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既得利益集团最狠的皇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36:27
汉承秦制,其中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就是完全沿袭秦代的。这其中就包括“战斗功”制度,西汉初期通过察举途径进入仕途的人非常少,不论是地方还是中央。
何为出将入相?狭义的说法是战时在外为将军,和平后在朝为丞相,而宽泛的说,整个汉初的政治,都是建立在出将入相的基础上。灭秦战争和楚汉战争时的几十万将士,跟随刘邦的参谋,技术人员,后勤管理,武将,先锋官,骑兵将领..和平时期他们都能先后担任丞相,这就是出将入相。


而整个汉朝,高帝,惠帝,吕后,文帝四朝的掌权者,都是这些功臣。


战后位列三公的功臣:
萧何:丞相(前206年—前196年)、相国(前196年—前193年)
曹参:相国(前193年—前190年)
王陵:右丞相(前190年—前187年)
陈平:左丞相(前190年—前187年)、右丞相(前187年—前180年)、左丞相(前180年—前179年)、丞相(前179年)
审食其:左丞相(前187年—前180年)
周勃:太尉(前196年—前180年),右丞相(前180年—前179年),丞相(前178年—前177年)
灌婴:太尉(前180年—前177年),丞相(前177年—前176年)
张苍:御史大夫(前180年—前176年),丞相(前176年—前162年)
周苛:御史大夫(前206年—前203年)
周昌:御史大夫(前203年—前197年)
赵尧:御史大夫(前197年—前187年)
任敖:御史大夫(前187年—前184年)
卢绾:太尉(前202年)
申屠嘉:御史大夫(前164年—前162年),丞相(前162年—前155年)


重点提一下张苍和申屠嘉。
比起萧何、曹参、樊哙、灌婴、周勃、陈平这些耳熟能详的人,这两个人可能有许多人并不清楚。
如果在后世,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可能当上御史大夫和丞相的。
这两个人位列三公是文帝朝和景帝朝了

而这两个人之所以当上丞相,原因分别是两个:活得久,年轻

张苍在秦朝时是皇家档案馆的管理员,因为犯了罪逃回老家,刘邦的起义军打到他老家时,因为其通晓数学和历法而加入刘邦军中作为中军作算计的参谋人员。在刘邦军中又犯事,被砍头时脱去上衣,将军王陵(日后也是丞相)看他白白嫩嫩的,就向刘邦求情保了张苍下来。
张苍随后随刘邦入汉中,又还定三秦,出关中后被任命为常山郡守,之后作为韩信的下属随韩信攻赵军,俘虏陈余,升官为代国的相国,之后调任赵国相国,刘恒为赵王后又调任代国相国,之后又以代国相国身份,领兵平息战乱,封北平侯。又过一段时间,张苍又不当诸侯国的相国了,调去中央当管理财政的计相。过了一个月又调走,当了主计,这个职位当得稳一点...当了四年,主计相当于是丞相的秘书。之后张苍又被调到楚国当楚国的丞相,之后又调回中央当了御史大夫,终于位列三公....
而在他当丞相和秘书以及外调当各个诸侯国的国相以及位列三公后当御史大夫之间这段时间,丞相的位置先后按照功臣表的顺序由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灌婴....担任,在灌婴死后,活的比其他人久的张苍...终于当上了丞相,一当就是十几年,退休后继续潇洒了很久,直到103岁时才薨..........

而另一个人,就是申屠嘉了。靠的则是年轻。
比起张苍,申屠嘉的一生更加传奇,张苍至少在楚汉战争时期已经混到诸侯国国相的位置....而申屠嘉嘛....
灭秦战争时申屠嘉只是刘邦军队里的弓箭手
楚汉战争结束时申屠嘉只是一个队率(基层小军官)
刘邦平定异姓诸侯后为都尉
汉惠帝时期担任郡守
汉文帝初年追封高祖打天下时期的那些低级军官为侯,采邑500户
汉文帝时期张苍接任丞相后,申屠嘉接任御史大夫
张苍退休后申屠嘉接任丞相,历经文帝,景帝二朝....
小小弓箭手,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最终出将入相......

继续看:

曹窟:平阳靖侯,御史大夫(前184年—前180年),平阳懿侯曹参之子
陶青:开封夷侯,丞相(前155年—前150年),开封侯陶舍之子;
周亚夫:条侯,太尉(前154年—前150年)、丞相(前150年—前147年),绛武侯周勃之子;
刘舍:桃哀侯,御史大夫(前150年—前147年)、丞相(前147年—前143年),桃侯刘襄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宗族。
许昌:柏至侯,丞相(前139年—前135年),柏至侯许猜之孙;
庄青翟:武强侯,御史大夫(前137年—前135年),武强侯庄不识之孙;
张欧:御史大夫(前131年—前126年),安丘侯张说之子
............


他们是第一代功臣的儿子,孙子..
他们到了武帝朝担任丞相,虽然历史评价这些二代三代们大部分人都是碌碌无为的
但是,刘邦以及他的继任者们严格遵守了秦朝军功爵制度——严格按照战斗功封侯拜将,出将入相,战功父死子继。

当初跟随刘邦打天下的143功候,一个都不会少,全部封侯拜将,出将入相。
那些在战争时期就死去的人,那么直系亲属则继承爵位,哪怕是一个孤寡老太太,依旧位列十八功候。
那些不年轻又不能长命熬到排资论辈轮到自己的,只要子嗣没有犯罪导致被削去爵位,哪怕到了第六个皇帝时期,也能排资论辈论到自己的子孙,出将入相,担任丞相。


然后......元鼎五年(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夺爵 106 人。

汉武帝的三公:丞相公孙弘,大将军卫青,御史大夫张汤

全都不是贵族出身。

汉承秦制,其中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就是完全沿袭秦代的。这其中就包括“战斗功”制度,西汉初期通过察举途径进入仕途的人非常少,不论是地方还是中央。
何为出将入相?狭义的说法是战时在外为将军,和平后在朝为丞相,而宽泛的说,整个汉初的政治,都是建立在出将入相的基础上。灭秦战争和楚汉战争时的几十万将士,跟随刘邦的参谋,技术人员,后勤管理,武将,先锋官,骑兵将领..和平时期他们都能先后担任丞相,这就是出将入相。


而整个汉朝,高帝,惠帝,吕后,文帝四朝的掌权者,都是这些功臣。


战后位列三公的功臣:
萧何:丞相(前206年—前196年)、相国(前196年—前193年)
曹参:相国(前193年—前190年)
王陵:右丞相(前190年—前187年)
陈平:左丞相(前190年—前187年)、右丞相(前187年—前180年)、左丞相(前180年—前179年)、丞相(前179年)
审食其:左丞相(前187年—前180年)
周勃:太尉(前196年—前180年),右丞相(前180年—前179年),丞相(前178年—前177年)
灌婴:太尉(前180年—前177年),丞相(前177年—前176年)
张苍:御史大夫(前180年—前176年),丞相(前176年—前162年)
周苛:御史大夫(前206年—前203年)
周昌:御史大夫(前203年—前197年)
赵尧:御史大夫(前197年—前187年)
任敖:御史大夫(前187年—前184年)
卢绾:太尉(前202年)
申屠嘉:御史大夫(前164年—前162年),丞相(前162年—前155年)


重点提一下张苍和申屠嘉。
比起萧何、曹参、樊哙、灌婴、周勃、陈平这些耳熟能详的人,这两个人可能有许多人并不清楚。
如果在后世,这样的人的确是不可能当上御史大夫和丞相的。
这两个人位列三公是文帝朝和景帝朝了

而这两个人之所以当上丞相,原因分别是两个:活得久,年轻

张苍在秦朝时是皇家档案馆的管理员,因为犯了罪逃回老家,刘邦的起义军打到他老家时,因为其通晓数学和历法而加入刘邦军中作为中军作算计的参谋人员。在刘邦军中又犯事,被砍头时脱去上衣,将军王陵(日后也是丞相)看他白白嫩嫩的,就向刘邦求情保了张苍下来。
张苍随后随刘邦入汉中,又还定三秦,出关中后被任命为常山郡守,之后作为韩信的下属随韩信攻赵军,俘虏陈余,升官为代国的相国,之后调任赵国相国,刘恒为赵王后又调任代国相国,之后又以代国相国身份,领兵平息战乱,封北平侯。又过一段时间,张苍又不当诸侯国的相国了,调去中央当管理财政的计相。过了一个月又调走,当了主计,这个职位当得稳一点...当了四年,主计相当于是丞相的秘书。之后张苍又被调到楚国当楚国的丞相,之后又调回中央当了御史大夫,终于位列三公....
而在他当丞相和秘书以及外调当各个诸侯国的国相以及位列三公后当御史大夫之间这段时间,丞相的位置先后按照功臣表的顺序由萧何,曹参,王陵,陈平,周勃,灌婴....担任,在灌婴死后,活的比其他人久的张苍...终于当上了丞相,一当就是十几年,退休后继续潇洒了很久,直到103岁时才薨..........

而另一个人,就是申屠嘉了。靠的则是年轻。
比起张苍,申屠嘉的一生更加传奇,张苍至少在楚汉战争时期已经混到诸侯国国相的位置....而申屠嘉嘛....
灭秦战争时申屠嘉只是刘邦军队里的弓箭手
楚汉战争结束时申屠嘉只是一个队率(基层小军官)
刘邦平定异姓诸侯后为都尉
汉惠帝时期担任郡守
汉文帝初年追封高祖打天下时期的那些低级军官为侯,采邑500户
汉文帝时期张苍接任丞相后,申屠嘉接任御史大夫
张苍退休后申屠嘉接任丞相,历经文帝,景帝二朝....
小小弓箭手,从基层一步步爬上来,最终出将入相......

继续看:

曹窟:平阳靖侯,御史大夫(前184年—前180年),平阳懿侯曹参之子
陶青:开封夷侯,丞相(前155年—前150年),开封侯陶舍之子;
周亚夫:条侯,太尉(前154年—前150年)、丞相(前150年—前147年),绛武侯周勃之子;
刘舍:桃哀侯,御史大夫(前150年—前147年)、丞相(前147年—前143年),桃侯刘襄之子,西楚霸王项羽的宗族。
许昌:柏至侯,丞相(前139年—前135年),柏至侯许猜之孙;
庄青翟:武强侯,御史大夫(前137年—前135年),武强侯庄不识之孙;
张欧:御史大夫(前131年—前126年),安丘侯张说之子
............


他们是第一代功臣的儿子,孙子..
他们到了武帝朝担任丞相,虽然历史评价这些二代三代们大部分人都是碌碌无为的
但是,刘邦以及他的继任者们严格遵守了秦朝军功爵制度——严格按照战斗功封侯拜将,出将入相,战功父死子继。

当初跟随刘邦打天下的143功候,一个都不会少,全部封侯拜将,出将入相。
那些在战争时期就死去的人,那么直系亲属则继承爵位,哪怕是一个孤寡老太太,依旧位列十八功候。
那些不年轻又不能长命熬到排资论辈轮到自己的,只要子嗣没有犯罪导致被削去爵位,哪怕到了第六个皇帝时期,也能排资论辈论到自己的子孙,出将入相,担任丞相。


然后......元鼎五年(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借口列侯所献酎金分量和成色不足,夺爵 106 人。

汉武帝的三公:丞相公孙弘,大将军卫青,御史大夫张汤

全都不是贵族出身。

在刘邦军中又犯事,被砍头时脱去上衣,将军王陵(日后也是丞相)看他白白嫩嫩的,就向刘邦求情保了张苍下来。
记得卫青的儿子也因为酬金分量不足被夺爵
兴安岭 发表于 2016-5-31 22:19
在刘邦军中又犯事,被砍头时脱去上衣,将军王陵(日后也是丞相)看他白白嫩嫩的,就向刘邦求情保了张苍下来 ...
张丞相苍者,阳武人也。好书律历。秦时为御史,主柱下方书。有罪,亡归。及沛公略地过阳武,苍以客从攻南阳。苍坐法当斩,解衣伏质,身长大,肥白如瓠,时王陵见而怪其美士,乃言沛公,赦勿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