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中国与诺贝尔奖最接近的青年科学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21:09
潘建伟,1970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物理学家,1987年~1995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96年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1999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由于在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量子纠缠态纯化实验实现上的重要贡献,他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Erich Schmidt奖,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40岁以下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1999年,有关该成果的论文还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以五个“首次”享誉世界物理学界: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送以及纠缠态交换;首次成功实现三光子、四光子纠缠态,并利用多粒子纠缠态成功地实现了GHZ定理的实验验证;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自由量子态的隐形传送;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

潘建伟:执著的“量子纠缠”者

一个人,可以在某一点突然消失,瞬间出现在遥远的另一点吗?在科幻小说《星际旅行》中,星球战士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做到吗?“在量子世界里,我们至少可以把原子、分子、光子,把它们里面所具有的信息,从某一点瞬间传输到遥远的另一点。”青年科学家潘建伟说,“这是1997年我们做的叫作‘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的基本内容。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大胆一些,不可以想像:由各种各样分子组成的人,也可以在瞬间,带着他所有的记忆,带着他的品质,带着他痛苦和欢乐,甚至包括感冒,传输到遥远的地方?”
这是科学家的描述。如果换一个人说,你会想到什么?你一定会觉得——很玄乎,是吧?“但是,在我们开始‘星际旅行’前,一切的科学研究首先需要脚踏实地。”潘建伟说。
1987年夏天,潘建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读了《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后——他想,哎呀,太好了,爱因斯坦把他对人生的模模糊糊的看法,用很清楚、很简单、像与老朋友谈心一样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更有意思的是,他发现,正是物理学上的几条简单的规律,组合出了复杂的世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全世界只有五个人懂,而量子力学没有一个人懂,因为现在这些研究量子的科学家们也只知道量子是什么样子,但是并不知道量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1995年,在国内学术界对量子领域研究还很陌生的时候,潘建伟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位论文《量子佯谬》,试图解释量子佯谬的神秘现象。
“我因为崇敬爱因斯坦,这辈子就和粒子纠缠这个研究工作‘纠缠’上了,越来越喜欢它,和它再也难以分开。也可以说,‘纠缠’就是一种执著。”潘建伟说。
因为执著,潘建伟在量子理论研究方面成果不断:2003年,由于在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量子纠缠态纯化实验上的重要贡献,他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Erich Schmidt奖,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40岁以下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2004年7月1日,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发表了潘建伟等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验获得成功……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又是祖国所需要的,是对人类发展有推动作用的,那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潘建伟说。

《中国青年》:请用一个词,概括你的最大特点,是不是这个特点引领你走向成功?
潘建伟:耐心、乐观不怕失败。
《中国青年》:你的人生最幸福的瞬间是什么?
潘建伟:我老婆决定嫁给我的时候——我当时完全晕乎了,因为我实在不敢相信我的梦想真的成真了!
《中国青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喧嚣的时代,你觉得当今的年轻人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保持什么 “心”?
潘建伟:首先,要“开心”,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开心。其次,要“耐心”,要不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要有“平常心”,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既然很耐心地去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已经开心了,失败又有什么关系。
《中国青年》:有人说,你是中国最接近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你这样认为吗?
潘建伟:我不认为我以前所做的工作能使我得诺贝尔奖。对我而言,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是拥有一种追求内心快乐的权利,至于得不得奖,那只是由于幸运而得到的一种额外奖赏罢了。

潘建伟:我一直很努力但不拼着命努力

可能是由于我的个性原因吧,干什么事情我都不会拼着命地去争取。这说起来似乎不太好听,可我就是这样,我愿意循序渐进地学习、工作,成功了,当然很高兴,不成功,也不觉得失去了什么。不是吗?我一直都很努力,当然,不是那种拼着命的努力。这样也好。比方说,有些同学进大学以后,没多久,有的得了神经衰弱症,极端的得了精神病,这都是由于压力太大的原故。
回过头去想一想,什么最重要呢?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一个和睦的家庭,不是吗?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在幸福和快乐中度过呢!

你能否认:哲学、文学或者音乐对科学没有帮助吗?

从前我学的东西、我感兴趣的方向,对我后来事业的发展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比如说吧,我是搞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有了这个基础,几年之后,我才能很快地进入到量子信息这个新的领域里去。
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在科大,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机会接受艺术方面的熏陶:到了大学,一切都改变了——我们宿舍里有北京来的同学,他们比较幸运,在当年,比如说,他们的音乐修养相对来说就很高,他们经常会放一些古典音乐,渐渐地,我就喜欢上音乐了。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有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每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情总是特别地舒畅。尤其是你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你半躺在那儿,晒着太阳,看到什么东西在飞的时候,你进入了一种遐想的状态——然后,你会发现它与科学上的某些东西是相通的,我用“通感”去描述这种感觉。我不知道生物学里是否研究过:当你感到愉快的时候,体内会产生某种分泌物或者是某种激素,使你感到特别高兴。如果科学研究证实了这种假设的话,那么,对于我来说,读书、音乐,等等,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我在科学上的新发现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我就是在这种快乐中进行着我的阅读、听音乐和科研工作的。那么,你怎能否认:哲学或者文学对科学没有帮助吗?

当我读到这段描述时,我忽然觉得,物理学,尤其是量子力学上的一些原理是简单的,只是,曾经我们没有理解它罢了。

《中国青年》:这让我想到了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还有我们熟悉的杨振宁、李政道。爱因斯坦小提琴拉得好,文章也写得好,杨振宁、李政道对绘画、对中国古典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这些大科学家并不是只懂得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书呆子。
潘建伟:是的,只能搞科学研究的人,是成不了真正的大家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这个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丹麦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到中国来访问,他看到太极图之后,说:这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量子力学里的互补原理非常相近。是的,量子力学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互补的,这与老子的哲学思想非常吻合。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个思想本身能够指导我们发现现代科学,或者说,哲学会对科学的发现一定有帮助,但是,你不能否认,它对你的思路的开发是有帮助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提倡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
想一想,如果你的思路很窄,即使你发现了一条规律,你也比较难看到其背后的美妙之处和潜在的巨大价值,因为你没有想像力。举个例子,一个苹果放在你面前,如果你有想像力的话,你能想起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它是从花中生长而来的,它可以做成许多好吃的东西,等等。写文章也是一样,多了解各方面知识,想像力会丰富一些,文章也就不会干瘪瘪的,一点儿味道都没有了。
还是回到物理上说,如果你和另一个人同时发现了一条规律,你的文章写得不好,总结得不好,之后是,你发现的规律没人理睬了,最终也不会有人用到它,那么,你从事的物理学还有什么价值?相反,如果另一个人,用有意思的语言告诉你,这个东西非常好,而且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会对你的发现感兴趣,或者,你从中得到了启发,又会有新的科学发现。
可见,提倡人文素质教育是有道理的。

我喜欢物理的另一个原因,通俗一些说,就是: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爱因斯坦说过,这些规律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它不会因为谁的讲话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地位的高低,出身的富贵还是贫贱而改变,它是永恒的。

《中国青年》:你有五个首次: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送以及纠缠态交换;首次成功实现三光子、四光子纠缠态,并利用多粒子纠缠态成功地实现了GHZ定理的实验验证;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自由量子态的隐形传送;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这些理论太高深了,你能不能说一说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潘建伟:我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为将来远距离的新一代量子通讯打下基础。而这一类通讯手段,在原理上是完全保密的,是不会被窃听的,并且,在未来的国防上可能会有比较重要的应用;再一个可能的应用,就是可以为未来的高速度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打下基础。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能够从事这样一件探索自然界规律或者是奥秘的工作,已经是我最快乐的事儿了,至于能否得奖,那要看幸运与否,如果能得到,那也只是命运的格外奖赏罢了。潘建伟,1970年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导。物理学家,1987年~1995年就读于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1996年赴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攻读博士,1999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2003年,由于在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量子纠缠态纯化实验实现上的重要贡献,他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Erich Schmidt奖,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40岁以下的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1999年,有关该成果的论文还同伦琴发现X射线、爱因斯坦建立相对论等影响世界的重大研究成果一起被《自然》杂志评为“百年物理学21篇经典论文”。
以五个“首次”享誉世界物理学界: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送以及纠缠态交换;首次成功实现三光子、四光子纠缠态,并利用多粒子纠缠态成功地实现了GHZ定理的实验验证;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自由量子态的隐形传送;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

潘建伟:执著的“量子纠缠”者

一个人,可以在某一点突然消失,瞬间出现在遥远的另一点吗?在科幻小说《星际旅行》中,星球战士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可以做到吗?“在量子世界里,我们至少可以把原子、分子、光子,把它们里面所具有的信息,从某一点瞬间传输到遥远的另一点。”青年科学家潘建伟说,“这是1997年我们做的叫作‘量子态隐形传输’实验的基本内容。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大胆一些,不可以想像:由各种各样分子组成的人,也可以在瞬间,带着他所有的记忆,带着他的品质,带着他痛苦和欢乐,甚至包括感冒,传输到遥远的地方?”
这是科学家的描述。如果换一个人说,你会想到什么?你一定会觉得——很玄乎,是吧?“但是,在我们开始‘星际旅行’前,一切的科学研究首先需要脚踏实地。”潘建伟说。
1987年夏天,潘建伟考上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系。读了《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后——他想,哎呀,太好了,爱因斯坦把他对人生的模模糊糊的看法,用很清楚、很简单、像与老朋友谈心一样的语言,表达出来了。更有意思的是,他发现,正是物理学上的几条简单的规律,组合出了复杂的世界!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全世界只有五个人懂,而量子力学没有一个人懂,因为现在这些研究量子的科学家们也只知道量子是什么样子,但是并不知道量子为什么是这个样子。”1995年,在国内学术界对量子领域研究还很陌生的时候,潘建伟完成了他的硕士学位论文《量子佯谬》,试图解释量子佯谬的神秘现象。
“我因为崇敬爱因斯坦,这辈子就和粒子纠缠这个研究工作‘纠缠’上了,越来越喜欢它,和它再也难以分开。也可以说,‘纠缠’就是一种执著。”潘建伟说。
因为执著,潘建伟在量子理论研究方面成果不断:2003年,由于在量子态隐形传输以及量子纠缠态纯化实验上的重要贡献,他被奥地利科学院授予Erich Schmidt奖,此奖为奥地利科学院授予40岁以下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2004年7月1日,国际权威学术刊物《自然》发表了潘建伟等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形传输的实验获得成功……
“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这些事情又是祖国所需要的,是对人类发展有推动作用的,那是我感到最快乐的事。”潘建伟说。

《中国青年》:请用一个词,概括你的最大特点,是不是这个特点引领你走向成功?
潘建伟:耐心、乐观不怕失败。
《中国青年》:你的人生最幸福的瞬间是什么?
潘建伟:我老婆决定嫁给我的时候——我当时完全晕乎了,因为我实在不敢相信我的梦想真的成真了!
《中国青年》:在竞争越来越激烈、越来越喧嚣的时代,你觉得当今的年轻人要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保持什么 “心”?
潘建伟:首先,要“开心”,只有做自己喜欢的事才能开心。其次,要“耐心”,要不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最后,要有“平常心”,其实每个人都差不多,既然很耐心地去做了自己喜欢的事,已经开心了,失败又有什么关系。
《中国青年》:有人说,你是中国最接近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你这样认为吗?
潘建伟:我不认为我以前所做的工作能使我得诺贝尔奖。对我而言,从事科学研究的最大动力是拥有一种追求内心快乐的权利,至于得不得奖,那只是由于幸运而得到的一种额外奖赏罢了。

潘建伟:我一直很努力但不拼着命努力

可能是由于我的个性原因吧,干什么事情我都不会拼着命地去争取。这说起来似乎不太好听,可我就是这样,我愿意循序渐进地学习、工作,成功了,当然很高兴,不成功,也不觉得失去了什么。不是吗?我一直都很努力,当然,不是那种拼着命的努力。这样也好。比方说,有些同学进大学以后,没多久,有的得了神经衰弱症,极端的得了精神病,这都是由于压力太大的原故。
回过头去想一想,什么最重要呢?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一个和睦的家庭,不是吗?谁不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在幸福和快乐中度过呢!

你能否认:哲学、文学或者音乐对科学没有帮助吗?

从前我学的东西、我感兴趣的方向,对我后来事业的发展是起了很大作用的。比如说吧,我是搞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有了这个基础,几年之后,我才能很快地进入到量子信息这个新的领域里去。
这还不算。更重要的是,在科大,我的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高。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我几乎没有机会接受艺术方面的熏陶:到了大学,一切都改变了——我们宿舍里有北京来的同学,他们比较幸运,在当年,比如说,他们的音乐修养相对来说就很高,他们经常会放一些古典音乐,渐渐地,我就喜欢上音乐了。

庄子在《逍遥游》里写道:“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有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每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心情总是特别地舒畅。尤其是你在一个安静的地方,你半躺在那儿,晒着太阳,看到什么东西在飞的时候,你进入了一种遐想的状态——然后,你会发现它与科学上的某些东西是相通的,我用“通感”去描述这种感觉。我不知道生物学里是否研究过:当你感到愉快的时候,体内会产生某种分泌物或者是某种激素,使你感到特别高兴。如果科学研究证实了这种假设的话,那么,对于我来说,读书、音乐,等等,给我带来的快乐,和我在科学上的新发现给我带来的快乐,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我就是在这种快乐中进行着我的阅读、听音乐和科研工作的。那么,你怎能否认:哲学或者文学对科学没有帮助吗?

当我读到这段描述时,我忽然觉得,物理学,尤其是量子力学上的一些原理是简单的,只是,曾经我们没有理解它罢了。

《中国青年》:这让我想到了大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还有我们熟悉的杨振宁、李政道。爱因斯坦小提琴拉得好,文章也写得好,杨振宁、李政道对绘画、对中国古典文学都有很深的造诣,这些大科学家并不是只懂得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书呆子。
潘建伟:是的,只能搞科学研究的人,是成不了真正的大家的,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这个世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丹麦有一位著名的物理学家到中国来访问,他看到太极图之后,说:这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与量子力学里的互补原理非常相近。是的,量子力学里面的很多东西都是互补的,这与老子的哲学思想非常吻合。当然,我并不是说,这个思想本身能够指导我们发现现代科学,或者说,哲学会对科学的发现一定有帮助,但是,你不能否认,它对你的思路的开发是有帮助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提倡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因。
想一想,如果你的思路很窄,即使你发现了一条规律,你也比较难看到其背后的美妙之处和潜在的巨大价值,因为你没有想像力。举个例子,一个苹果放在你面前,如果你有想像力的话,你能想起很多有趣的问题,比如,它是从花中生长而来的,它可以做成许多好吃的东西,等等。写文章也是一样,多了解各方面知识,想像力会丰富一些,文章也就不会干瘪瘪的,一点儿味道都没有了。
还是回到物理上说,如果你和另一个人同时发现了一条规律,你的文章写得不好,总结得不好,之后是,你发现的规律没人理睬了,最终也不会有人用到它,那么,你从事的物理学还有什么价值?相反,如果另一个人,用有意思的语言告诉你,这个东西非常好,而且还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这样的话,很多人都会对你的发现感兴趣,或者,你从中得到了启发,又会有新的科学发现。
可见,提倡人文素质教育是有道理的。

我喜欢物理的另一个原因,通俗一些说,就是:科学面前,人人平等。爱因斯坦说过,这些规律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是这样,它不会因为谁的讲话而改变,也不会因为地位的高低,出身的富贵还是贫贱而改变,它是永恒的。

《中国青年》:你有五个首次:首次成功地实现了量子态隐形传送以及纠缠态交换;首次成功实现三光子、四光子纠缠态,并利用多粒子纠缠态成功地实现了GHZ定理的实验验证;首次成功地实现了自由量子态的隐形传送;首次实现纠缠态纯化以及量子中继器的成功实验;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这些理论太高深了,你能不能说一说它们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
潘建伟:我们研究的主要成果,是为将来远距离的新一代量子通讯打下基础。而这一类通讯手段,在原理上是完全保密的,是不会被窃听的,并且,在未来的国防上可能会有比较重要的应用;再一个可能的应用,就是可以为未来的高速度量子计算机的研究打下基础。

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能够从事这样一件探索自然界规律或者是奥秘的工作,已经是我最快乐的事儿了,至于能否得奖,那要看幸运与否,如果能得到,那也只是命运的格外奖赏罢了。
什么时候不看重落被而奖了,我们就真正进步了.
<P>国内的教育模式,真的很难培养完全的科技人才。</P>
<P>建议国家选派留学生,把国外一流大学的学术气息带回国内。</P>
<P>潘建伟的工作做得不错,但是在他的领域,比他做的好的人大有人在。动辄诺奖就是炒作了。</P>
<P>在高等级刊物发表一两篇文章就能得诺贝尔将,这样的话诺贝尔奖每个月发一次都发不过来。</P>
一个“诺贝尔”奖,只是瑞典搞得部分世界性地奖项,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吗?事业地位金钱呐。
<P>等拿了再说不迟。</P>
<P>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