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冈比亚模式”或“冈比亚效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3:09:33
什么叫“冈比亚模式”或“冈比亚效应”

  北京时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西非小国冈比亚政府恢复了邦交关系,冈比亚宣布承认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其外长麦克杜阿尔-盖耶(Neneh Macdouall-Gaye)和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建交声明。

  此时适逢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中北美危地马拉、伯利兹两国进行旨在“勤能补拙、创造成果”的“毕业出访”,冈比亚和中国建交令其精心安排的“过境洛杉矶”被抢了镜头(时间是北美西部时间3月17日,按时差算比中冈建交差大半天),被正等着“打卡接班”绿营奚落得明显有些火大的“马团队”显然有些绷不住,第一时间表达了“强烈不满”,而台湾朝野不分蓝绿,都普遍表现出对所谓“冈比亚模式”在绿营接班后蔓延、从而令台湾本已十分狭窄“外交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可能性的担忧。

  什么叫“冈比亚模式”?

  2013年11月15日,冈比亚宣布与台湾断交,此后不断宣称谋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但后者均不置可否,直到此次两国宣布重新建交。台湾朝野部分人士所担心的“冈比亚模式”,指像冈比亚那样先和台湾断交,“晾”一段时间后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复交,从而绕开自马英九上台执政后台海两岸虽无具文、但心照不宣的“外交休兵”障碍,并令仅剩22个的台湾“邦交国”再次缩水。

  冈比亚是1965年2月18日独立的年轻西非国家,总面积近1.1万多平方公里,不到台湾岛面积1/3,是不折不扣的弹丸小国。这个国家独立后不断在台海两岸间“跳槽”,即便在所谓台海非洲“金元外交”时代,也是非常罕见的特例(1968年1月12日和台湾建交,74年12月14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28日和台湾断交,1995年7月13日和台湾复交,25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冈比亚总统叶海亚.贾梅(Yahya Jammeh)1995年政变上台,而后执政至今,其间先后和美国、欧盟、阿拉伯联盟、中国……等出现关系紧张,作为小国元首曾先后对美国、英国和中国发出“武力进攻威胁”更一度成为世界性笑柄。军事政变和长期执政在60-80年代的非洲可谓见怪不怪,但到了今天仍然如此则已成凤毛麟角,加上如此“奇特”的外交风格,足以令这个小国、穷国孤立无援,这成为贾梅21年前刚上台不久便拍板“跳槽”台北(当时向北京“狮子大开口”未能如愿)、两年前又亲自决策和台北“离婚”的最主要理由(当时欧盟取消对冈比亚经援,贾梅向台北“狮子大开口”未能如愿。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台海两岸的力量对比既非上世纪60-70年代台湾“非洲先生”陈西坤纵横捭阖、与大陆周恩来总理在非洲大地比赛谁一次访问国家更多,也非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两岸为“拔桩”在亚非拉竞相“比大方”的年代,大陆更多依靠政治、经济上和对方间的互补关系,依靠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吸引未建交或断交国的主动“追求”,而自己则摆出一副若即若离、“不着急”的姿态,很显然,这种姿态最大的好处,是不必如“拔桩外交”时代那样,为给海峡对岸的对手难堪,而不得不支付更多金元,并时刻冒着被对海峡对岸的“加倍金元”重新“拔”走的风险。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所谓“冈比亚效应”——除了冈比亚,业已和中国建交、和台湾断交的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和非洲国家马拉维(分别为2007年6月7日和2008年1月14日,是所谓“外交休兵”前最后两个和台湾断交、和大陆建交的国家),多次公开或被披露要谋求和大陆建交/复交的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巴拿马、尼加拉瓜,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或被怀疑成为这一“效应”的效仿者。

  如果说,昔日“你给500万、我不妨给600万”的“台海外交拔桩”,尚是“四小龙”之一勉强玩的起的游戏,如今的“游戏方式”却是“我能做到的你也能么”且无需北京主动的“新规”,这是台湾方面无论难以接盘的。正因如此,去年选举结果揭晓后,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严震声等部分台湾学者就指出“邦交国”在“绿营”上台后纷纷“跳槽”的大概率事件,提出了可能出现的“冈比亚模式”,以及巴拿马等可能的“模式效仿者”。当时有分析认为,“外交休兵”默契是否会被打破,关键在于上台后的“绿营”在诸如“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等问题上会否频频踩踏北京底线,但从此次提前出线的“冈比亚效应”看,北京方面固然在“拔桩”方面不会过于主动(冈比亚不仅是自己找上门,且已在门口等了两年),但也不会过于被动——绿营不是第一次上台执政,“听其言、观其行”的周期,或许远不如某些观察家所想象的那么长。

  如前所述,冈比亚毕竟是先断交、两年后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的,如果真的存在“外交休兵”的君子协定,北京方面在台面上也并未出格,但在台湾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中,绿营、尤其蓝营,却很可能(事实上业已开始)作出“出格”反应,其结果,既可能促使海峡对岸不得不真的拉下面皮,正式结束“外交休兵”,更可能使得所谓“台湾外交成果22国”下决心结束犹豫,去冈比亚身后“排队”,倘果真如此,问题就远不是“冈比亚模式”那么简单了。

  冈比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的事实,很可能促使此前将打着“勤能补拙”、“创造成果”,一心“补锅”的马英九,和一边看蓝营热闹、一边自己暗暗思忖的蔡英文,将“外交守盘”的重点,从目前的拉美(余下22国有过半的12国在那里)转移到非洲,但倘若这样,很可能再次落在形势之后:非洲五十多个国家(非盟成员国为54个)中,仍保留和台湾邦交关系的仅有布基纳法索、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3国,均为穷国或小国,且其中两个系曾经的台海两岸“跳槽国”,以中国目前在非洲的政治、经济布局和此次“冈比亚效应”的操作手法,完全可以“晾”在一边待时而动,倘“点到为止”还则罢了,倘真的打算甩开并无文字“背书”的“台海休兵”,其节奏和轨迹更可能接续“休兵”前的路数,重点对准仅存22国中和台湾邦交关系源远流长、或在国际上尚有一定影响的——前面提到的“休兵前最后和北京建交两国”哥斯达黎加和马拉维,前者1944年和中华民国建交后一直保持至2007年,后者在与北京建交前也一直与台北保持外交关系,都曾被视作台湾的“基本外交成果”而非“跳槽伙伴”,这样的“基本外交成果”包括梵蒂冈和巴拉圭、巴拿马、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它们中许多国家近年来已纷传动摇,而台湾方面除了仰赖“外交休兵”,事实上并无太多拿得出手的本钱去挽留它们。

  问题恰在于“外交休兵”同样是需要付出“本钱”的,而这样的“本钱”,如今台湾朝野各方是否情愿和能够支付?什么叫“冈比亚模式”或“冈比亚效应”

  北京时间3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西非小国冈比亚政府恢复了邦交关系,冈比亚宣布承认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代表,其外长麦克杜阿尔-盖耶(Neneh Macdouall-Gaye)和中国外长王毅在北京共同签署了建交声明。

  此时适逢台湾领导人马英九在中北美危地马拉、伯利兹两国进行旨在“勤能补拙、创造成果”的“毕业出访”,冈比亚和中国建交令其精心安排的“过境洛杉矶”被抢了镜头(时间是北美西部时间3月17日,按时差算比中冈建交差大半天),被正等着“打卡接班”绿营奚落得明显有些火大的“马团队”显然有些绷不住,第一时间表达了“强烈不满”,而台湾朝野不分蓝绿,都普遍表现出对所谓“冈比亚模式”在绿营接班后蔓延、从而令台湾本已十分狭窄“外交空间”进一步被挤压可能性的担忧。

  什么叫“冈比亚模式”?

  2013年11月15日,冈比亚宣布与台湾断交,此后不断宣称谋求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但后者均不置可否,直到此次两国宣布重新建交。台湾朝野部分人士所担心的“冈比亚模式”,指像冈比亚那样先和台湾断交,“晾”一段时间后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复交,从而绕开自马英九上台执政后台海两岸虽无具文、但心照不宣的“外交休兵”障碍,并令仅剩22个的台湾“邦交国”再次缩水。

  冈比亚是1965年2月18日独立的年轻西非国家,总面积近1.1万多平方公里,不到台湾岛面积1/3,是不折不扣的弹丸小国。这个国家独立后不断在台海两岸间“跳槽”,即便在所谓台海非洲“金元外交”时代,也是非常罕见的特例(1968年1月12日和台湾建交,74年12月14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28日和台湾断交,1995年7月13日和台湾复交,25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

  冈比亚总统叶海亚.贾梅(Yahya Jammeh)1995年政变上台,而后执政至今,其间先后和美国、欧盟、阿拉伯联盟、中国……等出现关系紧张,作为小国元首曾先后对美国、英国和中国发出“武力进攻威胁”更一度成为世界性笑柄。军事政变和长期执政在60-80年代的非洲可谓见怪不怪,但到了今天仍然如此则已成凤毛麟角,加上如此“奇特”的外交风格,足以令这个小国、穷国孤立无援,这成为贾梅21年前刚上台不久便拍板“跳槽”台北(当时向北京“狮子大开口”未能如愿)、两年前又亲自决策和台北“离婚”的最主要理由(当时欧盟取消对冈比亚经援,贾梅向台北“狮子大开口”未能如愿。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台海两岸的力量对比既非上世纪60-70年代台湾“非洲先生”陈西坤纵横捭阖、与大陆周恩来总理在非洲大地比赛谁一次访问国家更多,也非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两岸为“拔桩”在亚非拉竞相“比大方”的年代,大陆更多依靠政治、经济上和对方间的互补关系,依靠自身实力和国际地位,吸引未建交或断交国的主动“追求”,而自己则摆出一副若即若离、“不着急”的姿态,很显然,这种姿态最大的好处,是不必如“拔桩外交”时代那样,为给海峡对岸的对手难堪,而不得不支付更多金元,并时刻冒着被对海峡对岸的“加倍金元”重新“拔”走的风险。事实上,这才是真正的所谓“冈比亚效应”——除了冈比亚,业已和中国建交、和台湾断交的中美洲国家哥斯达黎加和非洲国家马拉维(分别为2007年6月7日和2008年1月14日,是所谓“外交休兵”前最后两个和台湾断交、和大陆建交的国家),多次公开或被披露要谋求和大陆建交/复交的中美洲国家萨尔瓦多、巴拿马、尼加拉瓜,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或被怀疑成为这一“效应”的效仿者。

  如果说,昔日“你给500万、我不妨给600万”的“台海外交拔桩”,尚是“四小龙”之一勉强玩的起的游戏,如今的“游戏方式”却是“我能做到的你也能么”且无需北京主动的“新规”,这是台湾方面无论难以接盘的。正因如此,去年选举结果揭晓后,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主任严震声等部分台湾学者就指出“邦交国”在“绿营”上台后纷纷“跳槽”的大概率事件,提出了可能出现的“冈比亚模式”,以及巴拿马等可能的“模式效仿者”。当时有分析认为,“外交休兵”默契是否会被打破,关键在于上台后的“绿营”在诸如“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等问题上会否频频踩踏北京底线,但从此次提前出线的“冈比亚效应”看,北京方面固然在“拔桩”方面不会过于主动(冈比亚不仅是自己找上门,且已在门口等了两年),但也不会过于被动——绿营不是第一次上台执政,“听其言、观其行”的周期,或许远不如某些观察家所想象的那么长。

  如前所述,冈比亚毕竟是先断交、两年后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的,如果真的存在“外交休兵”的君子协定,北京方面在台面上也并未出格,但在台湾特殊的政治文化氛围中,绿营、尤其蓝营,却很可能(事实上业已开始)作出“出格”反应,其结果,既可能促使海峡对岸不得不真的拉下面皮,正式结束“外交休兵”,更可能使得所谓“台湾外交成果22国”下决心结束犹豫,去冈比亚身后“排队”,倘果真如此,问题就远不是“冈比亚模式”那么简单了。

  冈比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复交的事实,很可能促使此前将打着“勤能补拙”、“创造成果”,一心“补锅”的马英九,和一边看蓝营热闹、一边自己暗暗思忖的蔡英文,将“外交守盘”的重点,从目前的拉美(余下22国有过半的12国在那里)转移到非洲,但倘若这样,很可能再次落在形势之后:非洲五十多个国家(非盟成员国为54个)中,仍保留和台湾邦交关系的仅有布基纳法索、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斯威士兰3国,均为穷国或小国,且其中两个系曾经的台海两岸“跳槽国”,以中国目前在非洲的政治、经济布局和此次“冈比亚效应”的操作手法,完全可以“晾”在一边待时而动,倘“点到为止”还则罢了,倘真的打算甩开并无文字“背书”的“台海休兵”,其节奏和轨迹更可能接续“休兵”前的路数,重点对准仅存22国中和台湾邦交关系源远流长、或在国际上尚有一定影响的——前面提到的“休兵前最后和北京建交两国”哥斯达黎加和马拉维,前者1944年和中华民国建交后一直保持至2007年,后者在与北京建交前也一直与台北保持外交关系,都曾被视作台湾的“基本外交成果”而非“跳槽伙伴”,这样的“基本外交成果”包括梵蒂冈和巴拉圭、巴拿马、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海地、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它们中许多国家近年来已纷传动摇,而台湾方面除了仰赖“外交休兵”,事实上并无太多拿得出手的本钱去挽留它们。

  问题恰在于“外交休兵”同样是需要付出“本钱”的,而这样的“本钱”,如今台湾朝野各方是否情愿和能够支付?
就是那个三百勇士灭大陆的大冈比亚吧
就是要这样,一层层地剥掉番薯仔的外皮,最后变成赤裸裸的孤家寡人一个。这就好比是剿匪一样,共党也比国军强了不是一点半点,天要灭汝人心所向,如此甚好。
得冈比亚强援,1000海军陆战队可定台湾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这国家也是奇葩
搞台湾的邦交国早就没意思了,重量级的早就投靠兔子,剩下的都是乱七八糟的小破国,外交部都懒得搞他们!
也就弯弯自己还当回事,呵呵
绿蛙上台后如果没钱巩固所谓的“邦交国”的话,可以让空心菜去肉偿
绿蛙上台后如果没钱巩固所谓的“邦交国”的话,可以让空心菜去肉偿
真够难为那些所谓的邦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