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和民进党欲研发垂直起降战机 台军方立刻打脸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48:20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6_03_04_352962.shtml
据台媒《中国时报》3月1日报道,蔡英文和民进党反对台湾军方外购高级教练机,而主张自行研制。不过,其用意却让人大吃一惊——“借此培养我研发第三代垂直起降战机的能力”。
没听错吧!?“雄心壮志”的民进党已经将目标对准了美国还未正式服役的F-35B、苏联从未量产的Yak-141和英国已经全数退役的“鹞式”战斗机!

但是,台军的脑袋在这个方面还是比较清醒的(起码在对待武器“国造”方面还算实际,其他地方未必)。《中国时报》引述一位台军方高层人士的话称,台湾没有制造高级教练机的能力,“所谓自制,最后可能只是沦为‘国防代工’。”
据了解,台军计划在2017年至2022年采购66架高级教练机,预算约690亿新台币(约138亿人民币)。台空军计划用这66架新机取代老旧不堪的AT-3“自强号”高级教练机和F-5E/F“中正号”战斗机,供飞行员训练之用。
提出教练机“国造”,要么说明蔡英文和民进党对军事一无所知,要么说明他们另有其他政治目的。就台湾现有的军工生产能力,研制固定翼军机完全不具备可行性。
过去,在台湾,负责研制固定翼军机的主要是汉翔公司。这家公司曾是台湾两大公营军工企业之一,其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属于“空军总司令部”,1996年又改隶“经济部”。汉翔下设台中厂、沙鹿厂和冈山厂3个分厂,其“自行研制”的军用飞机除了上述的AT-3“自强号”和F-5E/F“中正号”外,最出名的莫过于台军现役的IDF“经国号”战斗机。
然而,这家号称“台湾军工自主典范”的汉翔,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生产的战机,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美方手中。以IDF“经国号”为例,其机载雷达技术来自于通用电气的APG-67,数字式飞控系统引进自美国的利尔公司;而发动机呢?既非来自普·惠,也非通用,而是规模相对小得多的盖瑞特公司开发的TFE-1042-70。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数据,其单台军用推力约2.7吨,加力推力约4吨。早就有评论指出,这款发动机推力小,设计落后,不适合做军用发动机。但没办法,美国不出售F-18“大黄蜂”战机装备的F-404涡扇发动机,台湾又无力自行研制,只能“含泪”接受TFE-1042-70这样的次品。这也难怪有人会戏谑IDF为“I don't fly”(我飞不起来)。
况且,研制IDF时的台湾还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正处于“极盛”时期。那个时候方且不能做到独立自主,现在就更免谈了。《中国时报》报道说,台军高层认为,自制高级教练机绝非易事:首先,台湾不会造发动机;其次,汉翔20年前研制IDF的人才队伍已经全部流失,重新培养要花很长时间,而空军对新式飞机的需求则非常迫切。尽管依旧有包括“前行政院长”唐飞在内的冥顽不化者主张自行研制,但台湾军方的潜台词已是再明了不过:买!还是买!
汉翔自1996年改制以后,就开始积极地由军用向军民通用转型。至2014年底,它已经完成了民营化,但是台当局依旧是最大股东,且禁止大陆和香港资本入股。有趣的是,汉翔之所以民营化,目的恰恰是为了进军大陆市场,希望成为大陆航空业的“关键供应商”,并从大陆获得飞机或是发动机的原材料,甚至在大陆建立研发中心。据了解,汉翔军机和民机的业务比重大约是4:6,按其既定计划,民机业务的比重会在将来进一步上升。如果它的军民业务之比在未来渐渐变成3:7、2:8甚至是1:9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和这家“台湾之光”合作。当然,最好是0:10。
不可否认,随着越来越多有能力开发军用装备的台企考虑到大陆市场的利润而逐渐远离台湾军方,后者仅有的那么一丝“国造”的幻想也必然会在不远的将来彻底灰飞烟灭。http://www.guancha.cn/local/2016_03_04_352962.shtml
据台媒《中国时报》3月1日报道,蔡英文和民进党反对台湾军方外购高级教练机,而主张自行研制。不过,其用意却让人大吃一惊——“借此培养我研发第三代垂直起降战机的能力”。
没听错吧!?“雄心壮志”的民进党已经将目标对准了美国还未正式服役的F-35B、苏联从未量产的Yak-141和英国已经全数退役的“鹞式”战斗机!

但是,台军的脑袋在这个方面还是比较清醒的(起码在对待武器“国造”方面还算实际,其他地方未必)。《中国时报》引述一位台军方高层人士的话称,台湾没有制造高级教练机的能力,“所谓自制,最后可能只是沦为‘国防代工’。”
据了解,台军计划在2017年至2022年采购66架高级教练机,预算约690亿新台币(约138亿人民币)。台空军计划用这66架新机取代老旧不堪的AT-3“自强号”高级教练机和F-5E/F“中正号”战斗机,供飞行员训练之用。
提出教练机“国造”,要么说明蔡英文和民进党对军事一无所知,要么说明他们另有其他政治目的。就台湾现有的军工生产能力,研制固定翼军机完全不具备可行性。
过去,在台湾,负责研制固定翼军机的主要是汉翔公司。这家公司曾是台湾两大公营军工企业之一,其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航空工业发展中心”,属于“空军总司令部”,1996年又改隶“经济部”。汉翔下设台中厂、沙鹿厂和冈山厂3个分厂,其“自行研制”的军用飞机除了上述的AT-3“自强号”和F-5E/F“中正号”外,最出名的莫过于台军现役的IDF“经国号”战斗机。
然而,这家号称“台湾军工自主典范”的汉翔,实则“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其生产的战机,核心技术大部分掌握在美方手中。以IDF“经国号”为例,其机载雷达技术来自于通用电气的APG-67,数字式飞控系统引进自美国的利尔公司;而发动机呢?既非来自普·惠,也非通用,而是规模相对小得多的盖瑞特公司开发的TFE-1042-70。根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数据,其单台军用推力约2.7吨,加力推力约4吨。早就有评论指出,这款发动机推力小,设计落后,不适合做军用发动机。但没办法,美国不出售F-18“大黄蜂”战机装备的F-404涡扇发动机,台湾又无力自行研制,只能“含泪”接受TFE-1042-70这样的次品。这也难怪有人会戏谑IDF为“I don't fly”(我飞不起来)。
况且,研制IDF时的台湾还是“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发展正处于“极盛”时期。那个时候方且不能做到独立自主,现在就更免谈了。《中国时报》报道说,台军高层认为,自制高级教练机绝非易事:首先,台湾不会造发动机;其次,汉翔20年前研制IDF的人才队伍已经全部流失,重新培养要花很长时间,而空军对新式飞机的需求则非常迫切。尽管依旧有包括“前行政院长”唐飞在内的冥顽不化者主张自行研制,但台湾军方的潜台词已是再明了不过:买!还是买!
汉翔自1996年改制以后,就开始积极地由军用向军民通用转型。至2014年底,它已经完成了民营化,但是台当局依旧是最大股东,且禁止大陆和香港资本入股。有趣的是,汉翔之所以民营化,目的恰恰是为了进军大陆市场,希望成为大陆航空业的“关键供应商”,并从大陆获得飞机或是发动机的原材料,甚至在大陆建立研发中心。据了解,汉翔军机和民机的业务比重大约是4:6,按其既定计划,民机业务的比重会在将来进一步上升。如果它的军民业务之比在未来渐渐变成3:7、2:8甚至是1:9的话,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和这家“台湾之光”合作。当然,最好是0:10。
不可否认,随着越来越多有能力开发军用装备的台企考虑到大陆市场的利润而逐渐远离台湾军方,后者仅有的那么一丝“国造”的幻想也必然会在不远的将来彻底灰飞烟灭。
菜菜,快回三国去
菜菜,快回三国去
人家是打算先搞起来,然后就有特别经费了,然后就安排亲戚及马仔,然后就可以快乐的吃公帑了。
你这说的是海峡哪一边
谁敢反对蔡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笑)
弄来弄去,还是F35,而且现在干爹还不一定敢给!起码得大陆这边四代烂大街以后的事儿
小菜菜 满赛  最少要超过F35欧
合作个屁,蹬鼻子上脸
难道菜菜也是深海?
还是等研究出来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