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与国家间的边界是什么时候才有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07:44
  
  通过对动物的研究,知道一个狮群有属于自己的领地,还知道用尿液等来标志其边缘,其它一些动物也有这样的习性。演化到人类,产生了文明,族群会占有一个区域作为领地,领地有其边缘,这是很自然的,也就应有这种概念。
  在古汉字中,从殷墟卜辞起,就有“竟”、“疆”、“圉”、“封”等都曾用以表述边缘的字。
  不过这种边缘的确定,并不一定都是因为管辖区外为别人的领地,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无力去管辖更多的地方。自己的臣民没那么多,不需要也不可能去开发那么多地方。这种边缘可能是弹性的,如果有人力物力就可能扩大疆域,未必会遇到麻烦;如有天灾人祸就可能要收缩疆域。这和近代国与国(或低一些区域,如省、县间)的边界有着很大的不同。
  
  有了领地边缘的概念,不等于就一定意味着两国(或族群)间有边界。
  西周时封国,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封至一些中心城市,可能并未划定各国间边界,各封国间可能是荒无人烟,也可能是不归天朝管的人在游牧。地方大,人口少,交通极落后,多数情况下划定边界也没有意义。
  到了后来,领地之间的边界是出现了。至少在楚汉之争时曾以鸿沟为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在《左传》中并没有‘界’字出现。而在战国后期的诸子著作中这个字就出现了,且其意义很明确。《荀子·强国》 “东在楚者乃界于齐。”是说泰国在东边所占领楚国的土地和齐国交界。
  界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人们所重视,比前述的竟、疆等要晚很多。
  
  那么是什么时候诸侯国之间普遍的有了边界?注意,这里用了‘普遍’二字。下面将说明,应该是春秋和战国期间,诸侯国之间普遍的有了边界,而在更早些时间,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不普遍。不论是西周,或更早的夏商,在人口特别密集的地区,为了划分各势力的领地,就可能不得不划出边界来。但因为总人口密度极低,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边界的划分并非必须的。
  
  为了不产生歧义,下面凡是两国接壤而划分的称‘边界’,而虽有自己的领地,而领地外是无人区,限定这种领地范围的称‘边缘’。
  
  一,春秋时诸侯国无边界的例子
  
  下面举三条:
  
  1,一个人们熟悉的例子是郑国商人弦高智破秦军偷袭的事。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秦国要偷袭郑国未成。由秦(现陕西宝鸡一带)至郑(现河南郑州一带),其间有千里之遥,沿着渭河平原及黄河由西向东,在其路径上应该有东周的首府成周及亳、芮、魏、焦、虢、滑、密等诸侯国,如果这些国家普遍国土接壤,秦国军队必然会经过其中一些诸侯国的领土,这些国家也应该有反应, 或有消息传出。出兵是很保密的,因而也就无法偷袭。实际上秦国军队似在无主的土地上行进。在滑国附近让弦高遇上,也只是偶然。这只能说明当时这些诸侯国间并不接壤,存在着大量谁也不管的无主的土地,也就是各诸侯国间并无普遍存在的边界。
  
  2,关于迁国。在春秋时,诸侯国迁移的现象是相当不少的,如邾迁于绎,邢迁于夷仪,卫、杞多次迁移,其中不少并未要求别国同意。如果各国接壤,相互之间有明确边界,这种迁移是很难进行的。
  
  3,关于‘隙地’。《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宋、郑之间有隙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钖。子产与宋人为成,曰“勿有是”。及宋平、元之族自萧奔郑,郑人为之城嵒、戈、钖。九月,宋向巢伐郑,取钖,杀元公之孙,遂围嵒。十二月,郑罕达救嵒。丙申,围宋师。”这是说郑国子产和宋人媾和时,双方放弃了六块隙地。等到宋国平公、元公的族人出逃,郑国人为他们在嵒、戈、钖地筑了城。九月,宋国的向巢攻打郑国,占领了钖地,杀了元公的孙子,并进而包围嵒地。十二月,郑国罕达救援嵒地。二十八日,包围宋军。可见原来确有隙地,双方都没要,后来郑在这里为叛逃来的宋人筑城,才引发纠纷。
  
  可见,国和国之间的空荒之地是普遍存在的。各国有自己的领地及其边缘,但各国间接壤却未必是普遍现象,因而边界也不是普遍的。人们未必没有‘界’这个概念,只是在诸侯国之间关系上是不重要的,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之间没有必要划界。
  
  春秋时仍是地广人稀。在多数情况下,人口财富是最重要的。像前面提到的秦国不远千里去伐郑,初看来很奇怪,那么远的地方,能占领吗?占了能管理吗?很可能那种征伐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抢夺财富及劫掠人口。而各诸侯国间空地很多,才有这种征伐的可能性。
  
  二,关于‘假道’
  
  春秋各诸侯国星罗棋布,诸侯之间来住,例如礼聘,往往要经过它国领土。此时使节就必须向东道国行所谓假道之礼。一国军队征伐远处国家时,如要通过其它国家,也要假道,即借道。有人以为,既然假道是必须的,正是各国有领土意识,是各国对合法边界的尊重。事实上恐怕不是这样。
  
  著名的“唇亡齿寒”故事中就是晋为灭虢假道于虞,灭了虢以后又顺便灭了虞。
  在《左传》僖公二年至五年有记载。一开始晋为假道,送宝贝给虞。但这并不能证明当时各国都有现代意义上的边界的概念。僖公五年记载:“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既然是“馆于虞”,晋军很可能是驻在虞国的城内,也就是国中,而不是在郊野。很可能是要通过别的诸侯国的‘城’才需要行假道手续?
  
  《左传》定公六年记载:“(鲁) 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泽。卫侯怒,使弥子瑕追之。”
  此时的卫国,在狄人的逼迫下已经极为狼狈,只是依靠诸侯的帮助才在鲁西找到一块隙地安身,国力已经很弱。鲁国阳虎瞧不起,有意不假道而通过其地,卫侯很生气。不过这并不能证明卫侯有类似现代的领土边界概念。记载中说的很清楚,鲁军是进南门出东门,是未经假道就经过卫的城邑才引发愤怒的。
  
  ‘假道’之礼并不能证明春秋或更早一些时间,人们对于合法边界的尊重。
  
  三,春秋时诸侯国间有边界的例子
  
  虽然在《左传》中不少地方提到了境、疆、圉等和领土边缘有关的字眼,但是却不能肯定领地之外就是另一国领土或不是,就不能肯定是有边界或无。
  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记载:“郑游眅将归晋,未出竟(境),遭逆妻者,夺之,以馆于邑。(郑国游眅将要回晋国,没有出国境,遇到迎娶妻子的人,游眅夺走其妻,就在那个城里住下。)”可以肯定郑国有自己的疆域,也就是有自己领地的边缘,但是边缘之外是否和别国接壤,这个‘竟’距晋国是很远还是不太远,却不清楚。因而,不能据此条证明郑晋之间是有边界的。
  
  但下面一例却可以看出吴鲁之间是有边界的,或至少其疆域的边缘是非常靠近的。
  《左传》哀公八年记载:“初,武城人或有因于吴竟田焉,拘鄫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 (起初,武城人有人在吴国边境里种田,拘捕了浸泡菅草的鄫国人,说‘为什么把我的水弄脏?’等到吴军来到,被拘捕的人领着吴军攻打武城,攻下了此城。)”当时鲁国武城人有进入吴国境内耕种,鄫国人会在附近浸泡菅草,可见吴、鲁、鄫间领地边缘间的距离是很近的,或其间应该有接壤,即意味着其边缘相距甚近。越过了这种边缘,就可能产生麻烦,和近代的边界已经很接近了。
  哀公八年即前487年,已经是春秋后期,距战国之始周元王元年(前476年)已经很近了。
  
  四,战国时诸侯国家有边界的例子
  
  战国时魏王和信陵君博奕,有情报说“赵寇至且入界”,实际是赵王打猎,魏王虚惊一场。这个“界”应是赵、魏间的边界,赵王田猎不应该离自己的疆域太远,否则很危险。这意味着两国疆界间没有无人管辖的空地,或这样的空地很小。
  依此,说战国末期(信陵君死后二十一年,秦始皇就统一了中国)国家间多已有了明确的边界是合理的。这种情况出现是不是更早一些呢?希望高明之士能举出更多证据。
  
  
  通过对动物的研究,知道一个狮群有属于自己的领地,还知道用尿液等来标志其边缘,其它一些动物也有这样的习性。演化到人类,产生了文明,族群会占有一个区域作为领地,领地有其边缘,这是很自然的,也就应有这种概念。
  在古汉字中,从殷墟卜辞起,就有“竟”、“疆”、“圉”、“封”等都曾用以表述边缘的字。
  不过这种边缘的确定,并不一定都是因为管辖区外为别人的领地,也可能是因为自己无力去管辖更多的地方。自己的臣民没那么多,不需要也不可能去开发那么多地方。这种边缘可能是弹性的,如果有人力物力就可能扩大疆域,未必会遇到麻烦;如有天灾人祸就可能要收缩疆域。这和近代国与国(或低一些区域,如省、县间)的边界有着很大的不同。
  
  有了领地边缘的概念,不等于就一定意味着两国(或族群)间有边界。
  西周时封国,多数情况下可能只是封至一些中心城市,可能并未划定各国间边界,各封国间可能是荒无人烟,也可能是不归天朝管的人在游牧。地方大,人口少,交通极落后,多数情况下划定边界也没有意义。
  到了后来,领地之间的边界是出现了。至少在楚汉之争时曾以鸿沟为界,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例子。
  
  在《左传》中并没有‘界’字出现。而在战国后期的诸子著作中这个字就出现了,且其意义很明确。《荀子·强国》 “东在楚者乃界于齐。”是说泰国在东边所占领楚国的土地和齐国交界。
  界作为一个重要概念被人们所重视,比前述的竟、疆等要晚很多。
  
  那么是什么时候诸侯国之间普遍的有了边界?注意,这里用了‘普遍’二字。下面将说明,应该是春秋和战国期间,诸侯国之间普遍的有了边界,而在更早些时间,不能说没有,只能说不普遍。不论是西周,或更早的夏商,在人口特别密集的地区,为了划分各势力的领地,就可能不得不划出边界来。但因为总人口密度极低,所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边界的划分并非必须的。
  
  为了不产生歧义,下面凡是两国接壤而划分的称‘边界’,而虽有自己的领地,而领地外是无人区,限定这种领地范围的称‘边缘’。
  
  一,春秋时诸侯国无边界的例子
  
  下面举三条:
  
  1,一个人们熟悉的例子是郑国商人弦高智破秦军偷袭的事。按《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秦国要偷袭郑国未成。由秦(现陕西宝鸡一带)至郑(现河南郑州一带),其间有千里之遥,沿着渭河平原及黄河由西向东,在其路径上应该有东周的首府成周及亳、芮、魏、焦、虢、滑、密等诸侯国,如果这些国家普遍国土接壤,秦国军队必然会经过其中一些诸侯国的领土,这些国家也应该有反应, 或有消息传出。出兵是很保密的,因而也就无法偷袭。实际上秦国军队似在无主的土地上行进。在滑国附近让弦高遇上,也只是偶然。这只能说明当时这些诸侯国间并不接壤,存在着大量谁也不管的无主的土地,也就是各诸侯国间并无普遍存在的边界。
  
  2,关于迁国。在春秋时,诸侯国迁移的现象是相当不少的,如邾迁于绎,邢迁于夷仪,卫、杞多次迁移,其中不少并未要求别国同意。如果各国接壤,相互之间有明确边界,这种迁移是很难进行的。
  
  3,关于‘隙地’。《左传》哀公十二年记载:“宋、郑之间有隙地焉,曰弥作、顷丘、玉畅、嵒、戈、钖。子产与宋人为成,曰“勿有是”。及宋平、元之族自萧奔郑,郑人为之城嵒、戈、钖。九月,宋向巢伐郑,取钖,杀元公之孙,遂围嵒。十二月,郑罕达救嵒。丙申,围宋师。”这是说郑国子产和宋人媾和时,双方放弃了六块隙地。等到宋国平公、元公的族人出逃,郑国人为他们在嵒、戈、钖地筑了城。九月,宋国的向巢攻打郑国,占领了钖地,杀了元公的孙子,并进而包围嵒地。十二月,郑国罕达救援嵒地。二十八日,包围宋军。可见原来确有隙地,双方都没要,后来郑在这里为叛逃来的宋人筑城,才引发纠纷。
  
  可见,国和国之间的空荒之地是普遍存在的。各国有自己的领地及其边缘,但各国间接壤却未必是普遍现象,因而边界也不是普遍的。人们未必没有‘界’这个概念,只是在诸侯国之间关系上是不重要的,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他们之间没有必要划界。
  
  春秋时仍是地广人稀。在多数情况下,人口财富是最重要的。像前面提到的秦国不远千里去伐郑,初看来很奇怪,那么远的地方,能占领吗?占了能管理吗?很可能那种征伐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抢夺财富及劫掠人口。而各诸侯国间空地很多,才有这种征伐的可能性。
  
  二,关于‘假道’
  
  春秋各诸侯国星罗棋布,诸侯之间来住,例如礼聘,往往要经过它国领土。此时使节就必须向东道国行所谓假道之礼。一国军队征伐远处国家时,如要通过其它国家,也要假道,即借道。有人以为,既然假道是必须的,正是各国有领土意识,是各国对合法边界的尊重。事实上恐怕不是这样。
  
  著名的“唇亡齿寒”故事中就是晋为灭虢假道于虞,灭了虢以后又顺便灭了虞。
  在《左传》僖公二年至五年有记载。一开始晋为假道,送宝贝给虞。但这并不能证明当时各国都有现代意义上的边界的概念。僖公五年记载:“晋灭虢,虢公丑奔京师。师还,馆于虞,遂袭虞,灭之。”既然是“馆于虞”,晋军很可能是驻在虞国的城内,也就是国中,而不是在郊野。很可能是要通过别的诸侯国的‘城’才需要行假道手续?
  
  《左传》定公六年记载:“(鲁) 公侵郑,取匡,为晋讨郑之伐胥靡也。往不假道于卫;及还,阳虎使季、孟自南门入,出自东门,舍于豚泽。卫侯怒,使弥子瑕追之。”
  此时的卫国,在狄人的逼迫下已经极为狼狈,只是依靠诸侯的帮助才在鲁西找到一块隙地安身,国力已经很弱。鲁国阳虎瞧不起,有意不假道而通过其地,卫侯很生气。不过这并不能证明卫侯有类似现代的领土边界概念。记载中说的很清楚,鲁军是进南门出东门,是未经假道就经过卫的城邑才引发愤怒的。
  
  ‘假道’之礼并不能证明春秋或更早一些时间,人们对于合法边界的尊重。
  
  三,春秋时诸侯国间有边界的例子
  
  虽然在《左传》中不少地方提到了境、疆、圉等和领土边缘有关的字眼,但是却不能肯定领地之外就是另一国领土或不是,就不能肯定是有边界或无。
  例如《左传》襄公二十二年记载:“郑游眅将归晋,未出竟(境),遭逆妻者,夺之,以馆于邑。(郑国游眅将要回晋国,没有出国境,遇到迎娶妻子的人,游眅夺走其妻,就在那个城里住下。)”可以肯定郑国有自己的疆域,也就是有自己领地的边缘,但是边缘之外是否和别国接壤,这个‘竟’距晋国是很远还是不太远,却不清楚。因而,不能据此条证明郑晋之间是有边界的。
  
  但下面一例却可以看出吴鲁之间是有边界的,或至少其疆域的边缘是非常靠近的。
  《左传》哀公八年记载:“初,武城人或有因于吴竟田焉,拘鄫人之沤菅者,曰:‘何故使吾水滋?’及吴师至,拘者道之以伐武城,克之。 (起初,武城人有人在吴国边境里种田,拘捕了浸泡菅草的鄫国人,说‘为什么把我的水弄脏?’等到吴军来到,被拘捕的人领着吴军攻打武城,攻下了此城。)”当时鲁国武城人有进入吴国境内耕种,鄫国人会在附近浸泡菅草,可见吴、鲁、鄫间领地边缘间的距离是很近的,或其间应该有接壤,即意味着其边缘相距甚近。越过了这种边缘,就可能产生麻烦,和近代的边界已经很接近了。
  哀公八年即前487年,已经是春秋后期,距战国之始周元王元年(前476年)已经很近了。
  
  四,战国时诸侯国家有边界的例子
  
  战国时魏王和信陵君博奕,有情报说“赵寇至且入界”,实际是赵王打猎,魏王虚惊一场。这个“界”应是赵、魏间的边界,赵王田猎不应该离自己的疆域太远,否则很危险。这意味着两国疆界间没有无人管辖的空地,或这样的空地很小。
  依此,说战国末期(信陵君死后二十一年,秦始皇就统一了中国)国家间多已有了明确的边界是合理的。这种情况出现是不是更早一些呢?希望高明之士能举出更多证据。
  
齐桓公割地送燕的故事算春秋时期有界的证据吧
肯定有边界的。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6-4-8 12:48
齐桓公割地送燕的故事算春秋时期有界的证据吧
左传中几乎没有此事的记载。
按史记所写,不能证明齐燕两国接壤,也就不知有无边界。
蔡东藩写的“燕伯送桓公出境,恋恋不舍,不觉送入齐界,去燕界五十余里。”不能作为根据,他是以后代的观念,妄测古代的事。
海军发烧友 发表于 2016-4-8 14:10
肯定有边界的。
有何根据说的如此肯定。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6-4-9 06:53
有何根据说的如此肯定。
没边界打什么仗。大家都是一个地盘。你说那?
海军发烧友 发表于 2016-4-9 15:34
没边界打什么仗。大家都是一个地盘。你说那?
两种公狮为争夺而大打,难道它们的领地也都接壤,而且有边界划分?
当华夏土地上只有不足千万人口,土地绝非稀缺,少的是劳动力和财富。
长乐居士 发表于 2016-4-10 06:47
两种公狮为争夺而大打,难道它们的领地也都接壤,而且有边界划分?
当华夏土地上只有不足千万人口,土地 ...
那就是边界。不然打什么。都是一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