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原创』摄影镜头的选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7:49:48
无忌论坛小西MM的文章,大家可以粗略看看

为什么开说焦段的变迁呢?是否现在DSLR引起了焦段的变化?不是!这个题目只是引人注意而已,实际是说:变焦镜头的焦段变迁。就那么一小块而已。
其实变焦镜头的销量特大,再牛的所谓对画面要求比较高的135专业用户,哪个没有个把变焦镜头,即使到了DSLR这样的年头,变焦镜头更不能少了!那个谁谁说的:定焦、变焦、微距、大炮。。。。。。一个也不能少!
话说上个世纪,其实也就是大约20年前,变焦镜头也就那么几个规格:35-70、28-70、28-85、80-200、70-210,一般是这么区分的(也有例外,但是不多):35-70属于业余级别的,28-85属于专业级别的;70-210属于业余级别的,80-200属于专业级别的。原因?以后有机会再扯,反正都是过去的饿事情。
过了大约10年,变焦镜头的范围开始变成:28-80、28-105、28-135、24-85,就是往更广更长的方向发展。当然,更广的方向还有20-35这样的怪胎。
前几年,怪胎已经变成正果,17-35、24-135、200、28-300、这样的镜头开始流行了普遍了。
至于达到f/2.8的大口径镜头呢?上个世纪就有了80-200/2.8这样的镜头,这类镜头变化不大,来来回回就是70-200/2.8、70-210/2.8、80-200/2.8的比拼,实在没有新意,至今还没有看到100-300/2.8这样的镜头,最多也只有120-300/2.8而已。
如果考虑小光圈的呢?长焦中普遍的有75-300、100-300、100-400乃至100-500。
但是包含广角端的就精彩多了,最早出现的有35-70/2.8,后来Tokina出了个28-70/2.8,才拉开了包含广角的大口径变焦镜头的竞争序幕。
往更长的方向发展的是Tamron出了个35-105/2.8,没过多久,又出了个28-105/2.8的怪胎,可惜没有受到市场的追捧。
往包含中焦的更广的方向发展是Canon的24-70/2.8L,目前还没有敌手。
更广的就是17-35/2.8了,这个已经成为专业的标准装备。
现在由于非全幅的DSLR流行,甚至出现了SIGMA 12-24这样的怪兽。
话不多说了,反正现在28-70/2.8的已经受到冷落,流行的镜头呢?
1、有钱的,考虑17-35、70(80)-200/2.8之类的;
2、没钱的,考虑20-35、28-105(135)、75(100)-300这样的。
这是趋势。
现在开说定焦。
广角:没啥说头的部分。
以前的广角是24-35,通常也就够用了。而超广角一般是有钱人的象征。受到追捧的通常还是24、28、35,但是20的拥趸也不断增加,估计是受到“20mm万岁”的影响。其实广角镜头比较难用,犹如一匹性格暴躁的烈马,需要有比较强的驾驭能力。摄影的一个分支的说法是:Less is more/Simple is best。。。。。。对于没有画面元素控制能力的人而言,用广角/超广角镜头拍摄的片子,通常都是垃圾的多。
到了非全幅DSLR的今天,由于受到超广角变焦镜头冲击,广角/超广角定焦镜头似乎没有升温,一个14mm的定焦用在1.5X的DSLR上就相当与21mm的视角,但是看看现有的那几个14mm的定焦镜头,哪个不是贼贵贼贵的?好象就是SIGMA的便宜少许。
由此得出结论:广角/超广角定焦镜头的用户会越来越少。
标准镜头:这同样是一类很乏味的镜头。焦距在40-60之间。
大约50~40年前,许多SLR都是以套机的形式出现,就是机身+镜头,而这个镜头通常是f/1.7(1.8/2/2.8)或者是f/1.4,所以“标准镜头”可以理解为“标准配置镜头”更为合理。
由于这类镜头的视角接近人的眼睛,所以就是一类最为难用的镜头,拍摄画面实在平凡实在不容易出彩实在没有性格。正因为如此,所以有许多人号称自己是“标头爱好者”,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看,这个群体里面有不少“伪爱好者”,他们喜爱标头是真,但是喜爱标头的视角是假,从技术的角度看:他们喜爱的是标头的最大光圈!
不信?看看?几百块钱就可以弄个f/1.7(1.8)的大口径镜头了,哪个焦段有如此优厚的先天条件?
还是要拉非全副的DSLR来说事:他们的出现,使得标头再次受到比较强烈的追捧。因为对于一个1.5X的DSLR而言,50/1.8的镜头轻易地就变成了75/1.8,多么美妙多么神奇多么廉价!不过,对于一个器材/摄影老狗而言:50就是50,Nothing可以改变焦距的本质的。
中焦:通常指85、135这两个焦距。
在上个世纪,这类镜头就是以“人像镜头”的面目出现,至今依然,他们依然是拍摄人头的好工具。
只是最大光圈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将背景需化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前通常是85/2(85/2.8),现在是低档的85/1.8,高档的85/1.4,最高档的自然就是85/1.2了。85/1.2好象只有CANON和CONTAX的有,价格都是有点吓人的,尤其后者。
135的呢?以前通常是135/2.8(135/3.5),现在开始出现135/2的了,CANON/NIKON都有,非常怪异的135mm,比中焦长比长焦短,通常都是为有特殊嗜好的用户而准备的。
受到追捧最多的还是85头,这个没有改变,几十年了,非常难得,尤其在快餐年代,尤显珍贵!
长焦:这是一个让人神往的焦段,也是心脏病容易发作的焦段。通常是指180-300这段。
最大光圈通常是f/2.8,个别到了f/2乃至f/1.8,其实一个300/2.8的镜头,拥有是可以自豪一下的。180/2或者200/1.8,看看就算了。
180-200/2.8受到了70(80)-200/2.8变焦镜头的冲击,估计拥趸不多。
但即使有少量的100-300/4的变焦镜头出现,300/4的用家逐渐上升,这是一个即有长焦优势也具有便携性能的镜头。
超长焦:如果喜欢上这个焦段,不是有钱人就是空想者了,通常指400mm以上。
没说头,有钱闭着点,这些镜头是这几年开始流行的,10年前,想都不敢想,所以无从对比。
微距镜头:这是谈论最多,变化最大的一类定焦镜头。
20年前,拥有一个55/2.8的1:2微距镜头是值得炫耀的。现在50(60)/2.8的1:1标准微距镜头遍地都是,而且价格不高。这类微距镜头在以前说是非常适合翻拍,但是现在平板扫描仪的泛滥,基本剥夺了翻拍的功能。
90-105/2.8这样的1:1中焦微距镜头,由于可以兼顾人像,是最为热门的镜头,任何一个生产镜头的厂家,放弃这个焦段的微距镜头就等于自绝于人民!
180(200)/3.5(4)长焦1:1微距镜头的出现,使得不少人考虑用它们来兼顾长焦,热度有所上升。其实这是不对的,这类微距镜头的用途非常狭窄,通常是为了一些专门拍摄户外微距的用户而生产的。想用来做微距+长焦,最后的结果都是微距一般般,长焦不满意。
没错,长焦微距的拍摄工作距离够长,布光方便,但是过远了,人工灯光的能力可能就跟不上了。
作为长焦拍摄,缓慢的自动对焦,会使人烦躁不安的。
其实想想:购买一个180(200)/3.5(4)的微距镜头的价钱,也许可以上一个90-105/2.8的微距+一个180(200)/2.8的长焦了。后者的组合不是更好?
回头再按照厂家字母顺序来个生活指南,俺起个头,大伙补充。无忌论坛小西MM的文章,大家可以粗略看看

为什么开说焦段的变迁呢?是否现在DSLR引起了焦段的变化?不是!这个题目只是引人注意而已,实际是说:变焦镜头的焦段变迁。就那么一小块而已。
其实变焦镜头的销量特大,再牛的所谓对画面要求比较高的135专业用户,哪个没有个把变焦镜头,即使到了DSLR这样的年头,变焦镜头更不能少了!那个谁谁说的:定焦、变焦、微距、大炮。。。。。。一个也不能少!
话说上个世纪,其实也就是大约20年前,变焦镜头也就那么几个规格:35-70、28-70、28-85、80-200、70-210,一般是这么区分的(也有例外,但是不多):35-70属于业余级别的,28-85属于专业级别的;70-210属于业余级别的,80-200属于专业级别的。原因?以后有机会再扯,反正都是过去的饿事情。
过了大约10年,变焦镜头的范围开始变成:28-80、28-105、28-135、24-85,就是往更广更长的方向发展。当然,更广的方向还有20-35这样的怪胎。
前几年,怪胎已经变成正果,17-35、24-135、200、28-300、这样的镜头开始流行了普遍了。
至于达到f/2.8的大口径镜头呢?上个世纪就有了80-200/2.8这样的镜头,这类镜头变化不大,来来回回就是70-200/2.8、70-210/2.8、80-200/2.8的比拼,实在没有新意,至今还没有看到100-300/2.8这样的镜头,最多也只有120-300/2.8而已。
如果考虑小光圈的呢?长焦中普遍的有75-300、100-300、100-400乃至100-500。
但是包含广角端的就精彩多了,最早出现的有35-70/2.8,后来Tokina出了个28-70/2.8,才拉开了包含广角的大口径变焦镜头的竞争序幕。
往更长的方向发展的是Tamron出了个35-105/2.8,没过多久,又出了个28-105/2.8的怪胎,可惜没有受到市场的追捧。
往包含中焦的更广的方向发展是Canon的24-70/2.8L,目前还没有敌手。
更广的就是17-35/2.8了,这个已经成为专业的标准装备。
现在由于非全幅的DSLR流行,甚至出现了SIGMA 12-24这样的怪兽。
话不多说了,反正现在28-70/2.8的已经受到冷落,流行的镜头呢?
1、有钱的,考虑17-35、70(80)-200/2.8之类的;
2、没钱的,考虑20-35、28-105(135)、75(100)-300这样的。
这是趋势。
现在开说定焦。
广角:没啥说头的部分。
以前的广角是24-35,通常也就够用了。而超广角一般是有钱人的象征。受到追捧的通常还是24、28、35,但是20的拥趸也不断增加,估计是受到“20mm万岁”的影响。其实广角镜头比较难用,犹如一匹性格暴躁的烈马,需要有比较强的驾驭能力。摄影的一个分支的说法是:Less is more/Simple is best。。。。。。对于没有画面元素控制能力的人而言,用广角/超广角镜头拍摄的片子,通常都是垃圾的多。
到了非全幅DSLR的今天,由于受到超广角变焦镜头冲击,广角/超广角定焦镜头似乎没有升温,一个14mm的定焦用在1.5X的DSLR上就相当与21mm的视角,但是看看现有的那几个14mm的定焦镜头,哪个不是贼贵贼贵的?好象就是SIGMA的便宜少许。
由此得出结论:广角/超广角定焦镜头的用户会越来越少。
标准镜头:这同样是一类很乏味的镜头。焦距在40-60之间。
大约50~40年前,许多SLR都是以套机的形式出现,就是机身+镜头,而这个镜头通常是f/1.7(1.8/2/2.8)或者是f/1.4,所以“标准镜头”可以理解为“标准配置镜头”更为合理。
由于这类镜头的视角接近人的眼睛,所以就是一类最为难用的镜头,拍摄画面实在平凡实在不容易出彩实在没有性格。正因为如此,所以有许多人号称自己是“标头爱好者”,实际上严格意义上看,这个群体里面有不少“伪爱好者”,他们喜爱标头是真,但是喜爱标头的视角是假,从技术的角度看:他们喜爱的是标头的最大光圈!
不信?看看?几百块钱就可以弄个f/1.7(1.8)的大口径镜头了,哪个焦段有如此优厚的先天条件?
还是要拉非全副的DSLR来说事:他们的出现,使得标头再次受到比较强烈的追捧。因为对于一个1.5X的DSLR而言,50/1.8的镜头轻易地就变成了75/1.8,多么美妙多么神奇多么廉价!不过,对于一个器材/摄影老狗而言:50就是50,Nothing可以改变焦距的本质的。
中焦:通常指85、135这两个焦距。
在上个世纪,这类镜头就是以“人像镜头”的面目出现,至今依然,他们依然是拍摄人头的好工具。
只是最大光圈发生了悄然的变化,将背景需化的重要性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前通常是85/2(85/2.8),现在是低档的85/1.8,高档的85/1.4,最高档的自然就是85/1.2了。85/1.2好象只有CANON和CONTAX的有,价格都是有点吓人的,尤其后者。
135的呢?以前通常是135/2.8(135/3.5),现在开始出现135/2的了,CANON/NIKON都有,非常怪异的135mm,比中焦长比长焦短,通常都是为有特殊嗜好的用户而准备的。
受到追捧最多的还是85头,这个没有改变,几十年了,非常难得,尤其在快餐年代,尤显珍贵!
长焦:这是一个让人神往的焦段,也是心脏病容易发作的焦段。通常是指180-300这段。
最大光圈通常是f/2.8,个别到了f/2乃至f/1.8,其实一个300/2.8的镜头,拥有是可以自豪一下的。180/2或者200/1.8,看看就算了。
180-200/2.8受到了70(80)-200/2.8变焦镜头的冲击,估计拥趸不多。
但即使有少量的100-300/4的变焦镜头出现,300/4的用家逐渐上升,这是一个即有长焦优势也具有便携性能的镜头。
超长焦:如果喜欢上这个焦段,不是有钱人就是空想者了,通常指400mm以上。
没说头,有钱闭着点,这些镜头是这几年开始流行的,10年前,想都不敢想,所以无从对比。
微距镜头:这是谈论最多,变化最大的一类定焦镜头。
20年前,拥有一个55/2.8的1:2微距镜头是值得炫耀的。现在50(60)/2.8的1:1标准微距镜头遍地都是,而且价格不高。这类微距镜头在以前说是非常适合翻拍,但是现在平板扫描仪的泛滥,基本剥夺了翻拍的功能。
90-105/2.8这样的1:1中焦微距镜头,由于可以兼顾人像,是最为热门的镜头,任何一个生产镜头的厂家,放弃这个焦段的微距镜头就等于自绝于人民!
180(200)/3.5(4)长焦1:1微距镜头的出现,使得不少人考虑用它们来兼顾长焦,热度有所上升。其实这是不对的,这类微距镜头的用途非常狭窄,通常是为了一些专门拍摄户外微距的用户而生产的。想用来做微距+长焦,最后的结果都是微距一般般,长焦不满意。
没错,长焦微距的拍摄工作距离够长,布光方便,但是过远了,人工灯光的能力可能就跟不上了。
作为长焦拍摄,缓慢的自动对焦,会使人烦躁不安的。
其实想想:购买一个180(200)/3.5(4)的微距镜头的价钱,也许可以上一个90-105/2.8的微距+一个180(200)/2.8的长焦了。后者的组合不是更好?
回头再按照厂家字母顺序来个生活指南,俺起个头,大伙补充。
嘻嘻……要是再配上图,就更好了……
对于我这种只是普通爱好者来说,便携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考虑因素。我可不想背着两三个镜头出去玩,尤其还有一个长焦的大炮……
而作为一个普通玩家,我可不想在这方面烧太多的钱……开心就好,只要能享受摄影的乐趣……
其实作为一个普通人,广角的用处要比长焦多得多……所以,如果对成像的要求还要比18-200、28-200之类的更高一点的话,只好分开选择了。(不过,好象这类大变焦的卖得都还不错……)[em07]
至于我的梦想,是想有一个18-125/2.8,或者退一步,24-125/2.8,不过,在它全焦段的成像,要不弱于我现在用的T的28-75/2.8。而且,其尺寸,也不能超过28-75/2.8。乘以1.6的倍数,基本上可以把我最想用的广角和中焦段合二为一,会方便不少……
[em09][em09][em01][em01]
像我这样的穷鬼,EOS系的话可能会选择死马的镜头。不过二点八三剑客是很诱人的……
偶相机是EOS33,已经有了个28-135的,现在小鬼子新出了70-300的,这不是考验我吗?而且又要增加一个话题:到底要小白,还是要薪70-300。NND,可恶的小鬼子,又想从我口袋里面骗钱!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0-7 15:18:00的发言:[/B][BR]像我这样的穷鬼,EOS系的话可能会选择死马的镜头。不过二点八三剑客是很诱人的……

呵呵……三剑客我可不也想……还麻油烧到那个地步……
不过现在死马和腾龙的头的水平差不多……死马的长焦头好象更好一点。至于中焦头,好象副厂中还是T的这个最好……说实话,挺担心死马头的机械性能的。听说有所改进,但心里没底……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0-4 0:34:00的发言:[/B][BR]35-70属于业余级别的,28-85属于专业级别的;70-210属于业余级别的,80-200属于专业级别的。原因?以后有机会再扯,反正都是过去的饿事情。
貌似Nikon35-70D也素一代名头……大概素生滴晚了两年喵?
仄素无忌影友滴35-70D俱乐部贴http://www.cameraunion.net/forum/showthread.php?threadid=262708&pagenumber=1
[B]以下是引用[I]zeus[/I]在2005-10-7 15:58:00的发言:[/B][BR]偶相机是EOS33,已经有了个28-135的,现在小鬼子新出了70-300的,这不是考验我吗?而且又要增加一个话题:到底要小白,还是要薪70-300。NND,可恶的小鬼子,又想从我口袋里面骗钱!

不要想了上小白吧,CANON的非红圈头一向偷工减料得紧……70到300这么大焦段效果能好嘛喵……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0-7 15:18:00的发言:[/B][BR]像我这样的穷鬼,EOS系的话可能会选择死马的镜头。不过二点八三剑客是很诱人的……

多谢斑主在我的帖子里回复,
我也来投桃报李啦
[em01][em01][em01][em01]
我对镜头不太懂,能说说这些东东吗?

第一个机器是松下去年推出的500万像素之DMC-LC1,后面的是今年7月出的DMC-FZ30,论坛里有不少帖子啊。不知道你想问些什么呢?
应该都素松下获菜丝授权自行生产的镜头,品质距离德国原厂头有一定差距。DMC-LC1的头据传是莱卡原厂50/f2.0滴拆下为单卖得有六千大元……米有淫仄么干过所以不得其详……估计应该还素松下自己OEM滴东东。总地来说就算镜头很好松下的数模转换技术不行成像质量还是逊于同档的C、N两家。
[B]以下是引用[I]Negativisum[/I]在2005-10-7 20:02:00的发言:[/B][BR]应该都素松下获菜丝授权自行生产的镜头,品质距离德国原厂头有一定差距。DMC-LC1的头据传是莱卡原厂50/f2.0滴拆下为单卖得有六千大元……米有淫仄么干过所以不得其详……估计应该还素松下自己OEM滴东东。总地来说就算镜头很好松下的数模转换技术不行成像质量还是逊于同档的C、N两家。

是的!
松下在日本山行县有专门的镜头生产工厂,
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有徕卡的工程师负责质量检验!
不过我相信,随着松下越来越重视相机的开发,松下以后会赶上一线水平的!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0-7 19:55:00的发言:[/B][BR]第一个机器是松下去年推出的500万像素之DMC-LC1,后面的是今年7月出的DMC-FZ30,论坛里有不少帖子啊。不知道你想问些什么呢?

我知道徕卡的消费数码相机是松下代工的,高端的后背R9也是用柯达的CCD(还不是全画幅的),难道说德国那些老牌相机企业在电子元件上真的这么落后吗?
据说大名鼎鼎的爱可发已经倒闭了。
以前有个网友说德国的光学企业经营的都不好,他们目前究竟是什么样的处境?
莱卡相机遭遇最严重财务困难: 转型数码太慢
德国商业银行、德累斯顿银行等缩短还款期限,莱卡遭遇最严重的财务困难
  德国著名的照相机镜头及精密光学玻璃制造企业莱卡照相机公司11日宣布,由于正在实施的新财务策略耗资巨大,该公司2004/2005年度出现大幅亏损。今年早些时候,由于该公司预期今年销售业绩不佳,其部分合作银行已降低了该公司的信用等级。
随着数码相机的迅猛发展,莱卡公司转型步伐缓慢,特别是在引入主要用于数码相机上的运动光学镜头方面慢于其他竞争对手,加之欧元升值影响其海外销售,使公司近年来陷入资金匮乏的困境。而莱卡公司认为,目前公司在日本推行新的配售网络以及制定防范供货风险等新举措造成的巨额开支,是导致亏损增加的主要原因。
  作为相机世界的贵族品牌,莱卡似乎过于古板,对数码时代后知后觉。在这家照相巨头的产品目录上,迄今只有少量的数码相机,而莱卡的数码相机未能敌过同行竞争对手。
  2001年10月,松下电器通过莱卡正式涉足数码相机市场,推出了“LUMIX”(莱美)品牌,而其高价位又难以帮助公司在艰难的环境中实现盈利。
[B]以下是引用[I]caidian[/I]在2005-10-7 20:59:00的发言:[/B][BR]。
是的!
松下在日本山行县有专门的镜头生产工厂,
自动化程度相当高,
有徕卡的工程师负责质量检验!
不过我相信,随着松下越来越重视相机的开发,松下以后会赶上一线水平的!

有难度,数码机是当今相机业最赚钱的一块,其它只能说是靠着产业的惯性在微利运作。但是在DC一块最关键的技术不是镜头而是光电转换系统。没有制造银盐机的基础,数模核心技术落后感光芯片技术也几乎没有,松下仅凭摄象系统的一点老本想在数码相机领域有所做为相当困难。这和握有CCD核心技术的索尼当年的入行是有一定区别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7 21:15:24编辑过]
在电子化时代, LEICA很谨慎地采用电子技术,并要求这些电子控制系统能够在以往纯机械结构相机所达到的LEICA标准下正常工作,这无疑使LEICA在电子化进程中处于较保守的地位, 但LEICA相机“百年有型”,质量恒久不变, 以及卓越的工艺设计和制造技术所表现出来的审美价值,长期以来, 深受资深摄影人士和收藏家的青睐. 可以说, LEICA不仅是使用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载体,它还涵盖了人类发展的特定时期光学与机械设计制造水平的极至,也体现了日尔曼民族的生存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 (以上部分内容摘录自《中国摄影》1998(9)
[B]以下是引用[I]caidian[/I]在2005-10-7 21:10:00的发言:[/B][BR]。
多谢指点
[em01]
SONY  CASIO好象80年代就在研制数码相机

许多国家那时候甚至可能更早一点也已经开始了对数字成象系统的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不过只有米国和日本的公司率先掌握了低成本大规模产生感光芯片的方法从而在商业领域获取到垄断地位。
[B]以下是引用[I]Negativisum[/I]在2005-10-7 20:02:00的发言:[/B][BR]应该都素松下获菜丝授权自行生产的镜头,品质距离德国原厂头有一定差距。DMC-LC1的头据传是莱卡原厂50/f2.0滴拆下为单卖得有六千大元……米有淫仄么干过所以不得其详……估计应该还素松下自己OEM滴东东。总地来说就算镜头很好松下的数模转换技术不行成像质量还是逊于同档的C、N两家。

Panasonic Leica, SONY Carl Zeiss都一样
松下高端CCD/CMOS研发路线还有点不清, 但个人喜欢它多过SONY, SONY太黑
LEICA问题就是出在............太耐用
有哪家公司的用品能用上6,70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7 22:15:30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caidian[/I]在2005-10-7 22:13:00的发言:[/B][BR])
辛苦了 啊!谢谢
我刚才在无忌论坛“学习”,
一些老鸟的话让我有了新的认识,归纳几点:
日本现在的光学制造水平不逊与德国,只是出于市场的考虑?

谁说的?偶倒是听说尼康的老人们这对现代的尼克尔镜头的品质意见很大,最有代表性的一句就是“这也能算镜头?”然而就是这帮老家伙们正当壮年的时候尼康镜头的品质距离德国一线品牌也还有相当大的距离。
[B]以下是引用[I]caidian[/I]在2005-10-7 22:13:00的发言:[/B][BR])莱卡目前电子技术落后,近几年在光学领域也没什么新专利,
银行已经停止了贷款,莱卡陷如危机之中!

莱卡电子技术落后?生产数码后背不是光买一块CCD装上就结了的,它要解决的数模转换和图像处理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都是索尼的CCD尼康佳能的消费机的画质却能在SONY自已之上。
哈苏和禄莱已经有了自己120AF系统这能叫德国电子技术落后?
话说回来135和120本来就是两个系统,就像飞机和航天飞机是两码事一样。你不能因为现在的飞机能做眼睛蛇机动了就认为搞航天飞机的都是吃白饭的。
要说的基本上被Negativisum说光了,不过德国人的确在大众消费时代落伍了,他们的某些超级精密的东西很可能沦为收藏者手中的高级玩具,不改变营销策略,很可能要步之前瑞士手表的后尘了。
[B]以下是引用[I]8051[/I]在2005-10-7 21:49:00的发言:[/B][BR]。
Panasonic Leica, SONY Carl Zeiss都一样
松下高端CCD/CMOS研发路线还有点不清, 但个人喜欢它多过SONY, SONY太黑
SONY的确不是啥好鸟。相机的日系厂商偶更偏好N、C。CD机随身听那一块偶还蛮喜欢松下滴,脚得它挺实在喵。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0-7 22:43:00的发言:[/B][BR]要说的基本上被Negativisum说光了,不过德国人的确在大众消费时代落伍了,他们的某些超级精密的东西很可能沦为收藏者手中的高级玩具,不改变营销策略,很可能要步之前瑞士手表的后尘了。
喵……汗ING……米办法,除了装个机背拍广告120整体没落了……将来有钱还是去搞个莱卡小旁轴扫街去……憧憬ING……
哈苏有有AF怎么算到德国电子技术的头上?
喵……偶一时激动……光想着哪家有120AF了……汗汗汗……
楼上的难道也猫族的吗,欢迎啊。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0-7 23:19:00的发言:[/B][BR]楼上的难道也猫族的吗,欢迎啊。
喵?喵: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8 0:21:16编辑过]
[B]以下是引用[I]plumage[/I]在2005-10-7 22:58:00的发言:[/B][BR]哈苏有有AF怎么算到德国电子技术的头上?

哈苏现在是FUJI在代工,对吧?
机身有一部分是的,但是镜头都是菜丝原厂啊。
[B]以下是引用[I]caidian[/I]在2005-10-8 0:19:00的发言:[/B][BR]。
他们说NIKON专门订制的镜头指标不比德国货差,目前的镜头只是因为针对消费领域的成本考虑,还有的说什么最好的制镜头矿被德国买断了。
说NIKON和莱卡同时研制什么镜头,莱卡整整比NIKON晚了5年。连美国航天飞机上也用NIKON的产品。
我也不知是真是假!

最近有些网友在论坛上贴日本的机器人,
一些人认为没什么了不起,
现在日本的机器人都可以跑步、舞蹈、骑自行车了,
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也很发达。
以前德国人对SONY研制数码相机不以为然,
可是现在数码相机却大行其道,
也许10年8年以后机器人产业会成为主流,
那时候大家也只有喊抵制日货了。
前阵子常州机器人大赛,中学生做的机器人都可以跑步跳舞了,虽说小日本的机器人技术很发达,但是我们与它们的差距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巨大。另外本贴主题是关于镜头的讨论不是讲日货的贴子,想要论证日货天下无敌的建议开个新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1 17:51:58编辑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