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反潜让反潜机“失业”?察打一体是趋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05:50:03
原题:无人机反潜:未来让反潜机“失业”?
原载:《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
作者:王晚琳
据报道,近日印度决定使用从以色列进口的苍鹭大型长航时无人机执行远海侦察任务,并打击潜伏在印度洋水下的敌方潜艇。
长期以来,反潜作战一直是各国海军重点研究的对象。因此,针对这则新闻,难免有人会问,在目前有人驾驶反潜机风生水起的情况下,为什么印度会使用无人机反潜?无人机在未来的战争中是否会替代有人驾驶反潜机成为主流?
无人机反潜正当时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由于潜艇在大洋中神出鬼没,航行在水面的舰艇稍不留神就可能会落入敌方潜艇的“虎口”。因此,如何有效地打击敌方的潜艇,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潜艇问世以来,各国研究了多种方法反制它,相继用飞艇、飞机、反潜舰来对付这种难觅踪影的“水下幽灵”。但由于海洋面积大,搜索范围广,再加上反潜设备和人手缺乏,反潜方必须把力量集中在潜艇最有可能出现的路径和藏身之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海军探测、追踪敌方潜艇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成本低、有人操作、长时间留空、搜索范围更广的无人机逐渐成为各军事大国反潜武器库中的重要装备。
潜艇与无人机的对抗,实际上是军备竞赛中昂贵但脆弱的武器与廉价传感器和武器平台之间的角力。
例如,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建造成本约30亿美元,而1架中型无人机的成本估计在100万美元左右。这样“以小博大”的对抗,无人机一旦发现并消灭敌方潜艇,无疑是一笔大赚的买卖。
正因如此,当前世界各军事大国纷纷把具备侦察或攻击能力的无人机作为采购重点。这也表明,无人机作为一种信息战装备,正在得到大规模的运用。
反潜作战,虽然至今都是世界各国海军面临的大难题,但是如果一艘潜艇被发现,就将失去隐蔽性,在面对来自空中的打击时其抵抗能力很差,很容易被消灭掉。
有优势也有不足
无人机反潜相比有人驾驶反潜机具有航程远、24小时不间断留空等优点,可以弥补有人驾驶反潜机错过的“漏网之鱼”,也可以全天候封锁各种海上咽喉要道,这些优势都是有人驾驶反潜机不能相比的。
据悉,美军研制的全球鹰无人机衍生型,既可独立作战,也可与其他情报侦察资源协同作战,能提供更高效、更具支持力的持续海上监视能力。首架MQ-4C人鱼海神无人机已在2013年完成了首次试飞。
毋庸置疑的是,在战时像“全球鹰”这种能连续飞行42小时的战略无人机,不仅减轻了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员的疲劳,还节约了成本。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无人机反潜并非没有缺点,目前无人机携带的载荷较少,且不能像有人驾驶反潜机那样投放声呐浮标或吊放声呐。无人机更多的是与水下无人潜航器进行信息对接的形式进行反潜,这就限制了无人机的反潜作战能力。
因此,反潜无人机现阶段在战场上更多的是有人驾驶反潜机的补充。现阶段的无人机在智能化、多用途攻击等方面还不能替代有人驾驶反潜机进行侦察或打击行动。
察打一体是趋势
近年来,军用无人机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军方的青睐,一些多用途无人机正在成规模地装备部队。例如,早在2012年,英国国防部就开始寻求研制新一代海上反潜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不仅具备侦察能力,还具备携带反潜导弹攻击潜艇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后的反潜无人机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察打一体化方向发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打击。而不是像目前的反潜无人机,只具备单一的侦察能力或攻击能力,这在作战时不能较好的合二为一,容易失去战机。
或许是世界各国看到了无人机反潜的未来用途,一些中小国家也开始在无人机的研发上有所行动。
2015年,阿联酋计划在联合40察打一体无人机上衍生一种反潜型,该无人机不仅可以布设声呐浮标,而且还可携带1枚轻型鱼雷进行反潜作战。
此外,美军最新研制的P-8反潜巡逻机也正在研究如何指挥多架无人机遂行各类巡逻作战任务,并将数据实时传送给反潜巡逻机,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各国海军为了使潜艇不被发现,新研制的潜艇在性能上也在逐渐提升,尤其是潜艇的水下静音性能越来越好,这对无人机反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战场上的攻防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键是看这其中谁的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谁先发现对方,并将其歼灭。至于无人机反潜未来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用一些军事专家的话来讲,不管是反潜无人机还是其他军用无人机,最终目的是发展成像有人驾驶战斗机那样具备空中作战能力的无人战斗机。☆http://wap.huanqiu.com/r/MV8wXzg3ODI1ODhfMjVfMTQ1OTEzMzIyMA==原题:无人机反潜:未来让反潜机“失业”?
原载:《中国航天报飞天科普周刊》
作者:王晚琳
据报道,近日印度决定使用从以色列进口的苍鹭大型长航时无人机执行远海侦察任务,并打击潜伏在印度洋水下的敌方潜艇。
长期以来,反潜作战一直是各国海军重点研究的对象。因此,针对这则新闻,难免有人会问,在目前有人驾驶反潜机风生水起的情况下,为什么印度会使用无人机反潜?无人机在未来的战争中是否会替代有人驾驶反潜机成为主流?
无人机反潜正当时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由于潜艇在大洋中神出鬼没,航行在水面的舰艇稍不留神就可能会落入敌方潜艇的“虎口”。因此,如何有效地打击敌方的潜艇,一直是世界各国海军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
自潜艇问世以来,各国研究了多种方法反制它,相继用飞艇、飞机、反潜舰来对付这种难觅踪影的“水下幽灵”。但由于海洋面积大,搜索范围广,再加上反潜设备和人手缺乏,反潜方必须把力量集中在潜艇最有可能出现的路径和藏身之所。
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国海军探测、追踪敌方潜艇方式正在发生改变。成本低、有人操作、长时间留空、搜索范围更广的无人机逐渐成为各军事大国反潜武器库中的重要装备。
潜艇与无人机的对抗,实际上是军备竞赛中昂贵但脆弱的武器与廉价传感器和武器平台之间的角力。
例如,美国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的建造成本约30亿美元,而1架中型无人机的成本估计在100万美元左右。这样“以小博大”的对抗,无人机一旦发现并消灭敌方潜艇,无疑是一笔大赚的买卖。
正因如此,当前世界各军事大国纷纷把具备侦察或攻击能力的无人机作为采购重点。这也表明,无人机作为一种信息战装备,正在得到大规模的运用。
反潜作战,虽然至今都是世界各国海军面临的大难题,但是如果一艘潜艇被发现,就将失去隐蔽性,在面对来自空中的打击时其抵抗能力很差,很容易被消灭掉。
有优势也有不足
无人机反潜相比有人驾驶反潜机具有航程远、24小时不间断留空等优点,可以弥补有人驾驶反潜机错过的“漏网之鱼”,也可以全天候封锁各种海上咽喉要道,这些优势都是有人驾驶反潜机不能相比的。
据悉,美军研制的全球鹰无人机衍生型,既可独立作战,也可与其他情报侦察资源协同作战,能提供更高效、更具支持力的持续海上监视能力。首架MQ-4C人鱼海神无人机已在2013年完成了首次试飞。
毋庸置疑的是,在战时像“全球鹰”这种能连续飞行42小时的战略无人机,不仅减轻了有人驾驶飞机飞行员的疲劳,还节约了成本。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无人机反潜并非没有缺点,目前无人机携带的载荷较少,且不能像有人驾驶反潜机那样投放声呐浮标或吊放声呐。无人机更多的是与水下无人潜航器进行信息对接的形式进行反潜,这就限制了无人机的反潜作战能力。
因此,反潜无人机现阶段在战场上更多的是有人驾驶反潜机的补充。现阶段的无人机在智能化、多用途攻击等方面还不能替代有人驾驶反潜机进行侦察或打击行动。
察打一体是趋势
近年来,军用无人机开始越来越多地受到各国军方的青睐,一些多用途无人机正在成规模地装备部队。例如,早在2012年,英国国防部就开始寻求研制新一代海上反潜无人机,这种无人机不仅具备侦察能力,还具备携带反潜导弹攻击潜艇的能力。
随着科技的发展,今后的反潜无人机将会朝着更加智能化、察打一体化方向发展,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打击。而不是像目前的反潜无人机,只具备单一的侦察能力或攻击能力,这在作战时不能较好的合二为一,容易失去战机。
或许是世界各国看到了无人机反潜的未来用途,一些中小国家也开始在无人机的研发上有所行动。
2015年,阿联酋计划在联合40察打一体无人机上衍生一种反潜型,该无人机不仅可以布设声呐浮标,而且还可携带1枚轻型鱼雷进行反潜作战。
此外,美军最新研制的P-8反潜巡逻机也正在研究如何指挥多架无人机遂行各类巡逻作战任务,并将数据实时传送给反潜巡逻机,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不可否认的是,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目前各国海军为了使潜艇不被发现,新研制的潜艇在性能上也在逐渐提升,尤其是潜艇的水下静音性能越来越好,这对无人机反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总之,战场上的攻防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关键是看这其中谁的战略战术运用得当,谁先发现对方,并将其歼灭。至于无人机反潜未来要朝着什么方向发展,用一些军事专家的话来讲,不管是反潜无人机还是其他军用无人机,最终目的是发展成像有人驾驶战斗机那样具备空中作战能力的无人战斗机。☆http://wap.huanqiu.com/r/MV8wXzg3ODI1ODhfMjVfMTQ1OTEzMzIy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