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6号的返回据预定落点不到1公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5:53:58
早上看直播,神舟6号的返回据预定落点不到1公里,想想这是飞船阿,用的是降落伞减速和降落,要是弹道导弹。。。。。。
[em01][em01][em01][em01]
对中国的航天技术充满信心早上看直播,神舟6号的返回据预定落点不到1公里,想想这是飞船阿,用的是降落伞减速和降落,要是弹道导弹。。。。。。
[em01][em01][em01][em01]
对中国的航天技术充满信心
哈哈……用小日本的话来说就是:“这个神州的威胁大大的!!”
我想老美是时候检讨一下TMD和NND的作用了!
愿我天朝: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是一回事吧。。。。。。
好像是10公里吧[em04]
[B]以下是引用[I]binzhou75[/I]在2005-10-18 11:02:00的发言:[/B][BR]好像是10公里吧[em04]

神6是1公里,神5是4.8公里
我们的飞船使用升力再入方式,和弹道的不一样
完全是两回事。
飞船落地除了计算的因素以外,重要的是天气情况吧?
扬子晚报说是9公里
电视里搜救队过半个小时才赶到
没有路的情况下越野车的速度大概也只能走20公里每小时,半个小时赶到大概也就是走9、10公里
所以说9公里的说法比较确切
[B]以下是引用[I]土匪[/I]在2005-10-18 17:42:00的发言:[/B][BR]扬子晚报说是9公里
电视里搜救队过半个小时才赶到
没有路的情况下越野车的速度大概也只能走20公里每小时,半个小时赶到大概也就是走9、10公里
所以说9公里的说法比较确切

扬子晚报也能相信?
它曾经非常肯定的说,神六是15号回地球。
[B]以下是引用[I]土匪[/I]在2005-10-18 17:42:00的发言:[/B][BR]扬子晚报说是9公里
电视里搜救队过半个小时才赶到
没有路的情况下越野车的速度大概也只能走20公里每小时,半个小时赶到大概也就是走9、10公里
所以说9公里的说法比较确切

搜救队伍是在预定着陆区外围,等降落以后才赶到现场的。
不能用赶到时间计算距离的。
神6是1公里,神5是4.8公里
当时新华社是在准确数据尚未算出来的情况下,根据不知从哪儿透露的消息匆匆发的稿。其实最后核实的数字比这略大些。好在不算太大夸张,既然成了一个传奇,官方也懒得更正了。
    但9公里的说法与事实相差也太大了,别听扬子晚报瞎猜。虽然这也算正常值(就算偏离30公里都算正常)。
    这次搜救确实到得相当晚,但绝不是因为落地距离远(这点距离对直升机只是两分钟的事),而是因为夜间着陆不易发现目标,直升机在落点附近盘旋了很久才找到返回舱。这一点以后确实可以设法改进。
[B]以下是引用[I]驭风[/I]在2005-10-21 15:00:00的发言:[/B][BR]    当时新华社是在准确数据尚未算出来的情况下,根据不知从哪儿透露的消息匆匆发的稿。其实最后核实的数字比这略大些。好在不算太大夸张,既然成了一个传奇,官方也懒得更正了。
    但9公里的说法与事实相差也太大了,别听扬子晚报瞎猜。虽然这也算正常值(就算偏离30公里都算正常)。
    这次搜救确实到得相当晚,但绝不是因为落地距离远(这点距离对直升机只是两分钟的事),而是因为夜间着陆不易发现目标,直升机在落点附近盘旋了很久才找到返回舱。这一点以后确实可以设法改进。

驭风兄,有没有最终的数据公开发表?从讲测控中心的一篇文章看,这个精度是指预报落点和真实落点的距离,那么其实是打哪指哪,和一般人理解的精度是2个概念。记得神舟的设计目标是10km量级(这是指哪打哪了),联盟则是30km
[B]以下是引用[I]shh[/I]在2005-10-21 16:32:00的发言:[/B][BR]。
驭风兄,有没有最终的数据公开发表?从讲测控中心的一篇文章看,这个精度是指预报落点和真实落点的距离,那么其实是打哪指哪,和一般人理解的精度是2个概念。

CCTV在对一个专家的访谈中,专家对这个问题做过解释:所谓“理论落点”,是在飞船返回过程中不断修正的。
不过这种比较扫兴的技术说明大概没几个人注意。
据凤凰卫视吴小莉采访当时在搜索现场的人说是差两公里。我想应该还是可靠的。
这个东东和天气的关系大,不过对天气参数的预测,可能是软件技术的提升所致。也算是进步了吧?
相当于10.9环  真的不错
[B]以下是引用[I]shh[/I]在2005-10-21 16:32:00的发言:[/B][BR]。
驭风兄,有没有最终的数据公开发表?从讲测控中心的一篇文章看,这个精度是指预报落点和真实落点的距离,那么其实是打哪指哪,和一般人理解的精度是2个概念。记得神舟的设计目标是10km量级(这是指哪打哪了),联盟则是30km

    SHH兄。据我所知应该是这样的:
    神六上天前就有一个预定的理论落点,着陆场的范围就是以理论落点为中心、南北和东西向各正负多少公里确定的。因此着陆场就是个大约长300多公里、宽170公里的矩形。
    神六上天并变轨进入圆轨道后,重新计算的这个着陆场的范围没变,但角度根据实际情况旋转了一下,成了带一定倾角的矩形。
    神六制动返回前,根据它的实际轨迹,我们已经可以确认出一个长约30公里、宽约18公里的靶区。此时它还没制动,制动时机会对落点精度有很大影响,报纸上披露过制动时机每差一秒,误差会增加9公里。在这个30X18的靶区,如果最终落点距预定落点的误差不超过7公里,就可以认为是“命中靶心”。
    当然这此神六实际落点误差远小于7公里。记得电视上专家当场评了个10.9环的成绩,但他是根据新华社传来的“不到1公里”的初步数据推算的。根据实际落点位置,我觉得差不多可以算个10.7到10.8环的样子。
    当然这么说并不科学,射击成绩全靠手艺,而神六返回受风速等可不确定因素很大影响,跟我们的技术水平没太大关系,在相当程度上要凭运气。所以我认为,7公里之内是“谋事在人”,想再准一点就要“成事在天”了。
    记得转播那天,专家还讲了另一个神话:宇航员必须在返回舱着陆的一刹那手动切断伞绳,否则上千平米的降落伞就会把垂直状态的返回舱拉倒甚至拖着跑。当然如果切早了自然会摔毁。结果害得广大人民群众提心吊胆。其实那天没多少悬念。记得当时着陆区的风速大约在3.4米/秒左右吧,而拉倒返回舱拖着跑一般得要10米/秒以上的风速才会发生。宇航员自然从指挥中心那里了解了当时的风速数据,所以他们用不着慌慌张张地切伞。
多谢驭风兄的信息
贴一些“双子座”飞船返回的精度信息。他们的误差似乎是对于“瞄准点”给出的,和我们现在公布的数据的定义不同. 后期的几个还是很准的。不知我们相对于瞄准点的精度是多少。从SZ5和6落点很近来看,肯定是不错的。设计目标似乎是10公里或者以内

我认为SHH兄估计得差不多。
    考虑到神六是升力再入式返回,轨迹不像弹道式返回那样近乎垂直,所以它精度应该不像弹道导弹那样以圆概率偏差CEP计算的,在纵向的偏差会比横向的大些。正如你贴的双子星座返回落点分布范围图所显示的那样,作为较早使用半升力半弹道式返回方式的飞船,它的落点范围不是个圆,而像条船。
    我估计神六纵向误差可能略大于10KM,而横向误差应该小于10KM。
驳风大哥,你学什么的啊?又搞导弹又搞法律?
[em04]
[B]以下是引用[I]驭风[/I]在2005-10-28 18:57:00的发言:[/B][BR]   我认为SHH兄估计得差不多。
    考虑到神六是升力再入式返回,轨迹不像弹道式返回那样近乎垂直,所以它精度应该不像弹道导弹那样以圆概率偏差CEP计算的,在纵向的偏差会比横向的大些。正如你贴的双子星座返回落点分布范围图所显示的那样,作为较早使用半升力半弹道式返回方式的飞船,它的落点范围不是个圆,而像条船。
    我估计神六纵向误差可能略大于10KM,而横向误差应该小于10KM。

神舟飞船独特的外形和重心,压心布置使飞船在负迎角时能产生正升力,相比之下加加林的返回条件简直可以说是自由落体直接从近地空间掉下来。李颐黎老大给我们做神六返回技术报告时说这次回收出奇的顺利~
还有据他说,第一个看见神六返回的地面搜救人员报告在飞船降落前的瞬间(反冲火箭点火以前),一阵风将本已侧倾的飞船突然吹正了……
<P>什么风这么厉害</P>
其实天气因素在这个问题上也会占到不小的比重。
前面说了这在相当程度上成事在天。
    我个人认为此次神六最大亮点在于轨道的维持。要知道,在长达五天的飞行中,理应并且确实原计划需要做三次轨道维持的,但结果竟然只做了一次!原因是第一次轨道维持有点“太”成功了,以致专家们经过其后的轨道跟踪后一致认为,没有必要再画蛇添足地进行原订的第二和第三次轨道维持,直至飞船返回!
    由此可见我们的飞船轨道控制技术的水平之高,虽然专家和媒体并没有对此大吹特吹,但相信外国的同行一定对此留下了深刻印象。
驭风兄,有没有最终的数据公开发表?从讲测控中心的一篇文章看,这个精度是指预报落点和真实落点的距离,那么其实是打哪指哪,和一般人理解的精度是2个概念。记得神舟的设计目标是10km量级(这是指哪打哪了),联盟则是30km


我倾向于ssh兄的这个看法。即“预报落点”是什么时候报的。如果是发射之前,那就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意思。但如果是根据运行情况,轨道维持情况,返回点火情况变化的,那意义就不太一样了。
我记得好像是根据返回火箭关机,即最后的人为控制完成后的预报落点来比较的(我不知道之后还又没有其他控制)。这其实反映的应该是我们的升力返回技术的可靠性(如果真的如宣称的那么有作用的升力返回的话),还有综合局部天气情况的计算预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