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发酵的差不多了,那么我也来发个言——F22垂尾在大迎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37:18


嗯,还是做点说明吧,本帖是针对这个帖子——“为何22垂尾是正升力,20是负升力?”来的,链接如下: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3460&extra=page%3D1
帖子里,楼主通过未加任何证实的听说“F22垂尾正升力 J20垂尾负升力”的证据,得出“感觉歼20气动设计不如F22”的结论,而我发这个帖出来就是为了说明:无论是F22还是J20,在小迎角下垂尾都是正升力,而在大迎角下都面临垂尾负升力等因素导致的升力系数降低的问题。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论文截图,顺便@一下某人,以作为对某帖的回应——@天痕2
————————————
1,论文题目与作者,并摘要开宗明义——边条翼双垂尾布局同样面临大迎角下垂尾降低升力的问题:

2,边条翼双垂尾布局大迎角下垂尾降低升力的问题根本不会因为是F22就会得到解决。

3,无论是风洞实验还是CFD计算,大迎角下F22垂尾负升力的结论都不会有什么区别。

4,F22垂尾根部的水平面速度矢量同样会产生向外测的法向力。

5,结论在此,欢迎拍砖。


嗯,还是做点说明吧,本帖是针对这个帖子——“为何22垂尾是正升力,20是负升力?”来的,链接如下: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13460&extra=page%3D1
帖子里,楼主通过未加任何证实的听说“F22垂尾正升力 J20垂尾负升力”的证据,得出“感觉歼20气动设计不如F22”的结论,而我发这个帖出来就是为了说明:无论是F22还是J20,在小迎角下垂尾都是正升力,而在大迎角下都面临垂尾负升力等因素导致的升力系数降低的问题。


废话不多说了,直接上论文截图,顺便@一下某人,以作为对某帖的回应——@天痕2
————————————
1,论文题目与作者,并摘要开宗明义——边条翼双垂尾布局同样面临大迎角下垂尾降低升力的问题:

1.png (64.26 KB, 下载次数: 3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15 16:29 上传


2,边条翼双垂尾布局大迎角下垂尾降低升力的问题根本不会因为是F22就会得到解决。

2.png (121.25 KB, 下载次数: 3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15 16:29 上传


3,无论是风洞实验还是CFD计算,大迎角下F22垂尾负升力的结论都不会有什么区别。

3.png (28.37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15 16:29 上传


4,F22垂尾根部的水平面速度矢量同样会产生向外测的法向力。

4.png (224.98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15 16:29 上传


5,结论在此,欢迎拍砖。

5.png (96.28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15 16:29 上传

外倾垂尾几何上类似于上反机翼,在正迎角下产生正升力,在较小迎角范围内垂尾致使升力略微增加,这一点无论是F22还是J20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大迎角情况下,垂尾明显导致升力下降,这一问题F22与J20也都面临,F22的应对方法是垂尾前移并前倾,J20则是采用面积较少的全动垂尾并同样精心调整了安装位置——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尽量减小大迎角下的升力损失。
呵呵呵

预测这个帖子会很快被锁被下沉
有干货的讨论理应支持,搬个板凳来学习、
有举的童子们可以去找全文看看,以风洞实验的结论来看,F22通过对垂尾安装位置与形状进行精心调整,将升力系数的损失控制到了10%以内,而宋文骢先生在歼20气动布局的初期探索也通过使用小面积全动垂尾做到了这一点。
说实话不太能看懂。等高手解析。
gzxin 发表于 2016-4-15 17:07
说实话不太能看懂。等高手解析。
就是针对这个帖子——“为何22垂尾是正升力,20是负升力?”来的,链接如下:http://lt.cjdby.net/forum.php?mo ... &extra=page%3D1。
帖子里,楼主先是通过自己臆想的“F22垂尾正升力 J20垂尾负升力”的证据,得出“感觉歼20气动设计不如F22”的结论,而我发这个帖出来就是为了说明:无论是F22还是J20,在小迎角下垂尾都是正升力,而在大迎角下都面临垂尾负升力降低升力系数的问题。
这个帖子好像要沉了
py430321 发表于 2016-4-15 17:41
这个帖子好像要沉了
没办法,越扯淡的流言流传的越广关注度越高,因为理性的查证与思考总比屁股决定脑袋的脑洞大开慢一步啊……
剑起沧澜 发表于 2016-4-15 16:53
外倾垂尾几何上类似于上反机翼,在正迎角下产生正升力,在较小迎角范围内垂尾致使升力略微增加,这一点无论 ...
大师,“升力系数下降”和“负升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虽然不懂,但支持楼主以理性论证的态度。

ksomgoeg 发表于 2016-4-15 17:52
大师,“升力系数下降”和“负升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小鬼,“升力系数下降”和“负升力”是两码事,但是具体到本文为例的F22大迎角升力损失上,导致整机升力系数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垂尾直接产生的负升力

ksomgoeg 发表于 2016-4-15 17:52
大师,“升力系数下降”和“负升力”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小鬼,“升力系数下降”和“负升力”是两码事,但是具体到本文为例的F22大迎角升力损失上,导致整机升力系数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垂尾直接产生的负升力

6.png (20.0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4-15 17:57 上传

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剑起沧澜 发表于 2016-4-15 17:57
小鬼,“升力系数下降”和“负升力”是两码事,但是具体到本文为例的F22大迎角升力损失上,导致整机升 ...


这篇文章用词不严谨。“负升力”的意思应该是:相同的相对迎角状态下,机身延纵向翻转180度,相关的气动部件产生了“正升力”。
而“升力系数下降”的意思是多了(或少了)某个气动部件,相同的相对迎角状态下“升力系数”都下降。

如果压力中心发生移动,那牵涉到的是抬头或低头力矩的变化。也不应该叫“负升力”或“正升力”。

“正/负升力”只应该跟相对的相关迎角有关。


剑起沧澜 发表于 2016-4-15 17:57
小鬼,“升力系数下降”和“负升力”是两码事,但是具体到本文为例的F22大迎角升力损失上,导致整机升 ...


这篇文章用词不严谨。“负升力”的意思应该是:相同的相对迎角状态下,机身延纵向翻转180度,相关的气动部件产生了“正升力”。
而“升力系数下降”的意思是多了(或少了)某个气动部件,相同的相对迎角状态下“升力系数”都下降。

如果压力中心发生移动,那牵涉到的是抬头或低头力矩的变化。也不应该叫“负升力”或“正升力”。

“正/负升力”只应该跟相对的相关迎角有关。

支持楼主的态度。

剑起沧澜 发表于 2016-4-15 16:53
外倾垂尾几何上类似于上反机翼,在正迎角下产生正升力,在较小迎角范围内垂尾致使升力略微增加,这一点无论 ...


不一样的,22的垂尾主要是固定面,也是正升力的主要贡献面,方向舵偏转破坏的程度不大,飞控可以比较稳定的保证固定面的气动性能。20的垂尾是全动的,而飞机不可能完全顺气流,尾面只有偏转很小角度就会导致压力差变化,飞控无法维持翼面升力的控制

自然,这说的是近水平飞行,如果是大迎角则无论什么飞机尾翼对无法产生升力,但因为翼面被机体基本遮挡,升力和阻力基本都没实际贡献
剑起沧澜 发表于 2016-4-15 16:53
外倾垂尾几何上类似于上反机翼,在正迎角下产生正升力,在较小迎角范围内垂尾致使升力略微增加,这一点无论 ...


不一样的,22的垂尾主要是固定面,也是正升力的主要贡献面,方向舵偏转破坏的程度不大,飞控可以比较稳定的保证固定面的气动性能。20的垂尾是全动的,而飞机不可能完全顺气流,尾面只有偏转很小角度就会导致压力差变化,飞控无法维持翼面升力的控制

自然,这说的是近水平飞行,如果是大迎角则无论什么飞机尾翼对无法产生升力,但因为翼面被机体基本遮挡,升力和阻力基本都没实际贡献
东北老虎 发表于 2016-4-15 18:44
不一样的,22的垂尾主要是固定面,也是正升力的主要贡献面,方向舵偏转破坏的程度不大,飞控可以比较稳 ...
看不懂,无论全不全动气动舵面偏转肯定都有压力差变化,不然做个舵面好看么,怎么全动的飞控就没法控制翼面升力了。全动的平尾飞控可以控制升力,为啥垂尾就没法控制,理解不能。
azkk123 发表于 2016-4-15 19:03
看不懂,无论全不全动气动舵面偏转肯定都有压力差变化,不然做个舵面好看么,怎么全动的飞控就没法控制翼 ...
带舵的只偏舵片,翼面是固定的,压力也恒定。全动的再小的角度也是全偏,整个翼面的流场和压力差就全变了。

平尾这东西本身就是升力面,垂尾可不是
谢谢楼主科普。
@天痕2 应该出来说两句,对不对总归是个态度。
东北老虎 发表于 2016-4-15 19:13
带舵的只偏舵片,翼面是固定的,压力也恒定。全动的再小的角度也是全偏,整个翼面的流场和压力差就全变了 ...
这,带舵的怎么会压力恒定呢???就跟老式的单片起降襟翼放下去后机翼翼面压力差肯定有变化啊,不然襟翼怎么起增升作用。
何况要是带安定面的翼面流场和压力差就不变化或变化幅度小了,翼面怎么起控制作用。
东北老虎 发表于 2016-4-15 19:13
带舵的只偏舵片,翼面是固定的,压力也恒定。全动的再小的角度也是全偏,整个翼面的流场和压力差就全变了 ...
倾斜垂尾也是升力面

但和鸭翼或者水平尾翼一样,究竟产生正升力、负升力还是零升力,和涡流、主翼气流、垂尾本身迎角等都有关系

反正我是不相信娘娘的垂尾总是正升力的说法
支持LZ的态度,不管怎样,拿出干货

东北老虎 发表于 2016-4-15 19:13
带舵的只偏舵片,翼面是固定的,压力也恒定。全动的再小的角度也是全偏,整个翼面的流场和压力差就全变了 ...

正因为垂直安定面是固定的,所以遇到如图这个情况时只能在当地气流中产生负升力。不像全动垂尾,可以顺着当地气流整体偏转。
而且此时当地气流偏向两侧垂尾被挡,会在局部形成较高压力,所以说“压力也恒定”不准确。

东北老虎 发表于 2016-4-15 19:13
带舵的只偏舵片,翼面是固定的,压力也恒定。全动的再小的角度也是全偏,整个翼面的流场和压力差就全变了 ...

正因为垂直安定面是固定的,所以遇到如图这个情况时只能在当地气流中产生负升力。不像全动垂尾,可以顺着当地气流整体偏转。
而且此时当地气流偏向两侧垂尾被挡,会在局部形成较高压力,所以说“压力也恒定”不准确。
不一样的,22的垂尾主要是固定面,也是正升力的主要贡献面,方向舵偏转破坏的程度不大,飞控可以比较稳 ...

拉倒吧,同样的气流,迎角等情况下,20的垂尾可以通过偏转获得正升力或减小负升力,而此时22则是仗着发动机牛逼粗暴的要么同样负升力,要么增阻。
你家键盘可以违背物理规则,md没你牛逼,没那能耐


敢在cd说真话反驳黑子的,无不是被一帮人日夜想除之而后快的,lz可要小心咯
着道的人可多了,最近的天晓得就是典型例子。
实在不行也可以莫须有的“未标出处”嘿嘿,要学某些人无脑黑才活得久,恩比如j10方案来自以色列啦,减少试飞科目啦,拖延进度啦,j20要18t发动机才能发挥(气动不足让动力背锅)啦,鸭翼腹鳍导致隐身不行啦

敢在cd说真话反驳黑子的,无不是被一帮人日夜想除之而后快的,lz可要小心咯
着道的人可多了,最近的天晓得就是典型例子。
实在不行也可以莫须有的“未标出处”嘿嘿,要学某些人无脑黑才活得久,恩比如j10方案来自以色列啦,减少试飞科目啦,拖延进度啦,j20要18t发动机才能发挥(气动不足让动力背锅)啦,鸭翼腹鳍导致隐身不行啦


气动布局、空气动力相关问题是典型的非线性变化复杂问题,不加前提不讲场合能用一个不足20个字的句子做定论的文章都是胡扯。

那些不懂装懂的还以为结论越简单越绝对越能显示自己高端,小学生心态。

多谢楼主发货。

气动布局、空气动力相关问题是典型的非线性变化复杂问题,不加前提不讲场合能用一个不足20个字的句子做定论的文章都是胡扯。

那些不懂装懂的还以为结论越简单越绝对越能显示自己高端,小学生心态。

多谢楼主发货。
这个要顶,有理有据。超大最常见的就是有人提出一个伪命题,然后一堆人在认同这个伪命题的情况下分析来分析去。
正因为垂直安定面是固定的,所以遇到如图这个情况时只能在当地气流中产生负升力。不像全动垂尾,可以顺着 ...
正负升力看得主要是垂尾内外流场的压力差。
顶楼主。这种帖子越来越少了,值得引起注意

wffbhnh 发表于 2016-4-15 22:35
正负升力看得主要是垂尾内外流场的压力差。

没错。图中处于当地气流流场中的垂尾,相当于带较大攻角的翼面(注意垂尾根部与当地气流的攻角),有向外侧的“升力”。(由于是外倾垂尾,还要考虑向下分量,客观上就是负升力。)
所以此时垂尾外侧压力小,内侧(即后机身上面)压力大。

wffbhnh 发表于 2016-4-15 22:35
正负升力看得主要是垂尾内外流场的压力差。

没错。图中处于当地气流流场中的垂尾,相当于带较大攻角的翼面(注意垂尾根部与当地气流的攻角),有向外侧的“升力”。(由于是外倾垂尾,还要考虑向下分量,客观上就是负升力。)
所以此时垂尾外侧压力小,内侧(即后机身上面)压力大。
支持楼主态度。。。然,这么多年,歪风何时止过,其中缘由谁不心知肚明
拉倒吧,同样的气流,迎角等情况下,20的垂尾可以通过偏转获得正升力或减小负升力,而此时22则是仗着发 ...
晕,粗暴, 那垂尾上的活动舵面是没用的吗? 跟机翼的襟/副翼类似, 舵面转动相当于调整翼面形状, 在一定仰角范围内调整可以决定升力正负。。。
没错。图中处于当地气流流场中的垂尾,相当于带较大攻角的翼面(注意垂尾根部与当地气流的攻角),有向外 ...
你又说反了,排除主翼及机背流场因素,外倾垂尾随迎角增加,升力和阻力都是增加的,J20内偏垂尾排除流场因素,升力和阻力是进一步增加,但这种增加并不一定有利于机动升阻比,J20垂尾内偏更大可能是顺流以减少升力损失,注意垂尾内偏会使垂尾的方向更趋向于与脱体涡的方向一致。
这篇文章用词不严谨。“负升力”的意思应该是:相同的相对迎角状态下,机身延纵向翻转180度,相关的气 ...
垂尾负升力,全机升力系数下降。
对于一个整机推重比1.2的 飞机  好像 这货就是个 铁秤砣 也无所谓吧
浪子豪 发表于 2016-4-15 19:23
谢谢楼主科普。
@天痕2 应该出来说两句,对不对总归是个态度。
我发帖是请教的,自己也不懂的
剑起沧澜 发表于 2016-4-15 16:53
外倾垂尾几何上类似于上反机翼,在正迎角下产生正升力,在较小迎角范围内垂尾致使升力略微增加,这一点无论 ...
我就是看过http://lt.cjdby.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46012文章才认为22是正升力的,专门喷我作甚,外行有误解不正常吗
卷发千金 发表于 2016-4-16 07:08
对于一个整机推重比1.2的 飞机  好像 这货就是个 铁秤砣 也无所谓吧
说的是F22???
有人出招 ,有人接招,我等小白看个热闹(づ ●─● )づ


这里平面流场图显示的是35度流场的俯视情况。。。侧视和正视视角的流场图呢。。。
而且好像这模型里没有脱体涡流(35度可以拉出很强的涡流了),只是贴近机体上表面的气体流动。。。

倾斜垂尾可是一个在三维流场里的存在。。。

此外,低速大aoa状态(比如60度或更大),后机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要考虑喷口的引射作用,流动速度足够高的时候,垂尾和垂尾间的机体仍然有产生升力的条件。。。有报道说娘娘在低速大aoa时使用方向舵来控制滚转,可见其引射气流速度不小,否则在接近零的地速情况下方向舵如何能有力矩呢。。。

这里平面流场图显示的是35度流场的俯视情况。。。侧视和正视视角的流场图呢。。。
而且好像这模型里没有脱体涡流(35度可以拉出很强的涡流了),只是贴近机体上表面的气体流动。。。

倾斜垂尾可是一个在三维流场里的存在。。。

此外,低速大aoa状态(比如60度或更大),后机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要考虑喷口的引射作用,流动速度足够高的时候,垂尾和垂尾间的机体仍然有产生升力的条件。。。有报道说娘娘在低速大aoa时使用方向舵来控制滚转,可见其引射气流速度不小,否则在接近零的地速情况下方向舵如何能有力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