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吃、没穿,没有肉罐头。中国政府军在抗战中的表现还不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3:33:11


民国时期最值得吹嘘的是十年黄金时期。但是十年黄金时期背后的其实是买办的日益盛行和军事工业、重工业的衰退。如果仔细比较的话除开美国人支援的空军,国军的战场表现甚至不如之前的军阀混战时期。

在军阀混战时期当兵的可以吃饱饭、有衣穿。以后勤建设著称的阎锡山的晋军甚至专门建立了罐头厂和被服厂。在抗战中被国军视为珍品的肉罐头在山西的晋军绝对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而且得益于相对完备的军工体系晋军的子弹从来都是敞开供应的。晋军和奉军的炮兵之凶猛更是当时中国之冠。

得益于苏联和欧美帝国主义的资金支持,即使是蒋介石的军队在军阀混战时期的精神面貌和物资保障也远强于抗战时期。

可是到了抗战时期国军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营养不良!90%以上的中国士兵低于基本营养标准,低于基本营养标准的士兵虽然敏捷性不差,但体力和耐力较差,由于体内没有基本的脂肪储备,无法应对高强度对抗。

在装备上火炮严重不足,整个八年抗战中国生产的所有后膛炮,仅仅有98门。除此之外士兵的子弹也是不足的,还需要大量进口外国子弹。在前线军人浴血奋战的时候,军工仅仅拿出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汗颜,所谓的“黄金十年”真是令人无法评论。

说句实在话,由于太靠近前线,山西的军工产业在战争初期就迅速损失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如果山西处在湖南或者四川的位置或许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就会有更多的大炮、子弹和肉罐头了。



民国时期最值得吹嘘的是十年黄金时期。但是十年黄金时期背后的其实是买办的日益盛行和军事工业、重工业的衰退。如果仔细比较的话除开美国人支援的空军,国军的战场表现甚至不如之前的军阀混战时期。

在军阀混战时期当兵的可以吃饱饭、有衣穿。以后勤建设著称的阎锡山的晋军甚至专门建立了罐头厂和被服厂。在抗战中被国军视为珍品的肉罐头在山西的晋军绝对不是什么稀罕东西。而且得益于相对完备的军工体系晋军的子弹从来都是敞开供应的。晋军和奉军的炮兵之凶猛更是当时中国之冠。

得益于苏联和欧美帝国主义的资金支持,即使是蒋介石的军队在军阀混战时期的精神面貌和物资保障也远强于抗战时期。

可是到了抗战时期国军却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营养不良!90%以上的中国士兵低于基本营养标准,低于基本营养标准的士兵虽然敏捷性不差,但体力和耐力较差,由于体内没有基本的脂肪储备,无法应对高强度对抗。

在装备上火炮严重不足,整个八年抗战中国生产的所有后膛炮,仅仅有98门。除此之外士兵的子弹也是不足的,还需要大量进口外国子弹。在前线军人浴血奋战的时候,军工仅仅拿出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汗颜,所谓的“黄金十年”真是令人无法评论。

说句实在话,由于太靠近前线,山西的军工产业在战争初期就迅速损失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如果山西处在湖南或者四川的位置或许抗战期间中国军队就会有更多的大炮、子弹和肉罐头了。

敌人远比内战时期强大  
相同的逻辑  中国海军现在拉出去跟美国海军杠  会发现还不如北洋舰队的表现


其实当时最好的配置是阎锡山当总理抓军工生产和经济,毛泽东当国防部长抓军事,蒋介石当总统维持国体。

可惜中国的英雄们都想当英雄,却不愿意配合政治对手

其实当时最好的配置是阎锡山当总理抓军工生产和经济,毛泽东当国防部长抓军事,蒋介石当总统维持国体。

可惜中国的英雄们都想当英雄,却不愿意配合政治对手
敌人远比内战时期强大  
相同的逻辑  中国海军现在拉出去跟美国海军杠  会发现还不如北洋舰队的表现
但是至少现在的中国军队装备会优于以往,可是抗战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保障甚至不如军阀混战时期!

如果是在军阀混战时期你能想象中国八年时间里才生产了不到100门身管火炮吗?
军阀永远是军阀!
阎锡山的兵工厂再好,他宁肯给毁掉也不会给蒋介石。


人间天才 发表于 2016-4-10 10:31
军阀永远是军阀!
阎锡山的兵工厂再好,他宁肯给毁掉也不会给蒋介石。


可是为什么财力雄厚的蒋介石建设不出像阎锡山的那样强大的军工体系?

要知道蒋介石可是占据最富裕的江浙一带地区的,阎锡山的山西只是穷乡僻壤。没理由更有钱的中央的军工生产反倒被贫困的地方拉下十条街
人间天才 发表于 2016-4-10 10:31
军阀永远是军阀!
阎锡山的兵工厂再好,他宁肯给毁掉也不会给蒋介石。


可是为什么财力雄厚的蒋介石建设不出像阎锡山的那样强大的军工体系?

要知道蒋介石可是占据最富裕的江浙一带地区的,阎锡山的山西只是穷乡僻壤。没理由更有钱的中央的军工生产反倒被贫困的地方拉下十条街
cl4876 发表于 2016-4-10 10:27
但是至少现在的中国军队装备会优于以往,可是抗战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保障甚至不如军阀混战时期!

如果是 ...
没有制空权 制海权 被封锁  工厂被摧毁
cl4876 发表于 2016-4-10 10:25
其实当时最好的配置是阎锡山当总理抓军工生产和经济,毛泽东当国防部长抓军事,蒋介石当总体维持国体。

...
呵呵   
kmt的失败从来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 而是 政治 军事  经济各方面的全面失败
☆龙骑兵☆ 发表于 2016-4-10 10:34
没有制空权 制海权 被封锁  工厂被摧毁
被摧毁的工厂是国民政府建立的吗?即使摧毁也是摧毁的北洋政府和阎锡山的建设成果。
                                       黄金十年的成色----抗战期间国军生产的98门大炮
 整个民国期间中国大概生产了身管火炮约4600余门,其中1200多门都是1924年到1931年东三省兵工厂生产的,其生产的山炮、野炮、平射炮、榴弹炮(批量生产150毫米榴弹炮,甚至在九一八的时候正在试制240毫米榴弹炮),口径和质量基本上是民国期间最好的,但东北沦亡后,这个兵工厂成为鬼子的军工厂了。其次能生产大炮的是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他主要生产山炮和野炮,一般是75毫米口径的,最大105毫米口径,约生产2300门(抗战前生产约2100门)。第三是上海兵工厂在清末到1931年生产75毫米山炮约600门,但由于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上海兵工厂被迫关闭。第四个兵工厂就是汉阳兵工厂,从1921年到1937年共生产75毫米山炮约250门。除此之外,当时广东的军阀陈济棠在1932年开始投资约1100万,建造了一个当时全国最新的制炮厂,即琶江制炮厂(广东第二兵工厂),该厂规模很大,设备一流,但截至36年陈济棠下台,只开始试生产,仅试制了105毫米榴弹炮1门,75毫米山炮2门。国民党中央政府接收后,该厂竟不明不白的停止生产,直到七七事变也没有恢复大炮的试制。

  在35年到36年前后,阎锡山觉得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山西一定会沦为战区,认为兵工厂在山西太不安全,就提议将太原兵工厂交给中央,不过不白交,阎老西先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央补助山西花费8000万,中央当然不答应,阎锡山就一路落价,降到2000万,中央派人来厂调查,可调查的人都是在外国吃过洋面包的,见过外国的大厂,怎么能看得上这个土兵工厂呢?(虽然这个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调查后一致认为该厂技术落后,机器陈旧,没有利用价值。人家中央不要,人家中央要新建好的。不过话说回来了,在那种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将这个能年产近200门大炮(当然产出的大炮质量不高),近万支步枪的中国最大兵工厂弃之不顾 ,确实令人叹息,尤其是这个兵工厂还附设了新建的钢铁厂,其年产能力相当于抗战期间后方钢铁厂的总和。这个兵工厂在抗战刚开始,就遭到轰炸,在太原失守前被紧急拆迁,抢出了一部分机器设备和材料,其余的都资敌了,阎锡山利用这些设备,将其撤到陕西后方,建了两个小型兵工厂,制造枪支弹药,但由于炼钢设备倡促之中运不走,也失去了造炮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阎锡山为了解决钢材问题,趁日寇进攻中原,国军一溃千里,中央政府命令拆除河南境内一大段铁路之机,再别的部队都不愿干这费力气活的时候,派出一个师,到河南抢拆了一部分铁路,并将一些备用钢轨也拉回去,弄了几千吨轨道钢,这连同其战前积累才挨过了整整八年的抗战。但这些钢材最多也只能造迫击炮而已。

  其实国民政府也不是不知道自己缺乏大炮,其在抗战前也买了几百门大炮,这些大炮是当时世界上一流的火炮,但好炮也是好价钱,如博福斯75毫米炮,每门价格16000美元,但还不带炮弹和光学器材,炮弹每发20美元,都快顶上一支步枪了。算下来一门炮带炮弹和附件得3万多美元,合法币10多万,国民政府大规模买不起啊,因为按其计划,在38年就要编好60个新式的师,这60个师按计划,仅75毫米炮就需要2200多门,国民政府怎么也买不起。于是就计划建厂制造,但国民政府一贯是崇洋媚外,好高骛远,一切都要外国最好的,考察一番,决定在湖南建厂,并建钢铁厂等等,技术一流,比陈济棠那个好多了等等规划的很好,并计划38年开始批量生产。但国民政府最擅长的是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到七七事变的时候,这个拟议的兵工厂,连厂房还没建好,所有的机器设备都没到位,以后也运到的不多,在抗战中也没有起太大的作用。而汉阳兵工厂的造炮能力也在抗战搬迁中丧失殆尽,在搬到后方后只从事生产炮弹和迫击炮的任务。

  这样一来,抗战开始的时候,真正有造炮能力的还就剩下原陈济棠的琶江制炮厂,但鬼子也早对其进行侦察,抗战开始不久,就对其轰炸,好在损失不大,以后马上内迁,经辗转迁移最后落脚到重庆,并被改名第50兵工厂。但这个厂当时建造的时候,因为财力不足,没有建附设的钢铁厂,本来陈济棠是要第二期工程的时候建钢铁厂的,但由于其下台,也就永远的没建造。而因为日本对中国的封锁,进口钢材很困难。这样一来,到后方就还是没办法生产大炮。就在这时候,兵工署在库存中发现了一批报废的150毫米的重迫击炮的炮管,这些炮管的来历是九一八以前,东北迫击炮厂仿制150毫米重迫击炮,并在东北军中大规模装备,当时东北军的国防旅,每旅都装备这样的迫击炮6门,而且还有大量的备用炮管储备。但九一八后,进关的东北军失去了该炮的生产能力,后来又在内战中将这些重迫击炮慢慢消耗,报废后缴入仓库。本来这些东西是废物了,但在抗战之中,这些报废的炮管也成为稀罕之物。

  1939年1月兵工署命令第50兵工厂利用这些炮管制造试制150毫米迫击炮,由于这些炮管是报废的,口径不一,无奈之下,改造的时候就重新设计,其改进有以下几点:1、将口径统一改为152毫米,以便与弹药配套。2在炮上增加缓冲器,以减轻发射时的冲击力。3、将炮改为可拆卸三大部分,以利于山地作战人力搬运。4配备瞄准装置,增加命中率。5、改良炮架,使之更耐用。6、重新设计炮弹,改良引信,弹体装高能炸药,增强杀伤力。改造结束后,该炮炮身长1900毫米,射程3143米。并于1940年定型,被兵工署定名为“二九年式150毫米迫击炮”,该炮批量生产,总共改造该炮281门,制造炮弹7.46万发。直到炮管用完。

  但这种迫击炮在军队中并不算大炮范畴,而且是临时改造,第50兵工厂的设备还是发挥不了作用,于是兵工署的目光转向其他,由于抗战期间,日军的装甲车和轻型坦克在战场上横冲直撞,这些战车装甲厚度虽然不大,但普通轻兵器无法对付,而向德国和苏联买的几百门战车防御炮又不足分配,1938年5月,兵工署命令第50兵工厂仿制37毫米战车防御炮,该厂以购买的德国苏罗通50倍37毫米战车防御炮为母型,派人到德国与德国克兰公司签订设备、仪器和制造100门炮的原料供货合同,其图纸等技术资料也由克兰公司提供。

  到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航运受阻,所订大部分设备没有运出,但原材料都已经运过红海,几经转运在1940年5月陆续运到工厂。7月正式开始试制,由于有原厂图纸,该厂设备也很不错,经半年多的反复试验,克服了种种困难,于1941年3月,第一门样炮试制成功,经检验合格,随即转入批量生产。

  该炮放列全重343千克,行列全重369千克,初速825m/s,最大射程6000米,口径37毫米,炮管长度为口径的50倍,在400米射程以内可以击穿40毫米厚度的装甲钢板。兵工署将其命名为“三零年式50倍37毫米战场防御炮”,这是抗战期间中国唯一的一种批量生产的身管火炮。该火炮因进口炮管只有100门,除去加工报废外,1941年到1945年共生产94门,最后因材料来源断绝而停产。

  在仿制该炮的同时,1939年7月,第50兵工厂拟仿造丹麦麦特森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以提高防空能力,并向德国订购100门材料。但因战争影响,材料未能进口,计划落空。1944年3月,第21兵工厂(原金陵兵工厂)奉命试制20毫米高射炮,该厂仍以麦特森式20毫米高射机关炮为母型进行仿造,同年11月仿造成功,该炮初速890m/s,最大仰角82度,最大射程3500米,射速每分钟125发,性能优良,但由于缺乏材料,仅生产4门样炮即停产。

  这就是整个八年抗战中国生产的所有后膛炮,仅仅有98门。在前线军人浴血奋战的时候,军工仅仅拿出这样的成绩,实在令人汗颜,所谓的“黄金十年”真是令人无法评论。

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80260-1.shtml
其实当时最好的配置是阎锡山当总理抓军工生产和经济,毛泽东当国防部长抓军事,蒋介石当总体维持国体。

...
蒋介石本身就是大买办,这是西方资本和国家利益之争,不是所谓的争英雄
没有制空权 制海权 被封锁  工厂被摧毁
呵呵,这地洗的,因为敌人回来摧毁所以不搞兵工建设?
其实当时最好的配置是阎锡山当总理抓军工生产和经济,毛泽东当国防部长抓军事,蒋介石当总统维持国体。

...
你是说老蒋担任突击营尖刀连敢死队副队长吧?
可是为什么财力雄厚的蒋介石建设不出像阎锡山的那样强大的军工体系?

要知道蒋介石可是占据最富裕的 ...
蒋介石是西洋资本代言人,汪精卫是东洋资本代言人,他们的主子都是不希望看到中国的工业化的。
cl4876 发表于 2016-4-10 10:27
但是至少现在的中国军队装备会优于以往,可是抗战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保障甚至不如军阀混战时期!

如果是 ...
内战时期 装备保障跟抗战比 有以下条件远远优于抗战
1. 不需要非常远的补给距离
2. 根本不用考虑敌军的飞机轰炸 地面重炮群 舰炮的火力封锁
3. 由于上面的两条 可以采用 埋锅造饭的炊事方法 不用担心暴露目标 部队可以吃上热饭 吃饱饭
4. 内战的部队攻击距离 强度都远远低于日军 不用担心大纵深的两翼包抄

身管火炮的钢材要求很高 抗战时期面对日本的空袭根本没法得到稳定的炮钢来源
so抗战期间 主要火炮以迫击炮为主 实际上日本士兵日记里也经常记录迫击炮造成的严重伤亡和恐惧
幽燕狐 发表于 2016-4-10 10:36
黄金十年的成色----抗战期间国军生产的98门大炮
 整个民国期间 ...
说全了  生产了多少迫击炮 迫击炮弹 子弹 步枪
wangxiaohrbeu1 发表于 2016-4-10 10:25
敌人远比内战时期强大  
相同的逻辑  中国海军现在拉出去跟美国海军杠  会发现还不如北洋舰队的表现
八路军和新四军士兵平均身体强壮程度远好于国军士兵,当年毛泽东就发表文章质问为什么国军士兵“面黄肌瘦”。
这也是“敌人强大”造成的?
wangxiaohrbeu1 发表于 2016-4-10 10:51
内战时期 装备保障跟抗战比 有以下条件远远优于抗战
1. 不需要非常远的补给距离
2. 根本不用考虑敌军 ...
这些情况只有中国面对吗?二战中陆军士兵手中的武器比战前倒退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哪国?面对你所说的这些情况的不仅仅是中国而是多数参战国,可是只有中国出现了这种极特殊的情况,这为什么?

你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二战中只有中国士兵手中的武器不如十年前。
wangxiaohrbeu1 发表于 2016-4-10 10:53
说全了  生产了多少迫击炮 迫击炮弹 子弹 步枪
国军1947年12月晋绥军的各个军的迫击炮数量,竟然是中央军精锐部队的好几倍。一般中央军(包括五大主力)精锐部队一个军的82mm迫击炮不超过100门,而阎锡山部队一个军的迫击炮竟然是好几百门。这都是太原兵工厂的功劳。
5091123 发表于 2016-4-10 10:55
八路军和新四军士兵平均身体强壮程度远好于国军士兵,当年毛泽东就发表文章质问为什么国军士兵“面黄肌瘦 ...
敌后作战 可以隐蔽起来 例如 日本扫荡了 八路军主力可以转移 留下少量部队牵制

正面作战 尤其是守卫大城市 就只能正面杠 没办法转移 要不然就是逃跑

八路军和新四军士兵平均身体强壮程度远好于国军士兵 我不知道是怎么比较的
国军的水平参差不齐 当然平均下来有差距 最能打的战果最好的部队 身体素质还是很好
例如 国民党五大主力的士兵 跟日本拼刺刀不落下风
黄金十年的黄金是软黄金
幽燕狐 发表于 2016-4-10 10:59
国军1947年12月晋绥军的各个军的迫击炮数量,竟然是中央军精锐部队的好几倍。一般中央军(包括五大主力) ...
因为中央军后期装备了 美国造的榴弹炮
另外 建议轻易不要绝对化 都是太原兵工厂的功劳
如果没记错的话 太原失守是37年底
抗战期间大量的军工厂转移到了大西南 大后方 在大西南的山洞里生产军火 有利的支援了抗战
这个是值得承认和肯定的
wangxiaohrbeu1 发表于 2016-4-10 11:03
因为中央军后期装备了 美国造的榴弹炮
另外 建议轻易不要绝对化 都是太原兵工厂的功劳
如果没记错的话 ...
虽然是1947年的晋绥军,但是生产装备的太原兵工厂是阎锡山在抗战前建设的
cl4876 发表于 2016-4-10 10:25
其实当时最好的配置是阎锡山当总理抓军工生产和经济,毛泽东当国防部长抓军事,蒋介石当总统维持国体。

...
这话太恶搞了,毛泽东的成功在于他是共产党,是共产党整体的强大加上他的智慧才成就了辉煌。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
幽燕狐 发表于 2016-4-10 10:56
这些情况只有中国面对吗?二战中陆军士兵手中的武器比战前倒退的国家除了中国还有哪国?面对你所说的这些 ...
大多数参战国 二战前根本就没有内战 英法美苏 抗战前十年没有内战

不用思考 你这个为什么本来就是错的
国军八路军的装备抗战时期是提高了很多的 可以说是鸟枪换炮
确实 在初期损失惨重 兵工厂没有转移到大后方 投入生产的时期 部队面对补给匮乏的情况
但是那是短时间 随着大后方的兵工厂大量投入生产 美国援助的到来 部队的装备水平 质量越来越好
wangxiaohrbeu1 发表于 2016-4-10 11:08
大多数参战国 二战前根本就没有内战 英法美苏 抗战前十年没有内战

不用思考 你这个为什么本来就是错 ...
有内战的国家可没有吹嘘什么黄金十年。

鸟枪换炮的国军怎么在抗战期间只装备了98门自己生产的身管炮?

抗战初期损失的军工厂是北洋政府的遗产吧?为什么国民政府在黄金十年没有建设自己的军工体系?

如果黄金十年国民政府建设一些自己的军工厂,国民党会在抗战初期就因为“枪不如人、炮不如人”而一溃千里吗?
其实当时最好的配置是阎锡山当总理抓军工生产和经济,毛泽东当国防部长抓军事,蒋介石当总统维持国体。

...
呵呵,大队长也配英雄这两个字
cl4876 发表于 2016-4-10 10:27
但是至少现在的中国军队装备会优于以往,可是抗战的中国军队的装备保障甚至不如军阀混战时期!

如果是 ...
全国军工最发达的地区都在一年内丢掉了,装备保障想要维持也困难。
蒋介石没有毛主席三线建设的高瞻远瞩,也是自作自受。
幽燕狐 发表于 2016-4-10 11:05
虽然是1947年的晋绥军,但是生产装备的太原兵工厂是阎锡山在抗战前建设的
实际上各个部队不分派系 在抗战中都得到了大批量的补充和充实
确实 因为嫡系 非嫡系的关系 补给有优先级的区别
各个部队的装备在初期遭到惨重损失后 都得到了补充更新
当年枪毙第五战区副司令韩的时候 蒋介石就反复强调 不要把部队当成私人财产 只要是为抗战牺牲 都会得到补充

西迁的金陵兵工厂, 于1938年3月1日在重庆市江北簸箕石复工。 改称第21工厂。 7月接收1厂(汉阳兵工厂)之步枪厂。 于1939年1月复工生产汉阳造步枪。

从这里可以看出 四大兵工厂的金陵兵工厂在37年后期转移至38年3月的近半年是没有生产的
显然其他兵工厂或多或少在初期都面临了类似的局面 这也造成了抗战时期的补给困难 因为没法生产
而且即便是复产 也有一个恢复产能的阶段

1939年1月14日接管20厂之轻机枪厂。 2月奉令增加轻机枪厂及步枪厂员额77员。 3月接收由德国新近购买之制82迫击炮及炮弹机械, 在云南安宁县始甸村成立安宁分厂。 4月接收重庆武器修理所, 合并于轻机枪厂。 开始生产捷克式轻机枪。 21厂信箱号码为重庆37, 代名宁和号。
1940年11月安宁分厂开始生产炮弹及甲雷(即地雷)。 本厂11月开始将轻机枪厂, 迫击炮厂, 工具厂疏散到铜锣驿。 利用成渝路山洞隧道为工场。 8月奉令筹划生产中正式步枪, 于10月开始进行。 所用的枪管钢, 由24兵工厂供应。 第一把制成的中正式步枪, 以玻璃匣装起, 送给24厂作为纪念。
1941年3月轻机枪厂, 迫击炮厂, 工具厂疏散完竣, 在铜锣驿开工。
1943年10月开设重迫击炮厂。 10月开始正式生产中正式步枪。
1944年接收40厂(广西兵工厂), 改称21厂綦江分厂(四川綦江), 仍在原地开工。 中正式步枪是年生产24,500枝。
1945年接收兵工署废品处理厂, 改称21厂火工厂。

像西北军的刘汝明 抗战结束时候 已经成了兵团级的大部队
抗战期间 重庆山洞里的 金陵兵工厂
wangxiaohrbeu1 发表于 2016-4-10 11:20
实际上各个部队不分派系 在抗战中都得到了大批量的补充和充实
确实 因为嫡系 非嫡系的关系 补给有优先级 ...

事实上蒋介石直属下的兵工厂生产规模一直都不能满足要求。

国军1947年12月晋绥军的各个军的迫击炮数量,竟然是中央军精锐部队的好几倍。一般中央军(包括五大主力)精锐部队一个军的82mm迫击炮不超过100门,而阎锡山部队一个军的迫击炮竟然是好几百门。这都是太原兵工厂的功劳。

 整个民国期间中国大概生产了身管火炮约4600余门,其中1200多门都是1924年到1931年东三省兵工厂生产的,其生产的山炮、野炮、平射炮、榴弹炮(批量生产150毫米榴弹炮,甚至在九一八的时候正在试制240毫米榴弹炮),口径和质量基本上是民国期间最好的,但东北沦亡后,这个兵工厂成为鬼子的军工厂了。其次能生产大炮的是阎锡山的太原兵工厂,他主要生产山炮和野炮,一般是75毫米口径的,最大105毫米口径,约生产2300门(抗战前生产约2100门)。第三是上海兵工厂在清末到1931年生产75毫米山炮约600门,但由于32年的一二八事变,上海兵工厂被迫关闭。第四个兵工厂就是汉阳兵工厂,从1921年到1937年共生产75毫米山炮约250门。除此之外,当时广东的军阀陈济棠在1932年开始投资约1100万,建造了一个当时全国最新的制炮厂,即琶江制炮厂(广东第二兵工厂),该厂规模很大,设备一流,但截至36年陈济棠下台,只开始试生产,仅试制了105毫米榴弹炮1门,75毫米山炮2门。国民党中央政府接收后,该厂竟不明不白的停止生产,直到七七事变也没有恢复大炮的试制。

  在35年到36年前后,阎锡山觉得中日战争不可避免,山西一定会沦为战区,认为兵工厂在山西太不安全,就提议将太原兵工厂交给中央,不过不白交,阎老西先狮子大开口,要求中央补助山西花费8000万,中央当然不答应,阎锡山就一路落价,降到2000万,中央派人来厂调查,可调查的人都是在外国吃过洋面包的,见过外国的大厂,怎么能看得上这个土兵工厂呢?(虽然这个厂是当时中国最大的)调查后一致认为该厂技术落后,机器陈旧,没有利用价值。人家中央不要,人家中央要新建好的。不过话说回来了,在那种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将这个能年产近200门大炮(当然产出的大炮质量不高),近万支步枪的中国最大兵工厂弃之不顾 ,确实令人叹息,尤其是这个兵工厂还附设了新建的钢铁厂,其年产能力相当于抗战期间后方钢铁厂的总和。这个兵工厂在抗战刚开始,就遭到轰炸,在太原失守前被紧急拆迁,抢出了一部分机器设备和材料,其余的都资敌了,阎锡山利用这些设备,将其撤到陕西后方,建了两个小型兵工厂,制造枪支弹药,但由于炼钢设备倡促之中运不走,也失去了造炮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阎锡山为了解决钢材问题,趁日寇进攻中原,国军一溃千里,中央政府命令拆除河南境内一大段铁路之机,再别的部队都不愿干这费力气活的时候,派出一个师,到河南抢拆了一部分铁路,并将一些备用钢轨也拉回去,弄了几千吨轨道钢,这连同其战前积累才挨过了整整八年的抗战。但这些钢材最多也只能造迫击炮而已。
幽燕狐 发表于 2016-4-10 11:12
有内战的国家可没有吹嘘什么黄金十年。

鸟枪换炮的国军怎么在抗战期间只装备了98门自己生产的身管炮? ...
你看我29楼的回复吧
四大兵工厂都是以前建立的 但本身军工体系是需要继承和发展的
并不是说改朝换代了 就得另起炉灶建立新的军工体系
像现在的江南造船厂 百年历史 那也是大清的江南制造总局的遗产 黄埔 大连也是清朝时期就有的造船产业  显然不能说新中国没有建设自己的军工体系

另外 客观的说是 国军抗战期间 自己生产的身管火炮有98门
而不能说 只装备了98门自己生产的身管火炮 因为还装备了进口的德国榴弹炮
后期也装备了美国的105榴弹炮 身管火炮的制造对抗战时期急需装备的部队 太花费时间而且很慢
那个时候国家科技水平工业水平就是那个情况 没法子
so那个时候大量装备了迫击炮 尤其是重迫击炮 制造方法简单很多产量也能上去

Vertex 发表于 2016-4-10 11:20
全国军工最发达的地区都在一年内丢掉了,装备保障想要维持也困难。
蒋介石没有毛主席三线建设的高瞻远瞩 ...
来不及搞三线
国民政府里都是一帮好高骛远装B土鳖啊,眼光和共产党没法比
土鳖仿造掷弹筒都知道因地制宜,线膛改滑膛,身管加长,工艺简化了但是性能不变。后来甚至在这个基础上搞出了60小炮。反倒是国军一直只肯生产日本老式的掷弹筒,连新型号都不肯搞,完全不知所谓。
所以国民党滚到了台湾,山西十几万平方公里,台湾三万多平方公里。国民党的能耐只能治理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是极限了。
所以有战争强度这一说 。军阀混战 可以打十几年,世界大战 几年就结束了 ~  
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敌人远比内战时期强大  
相同的逻辑  中国海军现在拉出去跟美国海军杠  会发现还不如北洋舰队的表现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表现的如何?日军的装备和美军的比如何
永远爱超大 发表于 2016-4-10 11:49
抗美援朝时志愿军表现的如何?日军的装备和美军的比如何
so本身就觉得 跨越十几年进行比较 就没有啥意义

你说抗美援朝 我也提一下 志愿军接收了64个苏联师的装备 300多架Mig15 另外得到了苏联空军的支援掩护

应该说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的武器装备 和 美军不存在代差

而且部队经过了大量战争的洗礼 本身士兵的战斗力就比之前强很多

抗战初期很多士兵连坦克都没见过 部队还是用埋锅造饭的后勤 招来了日本的火力

朝鲜战争时期的志愿军单兵作战水平很高
所以国民党滚到了台湾,山西十几万平方公里,台湾三万多平方公里。国民党的能耐只能治理3万多平方公里的土 ...
三万都不保,马等着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