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 (KZ-1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09:37
KZ-11:1000kg@700km  SSO 1000万美元
CZ-11:350kg@700km SSO
KZ-1:430kg@500km  SSO
飞天一号:250kg@500km SSO 700万美元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已进入初样阶段,计划2016年进行首飞。目前,航天科工正在征集首飞载荷。
虽然此次航天科工对外披露的“快舟十一号” 还未与世人见面,但是其航天能力与设计仍然值得期待。
“火箭充分继承了‘快舟一号’的技术特点和成果,运载能力提升5倍,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火箭采用移动方式发射,起飞质量78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吨,主要面向400 公里~1500公里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单星或多星组网发射服务。”梁纪秋表示。
“快舟”系列新型运载火箭与传统火箭相比,在总体设计思想与理念上极大创新,通过系统集成创新,使同等载荷条件下火箭起飞质量大大降低,并通过大量采用通用化、标准化的成熟产品,既保障了可靠性和使用性,又降低了研制成本和产品成本。通过科技创新,起飞质量较同类产品降低约20吨,仅此一项即可直接降低发射成本约1000万。
“快舟家族”又将添新成员,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快舟十一号火箭可实现无依托发射
计划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进行首飞的快舟十一号火箭,“控制成本是主要追求目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工程部部长张镝在论坛期间告诉澎湃新闻说,“在运载能力上,7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该型火箭能够达到1吨。这样一来,我们的目标是,将每公斤的发射费用控制在1万美元以内,这在国际上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作为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初步尝试,2013年和2014年,航天科工分别发射了快舟一号和快舟二号2颗对地观测试验卫星,开创了中国用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的先河。
此次快舟十一号也是固体运载火箭,可实现快速发射,“对于发射场的要求比较低,试图做到无依托发射。”张镝介绍说,如此一来,发射场的费用也能省掉很大一笔,全周期的费用非常低廉。
“商业航天产业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在演讲中说,并给到场嘉宾算了一笔账,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拉动7-14美元的回报。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其中76%为商业航天的产出,全球航天产业带动产生了数万亿美元的收入。

KZ-11:1000kg@700km  SSO 1000万美元
CZ-11:350kg@700km SSO
KZ-1:430kg@500km  SSO
飞天一号:250kg@500km SSO 700万美元


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研制进展顺利,已进入初样阶段,计划2016年进行首飞。目前,航天科工正在征集首飞载荷。
虽然此次航天科工对外披露的“快舟十一号” 还未与世人见面,但是其航天能力与设计仍然值得期待。
“火箭充分继承了‘快舟一号’的技术特点和成果,运载能力提升5倍,能够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火箭采用移动方式发射,起飞质量78吨,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1.5吨,主要面向400 公里~1500公里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卫星单星或多星组网发射服务。”梁纪秋表示。
“快舟”系列新型运载火箭与传统火箭相比,在总体设计思想与理念上极大创新,通过系统集成创新,使同等载荷条件下火箭起飞质量大大降低,并通过大量采用通用化、标准化的成熟产品,既保障了可靠性和使用性,又降低了研制成本和产品成本。通过科技创新,起飞质量较同类产品降低约20吨,仅此一项即可直接降低发射成本约1000万。
“快舟家族”又将添新成员,未来发展潜力无限。
快舟十一号火箭可实现无依托发射
计划在2016年底或2017年初进行首飞的快舟十一号火箭,“控制成本是主要追求目标。”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空间工程部部长张镝在论坛期间告诉澎湃新闻说,“在运载能力上,700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该型火箭能够达到1吨。这样一来,我们的目标是,将每公斤的发射费用控制在1万美元以内,这在国际上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作为在商业航天产业领域的初步尝试,2013年和2014年,航天科工分别发射了快舟一号和快舟二号2颗对地观测试验卫星,开创了中国用固体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卫星的先河。
此次快舟十一号也是固体运载火箭,可实现快速发射,“对于发射场的要求比较低,试图做到无依托发射。”张镝介绍说,如此一来,发射场的费用也能省掉很大一笔,全周期的费用非常低廉。
“商业航天产业蕴含巨大的商业价值。”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董事长高红卫在演讲中说,并给到场嘉宾算了一笔账,商业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可拉动7-14美元的回报。2014年全球航天产业经济总量约3300亿美元,其中76%为商业航天的产出,全球航天产业带动产生了数万亿美元的收入。

2。。。。。
3。。。。。
4。。。。。
个人感觉都有长征11号了
这个火箭数据很好玩...
可惜没人愿意讨论..
晚点我回家,开个头...
在官方数据出来之前,预先分析一下...
支持J8 发表于 2015-12-11 19:34
这个火箭数据很好玩...
可惜没人愿意讨论..
晚点我回家,开个头...
哥们你从事什么行业啊?论文从哪里找的?知网吗?
这个火箭数据很好玩...
可惜没人愿意讨论..
晚点我回家,开个头...

我觉得名称挺好玩的,有较劲的意思。
快舟火箭。
78吨还能移动方式发射?平台是潜艇么……
78吨还能移动方式发射?平台是潜艇么……
和平卫士有铁路发射计划
我觉得名称挺好玩的,有较劲的意思。
等会看完我的文章你就知道快舟十一有多有趣了,一系列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中透露着中国航天的霸气
百臂巨人 发表于 2015-12-11 20:50
78吨还能移动方式发射?平台是潜艇么……
不要求军用,大型半挂都能拉动,我们这里荷载38吨的,拉200吨的沙子在路上跑30迈没问题。
哥们你从事什么行业啊?论文从哪里找的?知网吗?
本业it,我资料来源是知网,万方,维普以及谷歌。抱歉不能给你免费的办法,因为这些办法一旦被公布,基本就失效。
你可以在一些文库中找到一些资料的全文。现在文库上传也有限制,很多文献审核不过
快舟火箭。
这个是最近的新图,还是老图
这个是最近的新图,还是老图
“快舟1号”

你说的文章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0骑着苍蝇飞0 发表于 2015-12-11 22:30
“快舟1号”

你说的文章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
正在写,也许得明天了....
没写完。困死了
先贴第一部分,打个伏笔

首先看新闻
快舟11提到“通过科技创新,起飞质量较同类产品降低约20吨”,这里我们已知快舟11的起飞重量是78吨,那么比他大接近20吨的同类产品将达到96~99吨,这是什么呢?其实指的就是米诺陶4.
米诺陶4是根据美国著名的洲际弹道导弹和平卫士MX改进而来。如果熟知导弹技术的参数,就会知道和平卫士MX是一级88~89t的洲际战略导弹(还有87吨多的数据),射程12000km以上,载荷将是3.6~3.9吨。
这里大家可能会立即提出疑问,原型洲际弹道导弹才88t,改成米诺陶4就变成96吨,土鸡你开什么国际玩笑。关于米诺陶IV的发射质量数据,大家可以自己去查。这里我对这个问题也有研究过。这里闭卷方式给大家说明一下(就是不翻书,靠记忆的值,因为老外的数据来源本身就比较多,数据好多种,只能保证大概准确,但没精确到小数点后,可能四舍五入)
一般和平卫士的数据大致为88t总重,3.6~3.8t载荷,其中第一级推力为220t,第二级推力为122t(高的还有131~136t的数据),第三级推力大概35t(也有31~33t的其他数据)

其中第一级为49t,第二级27t,第三级8吨,加起来一共约84t,这个指标下载荷3.6~3.9t就比较好理解了。但是这个指标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改出一个96t的米诺陶IV指标,因为这意味着固体发动机重量和载荷1.75t之外(近地轨道算),其他付出的结构重量达到至少10~11t。这里面虽然有一个第四集液体发动机存在(大概两种一个是3.2t的基本性一个6.8t推力的加强可选型),但是就是中国70年代技术下,你能想象一个3.2t推力的液体发动机需要1t的自重吗?所以就是四级发动机与燃料4t,加上2t的整流罩(这些数字是估的),至少还有4~5t的重量不知道哪里来的。

带着这个疑问,我又仔细的找了下老外的相关信息。偶然的发现原来和平卫士MX的第一级发动机的信息有两种(美国人都把其叫SR-118发动机),一种型号叫TU903,一种型号叫Castor 120。检索这两款发动机的信息,才发现,所谓220t推力,49t自重,56s燃烧的时间的发动机叫做TU903,而那款Castor 120的发动机,推力只有170t,自重却有53~54t。燃烧时间长达82~85s。

看到这个数据,我有点恍然大悟,原来这里有4t多的差距。这样96t的数据就对上了。米诺陶IV就是快舟11对比的同类产品(重量数据类似的火箭,还有一个91t自重,运载能力奇差的日本艾普斯龙,不过众所周知的原因,大家知道不可能是他拉....等等某些认为日本航天技术就是牛,日本火箭亚洲第一强的兄弟,别误会错意思了,这个众所周知的原因不是指对日本的蔑视的那个意思,是指数学问题啦,如果你的数学老师恰好不是教体育的,就知道91和78之间的值差,比近20差得太远)

故事当然还没结束(扯谈快舟11的前奏没结束)...在我准备关闭有关米诺陶和第一级发动机网页前的那一刻,我瞄了一眼网页中的图,突然看到了米诺陶III这个型号。这个型号其实是米诺陶IV很类似,只是飞行轨道式亚轨道,不入轨,也就是说,米诺陶III和IV的前三级大致一样,都是MX导弹的第一级。然而我突然发现我看到的图中两个发动机第一级略有差异。我突然意识到另外一个超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MX导弹的第一级到底是那个(170t的还是220t的)?

我又返回去,去查两种发动机的历史,看起来TU903的研发年限较早,大概是83~84年首次试验,而Castor 120的首次试验是89年(注:MX的正式服役好像是91年真正算服役),简单查起来TU903发动机的推力信息比较统一,而且百十位数个位数基本都是0(一般按KN不是t算)。然后我发现米诺陶III的发射,大概就一次,用的是TU903发动机,而米诺陶IV用的都是Castor 120发动机。

大家意识到我真正想说的问题没有?那就是:哪来的这么多Castor 120发动机?

和平卫士导弹官方数据都是220t推力重量49t的第一级发动机。而和平卫士改的米诺陶用220t推力发动机的主要是III型,就用了一次,其他用的都是Castor 120发动机,包括米诺陶5/6。米诺陶6更是两个Castor 120叠在一起用的型号(还没飞,我觉得要这么算起飞的话,第一级推力明显不够:推力170t,自重至少146~150t,当然这个先不谈)。

有心人发现问题没有,这么多Castor 120哪里来的?我们都知道和平卫士生产了大约450枚,没过几年就开始退役。而这个固体燃料发动机,除了两个固体运载火箭(一个米诺陶,一个好像是金牛)在用。根本就没有用的机会,如果第一级是TU903发动机的话,应该是剩了至少450枚发动机,要知道固体火箭发动机寿命也就20年上下,放久了发动机性能下降不说(一般不会降太多,但是导弹差个百分之几的推力,问题就大了,整个弹道计算机中的时序点火程序和逻辑就得全面变),可能还会有其他安全问题(化学性质变化,如变得比较容易爆),所以应该赶快用。
但为啥TU903的发动机米诺陶IV就不用呢,而去用性能差很多的Castor 120发动机(Castor 120发动机在某些网页介绍上为和平卫士导弹第一级改进型)。如果Castor 120是新生产的改进型发动机的话,那么220t推力的tu903发动机都去哪里了,难道老美也有墨西哥湾水下水泥沉箱技术,把tu903沉底了?如果不是新生产的发动机,而是老发动机的技术改进,美国怎么做到的,把发动机越改越差(推力可不是少一点,220到170,足足少了22.7%),重量还大4t多。

以美国天顶星般的存在,怎么可能?关键是那是已经浇注固化好了的固体导弹发动机,你说改进电控,增加保护层我还信。把固化好了的药柱降推,再重新浇注..把重量长度都改了。有这时间,再造一台都省钱。再说为啥不直接用原始版大推力的TU903呢?现成的呀。

所以,这意味着答案只有一个,就是Castor 120本身就是MX和平卫士导弹装备用的发动机。而且是真正大量装备服役的发动机。如果这个推测为真,很多说法都得改变了。

首先,我推测,美国当年为了和苏联竞争,启动星球大战计划,很多武器指标,要么定的过高(当年的激光,太空反导就是),要么故意隐藏部分信息后,用虚高的假数据迷惑对手(隐身机、这里说的弹道导弹导弹),诱导对手苏联,制定更高标准的武器计划,这将导致苏联更大的技术研发风险。

第二。后来我仔细又找了下证据,发现有一个国外网站在介绍金牛座时,提供了另一组TU903/Castor120的数据,这里的TU903的数据可不是太好,TU903的推力变成170t(实际是1684kn),而Castor 120是1606kn(160t)。更没想到的是,这家站在介绍火箭第一级类型时,除了表示是和平卫士,同时还加了一个括号,标示了Castor 100的型号。

一切尽在不言中,我灵机一动,又去找了下三叉戟IID5的数据,经过一番周折,果不其然。
发现了一组全新的三叉戟IID5的数据:
自重59078kg/载荷1690kg。
(PS 这里要说一下:米诺陶III的亚轨道飞行,载荷是3000kg)

不知道有人明白我为啥要查着两个数据吗?
因为研究民兵、和平卫士、三叉戟II、侏儒导弹的时候,我发现一个指标和已有的信息严重不符。

那就是民兵3的起飞质量和载荷之比为33上下(33吨自重,1吨的载荷),这个指标是符合一般规律的。我大概有个示意图(专指固体弹道导弹),一般3000km的中程导弹自重和载荷之比大约是20~24的样子,而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自重和载荷之比应该在30~40之间。
我们算几个数据就知道,比如民兵已经说了33,白杨-M大概40,根据目前已有的信息DF31、DF31A大约40(应该在40以内,但因为具体数据只能猜,用的数据比较保守),不过后两者,都是机动导弹,长径比比民兵和和平卫士都差得多。质量和载荷之比差点也可以理解。

但是按现有数据算和平卫士、三叉戟II就不一样了。
和平卫士88t,载荷3.6t(保守数据)那么质量载荷比为24.44,如果用3.9t的数据算,那么载荷质量比为22.56
而三叉戟II数据59t,载荷2.8t,那么质量载荷比为惊人的21.07。这个数据太亮眼了,亮的不可意思(基本是中导的质量载荷比),因为我们搞技术的都知道,一般情况下,除出来的比值,考虑到研发年代相差不大,数值不大可能这样突然跳跃这么多。所以这个数字,我很早就起疑心了。此外再拿侏儒的数据算一下,大家可以发现,按16t的自重,0.44t的载荷重量。大家会发现,之前被传为神器的侏儒,其质量载荷比只有36.4。大家发现有意思的问题没?民兵3,是33(另外一说载荷是907kg,质量载荷比为36.67),和平卫士和三叉戟II突然降到22~21,然后侏儒又变回36。三者几乎同代。

现在用新数据一算,和平卫士自重88或92(加了4t),载荷3t,算出来的数据是29.3和30.67.这个值就正常多了(PS 我对这里面的载荷也有质疑,没证据不谈)。而三叉戟II的数据就变为59t和1.69t,质量载荷比为34.9
这个值看起来正常多了吧。

从所有数据信息来看,和平卫士应该并没有达到其预期的性能指标(或者这个指标就是谎言),所以美国乐得装备不久之后,就全部退役了。

没想到这一篇说了这么多,当然写多也是有原因的,很多后面分析KZ11的时候,很多会用上。今天就先不扯了。

支持J8 发表于 2015-12-12 02:06
没写完。困死了
先贴第一部分,打个伏笔


你想太多了,自己看看castor-120/tu903装机的发射记录...各种载具都有,并不仅仅是米诺陶。米诺陶3、4、5、6第一级基本都用TU-903(也叫SR-118),只有到了金牛座(也就是米诺陶C)才开始用Castor-120. 不知道你说的来源在哪里,是不是吧SR-120和Castor-120混淆了啊?

http://space.skyrocket.de/doc_lau_fam/peacekeeper.htm


支持J8 发表于 2015-12-12 02:06
没写完。困死了
先贴第一部分,打个伏笔


你想太多了,自己看看castor-120/tu903装机的发射记录...各种载具都有,并不仅仅是米诺陶。米诺陶3、4、5、6第一级基本都用TU-903(也叫SR-118),只有到了金牛座(也就是米诺陶C)才开始用Castor-120. 不知道你说的来源在哪里,是不是吧SR-120和Castor-120混淆了啊?

http://space.skyrocket.de/doc_lau_fam/peacekeeper.htm



土鸡的脑洞已经接近黑洞级别了~~~~~~~那450枚和平卫士就是在土鸡的黑洞工厂生产的~~~~

土鸡的脑洞已经接近黑洞级别了~~~~~~~那450枚和平卫士就是在土鸡的黑洞工厂生产的~~~~
没写完。困死了
先贴第一部分,打个伏笔


你是航天港的中华土鸡?
土鸡的脑洞已经接近黑洞级别了~~~~~~~那450枚和平卫士就是在土鸡的黑洞工厂生产的~~~~
我又没查和平卫士的数量数据,这种数字就是错了能影响主论点吗?自己想,你说的这种级别的错误,我一般看到了,也不去挑,因为挑了,会显得自己没水平(一般就是笔误,记错,或查阅的原始资料错误,人家可以解释,解释完你能说啥?还不得认(翻过)?难不成为这种级别错误还嘲笑奚落别人?你只要干了这种傻事,所有高素质的网友只会觉得你这人水平不高,小心眼计较……剩下的自己想,这是杀敌100自损8000的事)。我后面要扯的东西才会争议大。那时候再找机会修理我吧。
你是航天港的中华土鸡?
是我,怎么了?

支持J8 发表于 2015-12-12 09:12
我又没查和平卫士的数量数据,这种数字就是错了能影响主论点吗?自己想,你说的这种级别的错误,我一般看 ...


我可从来没说过自己水平很高~~~~~~~~拜托,我来论坛是来找乐子的,不是来展示我的高水平的!每次看到土鸡你的神级脑洞我可乐了!比如上次那个拖着2级发动机在大气层内多次点火的2米3分段多脉冲发动机~~~~~~~~简直了!
支持J8 发表于 2015-12-12 09:12
我又没查和平卫士的数量数据,这种数字就是错了能影响主论点吗?自己想,你说的这种级别的错误,我一般看 ...


我可从来没说过自己水平很高~~~~~~~~拜托,我来论坛是来找乐子的,不是来展示我的高水平的!每次看到土鸡你的神级脑洞我可乐了!比如上次那个拖着2级发动机在大气层内多次点火的2米3分段多脉冲发动机~~~~~~~~简直了!
是我,怎么了?
看了航天港的帖子,水漂拉起,耳目一新
感谢写出这么有营养的帖子
这才是军坛应有的方向和水平
这玩意和DF41什么关系?
这玩意和DF41什么关系?
DF41应该是科技的产品,看报道,这个火箭是科工的。没直接关系。
看这个火箭运力,对比着米诺陶4火箭,该火箭改成洲际导弹后在运力上应该和和平卫士差不多。
我可从来没说过自己水平很高~~~~~~~~拜托,我来论坛是来找乐子的,不是来展示我的高水平的!每次看到土 ...
你别急,我当然知道我说的是啥。也早知道你说的是什么问题。也会在文章中回答。或许你看了全文之后才会发现你下结论下的太早了。你应该学松鼠,点出疑问不夹杂私人情感,恶意分析。我土鸡储备相关信息数月了,你以为我没发现这个大号二级的怪异。我第一眼的反应是不可能,是数据搞错了吧。然后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么大的二级,多次点火是什么意义?多让我震惊!为啥后来我说惊喜?你看完整个我要写的帖子再说吧
看了航天港的帖子,水漂拉起,耳目一新
感谢写出这么有营养的帖子
这才是军坛应有的方向和水平
有意思的是这不是水漂蛋,是另一技术方向和手段
DF41应该是科技的产品,看报道,这个火箭是科工的。没直接关系。
看这个火箭运力,对比着米诺陶4火箭,该 ...

等着看分析吧,有很多有意思的细节,以及未解之谜。这些迷,需要很多同好和我一起关注分析,寻找蛛丝马迹。
这玩意和DF41什么关系?
没关系,最初我也以为说的是df41

支持J8 发表于 2015-12-12 11:51
有意思的是这不是水漂蛋,是另一技术方向和手段


我是说你提到的在下降一段后会再次点火加速拉起很牛,没有水漂弹头但实现多次水漂?!目前国外有同类型的技术或型号吗,这不是要了反导的老命了吗
支持J8 发表于 2015-12-12 11:51
有意思的是这不是水漂蛋,是另一技术方向和手段


我是说你提到的在下降一段后会再次点火加速拉起很牛,没有水漂弹头但实现多次水漂?!目前国外有同类型的技术或型号吗,这不是要了反导的老命了吗
DF41应该是科技的产品,看报道,这个火箭是科工的。没直接关系。
看这个火箭运力,对比着米诺陶4火箭,该 ...
嗯,可以改成重型洲际导弹代替DF5B。
没关系,最初我也以为说的是df41
但是改成洲际导弹貌似比DF41还给力吧。
oliver5005 发表于 2015-12-12 11:56
我是说你提到的在下降一段后会再次点火加速拉起很牛,没有水漂弹头但实现多次水漂?!目前国外有同类型 ...
我估计到晚上深夜才能写续,剧透一点吧...
水漂弹和我之前说的那个大二级概念弹其实是有技术差异的。
水漂弹是空间飞行器技术分支下的:航空技术或再入飞行器、空间飞行器技术领域。
而文献中提到的大二级弹是属于大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分支中的。
这个大二级弹的二级技术超过我之前知道所有概念。我第一时间也是怀疑不信。以为属于资料写错。后来才发现
这个大二级弹和水漂弹之间差别不仅是打水漂(一个是利用气动力滑翔,一个是生生的靠动力硬拽)。
而且大二级弹是拖家带口的飞,也就是一般弹道导弹都是烧完一级赶快把烧完的一级的壳体丢掉,减轻重量。让弹头飞的更远。
然而这个弹的理念是完全相反,因为是多次点火二级,加上这个二级的重量(估算是20t~24t,这个数据来源会分析),可以轻易得到这个壳的重量,至少2t,也就是后面2次点火,实际是拖着1.5~2t的不必要的重量在飞。运力浪费惊人...后来我找到文献数据,说这种弹,基本上打同样距离带同样的载荷,自重增加至少1.8倍。

其他先不说了,多说一句,其实很好理解,就是国家顶层战略已经预判2020年,中国周边家门口会给美帝赌一堆反导系统,特别是中段拦截。中段机动的指标是未来快速打击和战略威慑武器必备的功能。
然后各家各户都在拿自己的技术方案,来争取国家后续的项目。
航空航天飞行器口的方案,就是超然冲压,弹头滑翔机动-水漂弹,弹头中段机动和天基轨道武器。

而现在是搞固发的人,提出一个新思路,我二级固体发动机技术创新,要来个发动机大象舞(和水漂这种华尔兹比起来,这种机动是大笨象扭秧歌级别的舞蹈,丑陋而让人震撼),也就是说固发的人说你们别得意:不能专美。未来的研发生产的大蛋糕,我火箭发动机口也要吃一口。

明白了吗。当然以上还需日后更加详细的资料证实
我爱吃河蟹 发表于 2015-12-12 12:23
但是改成洲际导弹貌似比DF41还给力吧。
看今晚能否写到这里吧
看今晚能否写到这里吧
技术贴,支持你。加油哦
支持土鸡!另外,建议有不同意见的筒子好好说话,不要夹枪带棒的,好歹这里是“逼格很高”的航天版块,都系文化淫,破坏气氛就不好了嘛!
2015-12-12 15:08 上传



从这里看,我觉得这个推力数据才比较靠谱(tu903数据)..
zhutou6 发表于 2015-12-12 04:43
你想太多了,自己看看castor-120/tu903装机的发射记录...各种载具都有,并不仅仅是米诺陶。米诺陶3、4 ...
是这样,你看国外的一些网站特别是一些PDF文件里
标记的有一级发动机的几种组合方式第一级的数字1一般是TU903
2,3是Castor 120,明显后者的组合和可备量较大

其实我感觉问题是 Castor 120怎么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