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毒地污染长达50年 城市规划只字未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3:13:47
(原标题:常州疑似“毒地”50年污染史:快速城市化中的土壤修复“病态”)
  4月17日,央视曝光了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下称“常外”)学生异常患病事件,随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舆论焦点的指向是,学生的致病原因是否与仅距常外百米左右的一块“毒地”相关。
  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常外家长自发统计的学生体检数据又有更新,截至2016年4月20日,已收到683个学生的体检报告,其中体检数据有异常的561人,体检异常人数占比上升到82%。
  然而至今,上述焦点问题未得到有关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的回应和解答。这无疑加重了民众和常外师生家长的疑虑,也进一步导致社会舆论的发酵。
  中央调查组正在常州进行调查。在定论出台前,不争的事实是——毒地确实存在。经检测,附近的“常隆地块”有毒化学元素在空气、土壤和地下水中存在。
  那么,求证毒地形成的历史,以及当地政府的城市规划历史,乃至求证土壤污染的整体治理现状,已经超出了常外学生患病事件本身,它关乎城镇化建设与居民生命健康的现实命题。
  跑冒滴漏的“毒地”历史
  从地图上看,与常外毗邻的毒地位于原常州市城南工业集中区的天宁区茶山街道,北面中吴大道,南临大通河,西接清凉路,东靠龙游河。这块地,总周长4公里,总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厂区占地面积约0.4平方公里。
  上述地域属于太湖流域二级保护区。2000年3月20日开始施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23条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在上述地域内,曾经长期存在原常州化工厂(下称“常化厂”)、常州味精厂(下称“味精厂”)、常州化工研究所实验工厂(下称“实验工厂)等化工企业。
  “在工厂搬迁时,我们做过该地的取样调查,研究了该地土壤对植物、鱼类、蚯蚓等生态环境的毒理,试验结果显示对生态有毒性。”2007年,一位曾在搬迁时取样调查的研究人员表示。
  “常州化工厂历史上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和农药厂,其有机化工产品和农药生产历史达50年。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原料、辅料等污染物的跑、冒、滴、漏,所在范围内的土壤已受到严重污染,通过实地调查确定了研究区的主要污染物为六六六、苯、氯苯和二氯丙烷。”2011年,一位清华大学学者在取样调查该毒地时已经进行了披露。
  上述学者研究的区域,包括常化厂、味精厂、实验工厂三个厂区以及部分居民区,共1平方公里,厂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化厂的氯碱厂区于1958年搬迁至该地块,长期生产氯碱及其衍生产品、农药、消毒剂及相关产品,直到2007年搬迁;常化厂树脂厂建于1972年,产品包括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环氧系列等有机化工产品,该厂于1994年被常化厂兼并,成为常化厂的一个车间。味精厂建于1962年,主要生产味精、鸡精。实验工厂于1958年建厂,产品涉及化工、轻纺、印染等多个类别的助剂,该厂于20世纪90年代末并入常州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更名为常州化工研究所实验工厂,产品以纺织印染助剂为主。
  上述学者的调研发现,常化厂于1958年开始研发、生产工业六六六原粉,先后在氯碱厂区的4个不同地点修建了六六六原药生产车间,其中最老的车间生产时间长达15年。
  常化厂的六六六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曾发生六六六原粉泄漏事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化厂的老六六六生产车间曾多次发生过工业纯苯泄漏事故,最大泄漏量不超过10吨/次,泄漏的工业纯苯通过明沟系统直接进入大通河。氯苯是六六六原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常化厂的六六六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亦曾发生氯苯泄漏事故。
  搬迁之后的遗毒
  虽然常化厂、味精厂和实验工厂于2007年搬离,但剧毒物质已经进入土壤。
  2008年,一篇公开发表在《环境监测和毒理》杂志上的论文描述到,这块毒地的土壤,对不同的动植物存在毒性,且农药厂搬迁场地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通过化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和持久性有机物,结果表明,场地土壤检查的挥发性有机物较多,其中有多种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
  2011年,前述清华大学学者调研后,对毒物的监测结果如下:各主要污染物的检出情况为:六六六(9690毫克/千克,调查最大值),苯(1730毫克/千克),氯苯(184毫克/千克),二氯丙烷(1230毫克/千克)等。
  “这三种物质在地下7米处,监测到的浓度都很高。六六六在深度为7米的地方浓度远远高于其他采样层位,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六六六检出浓度逐渐升高,直至承压含水层顶板;苯的分布与六六六相似。”这位学者在其论文中描述。
  2012年,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莉娜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发表了一篇《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地下水抽水试验》论文,她的研究范围是常州当地的有机氯农药厂。
  陈莉娜在电话中拒绝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
  在这篇4年前的论文中,陈莉娜表示,试验所用抽水井掘井深度均为20米,72小时不间断抽水。可以看出,整个连续抽水试验过程中,3口井抽出水中检测出大部分场地内存在超标特征污染物,有:六六六(1658微克/升,调查最大值),苯(283000微克/升),氯苯(5620微克/升),二氯苯(3477微克/升),三氯苯(3780微克/升)等。
  上述论文亦认为,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在环境中具有高毒性、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等特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均具有严重危害。至今在(该地块)环境中仍能监测到不同含量的六六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化工企业搬迁或关停,从而出现大量亟待修复的污染场地。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三氯杀螨醇等)污染场地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类,且大部分场地处于复、混合污染状态,进而增加了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作的难度。

  城市规划只字未提“毒地”
  常外位于龙虎塘街道,属新北区中心城区建成区。
  随着常州新北区的开发,这块有毒区域内的工业企业逐步搬迁,相关区域地块功能调整为居住和商业用地。在这一地域规划的环评报告中,以及环境修复之后,其环境评估都是合格的。
h ttp://ww w.cmnnw.com/zonghe/gongyi/128581.html(原标题:常州疑似“毒地”50年污染史:快速城市化中的土壤修复“病态”)
  4月17日,央视曝光了江苏常州外国语学校(下称“常外”)学生异常患病事件,随后引发社会强烈关注。舆论焦点的指向是,学生的致病原因是否与仅距常外百米左右的一块“毒地”相关。
  最新的消息是,目前常外家长自发统计的学生体检数据又有更新,截至2016年4月20日,已收到683个学生的体检报告,其中体检数据有异常的561人,体检异常人数占比上升到82%。
  然而至今,上述焦点问题未得到有关政府机关和权威机构的回应和解答。这无疑加重了民众和常外师生家长的疑虑,也进一步导致社会舆论的发酵。
  中央调查组正在常州进行调查。在定论出台前,不争的事实是——毒地确实存在。经检测,附近的“常隆地块”有毒化学元素在空气、土壤和地下水中存在。
  那么,求证毒地形成的历史,以及当地政府的城市规划历史,乃至求证土壤污染的整体治理现状,已经超出了常外学生患病事件本身,它关乎城镇化建设与居民生命健康的现实命题。
  跑冒滴漏的“毒地”历史
  从地图上看,与常外毗邻的毒地位于原常州市城南工业集中区的天宁区茶山街道,北面中吴大道,南临大通河,西接清凉路,东靠龙游河。这块地,总周长4公里,总面积1平方公里,其中厂区占地面积约0.4平方公里。
  上述地域属于太湖流域二级保护区。2000年3月20日开始施行的《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第23条规定:“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二级保护区内新建、扩建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改建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量。”
  在上述地域内,曾经长期存在原常州化工厂(下称“常化厂”)、常州味精厂(下称“味精厂”)、常州化工研究所实验工厂(下称“实验工厂)等化工企业。
  “在工厂搬迁时,我们做过该地的取样调查,研究了该地土壤对植物、鱼类、蚯蚓等生态环境的毒理,试验结果显示对生态有毒性。”2007年,一位曾在搬迁时取样调查的研究人员表示。
  “常州化工厂历史上是我国重要的化工和农药厂,其有机化工产品和农药生产历史达50年。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原料、辅料等污染物的跑、冒、滴、漏,所在范围内的土壤已受到严重污染,通过实地调查确定了研究区的主要污染物为六六六、苯、氯苯和二氯丙烷。”2011年,一位清华大学学者在取样调查该毒地时已经进行了披露。
  上述学者研究的区域,包括常化厂、味精厂、实验工厂三个厂区以及部分居民区,共1平方公里,厂区面积0.4平方公里。常化厂的氯碱厂区于1958年搬迁至该地块,长期生产氯碱及其衍生产品、农药、消毒剂及相关产品,直到2007年搬迁;常化厂树脂厂建于1972年,产品包括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环氧系列等有机化工产品,该厂于1994年被常化厂兼并,成为常化厂的一个车间。味精厂建于1962年,主要生产味精、鸡精。实验工厂于1958年建厂,产品涉及化工、轻纺、印染等多个类别的助剂,该厂于20世纪90年代末并入常州化工研究所有限公司,更名为常州化工研究所实验工厂,产品以纺织印染助剂为主。
  上述学者的调研发现,常化厂于1958年开始研发、生产工业六六六原粉,先后在氯碱厂区的4个不同地点修建了六六六原药生产车间,其中最老的车间生产时间长达15年。
  常化厂的六六六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曾发生六六六原粉泄漏事故。20世纪六七十年代,常化厂的老六六六生产车间曾多次发生过工业纯苯泄漏事故,最大泄漏量不超过10吨/次,泄漏的工业纯苯通过明沟系统直接进入大通河。氯苯是六六六原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常化厂的六六六生产车间在生产过程中亦曾发生氯苯泄漏事故。
  搬迁之后的遗毒
  虽然常化厂、味精厂和实验工厂于2007年搬离,但剧毒物质已经进入土壤。
  2008年,一篇公开发表在《环境监测和毒理》杂志上的论文描述到,这块毒地的土壤,对不同的动植物存在毒性,且农药厂搬迁场地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通过化学方法分析了土壤样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浓度和持久性有机物,结果表明,场地土壤检查的挥发性有机物较多,其中有多种具有强致癌性的多环芳烃类污染物。
  2011年,前述清华大学学者调研后,对毒物的监测结果如下:各主要污染物的检出情况为:六六六(9690毫克/千克,调查最大值),苯(1730毫克/千克),氯苯(184毫克/千克),二氯丙烷(1230毫克/千克)等。
  “这三种物质在地下7米处,监测到的浓度都很高。六六六在深度为7米的地方浓度远远高于其他采样层位,随着采样深度的增加,六六六检出浓度逐渐升高,直至承压含水层顶板;苯的分布与六六六相似。”这位学者在其论文中描述。
  2012年,常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莉娜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发表了一篇《有机氯农药污染场地地下水抽水试验》论文,她的研究范围是常州当地的有机氯农药厂。
  陈莉娜在电话中拒绝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的采访。
  在这篇4年前的论文中,陈莉娜表示,试验所用抽水井掘井深度均为20米,72小时不间断抽水。可以看出,整个连续抽水试验过程中,3口井抽出水中检测出大部分场地内存在超标特征污染物,有:六六六(1658微克/升,调查最大值),苯(283000微克/升),氯苯(5620微克/升),二氯苯(3477微克/升),三氯苯(3780微克/升)等。
  上述论文亦认为,有机氯农药如六六六在环境中具有高毒性、持久性和生物富集性等特征,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均具有严重危害。至今在(该地块)环境中仍能监测到不同含量的六六六。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和产业转移步伐的加快,大量的化工企业搬迁或关停,从而出现大量亟待修复的污染场地。农药(如滴滴涕、六六六、三氯杀螨醇等)污染场地是其中较为典型的一类,且大部分场地处于复、混合污染状态,进而增加了污染场地土壤和地下水修复工作的难度。

  城市规划只字未提“毒地”
  常外位于龙虎塘街道,属新北区中心城区建成区。
  随着常州新北区的开发,这块有毒区域内的工业企业逐步搬迁,相关区域地块功能调整为居住和商业用地。在这一地域规划的环评报告中,以及环境修复之后,其环境评估都是合格的。
h ttp://ww w.cmnnw.com/zonghe/gongyi/128581.html
蒋高明:常州毒地事件只是环境污染的冰山一角  
http://blog.sina.cn/dpool/blog/s ... mp;isappinstalled=1

深读|常州“毒地”的背后,是这座城市失落的十年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何止是常州?遍地都是化工围城!

http://groundbreaking.cn/shehui/ ... mp;isappinstalled=1

衡量一个时代主要看其为后人留下了什么?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0501e010100omba.html
对,给后代留下一个没有工业的中国,让后代享受外国屠刀的美味,祝你全家死光。
对,给后代留下一个没有工业的中国,让后代享受外国屠刀的美味,祝你全家死光。
有问题不去解决,拿大帽子压人,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呀!
楼主,该文的基础实施完全是错误,常州化工厂原来在常州市天宁区清凉路165号,和常外地块风马牛不相及

就这样的文章基本就是捏造事实,和什么白血病,淋巴癌如出一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