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搬硬造的假古董拿来骗国民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07:00
在旅游和工作中,会遇到大堆的假古董,仿古却又牛头不对马嘴的所谓老建筑,不少不懂的男女还在这次品前抚壁遐思,长吁短叹。以下摘引老前辈的一点浅见:

中国城市礼仪制度和我们的建筑是连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文化传统,反映到建筑上十分明显,一般的城市也是这样。屋顶的形式、房子规格的大小以及城市的布局,都有一定的规律。从屋子的实体,从内到外,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规律,在建筑上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而且代代相传,渐趋完善。由此可见,建筑本身就传承了我们中华文化传统。
在我们的民居、城市的建设上,有着丰富礼仪制度和文明教化的鲜明表象与痕迹。比如平遥古镇。每一幢房子、街巷、群体的布局,都是遵从传统文化礼仪,我们保护这些建筑,不仅仅要保护其外形和物质实体,也不仅保护其所形成的规模和风光,重要的是保存建筑内在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要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古代的礼乐等等都是封建迷信。要不要破除封建迷信?当然要,但是不能把传统文化精髓也当作封建迷信,一脚踢开。我们所要推翻的是束缚人类思想的东西。
古代建造一个城市,都有很好的规矩,这个规矩从周代就开始了。《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关于建设一个城市的几条规定,非常简单:“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国传统社会任何一个朝代,对于建筑,是非常讲究礼仪制度的,最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你看北京故宫平面图,就能看得出我们祖先对天地人重要关系的尊重。
今天,对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历史建筑,我们不知道很好地运用。比如,某地神庙,那是隋朝的建筑,历代的皇帝都过去朝拜,留下了历代帝王的碑刻,一进去就是康熙皇帝的“海不扬波”,再进去是元世宗的“卫我海疆”,还有很多题刻。这个南海神庙在布局的时候,考虑到整个风水环境,前有案山、朝山,左青龙,右白虎,前有案,后有靠,两边还有扶靠,这个是传统建筑与相邻山水一般性的格局。但是,上世纪90年代,城市规划缺少对传统文化延续的考量,城市道路把山和庙隔开了,周围还建有造船厂、化工厂、电厂等,把环境完全破坏了。南海神庙现在周围的环境,已经失去了它的气势和位置,变成了一个工厂群当中的几个历史建筑,完全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地的敬畏,缺乏对我们祖国大地的山岳海渎的崇敬之心,我们对广阔南海的崇敬之心,全给世俗功利所泯灭了,我说这个地方的负责人就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
城市发展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对旧城区、旧建筑进行必要改造,这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2015年5月《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强调了内涵式增长。
什么是内涵?我们不要光看到房子本身要保护,需要保护的还有其历史价值,就是房子的内涵。内涵是形成良好社会气氛的重要形态,现在正在慢慢消失。所以,我们说要留住乡愁,乡愁就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人与人相处的物质环境的记忆,如果没有了,想不起来了,找不到了,人就会发愁。乡愁就是那些曾经触摸过、参与过的活动、场景,曾经燃起过青年时代激情的触点,是少年时光稚嫩的懵懂的回忆。我们的少年时光,我们所玩的游戏,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很值得我们怀念的。乡愁包含着家乡祖祖辈辈留下的人与人的亲情关系,而这些关系又凭藉着故乡的那些古老建筑及建筑所形成的场景、风光特色而存在。
在周庄的规划建设中,就一直坚持保证原汁原味。墙都是灰的,那就保持灰色,不要刷成白的。桥栏杆断了,就断了,留着历史的场景,就是我们说的原真性。周庄就要留下前前后后的水巷,每家每户都临水叫水巷,河两旁边就是大街,船就是交通工具,“家家门前泊舟航”,水巷就是周庄的特点。乌镇,家家枕河的水阁,到那里去,唐诗就出来了,“君到姑苏见,家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那是唐代杜荀鹤的诗,家家都枕河而眠,房子底下都是空的,占水占天不占地,这是它的特点,属于水乡特色风光。
江南水乡是与水共生的生态城镇典范,水乡物产、水利灌溉、取水用水、工艺生产、交通运输,形成一整套自我调节的生态水环境。架桥通隔水、聚而不垒墙,户户濒水而居,家家踏级入水,水墙门、水埠头、水阁、水榭、水楼、水廊、水棚,水巷穿宅而过,人与水的交融发挥到极致。这个就是我们历史建筑精彩的地方。我们今天说的保护,和以前说的保护不一样,要更深一个层次。既要原样留存,也要留住文化内涵,并且要联系到人与人的关系当中,要看到建筑和人与人关系的作用。个人的社会化在居住经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伦理社会的关系网络由前庭延伸到街市,形成相互守望的邻里社区。
江南水乡对于全中国的吸引力,是可以存放心灵的家园的依恋,是对诗意栖居的渴望。我们前面说的古镇,就是这样的诗意。但是现在旅游发展过分了。还有一些地方,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建造了一些诸如荷兰风情、德国风貌这样的新城小镇。旧城换新貌,但是这新貌不是我们想要的,是一种布景,这是人们对于城市建筑异化的表现。古镇保护和建设过程中,生搬硬造的假古董无法激发人们的共鸣,没有对历史、对先民生活的尊重,也就构不成乡愁。

引自阮仪三教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城市的乡愁,你懂吗
http://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9260

编文:个人的记忆因感受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却因共同家园的连接而又能产生诸多共鸣,进而外化成对家园、对地方、对民族、对国家的集体情感。表面看来,你是保护一个古镇,保护一片老住宅区,保护一个老房子,但实际上就是对地方、对民族、对国家历史遗产的尊重。
阮老师认为,建筑本身就传承了中华文化传统,保护这些建筑,不仅仅要保护其外形和物质实体,也不仅保护其所形成的规模和风光,重要的是保存建筑内在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要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守护城乡遗产,留住“乡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

--作为在业务中交流过的后辈,一直对中华传统文化秉持相似的理念,谨此向阮老师和参与中华文化事业的诸君致敬。在旅游和工作中,会遇到大堆的假古董,仿古却又牛头不对马嘴的所谓老建筑,不少不懂的男女还在这次品前抚壁遐思,长吁短叹。以下摘引老前辈的一点浅见:

中国城市礼仪制度和我们的建筑是连在一起的。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文化传统,反映到建筑上十分明显,一般的城市也是这样。屋顶的形式、房子规格的大小以及城市的布局,都有一定的规律。从屋子的实体,从内到外,存在着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规律,在建筑上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而且代代相传,渐趋完善。由此可见,建筑本身就传承了我们中华文化传统。
在我们的民居、城市的建设上,有着丰富礼仪制度和文明教化的鲜明表象与痕迹。比如平遥古镇。每一幢房子、街巷、群体的布局,都是遵从传统文化礼仪,我们保护这些建筑,不仅仅要保护其外形和物质实体,也不仅保护其所形成的规模和风光,重要的是保存建筑内在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要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有人认为,古代的礼乐等等都是封建迷信。要不要破除封建迷信?当然要,但是不能把传统文化精髓也当作封建迷信,一脚踢开。我们所要推翻的是束缚人类思想的东西。
古代建造一个城市,都有很好的规矩,这个规矩从周代就开始了。《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关于建设一个城市的几条规定,非常简单:“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国传统社会任何一个朝代,对于建筑,是非常讲究礼仪制度的,最重要的是天人合一的理念。你看北京故宫平面图,就能看得出我们祖先对天地人重要关系的尊重。
今天,对我们祖先留下的优秀历史建筑,我们不知道很好地运用。比如,某地神庙,那是隋朝的建筑,历代的皇帝都过去朝拜,留下了历代帝王的碑刻,一进去就是康熙皇帝的“海不扬波”,再进去是元世宗的“卫我海疆”,还有很多题刻。这个南海神庙在布局的时候,考虑到整个风水环境,前有案山、朝山,左青龙,右白虎,前有案,后有靠,两边还有扶靠,这个是传统建筑与相邻山水一般性的格局。但是,上世纪90年代,城市规划缺少对传统文化延续的考量,城市道路把山和庙隔开了,周围还建有造船厂、化工厂、电厂等,把环境完全破坏了。南海神庙现在周围的环境,已经失去了它的气势和位置,变成了一个工厂群当中的几个历史建筑,完全失去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天地的敬畏,缺乏对我们祖国大地的山岳海渎的崇敬之心,我们对广阔南海的崇敬之心,全给世俗功利所泯灭了,我说这个地方的负责人就缺乏必要的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
城市发展是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动态过程,对旧城区、旧建筑进行必要改造,这是城市更新的具体方式之一。2015年5月《上海市城市更新实施办法》正式实施,其中强调了内涵式增长。
什么是内涵?我们不要光看到房子本身要保护,需要保护的还有其历史价值,就是房子的内涵。内涵是形成良好社会气氛的重要形态,现在正在慢慢消失。所以,我们说要留住乡愁,乡愁就是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对人与人相处的物质环境的记忆,如果没有了,想不起来了,找不到了,人就会发愁。乡愁就是那些曾经触摸过、参与过的活动、场景,曾经燃起过青年时代激情的触点,是少年时光稚嫩的懵懂的回忆。我们的少年时光,我们所玩的游戏,我们所处的环境,是很值得我们怀念的。乡愁包含着家乡祖祖辈辈留下的人与人的亲情关系,而这些关系又凭藉着故乡的那些古老建筑及建筑所形成的场景、风光特色而存在。
在周庄的规划建设中,就一直坚持保证原汁原味。墙都是灰的,那就保持灰色,不要刷成白的。桥栏杆断了,就断了,留着历史的场景,就是我们说的原真性。周庄就要留下前前后后的水巷,每家每户都临水叫水巷,河两旁边就是大街,船就是交通工具,“家家门前泊舟航”,水巷就是周庄的特点。乌镇,家家枕河的水阁,到那里去,唐诗就出来了,“君到姑苏见,家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那是唐代杜荀鹤的诗,家家都枕河而眠,房子底下都是空的,占水占天不占地,这是它的特点,属于水乡特色风光。
江南水乡是与水共生的生态城镇典范,水乡物产、水利灌溉、取水用水、工艺生产、交通运输,形成一整套自我调节的生态水环境。架桥通隔水、聚而不垒墙,户户濒水而居,家家踏级入水,水墙门、水埠头、水阁、水榭、水楼、水廊、水棚,水巷穿宅而过,人与水的交融发挥到极致。这个就是我们历史建筑精彩的地方。我们今天说的保护,和以前说的保护不一样,要更深一个层次。既要原样留存,也要留住文化内涵,并且要联系到人与人的关系当中,要看到建筑和人与人关系的作用。个人的社会化在居住经验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伦理社会的关系网络由前庭延伸到街市,形成相互守望的邻里社区。
江南水乡对于全中国的吸引力,是可以存放心灵的家园的依恋,是对诗意栖居的渴望。我们前面说的古镇,就是这样的诗意。但是现在旅游发展过分了。还有一些地方,把外国的东西搬到了中国的土地上,建造了一些诸如荷兰风情、德国风貌这样的新城小镇。旧城换新貌,但是这新貌不是我们想要的,是一种布景,这是人们对于城市建筑异化的表现。古镇保护和建设过程中,生搬硬造的假古董无法激发人们的共鸣,没有对历史、对先民生活的尊重,也就构不成乡愁。

引自阮仪三教授在上海图书馆的演讲:城市的乡愁,你懂吗
http://www.shobserver.com/news/detail?id=9260

编文:个人的记忆因感受的差异而各有不同,但却因共同家园的连接而又能产生诸多共鸣,进而外化成对家园、对地方、对民族、对国家的集体情感。表面看来,你是保护一个古镇,保护一片老住宅区,保护一个老房子,但实际上就是对地方、对民族、对国家历史遗产的尊重。
阮老师认为,建筑本身就传承了中华文化传统,保护这些建筑,不仅仅要保护其外形和物质实体,也不仅保护其所形成的规模和风光,重要的是保存建筑内在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要保护我们传统文化的内涵,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中守护城乡遗产,留住“乡愁”,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同时又不失去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必由之路。在这方面,需要更多人参与进来。

--作为在业务中交流过的后辈,一直对中华传统文化秉持相似的理念,谨此向阮老师和参与中华文化事业的诸君致敬。
这次魔都历史博物馆迁入原跑马总会大楼,也算是因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