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汉族将领为什么突然就断档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6:28:38
      唐朝前期有许多不错的汉族将领(包括早已汉化的鲜卑人),但是到了裴行俭之后怎么突然就没了,大量的地方军事长官都成了胡人,郭子仪是出了乱子之后才成长起来的;与之相反的是西汉,从开国的那群将领到周亚夫,再到李广、卫青、霍去病、常惠、赵充国、陈汤基本上每个时期都有靠得住的汉族将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唐朝前期有许多不错的汉族将领(包括早已汉化的鲜卑人),但是到了裴行俭之后怎么突然就没了,大量的地方军事长官都成了胡人,郭子仪是出了乱子之后才成长起来的;与之相反的是西汉,从开国的那群将领到周亚夫,再到李广、卫青、霍去病、常惠、赵充国、陈汤基本上每个时期都有靠得住的汉族将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汉朝时候中国对周边有明显的军事技术优势,因此即使分裂后的三国仍然可以对周边碾压。从两晋到唐朝,技术优势消失,因此辽金可以与两宋分庭。
李隆基好胡风,爱胡人,以其憨直,又不同朝士关联,一身富贵唯系于天子一人故。
压制门阀的结果之一,汉族将领大多出自陇西军事贵族......武则天开始压制陇西军事贵族......

badguy2000 发表于 2016-2-19 09:14
汉朝时候中国对周边有明显的军事技术优势,因此即使分裂后的三国仍然可以对周边碾压。从两晋到唐朝,技术优 ...


没有解释楼主的问题

badguy2000 发表于 2016-2-19 09:14
汉朝时候中国对周边有明显的军事技术优势,因此即使分裂后的三国仍然可以对周边碾压。从两晋到唐朝,技术优 ...


没有解释楼主的问题

badguy2000 发表于 2016-2-19 09:14
汉朝时候中国对周边有明显的军事技术优势,因此即使分裂后的三国仍然可以对周边碾压。从两晋到唐朝,技术优 ...


技术优势消失,不影响汉族将领出现啊,兵总是要人带的,裴行俭之后到安史之乱,貌似没出现过能独挡一面的汉人将领了。。。。
badguy2000 发表于 2016-2-19 09:14
汉朝时候中国对周边有明显的军事技术优势,因此即使分裂后的三国仍然可以对周边碾压。从两晋到唐朝,技术优 ...


技术优势消失,不影响汉族将领出现啊,兵总是要人带的,裴行俭之后到安史之乱,貌似没出现过能独挡一面的汉人将领了。。。。
朱温战功也很好
丘八在任何时代都是次一等的选择


“突然”?天宝年间也还有啊!比如被李林甫害死的王忠嗣,曾任河西四镇节度使。他们家至少两代为将,正是汉人。

“突然”?天宝年间也还有啊!比如被李林甫害死的王忠嗣,曾任河西四镇节度使。他们家至少两代为将,正是汉人。


1,朝廷重用没有派系的胡人,因为朝廷认为胡人和朝廷的贵族以及派系关系不大,可以唯皇帝所用。2,民间则是全民信佛,给信傻了。。。。

1,朝廷重用没有派系的胡人,因为朝廷认为胡人和朝廷的贵族以及派系关系不大,可以唯皇帝所用。2,民间则是全民信佛,给信傻了。。。。
技术优势消失,不影响汉族将领出现啊,兵总是要人带的,裴行俭之后就到安史之乱,貌似没出现过能独挡一面 ...

唐明皇认为胡将没有人脉,只能忠于皇上,不会造反。结果出来个安禄山,狠狠的打了一把脸。
leo5889 发表于 2016-2-19 09:17
压制门阀的结果之一,汉族将领大多出自陇西军事贵族......武则天开始压制陇西军事贵族......
有一种观点是胡人只能出将不能入相,那些科举成长起来的文官集团,为了防止有战功的汉族官员威胁自己的利益,就千方百计的提拔胡人。。。。。。。。。
21moons 发表于 2016-2-19 09:22
丘八在任何时代都是次一等的选择
为啥班超同学放着公务员的铁饭碗不端,带着30几个人跑到西域作死去了。。。。。
府兵制的逐步衰变和内附胡人部落日益充当唐王朝主力是唐王朝大战略的必然产物,将领血统的转变只是冰山一角
李靖、苏定方、侯君集、徐世责、薛仁贵、裴行俭、李道宗、刘仁轨、王方翼、王玄策、李晟、郭子仪、韦皋、王忠嗣、李愬、高骈、张仲武、、、、、、、、怎么到了楼主这唐朝就没有了汉族名将?
3,4楼都说到了。还有一个说法:李林浦为了防止汉人出将入相与之争权,刻意压制汉族将领,并以胡将不会有做皇帝的野心为借口劝玄宗多用胡将。
王忠嗣、封常清、郭子仪、李晟、马燧、浑碱、韦皋、李愬、张仪朝。
有一种观点是胡人只能出将不能入相,那些科举成长起来的文官集团,为了防止有战功的汉族官员威胁自己的利 ...
有这个也不全是.....关陇集团可是连皇帝都能甩脸色的利益集团,就算是文官体系也是他们深度掌控,但是关陇集团反对武则天称帝,武则天任用酷吏打压,关陇系整体失势...


没有啊!唐初的军神李靖,大牛苏定方,薛仁贵,刘仁轨,后来的王忠嗣,李晟,张义潮,张中武,颜庆复很多很多都是汉族的。

而且就李靖、苏定方就可以直接碾压后面的将领。

没有啊!唐初的军神李靖,大牛苏定方,薛仁贵,刘仁轨,后来的王忠嗣,李晟,张义潮,张中武,颜庆复很多很多都是汉族的。

而且就李靖、苏定方就可以直接碾压后面的将领。
leo5889 发表于 2016-2-19 09:17
压制门阀的结果之一,汉族将领大多出自陇西军事贵族......武则天开始压制陇西军事贵族......
内地承平日久军人地位下降也是一大因素,玄宗时皇帝亲军的称呼“侍官”都成了骂人的话,就象前些年某些城市垃圾骂人“农民”一样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6-2-19 09:30
李靖、苏定方、侯君集、徐世责、薛仁贵、裴行俭、李道宗、刘仁轨、王方翼、王玄策、李晟、郭子仪、韦皋、王 ...
我也觉得楼主的说法有点不够严谨,什么叫“突然”呢?明明安史之乱之前还有不少人,我上面也提了王忠嗣。
pec001 发表于 2016-2-19 09:35
我也觉得楼主的说法有点不够严谨,什么叫“突然”呢?明明安史之乱之前还有不少人,我上面也提了王忠嗣。
安史之乱后汉族名将也很多啊,比如郭子仪等人,楼主说的不严谨!
李晟
李愬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6-2-19 09:30
李靖、苏定方、侯君集、徐世责、薛仁贵、裴行俭、李道宗、刘仁轨、王方翼、王玄策、李晟、郭子仪、韦皋、王 ...
就能力武功而言光是李靖、苏定方就能直接碾压唐代所有胡人将领。
pec001 发表于 2016-2-19 09:35
我也觉得楼主的说法有点不够严谨,什么叫“突然”呢?明明安史之乱之前还有不少人,我上面也提了王忠嗣。
国家正需要人的时候唐军一溃千里。。。。。。。。,没有能独挡一面的汉族将领站出来。。。。
安史中的封常青,李嗣业,张巡,郭子仪难道不堪为将??
aurola 发表于 2016-2-19 09:18
没有解释楼主的问题
武则天屠杀了陇西军事贵族集团以及女人掌权不重视尚武造成的
风个一 发表于 2016-2-19 09:35
内地承平日久军人地位下降也是一大因素,玄宗时皇帝亲军的称呼“侍官”都成了骂人的话,就象前些年某些城 ...

这个两汉都没出现过啊,陈汤,班超按现在说法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不仅不以从军为耻,反而以在边地作死为荣。。。。
这个两汉都没出现过啊,陈汤,班超按现在说法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不仅不以从军为耻,反而以在边 ...
这得是宋朝作孽了
儒家自古就有君子六艺的说法,贵族文武双全的很普遍,不是后来的高大上。平民也差不多的
武则天屠杀了陇西军事贵族集团以及女人掌权不重视尚武造成的
女性掌权怎么就不好了?
说得好像女性不配掌握国家命运似的
Nikki暖暖 发表于 2016-2-19 09:55
女性掌权怎么就不好了?
说得好像女性不配掌握国家命运似的
现代女性掌权不无不可,但是古代冷兵器时代,需要的威猛尚武,女性掌权自然有些问题。但凡女主时代在中国基本都是祸国殃民的。
郭子仪不算么?
不吃伊利加多宝 发表于 2016-2-19 09:24
有一种观点是胡人只能出将不能入相,那些科举成长起来的文官集团,为了防止有战功的汉族官员威胁自己的利 ...

长孙无忌,宇文士及,豆卢钦望,浑瑊。
王忠嗣、封常清、郭子仪、李晟、马燧、浑碱、韦皋、李愬、张仪朝。
赞成,美中不足,浑瑊是突厥浑部的,他不是汉族将领。
不吃伊利加多宝 发表于 2016-2-19 09:46
这个两汉都没出现过啊,陈汤,班超按现在说法都是知识分子,他们不仅不以从军为耻,反而以在边 ...
儒家提倡的可是君子六艺啊,射御都是都是武这方面的。
不吃伊利加多宝 发表于 2016-2-19 09:42
国家正需要人的时候唐军一溃千里。。。。。。。。,没有能独挡一面的汉族将领站出来。。。。
封常清、郭子仪……所以,楼主你这个“突然”实在有点奇怪啊!总不能说人家没成功的抵挡安禄山攻取关中,就说人家不是汉人吧
老的都被武则天断送了,新的没来得及成长有些也被断送了。
平定四方后就坐江山享福,打仗这种事就请胡人干,最后下人造反
汉人一直都是这样“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因为汉人承平日久之后,内地汉人不愿意当兵了。就招募大量胡人当兵,直至胡兵取代汉兵,充斥边疆。而边地才是出名将的地方,胡兵既然取代汉兵,汉人名将怎么可能不被胡人将军取代。
东风强劲 发表于 2016-2-19 09:36
安史之乱后汉族名将也很多啊,比如郭子仪等人,楼主说的不严谨!
我觉得楼主只是凭印象得出的结论,多少有悖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