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航空博物馆中的歼八II机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1:59:44
[B]原来山姆大叔还扣了个蔡国庆的机头没还回来[/B][/SIZE]



[B]原来山姆大叔还扣了个蔡国庆的机头没还回来[/B][/SIZE]



八爷的头,像地球,有山有水有河流
没多大用处了
怎么看不到图?
蔡国庆帅啊
机首如何?
也算同台竞技,一个水平的
和旁边的大猫一比。。。大猫还早好多年出生。。。没办法,底子就那样,当时格鲁曼的工程师应该接触过苏制飞机,应该也不至于太惊讶。
绿头白身,鳖味至纯
  当初怎么没扣下那架电子侦察机?
和旁边的大猫一比。。。大猫还早好多年出生。。。没办法,底子就那样,当时格鲁曼的工程师应该接触过苏制飞 ...
还是把美国人惊艳到了 兔子提供的几架八爷 彼此零件居然不通用 鹰酱:我去!标准件呢?兔子:标准件是啥?好吃吗?能吃吗?怎么吃?


感觉就是个样机,非实 机

感觉就是个样机,非实 机

8018331350031133313.jpg (49.9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3-17 23:17 上传

还是把美国人惊艳到了 兔子提供的几架八爷 彼此零件居然不通用 鹰酱:我去!标准件呢?兔子:标准件是啥 ...
彼时国产歼5都三十几年了,难道中国航空不生产标准件?你信吗? 如果说歼八2当年个别部件不通用,有可能是飞机在研制过程中不断改变设计的原因
彼时国产歼5都三十几年了,难道中国航空不生产标准件?你信吗? 如果说歼八2当年个别部件不通用,有可能 ...
八爷国内转场,原班维修保障人员都得跟着,因为每架八爷的脾气都不一样,新机场的八爷保姆侍候不了外来的八爷
八爷国内转场,原班维修保障人员都得跟着,因为每架八爷的脾气都不一样,新机场的八爷保姆侍候不了外来的 ...
那也不至于连零部件互换都做不到吧
号角 发表于 2016-3-17 23:05
感觉就是个样机,非实 机
和平珍珠计划的招标样机而已。两架工程样机都运回了。
飞翔天宇 发表于 2016-3-17 23:32
那也不至于连零部件互换都做不到吧
没玩过钳工吧你,当时飞机很多零件都是工人师傅手工做的,本身偏差大,按在飞机上一受力,变形程度不一样,没法互换。
没玩过钳工吧你,当时飞机很多零件都是工人师傅手工做的,本身偏差大,按在飞机上一受力,变形程度不一样 ...
我是工科男,还真玩过钳工,但是对于飞机生产的零件加工并不了解
落后的工艺和水准大概也麻痹了美帝,这么差的玩意儿跟我们差了三十年!跟战忽局其实也起了差不多的效果。
楼上说的有点意思
当初怎么没扣下那架电子侦察机?
没那个胆子
飞翔天宇 发表于 2016-3-17 23:32
那也不至于连零部件互换都做不到吧
因为加工能力的问题,当时一些加工要求较高的零件在装配的时候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一边修整一边装配,这样装出来的单机并没有明显问题,但是一旦换了某些零件,就必须重复这个过程,否则会出各种毛病。

同样的事情在加工能力不足的时候会发生在几乎一切机械上,从枪械到变速箱、发动机,都曾经发生过。
飞翔天宇 发表于 2016-3-17 23:43
我是工科男,还真玩过钳工,但是对于飞机生产的零件加工并不了解
你这个年龄应该玩过七八十年代的枪支吧,那时候的枪支零件互换率也很低
在哪个城的空博馆啊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Combat Air Museum, Topeka, Kansas

http://www.combatairmuseum.org/exhibits/shenyang.html
还是把美国人惊艳到了 兔子提供的几架八爷 彼此零件居然不通用 鹰酱:我去!标准件呢?兔子:标准件是啥 ...
j8ll当时就没有量产,谈标准件是故意恶心人了。
歼八高空高速啊
当时美帝飞行员说就是人操炮弹。尼玛啊!
没玩过钳工吧你,当时飞机很多零件都是工人师傅手工做的,本身偏差大,按在飞机上一受力,变形程度不一样 ...
那要更换配件怎么办,没有合适的直接报废么
我记得中国倒是有不少洋鸡的飞机,要么是自己打下来的,要么是别人打下来的
那要更换配件怎么办,没有合适的直接报废么
量身“打造”一个新的…


发重了请删

发重了请删
白银奔雷MK-II 发表于 2016-3-17 22:36
还是把美国人惊艳到了 兔子提供的几架八爷 彼此零件居然不通用 鹰酱:我去!标准件呢?兔子:标准件是啥 ...
当时8II根本就没定型。。。

当然那年头歼8的生产质量是不要有太高指望的
飞翔天宇 发表于 2016-3-17 23:32
那也不至于连零部件互换都做不到吧
有些部件要地勤挨个锉,厂家发过来的就这样。。。每架歼8都有自己的零件库,这个完全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厂家责任心的问题
2016-3-18 08:43 上传

居然旁边就是雄猫
那也不至于连零部件互换都做不到吧
那个年代,中国没有数控机床,连普通车床的精度都不够,甚至解放前的机床还在用,再加上工人水平不同产生的误差,那些精度要求很高的零件,很难达到要求。
无论是飞机制造,还是其它机加行业,只要精度要求高,都有这个问题。
这就催生出一批老师傅,一锤子、一锉刀、一车刀,就能把零件给整好了,无论是生产厂家还是使用维修单位,没有这种老师傅,就没法干活了。
国外的歼八就此一份吧,对博物馆来说还是有很大收藏价值的。
来自: 手机APP客户端
实在是太粗糙了,惨不忍睹。
那年头生产定型前,估计每架都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