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TW人对统一的看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6 10:41:27
和平統一乎?以戰逼和乎?

一.        序言

    台海兩岸關係自1987年11月台灣當局開放大陸探親以來,即時好時壞,忽高忽低,由於雙方各自堅持立場,殊少共識,加上詭譎多變的國際環境因素,使得兩岸關係在起伏不定中緩慢發展,95、96年間更因李登輝訪美,引發中共三次對台「導彈演習」,造成自58年「金門炮戰」以來最大的台海危機,兩岸關係也出現十年來的最低潮,直到去(98)年10月中旬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訪問大陸,恢復已中斷三年餘的「辜汪會談」,目前雙方正積極協商安排汪道涵於今秋訪台,兩岸互動呈現良好勢頭,這應是兩岸人民所樂見的發展。
    然則,即使辜汪互訪順利成功,也不代表台海從此平靜無波,雙方歧見仍深,台海地區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可能軍事衝突地帶之一,可見形勢之險惡與問題之嚴竣,誠然不可等閒視之。
    本文擬評析兩岸對立與衝突根源因素,並引據明鄭時期(1661年~1683年)兩岸互動與和戰教訓,期能對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有所啟發,並化干戈為玉帛,避免走上戰爭毀滅的道路。

二.        當前兩岸對立與衝突根源分析

造成今日兩岸互信共識不足,甚至對立與衝突的因素很多,如就其根源分析,主要有以下三項:
    一是歷史因素:1949年國府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雙方激烈的對峙,可視為是國共內戰的延續,蔣介石主政視事時期(1949年~1972年),誓言「反攻大陸,解救同胞」,不惜採行全面而徹底的反攻政策,並製造「白色恐怖」,日積月累之餘乃造成台灣同胞對中共高度的恐懼與不信任感。蔣經國主政時期(1972年~1988年)稍有改善,但仍以「三不政策」(不妥協、不談判、不接觸),嚴禁與中共來往,晚年開放大陸探親,乃迫於形勢發展,不得不然。可以說,兩蔣時代長期所營造的反共恐共氣氛,深深浸淫台灣同胞的心靈,迄今五十年仍未消除,故而即便中共提出再優渥的條件,或採取再寬鬆的政策,仍無法取信於台灣人民。
    再則鑑於過去大陸時期國共和談的失敗經驗,台灣當局視政治談判為畏途,這也是今日台灣堅拒坐上談判桌的主要心結所在。
    二是政治因素:兩岸隔海分治已達五十年之久,雙方各自發展出自己的政經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台灣當局以「一個中國」定義不明為由,不願與大陸進行政治談判,又以「一個分治的中國」說詞,要求大陸承認台灣為一政治實體,對中共提出的「一國兩制」則扭曲醜化,以達到拒統的目的。另方面,以拓展國際生存空間為由,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外交戰場上你來我往,台灣越想走出去,大陸越要想盡辦法打壓,雙方對峙局面有增無減。
    台灣最高領導人李登輝,近年來不斷對中共政權進行言語批評,激化脆弱的兩岸關係,最近又出版「台灣的主張」,提出中國應分為七大部分的觀點,引來蓄意分裂中國陰謀的疑慮,都為兩岸互動添增負面變數。
    三是國際因素:台灣長久以來受到國際強權勢利的干預,主要是美國勢力的介入,使得台灣問題日益國際化,處理起來十分棘手而投鼠忌器。54年因韓戰的爆發,台美之間訂立共同防禦條約,無異以美國為保護國,台灣則為其卵翼下之偏安政權,在國際冷戰時局中倖存下來。79年元旦,中共與美國恢復正常關係,美國與台灣斷交、廢約、撤軍,但美國旋又制定「台灣關係法」,以國內法取代以往的軍事同盟,台灣安全又獲得另一種型式的保障,兩岸的對峙之局,依然故我。
    中共導彈演習期間,美方派出兩艘航空母艦,在台灣附近海域巡弋,事後美方雖責怪台灣為「麻煩製造者」,警告勿將美國拖下水,唯美方一直視台灣安全為其國家利益的重要部分,一旦台海爆發軍事衝突,美方勢不可能袖手而毫無反應,屆時是否可能引發嚴重的軍事對峙,甚至爆發戰爭,殊難逆料。
    扼要言之,台灣人民已習慣於兩岸分至五十年的生活方式,又誤以為美國仍將保護台灣的安全,在缺乏更大誘因前提與強制力之下,對統一前景報持懷疑態度,寧可保守現狀,亦不願與大陸作進一步的接觸,其對政治談判之興趣缺缺,實不難理解。而在歷次民調,反映出台灣民眾有六成以上贊同維持現狀,支持統一或獨立之比率則相對下降,形成「兩頭尖、中間大」的特殊民意結構形態。

三、 明鄭時期兩岸互動與和戰實例

    在目前兩岸「不統、不獨、不和、不戰、不走、不降」的奇特對峙局面下,兩岸關係將來究竟伊與胡底?而台灣多數民意希望維持現狀的意願,究竟獲得多少尊重?在在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幸。
    為加深了解,吾人試從十七世紀明鄭時期兩岸互動與和戰的經驗教訓中,去探尋當前兩岸之間的和平共存共榮之道。明鄭時期前後廿三年的兩岸關係,存在著和與戰的兩種互動模式,即當清廷聲勢減弱或力有未逮時,則派員談判,強調台灣問題應和平解決,對鄭氏政權提出寬後條件,甚至幾乎接受台灣等同於籓屬地位的要求,但當大陸局勢穩定,清廷積極備戰,時機成熟時,則不惜採取武力,終至殲滅鄭軍,強行併吞台灣,完成全國的統一。茲將其過程扼要簡述如下:

1、        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鄭成功在台病逝,其弟鄭世襲與子鄭經叔姪兩人爭相自立嗣位,清廷命靖南王耿繼茂與福建總督李率泰派員到廈門與鄭經談判,擬說服鄭氏降清,鄭經佯與清廷虛與委蛇,暗地率舟師入台,迅速平定內亂,穩定了內部,清廷招撫不成,乃於翌年十月攻佔廈門、金門、銅山(今東山島)諸島,鄭氏在大陸沿海主要島嶼全部失陷,不得已退守台澎。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擬乘勝向台灣進攻,遇風而還。次年五月再度出征,又在澎湖遇狂風暴雨,摧毀船隻無數,康熙怒而將施琅上調北京,兩次渡海東征無功而返,乃改採和平招撫手段。
2、        康熙六年(1667年)七、八月間,清廷派道員劉爾貢、知州馬星入台談判,並帶來福建招撫總兵官孔元章及鄭經母舅書函,勸其削髮歸降,並以冊封「八閩王」及沿海諸島讓予鄭氏管轄為條件,鄭經答以「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不佞亦何慕於爵號,何貪於疆土,而為此削髮之舉哉?」加以拒絕,但仍善待來使,饋贈大量禮品。此次談判沒有取得成果。
3、        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復派刑部尚書明珠、吏部侍郎蔡毓榮入閩,主持與鄭氏的談判,先派興化知府慕天顏、都督僉事季佺入台宣示清廷招撫之意,鄭經提出要求:「茍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起初清廷讓步,允許鄭氏「籓封,世守台灣」,但在削髮問題上堅不妥協,反駁稱「朝鮮係從來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若因住居台灣,不行剃髮;則歸順悃誠,以何為據?」這次招撫談判,終因鄭經不願削髮而告失敗。
4、        康熙十六年(1677年)四月,清廷又命康親王杰書遣僉事道朱麟、莊慶祚到廈門談判,鄭經重提「高麗、朝鮮例」,又表示不願「裂冠毀冕」,談判破裂,雙方仍未達成協議。
5、        康熙廿一年(1682年),福建總督姚啟聖派遣副將黃朝用赴台談判,當時鄭氏的立場改為「奉朝廷(指清廷)為正朔,受朝廷封爵,接詔者削髮過海,在台灣者求免削髮登岸。」鄭氏已明顯讓步,同意奉大清為正朔,但清廷仍拒不接受,嚴批「台灣賊皆閩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雙方仍各自堅持立場,互不妥協。和談至此全告失敗。
6、        康熙廿二年(1683年),康熙鑑於明鄭久不馴服,幼主鄭克塽新立,內部爭權,人心浮動,乃命施琅「相機自行進剿」,施琅乃於六月十四日率水路官兵二萬餘人,戰船兩百餘艘,從銅山出發,向台灣進軍,與劉國軒所率鄭軍激戰於澎湖,經過七天七夜血戰,鄭軍大敗,燒毀鄭氏大小船隻一五九艘,焚燒官兵一萬二千餘人,劉國軒逃回台灣,二個月後,鄭克塽正式請降,並向施琅繳交土地、戶籍、延平王等冊印,台灣重回中國版圖,實現了全國統一。

四、以史為鑑:明鄭覆亡教訓與啟示

    鄭成功父子二代退居台灣,義不降清,苦心孤詣,志業可欽可佩,尤其開台聖王鄭成功更是驅荷有功,被奉為民族英雄,歷史地位早有定評,清末名臣沈葆禎讚曰: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做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然而到第三代卻仍不免被征剿的覆亡命運,其故安在?從上述其與清廷的互動與和戰經過,不難尋出蛛絲馬跡。筆者以為明鄭之亡,主要有三:
    一是高估了自身的力量和抗清的大形勢,以為只要據守台、澎、金、廈即可長久偏安,清廷其奈我何,甚至一度還聲言「向中原而共逐鹿」,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亂」起,鄭雖一度趁機反攻大陸沿海,佔有閩南、粵東等十餘州縣,但不久得而復失,反清勢力又不團結,鄭、耿尤為水火,內部相互傾軋,大傷元氣,不攻自敗。
    二是低估了康熙用武的決心,尤其誤以為康熙年幼可欺,依當時兵力判斷,清軍不可能跨海遠征,特別是鄭軍一向以擅於海戰著稱,清廷並無海戰之將才,如何能渡過六百餘里的「黑水溝」……台灣海峽?殊不知康熙知人善任,賦予施琅「專征」之權,施琅又出自鄭軍,熟悉內部虛實,本身也諳於水戰,在上下一心,將士用命的情況下,終能一舉收復台灣。
    三是錯估了清廷對國家統一的堅定立場與形式要求,仍心存僥倖,加之當時政治統一的標誌之一就是剃髮,八旗軍入關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由北一路向南,追剿抗清義軍,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須上下剃髮,否則「歸順悃誠,以何為據?」鄭經卻忽略了這項要求,竟寧願奉大清為正朝,獨不願剃髮,終不容於清廷而遭剿滅覆亡。
    以史為鑑,明鄭與清廷曾經數度和談,最後仍得訴諸武力始克統一成功,可見欲純粹以和平手段達成國家統一,殊為不易,蓋背後無武力作後盾,如何有強制力量?又如何讓對手願意誠心歸降?今日中共一方面宣稱「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另方面又保留對台用兵的權利,看似矛盾,實則互為表裡,不放棄武力,固為行使國家主權的重要形式之一,但中共當局亦深知,如聲言放棄對台用武,則台灣決不會自動謀求統一,外國勢力亦必明目張膽公然支持分離主義,干預中國內政,故而「和平統一」的背後實為「以戰逼和」的策略運用。三國時代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劉禪不得已請降,國共內戰時期,中共大軍包圍北平,傅作義只得同意和談條件,皆是以武力作為和平解決爭端後盾的實例。
    明鄭在台生聚教訓,旨在反清復明,則台灣亦屬中國領土範圍,當不能自外於中國,鄭經卻意圖比照高麗、朝鮮、琉球,以藩屬自居,遙奉清廷為宗主國,自為清廷所不許。今日台灣欲推動務實外交,加入聯合國,美其名為拓展國際生存空間,實則意在突顯主權獨立國家事實,在國際間製造「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印象,中共焉有容忍道理?其必全力封殺,自是意料中事。
    明鄭時期兩岸互動史例,三百多年後竟與當前兩岸關係頗多相似之處,豈不令人莞爾?

五、結語:政治談判越早越好

    兩岸現狀究能維持多久?中共是否能長期容忍兩岸不統不獨?以筆者長期觀察推測,在香港、澳門相繼回歸後;台灣問題將首當其衝,並益加突顯其解決的迫切性,中共領導人已多次釋放「台灣問題不能在拖了」,或「統一沒有時間表,但有急迫感」的訊息,其中所含的政治玄機不問可知,台灣領導人自宜嚴肅慎重評估其用意,尤其「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是否繼續維持?或正在醞釀改變之中?在在值得密切觀察。
    江澤民於四年前提出有關中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呼籲雙方應儘速進行政治談判,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台灣方面迄無正是回應,即連對岸提出舉辦「兩岸論壇」建議,也予惡言拒絕,僅僅對邀請汪道涵訪談以便趁機大作宣傳感到興趣,而攸關兩岸實質發展、甚至是和戰關鍵的政治談判則予迴避,如此矯揉務虛作法,十分不可取,筆者以一台灣子弟身份,深以為憂,吾人以為越早進行政治談判,越能讓對岸感受台灣方面對統一的誠意,疑慮亦越少,台灣所擁有之談判籌碼亦越多,對台灣是利多弊少,否則無限延宕,互信蕩然,機遇不再,吾恐將來難免兵連禍結,重蹈三百多年前明鄭歷史覆轍,那就是「生為台灣人」最大的悲哀了。和平統一乎?以戰逼和乎?

一.        序言

    台海兩岸關係自1987年11月台灣當局開放大陸探親以來,即時好時壞,忽高忽低,由於雙方各自堅持立場,殊少共識,加上詭譎多變的國際環境因素,使得兩岸關係在起伏不定中緩慢發展,95、96年間更因李登輝訪美,引發中共三次對台「導彈演習」,造成自58年「金門炮戰」以來最大的台海危機,兩岸關係也出現十年來的最低潮,直到去(98)年10月中旬台灣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訪問大陸,恢復已中斷三年餘的「辜汪會談」,目前雙方正積極協商安排汪道涵於今秋訪台,兩岸互動呈現良好勢頭,這應是兩岸人民所樂見的發展。
    然則,即使辜汪互訪順利成功,也不代表台海從此平靜無波,雙方歧見仍深,台海地區被列為世界十大最可能軍事衝突地帶之一,可見形勢之險惡與問題之嚴竣,誠然不可等閒視之。
    本文擬評析兩岸對立與衝突根源因素,並引據明鄭時期(1661年~1683年)兩岸互動與和戰教訓,期能對當前兩岸關係發展有所啟發,並化干戈為玉帛,避免走上戰爭毀滅的道路。

二.        當前兩岸對立與衝突根源分析

造成今日兩岸互信共識不足,甚至對立與衝突的因素很多,如就其根源分析,主要有以下三項:
    一是歷史因素:1949年國府自中國大陸撤退來台,雙方激烈的對峙,可視為是國共內戰的延續,蔣介石主政視事時期(1949年~1972年),誓言「反攻大陸,解救同胞」,不惜採行全面而徹底的反攻政策,並製造「白色恐怖」,日積月累之餘乃造成台灣同胞對中共高度的恐懼與不信任感。蔣經國主政時期(1972年~1988年)稍有改善,但仍以「三不政策」(不妥協、不談判、不接觸),嚴禁與中共來往,晚年開放大陸探親,乃迫於形勢發展,不得不然。可以說,兩蔣時代長期所營造的反共恐共氣氛,深深浸淫台灣同胞的心靈,迄今五十年仍未消除,故而即便中共提出再優渥的條件,或採取再寬鬆的政策,仍無法取信於台灣人民。
    再則鑑於過去大陸時期國共和談的失敗經驗,台灣當局視政治談判為畏途,這也是今日台灣堅拒坐上談判桌的主要心結所在。
    二是政治因素:兩岸隔海分治已達五十年之久,雙方各自發展出自己的政經社會制度與生活方式,台灣當局以「一個中國」定義不明為由,不願與大陸進行政治談判,又以「一個分治的中國」說詞,要求大陸承認台灣為一政治實體,對中共提出的「一國兩制」則扭曲醜化,以達到拒統的目的。另方面,以拓展國際生存空間為由,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外交戰場上你來我往,台灣越想走出去,大陸越要想盡辦法打壓,雙方對峙局面有增無減。
    台灣最高領導人李登輝,近年來不斷對中共政權進行言語批評,激化脆弱的兩岸關係,最近又出版「台灣的主張」,提出中國應分為七大部分的觀點,引來蓄意分裂中國陰謀的疑慮,都為兩岸互動添增負面變數。
    三是國際因素:台灣長久以來受到國際強權勢利的干預,主要是美國勢力的介入,使得台灣問題日益國際化,處理起來十分棘手而投鼠忌器。54年因韓戰的爆發,台美之間訂立共同防禦條約,無異以美國為保護國,台灣則為其卵翼下之偏安政權,在國際冷戰時局中倖存下來。79年元旦,中共與美國恢復正常關係,美國與台灣斷交、廢約、撤軍,但美國旋又制定「台灣關係法」,以國內法取代以往的軍事同盟,台灣安全又獲得另一種型式的保障,兩岸的對峙之局,依然故我。
    中共導彈演習期間,美方派出兩艘航空母艦,在台灣附近海域巡弋,事後美方雖責怪台灣為「麻煩製造者」,警告勿將美國拖下水,唯美方一直視台灣安全為其國家利益的重要部分,一旦台海爆發軍事衝突,美方勢不可能袖手而毫無反應,屆時是否可能引發嚴重的軍事對峙,甚至爆發戰爭,殊難逆料。
    扼要言之,台灣人民已習慣於兩岸分至五十年的生活方式,又誤以為美國仍將保護台灣的安全,在缺乏更大誘因前提與強制力之下,對統一前景報持懷疑態度,寧可保守現狀,亦不願與大陸作進一步的接觸,其對政治談判之興趣缺缺,實不難理解。而在歷次民調,反映出台灣民眾有六成以上贊同維持現狀,支持統一或獨立之比率則相對下降,形成「兩頭尖、中間大」的特殊民意結構形態。

三、 明鄭時期兩岸互動與和戰實例

    在目前兩岸「不統、不獨、不和、不戰、不走、不降」的奇特對峙局面下,兩岸關係將來究竟伊與胡底?而台灣多數民意希望維持現狀的意願,究竟獲得多少尊重?在在都存在極大的不確定幸。
    為加深了解,吾人試從十七世紀明鄭時期兩岸互動與和戰的經驗教訓中,去探尋當前兩岸之間的和平共存共榮之道。明鄭時期前後廿三年的兩岸關係,存在著和與戰的兩種互動模式,即當清廷聲勢減弱或力有未逮時,則派員談判,強調台灣問題應和平解決,對鄭氏政權提出寬後條件,甚至幾乎接受台灣等同於籓屬地位的要求,但當大陸局勢穩定,清廷積極備戰,時機成熟時,則不惜採取武力,終至殲滅鄭軍,強行併吞台灣,完成全國的統一。茲將其過程扼要簡述如下:

1、        康熙元年(1662年)五月,鄭成功在台病逝,其弟鄭世襲與子鄭經叔姪兩人爭相自立嗣位,清廷命靖南王耿繼茂與福建總督李率泰派員到廈門與鄭經談判,擬說服鄭氏降清,鄭經佯與清廷虛與委蛇,暗地率舟師入台,迅速平定內亂,穩定了內部,清廷招撫不成,乃於翌年十月攻佔廈門、金門、銅山(今東山島)諸島,鄭氏在大陸沿海主要島嶼全部失陷,不得已退守台澎。康熙三年(1664年)十一月,福建水師提督施琅擬乘勝向台灣進攻,遇風而還。次年五月再度出征,又在澎湖遇狂風暴雨,摧毀船隻無數,康熙怒而將施琅上調北京,兩次渡海東征無功而返,乃改採和平招撫手段。
2、        康熙六年(1667年)七、八月間,清廷派道員劉爾貢、知州馬星入台談判,並帶來福建招撫總兵官孔元章及鄭經母舅書函,勸其削髮歸降,並以冊封「八閩王」及沿海諸島讓予鄭氏管轄為條件,鄭經答以「王侯之貴,固吾所自有,萬世之基已立於不拔」、「不佞亦何慕於爵號,何貪於疆土,而為此削髮之舉哉?」加以拒絕,但仍善待來使,饋贈大量禮品。此次談判沒有取得成果。
3、        康熙八年(1669年),清廷復派刑部尚書明珠、吏部侍郎蔡毓榮入閩,主持與鄭氏的談判,先派興化知府慕天顏、都督僉事季佺入台宣示清廷招撫之意,鄭經提出要求:「茍能照朝鮮事例,不削髮;稱臣納貢,尊事大之意,則可矣!」起初清廷讓步,允許鄭氏「籓封,世守台灣」,但在削髮問題上堅不妥協,反駁稱「朝鮮係從來所有之外國,鄭經乃中國之人,若因住居台灣,不行剃髮;則歸順悃誠,以何為據?」這次招撫談判,終因鄭經不願削髮而告失敗。
4、        康熙十六年(1677年)四月,清廷又命康親王杰書遣僉事道朱麟、莊慶祚到廈門談判,鄭經重提「高麗、朝鮮例」,又表示不願「裂冠毀冕」,談判破裂,雙方仍未達成協議。
5、        康熙廿一年(1682年),福建總督姚啟聖派遣副將黃朝用赴台談判,當時鄭氏的立場改為「奉朝廷(指清廷)為正朔,受朝廷封爵,接詔者削髮過海,在台灣者求免削髮登岸。」鄭氏已明顯讓步,同意奉大清為正朔,但清廷仍拒不接受,嚴批「台灣賊皆閩人,不得與琉球、高麗比」,雙方仍各自堅持立場,互不妥協。和談至此全告失敗。
6、        康熙廿二年(1683年),康熙鑑於明鄭久不馴服,幼主鄭克塽新立,內部爭權,人心浮動,乃命施琅「相機自行進剿」,施琅乃於六月十四日率水路官兵二萬餘人,戰船兩百餘艘,從銅山出發,向台灣進軍,與劉國軒所率鄭軍激戰於澎湖,經過七天七夜血戰,鄭軍大敗,燒毀鄭氏大小船隻一五九艘,焚燒官兵一萬二千餘人,劉國軒逃回台灣,二個月後,鄭克塽正式請降,並向施琅繳交土地、戶籍、延平王等冊印,台灣重回中國版圖,實現了全國統一。

四、以史為鑑:明鄭覆亡教訓與啟示

    鄭成功父子二代退居台灣,義不降清,苦心孤詣,志業可欽可佩,尤其開台聖王鄭成功更是驅荷有功,被奉為民族英雄,歷史地位早有定評,清末名臣沈葆禎讚曰:
    「開萬古得未曾有之奇,洪荒留此山川,做遺民世界;極一生無可如何之遇,缺憾還諸天地,是創格完人。」
     然而到第三代卻仍不免被征剿的覆亡命運,其故安在?從上述其與清廷的互動與和戰經過,不難尋出蛛絲馬跡。筆者以為明鄭之亡,主要有三:
    一是高估了自身的力量和抗清的大形勢,以為只要據守台、澎、金、廈即可長久偏安,清廷其奈我何,甚至一度還聲言「向中原而共逐鹿」,康熙十三年(1674年)「三藩之亂」起,鄭雖一度趁機反攻大陸沿海,佔有閩南、粵東等十餘州縣,但不久得而復失,反清勢力又不團結,鄭、耿尤為水火,內部相互傾軋,大傷元氣,不攻自敗。
    二是低估了康熙用武的決心,尤其誤以為康熙年幼可欺,依當時兵力判斷,清軍不可能跨海遠征,特別是鄭軍一向以擅於海戰著稱,清廷並無海戰之將才,如何能渡過六百餘里的「黑水溝」……台灣海峽?殊不知康熙知人善任,賦予施琅「專征」之權,施琅又出自鄭軍,熟悉內部虛實,本身也諳於水戰,在上下一心,將士用命的情況下,終能一舉收復台灣。
    三是錯估了清廷對國家統一的堅定立場與形式要求,仍心存僥倖,加之當時政治統一的標誌之一就是剃髮,八旗軍入關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由北一路向南,追剿抗清義軍,唯一的要求就是必須上下剃髮,否則「歸順悃誠,以何為據?」鄭經卻忽略了這項要求,竟寧願奉大清為正朝,獨不願剃髮,終不容於清廷而遭剿滅覆亡。
    以史為鑑,明鄭與清廷曾經數度和談,最後仍得訴諸武力始克統一成功,可見欲純粹以和平手段達成國家統一,殊為不易,蓋背後無武力作後盾,如何有強制力量?又如何讓對手願意誠心歸降?今日中共一方面宣稱「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另方面又保留對台用兵的權利,看似矛盾,實則互為表裡,不放棄武力,固為行使國家主權的重要形式之一,但中共當局亦深知,如聲言放棄對台用武,則台灣決不會自動謀求統一,外國勢力亦必明目張膽公然支持分離主義,干預中國內政,故而「和平統一」的背後實為「以戰逼和」的策略運用。三國時代鄧艾兵臨成都城下,劉禪不得已請降,國共內戰時期,中共大軍包圍北平,傅作義只得同意和談條件,皆是以武力作為和平解決爭端後盾的實例。
    明鄭在台生聚教訓,旨在反清復明,則台灣亦屬中國領土範圍,當不能自外於中國,鄭經卻意圖比照高麗、朝鮮、琉球,以藩屬自居,遙奉清廷為宗主國,自為清廷所不許。今日台灣欲推動務實外交,加入聯合國,美其名為拓展國際生存空間,實則意在突顯主權獨立國家事實,在國際間製造「一中一台」或「兩個中國」的印象,中共焉有容忍道理?其必全力封殺,自是意料中事。
    明鄭時期兩岸互動史例,三百多年後竟與當前兩岸關係頗多相似之處,豈不令人莞爾?

五、結語:政治談判越早越好

    兩岸現狀究能維持多久?中共是否能長期容忍兩岸不統不獨?以筆者長期觀察推測,在香港、澳門相繼回歸後;台灣問題將首當其衝,並益加突顯其解決的迫切性,中共領導人已多次釋放「台灣問題不能在拖了」,或「統一沒有時間表,但有急迫感」的訊息,其中所含的政治玄機不問可知,台灣領導人自宜嚴肅慎重評估其用意,尤其「和平統一」的基本方針是否繼續維持?或正在醞釀改變之中?在在值得密切觀察。
    江澤民於四年前提出有關中國和平統一的八項主張,呼籲雙方應儘速進行政治談判,結束兩岸敵對狀態,台灣方面迄無正是回應,即連對岸提出舉辦「兩岸論壇」建議,也予惡言拒絕,僅僅對邀請汪道涵訪談以便趁機大作宣傳感到興趣,而攸關兩岸實質發展、甚至是和戰關鍵的政治談判則予迴避,如此矯揉務虛作法,十分不可取,筆者以一台灣子弟身份,深以為憂,吾人以為越早進行政治談判,越能讓對岸感受台灣方面對統一的誠意,疑慮亦越少,台灣所擁有之談判籌碼亦越多,對台灣是利多弊少,否則無限延宕,互信蕩然,機遇不再,吾恐將來難免兵連禍結,重蹈三百多年前明鄭歷史覆轍,那就是「生為台灣人」最大的悲哀了。
比较客观
有此认识难得!
不要说了,以现在有局势,迟早是要打的
劝贴主还是趁早移民吧
以下是引用xrx在2003-8-23 14:08:00的发言:
不要说了,以现在有局势,迟早是要打的
劝贴主还是趁早移民吧


呵呵!楼上怎么知道贴主是台湾人?
难得!
国家要统一,这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从历史的长河来说:什么的党政都不是最主要的,只能是意识形态的问题!国家是人民的国家,是民族的国家。只有统一,才是民族大幸。
不是好好坏坏,是大陆一直在收回台湾。但朝鲜战争,美国插手,还有是共产党对民进党的政策失误导致今天还未收回。

但快了,你们应注意到最近国家对台湾问题不太声张了。
快了,快了。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