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VS运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55:12
神舟VS运十

转自:http://www.stonerain.net 陨石站  



      神六从九天之外呼啸而下,带着显而易见的巨大的势能,却在着地的那一刹那无比温顺地停住了,而且轻柔地站稳了。稳然直立的姿态自然为神六任务划上了一个极其圆满的句号。  
   
  神舟降落的那一刹那,中国航天界立即充满了灿烂的阳光。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后,人们在这个时刻都更宁愿闭上眼睛,尽情享受阳光在眼帘上投射的温暖和幸福。
  
   没有人试图去发现阴影。
  
   这并不就是说没有阴影。事实上,不仅有阴影,而且有的阴影还十分浓重。在神舟任务的第二天,就有一些奇怪的渠道向媒体透露“神六将提前返航”;在神舟任务的第五天,更有人带着神秘莫测的表情,告诉记者“神七将是一架无人机”。足以说明航天部门的部分人士带有名利意识,试图用“内部情报”来向媒体证明自己在神六计划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关键角色。
  
   在围绕神六任务的新闻报道中,居然还有在挖掘史料之余,不满意于传统的历史叙事,于是试图改造或者“修正”历史的努力,不禁使人忍不住要大跌眼镜。
  
   然而,随着神舟六号飞船不断刷新中国的航天纪录,某些媒体在兴奋中显然觉得连这段历史也必须改写,以适应新的形势。于是,到神舟任务的第五天,在神六任务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颇有名气的《瞭望东方周刊》刊出了长篇通讯《红色太空新长征》,推出了另一种版本的中国航天史:自从1433年秋天郑和病死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途中,中国人对未知疆域的探险已中断了572年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才重新开始了“远航”。他们相信,太空中应该有中国人的位置
      
  当然,《瞭望东方周刊》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不太严肃的民间通俗刊物,求实精神差一点,表达水准低一点。但《瞭望东方周刊》墨迹未干,当晚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又出来凑趣了。在这期由白岩松先生主持的专题节目中,插播了一个名叫《巡天》的短片。这个短片声情并茂地回顾了中国的航天历程。以央视的水平,当然不会忘记了中国航天事业在五六十年代的艰难起步,然而,当它把记忆之箭指向 “文革”时,却突然也鬼使神差般地失忆起来。——央视网站上提供了其他每一期焦点访谈的文案,但偏偏缺失了10月17日这篇奇文。
  
   如果我没有听错,那么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记得:央视的抒情国嘴在讲完中国航天事业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和六十年代初期艰难起步后,先是批评“文革”使得中国的飞天步伐“被迫放慢”,然后立即不屑一顾地掉开视线,转而热情称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于是一切荣耀归于改革开放。

        关于中国载人航天的起源,新华社提供的资料是: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 “曙光一号”。
         
  中国的太空计划却直接与毛泽东有关。……在知道苏联人造卫星和航天员上了天时,毛泽东同全世界的政治家们一样为之震惊。他问:“我们怎么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1958年5月,中国还未摆脱“一穷二白 ”,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据了解,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还曾培训过一批自己的航天员……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即使在“文革”中并没有放弃。
    
   我不喜欢“文革”,——正如我不喜欢那些本来就没有一点思想,却居然还大声疾呼“解放思想”的时髦人士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邓公关于“全面否定‘文革’”的观点,其实是说要否定 “文革”这场政治运动,而非“文革”中的一切的一切。如果真的能够把一切失败归咎于“文革”,并把一切荣耀归功于改革,这倒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中国航天起步于“大跃时”时代,发展于六十年代,小成于 “文革”时期,因此完全是毛泽东时代的全新产物。在“文革”中,尽管航天工业也受到了冲击,但总体上说,中共最高决策层是保护并支持航天事业的,航天科学家们享受到良好的待遇,社会声望极高(至少老百姓都把钱学森视为半神半人),科研资金更是有保证的。因此无论是“东方红”卫星,还是长征二号,还是卫星回收技术,都成就于广义“文革”的中后期,构成了后来载人航天的基础环节。
  
   中国的航天工业在“文革”中发展,却在改革开放时期遇到了一些曲折。神舟任务的开创者戚发轫先生在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时,曾经提到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无奈现实,并且指出“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航天队伍流失很多”。但这不仅仅是航天领域的独特现象。那是中国社会普遍相信“五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争”的时代,在《光明日报》的副刊上看到一篇报道,其中就提到“无业务可干的核工程师砸石头挣钱”,于是不禁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既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既然“五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争”是历史铁律,不以任何人(包括美国)的意志为转移,因此“马放南山”就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结果。于是野战部队顺理成章地放下了枪炮,兴致勃勃地搞起了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之类的副业,走上了“自找自吃”的发展之路,参与了当年的海南汽车事件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要商业活动。在技术密集的的军工单位,由于转型困难,则出现了严重的资金不足、订货不足等问题,其结果就是大量的人才流失。航天工业正是这样的军工单位。
  
  1980年代,中国的航天事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由于国家希望航天领域向商业化方向转轨,因此财政投入相对不足;航天部门虽然通过价格战,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争取到了一席之地,但利润微薄,无力在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致使科研、生产和职工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提高。
  
  据戚发轫先生回忆,在那个“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期,总是有很多轿车停在研究院的门前——都是来挖人才的。虽然老一辈没有动摇,但年轻人中“最聪明”的研究人员却选择了离去。人员的流失直接重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并且在1990年代初期显现出恶果。
  
  1990年代的前五年,就在中国航天试图借助40年积蓄之余威,在国际商业发射中大显身手时,中国长征火箭却接连发射失利,使得中国航天多年以来辛苦树立的金牌航天形象遭受严重伤害。

       根据公开的资料,从1991年到1996年,中国实施的14次发射任务中,有5次遭遇失败,失败率高达36%;相比之下,从1970年到1990年的23次发射任务中,仅有2次失败,失败率仅为9%。1990年代的火箭发射接连失利,无不指向两大症结:投入不足和人才流失

       在这个颇为阴沉的时期,来自航天部门的一篇报道指出:由于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面临严重困难,运载火箭工厂无力购置新的大型和精密设备;由于人才流失导致了技术工人断层,全厂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工人能够加工某个大型部件… …中国航天史上最阴暗惨淡的时期。
  
  中国航天在1990年代初期出现空前低潮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决策失误。
  
  在整个1980年代,中国的航天战略的是幼稚的“市场化”路线:只要我们参与市场竞争,就能够通过价格优势和系统可靠性,在开放的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根本不是一个竞争的领域,而是一个严重政治化的国际角斗场,掺杂了太多的国家利益考虑,并不具备“以质以价取胜”的基础。

       即使在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美国,航天事业也基本上是政府承担的事务,大型项目几乎全是由NASA这样的纯粹政府机构投资并实施的。私人企业最著名的也许要算麦道公司“三角快帆”计划,——由于这一航天工程项目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该公司财务危机,最终促成它被波音公司收购兼并
  
   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中国太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技术层面的成就并不能改变1980年代航天大战略明显失误的状况。好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路线并没有长期坚持下去。美国逐步收紧了对华出口卫星政策.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三、四代领导层对于航天发展战略的调整
  
   1990年代中期,在“国际化”和“市场化”遭遇严重挫折的同时,中国的航天战略开始出现回归毛泽东时代的两弹一星的支持模式,即由财政投入全部研发经费,然后在较为封闭的条件下推进研发工作。——其间,航天员参与了由俄罗斯提供的太空培训项目,但这没有改变整个工程“自力更生”的特点。这种向“两弹一星”模式的回归,并非对毛泽东时代政治思维的回归,而是对航天事业发展铁律的再认识。
  
   载人航天计划救了中国的航天事业。特别是随着神舟飞船的接连升空,由于经济发展而囊中充实的中国政府在投入方面也日益慷慨大方,于是使航天部门的科研、生产条件和职工待遇得到了显著改善。

        由于有了高水准、高密度的科研任务,加上不断有政府资助的新的发射任务,研究人员感觉到事业心得到了满足,并且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中找到了荣誉感。于是,据说在“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期离去的科研人员这时也对当年的决策感到了后悔。
  
   从五十年代钱学森们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以来,中国航天走过了一条创业-发展-初成-转型-挫折-再转型-大发展的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轻率地选择了建立在幼稚市场观之上的国际市场化道路,结果导致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明显挫折;近十年来,由于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加大了国家对航天的财政支持,用大手笔促大发展,从而再次创造了奇迹。人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没什么感觉,第二个馒头垫了个底,到第三个馒头就饱了。看上去功劳是第三个馒头的,可没有前两个馒头怎么行?”巡天》试图告诉我们的,其实正是“我们只有第三个馒头,而且这个馒头使我们吃饱了  
    
   火箭控制专家梁思礼是梁启超先生之子,据他回忆,在20世纪60年代,钱学森领衔的“航天部五院”各分院的科研办公楼每晚都灯火通明,绝大多数同志自动来加班或学习,当时政委、指导员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动员大家早点休息。于是当时出现了一个非正式的口号:“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中,凭着对国家的爱和信念,靠着卓越的技术天份和过人的发奋精神,在戈壁滩上种下了中国航天的树苗。如今,这棵树苗已经长成了大树。如果没有他们在五六十年代的努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也许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树坑。忘记老一代科学家的贡献,就是对良知的背叛。

[em05][em05][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7 12:12:30编辑过]
神舟VS运十

转自:http://www.stonerain.net 陨石站  



      神六从九天之外呼啸而下,带着显而易见的巨大的势能,却在着地的那一刹那无比温顺地停住了,而且轻柔地站稳了。稳然直立的姿态自然为神六任务划上了一个极其圆满的句号。  
   
  神舟降落的那一刹那,中国航天界立即充满了灿烂的阳光。长时间的高度紧张后,人们在这个时刻都更宁愿闭上眼睛,尽情享受阳光在眼帘上投射的温暖和幸福。
  
   没有人试图去发现阴影。
  
   这并不就是说没有阴影。事实上,不仅有阴影,而且有的阴影还十分浓重。在神舟任务的第二天,就有一些奇怪的渠道向媒体透露“神六将提前返航”;在神舟任务的第五天,更有人带着神秘莫测的表情,告诉记者“神七将是一架无人机”。足以说明航天部门的部分人士带有名利意识,试图用“内部情报”来向媒体证明自己在神六计划中处于一个怎样的关键角色。
  
   在围绕神六任务的新闻报道中,居然还有在挖掘史料之余,不满意于传统的历史叙事,于是试图改造或者“修正”历史的努力,不禁使人忍不住要大跌眼镜。
  
   然而,随着神舟六号飞船不断刷新中国的航天纪录,某些媒体在兴奋中显然觉得连这段历史也必须改写,以适应新的形势。于是,到神舟任务的第五天,在神六任务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候,颇有名气的《瞭望东方周刊》刊出了长篇通讯《红色太空新长征》,推出了另一种版本的中国航天史:自从1433年秋天郑和病死在第七次下西洋的归途中,中国人对未知疆域的探险已中断了572年 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以后,中国才重新开始了“远航”。他们相信,太空中应该有中国人的位置
      
  当然,《瞭望东方周刊》充其量只能算一个不太严肃的民间通俗刊物,求实精神差一点,表达水准低一点。但《瞭望东方周刊》墨迹未干,当晚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又出来凑趣了。在这期由白岩松先生主持的专题节目中,插播了一个名叫《巡天》的短片。这个短片声情并茂地回顾了中国的航天历程。以央视的水平,当然不会忘记了中国航天事业在五六十年代的艰难起步,然而,当它把记忆之箭指向 “文革”时,却突然也鬼使神差般地失忆起来。——央视网站上提供了其他每一期焦点访谈的文案,但偏偏缺失了10月17日这篇奇文。
  
   如果我没有听错,那么我可以很有把握地记得:央视的抒情国嘴在讲完中国航天事业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和六十年代初期艰难起步后,先是批评“文革”使得中国的飞天步伐“被迫放慢”,然后立即不屑一顾地掉开视线,转而热情称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的突飞猛进。于是一切荣耀归于改革开放。

        关于中国载人航天的起源,新华社提供的资料是:中国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国家当时将这个项目命名为“714工程”(即于1971年4月提出),并将飞船命名为 “曙光一号”。
         
  中国的太空计划却直接与毛泽东有关。……在知道苏联人造卫星和航天员上了天时,毛泽东同全世界的政治家们一样为之震惊。他问:“我们怎么能算是强国呢?我们甚至无法把一颗土豆送上太空。”1958年5月,中国还未摆脱“一穷二白 ”,毛泽东就发出“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的号召。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升空。据了解,在上世纪70年代初,中国还曾培训过一批自己的航天员……中国的太空探索计划即使在“文革”中并没有放弃。
    
   我不喜欢“文革”,——正如我不喜欢那些本来就没有一点思想,却居然还大声疾呼“解放思想”的时髦人士一样。
  
   需要注意的是,邓公关于“全面否定‘文革’”的观点,其实是说要否定 “文革”这场政治运动,而非“文革”中的一切的一切。如果真的能够把一切失败归咎于“文革”,并把一切荣耀归功于改革,这倒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果。但能够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中国航天起步于“大跃时”时代,发展于六十年代,小成于 “文革”时期,因此完全是毛泽东时代的全新产物。在“文革”中,尽管航天工业也受到了冲击,但总体上说,中共最高决策层是保护并支持航天事业的,航天科学家们享受到良好的待遇,社会声望极高(至少老百姓都把钱学森视为半神半人),科研资金更是有保证的。因此无论是“东方红”卫星,还是长征二号,还是卫星回收技术,都成就于广义“文革”的中后期,构成了后来载人航天的基础环节。
  
   中国的航天工业在“文革”中发展,却在改革开放时期遇到了一些曲折。神舟任务的开创者戚发轫先生在回忆改革开放初期的情况时,曾经提到 “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无奈现实,并且指出“向市场经济转型阶段,航天队伍流失很多”。但这不仅仅是航天领域的独特现象。那是中国社会普遍相信“五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争”的时代,在《光明日报》的副刊上看到一篇报道,其中就提到“无业务可干的核工程师砸石头挣钱”,于是不禁有种万念俱灰的感觉。
  
    
   既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既然“五十年内不会有大的战争”是历史铁律,不以任何人(包括美国)的意志为转移,因此“马放南山”就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结果。于是野战部队顺理成章地放下了枪炮,兴致勃勃地搞起了养殖业、加工业、运输业之类的副业,走上了“自找自吃”的发展之路,参与了当年的海南汽车事件等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要商业活动。在技术密集的的军工单位,由于转型困难,则出现了严重的资金不足、订货不足等问题,其结果就是大量的人才流失。航天工业正是这样的军工单位。
  
  1980年代,中国的航天事业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由于国家希望航天领域向商业化方向转轨,因此财政投入相对不足;航天部门虽然通过价格战,在国际卫星发射市场上争取到了一席之地,但利润微薄,无力在研发和生产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致使科研、生产和职工生活条件难以得到明显提高。
  
  据戚发轫先生回忆,在那个“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期,总是有很多轿车停在研究院的门前——都是来挖人才的。虽然老一辈没有动摇,但年轻人中“最聪明”的研究人员却选择了离去。人员的流失直接重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并且在1990年代初期显现出恶果。
  
  1990年代的前五年,就在中国航天试图借助40年积蓄之余威,在国际商业发射中大显身手时,中国长征火箭却接连发射失利,使得中国航天多年以来辛苦树立的金牌航天形象遭受严重伤害。

       根据公开的资料,从1991年到1996年,中国实施的14次发射任务中,有5次遭遇失败,失败率高达36%;相比之下,从1970年到1990年的23次发射任务中,仅有2次失败,失败率仅为9%。1990年代的火箭发射接连失利,无不指向两大症结:投入不足和人才流失

       在这个颇为阴沉的时期,来自航天部门的一篇报道指出:由于投入不足,新产品开发面临严重困难,运载火箭工厂无力购置新的大型和精密设备;由于人才流失导致了技术工人断层,全厂只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工人能够加工某个大型部件… …中国航天史上最阴暗惨淡的时期。
  
  中国航天在1990年代初期出现空前低潮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是决策失误。
  
  在整个1980年代,中国的航天战略的是幼稚的“市场化”路线:只要我们参与市场竞争,就能够通过价格优势和系统可靠性,在开放的国际商业发射市场上分得一杯羹。国际商业发射市场根本不是一个竞争的领域,而是一个严重政治化的国际角斗场,掺杂了太多的国家利益考虑,并不具备“以质以价取胜”的基础。

       即使在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美国,航天事业也基本上是政府承担的事务,大型项目几乎全是由NASA这样的纯粹政府机构投资并实施的。私人企业最著名的也许要算麦道公司“三角快帆”计划,——由于这一航天工程项目的失败,直接导致了该公司财务危机,最终促成它被波音公司收购兼并
  
   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中国太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技术层面的成就并不能改变1980年代航天大战略明显失误的状况。好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路线并没有长期坚持下去。美国逐步收紧了对华出口卫星政策.另一方面,是由于第三、四代领导层对于航天发展战略的调整
  
   1990年代中期,在“国际化”和“市场化”遭遇严重挫折的同时,中国的航天战略开始出现回归毛泽东时代的两弹一星的支持模式,即由财政投入全部研发经费,然后在较为封闭的条件下推进研发工作。——其间,航天员参与了由俄罗斯提供的太空培训项目,但这没有改变整个工程“自力更生”的特点。这种向“两弹一星”模式的回归,并非对毛泽东时代政治思维的回归,而是对航天事业发展铁律的再认识。
  
   载人航天计划救了中国的航天事业。特别是随着神舟飞船的接连升空,由于经济发展而囊中充实的中国政府在投入方面也日益慷慨大方,于是使航天部门的科研、生产条件和职工待遇得到了显著改善。

        由于有了高水准、高密度的科研任务,加上不断有政府资助的新的发射任务,研究人员感觉到事业心得到了满足,并且在一次又一次成功的飞行试验中找到了荣誉感。于是,据说在“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时期离去的科研人员这时也对当年的决策感到了后悔。
  
   从五十年代钱学森们开创了中国的航天事业以来,中国航天走过了一条创业-发展-初成-转型-挫折-再转型-大发展的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曾经轻率地选择了建立在幼稚市场观之上的国际市场化道路,结果导致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明显挫折;近十年来,由于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高瞻远瞩,加大了国家对航天的财政支持,用大手笔促大发展,从而再次创造了奇迹。人饿的时候,吃第一个馒头没什么感觉,第二个馒头垫了个底,到第三个馒头就饱了。看上去功劳是第三个馒头的,可没有前两个馒头怎么行?”巡天》试图告诉我们的,其实正是“我们只有第三个馒头,而且这个馒头使我们吃饱了  
    
   火箭控制专家梁思礼是梁启超先生之子,据他回忆,在20世纪60年代,钱学森领衔的“航天部五院”各分院的科研办公楼每晚都灯火通明,绝大多数同志自动来加班或学习,当时政委、指导员的主要任务是说服动员大家早点休息。于是当时出现了一个非正式的口号:“生在永定路,死在八宝山。”
  
  他们就是在这样的困难环境中,凭着对国家的爱和信念,靠着卓越的技术天份和过人的发奋精神,在戈壁滩上种下了中国航天的树苗。如今,这棵树苗已经长成了大树。如果没有他们在五六十年代的努力,中国的航天事业也许到现在还只是一个树坑。忘记老一代科学家的贡献,就是对良知的背叛。

[em05][em05][em05]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7 12:12:30编辑过]
说90年代后中国航天回归毛泽东时代模式实在是不长脑子。。
   毛时代模式就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透支国力,先军政治。。1980年,中国全国外汇储备负13亿美圆,国库亏空。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停滞的真正原因。。。
   毛时代即使再发展下去,我们顶多是下一个俄罗斯。还好中国出了个邓小平。。
即使在高度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美国,航天事业也基本上是政府承担的事务,大型项目几乎全是由NASA这样的纯粹政府机构投资并实施的。
  
   改革开放成为新时期中国太空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但技术层面的成就并不能改变1980年代航天大战略明显失误的状况。
   中国的航天战略开始出现回归毛泽东时代的两弹一星的支持模式,即由财政投入全部研发经费,然后在较为封闭的条件下推进研发工作。——其间,航天员参与了由俄罗斯提供的太空培训项目,但这没有改变整个工程“自力更生”的特点。这种向“两弹一星”模式的回归,并非对毛泽东时代政治思维的回归,而是对航天事业发展铁律的再认识。

[em03]
神舟VS运十,这个题目有意思。
其实飞船和飞机没什么可比性。飞船的用户是国家,所以投资全要靠财政资金;飞机的用户是大众(航空公司只是服务提供者),所以投资靠财政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何况当时的财政也是一穷二白。
什么项目投入什么资金,是由项目本身的定位决定的。如果有充足的财政资源,投入支持也可以;如果没有,那就不用多说了。
何况当时的财政也是一穷二白
何况当时的财政也是一穷二白
何况当时的财政也是一穷二白

买飞机的钱是哪里来的?先了解一下商务知识吧。
原来楼主是运十派的粪青啊。怎么又开始对猛士的头感兴趣了。。。。
[em01]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27 15:38:33编辑过]
记者说,指挥大厅里多数是30多岁的年轻人,就很清楚了.

80年外汇储备,不要问毛泽东,应该去问华和邓.
以上说的即使,同感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