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拉法尔加海战后的奖金分配情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52:00
上周去朴茨茅斯开会,周末趁机在朴茨茅斯转了转。朴茨茅斯是皇家海军的老窝,虽然现在皇家海军没落了,但仍有不少地方值得一去,时间有限,我只是去了最有名的Historical Dockyard (翻成了古代造船厂), 这里陈列着特拉法尔加海战纳尔逊的旗舰光辉号(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1860年的勇士号,1915年的M.33 (600吨的浅水炮舰). 后打捞上来的玛丽罗斯号(装修未开放)以及一个和现在皇家海军实力相匹配的海军博物馆(说白了,就是很小的一个博物馆,比陈列室大点)

博物馆地方有限,和皇家海军 辉煌历史比较,大部分历史只能一笔带过,着重突出的是纳尔逊(单有一个陈列室),特拉法尔加战役和加里波利战役,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拉法尔加战役的位置有一个说明(拍了照片,不会上图),战役结束后论功行赏的奖金分配情况:前面是说明:

In the 18th century, ships captured in battle were sold and the proceeds distributed among the victors. A lucky capture could make a man’s fortune.
Many of the ships captured at Trafalgar were destroyed in the great storm that followed. So a special grant of £300,000, was made by parliament.
The officer received the largest share but even he sailors receieved the equivalent of several months’ pay

Captains:  £ 3,362
Lieutenants: £ 226
Warrant Officers: £ 153
Middle Man: £ 37
Sailors and Royal Marines: £ 6

这么来看,当时水手和海军陆战队一年的工资也就是差不多十几磅。舰长一人就能分3,300多磅,真是有钱人啊。这个Lieutenants,算啥官职?大副还是普通的海军上尉,连舰长的零头也没拿到。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转自百度:“胜利”号就是英国的一艘风帆战列舰。它建造于1765年,排水量2162吨,舰长67.8米,舰宽15米。舰上装有3根桅杆,主桅高61.5米。它设置有三层火炮甲板,共装有102门铁铸加农炮和2门巨型短炮。舰上一次齐射,可发射半吨重的炮弹。)
(勇士号风帆战列舰:1861年建成,风帆,蒸汽双驱动铁甲战列舰,这是英国的第一艘铁甲战列舰,
载员705人: 36 军官,3个准尉,109个海军士官,344个水手和见习水手(boys), 3个皇家海军陆战队军官(估计在那个年代海军陆战队就是负责跳帮接舷群殴的那批人),6个海军陆战队参谋军士,116个海军陆战队炮兵,2个总工(轮机长?),10个工程师,76个烧锅炉的锅炉工(轮机兵?)
全长:127.4米(418英尺),Beam (这怎么翻?横梁?宽):17.7米(58英尺),吃水7.9米(26英尺)
最大时速:蒸汽14.3节,风帆13节,双动力时可达17.5节
排水量:9210吨
中央装甲带:64.9米X6.7米,被甲11.4厘米(4 ½英寸)附于18英寸柚木的装甲带
火力:26门68磅炮,10门110磅炮,4门40磅炮。后装线膛炮。

注,到底是海军起家的大英帝国,1861年,腐国就装备了铁甲战列舰,而且还这么大的排水量。当时真的没有国家能和皇家海军抗衡!

回来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出租司机挺热情,一路指点,这也是皇家海军的地儿,那也是皇家海军的地儿,说每年美国海军都有5000人到这里来接受皇家海军的培训,倒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算军队经商吗?聊得热火朝天的,一不留神,开过了站,上了高速,再绕个大圈子回来。20磅花出去了…
上周去朴茨茅斯开会,周末趁机在朴茨茅斯转了转。朴茨茅斯是皇家海军的老窝,虽然现在皇家海军没落了,但仍有不少地方值得一去,时间有限,我只是去了最有名的Historical Dockyard (翻成了古代造船厂), 这里陈列着特拉法尔加海战纳尔逊的旗舰光辉号(1805年特拉法尔加海战),1860年的勇士号,1915年的M.33 (600吨的浅水炮舰). 后打捞上来的玛丽罗斯号(装修未开放)以及一个和现在皇家海军实力相匹配的海军博物馆(说白了,就是很小的一个博物馆,比陈列室大点)

博物馆地方有限,和皇家海军 辉煌历史比较,大部分历史只能一笔带过,着重突出的是纳尔逊(单有一个陈列室),特拉法尔加战役和加里波利战役,值得一提的是在特拉法尔加战役的位置有一个说明(拍了照片,不会上图),战役结束后论功行赏的奖金分配情况:前面是说明:

In the 18th century, ships captured in battle were sold and the proceeds distributed among the victors. A lucky capture could make a man’s fortune.
Many of the ships captured at Trafalgar were destroyed in the great storm that followed. So a special grant of £300,000, was made by parliament.
The officer received the largest share but even he sailors receieved the equivalent of several months’ pay

Captains:  £ 3,362
Lieutenants: £ 226
Warrant Officers: £ 153
Middle Man: £ 37
Sailors and Royal Marines: £ 6

这么来看,当时水手和海军陆战队一年的工资也就是差不多十几磅。舰长一人就能分3,300多磅,真是有钱人啊。这个Lieutenants,算啥官职?大副还是普通的海军上尉,连舰长的零头也没拿到。

(胜利号风帆战列舰:转自百度:“胜利”号就是英国的一艘风帆战列舰。它建造于1765年,排水量2162吨,舰长67.8米,舰宽15米。舰上装有3根桅杆,主桅高61.5米。它设置有三层火炮甲板,共装有102门铁铸加农炮和2门巨型短炮。舰上一次齐射,可发射半吨重的炮弹。)
(勇士号风帆战列舰:1861年建成,风帆,蒸汽双驱动铁甲战列舰,这是英国的第一艘铁甲战列舰,
载员705人: 36 军官,3个准尉,109个海军士官,344个水手和见习水手(boys), 3个皇家海军陆战队军官(估计在那个年代海军陆战队就是负责跳帮接舷群殴的那批人),6个海军陆战队参谋军士,116个海军陆战队炮兵,2个总工(轮机长?),10个工程师,76个烧锅炉的锅炉工(轮机兵?)
全长:127.4米(418英尺),Beam (这怎么翻?横梁?宽):17.7米(58英尺),吃水7.9米(26英尺)
最大时速:蒸汽14.3节,风帆13节,双动力时可达17.5节
排水量:9210吨
中央装甲带:64.9米X6.7米,被甲11.4厘米(4 ½英寸)附于18英寸柚木的装甲带
火力:26门68磅炮,10门110磅炮,4门40磅炮。后装线膛炮。

注,到底是海军起家的大英帝国,1861年,腐国就装备了铁甲战列舰,而且还这么大的排水量。当时真的没有国家能和皇家海军抗衡!

回来的路上和出租车司机聊天,出租司机挺热情,一路指点,这也是皇家海军的地儿,那也是皇家海军的地儿,说每年美国海军都有5000人到这里来接受皇家海军的培训,倒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算军队经商吗?聊得热火朝天的,一不留神,开过了站,上了高速,再绕个大圈子回来。20磅花出去了…
学了个词, 以前真的不知道,HMS

Her Majesty's Ship 皇家海军的船,陛下的舰船。
M.33, 浅水重炮舰,据说是参加过一战,唯一保留下来的战舰,保留下来的原因是战后改成了运输船,把炮也给拆了。一直干体力活,现在舰上的武器是后来机缘巧合找到的同样的炮。也是难得,停靠在胜利号附近不起眼的干船坞里。

没什么人去参观,我去的时候连我算上才三个人,一脸雀斑的小姑娘一本正经给我们三人介绍这艘炮舰的辉煌历史,主要就是加里波利的那点事。

两门六寸炮,
586吨排水量。

里面船员生活设施简陋。船舱里面都掏空了,变成了一个放映室。
通信参谋 发表于 2016-3-19 23:13
M.33, 浅水重炮舰,据说是参加过一战,唯一保留下来的战舰,保留下来的原因是战后改成了运输船,把炮也给拆 ...
你这个吨是英制吨吧?
吨好像只分长吨(LT)和短吨(ST),海运行业上有区别,一般都是公吨(MT)
不会上图 ?   主题帖 有 图片 按钮点 ,回复帖 点 高级模式 就也到同样的界面了

1.jpg

期待 楼主 的全部照片~
这么分钱不是很正常吗?
这么分钱不是很正常吗?
现在的分配方案舰长不可能拿这么多了!
战舰杂志上说过~奖金分成八份~大家按比例拿~舰队司令拿一份~舰长拿一份~其他人怎么拿忘了~回头翻翻杂志去~
舰长多拿是应该的~海上讨生活打仗~舰长做出了错误的决定会害死上百人的~可以去看电影怒海争锋~责任在那里~

Beam是型宽的意思,舰身的最大宽度。

论坛不可连坐 发表于 2016-3-20 08:51
现在的分配方案舰长不可能拿这么多了!

现代海战不可能再有战利品了

反舰导弹、鱼雷打过去,战舰瞬间就沉没消失了。。。

Angewandte 发表于 2016-3-20 05:17
你这个吨是英制吨吧?
应该是,后边还有个括号9358 公吨 (9,358 Tonnes)
hong100hong 发表于 2016-3-20 05:43
不会上图 ?   主题帖 有 图片 按钮点 ,回复帖 点 高级模式 就也到同样的界面了


谢谢,回头我试试
6寸炮算个鸟猫的重炮舰啊,我印象中英国的浅水重炮舰用的是伊丽莎白女王号的12寸炮啊
当年这是正常的,因为一旦船被打沉,舰长是要与舰同沉的,收益大风险也大。
现在的分配方案舰长不可能拿这么多了!
现在的舰长不过是职业经理人,当年可是风险投资家
弃秦投汉 发表于 2016-3-20 09:49
现代海战不可能再有战利品了

反舰导弹、鱼雷打过去,战舰瞬间就沉没消失了。。。
俘虏敌国商船是可能的
大英也算有点历史了

朴茨茅斯古代造船厂

朴茨茅斯古代造船厂
古代造船厂广场,左边是皇家海军博物馆
排水量2000吨的胜利号,纳尔逊海军中将的旗舰
IMG_6042.JPG
胜利号近景


IMG_6012.JPGIMG_6015.JPGIMG_6016.JPGIMG_6017.JPG中甲板舱内1

IMG_6012.JPGIMG_6015.JPGIMG_6016.JPGIMG_6017.JPG中甲板舱内1
记着局座说过那船,很厚,防弹能力比现在的船强
炮后面所配的蛋蛋IMG_6011.JPG
先放这么几张,放图还是比较费时间的,有时间接着上图。
楼主你要知道那时候英国还不是现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贵族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当然也享有很大的特权。体现在奖金分配上很正常啊。舰长都是大贵族出身,尉官也基本是年青贵族,这分配比例在当时绝对没异议的。
很喜欢海军历史类的帖子!
各种学习。。。。虽然永远学不会-_-!
lieutenant是指那些小弱鸡船的船长,比如cutter。因为船太小所以不配叫commander或者captain,但是又好歹是一船之长。
hukehao111 发表于 2016-3-22 01:50
lieutenant是指那些小弱鸡船的船长,比如cutter。因为船太小所以不配叫commander或者captain,但是又好歹是 ...
这不就是艇长吗
aspca 发表于 2016-3-21 23:37
楼主你要知道那时候英国还不是现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贵族掌握着很大的权力当然也享有很大的特权。体现在奖 ...
纳尔逊可不是贵族。封号是后来自己挣的。

纳尔逊生于诺福克郡一个小康之家,1771年倚靠舅父的关系加入海军,很快在军中备受赏识,屡获擢升,1779年首次担任军舰舰长。不过他在美国独立战争完结后一度在西印度群岛惹上官非,返国后又赋闲在家,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英、法日益交恶,他才在1793年获重新重用,被派往地中海一带服役。纳尔逊在土伦附近一带参与过几场小型战事,有份协助英方攻下科西嘉岛,但期间失去右眼。后来在1797年的圣文生战役中,他率兵先后登上两艘敌方战舰展开恶斗,因而声名大噪。

圣文生战役后不久,纳尔逊在加那利群岛的圣克鲁斯-德特内里费进行另一次军事行动时,失去右臂,被迫返回英国休养。他在翌年1798年复出,带领英军在尼罗河战役重挫法国海军,此后继续留守地中海,协助那不勒斯对抗法国入侵,但后于1800年被召回国。在1801年,纳尔逊再获起用,前往波罗的海,在哥本哈根战役中击败丹麦海军。此后,他再被派往地中海阻止土伦的法国舰队驶离地中海,但不成功,双方于大西洋及加勒比海展开追截,最终法国舰队成功逃逸。纳尔逊返国稍作休息后,在1805年9月再度出击堵截位于加的斯的法、西联合舰队,并在10月21日爆发特拉法加战役,纳尔逊在战事中取得英国海军史上其中一次最重大的胜利,但他自己却中弹阵亡,身后遗体运返英国,落葬于圣保罗大教堂。
纳尔逊的八卦
失败的感情
纳尔逊早年有过两次失败的感情关系。在1782年9月,纳尔逊于魁北克执行任务时,与一名陆军军官的女儿堕入爱河,但两人的感情关系相当短促,双方未有再进一步的发展。在1783年年尾,纳尔逊曾与友人到法国圣奥默尔计划学习法文,但法文没有学成,时间却主要花在追求一名叫伊莉莎伯·安德鲁斯(Elizabeth Andrews)的女子。伊莉莎伯的父亲在英国任职教会事工,当时正在圣奥默尔工干,不过纳尔逊没有钱,伊莉莎伯也不愿嫁给他,故这段关系也是无疾而终。

一直到1785年初,纳尔逊在西印度群岛地区的尼维斯岛逗留时,邂逅守寡少妇法兰西斯·“芬尼”·尼斯贝(Frances "Fanny" Nisbet,1761年5月-1831年5月6日)。法兰西斯本名法兰西斯·伍尔沃德(Frances Woolward),父亲威廉·伍尔沃德(William Woolward)在尼维斯岛任职法官。法兰西斯于1779年下嫁任职医生的约书亚·尼斯贝(Josiah Nisbet),两人育有一名同叫约书亚的儿子,可是法兰西斯的丈夫在1781年到访伦敦时突然去世,留下法兰西斯独自守寡,并寄住于亲戚在尼维斯岛的大农场。

纳尔逊认识法兰西斯后,两人很快就传出婚讯,并于1787年3月11日在尼维斯岛上结婚,由纳尔逊的好友威廉·亨利王子任伴郎。纳尔逊与法兰西斯婚后返回英格兰定居,初时两人在公众场合以恩爱著称,而且当纳尔逊征战在外时,夫妇俩经常互有书信往来,不过结婚多年,两人始终膝下犹虚。在1797年,纳尔逊获封爵士,法兰西斯遂成为纳尔逊爵士夫人,后在1798年及1801年,纳尔逊又先后获封男爵及子爵,她亦先后晋为纳尔逊男爵夫人及纳尔逊子爵夫人

由于长年分隔异地的关系,使到纳尔逊与妻子的感情变得不稳定。例如在1794年年尾,纳尔逊驻守来亨时就曾包养一名情妇,甚至携同她出海进行任务。纳尔逊在1793年到访那不勒斯时,他认识了英国驻当地使臣威廉·汉弥尔顿爵士及汉弥尔顿爵士夫人艾玛(Emma, Lady Hamilton,1761年-1815年1月15日)。纳尔逊不单止与汉弥尔顿爵士结成好友,甚至与他的妻子艾玛传出绯闻。汉弥尔顿爵士夫人本名艾玛·里昂(Emma Lyon),早年曾经有过几段感情关系,并在1782年为别人诞下一名私生女。艾玛后来改名艾玛·哈特(Emma Hart),数年后在1793年以32岁之龄下嫁已经62岁的汉弥尔顿爵士,因而成为汉弥尔顿爵士夫人。
这是从百度上抄的。还拍过电影,有名的有三个电影,纳尔逊的纪念馆(厅)里面专放这一段。黑白片。特文艺范

纳尔逊与艾玛真正发展感情关系,是自纳尔逊在1798年年尾与汉弥尔顿夫妇一起生活而开始的。及至当年12月,纳尔逊协助那不勒斯皇室乘船撤往西西里岛,不过船队在中途遇上风暴,在危险的船程中,众人获艾玛的悉心照料,进一步激起纳尔逊对她的倾慕之情。此后,纳尔逊退到西西里岛,更与汉弥尔顿夫妇同居,当时身心俱疲的纳尔逊从艾玛得到慰藉,两人互生情愫,到1799年2月,双方感情甚至超乎好朋友的关系。不久以后,坊间开始有传指纳尔逊在西西里沉迷于艾玛美色,置军务于不顾,最终促使纳尔逊在1800年被召回国。在返国途中,纳尔逊又与汉弥尔顿夫妇结伴取道欧洲大陆,所到之处,皆成为当地舆论焦点,而他们三人的复杂关系更招来不少闲言蜚语,使他的名声有所受损。当中,曾在来亨见过他们的陆军军官约翰·摩尔(John Moore,后为爵士),就直指纳尔逊与艾玛一起的亲密场面令人感到“相当可悲”(It is really melancholy)。至于在返国后,纳尔逊虽然获得英皇乔治三世的接见,但乔治三世向来标榜自己重视婚姻和家庭,所以对传出婚外情的纳尔逊显得十分冷淡,不少上流贵族及士绅得悉后群起仿效,对纳尔逊采取回避的态度。

纳尔逊在1800年回到英国后,他与艾玛的婚外情无可避免地导致他与发妻法兰西斯的感情破裂。法兰西斯虽然没有与纳尔逊正式离婚,并多次提出希望复合,但纳尔逊都不为所动。至于纳尔逊的亲戚大多也支持他与艾玛的关系,众人之中就只有纳尔逊的老父仍然支持法兰西斯。可是当纳尔逊的老父在1802年过身以后,法兰西斯的地位就显得更形孤立。此外,艾玛在1801年1月29日成功为纳尔逊诞下一对双胞胎,但最后只有其中一名女婴活下来,这名私生女叫霍雷西娅·纳尔逊(Horatia Nelson,1801年1月29日-1881年3月6日)。艾玛为纳尔逊诞下私生女一事显得极为隐秘,为免引人更多话柄,他们亦没有公开此事。后来大约在1803年尾与1804年之交,她再为纳尔逊诞下一名私生女,取名“小艾玛”(Little Emma),但女婴出生后不久便告夭折。
纳尔逊在1801年哥本哈根战役的表现,为他一扫早前与汉弥尔顿爵士夫人的绯闻而招来的流言蜚语。但海军部的圣文生伯爵及托马斯·特罗布里奇爵士等人担心纳尔逊再度过份沉迷于她,唯有急忙安排他任务出海。艾玛与纳尔逊也明白海军部的用意,这最终使到纳尔逊与圣文生的关系决裂,而他与特罗布里奇的友谊也因而告终。在1802年9月,艾玛为纳尔逊买入位于萨里郡的默顿坊(Merton Place),供她、纳尔逊与丈夫汉弥尔顿爵士同住。尽管艾玛与纳尔逊情同夫妻,但同住的汉弥尔顿爵士却始终没有过问,也未有严辞谴责艾玛与纳尔逊的婚外情。汉弥尔顿最后在1803年4月6日以72岁之龄卒于伦敦府中时,艾玛与纳尔逊皆在场陪伴。虽说纳尔逊自哥本哈根战役以后恢复名声,但纳尔逊与艾玛的感情生活、纳尔逊如何被艾玛迷倒、以及纳尔逊、艾玛及汉弥尔顿爵士之间的复杂关系等等,依旧成为大众闲话家常的焦点。而对于汉弥尔顿爵士对好友与发妻搞婚外情,却仍摆出视而不见的态度,更遭讽刺漫画加以嘲弄。
好帖   图少了点
厨房(我猜是军官的厨房)

以及各种蛋蛋
在船头下面这个舱(叫什么舱)放缆,锚的舱内景,以及帆缆兵的吊床;

手术室(注意那些手术器械,比较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