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搞不明白,伊斯兰教是如何传播到东南亚的,,中间不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7:25:09
看地图就知道,,从中东延陆地向东传播的话,,会被印度挡着了

所以啊,在这种情况下,伊斯兰教如何越过印度,,直接传到东南亚搞起来那么大的影响呢?

什么马来西亚、印尼这些的伊斯兰教都是从哪来的啊看地图就知道,,从中东延陆地向东传播的话,,会被印度挡着了

所以啊,在这种情况下,伊斯兰教如何越过印度,,直接传到东南亚搞起来那么大的影响呢?

什么马来西亚、印尼这些的伊斯兰教都是从哪来的啊
也可以走海路。


在印度普及印度教之前,伊斯兰教就传播到东南亚了。南亚次大陆有一段时期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就是。

在印度普及印度教之前,伊斯兰教就传播到东南亚了。南亚次大陆有一段时期就是信奉伊斯兰教的,现在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就是。
还有海路可以走
实际上绿胶陆地上传入东南亚的阻力很大的,连缅甸泰国都没有攻克,越南老挝更是完全没有,绿胶传入东南亚基本就是走海路,阿拉伯商人在马六甲和苏门答腊登陆进行贸易,慢慢传播绿胶

SSN19 发表于 2016-3-30 10:28
实际上绿胶陆地上传入东南亚的阻力很大的,连缅甸泰国都没有攻克,越南老挝更是完全没有,绿胶传入东南亚基本 ...


缘来如此~~不过,商人传教也是醉了!
SSN19 发表于 2016-3-30 10:28
实际上绿胶陆地上传入东南亚的阻力很大的,连缅甸泰国都没有攻克,越南老挝更是完全没有,绿胶传入东南亚基本 ...


缘来如此~~不过,商人传教也是醉了!
在唐代,和唐人一起到东南亚做生意,然后就被绿了
德里素丹国,莫卧儿帝国发来贺电,绿教曾经占据过印度次大陆的绝大部分╮(╯▽╰)╭
东南亚在伊斯兰世界中也是奇葩啊,,,其他的传统伊斯兰国家都是北非、中东、中亚这一块的,陆地上都能连着成片的,,,唯独东南亚在遥远的地方自己开了个口子!
我国宋代的开放窗口泉州也有过绿教势力吧,后来还作死叛乱。
郑和的作用也有一些
郑和下西洋夹带私货。。。
新疆变成东亚的巴基斯坦,
东北变成东亚的孟加拉国,
海南变成东亚的斯里兰卡,

洞五两弟 发表于 2016-3-30 11:10
我国宋代的开放窗口泉州也有过绿教势力吧,后来还作死叛乱。


默罕默德的四个徒弟沿海上丝稠之路,来到了泉州,然后其中一位去了广州,另一位去了扬州,留下两个在泉州。

然后.......

1 一位圣徒去了广州传教.......唐末广州MSL叛乱,正赶上另一个造反的狠人黄巢,于是团灭。

2 两位圣徒留在泉州传教.......宋末泉州MSL官员舶司蒲庚寿带头叛变赵宋,几乎屠尽逃难到此宋皇室成员,残余的赵氏后人向西逃入深山。
蒙元时泉州逊尼和什叶两派在华夏发起宗教战争(“亦思巴奚战乱”),除了互杀,还大杀非MSL百姓,并一度占领福州、莆田、漳州等多个城市。荼毒生灵无数,泉州繁华毁尽,直至于今也未恢复当年的气象。

3 去扬州传教那位,在历史上似乎没什么消息,若有了解情况的CDER,请分享资料。


=====================================
参考:http://www.mopu.org/article/29101746566/

其实逊尼派和什叶派这对冤家在中国也战过,结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泉州被毁了
创作者:痞子在长安

其实逊尼派和什叶派这对冤家在中国也战过,结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泉州被毁了  由 David_Silva 发表在 虎扑篮球· 开放区 http://bbs.hupu.com/kfq
从维基上看的, 当年泉州这个国际化大港口的没落,居然是因为穆斯林的教派斗争,当然最惨的还是汉人

亦思巴奚兵乱

首先介绍一下亦思巴奚:关于“亦思巴奚”的意义,史学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亦思巴奚来源于波斯语的“?????”(sepah),即民兵、骑兵的意思,或是其派生词,也可能是波斯语“义兵”之意,有别于正规部队;也有人认为亦思巴奚得名于波斯亦思法罕(伊斯法罕)古城,其参加者大多来自伊斯法罕城。还有人认为“亦思巴奚”仅仅是部队的番号,而非名字。一言以蔽之就是什叶派在泉州的武装

然后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元代时的泉州外国侨民中以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势力最大,人口最多。元朝歧视性的民族政策将民众分为四等,包括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在内的泉州番人作为色目人,等级要高于被列为最低等级(第四等)南人的当地汉族闽南人,因而番人得到了元朝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势力庞大。这些穆斯林商人中有不少是泉州的巨富,比如蒲寿庚家族在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期间主持泉州市舶司,家产不计其数,其仆人就有数千。到了元朝末年,由于局势动荡,各地民众起兵反元的事件非常频繁,福建同样也是叛乱频发。当时福建各地的豪强家族纷纷成立了乡族武装——“义兵”,并逐步控制了许多地方政权,还协助元朝政府对叛变的农民武装进行*河蟹*。而泉州的波斯籍色目人也组织了亦思巴奚军作为他们的义兵组织,其将领为赛甫丁和阿迷里丁。由于波斯人是泉州城内人口较多、势力较强的一个族群,拥有大量的富商,因而亦思巴奚军在其支持下成为泉州最强大的武装,而波斯人借亦思巴奚军的力量逐渐掌控了泉州,使得元朝失去对泉州的实际控制权。

双方

亦思巴奚:什叶派,首领赛甫丁,阿迷里丁,波斯人
蒲寿庚家族:逊尼派,首领蒲寿庚的孙婿、那兀纳,阿拉伯人

中间的过程很复杂

怎么说呢,就是汉人反抗元朝统治——福建豪族和元朝*河蟹*——亦思巴奚兵乘乱控制泉州——波斯人*河蟹*——蒙古人,色目人,汉人相互攻伐——蒲寿庚家族兵变——阿拉伯人VS波斯人——。。。。。。。——陈有定平乱

最后呢汉人陈有定平定叛乱

后果

持续10年的“亦思巴奚战乱”,严重地破坏了福、兴、泉沿海一带的社会秩序、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泉州地区受害尤为严重。

贫困饥谨

泉州是兵乱的爆发点,“郡城之外,莽为战区”(《岛夷志略·吴鉴序》),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民众贫困饥谨,出现前所未有的“食人”悲剧。

当时泉州开元寺高僧大圭《梦观集·吾郡》(参见《泉州人名录·大圭》、《泉南著述·梦观集》)生动真实地描述:“吾郡从来称佛国,未闻有此食人风。凶年竞遣心术变,末俗何由古昔同?市近袛今真有虎,物灵犹自避生虫。诸公食肉无充半,急为饥民散腐红!”

文化浩劫

泉州自古号称“文章之薮”,是文明之邦,典章载籍浩瀚,在这次兵乱中遭受空前浩劫。宗教文化也惨遭摧残。因教派对立,许多清净寺宇毁于战火,仅存通淮街艾苏哈卜大寺一座。何乔远(参见《泉州人名录·何乔远》)慨叹:“蒲氏之变,泉郡慨遭兵火,无复遗者”(陈懋仁《泉南杂志·下卷》)。

民族仇杀

泉州广大人民备受蒲寿庚家族的压榨和“亦思巴奚战乱”的蹂躏,亦思巴奚军在兵乱期间对福建沿海莆仙、泉州两郡的百姓多有杀戮,对泉州、兴化一带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百姓饱受战乱,死伤无数,尤其在那兀纳统治泉州期间大肆搜刮财产和*河蟹*民女,屠戮泉州汉人,对泉州社会造成重创。在平叛战争中和乱定之后,激起民族复仇情绪,致使许多在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的商人、不法传教士和暴徒,遭到报应。

《清源金氏族谱·丽史》称:“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哉于猪槽中。”

《清源金氏族谱·丽史》又载,洪武七年,明·太祖鉴于“亦思巴奚”祸乱,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规定 :“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

海交没落

宋、元时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繁荣,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海港。“亦思巴奚战乱”的直接后果,就是外商死的死,跑的跑,纷纷回国,不敢再来泉州贸易。中国政府也“严加取缔”,从此番舶不敢进港,商贾不敢抵泉,外商绝迹,盛极一时的泉州港元气大损,一跃不振,降为私商活动和华侨出国的地方性港口。

关于穆斯林在泉州的暴行呢,元朝初年就开始了,最有名的是蒲寿庚屠杀了南宋的皇室成员,当然他们家族最后很惨,被汉人刨了坟,后人的尸体全扔在猪圈里,洪武七年,明·太祖鉴于“亦思巴奚”祸乱,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规定 :“ 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




其它参考资料:

http://bbs.tiexue.net/post_3983119_1.html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08879-1.shtml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4215577

洞五两弟 发表于 2016-3-30 11:10
我国宋代的开放窗口泉州也有过绿教势力吧,后来还作死叛乱。


默罕默德的四个徒弟沿海上丝稠之路,来到了泉州,然后其中一位去了广州,另一位去了扬州,留下两个在泉州。

然后.......

1 一位圣徒去了广州传教.......唐末广州MSL叛乱,正赶上另一个造反的狠人黄巢,于是团灭。

2 两位圣徒留在泉州传教.......宋末泉州MSL官员舶司蒲庚寿带头叛变赵宋,几乎屠尽逃难到此宋皇室成员,残余的赵氏后人向西逃入深山。
蒙元时泉州逊尼和什叶两派在华夏发起宗教战争(“亦思巴奚战乱”),除了互杀,还大杀非MSL百姓,并一度占领福州、莆田、漳州等多个城市。荼毒生灵无数,泉州繁华毁尽,直至于今也未恢复当年的气象。

3 去扬州传教那位,在历史上似乎没什么消息,若有了解情况的CDER,请分享资料。


=====================================
参考:http://www.mopu.org/article/29101746566/

其实逊尼派和什叶派这对冤家在中国也战过,结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泉州被毁了
创作者:痞子在长安

其实逊尼派和什叶派这对冤家在中国也战过,结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泉州被毁了  由 David_Silva 发表在 虎扑篮球· 开放区 http://bbs.hupu.com/kfq
从维基上看的, 当年泉州这个国际化大港口的没落,居然是因为穆斯林的教派斗争,当然最惨的还是汉人

亦思巴奚兵乱

首先介绍一下亦思巴奚:关于“亦思巴奚”的意义,史学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亦思巴奚来源于波斯语的“?????”(sepah),即民兵、骑兵的意思,或是其派生词,也可能是波斯语“义兵”之意,有别于正规部队;也有人认为亦思巴奚得名于波斯亦思法罕(伊斯法罕)古城,其参加者大多来自伊斯法罕城。还有人认为“亦思巴奚”仅仅是部队的番号,而非名字。一言以蔽之就是什叶派在泉州的武装

然后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元代时的泉州外国侨民中以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势力最大,人口最多。元朝歧视性的民族政策将民众分为四等,包括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在内的泉州番人作为色目人,等级要高于被列为最低等级(第四等)南人的当地汉族闽南人,因而番人得到了元朝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势力庞大。这些穆斯林商人中有不少是泉州的巨富,比如蒲寿庚家族在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期间主持泉州市舶司,家产不计其数,其仆人就有数千。到了元朝末年,由于局势动荡,各地民众起兵反元的事件非常频繁,福建同样也是叛乱频发。当时福建各地的豪强家族纷纷成立了乡族武装——“义兵”,并逐步控制了许多地方政权,还协助元朝政府对叛变的农民武装进行*河蟹*。而泉州的波斯籍色目人也组织了亦思巴奚军作为他们的义兵组织,其将领为赛甫丁和阿迷里丁。由于波斯人是泉州城内人口较多、势力较强的一个族群,拥有大量的富商,因而亦思巴奚军在其支持下成为泉州最强大的武装,而波斯人借亦思巴奚军的力量逐渐掌控了泉州,使得元朝失去对泉州的实际控制权。

双方

亦思巴奚:什叶派,首领赛甫丁,阿迷里丁,波斯人
蒲寿庚家族:逊尼派,首领蒲寿庚的孙婿、那兀纳,阿拉伯人

中间的过程很复杂

怎么说呢,就是汉人反抗元朝统治——福建豪族和元朝*河蟹*——亦思巴奚兵乘乱控制泉州——波斯人*河蟹*——蒙古人,色目人,汉人相互攻伐——蒲寿庚家族兵变——阿拉伯人VS波斯人——。。。。。。。——陈有定平乱

最后呢汉人陈有定平定叛乱

后果

持续10年的“亦思巴奚战乱”,严重地破坏了福、兴、泉沿海一带的社会秩序、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泉州地区受害尤为严重。

贫困饥谨

泉州是兵乱的爆发点,“郡城之外,莽为战区”(《岛夷志略·吴鉴序》),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民众贫困饥谨,出现前所未有的“食人”悲剧。

当时泉州开元寺高僧大圭《梦观集·吾郡》(参见《泉州人名录·大圭》、《泉南著述·梦观集》)生动真实地描述:“吾郡从来称佛国,未闻有此食人风。凶年竞遣心术变,末俗何由古昔同?市近袛今真有虎,物灵犹自避生虫。诸公食肉无充半,急为饥民散腐红!”

文化浩劫

泉州自古号称“文章之薮”,是文明之邦,典章载籍浩瀚,在这次兵乱中遭受空前浩劫。宗教文化也惨遭摧残。因教派对立,许多清净寺宇毁于战火,仅存通淮街艾苏哈卜大寺一座。何乔远(参见《泉州人名录·何乔远》)慨叹:“蒲氏之变,泉郡慨遭兵火,无复遗者”(陈懋仁《泉南杂志·下卷》)。

民族仇杀

泉州广大人民备受蒲寿庚家族的压榨和“亦思巴奚战乱”的蹂躏,亦思巴奚军在兵乱期间对福建沿海莆仙、泉州两郡的百姓多有杀戮,对泉州、兴化一带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百姓饱受战乱,死伤无数,尤其在那兀纳统治泉州期间大肆搜刮财产和*河蟹*民女,屠戮泉州汉人,对泉州社会造成重创。在平叛战争中和乱定之后,激起民族复仇情绪,致使许多在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的商人、不法传教士和暴徒,遭到报应。

《清源金氏族谱·丽史》称:“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哉于猪槽中。”

《清源金氏族谱·丽史》又载,洪武七年,明·太祖鉴于“亦思巴奚”祸乱,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规定 :“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

海交没落

宋、元时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繁荣,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海港。“亦思巴奚战乱”的直接后果,就是外商死的死,跑的跑,纷纷回国,不敢再来泉州贸易。中国政府也“严加取缔”,从此番舶不敢进港,商贾不敢抵泉,外商绝迹,盛极一时的泉州港元气大损,一跃不振,降为私商活动和华侨出国的地方性港口。

关于穆斯林在泉州的暴行呢,元朝初年就开始了,最有名的是蒲寿庚屠杀了南宋的皇室成员,当然他们家族最后很惨,被汉人刨了坟,后人的尸体全扔在猪圈里,洪武七年,明·太祖鉴于“亦思巴奚”祸乱,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规定 :“ 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




其它参考资料:

http://bbs.tiexue.net/post_3983119_1.html
http://bbs.tianya.cn/post-no05-108879-1.shtml
http://www.sbanzu.com/topicdisplay.asp?TopicID=4215577
照天朝的政策发展下去,若干年后,每个民族人口都超过一千万,中华苏维埃加盟共和国有望建立,
印度洋没有盖
郑和下西洋夹带私货。。。
口口干部不可靠
主要还是海商和宗教加成
印尼有个伊斯兰教方面的历史学家写给一本书,认为是郑和下西洋造成的南洋一代伊斯兰教化,当时的郑和是随船带有伊斯兰教学者的。这些人在各个地点建立了清真寺,并且传教,后来的荷兰人来了,销毁了所有的印记和文字资料,也让南洋一代的民族无法找回自己以前的民俗,为了抵抗西方的文化侵扰,只能在伊斯兰教上越走越远。但是这本书被苏哈托列为禁书,严禁出版发行。
缘来如此~~不过,商人传教也是醉了!
商人传教有啥好醉?

我这走鬼都能跟城管传教


萌叔 发表于 2016-3-30 11:59
郑和下西洋夹带私货。。。
郑和是佛教徒, 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徒弟。
zr345954 发表于 2016-3-30 13:18
印尼有个伊斯兰教方面的历史学家写给一本书,认为是郑和下西洋造成的南洋一代伊斯兰教化,当时的郑和是随船 ...
郑和是佛教徒,虽然是回族,但不信绿
zn5203152 发表于 2016-3-30 13:54
郑和是佛教徒,虽然是回族,但不信绿
有学者认为郑和到非洲东海岸就是为了去朝圣的....
阿拉伯人是商业民族,有阿拉伯人生意的地方,伊斯兰教多数都传过去了,不光东南亚,我国的泉州也曾经是伊斯兰很严重的地方
萌叔 发表于 2016-3-30 14:36
有学者认为郑和到非洲东海岸就是为了去朝圣的....
绿教的学者吧

郑和是佛教徒


zn5203152 发表于 2016-3-30 16:41
绿教的学者吧

郑和是佛教徒


有很多印尼学者说郑和干的。。。反正后期郑和越来越穆斯林倾向。。前期佛教。。郑和下西洋后期开始注意修清真寺了。。郑和本身是穆斯林家族出身,前期汉化了,后面因为下西洋重新有穆斯林倾向。。
zn5203152 发表于 2016-3-30 16:41
绿教的学者吧

郑和是佛教徒


有很多印尼学者说郑和干的。。。反正后期郑和越来越穆斯林倾向。。前期佛教。。郑和下西洋后期开始注意修清真寺了。。郑和本身是穆斯林家族出身,前期汉化了,后面因为下西洋重新有穆斯林倾向。。
赵家后园果然威武。
萌叔 发表于 2016-3-30 14:36
有学者认为郑和到非洲东海岸就是为了去朝圣的....
这话说得,好像去新疆找布达拉宫。扯远了。
菜鸟来袭 发表于 2016-3-30 11:32
郑和的作用也有一些
可如果是郑和传过去的,,那受众应该是广大的华人啊,,而不是那些马来人、印尼人成为信徒啊
绿教的学者吧

郑和是佛教徒
郑和的佛教徒身份搞不好是个幌子,他可是云南的小绿绿,被明军强行割了小鸡鸡之后变成了太监
看过历史书,说是从中国传过去的,就是郑和让土著见识了伊斯兰教的厉害,当地人才信服
郑和是佛教徒, 黑衣宰相姚广孝的徒弟。
回教徒,妥妥德
郑和的功劳啊,当然这只怪汉人自己作死。。。。。。
geneweapon 发表于 2016-3-30 19:49
郑和的佛教徒身份搞不好是个幌子,他可是云南的小绿绿,被明军强行割了小鸡鸡之后变成了太监
他欺亚,伺机报复,总体上说他相当成功。。。。。。
不吃伊利加多宝 发表于 2016-3-30 21:31
郑和的功劳啊,当然这只怪汉人自己作死。。。。。。
不能这么说吧,,,至少东南亚的穆斯林没怎么害过我们把
绿教只对文明程度比较低的地区有好处,社会发达到一定阶段伊斯兰就玩不转了
guangchang5 发表于 2016-3-30 23:01
不能这么说吧,,,至少东南亚的穆斯林没怎么害过我们把
谁说没有。。。。。。
实际上绿胶陆地上传入东南亚的阻力很大的,连缅甸泰国都没有攻克,越南老挝更是完全没有,绿胶传入东南亚基本 ...
当时马六甲都是土人,野蛮人,我们称呼都是带 骨,刺之类,比如马剌甲,木骨都束

伊斯兰对他们很适合,但是对于高级的文明,印度,缅甸,越南泰国就难以绿化

也可见伊斯兰的文明层次,不过这种野蛮,我们在西域和南洋都是节节败退
可如果是郑和传过去的,,那受众应该是广大的华人啊,,而不是那些马来人、印尼人成为信徒啊
伊斯兰对收获野蛮人很有用,非洲最典型

一神教进入东亚南亚文明地区天生不好过
海上坐船。胡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