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41岁数学天才病逝 成果获得一等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54:13
http://news.qq.com/a/20151208/04 ... 015&ptlang=2052
军事要闻中国军网2015-12-08 14:25我要分享 2312
解放军41岁数学天才病逝 成果获得一等奖

资料图:解放军兵棋推演系统。众多作战装备需要数据化后才能知道实战时真正战力如何,这需要建立复杂的模型将日常训练后的数据经过换算嵌入到整个系统中才能看到真实的效果,毕竟模拟作战不是玩游戏,需要尽可能的贴近真实。

研究员洪德盛回忆说,有一次跟方平聊天,得知他把某系统源代码完整读完,感到惊讶不已。

沉默的冲锋

——追记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

燕山脚下有这样一群军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默默冲锋,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强军兴军的脊梁。

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2015年5月25日零时,被誉为“数学天才”的他,因连续高负荷工作诱发心脏病猝然离世,年仅41岁。

方平没有走远,他活在战友们扼腕顿足的追忆里、家人日夜思念的泪水中、国防事业的丰碑上。

一鸣惊人:怀揣数学梦,“红牌”立头功

追忆方平,真的很难。因为,在这位躬耕军事科研尖端领域的主人公身上,能公开示人的故事实在太少。时至今日,即使是方平的父母和亲朋,对于他的工作也只知道两点:一是在北京,二是在部队。

1995年,从小就被誉为天才的方平,以优异成绩从武汉大学数学系实验班毕业。

当时,这个实验班的高材生很抢手,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证券公司和研究所争相竞聘。方平单凭考取的“软件工程师”这一资格证书,就能获得2000元以上的月薪,而那时普通军官的工资才几百元。

得知总参某部前来招人,方平立马赶到面试现场。参加工作第二年,方平所在课题组领受了一项“硬骨头”任务。这个“硬骨头”有多硬?多家单位长期联合攻关,都未能取得突破。

没人会想到,当时还在课题组里“打杂”的方平,却暗暗把这次任务当成军旅人生的第一场硬仗。他凭借扎实的功底,将破解的关键节点转化为几个数学模型,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那阵子,方平满脑子都是模型和数据,一次一次推演,一次一次失败,一次一次从头再来……多少个清晨,同事们发现,方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原来又是一夜未归;多少个深夜,值班员路过他的办公室门口,看到方平裹着一块盖机器的布,在灯光下埋头计算。

两个月后的一个夜晚,方平拨通了科长赵勇的电话,兴奋地喊道:“成功啦!成功啦!”

赵科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路小跑来到办公室,叫上课题组成员集体求证,最终确信关键性难题告破。沿着方平撕开的这个“口子”,课题组连续奋战一个月,终于将这个令无数人望而却步的科学堡垒一举攻克。

这位年轻军官一鸣惊人,传为佳话。要知道,此时的方平只有22岁,大学毕业才一年,还是一个肩扛“红牌”、刚刚走上科技战线的新兵。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他能?

方平所在单位领导说,成功源于他超人的天赋、超人的坚守、超人的付出。

一默如雷:“板凳”廿年冷,深藏功与名

首战“一鸣惊人”,并没让方平兴奋太久。随后几年的攻关未果,使他终于看清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真面目。

这项工作涉及的领域,可以用“高难”“高冷”来形容。方平所开启的,是一场可能无法到达终点的寂寞长跑;他所面临的,是一生很难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清冷坚守。

2003年6月,方平完成学业,转岗到刚刚成立的理论研究室工作,正赶上一项攻关多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大课题重新启动。

研究室负责人陆兴国将打头阵的任务交给了方平。方平明白,打头阵就好比建楼打地基,自己的工作做不好,楼就有坍塌的危险。

他一遍又一遍地拟订各种可能的工作方案,穷尽各种复杂情况,细致地梳理出每一种处理方式……经过60天近1000小时高强度攻关,方平出色完成了任务。

2004年,方平领命拓展某攻关手段。拓荒的道路充满艰辛:技术储备为零、参考经验为零,摆在他面前的除了几台电脑,再无他物。

没有基础,就从头学起;没有装备,就自行研制;没有路数,就在茫茫信息海洋中一点点摸索。失败了,反思教训,从头再来;成功了,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事非经过不知难。研究员洪德盛回忆说,有一次跟方平聊天,得知他把某系统源代码完整读完,感到惊讶不已。“这是什么概念?”洪德盛说,相当于精读了一部1000万字的“大部头”!

“天才”的方平就是通过这样的“笨功夫”锤炼,不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2011年11月的一天,一道军令传来:“现将一项紧急课题下达你部,望尽快完成。”

挂断电话,方平看了看表,时针指向下午3点。此时,兄弟单位的同志匆匆赶来,急匆匆地向他介绍任务情况:“一个月前,我们领受了这项任务,可到现在还没能取得突破……”

“赶紧收集相关材料,以最快速度进入情况!”方平一边听着,一边给同事布置任务。

这是怎样的速度啊!18点,资料准备完毕;21点,方平看完材料;24点,方平找到突破口;凌晨2点,任务完成!

20年来,方平和他所在的课题组在我军某领域开辟出一片全新战场,2次实现历史性突破,7年完成13项重大专项任务,有效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和我军核心战斗力。

但这一切,方平从未对亲朋好友提起。不仅如此,2009年,某突破性重大课题申报全军奖项时,主要完成人方平主动退出,把机会让给了年轻同志。2011、2012年,方平连续两次谢绝组织推荐他参评正高职的好意:“研究员是很神圣的,我还不够资格……”

2015年6月,方平去世后不久,某重大课题正式申报全军一等成果奖。申报表上课题完成人一栏里,方平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一次,他没能推掉。

一生坚守:只为强军愿,至死未停息

楼道里“噔噔噔”的脚步声,是同事们对方平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20年来,每当有新的突破、新的思路,方平总是一路小跑与大家交流分享。

因工作任务繁重,加之课题高难,各项任务紧急,他常年连轴转,加班加点成为常态,而方平总以“加班两件宝,咖啡加浓茶;提速两件宝,快步加小跑”来勉励自己。

久而久之,方平患上了痛风等慢性疾病。严重时,脚尖疼得不能着地,他吃着6倍于常用剂量的止痛片,一瘸一拐地来到办公室,翘着脚趾坚持工作。

2015年春节后,一场关键技术联合会战紧急展开。方平领命出征,担任副总指挥。沉甸甸的担子让方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一秒都舍不得耽搁。

连日的忙碌,方平的痛风又发作了,膝关节和脚踝、脚趾肿大。面对大家的劝阻,方平却反过来开导大家:“老毛病了,小病不用大养,没事。”

2015年5月初,考虑到方平的健康状况,部队领导向他下达了强制休假的命令。疗养归来,方平找到任务总指挥吕辰汇报“疗养收获”——一份近4000字的技术报告。原来,某领域工作任务紧迫,他根本没心思休养,一直在琢磨着相关问题。

高强度工作,使方平开始感到左肩疼痛。“可能坐得太久了,颈椎肩膀难免‘闹点脾气’。”他没多想,咬牙坚持着,疼得厉害了,就用桌角或把书卷起来顶住肩窝,吃几片止痛药。

在爱人多次劝说下,方平计划5月22日去医院检查检查,但得知同一天外地还有一个前沿技术交流活动,他又选择了出差。

第二天到达会场,方平兴奋地问这问那。

又是一阵疼痛!为了缓解胸闷,方平索性站起身来,拉着研发人员到户外边走边聊。由于觉得意犹未尽,方平把原计划半天的参加活动时间延长到了一天。

肩膀还是疼。23日深夜的返程路上,同行的吕辰看出了他的痛苦:“赶快去医院看看吧。”

“我还要抓紧整理一份报告,时间拖久了,细节容易忘。”回到北京,方平满脑子都是技术交流会,去医院检查的事儿,又一次被他抛在了脑后。

这一次,方平错过了最后的治疗机会。

方平走了,临终前没留下任何话语,就像他一如既往的沉默,沉默成一道不倒的强军脊梁http://news.qq.com/a/20151208/04 ... 015&ptlang=2052
军事要闻中国军网2015-12-08 14:25我要分享 2312
解放军41岁数学天才病逝 成果获得一等奖

资料图:解放军兵棋推演系统。众多作战装备需要数据化后才能知道实战时真正战力如何,这需要建立复杂的模型将日常训练后的数据经过换算嵌入到整个系统中才能看到真实的效果,毕竟模拟作战不是玩游戏,需要尽可能的贴近真实。

研究员洪德盛回忆说,有一次跟方平聊天,得知他把某系统源代码完整读完,感到惊讶不已。

沉默的冲锋

——追记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

燕山脚下有这样一群军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恪尽职守默默冲锋,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的生命。他们,是强军兴军的脊梁。

总参某部研究员方平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2015年5月25日零时,被誉为“数学天才”的他,因连续高负荷工作诱发心脏病猝然离世,年仅41岁。

方平没有走远,他活在战友们扼腕顿足的追忆里、家人日夜思念的泪水中、国防事业的丰碑上。

一鸣惊人:怀揣数学梦,“红牌”立头功

追忆方平,真的很难。因为,在这位躬耕军事科研尖端领域的主人公身上,能公开示人的故事实在太少。时至今日,即使是方平的父母和亲朋,对于他的工作也只知道两点:一是在北京,二是在部队。

1995年,从小就被誉为天才的方平,以优异成绩从武汉大学数学系实验班毕业。

当时,这个实验班的高材生很抢手,一些高新技术企业、证券公司和研究所争相竞聘。方平单凭考取的“软件工程师”这一资格证书,就能获得2000元以上的月薪,而那时普通军官的工资才几百元。

得知总参某部前来招人,方平立马赶到面试现场。参加工作第二年,方平所在课题组领受了一项“硬骨头”任务。这个“硬骨头”有多硬?多家单位长期联合攻关,都未能取得突破。

没人会想到,当时还在课题组里“打杂”的方平,却暗暗把这次任务当成军旅人生的第一场硬仗。他凭借扎实的功底,将破解的关键节点转化为几个数学模型,开始了艰难的探索。

那阵子,方平满脑子都是模型和数据,一次一次推演,一次一次失败,一次一次从头再来……多少个清晨,同事们发现,方平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原来又是一夜未归;多少个深夜,值班员路过他的办公室门口,看到方平裹着一块盖机器的布,在灯光下埋头计算。

两个月后的一个夜晚,方平拨通了科长赵勇的电话,兴奋地喊道:“成功啦!成功啦!”

赵科长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路小跑来到办公室,叫上课题组成员集体求证,最终确信关键性难题告破。沿着方平撕开的这个“口子”,课题组连续奋战一个月,终于将这个令无数人望而却步的科学堡垒一举攻克。

这位年轻军官一鸣惊人,传为佳话。要知道,此时的方平只有22岁,大学毕业才一年,还是一个肩扛“红牌”、刚刚走上科技战线的新兵。

为什么是他?为什么他能?

方平所在单位领导说,成功源于他超人的天赋、超人的坚守、超人的付出。

一默如雷:“板凳”廿年冷,深藏功与名

首战“一鸣惊人”,并没让方平兴奋太久。随后几年的攻关未果,使他终于看清了自己所从事工作的真面目。

这项工作涉及的领域,可以用“高难”“高冷”来形容。方平所开启的,是一场可能无法到达终点的寂寞长跑;他所面临的,是一生很难获得鲜花和掌声的清冷坚守。

2003年6月,方平完成学业,转岗到刚刚成立的理论研究室工作,正赶上一项攻关多年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大课题重新启动。

研究室负责人陆兴国将打头阵的任务交给了方平。方平明白,打头阵就好比建楼打地基,自己的工作做不好,楼就有坍塌的危险。

他一遍又一遍地拟订各种可能的工作方案,穷尽各种复杂情况,细致地梳理出每一种处理方式……经过60天近1000小时高强度攻关,方平出色完成了任务。

2004年,方平领命拓展某攻关手段。拓荒的道路充满艰辛:技术储备为零、参考经验为零,摆在他面前的除了几台电脑,再无他物。

没有基础,就从头学起;没有装备,就自行研制;没有路数,就在茫茫信息海洋中一点点摸索。失败了,反思教训,从头再来;成功了,总结经验,继续前行。

事非经过不知难。研究员洪德盛回忆说,有一次跟方平聊天,得知他把某系统源代码完整读完,感到惊讶不已。“这是什么概念?”洪德盛说,相当于精读了一部1000万字的“大部头”!

“天才”的方平就是通过这样的“笨功夫”锤炼,不断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2011年11月的一天,一道军令传来:“现将一项紧急课题下达你部,望尽快完成。”

挂断电话,方平看了看表,时针指向下午3点。此时,兄弟单位的同志匆匆赶来,急匆匆地向他介绍任务情况:“一个月前,我们领受了这项任务,可到现在还没能取得突破……”

“赶紧收集相关材料,以最快速度进入情况!”方平一边听着,一边给同事布置任务。

这是怎样的速度啊!18点,资料准备完毕;21点,方平看完材料;24点,方平找到突破口;凌晨2点,任务完成!

20年来,方平和他所在的课题组在我军某领域开辟出一片全新战场,2次实现历史性突破,7年完成13项重大专项任务,有效提升了我国国防实力和我军核心战斗力。

但这一切,方平从未对亲朋好友提起。不仅如此,2009年,某突破性重大课题申报全军奖项时,主要完成人方平主动退出,把机会让给了年轻同志。2011、2012年,方平连续两次谢绝组织推荐他参评正高职的好意:“研究员是很神圣的,我还不够资格……”

2015年6月,方平去世后不久,某重大课题正式申报全军一等成果奖。申报表上课题完成人一栏里,方平的名字赫然在列。

这一次,他没能推掉。

一生坚守:只为强军愿,至死未停息

楼道里“噔噔噔”的脚步声,是同事们对方平最深刻的记忆之一。

20年来,每当有新的突破、新的思路,方平总是一路小跑与大家交流分享。

因工作任务繁重,加之课题高难,各项任务紧急,他常年连轴转,加班加点成为常态,而方平总以“加班两件宝,咖啡加浓茶;提速两件宝,快步加小跑”来勉励自己。

久而久之,方平患上了痛风等慢性疾病。严重时,脚尖疼得不能着地,他吃着6倍于常用剂量的止痛片,一瘸一拐地来到办公室,翘着脚趾坚持工作。

2015年春节后,一场关键技术联合会战紧急展开。方平领命出征,担任副总指挥。沉甸甸的担子让方平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一秒都舍不得耽搁。

连日的忙碌,方平的痛风又发作了,膝关节和脚踝、脚趾肿大。面对大家的劝阻,方平却反过来开导大家:“老毛病了,小病不用大养,没事。”

2015年5月初,考虑到方平的健康状况,部队领导向他下达了强制休假的命令。疗养归来,方平找到任务总指挥吕辰汇报“疗养收获”——一份近4000字的技术报告。原来,某领域工作任务紧迫,他根本没心思休养,一直在琢磨着相关问题。

高强度工作,使方平开始感到左肩疼痛。“可能坐得太久了,颈椎肩膀难免‘闹点脾气’。”他没多想,咬牙坚持着,疼得厉害了,就用桌角或把书卷起来顶住肩窝,吃几片止痛药。

在爱人多次劝说下,方平计划5月22日去医院检查检查,但得知同一天外地还有一个前沿技术交流活动,他又选择了出差。

第二天到达会场,方平兴奋地问这问那。

又是一阵疼痛!为了缓解胸闷,方平索性站起身来,拉着研发人员到户外边走边聊。由于觉得意犹未尽,方平把原计划半天的参加活动时间延长到了一天。

肩膀还是疼。23日深夜的返程路上,同行的吕辰看出了他的痛苦:“赶快去医院看看吧。”

“我还要抓紧整理一份报告,时间拖久了,细节容易忘。”回到北京,方平满脑子都是技术交流会,去医院检查的事儿,又一次被他抛在了脑后。

这一次,方平错过了最后的治疗机会。

方平走了,临终前没留下任何话语,就像他一如既往的沉默,沉默成一道不倒的强军脊梁
可惜了,这样的天才需要一位好老婆。
军八股,恶心的一笔
可惜了,这样的天才需要一位好老婆。
那他老婆需要什么样的牺牲?
可惜了

宁可让我死   也要让这样的天才活到99
天妒良才。
这军队里对这种专家 ,应该设置专门的医疗保健小组啊……
工作狂 必须 有人打理健康状况~
这是领导的 失职
累死了吧哎
爷爷的儿子 发表于 2015-12-9 09:49
这军队里对这种专家 ,应该设置专门的医疗保健小组啊……
工作狂 必须 有人打理健康状况~
这是领导的 失 ...
领导管这些屁事。
领导只想着如何伺候好更大的领导。
看描述应该是心脏有问题, 这个每年的体检都能查出来,这个牺牲太不应该了。不把身体当身体,不把自己当人,是技术狂人的通病, 这种人自我照顾能力是负值, 单位应该负起一部分责任, 比如工会、部队里的政工等等, 不能再这样损失人才了。
发现从事数学的人身体不好的很多啊,比如像以前那个法国数学天才阿贝尔也是才活20多岁
future220 发表于 2015-12-9 10:00
发现从事数学的人身体不好的很多啊,比如像以前那个法国数学天才阿贝尔也是才活20多岁
可能是数学离上帝太近了...
那他老婆需要什么样的牺牲?
老婆最好是医护专业的,参见陈景润
rogerkkk123 发表于 2015-12-9 09:57
看描述应该是心脏有问题, 这个每年的体检都能查出来,这个牺牲太不应该了。不把身体当身体,不把自己当人 ...
如果是急性心脏病平时的体检估计是检查不出来的,一般左肩疼痛是心脏病的前兆,可惜没有引起注意...
以身许国,殉身报国,英雄无悔,国士无双。
领导管这些屁事。 领导只想着如何伺候好更大的领导。
正解,大部分只是想升官发财而已
最近净死四十来岁的人,是不是雾霾和污染的水作怪,值得小心啦
哎,又是英年早逝,又是军界天才人才,哀莫大焉!!


左肩痛是心脏病前兆,什么原理,隐隐作痛算吗

左肩痛是心脏病前兆,什么原理,隐隐作痛算吗
应该是心肌梗塞,这个是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如果详细检查是能发现的,采取医疗措施是能避免的。
咖啡与茶,是生命的催化剂。我现在基本就喝白水了。
future220 发表于 2015-12-9 10:00
发现从事数学的人身体不好的很多啊,比如像以前那个法国数学天才阿贝尔也是才活20多岁
阿贝尔是太穷了,那个年代数学家很穷的,贫病交加
天妒英才,希望以后不再发生。。
newhousepig 发表于 2015-12-9 10:30
阿贝尔是太穷了,那个年代数学家很穷的,贫病交加
有道理,那个时候医疗条件差,随便一个小病就要人命
可惜了!!!!!
英年早逝可惜,国家有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对“人才”应该给予重点照顾
领导管这些屁事。
领导只想着如何伺候好更大的领导。
以后应该规定有重要科研骨干英年早逝的单位直接把领导撸了!
江平镇瑞金 发表于 2015-12-9 10:12
左肩痛是心脏病前兆,什么原理,隐隐作痛算吗
左肩疼痛,应该左手、左肩、心、腰背,左腿的经脉都堵了,症状是肩疼,颈椎腰椎疼痛,膝盖疼痛,心脏痹疼,剧烈运动或者感冒之类会引起心梗,要特别小心。本人有过类似症状,一次感冒后跑步差点送命。看过一些老中医,有几个倒是注意到我的左手脉象非常弱,像老人的脉象,不过也没深入治疗。后来还是自己调理好了,经脉通了,病根就没了。有类似症状的朋友,可以去看老中医(也不要迷信他们,气功没练到一定程度的老中医,也就那么回事,对疾病的理解还是处于非常表面的层次),要提醒他们,从风湿方面治疗,半年到一年也就好了。

江平镇瑞金 发表于 2015-12-9 10:12
左肩痛是心脏病前兆,什么原理,隐隐作痛算吗


重复了
江平镇瑞金 发表于 2015-12-9 10:12
左肩痛是心脏病前兆,什么原理,隐隐作痛算吗


重复了
爷爷的儿子 发表于 2015-12-9 09:49
这军队里对这种专家 ,应该设置专门的医疗保健小组啊……
工作狂 必须 有人打理健康状况~
这是领导的 失 ...
同感,这是领导失职,领导要严厉处分。
我们不能为天才的离开而一次又一次惋惜,我们必须从体制上入手,做点什么。
rogerkkk123 发表于 2015-12-9 09:57
看描述应该是心脏有问题, 这个每年的体检都能查出来,这个牺牲太不应该了。不把身体当身体,不把自己当人 ...
他这种病,检查不出来的,本人就曾经有类似症状,差点送命。还是要靠自己多注意
冠军小子 发表于 2015-12-9 10:08
老婆最好是医护专业的,参见陈景润
也许数学是上帝禁区吧
陈景润不是也悲剧了么~
newhousepig 发表于 2015-12-9 10:30
阿贝尔是太穷了,那个年代数学家很穷的,贫病交加
求教你的签名啥意思……
吴钩霜雪明__ 发表于 2015-12-9 10:47
以后应该规定有重要科研骨干英年早逝的单位直接把领导撸了!
差不多就是这个节奏吧。人才都是战略资源,战略资源如果遭遇损失,必须追责。这就跟军火库发生爆炸其实差不多的性质,而且程度上更恶劣。
解放军要改革,得先改掉拍马屁的奴性,然后才谈得上有血性
我估计他是吃的有问题啊,可能饮食习惯不好,死于心脏问题,还有痛风。
M18呵呵呵 发表于 2015-12-9 10:50
左肩疼痛,应该左手、左肩、心、腰背,左腿的经脉都堵了,症状是肩疼,颈椎腰椎疼痛,膝盖疼痛,心脏痹疼 ...
我也是左肩膀酸痛,我是大学里搞学术的,整天对着电脑看,有什么治疗办法没
领导只关心结果吗?
也许数学是上帝禁区吧
陈景润不是也悲剧了么~
要不是他夫人,他连生活都不能自理,早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