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篡改历史及其对后世研究岳飞的消极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2:49:36


原帖地址http://bbs.tianya.cn/post-no05-175916-1.shtml


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由于奉行妥协投降政策的赵构、秦桧等当权者的暗算和陷害,爱国将领岳飞竟惨遭横死;十四年后(公元1155年),秦桧方才寿终正寝,这期间秦桧独揽大权。在其长达十四年的专权期间,秦桧始终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并指派其养子秦熺主编南宋国史编年体的日历和实录,极尽篡改史实之能事。还在史馆中大力安插亲信,秉记事之职者“非其子弟即其党羽”,“凡论人章疏,皆桧自操以授言者,识之者曰:‘此老秦笔也’”(《宋史》)

岳飞自从戎之日起,即以“光复失地、驱逐胡虏、恢复旧山河”为己任,而这与一味苟且偷安的宋高宗赵构及不惜卖国求荣的秦桧之流是不能兼容的。虽然岳飞屡建奇勋,战功累累,但是秦桧及其党羽又怎么可能将岳飞的功绩战果归档入他们编修的南宋“国史”呢?南宋后来的史官说:“自(绍兴)八年冬,桧接既监修国史,岳飞每有捷奏,桧辄欲没其实,至形于色。其间如润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状考,殆不可一、二数。”

在岳飞生前据高位、手握重兵之时,秦桧尚且如此不遗余力地隐毁岳飞的战功战绩,则在岳飞惨遭杀害之后,秦桧独揽大权期间,秦桧及其同党篡改伪造史实的活动就更加肆无忌惮。秦桧派他的养子秦熺去负责检修南宋的官史,并让其养子和其同党负责管理南宋的国史档案,这帮奸人毁掉了许多对秦桧不利的奏章诏书及其它文献,对有利于岳飞的文件档案也尽力销毁。而对于岳飞的许多事迹,秦桧奸党在由他们编修的南宋官史中又多加入了诋毁的成份,这帮奸佞还在由他们编修的南宋官史中故作曲笔,肆意篡改删削史料、颠倒事实以贬损岳飞。甚至刻意删削隐瞒岳飞和岳家军的战功,虚构了不少对岳飞不利的东西,这些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宋史 秦桧传》记载:“桧乞禁野史。又命子熺以秘书少监领国史,进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五百九十卷。熺因太后北还,自颂桧功德凡二千余言,使著作郎王扬英、周执羔上之,皆迁秩。自桧再相,凡前罢相以来诏书章疏稍及桧者,率更易焚弃,日历、时政亡失已多,是后记录皆熺笔,无复有公是非矣。”
这条记载表明:自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再相之后,南宋国史由秦桧养子秦熺主持修订,自此“无复有公是非”,而秦熺对南宋国史的篡改,也远不止于绍兴八年之后,此前相关的史料也未逃其手。
  
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是宋金且和且战,南宋抗战派和投降派激烈斗争的盛典时期,包括岳飞从投身抗金战争直到被害所经历的岁月。秦熺在绍兴十三年之前就将这部分国史的日历编撰完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八绍兴十三年二月月辛巳,《宋史》卷四七三《秦桧传》)经秦熺之流斧削之后,官史中“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谀谄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绍兴三十三年南宋史宫张震上奏说:“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将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丙戌)。后来有个叫徐度的官员看了以后,也唯有“太息而已”(《挥尘后录》卷一)。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都是关于南宋高宗朝历史的重要史籍,两书作者分别是南宋史学家徐梦莘(1126-1207)和李心传( 1167 — -1244 年)。从总体上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两书及其作者虽然都肯定岳飞,但是两书之中关于岳飞的许多记述,却是残缺不全、错漏百出,这其实是在相当程度上承受了秦桧专权期间大兴文字狱,大肆篡改官史、严禁私史的恶果。
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研究岳飞的重要史料之一,此书虽然取材广泛,但主要还是以一千卷的《高宗日历》为底本。李心传在《高宗日历》的基础上,参考其他材料,将其删削成为两百卷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不过,李心传虽然精于考辨,但却笃信南宋官修国史、《日历》的某些记述,故南宋官史中不少曾被秦桧父子歪曲过的记述却没有得到更正,这就造成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关于宋高宗朝前期一些史事记载的失真。如对岳飞绍兴六年秋的一次北伐,相对其他史书的记载,岳家军的战绩就被缩小了许多。又如岳飞在绍兴元年冬的一次北伐,在与岳飞同时代的名臣李纲等人的文集中均有记载,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却因袭秦熺所编南宋国史《日历》,对此一无所述。
尽管如此,但考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原文可以发现,李心传作为一位传统史家,即使是在因袭了秦桧养子秦熺编撰的国史《日历》等南宋官史材料的情况下,其治史态度也还是较为谨慎的。如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建炎三年十月辛卯条的注文中,李心传写下了如下一段话:“按:此《日历》乃秦桧领史院,秦熺为秘书少监时所修,张孝祥尝乞删改,疑未可尽信,姑附著此,更俟参考云。”综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全书,除了部分因袭官史的材料有待商榷之外,应该说是基本做到了秉笔直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还记载:“桧专政以来,所书圣语有非玉音者。恐不足以垂大训。乃奏删之。”这说明秦桧及其党羽删削篡改南宋国史范围之广,甚至对于宋高宗亲口所说的话也敢加以篡改。宋高宗在位三十余年,有大量的语录,想从其中完全去伪存真,显然不甚可能。
  
谈及与岳飞相关的史料,则秦桧及其党羽删削篡改史料的影响更不可不查。
关于这一点,宋史泰斗邓广铭写道:“例如绍兴十年金人背盟南犯,南宋于出师抵御之前,先升迁诸大将的官职,日历中对韩世忠、张俊二人的新职均详为记载,岳飞的却独独不被载入,李心传便于这年六月朔日的记事下附加案语说道:「日历独不载岳飞除命,盖秦熺削之也。」现今以《会要》及《玉堂制草》增入。这证明李心传对于其时国史中关涉到岳飞事功的某些记载,已经不肯完全信任了。但是,因为秦桧父子及其喽罗日夜劳其心计于作伪灭真,牵合弥缝等等的工作上面,致使后来读史的人极容易为所蒙蔽,防不胜防,辨不胜辨,遂又不免入其彀中而不能觉察。所以,即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之中,其所载岳飞言行,因受奸党的欺弄,失于觉察,以至和官史同样诬枉失实的,为数也还不少。”
邓广铭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由此可见,属于(南宋)官史系统中的诸书,其中关于岳飞和岳家军的记载,是包含有很多不可信据的成份在内的。”
  
就连以南宋皇帝圣旨方式公开颁布的诸大将升迁令,秦桧和秦熺尚能“削之”,那么岳飞递交给南宋朝廷的公文奏章战报,难逃秦桧极其党羽的篡改删销则是显然的。据南宋的一个史官说:“自(绍兴)八年冬,桧接既监修国史,岳飞每有捷奏,桧辄欲没其实,至形于色。其间如润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状考,殆不可一、二数。”
  
而且由于秦桧专权期间禁止私人修史,私人著述中涉及岳飞的记载,同样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邓广铭指出:“在属于私人著述系统的文集史册当中,其关涉及于岳飞和岳家军的事迹的,若按道理来推测,应当为数极其繁多。因为,从岳飞做小将官之日起,在他的军营中就聚集了不少的文人,到成为大将之日,更特别喜欢招揽学士大夫们,为他讲古道今,擘画参赞,所到之处总是座上之客常满。可以想见,这般居处在岳家军营中的文人学土们,对于这支军队的战绩,对于这位大将的风范,是必然会随时加以记录的。除此以外,岳飞对于其时军界和政界的前辈人物,不论其在朝在野,总不废「往还礼数」,在诸大将中且以他的「书辞」为「最勤」,是则在那般人物的著作当中,也必然会有很多和岳飞互相往复酬答的诗文书札之类。然而,在权奸秦桧的凶焰笼罩了南宋的小天下之后,特别是在岳飞因遭其猜忌而身被横祸之后,其时的学士大夫之群,有的为了希意迎合,有的为了避免祸端,便大都把平素与岳飞往还的文札和关涉到岳飞以及岳家军的记事,自动的加以焚毁删除,不再收辑刊刻于文集或他种著述之内。”

  

关于秦桧极其党羽篡改删销史实、禁止私人修史的普遍影响,试以洪皓家书为例说明一下。
  
洪皓出使金国时被扣留,执节不屈,有宋朝苏武之称。考洪皓当时所居,当在冷山,“距金主所都仅百里”,便于他了解金国内部的实情。当洪皓在《使金上母书》中说道“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振恐”。但是与洪皓的家书《使金上母书》的记载相比,《宋史》对洪皓在金国时向宋廷所传谍报的转述显然是刻意删除了“岳帅之来”这关键的一句,只说“顺昌之役,金人震惧夺魄,燕山珍宝尽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亟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
  
然而顺昌之败虽然惨重,尚不至于使金国惊慌到放弃燕地的程度,而在顺昌败后,兀术仍然继续战于河南地。况且宋军并非是在顺昌大捷之后立即撤军的,而是在顺昌战役之后,与金军还有一个多月的战事。这些都与“王师亟还”的记载略有抵牾。
  
事实上,直到岳飞击败兀术所统率的金国主力部队,兀术才被迫撤退,甚而放弃了汴京,故使金国陷于恐慌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岳帅之来”,然后“金人震惧夺魄,燕山珍宝尽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庶几合理。
  
当洪皓从金国回到南宋时,“忠宣(洪皓的谥)还,因奏事,论至公(岳飞)死,不觉为恸”,谈到岳飞之死时,洪皓竟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致当着宋高宗赵构的面为岳飞遇害而失声痛哭,可见洪皓对岳飞的深厚感情。事实上,洪皓长期被金国扣留,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岳飞,他对岳飞的感情,无疑是来自于金人对岳飞的高度敬畏。正因为这一段屈辱的经历,洪皓更懂得一位使敌人敬畏的爱国将领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洪皓归宋时岳飞已经死于冤狱,而洪皓本人又早于秦桧而死,因而当洪皓在世之时,始终无法直接提及岳飞的战功。



原帖地址http://bbs.tianya.cn/post-no05-175916-1.shtml


南宋绍兴十一年除夕(公元1142年1月),由于奉行妥协投降政策的赵构、秦桧等当权者的暗算和陷害,爱国将领岳飞竟惨遭横死;十四年后(公元1155年),秦桧方才寿终正寝,这期间秦桧独揽大权。在其长达十四年的专权期间,秦桧始终以宰相兼领“监修国史”、“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并指派其养子秦熺主编南宋国史编年体的日历和实录,极尽篡改史实之能事。还在史馆中大力安插亲信,秉记事之职者“非其子弟即其党羽”,“凡论人章疏,皆桧自操以授言者,识之者曰:‘此老秦笔也’”(《宋史》)

岳飞自从戎之日起,即以“光复失地、驱逐胡虏、恢复旧山河”为己任,而这与一味苟且偷安的宋高宗赵构及不惜卖国求荣的秦桧之流是不能兼容的。虽然岳飞屡建奇勋,战功累累,但是秦桧及其党羽又怎么可能将岳飞的功绩战果归档入他们编修的南宋“国史”呢?南宋后来的史官说:“自(绍兴)八年冬,桧接既监修国史,岳飞每有捷奏,桧辄欲没其实,至形于色。其间如润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状考,殆不可一、二数。”

在岳飞生前据高位、手握重兵之时,秦桧尚且如此不遗余力地隐毁岳飞的战功战绩,则在岳飞惨遭杀害之后,秦桧独揽大权期间,秦桧及其同党篡改伪造史实的活动就更加肆无忌惮。秦桧派他的养子秦熺去负责检修南宋的官史,并让其养子和其同党负责管理南宋的国史档案,这帮奸人毁掉了许多对秦桧不利的奏章诏书及其它文献,对有利于岳飞的文件档案也尽力销毁。而对于岳飞的许多事迹,秦桧奸党在由他们编修的南宋官史中又多加入了诋毁的成份,这帮奸佞还在由他们编修的南宋官史中故作曲笔,肆意篡改删削史料、颠倒事实以贬损岳飞。甚至刻意删削隐瞒岳飞和岳家军的战功,虚构了不少对岳飞不利的东西,这些都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宋史 秦桧传》记载:“桧乞禁野史。又命子熺以秘书少监领国史,进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五百九十卷。熺因太后北还,自颂桧功德凡二千余言,使著作郎王扬英、周执羔上之,皆迁秩。自桧再相,凡前罢相以来诏书章疏稍及桧者,率更易焚弃,日历、时政亡失已多,是后记录皆熺笔,无复有公是非矣。”
这条记载表明:自绍兴八年(1138年)秦桧再相之后,南宋国史由秦桧养子秦熺主持修订,自此“无复有公是非”,而秦熺对南宋国史的篡改,也远不止于绍兴八年之后,此前相关的史料也未逃其手。
  
从建炎元年(1127年)到绍兴十二年(1142年),正是宋金且和且战,南宋抗战派和投降派激烈斗争的盛典时期,包括岳飞从投身抗金战争直到被害所经历的岁月。秦熺在绍兴十三年之前就将这部分国史的日历编撰完成(《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八绍兴十三年二月月辛巳,《宋史》卷四七三《秦桧传》)经秦熺之流斧削之后,官史中“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谀谄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绍兴三十三年南宋史宫张震上奏说:“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将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丙戌)。后来有个叫徐度的官员看了以后,也唯有“太息而已”(《挥尘后录》卷一)。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都是关于南宋高宗朝历史的重要史籍,两书作者分别是南宋史学家徐梦莘(1126-1207)和李心传( 1167 — -1244 年)。从总体上看,《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和《三朝北盟会编》两书及其作者虽然都肯定岳飞,但是两书之中关于岳飞的许多记述,却是残缺不全、错漏百出,这其实是在相当程度上承受了秦桧专权期间大兴文字狱,大肆篡改官史、严禁私史的恶果。
南宋史学家李心传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是研究岳飞的重要史料之一,此书虽然取材广泛,但主要还是以一千卷的《高宗日历》为底本。李心传在《高宗日历》的基础上,参考其他材料,将其删削成为两百卷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不过,李心传虽然精于考辨,但却笃信南宋官修国史、《日历》的某些记述,故南宋官史中不少曾被秦桧父子歪曲过的记述却没有得到更正,这就造成了《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关于宋高宗朝前期一些史事记载的失真。如对岳飞绍兴六年秋的一次北伐,相对其他史书的记载,岳家军的战绩就被缩小了许多。又如岳飞在绍兴元年冬的一次北伐,在与岳飞同时代的名臣李纲等人的文集中均有记载,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却因袭秦熺所编南宋国史《日历》,对此一无所述。
尽管如此,但考察《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原文可以发现,李心传作为一位传统史家,即使是在因袭了秦桧养子秦熺编撰的国史《日历》等南宋官史材料的情况下,其治史态度也还是较为谨慎的。如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三建炎三年十月辛卯条的注文中,李心传写下了如下一段话:“按:此《日历》乃秦桧领史院,秦熺为秘书少监时所修,张孝祥尝乞删改,疑未可尽信,姑附著此,更俟参考云。”综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全书,除了部分因袭官史的材料有待商榷之外,应该说是基本做到了秉笔直书。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还记载:“桧专政以来,所书圣语有非玉音者。恐不足以垂大训。乃奏删之。”这说明秦桧及其党羽删削篡改南宋国史范围之广,甚至对于宋高宗亲口所说的话也敢加以篡改。宋高宗在位三十余年,有大量的语录,想从其中完全去伪存真,显然不甚可能。
  
谈及与岳飞相关的史料,则秦桧及其党羽删削篡改史料的影响更不可不查。
关于这一点,宋史泰斗邓广铭写道:“例如绍兴十年金人背盟南犯,南宋于出师抵御之前,先升迁诸大将的官职,日历中对韩世忠、张俊二人的新职均详为记载,岳飞的却独独不被载入,李心传便于这年六月朔日的记事下附加案语说道:「日历独不载岳飞除命,盖秦熺削之也。」现今以《会要》及《玉堂制草》增入。这证明李心传对于其时国史中关涉到岳飞事功的某些记载,已经不肯完全信任了。但是,因为秦桧父子及其喽罗日夜劳其心计于作伪灭真,牵合弥缝等等的工作上面,致使后来读史的人极容易为所蒙蔽,防不胜防,辨不胜辨,遂又不免入其彀中而不能觉察。所以,即在《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一书之中,其所载岳飞言行,因受奸党的欺弄,失于觉察,以至和官史同样诬枉失实的,为数也还不少。”
邓广铭还一针见血地指出:“由此可见,属于(南宋)官史系统中的诸书,其中关于岳飞和岳家军的记载,是包含有很多不可信据的成份在内的。”
  
就连以南宋皇帝圣旨方式公开颁布的诸大将升迁令,秦桧和秦熺尚能“削之”,那么岳飞递交给南宋朝廷的公文奏章战报,难逃秦桧极其党羽的篡改删销则是显然的。据南宋的一个史官说:“自(绍兴)八年冬,桧接既监修国史,岳飞每有捷奏,桧辄欲没其实,至形于色。其间如润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状考,殆不可一、二数。”
  
而且由于秦桧专权期间禁止私人修史,私人著述中涉及岳飞的记载,同样遭受了毁灭性的损失。邓广铭指出:“在属于私人著述系统的文集史册当中,其关涉及于岳飞和岳家军的事迹的,若按道理来推测,应当为数极其繁多。因为,从岳飞做小将官之日起,在他的军营中就聚集了不少的文人,到成为大将之日,更特别喜欢招揽学士大夫们,为他讲古道今,擘画参赞,所到之处总是座上之客常满。可以想见,这般居处在岳家军营中的文人学土们,对于这支军队的战绩,对于这位大将的风范,是必然会随时加以记录的。除此以外,岳飞对于其时军界和政界的前辈人物,不论其在朝在野,总不废「往还礼数」,在诸大将中且以他的「书辞」为「最勤」,是则在那般人物的著作当中,也必然会有很多和岳飞互相往复酬答的诗文书札之类。然而,在权奸秦桧的凶焰笼罩了南宋的小天下之后,特别是在岳飞因遭其猜忌而身被横祸之后,其时的学士大夫之群,有的为了希意迎合,有的为了避免祸端,便大都把平素与岳飞往还的文札和关涉到岳飞以及岳家军的记事,自动的加以焚毁删除,不再收辑刊刻于文集或他种著述之内。”

  

关于秦桧极其党羽篡改删销史实、禁止私人修史的普遍影响,试以洪皓家书为例说明一下。
  
洪皓出使金国时被扣留,执节不屈,有宋朝苏武之称。考洪皓当时所居,当在冷山,“距金主所都仅百里”,便于他了解金国内部的实情。当洪皓在《使金上母书》中说道“顺昌之败,岳帅之来,此间振恐”。但是与洪皓的家书《使金上母书》的记载相比,《宋史》对洪皓在金国时向宋廷所传谍报的转述显然是刻意删除了“岳帅之来”这关键的一句,只说“顺昌之役,金人震惧夺魄,燕山珍宝尽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王师亟还,自失机会,今再举尚可。”
  
然而顺昌之败虽然惨重,尚不至于使金国惊慌到放弃燕地的程度,而在顺昌败后,兀术仍然继续战于河南地。况且宋军并非是在顺昌大捷之后立即撤军的,而是在顺昌战役之后,与金军还有一个多月的战事。这些都与“王师亟还”的记载略有抵牾。
  
事实上,直到岳飞击败兀术所统率的金国主力部队,兀术才被迫撤退,甚而放弃了汴京,故使金国陷于恐慌的真正原因其实是“岳帅之来”,然后“金人震惧夺魄,燕山珍宝尽徙以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庶几合理。
  
当洪皓从金国回到南宋时,“忠宣(洪皓的谥)还,因奏事,论至公(岳飞)死,不觉为恸”,谈到岳飞之死时,洪皓竟然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以致当着宋高宗赵构的面为岳飞遇害而失声痛哭,可见洪皓对岳飞的深厚感情。事实上,洪皓长期被金国扣留,终其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岳飞,他对岳飞的感情,无疑是来自于金人对岳飞的高度敬畏。正因为这一段屈辱的经历,洪皓更懂得一位使敌人敬畏的爱国将领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洪皓归宋时岳飞已经死于冤狱,而洪皓本人又早于秦桧而死,因而当洪皓在世之时,始终无法直接提及岳飞的战功。

秦桧有什么理由去销毁一名被明证典刑,以谋反罪处决的叛将的档案?还不是都销毁,是极其选择性的销毁同一事件的第二份报捷奏章,第一份不动。纯粹哄小孩。
秦桧没有销毁任何档案,这纯粹是孝宗篡改历史过于夸张,以至于一大堆系统BUG不能自圆其说,然后和莫须有一样的编造谎言。要证据没有,你们按政治正确性跟着说,否则清洗你。


  综上可知,大量与岳飞相关的史料被销毁删改,岳飞和岳家军的战绩被秦桧及其党羽隐瞒掩盖,这些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留存下来的那些能够反映岳家军战功战果的原始史料的残缺不全。
  
  岳飞身后二十多年,宋孝宗为岳飞冤案平反、按照惯例给岳飞赐谥之时,却遇到因秦桧及其党羽篡改历史所造成的困难:一方面,“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金佗稡编》卷十四 《忠愍谥议》);另一方面,在议赐“武穆”谥号时,“因博询公平生之所以著威望,系安危,与夫立功之实,其非常可喜之太略,虽所习闻,而国史秘内,无所考质”。
  
  也就是说,宋孝宗后来为岳飞冤案平反以后定谥号时,大家都一致认为岳飞功居第一,但这只是凭朝野传闻及众人的回忆和印象,而在由秦桧党羽编写的南宋官修史书中却无法查证,于是只好采取访问故将遗卒的办法,通过岳家军尚存的故将遗卒的回忆讲述来了解岳飞的事迹,“独得之于旧在行阵间者”(《金佗稡编》卷十四 《武穆覆议》)。足见岳飞的抗金事迹战功,被秦桧及其党羽湮没到了何等地步。
  
  宋孝宗时定所谓“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将一些不足道的小胜也算上,却单单没有列出郾城和颍昌这两场会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宋高宗禅位以太上皇自居之后,宋孝宗迫于政治形势和现实压力,不得不与以宋高宗为首的南宋主和派君臣达成了某种妥协,而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岳飞当年北伐的战绩,另外一个方面则正是因为秦桧父子大肆篡改南宋官史,致使岳飞和岳家军的战功因遭到删削隐瞒而不能在南宋官史中得到体现,进而失去应有的评价。
  
  然而,宋孝宗一朝君臣对岳飞战功的集体失语,委实异乎寻常。这“十三处战功”居然无一语涉及岳飞,此种令后世读史之人费解的说法,在南宋后期即被不少学者质疑。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曾说,“岳飞郾城之捷,亦未及与,知当时指挥多不审矣。”(见《续资治通鉴》)
  
  王应麟此说应该是基于《奖谕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郾城胜捷诏》(又名《郾城斩贼将阿李朵孛蓳大获胜捷赐诏奖谕仍降关子钱犒赏战士》诏),而其中的“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一句,正是南宋朝廷对郾城大捷战果和意义的绝高评价。



       其实,郾城大战和颍昌大战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汇集当时与岳飞相关的不少原始资料的《鄂国金佗稡编》的问世,大致可以恢复这两次大捷的历史地位。但是对于具体的战斗情节,却依然不能得到全面详尽的描述,并且尚有一些疑案。
  
  岳飞冤案平反后,岳飞三子岳霖开始收集整理与父亲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未成而卒,岳霖临终时嘱咐其子岳珂:“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没。余初罹大祸,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于见闻,访于遗卒,掇拾而未及上,余罪也。苟能卒父志,雪尔祖之冤,吾死瞑目矣!”
  
  岳珂承继父业,将收集到的岳飞表奏、战报、诗文旧事、被诬始末资料,以及高宗给岳飞的御札、手诏,加上为岳飞辨冤的考证,以及根据时人著述旧闻而撰写的部分岳飞传记汇集在一起,编成《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保存了不少关于岳飞的原始史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中所收录的岳飞表奏、战报、诗文旧事,以及高宗给岳飞的御札、手诏等原始资料尤其珍贵。但是因为在秦桧专权期间,秦桧及其党羽毁掉了许多对秦桧不利的奏章诏书及其它文献,对有利于岳飞的文件档案也尽力地删削隐毁,故我们不能排除在《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所留存的岳飞奏章是否已经受到秦桧及其党羽删削篡改史实的影响。
  
  郾城和颖昌两次关键大捷的战报都有佚失。以留存下来的岳飞部将王贵颖昌捷奏为例,捷奏中说:“今月十四日辰时以来,有番贼四太子、镇国大王、并昭武大将军韩常及番贼万户四人,亲领番兵马军三万余骑,直抵颍昌府西门外摆列。贵遂令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贵亲统中军、游奕军人马,并机宜岳云将带到背嵬军出城迎战。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重伤番贼不知数目。其夺到战马、金、鼓、旗、枪、器甲等不计其数,见行根刷,续具数目供申次。委是大获胜捷。”


  
  现存的颖昌捷奏仅为初步统计,文中明确提到将“续具数目供申次”,即要进行全面统计后再上报补充战果。
  
   在古代战场上,限于战局和其他各项条件,先行统计部分战果后上报,再进行补充的颇为常见。如果仅据这份奏章中的五百来判断颖昌一战的全部战果,显然远非严谨客观。例如宋与吐蕃的三都谷之战,首份战报说斩首一千,最后的统计结果是斩获一万。

  

  综上可知,大量与岳飞相关的史料被销毁删改,岳飞和岳家军的战绩被秦桧及其党羽隐瞒掩盖,这些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留存下来的那些能够反映岳家军战功战果的原始史料的残缺不全。
  
  岳飞身后二十多年,宋孝宗为岳飞冤案平反、按照惯例给岳飞赐谥之时,却遇到因秦桧及其党羽篡改历史所造成的困难:一方面,“人谓中兴论功行封,当居第一”(《金佗稡编》卷十四 《忠愍谥议》);另一方面,在议赐“武穆”谥号时,“因博询公平生之所以著威望,系安危,与夫立功之实,其非常可喜之太略,虽所习闻,而国史秘内,无所考质”。
  
  也就是说,宋孝宗后来为岳飞冤案平反以后定谥号时,大家都一致认为岳飞功居第一,但这只是凭朝野传闻及众人的回忆和印象,而在由秦桧党羽编写的南宋官修史书中却无法查证,于是只好采取访问故将遗卒的办法,通过岳家军尚存的故将遗卒的回忆讲述来了解岳飞的事迹,“独得之于旧在行阵间者”(《金佗稡编》卷十四 《武穆覆议》)。足见岳飞的抗金事迹战功,被秦桧及其党羽湮没到了何等地步。
  
  宋孝宗时定所谓“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将一些不足道的小胜也算上,却单单没有列出郾城和颍昌这两场会战,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宋高宗禅位以太上皇自居之后,宋孝宗迫于政治形势和现实压力,不得不与以宋高宗为首的南宋主和派君臣达成了某种妥协,而不敢大张旗鼓地宣传岳飞当年北伐的战绩,另外一个方面则正是因为秦桧父子大肆篡改南宋官史,致使岳飞和岳家军的战功因遭到删削隐瞒而不能在南宋官史中得到体现,进而失去应有的评价。
  
  然而,宋孝宗一朝君臣对岳飞战功的集体失语,委实异乎寻常。这“十三处战功”居然无一语涉及岳飞,此种令后世读史之人费解的说法,在南宋后期即被不少学者质疑。南宋著名学者王应麟曾说,“岳飞郾城之捷,亦未及与,知当时指挥多不审矣。”(见《续资治通鉴》)
  
  王应麟此说应该是基于《奖谕湖北京西宣抚使岳飞郾城胜捷诏》(又名《郾城斩贼将阿李朵孛蓳大获胜捷赐诏奖谕仍降关子钱犒赏战士》诏),而其中的“自羯胡入寇,今十五年,我师临阵何啻百战,曾未闻远以孤军,当兹巨孽,抗犬羊并集之众,于平原旷野之中,如今日之用命者也”一句,正是南宋朝廷对郾城大捷战果和意义的绝高评价。



       其实,郾城大战和颍昌大战是在绍兴十年闰六月后的七月,又是在平原地区进行,最有利于发挥女真骑兵驰突的长技,在这种形势下,岳家军能够以寡击众而取胜,就更为不易。汇集当时与岳飞相关的不少原始资料的《鄂国金佗稡编》的问世,大致可以恢复这两次大捷的历史地位。但是对于具体的战斗情节,却依然不能得到全面详尽的描述,并且尚有一些疑案。
  
  岳飞冤案平反后,岳飞三子岳霖开始收集整理与父亲相关的各种文献资料,未成而卒,岳霖临终时嘱咐其子岳珂:“先公之忠未显,冤未白,事实之在人耳目者,日就湮没。余初罹大祸,漂泊囚螺。及至仕途,而考于见闻,访于遗卒,掇拾而未及上,余罪也。苟能卒父志,雪尔祖之冤,吾死瞑目矣!”
  
  岳珂承继父业,将收集到的岳飞表奏、战报、诗文旧事、被诬始末资料,以及高宗给岳飞的御札、手诏,加上为岳飞辨冤的考证,以及根据时人著述旧闻而撰写的部分岳飞传记汇集在一起,编成《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保存了不少关于岳飞的原始史料,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中所收录的岳飞表奏、战报、诗文旧事,以及高宗给岳飞的御札、手诏等原始资料尤其珍贵。但是因为在秦桧专权期间,秦桧及其党羽毁掉了许多对秦桧不利的奏章诏书及其它文献,对有利于岳飞的文件档案也尽力地删削隐毁,故我们不能排除在《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所留存的岳飞奏章是否已经受到秦桧及其党羽删削篡改史实的影响。
  
  郾城和颖昌两次关键大捷的战报都有佚失。以留存下来的岳飞部将王贵颖昌捷奏为例,捷奏中说:“今月十四日辰时以来,有番贼四太子、镇国大王、并昭武大将军韩常及番贼万户四人,亲领番兵马军三万余骑,直抵颍昌府西门外摆列。贵遂令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贵亲统中军、游奕军人马,并机宜岳云将带到背嵬军出城迎战。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重伤番贼不知数目。其夺到战马、金、鼓、旗、枪、器甲等不计其数,见行根刷,续具数目供申次。委是大获胜捷。”


  
  现存的颖昌捷奏仅为初步统计,文中明确提到将“续具数目供申次”,即要进行全面统计后再上报补充战果。
  
   在古代战场上,限于战局和其他各项条件,先行统计部分战果后上报,再进行补充的颇为常见。如果仅据这份奏章中的五百来判断颖昌一战的全部战果,显然远非严谨客观。例如宋与吐蕃的三都谷之战,首份战报说斩首一千,最后的统计结果是斩获一万。

课题太大

能不能说点细节的

比如提到的《使金上母书》  怎么流传的  为啥就认为其是对的  而宋史是改过的


  看完《宋史》《金史》就再清楚不过,金国女真主力骑兵,根本不堪岳飞一击,几次交战后金国举国被打 出恐岳绝症。靠赵构这个怂人给治好的。

郾颖大战后,宗弼手下的女真主力被歼殆尽,吓得逃出东京避祸。后来赵构强令岳飞班师,岳军带着中原大批百姓扶老携幼在平原上缓缓南移。但金军因女真主力被打残,又北逃太远,以致无力追击,只好让事前“只是单马随军,并无兵权”的孔彦舟,临时带着伪军重入汴京。

   却再没胆去追岳飞了。

这一年,宋金各战场大小交战无数,金方竟是阿鲁补这种接收宋军主动让出的毫州等空城的货色“功最”,可见金军被宋军打得之惨。




金陀粹编也不能全信吧,毕竟某种程度上也是后人为先人的歌功颂德之作
xwxmy 发表于 2015-11-19 11:39
金陀粹编也不能全信吧,毕竟某种程度上也是后人为先人的歌功颂德之作
当然要与别的史料比对、分析、佐证着来

问题是,金陀粹编的可信度所以高,正是这样来的。


怎么说呢,皇上要杀岳飞,谁能管得住?!这也是推测,但是从中国古代的历史来说,是很有可能的!
刘正举 发表于 2015-11-19 11:55
当然要与别的史料比对、分析、佐证着来

问题是,金陀粹编的可信度所以高,正是这样来的。
为啥它可信度最高呢  作者是当事直接一方吧
   试想,金兵参战人数为“三万余骑”,岳家军参战人数在两万以内,双方自“自辰时至午时”,激战约4-6个小时,——近五万大军,作战5小时,金兵被杀500,即每500人对战一小时,金国军队损失1人。这个数字显然已经超越了玩笑,一边倒的胜利都不至于赢到如此轻松,更不必说金国军队还“贼尸遍野”,大败而逃了。
  
   事实上,双方本是性命相搏,主将是王贵、岳云、兀术、韩常等悍将,又都带领着各自最精锐部队、在一个相对明确且较小的地区内对决,哪怕是赤手空拳的掐架,每500人一小时内打死10个以上也不成问题吧。
  
  就这份初步的颖昌大捷战果统计来说,阵斩万户一人、千户五人已经是出色的战绩。万户被斩,意味着他所统领的一万人建制的金兵部队已遭重创,而且,这是兀术最为精锐的亲军。
  
  再者,杀敌500人中即统计到有万户,如后续无法统计出相应的杀敌数目,则很容易被朝廷质疑战报有假。作为老于行伍的宿将,王贵还不至于犯此低级错误。事实上,南宋朝廷也从未曾以任何方式质疑过颖昌大捷的战果。颖昌大捷的全面战果,自当更为惊人。
  
  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留存于世的13份捷奏中,含大捷4份,胜捷9份。除了颖昌大捷捷奏中令人难以置信的五百,其他三份大捷的歼敌数目都未能留存下来;在9份胜捷中,复南城军捷奏中的具体歼敌数目,有“杀死贼兵三千余人”,却只说是“委获胜捷”。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歼敌三千余人在绍兴十年岳飞北伐战事中,只算胜捷,尚不能算大捷。
  
  大捷较之胜捷,显然战果更大,意义更重要。歼敌数目虽只是衡量战果的指标之一,但一般来说,大捷的歼敌数目应超出胜捷。
  
  很显然,留存下来的颖昌捷奏中的杀敌“五百余人”的记述明显与王贵在捷奏中称颖昌之战“大获胜捷”的事实不符。故留存下来的这份颖昌捷奏中的“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的杀敌数目是很令人怀疑的,这个数据存在明显的被篡改过的痕迹。

zhepro 发表于 2015-11-19 16:03
为啥它可信度最高呢  作者是当事直接一方吧


因为他的著作,实质是一本资料集,经由孝宗、宁宗、理宗三朝史官审订,是得到史官认同的。

史官们自己写的《中兴四朝国史》与岳珂的相比也没什么不同。

而基本史实,岳飞战功为中兴各将之最,北伐大败金兵,打到汴京附近,这些更是被各类宋人笔记和史料所承认。





zhepro 发表于 2015-11-19 16:03
为啥它可信度最高呢  作者是当事直接一方吧


因为他的著作,实质是一本资料集,经由孝宗、宁宗、理宗三朝史官审订,是得到史官认同的。

史官们自己写的《中兴四朝国史》与岳珂的相比也没什么不同。

而基本史实,岳飞战功为中兴各将之最,北伐大败金兵,打到汴京附近,这些更是被各类宋人笔记和史料所承认。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0:46
因为他的著作,实质是一本资料集,经由孝宗、宁宗、理宗三朝史官审订,是得到史官认同的。

史官们自己 ...
说到战功,南宋第一的偏偏是没入到中兴四将的吴玠兄弟,中兴四将加一块都比不了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19 20:53
说到战功,南宋第一的偏偏是没入到中兴四将的吴玠兄弟,中兴四将加一块都比不了
呵呵,吴玠兄弟拿什么和岳飞比?岳飞是以步兵为力,以进攻姿态主动跑到金人控制的华北大平原上,以金人骑兵军团最适合发挥的方式,打败了他们。

吴玠只是利用地形,打赢了防守战。他弟弟进攻还是有一套,但大败丧师过,岳飞却是完美的表现。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0:57
呵呵,吴玠兄弟拿什么和岳飞比?岳飞是以步兵为力,以进攻姿态主动跑到金人控制的华北大平原上,以金人骑 ...
蜀地一失,凭你再来10倍的中兴名将,南宋根本就站不住脚搜山检海那会就顺便吞掉整个南方了。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19 20:53
说到战功,南宋第一的偏偏是没入到中兴四将的吴玠兄弟,中兴四将加一块都比不了
这不就奇怪了吗,战功反而是不入中兴四将的吴玠兄弟大,这反倒佐证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历史记载上肯定有什么问题啊。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19 21:08
蜀地一失,凭你再来10倍的中兴名将,南宋根本就站不住脚搜山检海那会就顺便吞掉整个南方了。


问题是,这只能说明他所在地理位置的重要,不能说明他水平比岳飞高。蜀地为何没失?山险是重要因素。

吴氏有岳飞的本领吗?在平原上和金军骑兵主力决战,以女真骑兵最适合发挥的方式,并且在对手趁自己兵力分散时以优势人数突袭的情况下,硬碰硬打败对手。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19 21:08
蜀地一失,凭你再来10倍的中兴名将,南宋根本就站不住脚搜山检海那会就顺便吞掉整个南方了。


问题是,这只能说明他所在地理位置的重要,不能说明他水平比岳飞高。蜀地为何没失?山险是重要因素。

吴氏有岳飞的本领吗?在平原上和金军骑兵主力决战,以女真骑兵最适合发挥的方式,并且在对手趁自己兵力分散时以优势人数突袭的情况下,硬碰硬打败对手。


langke008 发表于 2015-11-19 21:26
这不就奇怪了吗,战功反而是不入中兴四将的吴玠兄弟大,这反倒佐证了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历史记载上肯定有什 ...

这只能说明你的希望,而实在无法证明史实记载有问题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1:47
这只能说明你的希望,而实在无法证明史实记载有问题
只能说对岳飞抗金的战果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版本,矛盾太多、疑窦丛丛。
langke008 发表于 2015-11-19 21:52
只能说对岳飞抗金的战果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版本,矛盾太多、疑窦丛丛。
那就请你把另一个历史版本拿来给大伙看看啊,千万别像这里另两个黑岳的那样,一到要亮真家伙,就顾左右而言它哦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1:58
那就请你把另一个历史版本拿来给大伙看看啊,千万别像这里另两个黑岳的那样,一到要亮真家伙,就顾左右而 ...
你弄错了,我不是黑岳的。

langke008 发表于 2015-11-19 22:04
你弄错了,我不是黑岳的。


那看看另一个版本的岳飞战功是什么样子,经不经得起比对和质疑




langke008 发表于 2015-11-19 22:04
你弄错了,我不是黑岳的。


那看看另一个版本的岳飞战功是什么样子,经不经得起比对和质疑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1:46
问题是,这只能说明他所在地理位置的重要,不能说明明他水平比岳飞高。蜀地为何没失?山险是重要因素。
...
守蜀是战略性的战功,比起杀个千八百的敌人这种战术性的根本两极别的。
以整场战役来说,除了吴玠兄弟所谓中兴四将真心拿不出象样的成绩来,自己好好看史书,名将们对金的战绩都是那种大败之中有小胜,小胜当作大捷吹,很有点国军的作派。不服就举个实例出来,拿史实说话。吹上了天的黄天荡,最终结果是韩世忠全军覆没。还有现在论坛争个没完的北伐,最后结果还是各路大军皆大败。别管过程多精彩,惨败是最后的结局,有点国足的意思吧?没有吴玠牢牢守着蜀,惨败之后的结果就是灭国。说吴玠兄弟守住了南宋都不为过。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19 22:08
守蜀是战略性的战功,比起杀个千八百的敌人这种战术性的根本两极别的。
以整场战役来说,除了吴玠兄弟所 ...
这就太没起码逻辑了,被动防守能收复失地??扫帚不到你指望灰自去?

你这样不是落入狡辩了吗?中兴四将谁也没守过蜀啊,应该按同等条件让人家来,你才能得出这结论啊。

更何况,明明是人家岳飞玩出了比吴阶高得多的难度,取得了更了不起的成功:打到人家占领的平原上,还以步打骑以少胜多

  这一水平,明明是吴阶一辈子达不到的啊。

你说来说去,拿个岳飞”大败之中有小胜“的给咱瞧瞧啊?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1:58
那就请你把另一个历史版本拿来给大伙看看啊,千万别像这里另两个黑岳的那样,一到要亮真家伙,就顾左右而 ...
呵呵,层主上面我回复纪_昀_的帖子的意思你看明白了再说。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2:12
这就太没起码逻辑了,被动防守能收复失地??扫帚不到你指望灰自去?

你这样不是落入狡辩了吗?中兴四 ...
你就拿一场岳飞真正全胜的对金战役出来说说,别是那种大胜大胜一路连胜,结果呢…………后又是皇帝召回啦,又是要保护平民安全撤退啦,又是地型不利啦,又是友军不配合啦,反正岳爷爷百战百胜,身逢无数战役,最后次次遇上猪队友导致最后兵败。
拿史实说话,岳飞比较多的战功是在对汉奸政权和地方割据武装上,对金应该不会太差,至少我想不会比另外三外差,但这一块历史被蒙元那帮没文化的给捣乱了,直接把岳珂那种处处破绽明显夸大的回忆文给当史料用(最要命的是他其实和毛少将一德性,有谁相信毛少将对大伯指挥装甲部队兵锋直指柏林的史实论述么?)反倒害了岳飞,后人只能凭借小说演义来追思他了。
langke008 发表于 2015-11-19 22:16
呵呵,层主上面我回复纪_昀_的帖子的意思你看明白了再说。
这就是你在装不明白了,”只能说对岳飞抗金的战果有着两个完全不同的历史版本,矛盾太多、疑窦丛丛“------这是你自己说的吧

来吧,两个不同版本,你拿另个来啊,别又躲闪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19 22:26
你就拿一场岳飞真正全胜的对金战役出来说说,别是那种大胜大胜一路连胜,结果呢…………后又是皇帝召回啦 ...
你认为岳飞不是百战百胜,拿出证据来就成了嘛。何苦废这么多口水呢?

   拿史实说话,你也知道啊,史实明明告诉你岳飞大破金军,到你这又成”对金应该不会太差“? 你究竟是要说史实,还是说你的自定义啊?

   最有意思的是,你说岳珂不对,你倒拿点干货来啊

再纠正你一个常识,蒙元的《宋史》根本不是”直接“拿自岳珂的,知道是谁的吗?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2:50
你认为岳飞不是百战百胜,拿出证据来就成了嘛。何苦废这么多口水呢?

   拿史实说话,你也知道啊,史 ...
我说没有啊,你要说有请举一个呗总不能让我无中生有为你编出个来吧?南宋前期对金的战果就那么点,10个手指就能数得出来,你倒是有本事创造个新历史让偶也开开眼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19 22:55
我说没有啊,你要说有请举一个呗总不能让我无中生有为你编出个来吧?南宋前期对金的战果就那么点 ...
说了啊,岳飞郾颖大捷,收复郑洛,金兵败出东京。这武功还叫那么点?

这是你有本事能否定的?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3:12
说了啊,岳飞郾颖大捷,收复郑洛,金兵败出东京。这武功还叫那么点?

这是你有本事能否定的?
宋孝宗皇帝为激起抗金义气,推进北伐,组织评定了南宋“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
1)建炎三年十二月,兀术自杭州分兵至明州城下,浙东置制使张俊拒之,小捷。四年二月,兀术还,过吴江县,浙西宣抚使陈思恭以舟师败之于太湖,几获兀术。
(2)绍兴元年十月,兀术亲攻和尚原,陕西都统制吴玠出奇兵邀击,大破之,兀术中流矢二,仅以身免。
(3)四年三月,金陕西经略使撒离喝犯杀金平,为吴玠所败。
(4)(四年)十月,淮东宣抚使韩世忠败兀术游骑于大仪镇,兀术遂不进。六年十月,主管殿前司公事杨沂中败伪齐刘猊于藕塘,降杀无遗,猊挺身遁。
(5)十年六月,马军都虞候刘锜大败兀术于顺昌,兀术拔寨还东京,两淮遂定。十一年二月,淮西宣抚使张俊、淮北宣抚副使杨沂中、宣抚判官刘锜大败兀术十余万众于柘皋。
(6)三十一年十月,淮南置制使刘锜遣其将员绮败金统军高景山于皂角林。
(7)是(十)月,浙西副总管李宝败统军完颜郑家奴于密州之唐岛,斩其首。
(8)(十月)而步司统制官邵宏渊拒虏于真州之胥浦桥,获捷。
(9)十一月,中书舍人、都督府参谋军事虞允文以建康都统制张振、王琪之军败金主亮舟师于采石。
(10)是岁(三十一年),马司中军统制赵撙复蔡州。
(11)(三十一年,)鄂州都统制吴拱拒虏于茨湖。
(12)(三十一年,)统制官王宣拒虏于确山。
(13)三十二年,镇江都统制张子盖解围海州。
能拿得出手的都找出来了,连鄂州都统制吴拱拒虏于茨湖这类战果都说不出的战例都拿出来吹了,为毛不见你说的那个?因为孝宗对岳有偏见是吧南宋第一大岳粉哭晕在厕所了。
现在再假定你说的这个是真实的历史,那么之后呢?是不是就是我前面说的出于种种原因,各类猪队友帮倒忙,于是结果最终又是一场惨败?岳飞其实就是被你们这帮把演义当历史的史盲给害的。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19 23:36
宋孝宗皇帝为激起抗金义气,推进北伐,组织评定了南宋“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
1)建炎三年十二月,兀 ...
我真佩服你啊,这都多少年前就被澄清的东西,你还当新鲜货拿出来现?

你不会告诉我,你连《宋史》都没翻过吧?
这是李心传抄的秦桧时代留下的东西,秦桧“监修国史”、“专元宰之位而董笔削之柄”

“自(绍兴)八年冬,桧接既监修国史,岳飞每有捷奏,桧辄欲没其实,至形于色。其间如润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状考,殆不可一、二数。”

《宋史》卷473《秦桧传》记载:“桧乞禁野史。又命子熺以秘书少监领国史,进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五百九十卷。熺因太后北还,自颂桧功德凡二千余言,使著作郎王扬英、周执羔上之,皆迁秩。自桧再相,凡前罢相以来诏书章疏稍及桧者,率更易焚弃,日历、时政亡失已多,是后记录皆熺笔,无复有公是非矣。”

“凡所记录,莫非其党奸谀谄佞之词,不足以传信天下后世”。绍兴三十三年南宋史宫张震上奏说:“自建炎元年至绍兴十二年,日历已成将五百九十卷,多所舛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九八,绍兴三十二年闰二月丙戌)

王应麟“岳飞郾城之捷,亦未及与,知当时指挥多不审矣”



孝宗为岳飞恢复名誉也经历了一个过程的: 淳熙五年(1178)十二月,距离岳飞冤案昭雪已经有十六年,宋孝宗这才姗姗来迟地决定为岳飞定谥号。
淳熙十四年(1187年)十月,当了25年太上皇的宋高宗赵构病死。议立配飨功臣之时,宋孝宗无视朝野上下很多人要求让岳飞配飨太庙的建议,最后还是决定文官用吕颐浩、赵鼎配飨,武将用韩世忠、张俊配飨,而不用岳飞。


  孝宗仅仅只是为岳飞平反冤案而已,谈不上去宣传岳飞的功绩。
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南宋朝廷评定的所谓的“中兴以来十三处战功”,其实全部都是些防守性质的战役或者战斗,而岳飞收复健康战役、收复襄汉六郡战役、郾城大战、颍昌大战等作为进攻性质的反击战显然是很难被南宋主和派君臣所宣扬的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3:47
我真佩服你啊,这都多少年前就被澄清的东西,你还当新鲜货拿出来现?

你不会告诉我,你连《宋史》都没 ...
可惜与宋金两朝的官修史都对应不上,不想争了,你自个H去吧,我又不是岳黑,犯不上。
宋史与民国史差不多,大胜大胜转进转进,歼敌一亿跑路呆岛的历史版。我正是从识字前就听熟了说岳全传、岳云传才特别多读了这段的史实。结论就是中兴四将不过尔尔,南宋第一战功吴玠兄弟守蜀,岳飞精神可嘉,但我不当岳吹。
你也别科普了,就算是岳珂也不敢说他爷爷没大败,只不过有了一个金牌的故事,还是十二道与国府战史是一样一样的。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20 00:00
可惜与宋金两朝的官修史都对应不上,不想争了,你自个H去吧,我又不是岳黑,犯不上。
宋史与民国史差不 ...

对不上?恰恰对得上。《金史》明白告诉你绍兴十年宋金大战,功最大的金将是谁:阿鲁补。此人对宋有什么实质功吗?就是接收了宋军占领后放弃的毫州等地。

  岳珂不敢说,你可以替他说啊,连《金史》里记载的几次打败岳飞的,全被证明是假的,张寇李戴到别人的部队头上。

   麻烦你从金史里,找一出岳飞大败的记载来?


  别又遁哦


要说和国府歼一亿相同的,还只有金史能比。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20 00:06
对不上?恰恰对得上。《金史》明白告诉你绍兴十年宋金大战,功最大的金将是谁:阿鲁补。此人对宋有什么 ...
不学无术,金宋官修史都对吴玠的几次大胜都有记载也对应的上,这就是妥妥地史实,懂不?之后的明史清史最大的佐证就是李朝的史书,在历史版请拿出点专业精神出来,历史不靠打嘴炮来确定可靠性。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20 00:15
不学无术,金宋官修史都对吴玠的几次大胜都有记载也对应的上,这就是妥妥地史实,懂不?之后的明史清史最 ...


亏你还知道不学无术,感情“翼赞之功,孰与岳飞?”这话不是金人说的金史上写的?连妥妥的地形都不知道,连躲在家里防守战和主动打到敌占区的水平差距都不知道。就会看着表面然后装大拿

装可以,你得有料有点起码的史识水平啊

还李朝实录。。。。。。我的天,十年前就被我玩烂的东西,你装,麻烦也情拿点新鲜点的东西,好吗?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20 00:15
不学无术,金宋官修史都对吴玠的几次大胜都有记载也对应的上,这就是妥妥地史实,懂不?之后的明史清史最 ...


亏你还知道不学无术,感情“翼赞之功,孰与岳飞?”这话不是金人说的金史上写的?连妥妥的地形都不知道,连躲在家里防守战和主动打到敌占区的水平差距都不知道。就会看着表面然后装大拿

装可以,你得有料有点起码的史识水平啊

还李朝实录。。。。。。我的天,十年前就被我玩烂的东西,你装,麻烦也情拿点新鲜点的东西,好吗?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20 00:22
亏你还知道自己不学无术啊,感情“翼赞之功,孰与岳飞?”这话不是金人说的金史上写的?连妥妥的地形都不 ...
然并卵,和尚原没一个敢出来质疑,人家明明是主动出击用的就是传说中的弹性防御,你这种史盲加军盲的人以为死守乌龟壳能挡得了兀术?小说演义看多了?兀术搜山检海纵横江南时,中兴四将任没一个挡得了,韩世忠倒是半路偷了把,结果全军覆没,好在南宋会吹,什么差点全歼十万金兵,结果遇上一个汉奸书生帮了兀术,你信?兀术过江才几个人哦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20 00:34
然并卵,和尚原没一个敢出来质疑,人家明明是主动出击用的就是传说中的弹性防御,你这种史盲加军盲的人以 ...


是吗?又有哪个宋人质疑岳飞打到人家占领区的战功了?

  主动出击?和尚原不是宋朝腹地的地方?吴阶感情像岳飞那样,玩的是兵团深入上千里在平原上打败的宗弼?
就你这水准还好意思骂人,还是多提高自己虚心学习恶补点史料常识吧。

还好意思扯搜山检海,请问那时候岳飞才几个人啊?还是岳飞的防区有陕南的有利地形?
   嗯,现在又转进到韩世忠上面去了,就你这跑火车的水平,还真没资格笑话人家,好歹宋人还留下了宗弼逃回北方后,逢人就流泪哭诉自己差点回不来的遭遇。




纪_昀_ 发表于 2015-11-20 00:34
然并卵,和尚原没一个敢出来质疑,人家明明是主动出击用的就是传说中的弹性防御,你这种史盲加军盲的人以 ...


是吗?又有哪个宋人质疑岳飞打到人家占领区的战功了?

  主动出击?和尚原不是宋朝腹地的地方?吴阶感情像岳飞那样,玩的是兵团深入上千里在平原上打败的宗弼?
就你这水准还好意思骂人,还是多提高自己虚心学习恶补点史料常识吧。

还好意思扯搜山检海,请问那时候岳飞才几个人啊?还是岳飞的防区有陕南的有利地形?
   嗯,现在又转进到韩世忠上面去了,就你这跑火车的水平,还真没资格笑话人家,好歹宋人还留下了宗弼逃回北方后,逢人就流泪哭诉自己差点回不来的遭遇。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20 00:37
是吗?又有哪个宋人质疑岳飞打到人家占领区的战功了?

  主动出击?和尚原不是宋朝腹地的地方?吴阶 ...


别转进,你那大胜的伟大战役呢?吹了半天没说出来,说白了就是不断大胜,最后因为猪队友猪皇帝猪书生们合力发威所以才大败而归了。差点直岛黄龙么,差点全歼兀术十万金军…………听着都好熟悉,国足的前程往事?中兴四将让人想起起超白金一代桑巴四小天鹅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20 00:37
是吗?又有哪个宋人质疑岳飞打到人家占领区的战功了?

  主动出击?和尚原不是宋朝腹地的地方?吴阶 ...


别转进,你那大胜的伟大战役呢?吹了半天没说出来,说白了就是不断大胜,最后因为猪队友猪皇帝猪书生们合力发威所以才大败而归了。差点直岛黄龙么,差点全歼兀术十万金军…………听着都好熟悉,国足的前程往事?中兴四将让人想起起超白金一代桑巴四小天鹅
铁血汉唐 发表于 2015-11-19 21:58
那就请你把另一个历史版本拿来给大伙看看啊,千万别像这里另两个黑岳的那样,一到要亮真家伙,就顾左右而 ...
你真敢看?

破王善之眾於巢縣,取廬州、和州,伯龍之功多。軍渡採石,擊敗岳飛、劉立、路尚等兵,獲芻糧數百萬計。

天眷二年,與宋嶽飛相拒。渾坦領六十騎,深入覘伺,至鄢陵,敗宋護糧餉軍七百餘人,多所俘獲。

宗弼複取河南,宗秀與海陵俱赴軍前任使。宋將岳飛軍於亳、宿之間,宗秀率步騎三千扼其沖要,遂與諸軍逆擊敗之。

宋兵來取河南地,宗弼召阿魯補,與許州韓常、潁州大臭、陳州赤盞暉、皆會于汴,阿魯補以敵在近,獨不赴。而宋將岳飛、劉光世等,果乘間襲取許潁三州,旁郡皆回應。其兵犯歸德者,阿魯補連擊敗之,複取亳、宿等州,河南平,阿魯補功最。

天眷元年,授鎮國上將軍,除東平尹。明年夏,宋將嶽飛以兵十萬,號稱百萬,來攻東平。東平有兵五千,倉卒出禦之。時桑柘方茂,昂使多張旗幟于林間,以為疑兵,自以精兵陣於前。飛不敢動,相持數日而退。昂勒兵襲之,至清口,飛眾泛舟逆水而去。時霖雨晝夜不止,昂乃附水屯營。夜將半,忽促眾北行。諸將諫曰:「軍士遠涉泥淖,饑憊未食,恐難遽行。」昂怒不應,鳴鼓督之,下令曰:「鼓聲絕而敢後者斬。」遂棄營去,幾二十裏而止。是夜,宋人來劫營,無所得而去。諸將入賀,且問其故。昂曰:「沿流而下者,走也;溯流而上者,誘我必追也。今大雨泥淖,彼舟行安,我陸行勞。士卒饑乏,弓矢敗弱,我軍居其下流,勢不便利,其襲我必矣。」眾皆稱善。嶽飛以兵十萬圍邳州甚急,城中兵才千餘,守將懼,遣人求救。昂曰:「為我語守將,我嘗至下邳,城中西南隅有塹深丈餘,可速實之。」守將如其教,填之。嶽飛果自此穴地以入,知有備,遂止。昂舉兵以為聲援,飛乃退。

然后是岳飞原报捷奏章与孝宗篡改后的对比。

岳飞建康捷报申省状:
「恭依圣旨,亲提重兵至建康府,与金人战鬬,追杀过江,收复了当。其生擒到彼知溧阳县事渤海太师李萨巴、千户埒克,及女真、汉儿等,今差使臣管押申解前去」

江东邵缉献书:
「尝于京城南薰门外,以八九百人破王善张用二十万之众。飞自将取间道直捣建康,与金人战,大小数十合,皆大获,僵尸十余里。生致其将,若万户、千户者二十余人,及斩其军秃髪垂环者之首无虑三千人」

金佗稡编中岳珂自己的叙述:
「诏令就复建康,乃亲将而往。二十五日战于清水亭,金人大败,僵尸十五馀里,斩耳带金银环者一百七十五级,擒女真渤海汉儿军四十五人,获其马甲一百九十三副,弓箭刀旗金鼔三千五百一十七事。五月,乌珠复趋建康。先臣设伏于牛头山上待之,夜,令军衣黒衣混敌中,扰其营,敌人惊自攻击,终夜不巳,益逻卒于营外伺望。先臣复潜令军,尽衔枚于其侧,伺其往来,尽擒之。初十日,阙于龙湾要索城中金银缣帛骡马及阙 。先臣以骑三百、步卒二千人自牛头山疾驰至南门新城设寨,遂战,大破乌珠。凡其所要获负而登舟者尽以戈殪,其人于水溺填委于岸者山积。斩秃髪垂环者三千馀级,僵尸十馀里,降其卒千馀人,万户、千户二十馀人。尝于京城南薰门外,以八九百人破王善张用五十万之众」

岳飞报徐庆、牛臯的奏捷:
「据统制官徐庆、牛臯申:部押人马前来庐州,到本州安泊,未定间,有畨金齐兵逼近州城,遂躬亲率所统人马出城迎捍鬬敌。自申时转战至酉时,其兵败走,大获胜。杀戮敌兵三十馀里,除杀死并斩首级外,活擒到金齐各兵八十馀人,夺到马八十馀匹,枪刀不知其数目。敌骑走透前去。飞契勘元差徐庆牛臯等将带官兵二千馀人前去庐夀濠州天长军以来掩击敌骑,今到庐州城下逢敌战鬬,除在城内及在城南下寨官兵更不开具外,今具接战实立功官兵五百四十六人,分为等第」

金佗稡编中岳珂自己的叙述:
「十二月,自提其军趋庐州与臯,上遣李庭干赐先臣香药,且赐札抚问。时金齐已驱甲骑五千逼城,臯以所从骑遥谓敌衆曰:牛臯在此,尔軰胡为!见犯敌衆已愕然相视,及展字帜与精忠旗示之,敌衆不战而溃。先臣谓臯曰:必追之,去而复来,无益也。臯追击三十馀里,敌衆相践及杀死者相半,杀其都统之副及敌千戸长五、百戸长数十人,擒金齐兵八十馀人,得马八十馀匹,旗鼔兵仗无数,军声大振」\r

这也是杀掉了军官团,5000敌骑里死了1个副都统、5个千户、几十个百户。

岳飞报王贵的奏捷:
「今月十五日,据本司中军统制提举一行事务王贵申:依准指挥,统率诸军人马,於颍昌府屯驻。今月十四日辰时以来,有番贼四太子、镇国大王、并昭武大将军韩常及番贼万户四人,亲领番兵马军三万余骑,直抵颖昌府西门外摆列。贵遂令踏白军统制董先、选锋军副统制胡清守城。贵亲统中军、游奕军人马,并机宜岳云将带到背嵬军出城迎战。自辰时至午时,血战数十合,当阵杀死万户一人,千户五人。贼兵横尸满野,约五百余人,重伤番贼不知数目。其夺到战马金鼓旗枪器甲等不计其数,见行根刷续具数目供申次」

金佗稡编中岳珂自己的叙述:
「兀术果以兵十万、骑三万来。於是,贵将游奕,云将背嵬,战于城西。虏阵自舞阳桥以南,横亘十余里,金鼓振天,城堞为摇。臣云令诸军勿牵马执俘,视梆而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步军张左右翼继进。自辰至午,战方酣,董先、胡清继之。虏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并千户五人,擒渤海汉儿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户张来孙、千户阿黎不、左班祗候承制田瓘以下七十八人,小番二千余人,获马三千余匹及雪护阑马一匹,金印七枚以献。兀术狼狈遁去,副统军粘汗孛堇重创,舆至京师而死」

岳飞吹得已经很厉害了,他的孙子直接乘十,加上根本不存在的2000俘虏,3000马,金印七枚,又杀了野猪皮一次。
  事实上,只要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即留存下来的岳飞北伐捷奏中的歼敌数目要么不翼而飞,要么不合情理。下面再举几个例子。
  
  在《河北颖昌诸捷奏》中,歼敌数目的关键问题再次显示出来。只是,这次的方式明显不同。该捷奏写到:
  
  “兴等躬亲统押人马,分头前去迎敌,虞贼血战,自辰时至午时,其贼大败。杀死金贼,一十余里横尸遍野,并夺到器械……”
  
  其中,“杀死金贼”之后明显应接数目字,如果不是歼敌具体数目,则应是歼敌比例,但这个数字却硬生生地不见了。
  
  《河北颖昌诸捷奏》中很明显有数据方面的统计,例如“贼马一万余人骑”,“剿杀金贼步军八分以上”等等,最后唯独歼敌总数这一最重要的数据却无影无踪。
  
  而在留存下来的《陈州颍昌捷奏》中,与战果直接相关的具体杀敌数目以及夺得的战马数目却很明显地被删削了!
  
   现将《陈州颍昌捷奏》全文抄录如下:
  
  “武胜、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使臣岳飞状奏:「今据诸军申到收复下项:
  
  据前军统制张宪申:『将带诸统制、将官前去措置陈州。闰六月二十四日午时,离陈州十五里,逢贼马军三千余骑见阵掩杀,其众望城奔走。遂分诸头项并进,离城数里,有番贼翟将军等,并添到东京一带差来贼马,摆布大阵。宪遂鼓率将士,分头入阵掩击,其贼败走,已收复陈州了当。除杀死外,生擒到番贼王太保等,并夺到鞍马等,委获胜捷。』
  
  据踏白军统制董先、游奕军统制姚政等申:『统率军马,在颍昌府驻札。闰六月二十五日辰时,有番贼取长葛县路前来。先即时同姚政等统率军马,出城迎敌。到城北七里店,逢镇国大王并韩将军、邪也孛堇贼马六千余骑,摆布成阵。先与姚政等分头项径入贼阵,战斗及一时辰,其贼败走,追杀三十余里。除杀死外,擒到人并夺到鞍马等,委获胜捷。』 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很明显,《陈州颍昌捷奏》中“除杀死外,生擒到番贼王太保等,并夺到鞍马等,委获胜捷”一句中的“杀死”后面显然本应有具体的人数,“夺到鞍马”后面显然也应有具体数目,但是这些反映具体战果的重要数字却硬生生地不见了!
  
  而“除杀死外,擒到人并夺到鞍马等,委获胜捷”一句中的“擒到人”、“夺到鞍马”后面显然应该有具体的数字,但是这些与战果直接相关的重要数字也不翼而飞了!
  
  而在留存下来的《小商桥捷奏》中写到“今月十四日,本司前军统制、同提举一行事务张宪申:今月十三日,统率背嵬、游奕并诸军人马,起发前来小商桥北一带,至临颖县,措置掩杀金贼。于今月十四日天明,据绰路马报,临颖县南逢金贼,绰路马遂追赶过县三十余里,杀死贼兵不知数目,其贼望颍昌府、尉氏县路前去。委获胜捷”
  
  只要结合其他史料稍加分析就会发现这样的问题,即在杨再兴与小商桥遭遇战中留存下来的《小商桥捷奏》中的“杀死贼兵”后面跟的显然应该是具体的杀敌数据,但是却被“不知数目”这四个字掩盖了。然而根据其他史籍的记载,在小商桥遭遇战中,被杀死的金兵有二千多人,其中还包括金军万夫长(忒母孛堇)撒八、千夫长(猛安孛堇)、百夫长(谋克孛堇)、五十夫长(蒲辇孛堇)等百余人。
  
  除了留存下来的《小商桥捷奏》中的杀敌数目被掩盖之外,在留存下来的《郾城县北并垣曲县等捷奏》、《龙虎等军捷奏》、《漫独化捷奏》、《临颖捷奏》等岳家军北伐捷奏中,也存在比较明显的杀敌数目被刻意掩盖之处。
  
  在绍兴十年岳飞北伐留存下来的许多捷奏中,都能找到不少因原文遭删削改动而不通顺的可疑之处,这些都令人怀疑留存下来的捷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上述考证不免令人想起:南宋一位史官言于人曰:“自(绍兴)八年冬,桧既监修国史,岳飞每有奏捷,桧辄欲没其实,至形于色,其间如润略其姓名,隐匿其功状者,殆不可一、二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