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给那些对中国乡村不了解的同志 上海姑娘所逃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1 10:29:37


上海姑娘所逃离的,是我每天赖以生存的日常

2016-02-11 魏春亮 再深一点

大家新年好哇~大过年的,每天都看你们发朋友圈过春节,作为一枚推送狗,小小琪的心都在滴血T T

所以,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转载,我自豪!以下内容经作者魏春亮授权后发布。【亮见(ID:liangjian0624)】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某上海女陪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看到了第一顿饭后悔了,决定和男友分手并立即回上海。此事在网上犹如打翻五味瓶,引发吐槽无数。


微信截图,我就不贴了,楼主注


这就是那顿饭。


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是:分!姑娘,坚决分,就算有再多的人骂你鄙视你,都不用理会他们,没有人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你继续忍受你受不了的苦,你有权利追求你所向往且觉得舒适的生活方式。

只是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看到这个新闻,心里五味杂陈。我想到了今天我的晚饭,就是下面这张:




毫无卖相,也并不十分美味。里面有海带、木耳、黄花菜,还有一点点肉丝,这是中午来客人剩下的几个菜放在一起的,晚上母亲热了一下,就着一个馒头,这就是我的晚餐。这样的菜并不寒酸,谁家没有吃过剩菜?可如果把图片调一调,不比新闻里的菜好看许多:




我相信,新闻里那顿饭,肯定不是他们平日里的饭食。新闻里男主角的父母,听说女子带了个上海的女朋友回家过年,肯定是倾尽所能准备了这么一桌子菜,上海姑娘所害怕的这一顿晚饭,却是他们平日里无法企及的盛宴。不怪这个姑娘不近人情没修养,她只是第一次目睹了中国最真实的境况;她只是第一次发现,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异之中。也许只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把她吓坏了。

我不知道新闻里的江西农村是什么样子,我所拥有的经验只局限于安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小村庄的真实的物质生活。

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在想,把上海姑娘吓住的,可能不仅仅只是一顿饭,而是和这顿饭相配套的一切:破败的房屋,试图说普通话却露出蹩脚乡音的父母,无法忍受的卫生条件……但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厕所!我不知道男方村子里的厕所是什么样的,但我看到这个新闻后,去拍了我们家的厕所:


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我们的厕所,只有一个,男女共用。每次去上厕所都小心翼翼,如果里面有人,听到脚步就咳嗽一声,来人就知道里面有人了。外面还有一个化粪池,而且就在门口。我们这边每一家一户门口都是这样的。


这是厕所内部,一个蹲坑,三面全是砖。狭小阴暗潮湿,还有味道。看到那个罐子了吗?那是我们晚上上厕所时用的。农村人家里都没有厕所,冬天晚上冷,就把这个东西拎到屋子里,早上拎出去。

原谅我让你感到不适,我不是恶趣味,只是想让你们知道,这就是我们这边真实的中国农村生活。当城里人习惯了抽水马桶的时候,我们安徽北部的大部分农村人每天在用的就是这种厕所。

看到一篇评论此事的文章说,作者为了体面地待会朋友回家,准备了10年。盖了新房,添置了家居,重盖了厕所,砌了洗澡间,装了热水器,才有勇气带女朋友回家。看到我们这里的厕所卫生条件,我能深深地体会他的顾虑。


再说回那顿饭,斑驳的木板桌上隐藏着可疑的污渍,不锈钢菜盆显得笨拙,七长八短颜色不一的筷子让强迫症患者尴尬无比。然而,我们的生活也比这个好不到哪里去。



这是我们的厨房,虽然贴上了锃亮洁白的瓷砖,但还是古老的样式。虽然也配了煤气灶,但是家里人炒菜做饭,大部分时候还是用的这种土锅。


烧的是豆秸,火在灶中燃烧,灰烬落在下面,如果用烧火棍用力一戳,灰就可能会从洞口扬出来。


今天中午来客人时,我做的菜。


这就是豆秸,黄豆豆粒打下来之后剩下的秸秆,用来烧锅特别好。小时候放学后,我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一边烧锅一边看书的。后来去城市里上学和工作,我有时候会自己做饭,都是因为从小烧锅看母亲和姐姐做饭学会的。去年我第一次和朋友去逛了宜家,看到一间间整体厨卫时,自来水管和抽油烟机都让我无比地羡慕。朋友很不理解,他不知道我曾经在夏天烧锅时,忍受过多少油烟和灰尘,不知道我汗湿过多少衣服。


从上海姑娘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她前男友的家里的灯有多黑。我从小就是在这种灯光下长大的,15瓦,昏黄如豆,还发热。即使如此,每当看电视时,父母也不舍得让它亮着,怕费电。

我们这边的农村人,挣钱太难,所以任何东西都不舍得浪费哪怕一丁点。一把凳子,能修修补补用上十几年;一把菜刀,就算钝得很难切动,也不舍得换一把。有一次,父亲怕接线板上的指示灯费电,我给他计算了一年也用不到一两度电之后,他还是没事就把指示灯给关了。穷了一辈子,穷怕了。

前几天,我在网上给父母买了一台冰箱。不出所料,父母第一担心的事情还是电费:“买啥买啊,一直插着,你知道一年要浪费多少电啊!”最后拗不过我,还是买回了家。


在我说不能经常拔掉插头,否则容易把冰箱弄坏之后,父亲才同意将冰箱一直插着电。但他还是不相信冰箱上写着的24小时用0.49度电的说法,他说,一天至少得用5度电。这让他心疼。


昨天下午,我们村里还发生了一件事。村里的干部为了给我们村子修路,趁过年大家都在,召集村民兑钱。


这就是开会的现场,人们三三两两,或站或蹲,七嘴八舌讨论起谁该兑多少钱。

还是先说说我们村的交通状况。我们村离最近的马路要走半个小时,而最近几年,当周边的村子都已经修上了水泥路时,我们村仍然是土路。现在路上还铺了石子,在以前,完全是泥土,一下雨泥泞不堪。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村头

村里

要修路,政府出一部分钱,但村子里同样要出,村民们一家家都要掏钱。村干部为了让行动更迅速,在去年选了10个代表,总共拿出了14万存到银行里,等路修好后,把全村的钱一家家收齐,再退还给这10个代表。但眼看正月十五之后就要动工,却还是差4万块钱。昨天下午的这个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从穷怕了的农民手里拿钱,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之前拿过钱的代表,总不能再让人家套腰包。但让其他人拿钱,也都是你推我我推他。本来已经答应给5000块的,因为大家要求他堂哥也出5000,最后变成两个人一起给5000;有人要求去年的代表再拿5000,而惹出一顿气的。经过了长时间的商量和妥协,最后,还是几个年轻人把钱凑齐了。


这是我们村今年最重大的事情了,听村干部说,正月十五之后就开始开工了,下回再回家过年,水泥路就铺到家门口了。而每年大队申请的修路修桥计划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抓住这次机会,我们村的路永远也修不好。

新闻里上海姑娘的叙述中,她下了火车,转了一次车,还搭了类似于拖拉机一样的车,颠得她晕车。而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人祖祖辈辈无法逃避的最常见的生活方式。


而行驶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的,大多还是这种电动三轮车。农忙时用来拉麦子,平时用来做代步工具上集买东西。但冬天风大,骑着这种车子上路,冷风刺骨,却已经比自行车好太多了。




记得阎连科在《我与父辈》中写过知青派饭的事情,母亲和姐姐要淘麦磨面,等待知青来家隆重吃饭。知青来他们家必须要求顿顿细粮白面,而这些却是阎连科他们一家在春节和其他几个节日才能吃得上的。阎连科说:
“直到今天,对于知青我都没有如许多人说的那样,感到是因为他们,把文明带到了乡村;是因为他们在乡村的出现,才使农村感受到了城市的文明和文化。于我最为突出的感受,就是因为他们的出现,证明了城乡的不平等差距远远大于人们以为的存在,远远不只是一般的乡村对都市的向往与羡慕,还有他们来自娘胎里的对农民和乡村的一种鄙视。”

话虽然说的十分愤慨,但在这个新闻里,我感受到了同样的不平等的差距的存在。也许,以前我们看到了太多巨大的差异,但直到这个上海姑娘的出现,才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将这种差异放大。在上海姑娘的映照下,我看到了我的父老乡亲的生活在城市主导一切的文化中是多么的边缘化,处境是多么的难堪。上海姑娘所逃离的,是我的父老乡亲每天赖以生存的日常。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当北上广摩天大楼此起彼伏,商场琳琅满目时,广大农村地区即使暂时脱离了赤贫,却和城市产生着越来越大的鸿沟。不论是GDP统计数字,还是电视上歌舞升平的景象,都要么掩盖要么刻意回避了这种差距。当人们在赞颂农民淳朴和农村安逸,当人们在同情农村贫困和遗憾乡土不保时,实实在在的尴尬被忽略了。人们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到,那一桌子卖相难看的菜,那颠簸难忍的道路上扬起的灰尘,那亿万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竟要面临着如此被嫌弃的尴尬。

PS:我们村至今没有网络,这篇文章还是我用流量来编辑的。

作者简介:魏春亮,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前娱乐记者,个人原创公众号亮见(ID:liangjian0624)


=================================================================================================

华丽分割线




楼主综合评论


赵家 发表于 2016-2-12 10:59
你们就拿着这个走向星辰大海?


是的,你知道吗,你现在能过得那么优雅而时尚,是数以亿计的农村人,贡献了几代人的青春,流动到东南沿海的工厂去贡献出来的。

中国改开成为世界工厂靠的是什么,情况很复杂,但起家靠的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这是各方学派都可以形成一致意见的。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所谓的廉价劳动力,也可以近似的理解是人口红利的一部分。

而且头两批打工流动人口,都是70,80初,当时还没有留守问题一说,也没有网络等可以廉价获取休息的手段,这两代打工人就是秉承中国农民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把祖祖辈辈垦荒的劲头,用到了各个工厂,他们没有后来农民工的迷惘,也没有凤凰网反复炒作的女工性权利,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其他社会问题,他们就是会呼吸的机器人,在流水线上拼命,因为回到老家,就是穷死,饿死,一家男女共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孩子生下来只能和狗一起玩这样的现实,为了改变,他们宁愿在大城市拼,闯,为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农家本分,老人有善终,小孩有未来,有个像样的房子什么的。

他们已经或正在老去,家里也有不是贫民窟那样的房子了,很多人已经回乡看着自己的孩子再度到他们曾经奉献的地方,又的能理解父辈的辛酸,但也只是重复这个过程,更多的希望在城里扎根,毕竟他们比起父辈更有文化,但即便梦想达成,也不过是在火车站向双亲长跪,你懂的。

在农村的中国人牺牲了自己,成就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G2,成为中国梦,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懂吗!

他们不会上网,也不会在网络上,甚至是微信朋友圈吐露他们的心迹。

我是纯正的城里人,我从出生一直到工作,从来没有到过县城,更不要说是镇,乡,屯。直到我做了扶贫的指导员。

我觉得我有责任代表他们说说心里话。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能够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城里人都应该对农家人表现出敬意,

THEY  DESERVE  IT!

这是他们应得的,即便他们从来没这么想过!即便你对他们表达了,十之八九,不分东西南北,老乡们只是给你个憨憨的笑脸。

我是经常处理婚姻案件的,我从来没有说该分不该分,这是人的自由意志,

只是,

作为充分享受的了中国二元城乡结构和人口红利过上了比美国人民都牛掰的现代生活的上海妹,为什么不懂得尊重农村人,为什么没有情商的任性而为,伸腿就来,电话就走,你们考虑过乡亲们的感受吗。

重点不是离分,而是尊重,懂了吗!

上海姑娘所逃离的,是我每天赖以生存的日常

2016-02-11 魏春亮 再深一点

大家新年好哇~大过年的,每天都看你们发朋友圈过春节,作为一枚推送狗,小小琪的心都在滴血T T

所以,我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转载,我自豪!以下内容经作者魏春亮授权后发布。【亮见(ID:liangjian0624)】

最近看到一个新闻,某上海女陪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看到了第一顿饭后悔了,决定和男友分手并立即回上海。此事在网上犹如打翻五味瓶,引发吐槽无数。


微信截图,我就不贴了,楼主注


这就是那顿饭。

1.jpg (298.79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6 上传


看到这个新闻,我第一反应是:分!姑娘,坚决分,就算有再多的人骂你鄙视你,都不用理会他们,没有人有资格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要求你继续忍受你受不了的苦,你有权利追求你所向往且觉得舒适的生活方式。

只是作为一名农民的儿子,看到这个新闻,心里五味杂陈。我想到了今天我的晚饭,就是下面这张:

2.jpg (468.85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7 上传




毫无卖相,也并不十分美味。里面有海带、木耳、黄花菜,还有一点点肉丝,这是中午来客人剩下的几个菜放在一起的,晚上母亲热了一下,就着一个馒头,这就是我的晚餐。这样的菜并不寒酸,谁家没有吃过剩菜?可如果把图片调一调,不比新闻里的菜好看许多:

3.jpg (320.71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7 上传




我相信,新闻里那顿饭,肯定不是他们平日里的饭食。新闻里男主角的父母,听说女子带了个上海的女朋友回家过年,肯定是倾尽所能准备了这么一桌子菜,上海姑娘所害怕的这一顿晚饭,却是他们平日里无法企及的盛宴。不怪这个姑娘不近人情没修养,她只是第一次目睹了中国最真实的境况;她只是第一次发现,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异之中。也许只是这种巨大的差异把她吓坏了。

我不知道新闻里的江西农村是什么样子,我所拥有的经验只局限于安徽北部的一个小村庄,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小村庄的真实的物质生活。

看到这个新闻时,我在想,把上海姑娘吓住的,可能不仅仅只是一顿饭,而是和这顿饭相配套的一切:破败的房屋,试图说普通话却露出蹩脚乡音的父母,无法忍受的卫生条件……但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厕所!我不知道男方村子里的厕所是什么样的,但我看到这个新闻后,去拍了我们家的厕所:

4.jpg (475.39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7 上传


你没有看错,这就是我们的厕所,只有一个,男女共用。每次去上厕所都小心翼翼,如果里面有人,听到脚步就咳嗽一声,来人就知道里面有人了。外面还有一个化粪池,而且就在门口。我们这边每一家一户门口都是这样的。

5.jpg (557.36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7 上传


这是厕所内部,一个蹲坑,三面全是砖。狭小阴暗潮湿,还有味道。看到那个罐子了吗?那是我们晚上上厕所时用的。农村人家里都没有厕所,冬天晚上冷,就把这个东西拎到屋子里,早上拎出去。

原谅我让你感到不适,我不是恶趣味,只是想让你们知道,这就是我们这边真实的中国农村生活。当城里人习惯了抽水马桶的时候,我们安徽北部的大部分农村人每天在用的就是这种厕所。

看到一篇评论此事的文章说,作者为了体面地待会朋友回家,准备了10年。盖了新房,添置了家居,重盖了厕所,砌了洗澡间,装了热水器,才有勇气带女朋友回家。看到我们这里的厕所卫生条件,我能深深地体会他的顾虑。


再说回那顿饭,斑驳的木板桌上隐藏着可疑的污渍,不锈钢菜盆显得笨拙,七长八短颜色不一的筷子让强迫症患者尴尬无比。然而,我们的生活也比这个好不到哪里去。

6.jpg (344.42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7 上传



这是我们的厨房,虽然贴上了锃亮洁白的瓷砖,但还是古老的样式。虽然也配了煤气灶,但是家里人炒菜做饭,大部分时候还是用的这种土锅。

7.jpg (307.78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7 上传


烧的是豆秸,火在灶中燃烧,灰烬落在下面,如果用烧火棍用力一戳,灰就可能会从洞口扬出来。

8.jpg (430.25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8 上传


今天中午来客人时,我做的菜。

9.jpg (573.11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8 上传


这就是豆秸,黄豆豆粒打下来之后剩下的秸秆,用来烧锅特别好。小时候放学后,我就是在这样的地方一边烧锅一边看书的。后来去城市里上学和工作,我有时候会自己做饭,都是因为从小烧锅看母亲和姐姐做饭学会的。去年我第一次和朋友去逛了宜家,看到一间间整体厨卫时,自来水管和抽油烟机都让我无比地羡慕。朋友很不理解,他不知道我曾经在夏天烧锅时,忍受过多少油烟和灰尘,不知道我汗湿过多少衣服。


从上海姑娘的照片可以看出来,她前男友的家里的灯有多黑。我从小就是在这种灯光下长大的,15瓦,昏黄如豆,还发热。即使如此,每当看电视时,父母也不舍得让它亮着,怕费电。

我们这边的农村人,挣钱太难,所以任何东西都不舍得浪费哪怕一丁点。一把凳子,能修修补补用上十几年;一把菜刀,就算钝得很难切动,也不舍得换一把。有一次,父亲怕接线板上的指示灯费电,我给他计算了一年也用不到一两度电之后,他还是没事就把指示灯给关了。穷了一辈子,穷怕了。

前几天,我在网上给父母买了一台冰箱。不出所料,父母第一担心的事情还是电费:“买啥买啊,一直插着,你知道一年要浪费多少电啊!”最后拗不过我,还是买回了家。

10.jpg (229.45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8 上传


在我说不能经常拔掉插头,否则容易把冰箱弄坏之后,父亲才同意将冰箱一直插着电。但他还是不相信冰箱上写着的24小时用0.49度电的说法,他说,一天至少得用5度电。这让他心疼。


昨天下午,我们村里还发生了一件事。村里的干部为了给我们村子修路,趁过年大家都在,召集村民兑钱。

11.jpg (416.93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8 上传


这就是开会的现场,人们三三两两,或站或蹲,七嘴八舌讨论起谁该兑多少钱。

还是先说说我们村的交通状况。我们村离最近的马路要走半个小时,而最近几年,当周边的村子都已经修上了水泥路时,我们村仍然是土路。现在路上还铺了石子,在以前,完全是泥土,一下雨泥泞不堪。祖祖辈辈,都是如此。

12.jpg (580.89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8 上传


村头

13.jpg (603.3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8 上传


村里

要修路,政府出一部分钱,但村子里同样要出,村民们一家家都要掏钱。村干部为了让行动更迅速,在去年选了10个代表,总共拿出了14万存到银行里,等路修好后,把全村的钱一家家收齐,再退还给这10个代表。但眼看正月十五之后就要动工,却还是差4万块钱。昨天下午的这个会,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从穷怕了的农民手里拿钱,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之前拿过钱的代表,总不能再让人家套腰包。但让其他人拿钱,也都是你推我我推他。本来已经答应给5000块的,因为大家要求他堂哥也出5000,最后变成两个人一起给5000;有人要求去年的代表再拿5000,而惹出一顿气的。经过了长时间的商量和妥协,最后,还是几个年轻人把钱凑齐了。

14.jpg (466.27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9 上传


这是我们村今年最重大的事情了,听村干部说,正月十五之后就开始开工了,下回再回家过年,水泥路就铺到家门口了。而每年大队申请的修路修桥计划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抓住这次机会,我们村的路永远也修不好。

新闻里上海姑娘的叙述中,她下了火车,转了一次车,还搭了类似于拖拉机一样的车,颠得她晕车。而这些,都是我们村里的人祖祖辈辈无法逃避的最常见的生活方式。

15.jpg (417.63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9 上传


而行驶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的,大多还是这种电动三轮车。农忙时用来拉麦子,平时用来做代步工具上集买东西。但冬天风大,骑着这种车子上路,冷风刺骨,却已经比自行车好太多了。

16.jpg (428.23 KB, 下载次数: 1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6-2-12 00:49 上传




记得阎连科在《我与父辈》中写过知青派饭的事情,母亲和姐姐要淘麦磨面,等待知青来家隆重吃饭。知青来他们家必须要求顿顿细粮白面,而这些却是阎连科他们一家在春节和其他几个节日才能吃得上的。阎连科说:
“直到今天,对于知青我都没有如许多人说的那样,感到是因为他们,把文明带到了乡村;是因为他们在乡村的出现,才使农村感受到了城市的文明和文化。于我最为突出的感受,就是因为他们的出现,证明了城乡的不平等差距远远大于人们以为的存在,远远不只是一般的乡村对都市的向往与羡慕,还有他们来自娘胎里的对农民和乡村的一种鄙视。”

话虽然说的十分愤慨,但在这个新闻里,我感受到了同样的不平等的差距的存在。也许,以前我们看到了太多巨大的差异,但直到这个上海姑娘的出现,才以一种戏剧化的方式将这种差异放大。在上海姑娘的映照下,我看到了我的父老乡亲的生活在城市主导一切的文化中是多么的边缘化,处境是多么的难堪。上海姑娘所逃离的,是我的父老乡亲每天赖以生存的日常。

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中,当北上广摩天大楼此起彼伏,商场琳琅满目时,广大农村地区即使暂时脱离了赤贫,却和城市产生着越来越大的鸿沟。不论是GDP统计数字,还是电视上歌舞升平的景象,都要么掩盖要么刻意回避了这种差距。当人们在赞颂农民淳朴和农村安逸,当人们在同情农村贫困和遗憾乡土不保时,实实在在的尴尬被忽略了。人们看不到也不愿意看到,那一桌子卖相难看的菜,那颠簸难忍的道路上扬起的灰尘,那亿万中国农民的日常生活,竟要面临着如此被嫌弃的尴尬。

PS:我们村至今没有网络,这篇文章还是我用流量来编辑的。

作者简介:魏春亮,新概念一等奖获得者,前娱乐记者,个人原创公众号亮见(ID:liangjian0624)


=================================================================================================

华丽分割线




楼主综合评论


赵家 发表于 2016-2-12 10:59
你们就拿着这个走向星辰大海?


是的,你知道吗,你现在能过得那么优雅而时尚,是数以亿计的农村人,贡献了几代人的青春,流动到东南沿海的工厂去贡献出来的。

中国改开成为世界工厂靠的是什么,情况很复杂,但起家靠的是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的出口加工,这是各方学派都可以形成一致意见的。

这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所谓的廉价劳动力,也可以近似的理解是人口红利的一部分。

而且头两批打工流动人口,都是70,80初,当时还没有留守问题一说,也没有网络等可以廉价获取休息的手段,这两代打工人就是秉承中国农民特有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把祖祖辈辈垦荒的劲头,用到了各个工厂,他们没有后来农民工的迷惘,也没有凤凰网反复炒作的女工性权利,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思考其他社会问题,他们就是会呼吸的机器人,在流水线上拼命,因为回到老家,就是穷死,饿死,一家男女共穿一条裤子,谁出门谁穿,孩子生下来只能和狗一起玩这样的现实,为了改变,他们宁愿在大城市拼,闯,为的是中国几千年的农家本分,老人有善终,小孩有未来,有个像样的房子什么的。

他们已经或正在老去,家里也有不是贫民窟那样的房子了,很多人已经回乡看着自己的孩子再度到他们曾经奉献的地方,又的能理解父辈的辛酸,但也只是重复这个过程,更多的希望在城里扎根,毕竟他们比起父辈更有文化,但即便梦想达成,也不过是在火车站向双亲长跪,你懂的。

在农村的中国人牺牲了自己,成就了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G2,成为中国梦,成为一带一路的核心,懂吗!

他们不会上网,也不会在网络上,甚至是微信朋友圈吐露他们的心迹。

我是纯正的城里人,我从出生一直到工作,从来没有到过县城,更不要说是镇,乡,屯。直到我做了扶贫的指导员。

我觉得我有责任代表他们说说心里话。

我觉得我们每一个能够享受现代化生活的城里人都应该对农家人表现出敬意,

THEY  DESERVE  IT!

这是他们应得的,即便他们从来没这么想过!即便你对他们表达了,十之八九,不分东西南北,老乡们只是给你个憨憨的笑脸。

我是经常处理婚姻案件的,我从来没有说该分不该分,这是人的自由意志,

只是,

作为充分享受的了中国二元城乡结构和人口红利过上了比美国人民都牛掰的现代生活的上海妹,为什么不懂得尊重农村人,为什么没有情商的任性而为,伸腿就来,电话就走,你们考虑过乡亲们的感受吗。

重点不是离分,而是尊重,懂了吗!
此文来自我手机的公众号  再深一点  的推送

这里反映的是皖北的农村,希望那些以为农村就是苏锡常或者皖南等富裕地区农村的同志,对我们祖国的国情,特别是基层县乡的国情,有清醒的认识。

另外,瓷砖贴好的干净灶台,砖磊的厕所,比我广西山区还是高大上,新春过后,我会如约让大家见识广西山区的情况。
图片一个也看不到......
这姑娘段子手为什么要选在上海而不是北广?
今天太晚了,明天我把图截了,然后转上来
超级z 发表于 2016-2-12 00:35
这姑娘段子手为什么要选在上海而不是北广?
能力所限吧。
头前一个北京人爆骂外地人的视频不是被人分分钟识破吗。
不是想装啥都能装的来的。
五线城市执法者又感同身受了
zhanght 发表于 2016-2-12 01:01
五线城市执法者又感同身受了
我会照这个格式,贴一遍广西柳州市三江县良口乡的图片,就在春节后,我相信出了珠三角,长三角,这样的情况比比皆是,希望你们要正确认识国情乡情,正面面对我中华幅员辽阔所带来的巨大城乡差异。

还有,不要用马甲,放大号出来
穷不是错,穷也不是最大的问题。穷可以去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过好的生活。
这姑娘段子手为什么要选在上海而不是北广?
娇滴滴的上海姑娘全国知名?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08
穷不是错,穷也不是最大的问题。穷可以去努力改变自己,让自己过好的生活。
我只希望这些能回答某些网友的桌布,碗不洁,筷不齐的“疑问”

对于某几位华北平原地区富裕城乡的同志,扒拉一下键盘就以为全国都一样的想法无疑是十分纯真的,我们也希望尽快努力达成你们的梦想。

但现实需要我们再努力很多很多


人就有阶级阶层性,找门当户对的最合适,差别太大的毕竟是少数。

人就有阶级阶层性,找门当户对的最合适,差别太大的毕竟是少数。
我只希望这些能回答某些网友的桌布,碗不洁,筷不齐的“疑问”

对于某几位华北平原地区富裕城乡的同志 ...
楼主你贴的皖北农村,我完全看不到你说的这种情况。吃剩烧的和那姑娘吃的菜有可比性吗?环境更不要说了。。。。
看到图片了,那个炉灶怎么看不到烟筒啊.......
炉灰怎么清理,侧面有清炉灰的口?
修路集资,村民每户能出5000元已经不错了,有些地方500元都不想出......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17
楼主你贴的皖北农村,我完全看不到你说的这种情况。吃剩烧的和那姑娘吃的菜有可比性吗?环境更不要说了。 ...
这都算好的了,你们很多城市的同志敢下去住一夜,等我把广西山区的搞出来,绝对更难看
hbyzy 发表于 2016-2-12 01:17
看到图片了,那个炉灶怎么看不到烟筒啊.......
炉灰怎么清理,侧面有清炉灰的口?
修路集资,村民每户能 ...
这地方在广西的山区直接从扶贫名单上剔除,精准扶贫的得分应该在85以上
这都算好的了,你们很多城市的同志敢下去住一夜,等我把广西山区的搞出来,绝对更难看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是向往好的生活。说城市富裕地区的网友敢不敢住一夜这样的话毫无意义。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17
楼主你贴的皖北农村,我完全看不到你说的这种情况。吃剩烧的和那姑娘吃的菜有可比性吗?环境更不要说了。 ...
你可能没看我在某些同志为姑娘叫好的帖子里的回复

我经常下乡的一个工作体验,如果农家主人为你凑齐了肉禽鱼,那么在他的眼里,你比乡长都牛逼,不客气的说,习大大突然来,能拿出手的也就那样了。这是广大不富裕农村的现实
这地方在广西的山区直接从扶贫名单上剔除,精准扶贫的得分应该在85以上
扶贫打分不是关键,解决问题需要的是解决山区群众的增产增收,发展经济。
你可能没看我在某些同志为姑娘叫好的帖子里的回复

我经常下乡的一个工作体验,如果农家主人为你凑齐了 ...
我想真这样也许会成为一个问题。上面做调研,群众来招待,增加了负担。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22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是向往好的生活。说城市富裕地区的网友敢不敢住一夜这样的话毫无意义。
我其实驻村也不会在村上住的,我都是4点出发回县城,第二天9点再回去,因为我生活规律早上要上大号,我扛不住的,隔壁公安的兄弟们爽一些,他们乡把敬老院腾了几间出来给指导员住,几个村的都住那,我这个村让我住妇女主任家,她家在公路边,她自己既搞小百货,还批发几个村的汽油,厕所比这个微信的还好,就是她家女孩多,领导慎重考虑,要求回县城住,第二天再来,所有车补给报
我其实驻村也不会在村上住的,我都是4点出发回县城,第二天9点再回去,因为我生活规律早上要上大号,我扛 ...
那当地基层的办事效率太低,这些应该是他们就可以解决的。不需要两套班子办一件事。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24
扶贫打分不是关键,解决问题需要的是解决山区群众的增产增收,发展经济。
你又错了,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讲了,广西去年扶贫出了事,区书记彭清华被大大们找去数了,共产党认真起来,是很可怕的,评分是第一步,然后要张榜公布,群众评议,然后再入户核对,核对完了,这些数据是要送到南宁保存的,

你以为这就完了

接下来,区里面评估完以后,给各市下脱贫时间表,各市县的绩效考核就从每年对比这些评分的边际变量来体现。

就是脱贫的效果精准量化。
你又错了,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讲了,广西去年扶贫出了事,区书记彭清华被大大们找去数了,共产党认真起来 ...
没有能力给山区群众增产增收,这张报表做的再好也就是一张争取贫困县的敲门砖。
看到图片了,那个炉灶怎么看不到烟筒啊.......
炉灰怎么清理,侧面有清炉灰的口?
修路集资,村民每户能 ...
我老家两个月钱刚铺了水泥路,我家前面有一个两米高的直墙,长200米,必须像河堤一样用石头、水泥切起来,只有修通这一段才能修成环村水泥路,需要5万元。最后是受益最大的我和我堂弟各出1.9万,其他10个受益户合计出1.2万。这种事在哪里都一样,连邵阳市委大院内,常委们住的房子的楼道路灯,都凑不出钱修的。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31
那当地基层的办事效率太低,这些应该是他们就可以解决的。不需要两套班子办一件事。


是他们解决的,现在扶贫主力是县各局机关条块分割,各自承包,然后市里面市直机关下来一个协调,其实是闲职,就帮忙跑跑市里的扶贫资金,还有拉拉项目,再为村委交流下外面世界的新思路什么的,这种指导员扶贫的最突出业绩就是融水雨卜的度假村,柳钢集团的指导员牵线搭桥,开发了这个类似九寨沟的地方。

这种美好的工作安排,直到去年柳城马上上百假贫困户曝光,上了CCAV。

然后现在指导员也是精准扶贫运动的劳动力,每个贫困村,第一书记是县直机关的局级干部,指导员再挂一个市里面的,然后县里再抓几个人,组成工作组,配合乡政府,

一家一户的去扫!

然后评分

然后公布

然后审核
整理入电脑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31
那当地基层的办事效率太低,这些应该是他们就可以解决的。不需要两套班子办一件事。


是他们解决的,现在扶贫主力是县各局机关条块分割,各自承包,然后市里面市直机关下来一个协调,其实是闲职,就帮忙跑跑市里的扶贫资金,还有拉拉项目,再为村委交流下外面世界的新思路什么的,这种指导员扶贫的最突出业绩就是融水雨卜的度假村,柳钢集团的指导员牵线搭桥,开发了这个类似九寨沟的地方。

这种美好的工作安排,直到去年柳城马上上百假贫困户曝光,上了CCAV。

然后现在指导员也是精准扶贫运动的劳动力,每个贫困村,第一书记是县直机关的局级干部,指导员再挂一个市里面的,然后县里再抓几个人,组成工作组,配合乡政府,

一家一户的去扫!

然后评分

然后公布

然后审核
整理入电脑
是他们解决的,现在扶贫主力是县各局机关条块分割,各自承包,然后市里面市直机关下来一个协调,其实是闲 ...
做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农村贫困问题实质性解决了吗?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35
没有能力给山区群众增产增收,这张报表做的再好也就是一张争取贫困县的敲门砖。
跟你讲话真累

共产党比你高明就是这样,

怎么扶贫

首先,定义什么是贫,核实清楚了,昭告天下,贫就是这个样子,量化起来是多少数值。

OK,把这个量化的贫放到省级档案库

根据各地的各项条件,规定这个贫,是2年摆脱,还是3年摆脱

然后,你们这帮龟孙,以后每年的工作达不达标,就是看你当年考核的这些条件,与他档案里的贫,比起来,增加改变了多少。

有个很细的评分表

比如,修了多少公里水泥路,建了多少厕所,种了多少茶,笋,销了多少,都有详细的DKP,你每年贡献的DKP不够 , 就用启动问责,从市长到县长都要倒霉的。

这个就是共产党的量化扶贫,懂了吗。
看到图片了,那个炉灶怎么看不到烟筒啊.......
炉灰怎么清理,侧面有清炉灰的口?
修路集资,村民每户能 ...
一个村中还没通水泥路的地方,怎么会有每家都拿出5000的财力?文中说了,村干部采取特殊手段,一些相对手头宽裕的家庭先把钱垫上,然后收到钱了再还他们,这每人5000是另外一部分先垫钱的人
我老家苏北农村,虽然我生长在城区,但逢年过节经常回老家,楼主贴的基本是我们那十到十五年前的样子。江苏和安徽差距还是有的,即使是江苏最贫困的苏北。
呛锅葱 发表于 2016-2-12 00:33
此文来自我手机的公众号  再深一点  的推送

这里反映的是皖北的农村,希望那些以为农村就是苏锡常或者皖 ...
广西山区,百色还是河池?我回老家给你拍一堆来,保证比图上厕所恐怖
不过我想这也和农村的思维有关
有钱买液晶电视、笔记本、冰箱洗衣机等电器,过年买几百一条裤子买两条回家
但就是不愿意整修下厕所,估计是长期习惯了,没啥改进动力
老实说我并不完全同意LZ文中的观点,文中对农民贫困的描述突出了无辜性,掩盖了农村黑暗的另一面
比如那个修路兑钱里面细究起来就挺有意思,绝不仅仅是作者说的穷怕了所以抠门那么简单
对文中的老一辈人,教育水平低和长期闭塞的生活就决定了其固有观念是难以改变的

另外皖北再穷也是平原,来广西喀斯特山区里的农村就知道真正穷是什么样了
当然我并非刻意,但是这类问题其实有很多方面的因素,

RedTide 发表于 2016-2-12 02:52
广西山区,百色还是河池?我回老家给你拍一堆来,保证比图上厕所恐怖
不过我想这也和农村的思维有关
有 ...
这个根本不是穷的问题,是生活习惯问题。三十年前我小时候家里用木马桶也没有脏成这个样子。
gilrandur 发表于 2016-2-12 03:16
这个根本不是穷的问题,是生活习惯问题。三十年前我小时候家里用木马桶也没有脏成这个样子。
客观地说是:在生活可以改善但手上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吃喝拉撒洗的舒适程度被放在最后考虑的那一项上
不是我说你楼主,改革开放解放思想30年了,你们村还是这副样子,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人懒。不怪上海姑娘看不上!一些非洲地区都比这文明啊!
xpaladinz 发表于 2016-2-12 01:22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总是向往好的生活。说城市富裕地区的网友敢不敢住一夜这样的话毫无意义。
所以说门当户对很重要。
虽然中国大部分贫困农村的现实的确如此。
看LZ发的图片,  到处都是水泥房, 很好了.
呛锅葱 发表于 2016-2-12 01:12
我只希望这些能回答某些网友的桌布,碗不洁,筷不齐的“疑问”

对于某几位华北平原地区富裕城乡的同志 ...
别把农村扯进去,我就是农村的,昨天刚从农村过完年回武汉,对于我来说,这桌上的菜跟猪食没区别,请你们别这么埋汰我们农村人行不?
别把农村扯进去,我就是农村的,昨天刚从农村过完年回武汉,对于我来说,这桌上的菜跟猪食没区别,请你们 ...
关键是人不邋遢
我记得CD里许多人是讴歌农村生活的,农村里的房子修的多么漂亮,农村里有点小田,干点副业,前后花果香,屋后树成行,或者XXX搞拆迁,赔了款,日子不要太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