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城市资产 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关于发展城镇经济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9:25:05
近年来,祁阳县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大力实施城镇活县战略,实现了以城市经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反哺城市经营的良性互动。2000年,县城所在地浯溪镇被定为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2002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卫生县城。到2004年底,全县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22.4%提高到28.6%,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34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城镇经济发展带来第三产业繁荣所形成的增加值达9.4亿元,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三年祁阳的城镇化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关键在于能够以市场为手段,有效经营城镇资产。我们主要抓了资源、环境和产业三个方面的经营。

(一)经营资源,激活存量。城市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也是我们发展城镇经济的重中之重。一是经营土地,以地生财。县里成立了土地储备委员会和地产交易中心,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健全了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集中统一供应、使用权公开交易、基准地价公布、用地审批集体决策等规范土地市场的基本制度,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实行公开交易,做到开发一段,出让一段,建成一段,投运一段,实施滚动开发,促使县城土地增值,从而聚集起比较充裕的开发资金。2003年以来,县城共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455宗,面积247.5亩,成交额近3800万元;清理闲置国有土地使用权32宗,面积273亩,经重新开发转让,收回资金13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先后开发道路4条,改造道路2条,新建市场1个,新增自来水厂1座,使县城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二是经营城市基础设施。一方面,将供电、供排水、城市道路等存量市政公用设施推向市场,实行运行管理的市场化。另一方面,面向社会资本进行直接融资,推动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步伐。近年来,县城新区70%以上的基础设施均由外资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西区开发共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达1.2亿元。去年开始的沿江路改扩建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县政府仅负责提供优惠政策和组织拆迁,其余均由外商投入或部门出资解决。三是开辟经营城市资源的新领域。对城市广告发布权、公交线路经营权等延伸资产实行特许经营,以此扩大建设融资,尤其是将企业作为重要的城市资源来经营。近年来,我们通过租赁、买断、合资、拍卖、公司制改造等多种途径,先后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46家,盘活存量资产2.2亿元。

(二)经营环境,优化增量。我们把改善硬环境,创造软环境作为经营城市的根本措施,实现存量资产升值,吸引增量资本进入。首先,在硬环境方面,我们按照“建设大通道,疏通内循环”的思路,积极推进衡枣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加快过境国道、省道的升级改造和县乡公路建设,减少经济要素流动的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按照建设中南地区的中等现代城市的目标,合理调整县城总体规划,不断扩大建设投入,在积极开发县城西区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对沿江路等旧城区实行改造,并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使县城的档次和品位不断得到提升。据统计,2003年以来,县城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7.6亿元,先后新建道路42条,改造道路11条,县城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7平方米,供水、供电、绿化、照明、电视电话等设施全面配套,城市硬环境日趋优化。其次,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坚持用创新的手段,致力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和信用环境。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清理废除不利于发展的县级政策文件16个,从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征管等方面重新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加大落实力度。与此同时,加快政府职能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党政机关和企业行为,依法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健全信用制度,完善信用体系。环境的优化不仅带动实物资产尤其是土地资产的升值,而且吸引了大量增量资本进入。2004年,全县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69个,合同利用外资7558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4667万元。今年元至8月,我县成功在广州、深圳、长沙、东莞等举行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洽谈会,签订意向项目合同25个,合同引入资金2.5亿美元,现已到位资金1.1亿元。

(三)经营产业,增强后劲。繁荣的城市经济离不开产业支撑,经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攀升是经营城市的主线。近年来,我们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升级贯穿于经营城市的全过程,重点抓住房地产业、市场建设和新兴产业园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为产业发展制造载体,提供舞台,不仅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而且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实施开发带动。放低进城门槛,清除观念、思想、政策障碍,鼓励农村居民、外来人员到县城建房置业,激活住房消费。对住宅建设大胆实行不限建房人身份、不限建房人户籍、不限建房面积、不限建房资金来源的“四不限”政策;积极推行房屋交易与权属一体化管理,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登记时,只要产权来源清楚、明确,一律及时办理,鼓励城镇居民进行住房消费,从而激活了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县城建房面积每年均保持在30万平方米以上,到2004年底,县城居民住宅小区发展到15个,建筑总面积达54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不仅直接加速了县城规模的扩张,而且对县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加快市场建设,实施市场带动。按照“因地制宜,重在配套”的原则,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的办法,引导各种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市场建设,促进了商贸流通的迅速发展。县城先后引资1.5亿元,建成了王府坪、望浯园、椒山等6个服装、水果、工业品专业市场。黎家坪镇集全镇之力,投资8000万元建成一个建筑面积达81000平方米的综合批发市,并承办了永州市首届农博会,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专业市场的兴起,增强了县城的辐射功能,搞活了城乡流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三是加快工业小区建设,实施园区带动。把工业小区当作城镇经济的“特区”来抓,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我们在322国道、祁羊公路、祁大公路、三南路、衡枣高速公路与三南路的交汇点等交通便捷之处,先后建起了祁黎工业小区、羊角塘镇烟花爆竹业小区、大村甸镇玻璃制品业小区、观音滩至白水“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区、白水科技工业园,为发展城镇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构筑了“平台”。一方面,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的巨额建设资金,大力改善工业小区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区内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我们全面推行了“特区特办,特事特办”,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全力优化投资环境,广泛吸引经济能人和外商来工业小区投资办厂,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祁黎乡镇工业小区和白水科技工业园,近两年新上项目120多个,区内现已基本形成建材、冶炼、轻化、机电、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已成为全县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和城镇经济的“领头雁”。目前,到小区集聚的企业占了全县乡镇企业的46%,总产值达50.33亿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2%。全县95%以上规模企业均在小区落户。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既加快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又促进了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合理配置,拉动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经营城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经营城市认识不足。没有从改革创新的高度深刻认识经营城市的内涵及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实施经营城市战略还十分淡漠;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城市建设研究不够、办法不多;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工作措施乏力。二是规划布局不太科学合理。主要是功能分区不科学,仅在县城而言,居民生活小区住房建设基本处于散乱的无序状态。同时,县城内没有标志性建筑,影响了县城整体美观和城镇经济的发展。三是土地开发经营效益不高。由于受“有天有地”传统住房观念的影响,居民建房占用土地多,空间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大。据不完全统计,城镇居民建房土地资源浪费达9%;开发建设综合效益差,土地经营收益低。小区多头开发只搞“炒地皮”,没有充分运用土地级差的原理,影响土地经营收益,减少了建设资金的聚集和投入。四是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未能推向市场。还未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公用设施建设投融资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的机制,使广告牌、公交线路等市政公益设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城市经济实力较弱。经过近年来的经营,我县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产业优势不明显,工业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太合理,致使整个城市经济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仍然十分有限。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广泛宣传“经营城市”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使各级领导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从而真正形成共识。在发展城镇经济过程中,必须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效益观念。经营城市要注重经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和提高。二是整体观念。经营城市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市场观念。既是经营城市,必须把城市资本进入市场,以市场经济的手段获取城市建设资金,形成建设资金运转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城市持续发展。

(二)盘活存量资产。首先要盘活有形资产。把凡是可以投入市场营运的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公厕等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推向市场,将实物形态转化成价值形态,使死钱变成活钱。其次要经营好无形资产。通过市场运作,对城市的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标志空间使用权、公共汽车线路经营权以及公路、桥梁、雕塑冠名权等进行转让、拍卖、租赁,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同时要积极推进公用事业产业化。坚持市场引导产业、产业服务市场,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权与经营权、具体作业权进行有效剥离,使垃圾清运权、街道场地保洁经营权等投入市场化营运。三是把城市建设项目推向市场,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建设资产的效益。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和“行业管、社会办”的原则,打破封闭建设的模式,选择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向社会招标,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建立城市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城市建设产业健康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大城市土地的经营力度。对城区建设用地实行垄断管理,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一律进入地产交易中心,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出让。加强城区土地储备开发,对城区征用土地、存量国有土地和收回、收购土地以及旧城开发整理的土地加强管理,统一储备。健全土地调控机制,争取最大效益。

(三)做强做大产业。坚持把发展二、三产业与县城建设结合起来,依靠二、三产业促进县城经济活跃和繁荣。一是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吸引农民进城办厂开店,动员外出打工人员回祁创办、领办个体私营经济,诚邀外地有识之士来祁阳经商办企业。二是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发挥工业小区的龙头带头作用,促使乡镇企业向县城集中,通过招商引资吸收更多的外企、外商、外资加快本地经济的发展。

(四)打造城市品牌。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应突出祁阳的“个性”,突出人文优势,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突出引进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先进手段和手法,在保持祁阳的地方特征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赋予城市新的内涵,体现现代气息;突出品位。把城区重点地段、景观控制点的建筑物建成标志性的精品,从而全方位提高整个城市规划的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突出环境保护,重视环境效益,使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健全要素市场。一是建立健全要素市场管理机构,把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彻底分开,加强对要素市场的统一管理。二是着力推进土地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三是积极推进为要素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与政府脱钩,着力提高中介服务市场化程度。四是尽快制定和完善引导要素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促进其在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上健康有序地运作和发展。五是加大对要素市场发展的投入,尽可能用高科技手段装备要素市场,提高其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近年来,祁阳县充分运用市场手段,大力实施城镇活县战略,实现了以城市经营推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反哺城市经营的良性互动。2000年,县城所在地浯溪镇被定为全国文明小城镇示范点,2002年,被评为全省文明卫生县城。到2004年底,全县城镇化水平由2000年的22.4%提高到28.6%,实现国内生产总值52.34亿元,同比增长12.5%,其中城镇经济发展带来第三产业繁荣所形成的增加值达9.4亿元,拉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0.5个百分点。

一、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三年祁阳的城镇化水平能够大幅度提高,关键在于能够以市场为手段,有效经营城镇资产。我们主要抓了资源、环境和产业三个方面的经营。

(一)经营资源,激活存量。城市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要素,也是我们发展城镇经济的重中之重。一是经营土地,以地生财。县里成立了土地储备委员会和地产交易中心,建立了土地储备制度,健全了建设用地供应总量控制、集中统一供应、使用权公开交易、基准地价公布、用地审批集体决策等规范土地市场的基本制度,大力推行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实行公开交易,做到开发一段,出让一段,建成一段,投运一段,实施滚动开发,促使县城土地增值,从而聚集起比较充裕的开发资金。2003年以来,县城共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455宗,面积247.5亩,成交额近3800万元;清理闲置国有土地使用权32宗,面积273亩,经重新开发转让,收回资金1300万元。利用这笔资金,先后开发道路4条,改造道路2条,新建市场1个,新增自来水厂1座,使县城的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二是经营城市基础设施。一方面,将供电、供排水、城市道路等存量市政公用设施推向市场,实行运行管理的市场化。另一方面,面向社会资本进行直接融资,推动改造升级,加快建设步伐。近年来,县城新区70%以上的基础设施均由外资或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西区开发共吸纳外资和民间资本达1.2亿元。去年开始的沿江路改扩建工程,总投资4600万元,县政府仅负责提供优惠政策和组织拆迁,其余均由外商投入或部门出资解决。三是开辟经营城市资源的新领域。对城市广告发布权、公交线路经营权等延伸资产实行特许经营,以此扩大建设融资,尤其是将企业作为重要的城市资源来经营。近年来,我们通过租赁、买断、合资、拍卖、公司制改造等多种途径,先后完成国有、集体企业改制46家,盘活存量资产2.2亿元。

(二)经营环境,优化增量。我们把改善硬环境,创造软环境作为经营城市的根本措施,实现存量资产升值,吸引增量资本进入。首先,在硬环境方面,我们按照“建设大通道,疏通内循环”的思路,积极推进衡枣高速公路建设,同时加快过境国道、省道的升级改造和县乡公路建设,减少经济要素流动的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按照建设中南地区的中等现代城市的目标,合理调整县城总体规划,不断扩大建设投入,在积极开发县城西区的同时,有计划、有步骤对沿江路等旧城区实行改造,并大力实施亮化、美化、净化工程,使县城的档次和品位不断得到提升。据统计,2003年以来,县城共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7.6亿元,先后新建道路42条,改造道路11条,县城人均道路面积达到10.7平方米,供水、供电、绿化、照明、电视电话等设施全面配套,城市硬环境日趋优化。其次,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坚持用创新的手段,致力营造优良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服务环境和信用环境。在严格执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清理废除不利于发展的县级政策文件16个,从市场准入、土地使用、税收征管等方面重新制定优惠政策措施,加大落实力度。与此同时,加快政府职能变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行政服务中心,提高办事效率,规范党政机关和企业行为,依法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投资者的利益。健全信用制度,完善信用体系。环境的优化不仅带动实物资产尤其是土地资产的升值,而且吸引了大量增量资本进入。2004年,全县共签订利用外资合同169个,合同利用外资75582万元,实际利用外资24667万元。今年元至8月,我县成功在广州、深圳、长沙、东莞等举行招商引资和项目推介洽谈会,签订意向项目合同25个,合同引入资金2.5亿美元,现已到位资金1.1亿元。

(三)经营产业,增强后劲。繁荣的城市经济离不开产业支撑,经营产业、推动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攀升是经营城市的主线。近年来,我们把主导产业、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发展升级贯穿于经营城市的全过程,重点抓住房地产业、市场建设和新兴产业园建设三个关键环节,为产业发展制造载体,提供舞台,不仅促进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而且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是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实施开发带动。放低进城门槛,清除观念、思想、政策障碍,鼓励农村居民、外来人员到县城建房置业,激活住房消费。对住宅建设大胆实行不限建房人身份、不限建房人户籍、不限建房面积、不限建房资金来源的“四不限”政策;积极推行房屋交易与权属一体化管理,在办理房屋所有权证登记时,只要产权来源清楚、明确,一律及时办理,鼓励城镇居民进行住房消费,从而激活了房地产市场。近年来,县城建房面积每年均保持在30万平方米以上,到2004年底,县城居民住宅小区发展到15个,建筑总面积达540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30平方米,不仅直接加速了县城规模的扩张,而且对县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二是加快市场建设,实施市场带动。按照“因地制宜,重在配套”的原则,在城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采取新建、扩建、改建的办法,引导各种经济组织积极参与市场建设,促进了商贸流通的迅速发展。县城先后引资1.5亿元,建成了王府坪、望浯园、椒山等6个服装、水果、工业品专业市场。黎家坪镇集全镇之力,投资8000万元建成一个建筑面积达81000平方米的综合批发市,并承办了永州市首届农博会,吸引了大批农民进城投资兴业。专业市场的兴起,增强了县城的辐射功能,搞活了城乡流通,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县城集聚。三是加快工业小区建设,实施园区带动。把工业小区当作城镇经济的“特区”来抓,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我们在322国道、祁羊公路、祁大公路、三南路、衡枣高速公路与三南路的交汇点等交通便捷之处,先后建起了祁黎工业小区、羊角塘镇烟花爆竹业小区、大村甸镇玻璃制品业小区、观音滩至白水“三来一补”加工贸易区、白水科技工业园,为发展城镇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构筑了“平台”。一方面,每年投入3000万元以上的巨额建设资金,大力改善工业小区的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条件,为区内工业企业的发展提供便利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我们全面推行了“特区特办,特事特办”,做到“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全力优化投资环境,广泛吸引经济能人和外商来工业小区投资办厂,为城镇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特别是祁黎乡镇工业小区和白水科技工业园,近两年新上项目120多个,区内现已基本形成建材、冶炼、轻化、机电、食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年产值达15亿元以上,已成为全县民营经济、外向型经济和城镇经济的“领头雁”。目前,到小区集聚的企业占了全县乡镇企业的46%,总产值达50.33亿元,占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的62%。全县95%以上规模企业均在小区落户。工业园区的迅速发展,既加快了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拓宽了城镇发展空间,又促进了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的聚集和合理配置,拉动了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县在经营城市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总体来看,还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通过调查了解,我们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对经营城市认识不足。没有从改革创新的高度深刻认识经营城市的内涵及重要性和必要性,对实施经营城市战略还十分淡漠;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搞好城市建设研究不够、办法不多;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工作方案,工作措施乏力。二是规划布局不太科学合理。主要是功能分区不科学,仅在县城而言,居民生活小区住房建设基本处于散乱的无序状态。同时,县城内没有标志性建筑,影响了县城整体美观和城镇经济的发展。三是土地开发经营效益不高。由于受“有天有地”传统住房观念的影响,居民建房占用土地多,空间利用率低,土地资源浪费大。据不完全统计,城镇居民建房土地资源浪费达9%;开发建设综合效益差,土地经营收益低。小区多头开发只搞“炒地皮”,没有充分运用土地级差的原理,影响土地经营收益,减少了建设资金的聚集和投入。四是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未能推向市场。还未建立多渠道、多元化公用设施建设投融资和市政公用设施有偿使用的机制,使广告牌、公交线路等市政公益设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城市经济实力较弱。经过近年来的经营,我县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但产业优势不明显,工业经济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不大,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不太合理,致使整个城市经济缺乏足够的凝聚力,对县域经济的贡献仍然十分有限。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来广泛宣传“经营城市”的内涵及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实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使各级领导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从而真正形成共识。在发展城镇经济过程中,必须树立三种观念:一是效益观念。经营城市要注重经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和提高。二是整体观念。经营城市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的方针,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城市建设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市场观念。既是经营城市,必须把城市资本进入市场,以市场经济的手段获取城市建设资金,形成建设资金运转的良性循环,真正实现城市持续发展。

(二)盘活存量资产。首先要盘活有形资产。把凡是可以投入市场营运的城市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公厕等的使用权和经营权推向市场,将实物形态转化成价值形态,使死钱变成活钱。其次要经营好无形资产。通过市场运作,对城市的户外广告标牌经营权、标志空间使用权、公共汽车线路经营权以及公路、桥梁、雕塑冠名权等进行转让、拍卖、租赁,筹集城市建设资金。同时要积极推进公用事业产业化。坚持市场引导产业、产业服务市场,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权与经营权、具体作业权进行有效剥离,使垃圾清运权、街道场地保洁经营权等投入市场化营运。三是把城市建设项目推向市场,最大限度地挖掘城市建设资产的效益。要本着“谁投资,谁受益”和“行业管、社会办”的原则,打破封闭建设的模式,选择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面向社会招标,吸纳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建立城市建设的多元化投资机制。要加强组织、协调和领导,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推动城市建设产业健康发展。四是进一步加大城市土地的经营力度。对城区建设用地实行垄断管理,由政府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开发、统一管理。土地使用权的出让一律进入地产交易中心,实行公开招标、拍卖出让。加强城区土地储备开发,对城区征用土地、存量国有土地和收回、收购土地以及旧城开发整理的土地加强管理,统一储备。健全土地调控机制,争取最大效益。

(三)做强做大产业。坚持把发展二、三产业与县城建设结合起来,依靠二、三产业促进县城经济活跃和繁荣。一是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吸引农民进城办厂开店,动员外出打工人员回祁创办、领办个体私营经济,诚邀外地有识之士来祁阳经商办企业。二是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发挥工业小区的龙头带头作用,促使乡镇企业向县城集中,通过招商引资吸收更多的外企、外商、外资加快本地经济的发展。

(四)打造城市品牌。在建设和经营过程中,应突出祁阳的“个性”,突出人文优势,形成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提高城市文化品位;突出引进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先进手段和手法,在保持祁阳的地方特征和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赋予城市新的内涵,体现现代气息;突出品位。把城区重点地段、景观控制点的建筑物建成标志性的精品,从而全方位提高整个城市规划的品位和档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突出环境保护,重视环境效益,使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健全要素市场。一是建立健全要素市场管理机构,把政府行为和企业行为彻底分开,加强对要素市场的统一管理。二是着力推进土地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快速发展。三是积极推进为要素市场服务的中介机构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与政府脱钩,着力提高中介服务市场化程度。四是尽快制定和完善引导要素市场发展的政策措施,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促进其在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上健康有序地运作和发展。五是加大对要素市场发展的投入,尽可能用高科技手段装备要素市场,提高其信息化、网络化程度。
兄弟这些早就玩过了,过时的东西拿过来玩。找点新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