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转帖』中国星球大战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05:26
1. 60年代的640工程。  


  2. 80年代的863计划,主要进行基础技术的可行性论证与技术储备。  



  3. 面对美国的TMD与NMD的威胁,现阶段主要进行对抗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可行性论证与方案规划。  



  63.12毛泽东提出建立中国“反弹道导弹系统”的主张。64~66进行一系列会议讨论,毛泽东说:“(导弹防御计划)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提出NMD,还说了由于核潜艇而令人熟悉的“一万年”。显然,当时的中国力有不逮,一个原子弹估计已经用掉200亿人民币,国家的资源配置捉襟见肘,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国家安全,提出设想令人佩服。里根的星球大战,也是不现实的,但是美国人现在对里根推崇备至。  



  67.1,召开“640”工程会议,确定5个分系统代号、各研究单位与全系统的研制,加快反导靶场与反导核弹头的研制。计划73~75试验。  



  69.8.14,周恩来批准七机部二院为“反导、反卫星总体研究院”。二院已于64年开始组织准备。  



  70年进行反卫星计划论证。  



  珍宝岛冲突后,除了挖洞,反弹道导弹计划变得急迫了。为了尽快入役,首先进行“反击二号”低层拦截试验。71.10~72.4进行六次1∶5模型弹试验,五次成功。计划在73年中止。  



  74.5~6,七机部与二院“反击三号”高层拦截计划论证会。  


  “反击三号”计划77年停止。当时,已经完成实践二号乙卫星计划与“反卫一号”系统总体设计与部分设备研制试验,全部成功。提出北京防区方案设想与开展天津大会战。  



  “反击一号”低层高超音速拦截弹于79.8~9两次模型弹飞行。  



  80.3反卫一号停止研制,不久,邓小平中止了640计划。  



  640工程战略预警是7010相控雷达,70.5研制,72年部分实验安装,74年使用,76年全面安装,77年完成。雷达可以连续跟踪10批以上目标。  
110单脉冲跟踪雷达,66年研制,77年交付使用。  



  以上是获得的直接资料。由于计划的敏感、复杂,找到资料已经让我满足了。文革太混乱了,大型计划的摇摆,在于技术、资金、管理、政治的随意性,一直到现在,让当事人也是欲说还休,也让资料的收集极为困难。  



  在技术上,从侧面还是可以管窥导弹防御计划。导弹防御计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侦察、指挥、控制、情报的要求,必然要进行军事航天计划,反导、反卫星实际有密切联系。航天、太空战、导弹、核武器、雷达、情报网、防空系统、地面设施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领域,当然还有一个定向能武器系统。  



  航天计划也是令人困惑的,当时的计划有侦察卫星、载人航天、反卫卫星等。CZ-1(长征一号)火箭是在DF-4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DF-5导弹则发展了CZ-2与FB-1(风暴一号)火箭。FB-1多灾多难,改二级的发动机失败,用CZ-2的发动机,80年干脆用CZ-2的二级。FB-1是军用火箭,二级火箭的机动性要求无法满足,立即是多余的项目了,82年停用FB-1。CZ-2在此71年首次飞行,74.11.5发射“尖兵一号”返回卫星失败,以后全部成功,78年,CZ-2与返回卫星技术已经成熟。  



  FB-1低轨道载重1.5t,69年研制, 701的重型卫星工程。  



  72.8.10,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3.9.18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4.7.12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5.7.26技术试验卫星成功,近地点186km,远地点464km。  



  75.12.16技术试验卫星成功。  



  76.8.30技术试验卫星成功。  



  76.11.10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7、78年各一次新技术试验,飞行成功。  



  79.7.28一箭三星失败,二级故障。  



  81.9.29一箭三星成功。  
74年以后FB-1高密度发射,一个估计是政治需要,一个估计是74年的计划调整,640等工程进度缓慢。FB-1创下9发4中的记录,上海航天局以后的型号迄今全部成功,这也是令人费解的,除了政治,估计技术要求也太高了。
  
  
   

  
2  中国星球大战计划  
  


  FB-1的技术试验卫星,除了一吨多重,无任何资料,而CZ-2发射的卫星均有案可查。反卫一号肯定没有发射,估计技术验证已经在技术试验卫星上进行。实践二号乙卫星的用途不明,81年一箭三星,不只是导弹多弹头技术验证,显然有反卫星技术验证。一箭三星为实践2号与甲、乙型,实践2号近地点237km,远地点1622km,三星轨道相近。实践2号对空间红外特征测量,为对地侦察卫星提供技术,估计当时有导弹红外预警卫星计划,74.9完成方案。实践2号250kg,设计寿命半年,但是因旋转过快,十二天以后失控。实践2号甲500kg,电离层测量,计划74年以后与乙型同时激活。实践2号乙“靠光学跟踪观测”,这是手上的唯一资料。莫名其妙的实践2号乙,难道是预储存指令飞行?进行过变轨机动?自杀卫星技术试验?基本肯定实践2号乙是小卫星。  



  640工程的重头戏是TMD。广义上,TMD是区域防空系统。640工程事实上是三个计划,TMD、NMD、反卫星。我认为当时在核武器计划以后,640应该是最重要的国家计划。国家战略的核心是准备核战争,核武器是最重要的,然后重点转移到640工程,但是核武器计划进展并不顺利,80年才完成DF-5试验,这可能使640工程推迟进度。如果判断正确,当时的卫星计划等,应该与640工程有密切联系。反导用核弹头,在技术上,估计参考美、苏的工程方法。反导、反卫星系统的核心是拦截弹,系统的其余部分与航天有密切联系。据此,可以拼接出640工程的大致概貌。  



  64.1中央专委提出“核武器发展报告”,计划如下:  



  1. 二机部争取70年代中期核导弹武器化。  



  2. 七机部DF导弹72年完成,液体优先。DF-5上火箭。  



  3. 六机部091。  



  4. 中科院卫星计划。  



  中央65年先后批准。随后“三五”国防计划基本完成。  



  71~75“四五”国防计划提出,“前三年赶上,后两年超过”世界水平。计划5年内14种航天器上天,年上天9颗卫星。  



  71.9.13以后进行调整。  



  74年批林批孔后又大上计划,上新核武器、导弹、返卫与试验卫星。张爱萍任国防科委主任,至七机部现场办公。6.30,毛泽东批发“关于解决七机部问题的报告”,整顿各部。七月成立导弹工业总局。  



  75.1调整,上导弹核武器与331工程的东2星,加速JL-1。  



  以上的历史帐册,混乱。还是从技术上容易理出头绪。  



  反导靶场不详。导弹试验场70年完成酒泉的西北基地,战略导弹试验。66年上马华北基地,中导全程飞行、洲际与固体导弹试验。67.3上马东北基地,中远程导弹全程飞行试验。75.5上马太原基地。  



  反导核弹头没有资料。72.1.7,Q-5空投氢弹,Q-5标准载弹量1T,估计已经实现小型化。以后的原子弹试验在76.1.23进行20000吨级,有报道说实现弹头小型化,2000吨级。核弹头估计是当量100万吨氢弹,国外的资料显示当时有这样规模的试验,但是还有估计有一些试验失败。在时间上,73年以后的核试验的重点是装备用试验与东风系列弹头改进与装备试验。反导核弹头是否试验,没有任何资料。  



  卫星测控网65上马,用于东1星的701工程,70年完成一期。  



  1. 测轨。154-II乙单脉冲雷达、701-5无源引导雷达、多谱勒频移测速仪、比相干涉仪、光角望远镜、160电影经纬仪、150光学经纬仪。  


  2. 微波遥测。  



  3. 930时统。  



  4. 717计算器数字处理。  



  5. C3  


  6. 控制中心,108乙计算器。  



  70年代中期,中、低轨道测控的二期完成。  



  “远望”船有新的180单脉冲精确测量雷达、331激光电影经纬仪、120微波遥测、双频测速设备。  



  导弹麻烦一些,没有任何数据。估计用液体燃料,因为JL-1在78年的时候,还没有解决发动机问题,高速发动机更是奢谈。当时有DF-61等一系列战略导弹计划,一般是液体动力。“反击一号”低层高超音速拦截弹,概念大约是“橡皮套鞋”的技术概念,M5以上的速度。“反击三号”高层拦截弹居然是双层拦截系统概念,显然力有不逮。“反击二号”低层拦截弹是S-300的技术概念,别的不谈,640工程的概念够超前的,毛泽东让我不敢评论,至少现在我们的导弹防御计划没有超出其规划!
  
   

3  中国星球大战计划  
  


  HQ-2于70年代中期与80年代中期,先后进行试验,击落了近程地地弹道导弹(DF-1?)。HQ-2的速度是1150m/s。“反击二号”低层拦截弹与HQ-3有技术重合,奇怪的是HQ-3在74年完成定型后中止,也许有更新的计划,如HQ-4(无资料)。HQ-3用固体发动机助推,双推力液体主发动机。  


  640工程气象壮观,在许多方面,已经解决有无的问题,技术瓶颈在与导弹与航天技术上。虽然计划混乱,但是其探索精神让人无可厚非。640工程彻底失败了,但是863计划仍然在继续640的概念。我认为对一个国防装备,大体说来是三个阶段,技术研究、可行性分析等预研阶段,工程研制与装备使用。863计划属于技术储备与可行性探索,以退为进。863计划让我深感激动,有没有能力是一个方面,有没有是另一个方面,好不好又是一个方面。863与640已经可以让中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甚至是好不好的问题,当然是否进入工程研制,是国家大事了,我已经没有兴趣研究了,以下的评估立足于技术能力上的,而不是工程的角度。  



  苏联“橡皮套鞋”反战略弹道导弹系统,53年设想,56年研制,61年试验击毁R-12导弹,系统64年部署,72年完成。拦截弹的核弹头当量100~200万吨,有效杀伤半径6~8千米,射程350~640千米,高度320千米。对付每个方向的8枚导弹,两发连射,间隔5~30秒。导弹地面车载,筒装。“鸡笼”相控阵雷达,搜索距离6000~7300千米,指挥中心处理后提供10~15分预警时间。“狗窝” 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2800~3000千米,跟踪。然后1500千米“脱莱艾德” 雷达跟踪,“契科夫” 雷达制导。  
美国从50年代开始导弹防御计划,迄今1200亿美元,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装备,导弹防御计划决非可以很快实用的。  



  导弹防御有以下层次:  



  1. 探测。全天候监视、探测、预警、分析。  



  2. 拦截武器。  



  3. C3I。  



  反卫星:  



  1. 动能弹。地/机/天基,上升与共轨式。  



  2. 定向能武器。  



  3. 核武器。  



  4. 主动电子或光对抗。  



  SDI计划∶  



  1. 监视、捕获、跟踪、杀伤判定。  



  2. 定向能武器。  



  3. 动能武器。  


  4. 生存力、杀伤力与关键技术计划。  



  5. 系统分析与作战管理。  



  SDI细分为红外、激光、微波雷达。天/空/地基激光、天激粒子束、核定向。动能武器、天/地基导弹。末端反导与TMD。智能卵石。  
在探测上,我们的卫星是失望的,大型卫星的研制还是任重道远。CCD相机、合成孔径雷达,已经有研制。总的来说,即使有了技术,转变为工程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实用的探测卫星还需等待。  



  地基雷达已经有不错的技术,但是大型雷达的研制还是要解决好坏问题。后向散射超视距雷达(OTH)对付电离层以下目标及隐形目标,提供导弹发射的探测。OTH雷达占地大,技术上在于目标分析困难,据说中国的分析技术领先。美国的800~3300km探测距离,俄国是925~3300km,中国是700~3500km。大型相控阵与单脉冲中程预警雷达,好坏问题待解决,6000km的远程警戒雷达还没有。近程制导雷达没有问题,近几年,如潮水般涌来各种雷达型号,让我目瞪口呆。轨道监视上,美国的光学相机1m口径捕获4万公里外足球大小的目标,多谱勒效应无线电干涉仪测量卫星。估计我们的差距不大。  



  于敏称:“当前我国核武器的设计水平与国际水平处于同一档次。”电磁脉冲弹等核武器可以用于电子战,定向等离子武器等,都有一个定向问题,技术难度太高。核爆激励X射线激光武器,美苏试验过,还是定向问题,离实用太远。现实的,100万吨级核武器可以使上千公里的无防护的卫星损坏,上升式用动能弹,共轨式用卫星等,太空雷甚至智能卵石概念,在921工程以后,一般的技术困难已经没有了。飞船还可以进行轨道监测,进行预警,必要时,可以攻击卫星。921工程是863计划的一个巨大成功,60年代我们就有生物火箭,将狗送上天了,70年代准备过载人航天。
  
4  中国星球大战计划  
  
 
  640工程还有一个动能弹的瓶颈,现在已经看见曙光,可以解决有无的问题了。对于动能弹精密探测与识别,美国也没有实用,用核弹头就没这个麻烦。固体燃料已经在解决好坏的问题,921使用了小动量固体发动机数组姿态控制,在DF-15上,也有使用末制导发动机的迹象。空间变轨机动很快会解决。  



  863计划仍然严格保密,不过一些计划的名称已经透露。  



  军用战略激光武器的研制,没有任何资料。中国的激光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一些技术是领先的。据说79年越战,部队试用了激光防护眼镜,美国没有,最后技术被间谍盗窃。激光、粒子、微波武器、定向能武器,在战略级上,全世界都没有实用,即使进入工程研制,还很遥远。激光技术的专业性太强,我也无法从技术动态上得到多少启发。我们的激光技术的领先,在于60年代以后的坚决决策,直到现在,下了血本,也没有看到多少让人感兴趣的东西,虽然这是一个前景极为诱人的项目。97年美国以中红外线化学激光炮两次击中在轨道上运行的废弃卫星,但是实用的战略激光武器还很遥远∶一是动力源问题,用核能,有一个定向问题,二是目标精确定位,这比动能弹更复杂。  



  99年,中国公开了一些640工程的内幕,并且考虑上马TMD。去年,政府文章也出现“导弹防御”这样的字眼,满城风雨了。我推测是为了美国的TMD与NMD的威胁,现在才肯定,贴中国的TMD不会有麻烦了。  



  中国在进行区域防空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已经有一些年头了。目标是北京,还有一个可能是珠江三角洲。空军第一代自动化防空系统,75年研制,已知中程多波束三坐标,固态一维相扫三坐标,大型三坐标雷达等,还有进口雷达的民用空管网。研制S-300级别的导弹已经没有任何技术困难,如FT2000反辐射导弹。但是研制箭2级别的还有目标定位的困难,C3I的困难,毕竟综合性的工程研制与拥有技术并不是完全相同的。TMD还很遥远,研制新导弹耗资巨大,论证的是区域防空,不是TMD。只是FT2000与S-300明显重叠,不知道原因。是否是当时准备利用S-300技术发展自己的TMD导弹技术。空军上TMD,作战目标没有,对付穷兵黩武的印度也许是唯一现实的理由。  
海军也有一个区域防空计划,进度比空军快,当时很奇怪,现在才明白原因。海军有一个“2020规划”,网上的出口转内销的消息是海军将推进到第二岛链,并且不要航母。  



  海军要大舰,不要航母,防空问题更突出。能否推进到第二岛链,我不感兴趣,显然,将台湾完整包进海军的攻击区域意义重大,而有海基TMD,让台湾研制中的弹道导弹立即没了威胁。另外,对潜艇的导弹攻击,也有了第一道防线。海军有充分的理由上TMD,需要宙斯盾级的大舰。  



  海军在167试验舰后,两年没有动静,估计不久会有大舰下水的消息。但是海军的技术瓶颈不少。大舰的军用钢板不知道是否解决,上112时,钢板太头疼了,琳琅满目的舰面设备,更显得舰体太小,空间不足。167宽敞多了,但是海红7好似一个西装笔挺的人戴了一顶瓜皮小帽一样不协调。导弹垂直发射技术复杂,海军十余年的研制,不知道有没有进步。这和092的发射不一样。如果导弹技术过关,可以上舰,但是冷射技术通用性差。热发射需要燃气导流,许多的图片上,C-801,甚至反潜深弹发射以后,舰面油漆一片焦黑,可以想见尾焰的麻烦。还有相控阵雷达,雷达的问题不大,但是分析处理的后技术是瓶颈。  



  海军上TMD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海军的区域防空是一定要上的,当有了优秀的系统时,加一个动能弹是顺理成章的TMD框架。  



  我认为,海、空军的区域防空计划,没有技术困难。TMD的技术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工程研制的技术困难不小。对TMD,我没有多少好感。弹道导弹多是政治武器,常规弹头的军事价值值得怀疑,巡导更好。TMD用于防空还可以,对弹道导弹,我看也是政治武器,用核武器时,摧毁TMD是简单的战术。导弹防御的动能弹技术还是不成熟的,尤其是目标定位,C3I等技术难度高,系统的庞大也是资金的无底洞,何况目前的弹道导弹的技术就可以撕破TMD的防线。  



  我对中国的弹道导弹充满信心,台湾不是要试射PAC吗,中央也配合一下,台湾演习时就放几枚DF-15的实弹攻击阵地,也别浪费台湾100亿美金的宝贝了,看谁更厉害。

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bbs/plus_adv_get.asp?get=60821. 60年代的640工程。  


  2. 80年代的863计划,主要进行基础技术的可行性论证与技术储备。  



  3. 面对美国的TMD与NMD的威胁,现阶段主要进行对抗美国导弹防御计划的可行性论证与方案规划。  



  63.12毛泽东提出建立中国“反弹道导弹系统”的主张。64~66进行一系列会议讨论,毛泽东说:“(导弹防御计划)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提出NMD,还说了由于核潜艇而令人熟悉的“一万年”。显然,当时的中国力有不逮,一个原子弹估计已经用掉200亿人民币,国家的资源配置捉襟见肘,但是考虑到当时的国家安全,提出设想令人佩服。里根的星球大战,也是不现实的,但是美国人现在对里根推崇备至。  



  67.1,召开“640”工程会议,确定5个分系统代号、各研究单位与全系统的研制,加快反导靶场与反导核弹头的研制。计划73~75试验。  



  69.8.14,周恩来批准七机部二院为“反导、反卫星总体研究院”。二院已于64年开始组织准备。  



  70年进行反卫星计划论证。  



  珍宝岛冲突后,除了挖洞,反弹道导弹计划变得急迫了。为了尽快入役,首先进行“反击二号”低层拦截试验。71.10~72.4进行六次1∶5模型弹试验,五次成功。计划在73年中止。  



  74.5~6,七机部与二院“反击三号”高层拦截计划论证会。  


  “反击三号”计划77年停止。当时,已经完成实践二号乙卫星计划与“反卫一号”系统总体设计与部分设备研制试验,全部成功。提出北京防区方案设想与开展天津大会战。  



  “反击一号”低层高超音速拦截弹于79.8~9两次模型弹飞行。  



  80.3反卫一号停止研制,不久,邓小平中止了640计划。  



  640工程战略预警是7010相控雷达,70.5研制,72年部分实验安装,74年使用,76年全面安装,77年完成。雷达可以连续跟踪10批以上目标。  
110单脉冲跟踪雷达,66年研制,77年交付使用。  



  以上是获得的直接资料。由于计划的敏感、复杂,找到资料已经让我满足了。文革太混乱了,大型计划的摇摆,在于技术、资金、管理、政治的随意性,一直到现在,让当事人也是欲说还休,也让资料的收集极为困难。  



  在技术上,从侧面还是可以管窥导弹防御计划。导弹防御计划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侦察、指挥、控制、情报的要求,必然要进行军事航天计划,反导、反卫星实际有密切联系。航天、太空战、导弹、核武器、雷达、情报网、防空系统、地面设施等,都是需要研究的领域,当然还有一个定向能武器系统。  



  航天计划也是令人困惑的,当时的计划有侦察卫星、载人航天、反卫卫星等。CZ-1(长征一号)火箭是在DF-4导弹的基础上发展的,DF-5导弹则发展了CZ-2与FB-1(风暴一号)火箭。FB-1多灾多难,改二级的发动机失败,用CZ-2的发动机,80年干脆用CZ-2的二级。FB-1是军用火箭,二级火箭的机动性要求无法满足,立即是多余的项目了,82年停用FB-1。CZ-2在此71年首次飞行,74.11.5发射“尖兵一号”返回卫星失败,以后全部成功,78年,CZ-2与返回卫星技术已经成熟。  



  FB-1低轨道载重1.5t,69年研制, 701的重型卫星工程。  



  72.8.10,长空一号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3.9.18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4.7.12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5.7.26技术试验卫星成功,近地点186km,远地点464km。  



  75.12.16技术试验卫星成功。  



  76.8.30技术试验卫星成功。  



  76.11.10技术试验卫星失败。  



  77、78年各一次新技术试验,飞行成功。  



  79.7.28一箭三星失败,二级故障。  



  81.9.29一箭三星成功。  
74年以后FB-1高密度发射,一个估计是政治需要,一个估计是74年的计划调整,640等工程进度缓慢。FB-1创下9发4中的记录,上海航天局以后的型号迄今全部成功,这也是令人费解的,除了政治,估计技术要求也太高了。
  
  
   

  
2  中国星球大战计划  
  


  FB-1的技术试验卫星,除了一吨多重,无任何资料,而CZ-2发射的卫星均有案可查。反卫一号肯定没有发射,估计技术验证已经在技术试验卫星上进行。实践二号乙卫星的用途不明,81年一箭三星,不只是导弹多弹头技术验证,显然有反卫星技术验证。一箭三星为实践2号与甲、乙型,实践2号近地点237km,远地点1622km,三星轨道相近。实践2号对空间红外特征测量,为对地侦察卫星提供技术,估计当时有导弹红外预警卫星计划,74.9完成方案。实践2号250kg,设计寿命半年,但是因旋转过快,十二天以后失控。实践2号甲500kg,电离层测量,计划74年以后与乙型同时激活。实践2号乙“靠光学跟踪观测”,这是手上的唯一资料。莫名其妙的实践2号乙,难道是预储存指令飞行?进行过变轨机动?自杀卫星技术试验?基本肯定实践2号乙是小卫星。  



  640工程的重头戏是TMD。广义上,TMD是区域防空系统。640工程事实上是三个计划,TMD、NMD、反卫星。我认为当时在核武器计划以后,640应该是最重要的国家计划。国家战略的核心是准备核战争,核武器是最重要的,然后重点转移到640工程,但是核武器计划进展并不顺利,80年才完成DF-5试验,这可能使640工程推迟进度。如果判断正确,当时的卫星计划等,应该与640工程有密切联系。反导用核弹头,在技术上,估计参考美、苏的工程方法。反导、反卫星系统的核心是拦截弹,系统的其余部分与航天有密切联系。据此,可以拼接出640工程的大致概貌。  



  64.1中央专委提出“核武器发展报告”,计划如下:  



  1. 二机部争取70年代中期核导弹武器化。  



  2. 七机部DF导弹72年完成,液体优先。DF-5上火箭。  



  3. 六机部091。  



  4. 中科院卫星计划。  



  中央65年先后批准。随后“三五”国防计划基本完成。  



  71~75“四五”国防计划提出,“前三年赶上,后两年超过”世界水平。计划5年内14种航天器上天,年上天9颗卫星。  



  71.9.13以后进行调整。  



  74年批林批孔后又大上计划,上新核武器、导弹、返卫与试验卫星。张爱萍任国防科委主任,至七机部现场办公。6.30,毛泽东批发“关于解决七机部问题的报告”,整顿各部。七月成立导弹工业总局。  



  75.1调整,上导弹核武器与331工程的东2星,加速JL-1。  



  以上的历史帐册,混乱。还是从技术上容易理出头绪。  



  反导靶场不详。导弹试验场70年完成酒泉的西北基地,战略导弹试验。66年上马华北基地,中导全程飞行、洲际与固体导弹试验。67.3上马东北基地,中远程导弹全程飞行试验。75.5上马太原基地。  



  反导核弹头没有资料。72.1.7,Q-5空投氢弹,Q-5标准载弹量1T,估计已经实现小型化。以后的原子弹试验在76.1.23进行20000吨级,有报道说实现弹头小型化,2000吨级。核弹头估计是当量100万吨氢弹,国外的资料显示当时有这样规模的试验,但是还有估计有一些试验失败。在时间上,73年以后的核试验的重点是装备用试验与东风系列弹头改进与装备试验。反导核弹头是否试验,没有任何资料。  



  卫星测控网65上马,用于东1星的701工程,70年完成一期。  



  1. 测轨。154-II乙单脉冲雷达、701-5无源引导雷达、多谱勒频移测速仪、比相干涉仪、光角望远镜、160电影经纬仪、150光学经纬仪。  


  2. 微波遥测。  



  3. 930时统。  



  4. 717计算器数字处理。  



  5. C3  


  6. 控制中心,108乙计算器。  



  70年代中期,中、低轨道测控的二期完成。  



  “远望”船有新的180单脉冲精确测量雷达、331激光电影经纬仪、120微波遥测、双频测速设备。  



  导弹麻烦一些,没有任何数据。估计用液体燃料,因为JL-1在78年的时候,还没有解决发动机问题,高速发动机更是奢谈。当时有DF-61等一系列战略导弹计划,一般是液体动力。“反击一号”低层高超音速拦截弹,概念大约是“橡皮套鞋”的技术概念,M5以上的速度。“反击三号”高层拦截弹居然是双层拦截系统概念,显然力有不逮。“反击二号”低层拦截弹是S-300的技术概念,别的不谈,640工程的概念够超前的,毛泽东让我不敢评论,至少现在我们的导弹防御计划没有超出其规划!
  
   

3  中国星球大战计划  
  


  HQ-2于70年代中期与80年代中期,先后进行试验,击落了近程地地弹道导弹(DF-1?)。HQ-2的速度是1150m/s。“反击二号”低层拦截弹与HQ-3有技术重合,奇怪的是HQ-3在74年完成定型后中止,也许有更新的计划,如HQ-4(无资料)。HQ-3用固体发动机助推,双推力液体主发动机。  


  640工程气象壮观,在许多方面,已经解决有无的问题,技术瓶颈在与导弹与航天技术上。虽然计划混乱,但是其探索精神让人无可厚非。640工程彻底失败了,但是863计划仍然在继续640的概念。我认为对一个国防装备,大体说来是三个阶段,技术研究、可行性分析等预研阶段,工程研制与装备使用。863计划属于技术储备与可行性探索,以退为进。863计划让我深感激动,有没有能力是一个方面,有没有是另一个方面,好不好又是一个方面。863与640已经可以让中国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甚至是好不好的问题,当然是否进入工程研制,是国家大事了,我已经没有兴趣研究了,以下的评估立足于技术能力上的,而不是工程的角度。  



  苏联“橡皮套鞋”反战略弹道导弹系统,53年设想,56年研制,61年试验击毁R-12导弹,系统64年部署,72年完成。拦截弹的核弹头当量100~200万吨,有效杀伤半径6~8千米,射程350~640千米,高度320千米。对付每个方向的8枚导弹,两发连射,间隔5~30秒。导弹地面车载,筒装。“鸡笼”相控阵雷达,搜索距离6000~7300千米,指挥中心处理后提供10~15分预警时间。“狗窝” 相控阵雷达作用距离2800~3000千米,跟踪。然后1500千米“脱莱艾德” 雷达跟踪,“契科夫” 雷达制导。  
美国从50年代开始导弹防御计划,迄今1200亿美元,也没有多少实质性的装备,导弹防御计划决非可以很快实用的。  



  导弹防御有以下层次:  



  1. 探测。全天候监视、探测、预警、分析。  



  2. 拦截武器。  



  3. C3I。  



  反卫星:  



  1. 动能弹。地/机/天基,上升与共轨式。  



  2. 定向能武器。  



  3. 核武器。  



  4. 主动电子或光对抗。  



  SDI计划∶  



  1. 监视、捕获、跟踪、杀伤判定。  



  2. 定向能武器。  



  3. 动能武器。  


  4. 生存力、杀伤力与关键技术计划。  



  5. 系统分析与作战管理。  



  SDI细分为红外、激光、微波雷达。天/空/地基激光、天激粒子束、核定向。动能武器、天/地基导弹。末端反导与TMD。智能卵石。  
在探测上,我们的卫星是失望的,大型卫星的研制还是任重道远。CCD相机、合成孔径雷达,已经有研制。总的来说,即使有了技术,转变为工程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实用的探测卫星还需等待。  



  地基雷达已经有不错的技术,但是大型雷达的研制还是要解决好坏问题。后向散射超视距雷达(OTH)对付电离层以下目标及隐形目标,提供导弹发射的探测。OTH雷达占地大,技术上在于目标分析困难,据说中国的分析技术领先。美国的800~3300km探测距离,俄国是925~3300km,中国是700~3500km。大型相控阵与单脉冲中程预警雷达,好坏问题待解决,6000km的远程警戒雷达还没有。近程制导雷达没有问题,近几年,如潮水般涌来各种雷达型号,让我目瞪口呆。轨道监视上,美国的光学相机1m口径捕获4万公里外足球大小的目标,多谱勒效应无线电干涉仪测量卫星。估计我们的差距不大。  



  于敏称:“当前我国核武器的设计水平与国际水平处于同一档次。”电磁脉冲弹等核武器可以用于电子战,定向等离子武器等,都有一个定向问题,技术难度太高。核爆激励X射线激光武器,美苏试验过,还是定向问题,离实用太远。现实的,100万吨级核武器可以使上千公里的无防护的卫星损坏,上升式用动能弹,共轨式用卫星等,太空雷甚至智能卵石概念,在921工程以后,一般的技术困难已经没有了。飞船还可以进行轨道监测,进行预警,必要时,可以攻击卫星。921工程是863计划的一个巨大成功,60年代我们就有生物火箭,将狗送上天了,70年代准备过载人航天。
  
4  中国星球大战计划  
  
 
  640工程还有一个动能弹的瓶颈,现在已经看见曙光,可以解决有无的问题了。对于动能弹精密探测与识别,美国也没有实用,用核弹头就没这个麻烦。固体燃料已经在解决好坏的问题,921使用了小动量固体发动机数组姿态控制,在DF-15上,也有使用末制导发动机的迹象。空间变轨机动很快会解决。  



  863计划仍然严格保密,不过一些计划的名称已经透露。  



  军用战略激光武器的研制,没有任何资料。中国的激光水平基本与世界同步,一些技术是领先的。据说79年越战,部队试用了激光防护眼镜,美国没有,最后技术被间谍盗窃。激光、粒子、微波武器、定向能武器,在战略级上,全世界都没有实用,即使进入工程研制,还很遥远。激光技术的专业性太强,我也无法从技术动态上得到多少启发。我们的激光技术的领先,在于60年代以后的坚决决策,直到现在,下了血本,也没有看到多少让人感兴趣的东西,虽然这是一个前景极为诱人的项目。97年美国以中红外线化学激光炮两次击中在轨道上运行的废弃卫星,但是实用的战略激光武器还很遥远∶一是动力源问题,用核能,有一个定向问题,二是目标精确定位,这比动能弹更复杂。  



  99年,中国公开了一些640工程的内幕,并且考虑上马TMD。去年,政府文章也出现“导弹防御”这样的字眼,满城风雨了。我推测是为了美国的TMD与NMD的威胁,现在才肯定,贴中国的TMD不会有麻烦了。  



  中国在进行区域防空系统的可行性论证,已经有一些年头了。目标是北京,还有一个可能是珠江三角洲。空军第一代自动化防空系统,75年研制,已知中程多波束三坐标,固态一维相扫三坐标,大型三坐标雷达等,还有进口雷达的民用空管网。研制S-300级别的导弹已经没有任何技术困难,如FT2000反辐射导弹。但是研制箭2级别的还有目标定位的困难,C3I的困难,毕竟综合性的工程研制与拥有技术并不是完全相同的。TMD还很遥远,研制新导弹耗资巨大,论证的是区域防空,不是TMD。只是FT2000与S-300明显重叠,不知道原因。是否是当时准备利用S-300技术发展自己的TMD导弹技术。空军上TMD,作战目标没有,对付穷兵黩武的印度也许是唯一现实的理由。  
海军也有一个区域防空计划,进度比空军快,当时很奇怪,现在才明白原因。海军有一个“2020规划”,网上的出口转内销的消息是海军将推进到第二岛链,并且不要航母。  



  海军要大舰,不要航母,防空问题更突出。能否推进到第二岛链,我不感兴趣,显然,将台湾完整包进海军的攻击区域意义重大,而有海基TMD,让台湾研制中的弹道导弹立即没了威胁。另外,对潜艇的导弹攻击,也有了第一道防线。海军有充分的理由上TMD,需要宙斯盾级的大舰。  



  海军在167试验舰后,两年没有动静,估计不久会有大舰下水的消息。但是海军的技术瓶颈不少。大舰的军用钢板不知道是否解决,上112时,钢板太头疼了,琳琅满目的舰面设备,更显得舰体太小,空间不足。167宽敞多了,但是海红7好似一个西装笔挺的人戴了一顶瓜皮小帽一样不协调。导弹垂直发射技术复杂,海军十余年的研制,不知道有没有进步。这和092的发射不一样。如果导弹技术过关,可以上舰,但是冷射技术通用性差。热发射需要燃气导流,许多的图片上,C-801,甚至反潜深弹发射以后,舰面油漆一片焦黑,可以想见尾焰的麻烦。还有相控阵雷达,雷达的问题不大,但是分析处理的后技术是瓶颈。  



  海军上TMD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海军的区域防空是一定要上的,当有了优秀的系统时,加一个动能弹是顺理成章的TMD框架。  



  我认为,海、空军的区域防空计划,没有技术困难。TMD的技术问题可以解决,但是工程研制的技术困难不小。对TMD,我没有多少好感。弹道导弹多是政治武器,常规弹头的军事价值值得怀疑,巡导更好。TMD用于防空还可以,对弹道导弹,我看也是政治武器,用核武器时,摧毁TMD是简单的战术。导弹防御的动能弹技术还是不成熟的,尤其是目标定位,C3I等技术难度高,系统的庞大也是资金的无底洞,何况目前的弹道导弹的技术就可以撕破TMD的防线。  



  我对中国的弹道导弹充满信心,台湾不是要试射PAC吗,中央也配合一下,台湾演习时就放几枚DF-15的实弹攻击阵地,也别浪费台湾100亿美金的宝贝了,看谁更厉害。

转自环球纵横
http://www.globbs.com/bbs/plus_adv_get.asp?get=6082
什么跟什么?YY
毛泽东说:“(导弹防御计划)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是说这个????
我相信是有的。。。中国怎么可能不搞防御系统。。最多只是提法不同,处理的比较低调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