的指示,不应有半点动摇。要学习人家那种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好作风。开常委会再强调一下,建立各级主管的行政管理责任制,按级严格要求。正规作风和严明纪律可以说是学校的校魂,它是优化教学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过去我们把抗日军政大学称做革命“熔炉”,造就千万个军事政治过得硬的革命干部,完成了夺取政权,建立新中国的革命任务。现在我们这个军事工程技术学院也要成为一个锻造军人作风,锤炼军人品德,培养千万个过硬的现代化军事工程师的“熔炉”,为现代化的国防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一定要在校风校纪方面有更高标准的要求,更严的作风养成,决不能同地方院校攀比,而放松校风校纪的建设。你要大胆管理,不要畏首畏尾。我们定的各种规章制度不严密,暴露出许多缺点,应请首席顾问修改补充,他们怎么定就按他们的要求去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贯彻执行中要防止性急,生硬要求,限期做到,甚至用打骂手段是不容许的。把一个老百姓学员养成一个正规军人,非一日之功。正规校风校纪的养成,有它的发展规律,就是教育训练,要经过强化催化,深化,规范化,正规化,才能形成有我院特点的优良作风。要将这种校风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并使学员带到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去。不能认为顾问的过细要求是吹毛求疵。矫枉应该过正,不过正不能纠正积习已深的自由松散思想与行为。九月一日开学典礼要隆重一点,检阅部队由你组织指挥,早作准备。做计划之前征求一下首席顾问意见,做好计划之后也请他审查,然后交我审定批发下去执行。各单位利用早操时间,严格进行队列教练,八月份编成方队多做几次分列式合练。因为大多建制单位不够编成一个连队,除练习团和学员队以外,机关得临时合编成一个一个连队,故必须多练几次。一定要搞得像个样子,做到昂首挺胸,精神抖擞,步调整齐一致,前进雄壮有力,态度威严,口号洪亮,表现出一个军人应有的健壮体魄。

    经过顾问团集体修改补充的规章制度,十分细致周密。如干部见首长要在门外喊报告,室内答应进来,他才可以开门进室。进室后立正敬礼,报告说××××(自称职务)奉命来到(或有事请示)。首长不说坐下,自己不应自行落座。谈完以后还得问首长“我可以走吗?”首长说“可以”才能立正敬礼出门。在一日生活制度中规定院值班员每日交接班要奏军乐,迎送军旗要奏军乐,礼堂开会要奏军乐,体育竞赛要奏军乐,组织晚会舞会更不用说是每会必有军乐演奏。在精简整编中将文工团和军乐队调给大军区后,留下军乐队队长宋申,继续组织业余乐队,使学校一直有一个军乐队。在警备条令执行上要求卫兵要背枪立正,不应端枪,不准擅离岗位,不准左顾右盼,东张西望,不准与人聊天说笑,必须严格检查出入证件,认证不认人。有一次天下大雨,四系门卫站岗的士兵没有穿雨衣,系主任看到以后,将自己的雨衣给卫兵穿上。首席顾问奥列霍夫知道后说:这样做法不符合卫兵守则,卫兵在执行勤务中是一时一刻也不能分散他的注意力,哨兵出事常常是在他不注意,不警觉的刹那间被敌人暗算袭击的,和平时期的卫兵,也应养成一种战时观念。我向陈赓院长说了这件事,陈院长说:“首席顾问的意见是对的,不要反驳他,也不要批评系领导,我军尊干爱兵的光荣传统是必须保持的,对战士既要严格,又要爱护,大家遵守卫兵守则就是”。

    在队列教育训练中,战术教授会主任陈俊配合得很好,特别是对新生大队和学员队抓得很紧。他说队列训练是战术教练的基础,可以说在战术每个动作中都结合有队列动作。不能设想一个没有队列养成的军事生活习惯,能学好军事合同战术和军事工程专业,成为一个合格的军事工程师。

    我们要求每个专业教授会和每个专业教师在上业务课时都要纠正学员不合条令要求的不良习惯,讲明正规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养成条令要求的队列动作,对学好专业课的作用。学员班是养成教育的基础单位,在五年学习生活中,日日夜夜的行动都要始终贯彻队列要求。学员队长在养成教育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有特别重要的直接责任,对学员既要严格要求,毫不迁就,又要关心爱护,以德育人。学员有什么意见,要在班务会上充分发扬民主,按组织反映,在生活会以外的任何场合都不得当面顶撞领导和老师。但也不能因为严格执行条令就忘掉我军三大民主的光荣传统,不能粗暴对待学员。

    一九五四年三月十六日,院召开了行政队列会议。我作了一年来正规化建设和条令教育训练的成绩和缺点的总结报告。陈赓院长在会上指出:一年来的队列教育训练是有成绩的,基本上能按照统一的条令行事,做到了日常生活条令化,制度化,克服了各行其事,随心所欲的现象,这应该肯定。首席顾问给我讲,作风整顿有一定成绩,但缺点还是有的,如作息时间执行得不严格,礼节不周到等。大家要知道,军队是一个高度集中的武装集团,它具有令行禁止的本质特征。在军队中自古以来就是治军必严,严的依据是法,军队的法就是统一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条令是最有权威的。领导管理部队,要按条令要求,不能以言代法,以人治代替法制,法如果因人而异,必然损害法的权威性,领导也建立不起威信。你要令行禁止,他要我行我素,军队就不能有统一的意志,统一的步调,统一的行动,就没有战斗力。恩格斯在《论权威》中说:“权威是以服从为前提的”。不是服从法外之人,是服从依法办事的人,所以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依法办事,认真贯彻条令要求,才会有权威管理好部队。各级领导干部在行政管理上要严字当头,严中有爱,才能受到下属的尊重、爱戴,建立起自己的威信。特别是学员队干部,要把一个老百姓学生训练成一个标准军人,光严不行,必须严中有爱。听说有人说顾问规定的“一日生活制度”和“军人行为准则”是“形式主义”,“繁琐哲学”,执行中有抵触情绪。这种言论不对。我们工作与生活,就像舞台上演戏一样,该有什么动作,就得有什么动作,“启奏陛下”,“报门而进”有什么不好?形式与内容是一致的,好的形式可以推动内容发展,改变心理要素。今后要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不准说“二话”。



    一九五五年军队实行军衔制以后,正规化建设有了一个划时代的飞跃。军官们戴上大沿帽,穿上笔挺的毛料军装,扛着金光闪闪的肩章,显得庄重大方,威风严肃,军容举止随之振作起来,一扫过去那种无精打采,萎蘼不振的现象。各系干部学员按系分别穿着陆海空三军服装。一系空军服,二系和五系是陆军服,三系是海军服,四系是坦克兵服,学员穿着准军官的军服,戴着肩章领章,扎着武装带,穿着牛皮鞋,神气十足。出门走路自觉二人成伍,三人成行,走有走相、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显得精神抖擞。在操场上,穿着新军装,迈着整齐的步伐,队列格外协调,威严雄壮,横看坚看都是一个整体,一股铁流。学员们都表现出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贯彻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更加自觉。学员宿舍一进大门就迎面竖着一面大整容镜,进出门都自觉照着镜子检查自己着装是否符合要求,立正稍息,举手敬礼是否正确,并互相纠正。在课堂上端坐听讲,鸦雀无声,起立、坐下,口令洪亮,对老师很有礼貌,出入教室,鱼贯而行,毫无争先恐后拥挤现象。在院区马路列队行进,两队相遇,带队的干部或学员,都能互相敬礼,单人行动,军人相遇也都互相敬礼。在体育场上,文娱场地,学员们生龙活虎,欢蹦乱跳,争相锻炼体魄,表现出青年特有的蓬勃朝气,并不因为穿上庄严的军装就处处呆板起来。在日常生活中有动有静,秩序井然,一举一动都能按条令行动,使队列教育训练,正规化建设,有了进一步提高,顾问团是满意的。在干部学员中都能正确认识威武雄壮的正规化军容,是对敌人的一种威慑形象,代表军威国威,不能等闲视之。我们应当把加强队列教育训练和正规作风养成当作一件振奋军威,建设校风校纪的大事来抓,在“一日生活制度”中贯彻执行,并坚持不懈,定能养成军工学院的优良作风,使学员个个都能有现代化正规化的军人习惯、风度和气质,成为学院的光荣传统,一代一代传下去。

    一九五七年,主管军事训练的张宗逊副总参谋长来院视察时,要求办学院要有好的校风,对学员经常进行解放军的组织纪律性教育,要把学员培养成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正确执行民主集中制,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革命军人的优良作风。

    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在陈院长办公室对修改学院编制问题谈了下列意见:编制是一个单位的基本法,编制合不合理,对能否完成所担负的任务关系极大。学院现编制教务部集中877名教员太多,各系共编1640名教员又太少。直属政治处不必要,专科不必设副职。院首长只能有一个,不要设政委,但按业务分工,需要三个副院长,一个管教学,一个管行政,一个管政治,不设教育长和政治部主任。陈院长对他说:体制编制是中央军委定的,此事需要报告军委。奥列霍夫说:是这样,我们也得报告军委总顾问,提出我们的意见。他又提出加强合同战术教授会,需要编四五十个教员。学员是学军事技术的,不懂得合同战术,研究设计和维修使用军事战术需要的技术装备,不了解战术发展的需要,就会在业务学习中失去目的性,增大盲目性,就不会在技术上有所发明创造。同时提出增设一个队列体育教授会,经常抓队列教育训练,使学员养成正规的军人姿态和严格的军人动作,对学员加强体育活动,养成健壮的体魄,以适应战争环境的艰苦工作。队列部应兼院办公室,不需要单独设一个办公室。还有练习团需编什么分队,各分队完成什么任务,实习工厂几个车间,各要多少人都提出具体意见。首席顾问提出不少问题。陈赓院长说编制问题咱们同时向上级提出意见好了。顾问同志的组织纪律观念很强,一说需要报上级确定认可,他就不坚持个人意见。陈院长事后说:你去北京向总参谈谈这些意见,最好先找刘伯承元帅,听听他的意见。我到北京东交民巷刘帅家里,向他报告了以上情况以后,他以慈祥的态度问了问院系领导干部情况,然后用诚恳的口气说:按您们的干部情况说,可不可以说资历和业务水平都还差一些?学院是大军区级,你们当副院长,是否晋升有点快?你们现在的教育长、主任,一年来协助陈赓创建学院做了很多工作,很有成绩。三个人分工已经是各管一个方面,就用教育长职务名称分工负责,同副院长职责一样,我认为设三个教育长,不叫副院长还是可以的。军事技术学院,要重视科学研究,三个教育长分管教育、行政、科学研究,政治部主任和机构不要变,保持我们的传统。这样比较合适。名分问题虽说无实际意义,但论资排辈思想普遍存在,你们学院还有一二十个老红军干部,你们当副院长,同全军干部比较,还是有影响的。你们先做好工作,该提升时组织上会首先考虑的。不设政委过两年再说。你把我的意见给陈赓同志讲一讲。我向陈院长和总参领导谈了刘帅的意见,总参同意按刘帅意见,编设三个教育长,其它机构就按顾问团意见,仍是试行编制,实践一段再看。军工学院的编制就这样修改实践,实践修改,三年修改了四次。

    陈赓院长指出:一九五三年九月一日是军事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之日,第一期开学之日,也是榜上有名,直属军委领导,正式列入解放军军队序列之日,这是永远值得纪念,值得庆祝的日子。这一天要开一个隆重的典礼大会,要请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政务院和本省市党政领导,和帮助我们建院的省市有关厅局长来参加大会。要举行全院大会餐;要举行阅兵,走分列式,李懋之当总指挥。晚上要组织晚会,舞会,军民同乐,官兵同兵。大会气氛既要严肃,又要热烈。招待工作要热情周到,决不能因我在这里当院长大家就自高自大,慢待来宾,对外造成“军工老大”的不良影响。要有一个军工成立与第一期开学典礼筹备小组,我当组长,李懋之和徐立行、张衍分工负责。阅兵、会餐大量工作是由李懋之管那一摊,要好好准备。张衍要动员全院干部、学员、战士正确认识开学典礼的重要意义,做到文明礼貌待人,并负责接待来宾。大会司仪由徐立行负责,并负责陪同来宾参观。

    经过充分准备,一九五三年九月一日举行开学典礼大会。军委代表张宗逊副总参谋长在开幕典礼上宣读了毛主席给军事工程学院的“训词”,并授予学院军旗。陈赓院长立正敬礼,双手接过“训词”和军旗,军旗立即转交给我,由护旗兵举旗立正站立在队列排头。陈院长作了简短明了的讲话,他说:“各位来宾,各位同志们,学院在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和朱总司令亲自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在苏联政府派来奥列霍夫为首的顾问团具体帮助下,在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和中央政府和省市党政领导有力支援下,经过一年紧张的筹备工作,今天诞生了,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斗序列了。它的番号叫军事工程学院,是个培养国防现代化技术军官的大学校,是个绝密单位。为了保密,学院的代号叫“103”,今后大家就称“103”好了,……今天参加军工学院成立大会的来宾,从中央军政领导机关到地方省市党政领导机关,都派来主要首长前来祝贺,给我们增添了莫大光彩和荣誉。我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和学员,向大家表示深切感谢。”各总部、各军兵种、政务院有关的领导和松江省省委书记,省政府主席,哈尔滨市委书记,哈尔滨市长及有关厅局长到会祝贺军工学院的成立,还有哈尔滨市各大专院校的领导,还有工程公司、设计单位领导和总工程师也参加了大会。阅兵式和分列式阵容严整,步伐整齐一致,十几个方队经过主席台,雄壮有力,口令洪亮,张宗逊副总长等称赞说:“像个正规化军队”。大会开得规模盛大,气氛热烈,人人激动,喜气洋洋。会后在大操场举行了大会餐,席间,陈院长带徐立行、张衍和我到各席上敬酒。晚上由总政文工团和学院文工团进行了演出,并举行了露天舞会。陈院长和首席顾问奥列霍夫都不会跳舞,但他们长时间坐着靠椅在一起观看,还到演出台前和大家一块观看,表现出军民同乐,官兵同乐。他一直陪同大家活动到深夜散会,送走来宾才休息。整个大会是激动人心的。庄严热烈的。陈赓院长在开会过程中表现出那种平易近人,毫无官气,虚怀若谷,礼貌待人的风度,是很感动人的。

    为了准备学员野营训练场地,也有意寻找战备转移的“战场”,我们于一九五三年十一月初出发,去小兴安岭东段和长白山东段勘察地形。由陈赓院长和首席顾问奥列霍夫带领我和五个系主任——一系唐铎、二系赵唯刚、三系黄景文、四系徐介藩和五系唐凯,及随员和警卫排,从哈尔滨出发,沿松花江北岸经木兰、通河,北向入山到伊春、鹤岗、佳木斯,过江进入长白山区的密山、鸡西、牡丹江,到镜泊湖休息三天,作了总结,胜利完成了训练场地的勘察任务。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七:教学中心多方保障   

    边建边教边学的“三边”办学方针,给生活物质保障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但我们始终掌握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以教学为中心,修房子、买东西首先考虑要满足教学需要。为了保证第一、第二期开学上课需要,到一九五三年年底,又购进各种仪器仪表设备、模型、图表等9500件、教具8600件、向军委各总部、各军兵种请领的武器、装备和汽车1200台(件)。到一九五四年底共建成20多万平方米的五座教学大楼、内外399个大小实验室、兵器装备陈列室和75个教授会的用房。1万米的实习工厂已建成,购进各种机床170台。这就保证了教学需要。

    穿衣吃饭住房子,对每个人都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严冬腊月到哈尔滨,多数人是从四川京沪杭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换上棉衣皮袄大头鞋才出山海关。四平为界,以北是高寒区,除了厚棉衣,还发皮大衣,不会挨冻。就这样保暖装备,还有好几个南方教授因气候寒冷拒绝调往哈军工。其实哈尔滨有它的优点,冬天不冷,室温较高,不在室外作业,一点也不感觉冷,麻烦的是出门穿皮袄戴皮帽,进门又要换夹衣单衣。夏天哈尔滨又是避暑的好地方,气温宜人。苏联顾问的夫人们很满意这里的气候。我们不少关内人,在哈尔滨习惯了也不愿离开哈尔滨。校址选定在哈尔滨,确实不够令人满意,不光是气候问题,与上级和部门的工作联系上,与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协作上,都有许多不方便。陈院长也说:当初力争把军工学院建在北京就好了,因为要尊重苏联顾问的意见,连军委首长也未同他们争辩,就同意定在哈尔滨了。至于苏联顾问为什么坚持要把军工学院校址选在哈尔滨?那就不得而知了。

    第二件事是吃高粱米,虽说东北的高粱米并不难吃,红高粱加上大云豆煮干饭,闻起来香喷喷,吃起来甜丝丝,越嚼越香,别有风味。东北人喜欢吃这样高粱米,并不喜欢吃次大米。但在关内人来说,听见吃高粱米就发愁,说是吃“忆苦饭”,可是亲自吃几次也觉得满不错。我们对教师全吃细粮,对学员是每天一餐高粱米。后来优待学员,陈赓院长让他们改吃中灶,主食基本上全是大米白面。

    陈院长很关心学员的伙食。首席顾问提出学员每天必须保证得到三千“卡路里”热量。陈院长告军需处要把全院各类灶的伙食都搞好,重点抓好学员食堂。要卫生处派营养医生,每天检验学员的伙食够不够三千卡热量。他不断到食堂检查卫生和饭菜质量,有时亲自尝菜的口味,或同学员一块吃饭。他告食堂主任说:一定要保证学员吃好饭,保证吃上热饭、热菜、热汤。每月要开一、两次会听取学员对伙食的意见。每次开食堂工作会议,陈院长都要抽时间亲临指导,表扬杨进、杨中义和傅德林几位处长深入食堂蹲点检查工作的好作风。他指示要把小赵家的农场办好,养好奶牛,办好豆腐坊,保证学员和幼儿园的孩子们常有牛奶和豆浆喝。多养猪羊鸡鸭,以补充市场供应肉禽蛋之不足。蔬菜也要部分自给,多搞细菜,少种土豆萝卜大路菜。学员至今还谈在军工学习太受优待,同队干部在一个食堂吃饭,干部吃大灶,我们吃中灶,陈院长如此爱护学生,我们怎能不认真学习。学员编的顺口溜说:上大学,不交钱,又管吃,又管穿,吃得好,穿得暖,学得深,学得宽,毕业后,当军官。现在同他们说起来他们都念念不忘哈军工对他们的全面关心爱护培养。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生活上的困难,吃不饱更吃不好。陈院长在京忙于总部工作,还不断关心学员和教员的生活。他指示要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动员大家克服暂时困难,全院各单位干部要利用空闲土地种菜,并组织打黄羊队到内蒙草原上打黄羊。陈院长在北京曾要了一批副食品,为大家改善生活。黑龙江省委书记欧阳钦还亲自督促农业厅局长要尽量满足军工学员的副食需要。当时虽然多方想办法,但终因杯水车薪,学员热量下降到2500卡,体质下降,医院病号增多。我们尽量保证病号生活需要,罗太生、黄绍等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尽心医治,恢复健康都较快,对学员学习影响不大。对学员的优待也有人说怪话,说我们把学员养成“少爷了”。刘有光副政委在一九五六年的党代大会上讲:我们对学员优待是应该的,我们要把学员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最高质量的军事工程师。学习生活那样紧张,生活上不照顾一点不行。我们要象爱护自己的子弟一样去爱护学员。打个比方:教员是炒菜的,学员是吃菜的,我们这些人是端菜的。我们要很好完成这个任务。这就叫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教员、干部,大家都是为学员服务。我们有严格的军事管理,经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决不会把学员培养成“少爷兵”。

    第三件事是住的问题。一九五五年除建大礼堂、体育馆和院办公大楼外,集中力量建学员宿舍和干部宿舍。到一九五六年教师都住进高质量的老红楼教授宿舍,干部住进一曼街大马路以西的宿舍区,各系大楼后边也都建好了学员宿舍与食堂。马家沟小河南岸的练习团用房和职工宿舍也建好百余栋平房,建好了器材仓库和汽车队用房。院系首长宿舍、幼儿园、小学校建在小河北岸。各系的兵器陈列室、实物教室,大型实验室等教学与科学研究用房也都配套建筑起来。以后随着教学与科研任务的发展需要,随时填平补齐增建了一些项目,如七系(新五系,即导弹工程系)的大实验楼,可供学员操作的导弹库,二系(新二系,即原子武器系)的粒子加速器反应堆等。到一九五六年全院按总规划60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任务就基本完成了。最后收尾大项目是一九五七年建成的教学实验基地—四海实习工厂。这个工厂在总体规划时陈院长就提出要建一个能修理和制造部分教学仪表仪器及一般用具,还要把学院科研成果制造出样机。一系研究成功一个“一一三”飞机,性能当时就超过苏制米格17。陈赓院长向国防工办提出指定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当时国防工办副主任赵尔陆不给安排,他说:我们只负责设计定型的批量生产任务,试验试制那是研究院的任务。陈院长决心把四海厂规模扩大,要它能将各系科研成果都试制出来。根据这个指示精神,我们在四海厂除建筑教学器材仪表车间外,还建起飞机、大炮、坦克车等大车间,以后改变教学任务后,没有用上。这个厂开始由技术部长李焕兼任厂长,后由张复明接任。五百人的工厂,设备先进,配合各系实验室,能完成各种仪器仪表等器材的维护修理和部分制造。还可以对外加工零部件。学院所需房子,院内院外,共67万平方米,按原定总规划,止此可以说超计划完成了。

    一九五七年黄克诚总参谋长来学院视察时指出:党中央非常重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办。党中央和军委舍得花大本钱来办军工学院,就因为你们培养的学员与国防现代化建设有重大意义。这个任务既是光荣的,也是艰巨的。希望每个同志提高办好军工学院对国家对军队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加速培养出高质量的军事工程师。

    基本建设任务完成后,清理了工棚、材料库,平整土地,进行植树种花,美化生活环境。营管处有个园艺班,聘请了几个园艺师傅;修了六排养花暖房,买了不少南方花卉,做到四季有花。夏秋季全院绿树成荫,花香四溢,冬季室内花草不断,调剂着人们的精神生活。群众说:李教育长爱花,徐教育长爱鱼。其实,绿化美化环境,也是分内工作。

    一九五六年夏,中央派王世泰带一个反浪费小组到学院检查浪费,主要是检查基本建设方面的铺张浪费,特别对大屋顶提出了批评。陈院长在电话上告我说:你把给我汇报的基建情况,再详细点向他们汇报。在此之前,我就在五个教学大楼及其配套建筑造价问题给陈院长汇报过,质量最高,装修最好的系大楼平均造价是每平方米175元(人民币),连同其它混合结构房屋,平均每平方米造价不到172元。按国家定额每平方米180元,我们的建筑总投资一点也没有超过,还节省了480多万元。施工单位黑龙江省建筑工程公司边敬经理结帐赔了300万,我们拿出国家的材料价格表和工时及管理费定额,一笔一笔和他们核对,我们不但没有克扣他们,还帮了他们做许多工作。他们哑口无言,只好说好话。我们的“张老汉”(基建办主任张复明)是依法办事,分文不让。边敬经理向中央建筑工程部求援,刘裕民副部长说:人家完全符合国家规定,怎好向人家额外要钱?边经理又亲自几次找到陈院长求救。陈院长问我:他们到底赔了没有?我说:他们赔钱主要赔在材料浪费上和工程管理上,咱们没有责任。陈院长说:我们节省下400多万,可否补贴他们200万?我说:“张老汉”不会同意。陈院长说:房子修得不错,顾问团也很满意,我作主,就算作给他们的奖励费吧。我说:最多补贴他们150万。陈院长说:好吧,就按你的意见办;你们山西人真会理财,要鼓励张复明,管基建立了一功。边敬经理向陈院长面谢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我向王世泰汇报后,王说:照你说来,没有浪费,还有节约,应该奖励。我说:奖励不敢当,节约确存在,请实事求是给我们下个结论就好了。王世泰回到北京见到陈院长说:你们建院规模大,花钱多,风声大,议论多,本来去哈军工是要找个浪费典型通报全国的,想不到你们倒成了节约典型,还应受到表扬。陈院长说:你背着“圣旨”,举着“尚方宝剑”去找我们的浪费典型,我是诚惶诚恐,准备杀头的,多亏我们有个好“管家”救了我,你就刀下留情了,二人哈哈一笑了事。

    第四件事是用的问题。我们建院开始就计划把学院办成一个独立的“小社会”,不出校门,就能解决生活上日常需要的东西,给学员和干部职工尽可能多的方便。二百多人的军人服务社,供应全院两万多人的生活用品。服务社从日用百货、主副食品、理发洗澡、照相、成衣、小饭馆、冷饮店、豆腐坊、修车钉鞋,服务行业应有尽有。另有市派来的小银行、小邮局、小书店。还有幼儿园,小学校,也在院区内。家家户户,人人集体,不出校门都可以满足生活必需品。



    在营具教具等物资器材保障方面可以说满足了每个人的必需。家具在市内定货加工,我方出图样,派人监督制造,质量都很好。宿舍办公室营具齐全,都是牛皮椅三屉桌或一头沉(带衣柜)。学员每个人常用的有五张桌子,七把椅子,即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各处用的,还不算备用的机动数和公用数。学员宿舍20平方米住四个人,配两张长方桌,各有一个三个抽屉什物柜。对学员是高标准配备,对苏联专家更是高标准配备,每人宿舍办公室各有一套沙发,宿舍三套桌椅,宿舍办公室都有地毯,对其家属还配梳妆台。全院营具共有12.5万多件。至于教学器材仪表,更为齐全,教学科研所需,应有尽有,只能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重复购置,积压不少。筹备时期,军委拨给我们1000个亿的开办费,陈赓院长指示要在本年内花出去。开支的大项是教学用的器具和仪器仪表,化工用品教材及图书资料等。用多少,无根据,先到的教授碰碰头,提出个估计数就分头四处采购。没有计划,盲目性大,花钱如流水,先斩后奏多,掌握很困难,财务处长张友亮嗷嗷叫:白条太多,发票太少,不合手续,如何报销?最后只有请陈院长签字,实报实销。军委财务部长汤平说:你们院长真厉害,我们想管管不住,只好承认特殊。国内市场买不到的东西,都提请上级有关部门到国外购买(不在1000亿之内)。学院党委组织过几次财务大检查和仓库大检查,也未能彻底克服积压浪费现象。全院教学器材仪器,包括总军械部和各军兵种调拨的陆海空军武器装备,总共有25万多台件。有求必应的上级支持,家大业大,我们有点头脑发热,没有很好发扬与贯彻我们党的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确有浪费之处。要说浪费,最大最大的浪费是林彪“肢解”军工,“战备南迁”的大破坏!林彪蓄意破坏哈军工,一九七○年他假传“圣旨”,发了一个“一号命令”,说苏联要进攻中国,战事一触即发,要军工学院立即撤离哈尔滨。其实我们早就有战备方案,就是战争来到,上山打游击。林彪就是要“消灭”哈军工,他不是让军工整个学院南迁长沙,而是把军工肢解为四块,把一、二系分迁西安、重庆等地。三系未走,成了军工大院的继承者。四、五、六系迁往长沙,并改名为“长沙工学院”把校友们永远难忘的哈军工的番号就此被“消灭”了。分迁时“文化大革命”中成立的军工“革委会”主任是郑锡五(原技术部一个处长),被战争吓昏了头脑,慌乱成一团,几个头头不是很有秩序的组织搬迁,而是各自准备“逃命”,把全院搞得乱哄哄。他命令把教学物资全部带走,生活物资少带或不带。把60多万平方米的营房,12万多件的营具,服务社的“家当”等等,一股脑儿都交给黑龙江省军区,连能带走的100多块苏联顾问团使用的高级地毯都不带一条,使军区发了大财。军工大院,被黑龙江省军区占用一部分,用不了的教学大楼就出租;高大的导弹实验室成了喂猪养马的地方;各单位乱建围墙,划地为牢;把一个花园式的大校园变成了大杂院。大量贵重的教学器材仪器仪表(到长沙住的是撤消了的工兵学院),到长沙后露天放在野场里,风吹日晒,雨淋,发霉生锈,长期不能进房子报废的很多,浪费极大。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悲惨下场。长沙工学院于一九七八年升格为国防科技大学,青出于蓝,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比哈军工时代均有发展,尤其在科研方面,发明制造了不少尖端产品,为国防现代化填补了空白。现在国家主席兼军委副主席杨尚昆提出“要把国防科大办成哈军工的样子,恢复军队序列。”现在的校领导汪浩、张良起和陈启智已接受了这个光荣任务,我在这里额手称庆,竭诚希望他们率领全体同志,把哈军工的好传统好作风发扬光大,培养出更多国家栋梁,为国防事业做出更多贡献。留在哈尔滨的三系也发展成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继承哈军工的优良传统,在教学科研方面都取得很大成就,并将扩建成理工科综合大学,为国家做出更多贡献。

    最后再说一下行政管理问题。学院编有运输处、油科处,共有大小汽车200多辆。教育长和政治部主任以上编有专用小轿车。我们的军师级干部都是公用小轿车,虽不固定,但可以随叫随到;营团干部因公外出也有公用小车。顾问团除正副首席顾问配有专车外,所有顾问都是每三人编一辆小轿车。老教授也是这样。大轿车供学员干部外出开会,野营训练,参加农场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之用。大卡车除定期轮流保养一部分外,一辆也闲不住。哈尔滨冬季取暖时间长达半年之久,保证室温在摄氏20度。顾问团宿舍室温要求到25度以上,因他们习惯是冬季外出穿皮袄,回家进屋要换单衣。全院40多台“兰开夏”大锅炉,每台每天日夜烧煤要1吨。还有全院七八十个食堂的炊事用煤。除了拉煤的繁重运输任务外,冬菜贮运任务繁重。黑龙江农作物生长期每年只有120—140天,还常遇早霜晚霜自然灾害,收早了不够成熟,收晚了又怕霜冻,秋收是一场“战斗”。冬季没有新鲜蔬菜,哈尔滨市政府一到十月就紧急动员市民机关,家家户户贮存土豆、萝卜、大白菜,要够一冬吃。所以家家户户,机关食堂,都各自修建大菜窖。这段时间除教学人员外,大部干部战士得去抢收秋菜。大卡车日夜不停突击抢运最怕冻的大白菜。运回来并不算完事,天天得一棵一棵排开在院里晾晒,白天摊开,晚上收拢,还得盖上苫布芦席防冻。晒到菜叶发蔫,剥去一层外帮才能下窖。下了窖一冬天还得隔十天半月翻倒一遍,以防挤压发烧捂烂,这是一件头痛事。

    建院以来,在物资保障工作中供求关系基本上没有矛盾,器材仓库、军需仓库和军械仓库的东西,可以随用随取,一时没有的东西,很快就可以买到或从上级领到。物资供应充足,保障了教学与生活需要,但也带来一些副作用,就是东西来的容易,家大业大,使用就大手大脚,不爱护公物,除业务部门随时检查纠正,学院党委也组织多次财务物资大检查,及时进行教育,这样也未能完全杜绝浪费现象。苏联翻译浦达科,外号“中国通”,是首席顾问的翻译,他对我说:苏联专家都喜欢在这个学院工作,因为搞科学研究的条件太好,科研用品又新又好又多,随用随有,不误工作,在苏联也找不到这样好的条件。我们跟首席顾问的翻译段钢、孙梦龄(女),和跟教育、政治副首席顾问的翻译陈远新和宁冈也都听到过专家们这种反映。苏联专家如是想,中国教授何尝不是如此想,一系马明德教授自己研究设计与监督制造的风洞群,从低速、中速、亚音速到超音速都有,可以进行各种飞机和导弹弹道的吹风试验。这个风洞群当时在中国是第一流的,也是仅有的一个。

    矛盾无所不在,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在具体工作中,物资供应方面的矛盾,主要发生在物资保障部和技术器材部之间,如在财务开支中,教学与科研必需的东西技术部需要买到,财务制度中不能报销,想灵活挪用一点也不行,因为规定“买酱油的钱不能买醋”,只好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学院的“财权”是相当大的,只要陈院长说句话,批白条子上边也得按“特支”报销。又如技术部与营管处在用电方面,动力电归技术部,照明电归营管处,其实营管处也管有动力电,如锅炉房,木工房等。实验室用的电线在室外归营管处,进室内又归技术部管,弄得变电所也无法分开。各种油料都归油料处管,特种用油——实验试车,飞机坦克发动等又归技术部做计划,油料处作报销。象这类矛盾是经常发生的,也是不断进行协调的。解决的办法只有一个:“首长说了算”。以教学为中心,大家都为这中心服务,教学科研所需物资必须及时保证供应,部门之间的矛盾都能在这个大前提下得到解决。

    物资保证工作是繁重的,又是琐碎的,权力又是统一集中在院里,编制是横宽直短,分工负责,专事专管,加强请示报告。工作方法是单刀直入,经纬交织,互通信息,一竿子插到底。机关干部更多的工作时间是在下边,所以能及时了解下情,保证供应。就是这样,物质保障工作也是难以尽满人意的。但我们的口号是“全心全意为学员为教学服务,保证教学任务圆满完成”。

    陈赓院长是又当院长,又当家长,教学科研,政治工作,干部团结,教员队伍建设与校舍建设这些大事他紧抓不放,生活中的吃喝拉撒睡他也巨细过问。我们经常提出反对浪费,厉行节约,但浪费现象总也难免。大的方面如技术器材仓库常有积压,示波器,电笔电表等东西积压不少。有的东西教员提出要买,买来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用,用多少,或用不上,放起来,真是笑话。陈赓院长常常教导我们:办这样学校咱们不懂,无经验,全听苏联顾问的意见,校舍建筑与教学器材购置用了两万亿(旧人民币)。花钱像流水,该花的一定要花,不能影响工作,能省的也一定要精打细算省下来,不能说“不懂就难免浪费”。他常这里转转,那里转转,见到有的水龙头滴水未关紧,他亲自去拧紧,见到下班后室内无人却电灯常亮,他也进屋去拉灭。常批评说:不少地方“常明灯”,“长流水”,这点小事也管不住?要教育人人当主人,人人管家务,人走灯灭,举手之劳,这很容易办到嘛。学院勤俭节约的好作风是陈院长带出来的。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八:青出于蓝桃李争芳 

    在陈赓院长的领导下,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奋斗,一所领导经验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房舍标准齐备、设备先进配套、院区环境幽美的现代化的高级军事工程学府——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终于建成为全国重点院校之一。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位于哈尔滨市文庙街,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号称军工大院。此地原是哈尔滨医科大学校址,原有房屋4万平方米,军工学院成立后,新建各种房屋67万平方米。其中包括教学大楼、办公大楼、学员宿舍、专家宿舍、干部宿舍(含将军楼)、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工厂、印刷厂、体育馆(含室内游泳馆)、俱乐部、医院、邮局、书店、军人服务社、招待所、食堂、锅炉房、浴池、理发室、托儿所、幼儿园、子弟小学校等。共建道路5000米,其中高级路面4000米,植树2万株。院内道路宽畅,绿树成荫,冬季银装素裹,夏季花香鸟语,环境宜人。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组织原则、专业设置和教授会建立均参照苏联军工院校《教学过程组织实施条例》确定的。学院的编制军衔是军委以命令形式颁布的。此命令规定:军事工程学院的正副院长、正副政治委员为大将、上将、中将;教育长、政治部主任为上将、中将、少将;副教育长、政治部副主任为中将、少将、大校;院下属各部(处)长、系正副主任、教研室正副主任为少将、大校、上校;部下属各部(处)长、班主任、政治指导员、教研室副主任为大校、上校、中校;科长、军事工程学院专科正副主任、正副政治委员为上校、中校、少校;副科长、政治协理员为中校、少校、大尉、上尉。机关干部根据本人条件可授上尉、中尉、少尉,有的也可授中校、少校。在军衔三个档次中,陈赓院长主张评中档,授低了过几年可以提升。刘居英同志按规定应授中将,但授了少将,以后也未得到提升。军工学院的毕业学员,原则上成绩优秀的授上尉,良好的授中尉,较差的授少尉。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建院时共建立五个系,即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和工程兵工程系。全院设36个专业、16个院直属基础课教授会、85个各系基础课和专业课教授会、400个各种专业实验室。全院共有在编教师1100人,辅助教学人员770人。

    一九六○年冬,军委根据我空军、海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和防化兵等部队均已扩大,领导机关已经健全,各国防工业已能生产现代化的武器装备产品,各部队新的装备不断增加,迫切需要大批技术军官来掌握管理,决定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炮兵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程兵工程系、防化兵工程系,以及空军工程系的机场建筑和气象两个专业、海军工程系的舰炮、船炮指挥仪、鱼雷、水雷、舰船消磁等五个专业调归相关各兵种,扩建为军兵种工程技术学院,以加速培养各自所需的技术军官。苏联首席顾问奥列霍夫说:这是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母鸡下蛋”。陈赓院长在病中从北京给学院党委常委写信,要求在学院调整后,本着“少而精、短而少”的原则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抓好思想工作,特别是教学人员的思想工作;二是要充分发挥老教师的积极性,认真研究教学改革办法,不要使专业技术课的系统性完整性搞得支离破碎;三是抓紧培养更多更好的青年知识分子,迅速组成科学研究队伍;四是大力抓科学研究工作,一定要出成果,出高新成果;五是要改善教授、教师、学员的生活,把三年自然灾害带来的困难减少到最低限度,保证他们的健康不受或少受影响;这一点不能有丝毫疏忽;六是要给教授、教师、学员以充分的研究和自习的时间。

    一九六一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根据军委决定调出四个建制系和部分专业后,又先后新建四个系,即火箭工程系、原子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还建成研究生班、干部轮训班和越南留学生班。一九六一年三月以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领导机构和人员组成情况是:院长刘居英、政治委员谢有法、副院长李懋之、副政治委员张子明、李开湘,院办公室主任王序卿、教育长张文峰、副教育长赵本源、政治部主任张衍、政治部副主任邓易非,教务部部长曹鹤荪、政治委员戈果,院务部部长张友亮、政治委员傅德林,技术部部长李焕、四海实习工厂厂长张复明、政治委员李九思,医院院长黄绍、政治委员姚亚新,空军工程系主任沈伯英、政治委员沙克,原子工程系主任祝玉璋、政治委员贺达,火箭工程系主任戴其萼、政治委员王坚,海军工程系主任冯捷、政治委员王松如,电子工程系主任杜鸣珂、政治委员赵阳,计算机系主任慈云桂、政治委员张景华。

    一九六六年四月,国防科委以所属院校建制序列划一为理由,决定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脱离军队序列,改为地方院校,院名改为哈尔滨工程学院。刘居英任院长兼党委书记。在此之前,原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政治委员谢有法调国家建委任政治部主任、教育长徐立行调国防第六研究院任副院长、政治部主任张衍调西安电信学院任党委书记、副政治委员张子明调昆明军区任副政治委员、副政治委员李开湘调解放军三十一基地任政治委员、副院长李懋之调第二炮兵任副司令员。一九七○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解体,其中大部分人员去长沙创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原海军工程系留原校址办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的学员,有相当数量被分配到各军队兄弟院校。其中包括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北京防化学指挥工程学院、北京国防大学、南京通信工程学院、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南京空军气象学院、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武汉海军工程学院、武汉空军雷达学院、武汉第二炮兵指挥学院、西安空军学院、西安陆军学院、西安第二炮兵工程学院、陕西空军导弹学院、徐州工程兵指挥学院、徐州空军勤务学院、郑州信息工程学院、合肥炮兵技术学院、石家庄军械工程学院。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共培养毕业学员达一万三千余名。仅据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编辑出版的哈军工《校友通讯录》不完全统计,从一九五三年届到一九六五年届共毕业学员5870人,其中男生5483人,女生387人。在这5870人中,分配到国家机关(含党群机关)544人,军事部门795人,科研单位(含军事科研单位)1743人、大专院校1331人,工矿企业1290人、中专、技校(含普通中、小学校)167人。其中担任县团级职务的1376人,担任师局级职务的233人,担任省军级职务的36人。获讲师以上职称者3663人,其中获教授(含研究员)109人、副教授(含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1648人、讲师(含助理研究员、工程师)1846人。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同志已经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其中不少同志还担任了国家机关或军队的高级领导职务。如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家科技监督局局长徐志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廖辉、国家气象局局长邹竞蒙、江西省副省长蒋筑平、天津市副市长李慧芬(女)、海口市长曾浩荣、青岛市市长俞正声、大连市副市长王有为、济南市副市长赵传明、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谢光、总参装备部部长贺平、总参工程部部长周培根、总后营房部部长周友良、第二炮兵副司令员杨桓、栗前明、海军装备部部长郭传义、装甲兵部副部长蔡康生、防化学兵部副部长华钟亮、研究部部长刘宝华、总政联络部副部长叶选宁、总政群工部副部长邓先群、国防试验基地司令员黄序、海军试验基地司令员王惠尧、54774部队副军长余鲁生、北京装甲兵工程学院院长黄庆华、南京工程兵工程学院院长钱七虎、南京管理干部学院院长林风、沈阳工业学院院长崔敏芳、沈阳工业学院党委书记王尔林、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院长吴德铭。

    一九五六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党委提出要提高教学质量,开展科学研究,扩大科技队伍。陈赓院长很重视科研工作,在他的指导下,学院成立了以教育长徐立行和科教部部长张述祖为首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科学技术促进会,各系成立分会。高年级学生成立学员军事科学技术协会,各系成立分会。全院有500多师生自愿参加科研活动,各教授会主动承担科研任务,当时全院科研活动十分活跃。彭德怀元帅第二次来院视察时充分肯定了学院“出人才,出成果”的办学方针。邓小平总书记来院视察时,听到空军系研制“东风113”号遇到困难时指出:“失败一百次,最后成功就是胜利。”一九五七年建军节和国庆节期间,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送京参展的科研成果上千件(项),受到高度评价。陈赓院长在京亲自邀请周总理和各位老师前往参观。中央军委对学院寄予很大希望,要求军工学院要成为全军开展科学研究的基地。这是军委继给军工学院为“解放军现代化的摇篮”这一光荣称号后又一光荣称号。

    回首哈军工,既有光辉的建设成就,也有深刻的经验教训。这教训,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三个不理解。一是不理解为什么哈军工自创建以来始终被列为阶级斗争的典型单位?历次政治运动,包括一九五三年的肃反运动、一九五七年的反右派斗争、一九六四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风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浩劫,哈军工总是首当其冲,深受其害。在林彪强调“突出政治”、“政治可以冲击一切”的大气候下,总政领导来院检查工作时说:“军工学院有大鲨鱼”、“四不清”,指示学院党委要“放炸弹”,“揭阶级斗争的盖子”。而学院很长时期则是执行的“宁左勿右”、“左比右好”的政策,以致哈军工在不断的政治运动中,打击面之广,斗争之残酷,影响之恶劣,后果之严重,都是惊人的。

    二是不理解为什么一定要哈军工集体脱军装?当国防科委政委钟赤兵来哈宣布军事工程学院脱军装,改为地方学院时,大家感到这是晴天霹雳,不可理解。当时全院上下,议论纷纷,怨声载道。有的问军工学院犯了什么错误?有的问如此重大决策为什么不征求哈军工的意见?钟赤兵讲国防科委领导的十一所高等院校,大都是地方学校性质,你们穿军衣,人家有意见;培养目标一样,但待遇不一样,科委不好解释。这叫什么理由?这怎么能令人信服?

    三是不理解为什么原军工学院院区进驻非办学单位而使完整的学院解体?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是个整体,它的风貌,它的声望,它的影响是别的院校不能相比的。但现在我们到哈军工去,却令人非常失望。院落破乱不堪,场地各霸一方,单位参差不齐,行业五花八门,不仅失去了当年哈军工的风貌,就连普通大学的气派也没有,实在令人痛心。原哈军工的老同志常常私下议论:即使不办军工学院,但只要不让非办学单位进驻,办个完整的普通的综合大学也好嘛!可惜,现在这只能是个幻想。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九:将星殒落浩气长存   

    惊闻噩耗肝肠断,彻夜无眠泪不干。良师教诲从此绝,终生难忘军帐前。

    一九六一年三月七日至十五日,我在内蒙乌兰哈达、白音胡硕一带勘察地形完毕,十六日返回吉林洮南县休息。夜晚打开收音机,突然听到新华社广播员用深沉的语音宣读讣告:中共中央委员会沉痛宣告: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军队的优秀领导人,我军卓越的战略家,指挥员,陈赓同志因心肌梗塞,抢救无效,于一九六一年三月十六日八时四十五分在上海不幸逝世,享年五十八岁。……听到这里,我泪如雨注,胸中如同压了一块千斤重的大石头,通夜哭泣,不能成眠。这噩耗对学院全体师生员工,对所有熟悉陈赓的人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次日我返回学院,下车即到设在学院大礼堂的陈院长灵堂前肃立鞠躬默哀吊唁。当时见到每一个人都是极其悲哀,泣不成声。第二天我去北京,安慰陈赓的爱人傅涯同志,并等待参加设在中山公园中山堂里的追悼大会。

    三月二十五日,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举行了隆重的公祭大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罗瑞卿大将在追悼大会上致悼词,他历数了陈赓的生平之后,高度评价说:陈赓同志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为党为人民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在反革命的牢狱中,他表现了坚贞不屈和坚定顽强的无产阶级立场。在长期而艰难的战争岁月中,他表现了对革命事业的高度必胜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在中国革命的各个历史阶段,他始终坚定地站在革命立场上,高举毛泽东思想红旗,为维护和贯彻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而奋斗不懈。陈赓同志的全部经历,表现了他是一个彻底革命派,对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具有无限的忠诚。陈赓同志疾恶如仇,大公无私,待人热情诚恳,耿直谦虚。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始终和人民群众,同广大士兵同呼吸,共命运,表现了共产主义的高贵品质。

    陈赓同志也是我军一位杰出的指挥员。在抗日战争中他在太岳抗日民主根据地指挥反对日伪多次残酷“扫荡”中是屡战屡捷。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晋南吕梁的六战六捷和挺进豫陕鄂,创建根据地的巨大胜利,都显示了陈赓同志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深刻理解和卓越运用的军事天才。他对部队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视,对群众路线的运用,对部队作风的培养,对士兵生活的关怀,都表现出他是毛泽东同志的好学生。

    我在陈赓大将直接领导下断续工作了二十年,受他的教益颇深。他虽谢世已经二十多年了,他的音容笑貌还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不能忘怀,这是永远不能忘怀的啊!

    陈赓将军是一位智勇双全,英勇善战的名将。他在戎马倥偬的战场上常常紧张到废寝忘食,坐在作战室、机要室或报话机旁看上级的指示和听敌人的消息,抓住有利时机就果断处置,进退自如,指挥若定,所以他能战无不胜,是一位常胜将军。战斗结束后,他就放手让部属去进行休整训练提高部队的战斗力。而他自己则痛痛快快休息,排除紧张战斗生活积累下来的疲劳。党中央毛主席对他十分信任,常给他独当一面,开辟战场的重要任务。他在和平建设时期,又是一位国防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参与决策者和培育又红又专的现代化军事工程师的组织领导者。他创建哈军工,呕心沥血,为国防现代化、正规化培养出大批优秀军事工程师,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

    一九五二年夏,陈赓正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与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军进行鏖战中,突奉中央军委电令立即回国接受新的重要任务。回国后毛主席、朱总司令和周总理立即召见陈赓,毛主席说:“我们下决心组建军事工程技术学院,培养技术军官,加快国防现代化建设,经中央研究,决定你去当院长兼政治委员,立即着手筹建。”

    艰难的创业任务降临陈赓头上,但陈赓是从来不怕困难的,他接受任务后就发誓说:“不办好这座学院,决不罢休”。实际上他是非常愿意接受这个任务的,他愉快地说:“我既当院长,又当学生,在这样学校可以学科学技术知识,充实我知识贫乏的一面,又能学到苏联国防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加速我们国防现代化、正规化进程”。

    当时的困难是一无校舍,二无自然科学教员,三无教材器材,还缺大批干部。白手起家,平地建高楼。特别是哈军工是世界上没有的诸军兵种综合性军事科技大学,自己又无经验,困难确实不少。培养军事工程师的任务又非常紧迫,周总理要求早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陈赓经过征求各位老帅的意见,了解各军兵种情况,深思熟虑后,为达到总理的要求,确定了“三边”建院方针,即边建、边教、边学。这个方针得到周总理的赞同,并给予大力支持。

    一九五二年九月一日建院筹备委员会正式成立。筹委会的委员既有我们这些外行干部,又有内行的专家教授。陈赓像打仗一样,又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几乎是天天要到筹委会听汇报,了解工作进展情况,指示开展工作的内容、方法、步骤。有时忙得他到不了筹委会,也要在电话上了解情况,指示工作。他抓紧不放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教授。以第二高级步校为基础的3000人里没有自然科学教员,办军工培养现代化军事工程师,这是一个最根本最根本的条件。建筑校舍是紧迫的,因为没有房子什么事也办不成,但建房子不像叠积木那样容易,得按程序进行,得有一个时间过程。而教师则是马上就得准备好,学生一到就得补习文化课,准备基础课。陈赓同志同华东军区先调来的一批老教授反复交谈,请他们提供线索,在全国各名牌大学指名调老教授。第一批名单提出来,陈赓就亲自去找周总理批,以后一批一批都请总理批,工作进行的相当顺利。陈赓向来重视知识分子,礼贤下士的诚恳态度,对调来学院工作的教师知识分子都要亲自去看望关心,鼓励他们在哈军工这个培养国防现代化工程师的光荣岗位上,贡献自己的才能。由于陈赓亲自抓教师队的建设,仅仅一年时间,到一九五三年九月一日第一期学员开学时,军工就已经有了上千人的知识分子队伍。南京军事学院的院长刘伯承说:“陈赓的手真长,真能抓”。陈赓抓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就抓招生,他呈请军委通知各大军区选送机关里有高中毕业以上学历的秘书、参谋、干事到哈军工上学,军委下通知后即派招生组到大军区进行考选。同时派出几位老教授到各大城市采购教学用的图书资料和器材仪表。陈赓告诉我:“军委拨给我们一千个亿(旧人民币)开办费,今年底以前要花出去,首先要满足教学需要的东西,国内能买到的尽量在国内买,国内没有的即提出项目、种类、数量,报请国家列入外贸订货,不要耽误教学需要。需要总后勤部和各军兵种调拨的武器装备也要提出计划分送有关单位”。

    陈赓紧接着又抓校舍建筑规划,他的指导方针是坚固、适用、美观、大方。我按照军委苏联总顾问告我的校舍整个需要是60万平方米的意见,提出总规划初步方案,即教学用房占40%,生活用房占60%,一九五三年建筑10万平方米,一九五四年重点工程是建教学大楼,计划20万平方米。一九五五年、一九五六年完成总规划60万平方米。陈赓院长说:“先教学,后生活,要满足教学用房,这是总的原则,物质保障工作要始终掌握这个原则。具体计划只能等苏联顾问团来到后,仔细研究确定,提出各项用房数量与设计要求。现在首先是打通渠道,把方案分送有关单位立案,准备经费、材料、设计与施工单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三四年内完成这样大的工程,不预先作好各项准备工作,工程展开后,出现停工待料事小,不能按期完成计划,耽误教学是大事”。

    干部缺额很大,除第二高级步校来的大批干部,志愿军第三兵团调来的部分干部,以及华东军区研究院来的部分干部以外,还需要从全军选调一批质量好的各级干部。军委总政治部和总干部部虽说各军兵种新成立不久,需要干部很多,抽调比较困难,要求学院自力更生,但考虑军工学院的急需,根据毛主席和周总理要大力支援军工的指示精神,还是尽量满足我们的要求。

    以上各项工作是筹备委员会抓紧的主要工作。各项工作要求虽有周总理开会指示各部门要大力支持军工学院的创建,但具体落实还得我们去跑。陈赓院长一向重视党的集体领导作用,短短几个月的筹委会工作,他也是请上级批准成立党的临时委员会。重要问题都经党委会研究决定之后,然后分头执行,他曾亲自分别带着我和徐立行、张衍去东奔西跑,“求神拜佛”。有时他忙的实在不能去,也要打电话告诉对方,说我们去要求解决什么问题。所以一切问题都能顺利得到解决,各单位积极支援,有求必应。

    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一日,军工学院筹委会结束在京工作,迁往哈尔滨正式办公。到哈后工作同样像打仗一样紧张。给陈赓同志找到一座铁路局的小洋楼,便于在紧张工作中能有个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他坚决不去,要同我们住在学院内简陋的小平房。一九五五年冬,越南国防部长武元甲大将,参观军委组织的“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后,来到哈军工参观,他住在这座小洋楼。他见陈赓住在小平房,很受感动。他问我:“为什么不给陈赓找座好房子住?”我说:“这是他与群众同甘共苦的一贯作风”。陈赓在北京住的房子是个小四合院,已经相当陈旧,几次要给他翻修,他坚决不干。他说:“能住就行,有什么好坏?”他还把这个小院的前院让给军工驻京办事处住,他说:“我可以挤着点住,让许鸣真带办事处住在这里,他可以随时告我学院的情况,还可帮我与各方联系”。这座小院的房子至今仍住着陈赓的爱人傅涯同志及其儿孙们。有的房子已经透风漏雨,让傅涯搬住新建楼房,她坚决不搬。她说:“我住故居,可以触景生情,怀念丈夫。还可以教育子孙继承祖辈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



    陈赓到哈尔滨首先去拜见省市委和政府的领导,请他们帮助建设学院。省委书记李长青,省长强晓初说:陈将军先来看我们,实在不敢当。陈赓这种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陈赓到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最关心的是团结问题。他听到第二高级步校个别人说:“志愿军三兵团来的干部是来夺权的”。他开干部会批评这种狭隘的宗派主义思想,他问:“我来学院是来夺谁的权?我们的干部政策是五湖四海,任人唯贤,说这种话的人是有意挑拨关系,破坏团结,是党性不纯”。陈赓对我们几个没有参加过“长征”的干部和老红军干部也谆谆教导,分别作团结工作。他十分重视党委委员的团结,他常说:“党委一班人不团结是破坏党的事业的大敌”。我去京见陈赓,他首先问我的第一件事就是“徐立行张衍关系怎么样?”我说:讨论具体工作中有些争论,这是正常现象,不影响团结,但学院不少人认为徐立行思想“右倾”,对徐立行有压力。在全国“左”的大气候下,干部中“左”比“右”好的思想是难免的。陈说:“不要在非原则问题上纠缠,互相多交交心,统一认识,一定不能影响团结。”

    陈赓听到干部中有人对知识分子议论说:对他们尊重过分,照顾太多,关心的无微不至。他教育大家说:你有光荣的“二万五”,人家有“十年寒窗苦”,不能说谁轻谁重。我们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要在政治上信任他们,放手使用他们,思想上要耐心帮助他们,改造他们的思想,树立为革命服务的人生观,要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吸收他们参军入党,不能搞关门主义。对教师作思想政治工作,除了政治部秘书处长王序卿专门负责教授工作外,还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与教授交朋友,多谈心,多关心,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思想,使他们有职有权,尽职尽责,作好教学工作。陈赓经常教育干部说:办好我们这样高等军事工程技术学校,首先要依靠老教授,不能光靠“二万五”和“三八式”老干部,我们的口号是“两老办院”,携手并进,共同完成党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对教师生活上多照顾一点,政治上多关心一点,是为了从照顾中提高他们,团结他们,因为他们是我们办好这样学校的根本。在我们学院要成为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典范。

    陈赓说:我们学院要培养优良的校风、学风,学员学风要好,要靠教员的严格教风好,教员教风要好,要靠严格的正规校风。有这样优良校风,才能培养出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最高质量的军事工程师,去加速国防现代化建设。陈赓这种精神得到实现,军事工程学院的毕业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能表现出政治思想好,业务知识好,科学技术能力强,身体素质好,团结友爱好,组织纪律好的好作风,现在有军工学员的各个单位同声称赞。同学们不论现在职位多高,都有一种“哈军工毕业”的自豪感,忘不了军工这种优良作风对他们事业上成功的影响。军工学院之所以能获得这样荣誉,是和陈赓院长的领导和指导思想分不开的。

    陈赓抓了新老干部的团结和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的团结工作后,即抓正规化建设。他说:正规化建设,主要是贯彻执行四大条令和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这是正规化表现形式,是战斗力的决定因素。我们党委是集中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制,该集中不集中,在上叫失职在下叫专断,这在任何上下级关系上特别是军事关系上是决不能允许的。我们的工作混乱情况要大力克服,特别是上下级不通气的情况。我现在犯官僚主义了,好多问题我不知道,首席顾问已经知道的事情我还不知道,怎和人家谈工作?各系问我的事情,我不了解机关工作情况,怎做指示?徐立行向我及时谈问题最少,都住在小平房,天天见面,随时可谈嘛。你们每天下午要开碰头会,每星期一联合办公一次,每半个月口头汇报一次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的全面情况,有事无事都要按规定参加。事实上学院创建,工作忙,问题多,不是无事,而是有办不完的事情。向军委的书面报告也要半个月做一次。

    陈赓院长说:建立正规化校风,首先要抓好严格的军事行政管理教育和训练,思想工作做在前面,组织行动就要紧紧跟上去。这是个经常的反复进行的工作。养成一种良好习惯必须天天抓。严格要求,做到令行禁止,是军事行政管理的目的,说服教育是达到目的的手段,第二个手段是执行组织纪律。领导再三说服教育不听,可再交群众讨论教育,进行批评,仍不听就执行纪律教育,不能像军阀部队那样,不听命令就首长一人决定,马上执行纪律。执行纪律也要实事求是,认真分析问题的性质,产生的背景,本人的觉悟和态度,正确加以处理,达到治病救人,增进团结的目的。各级干部要以身作则大胆管理,坚决维护条令制度,该管就管,该说就说,遇事要拿出主见,表示态度,不敷衍,不推卸,同时研究方法,注重实效。这是对上级负责,对下级负责的态度。作为下级和战士,必须服从命令,尊重领导,这是维护革命权威的实际行动,符合革命利益需要。民主生活应该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巩固纪律,有利于提高战斗力,有利于学习,有利于工作。在党的组织生活会上可以充分发扬民主,不得压制民主。学员可在班务会上充分发表意见,正确的应采纳,不正确的要解释。我们管理教育时紧时松不好,要改变这种现象,一抓到底。目前要认真克服五多五少现象,即说服教育多了,严格要求少了,放任自流多了,执行纪律少了,强调自觉多了,必要的强制少了,松松垮垮的现象多了,严肃紧张的风气少了,地方作风多了,军队作风少了。没有经常性的严格管理教育,是不能养成正规化作风的,更不能形成我们军事工程学院的优良传统作风。我们是个军队学校,是培养军队需要的高级技术干部的学校,没有严肃负责的工作态度,没有严格认真的纪律要求,没有严密细致的科学作风,没有严谨谦虚的生活作风,是培养不出高质量的尖端科学干部的。想把我们这样军事性质的学院完全与地方学院等同起来,我们是坚决反对的!想要穿军衣的荣誉,又怕穿军衣的纪律,这样便宜事,我们是不给的。必须把“三八作风”的培养,落实在行政管理的具体执行上和表现上,否则便不能把这种有力无形的作风体现出来。首先和主要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作风。机关干部要以身作则,去影响基层教育学员。学员队要在每次开学前,利用暑假,集训年级主任和教授会教员,要他们在执行《教学组织实施条例》中,全面抓紧军事行政管理工作,这是保证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措施。胡昌国教授在教学上要求是严格的,学员开始不满意,提高认识之后,就满意了,就会感谢老师对他们的培养。

    在紧张的校舍建筑工地上,每个工号,每个工人休息的工棚,都有陈赓的足迹。特别是建造五座教学大楼时,每个楼的脚手架都有陈赓的手印,每一层楼板都有陈赓的脚印,都有陈赓的汗水。60米高的水塔,他不顾战伤的左腿疼痛,也要爬到顶端。随着施工进度和机器安装,他三次从蓄水池看到顶上的储水塔。如何将水泵搬上去,又如何将水分送到各用户,他都要看个明白,问个清楚。他常说:“不懂的事情就要深入实际去了解,这样才能长知识”。军工校舍建筑确是速度快,质量高,这与陈赓亲自在第一线“督战”是分不开的。钱学森教授来学院参观时说:在我国现有条件下,短短三四年时间能这样快建成第一流现代化军事工程学院,这在世界上也是个奇绩。

    一九五四年陈赓被任命为国防部副部长和副总参谋长以后仍兼哈军工院长,并未因在北京而放松学院工作,除函电电话指示工作外,凡去京人员都得向他汇报情况。他也抽空回院几次,指导工作。

    一九五五年校舍基本建成之后,教学与行政管理工作也都走上正规时,我向陈赓院长建议说:打仗时战役一结束,你就放手让我们机关干部去组织部队整训,自己注意休息。现在学院各项建设工作,都已有了头绪,走上轨道了,你就放手让我们大家去干,你该休息休息。陈赓院长说:我们学院的第一个战役并没有结束,要走完一个周期,到第一期学员毕业出去,才算打完这个“战役”。我要在这个周期内学到办这样学校的全面全套经验。他的学习精神,给我们很大启示。

    刘居英同志对我说:我第一次遇到陈赓同志这样好的领导,他对干部是那样信任,那样放手,工作有了成绩他表扬你,有了错误,他不知道的事也为你分担责任,跟上这样的领导,可以很好锻炼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我说:我在他直接领导下工作多年,很了解他,干部犯错误,他事前事后都不知情况,他也说他有责任,他对此总是一句话:“我负教育不够的责任”。

    陈赓大将是哈军工的建院元勋,是哈军工的军魂。没有陈赓,不可能在三四年内高速度,高质量,高标准地建成60万米的第一流校舍;没有陈赓,不可能在三年内建设起2000多名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使军工成为执行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典范;没有陈赓,不可能把来自五湖四海的干部、教员团结得象一个人一样,提高了大家办好学院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没有陈赓,不可能使学院很快走上正规化,形成哈军工特有的优良传统作风;没有陈赓,不可能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接见、关心、支持和指示建院方针,使学院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援,高速度地完成军事工程学院的创建任务。

    今已矣,陈赓弃我去!将星殒落,浩气长存!音容笑貌永在,军工校友长怀念!诀别已经数十载,何能再见陈将军?!
关于细菌弹,好像后世有不一样的说法。
陈赓创建哈军工之十:军工精神永放光芒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影响之所以深远,是与党、国家和军队领导的重视、关怀和支持分不开的。先后来学院视察的党、国家、军队的领导同志有: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彭真、彭德怀、陈毅、贺龙、聂荣臻、刘伯承、叶剑英、罗荣桓、徐向前、邓小平、邓子恢、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黄克诚等。除毛主席发布训词外,其他领导人也题词勉励。周总理的题词是:努力学习,建设现代化的国防军。朱德委员长的题词是:努力学习近代科学技术,为建立巩固的国防、保卫祖国而奋斗。刘伯承元帅的题词是:在保卫祖国和平建设、维护远东与世界和平而建设现代化国防军的庄严任务之下,学习军事科学,使技术与战术结合,发扬战斗威力。贺龙元帅的题词是:培养政治坚定,精通技术的军事工程人才,加速现代化国防建设。罗荣桓元帅的题词是:发扬勤奋学习精神,培养大量优秀的革命工程干部,为建设现代化、正规化的国防军而奋斗。

    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在我军的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精神,将与陈赓大将英名一样,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现在,祖国大地,军政各业,到处都有军工毕业学员的足迹;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能听到哈军工师生的声音。多少军工的干部、教授、学员,或文或诗,或报或刊,怀念陈赓院长,讴歌母校,回味当年在哈军工生活的日日夜夜。一九八三年九月,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和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分别举行庆祝建院三十周年活动。活动规模之盛大,气氛之热烈,令人难忘。原哈军工的院部系领导刘居英、李开湘、唐铎、赵本源、曹守裕等同志参加长沙的庆祝活动。徐立行、李懋之、邓易非、杜鸣珂、陈怡、雷立德、张景华、王序卿、李煦明、李廉泉、李承煦、尹孤萍、王松如等同志参加了哈尔滨的庆祝活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总经理冯直、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党政军的领导李立安、安振东、王钊、王化成、尉建行、于殿成、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等院校的领导和各地校友代表参加了哈尔滨的庆祝大会。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党委、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工委政委刘有光、副政委周一萍以及全国各地校友和兄弟院校发来贺电贺信。会后,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出版《从军工到船工》一书,以资纪念。李航同志于一九八六年在黑龙江《奋斗》杂志上发表题为《陈赓将军在哈军工》的文章,怀念陈赓院长。长沙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于一九九○年出版哈军工一九五三——一九六五年届《校友通讯录》,影响极佳。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毕业学生何芸给老师写信说,当她知道哈船院的前身是陈赓院长创建的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感到十分光荣,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表示毕业后要发扬哈军工的光荣传统,不辜负老师的栽培,努力为母校争光。









    下面转载的教授、学员和干部的几首诗词,也是如此强烈反映的一个侧面。




    悼陈赓院长

    (曾思虞教授一九六一年三月为陈赓同志追悼大会而作的这首诗,是根据林洪枢同志的记忆转载的)

    曾思虞

    光天霁月见丹心,

    曾是驰骋百战身。

    万恶顽敌皆授首,

    关心部属最慈仁。 



    建院三十周年志感(转自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从军工到船工》)

    高起

    忆军工

    建军史册谱新篇,

    北国冰城起校园。

    学子风流鸿鹄志,

    柳营肃穆亚夫贤。

    攻关不畏书山险,

    磨砺方成金石坚。

    桃李花开遍大地,

    红云直上九重天。

    思战友

    一从大地起风雷,

    劳燕分飞心意违。

    湘水情深空脉脉,

    滨江人老仍依依。

    几番清梦寻知己,

    又似深宵论课题。

    欣喜春回愁绪展,

    南天北国共朝晖。

    祝船院

    桂苑移来一瓣香,

    十年成长不寻常。

    曾经动乱费筹建,

    未负辛劳已启航。

    帝霸乖张惯弄武,

    海疆辽阔待添装。

    船舶志士无旁贷,

    报国雄心似骄阳。



    新的起点 (转自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从军工到船工》)

    夏冬   

    (一)

    三十年,

    一万零九百五十天。

    时间是长还是短?

    但见青壮成老翁,

    幼童到中年。

    千变万化,

    地覆天翻。

    细思忖,

    弹指一挥间!

    (二)

    想当年,

    情意总绵绵;

    忆往事,

    历历在眼前。

    革命先辈,

    远瞩高瞻:

    为社会主义建长城,

    缔造军事工程学院;

    一片荒郊野地,

    升起了

    高楼大厦千万间。

    (三)

    想军工初建,

    激情实难捺。

    毛主席亲笔题“训词”,

    国家列为建设“重点”。

    陈赓大将挂帅,

    四面八方支援。

    周总理出面请教师,

    朱老总视察来学院。

    一时间声名扬四海,

    谁人不知

    “军事工程学院”。

    (四)

    军工当年,

    名不虚传。

    人才齐集,

    师高生贤。

    既重教学,

    又抓科研。

    人才成果双丰收,

    德才兼备红又专。

    只可惜

    极左路线瞎折腾,

    闹得天昏地暗人仰马翻!

    (五)

    “文化革命”十年间,

    “军工”被拆散;

    亲密战友离别去,

    只有三系“海军”未曾搬。

    决心就地招生办学校,

    筹建一所船舶工程学院。

    幸得国家多重视,

    又获省市的支援。

    领导坚强,

    师生苦干,

    赢来了令人欣慰的今天!   


    七律五首其中二首(转自林洪枢《方志歌诀与方志文稿》)

    林洪枢

    军工忆旧

    军工学府院森森,

    连里楼台柳如烟。

    奠基将军勋业在,(陈赓大将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兼政治委员。)

    执鞭教授尚何人?(军工学院建院初期,各科基础理论课由中国教授讲授,各科专业技术课则由苏联专家讲授。)

    分系曾设海空陆,

    出类多任师团军。

    更喜长沙稼桃李,

    遗风此地赖同仁。

    赠刘居英院长

    少年得志共风流,

    武役文功费运筹。

    战地凯歌惊半岛,

    冰城桃李誉神州。

    鞠躬劳案千秋笔,

    风雪巡航万里舟。

    最忆长沙题字后,

    南芳北秀又丰收。(注)

    注:刘居英同志曾先后为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分支——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和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校庆题词;现这两所兄弟院校,正比翼齐飞。   

    赠李懋之主任并建委会诸战友

    风华正茂汇江滨,

    曾是当年建院人。

    帷幄运筹君尽瘁,

    蓝图设计各精心。

    丰碑座座天为衬,

    彩带条条柳伴荫。(注)

    常道政声人去后,

    千秋功过任公论。

    注:经当年建设者们双手建设起来的几十万平方米的高楼,堪称座座丰碑、矗立院内;而院区笔直、宽敞的道路,又像条条彩带,纵横交错,互相辉映。
   

    赠申文勋同志

    (申文勋同志曾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驻建筑工地代表、营管处处长。)

    少小参军意如何,

    但求革命挽铜驼。(注)

    中原跃马烽烟日,

    塞北安营篝火歌。

    两袖清风昭日月,

    一腔热血壮山河。

    纵然坎坷无憾事,

    惟此高风胜楷模。

    注:铜驼,铜制骆驼,装饰品。《晋书·索靖传》:“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这里比喻申文勋同志在全国抗日高潮中参加革命,目的在于消灭日本侵略者,解放沦陷区,保卫祖国。     

    赠冯浩瑜同志

    回首沧桑意味长,

    知君本色是书郎。

    降龙地下堪奇士,

    立马城头做栋梁。

    汗洒军工莅东北,(注1)

    风尘仆仆寻常事,

    淡泊平生亦堂堂。

    躬耕船业驻南洋。(注2)

    注1:冯浩瑜同志在建设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校舍过程中,发挥专长,贡献颇大。

    注2:为振兴祖国造船工业,冯浩瑜同志曾被派驻香港工作多年。






     我们一起生活的地方

    (转自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从军工到船工》)

    薛广

    亲爱的同学,你可曾记得?

    在那遥远的北疆,

    我们一起生活的地方。

    盛夏的江畔歌声,冬日那素裹银装,

    留下我们多少难忘的遐想。

    我们曾荡舟在松花江上,

    江水载着欢笑流向远方;

    多少个节日我们联欢起舞,

    尽情地畅谈着美好的希望;

    我们共同酿造的友谊,

    至今还滋润着我们的心房……

    啊,生活的航船正是从这里扬帆,

    我们风华正茂,斗志昂扬。

    亲爱的同学,你可曾记得?

    那美丽的北国冰城,

    我们一起学习的地方。

    春日桃李争艳,秋天金风送爽,

    留下我们多少美好的遐想。

    我们曾漫步在林荫道上,

    理想之花在我们心中悄悄开放。

    多少个夜晚,我们一起刻苦攻读,

    点点灯火放射出四化之光。

    多少次雨雪、风霜、朝霞、夕阳,

    我们共同驰骋在知识的海洋。

    啊,理想的翅膀正从这里奋飞,

    我们朝气蓬勃,胸怀朝阳。

    亲爱的同学,过去的岁月,

    写下多少难忘的诗章;

    今朝我们意气风发,成为国家的栋梁。

    啊,让我们携手并肩走向新的希望!

                                          《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