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铁甲舰观后印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0:03:33
0.jpg

看了下男人的铁甲舰的丰岛跟黄海海战部分。基本上整个戏剧的呈现还是很不理想,剧情跟对白设计的说服力跟合理性很低;基本上特效相对较好,但光有特效并不够。

非海战的部分就不说了,随便挑前面的集,一堆剧情设计简直是闹剧。

海战部分就直接说编剧思维的大问题了:

1.把解说旁白跟角色对话这两件东西混为一谈。坂上之云里,对白就是对白,需要给观众补充的背景知识是旁白的事,所谓角色对白就是要像历史上当年这个场景、这些人实际上的所言所行,越逼真越好。而男人的铁甲舰则是,丁汝昌跟伊东佑亨一个个开始跟观众讲解了,阵型的思维跟下濑火药是啥的,他们实际上只应该说一道道具体能执行的战术命令吧!你能想像坂上之云里的旁白改成东乡平八郎与秋山真之的台词吗?疯了。

2.男人的铁甲舰的考据功夫应该是比甲午大海战多──当然个人也严重怀疑很多所谓考据其实就是参考坂上之云一些元素来硬套,甚至一些分镜都有坂上之云里日本海大海战的影子。但是有考据不等于把结果很合理地落实到剧情跟对白中,这中间还是有很大落差。也就是,场景中演员的各种活动、步骤、对话不像一艘真正在打仗的军舰发生的事;但是在铁甲舰的男人,对白设计经常都为了自动填补观众脑袋而设计,忽略合理性。例如,实际上让火炮瞄准的指令,必定是一个具体的火炮方位角、俯仰角,这些则是根据测距的目标方位距离而来;而要控制航向,必定有具体的航速、舵令;应该说任何可以执行的作战指令,都是明确的,定性定量的。

在坂上之云里,这些落实得都很精确;而在男人的铁甲舰里的呈现则很不稳定,虽然是有呈现一些细节,比甲午大海战好,但基本并不稳定;丰岛海战那段济远舰的炮位操作还比较细致有说服力,黄海海战那段就很乱,最常听到的还是「集中火力打某某船」之类不像是作战口令的东西;或许指挥官想打哪一艘船(这部分直接说船名还是要用其他具体方式沟通,还是个大问题),但在炮位上能执行的指令还是距离方位仰角这些。

3.刻意更改海战过程的顺序,而且违反一些大家熟知的历史常识:虽然这个比较主观,但是既然已经标榜做了比以前更多的考据,就不应该做这种事,何况这些更改对于黄海海战有一定了解的观众,一眼就看得出来。例如比睿西京丸赤城那些事,是海战前段发生,怎么变成致远沈没之后才交代了?加油添醋的部分就不说了。

4.很多细节还是不到位。那年连无线电都还没有,头船只要变阵调动很困难;日本联合舰队才不是看著北洋水师阵型如何来调整对应,根本早有预案,一进场就是开著单纵队(哪有时间再调?),第一游击队在前本队在后;而剧情呈现上则可能还是基于视觉需要,联合舰队是乱七八糟地出现在战场上。另外,联合舰队火炮瞄准与指令传递程序很明显有坂上之云里日本海大海战的影子,但不要忘了那是10年以后,海战技术观念进步很多,而在黄海海战中实际上应该如何,是否也经过考据,个人先保留;例如在坂上之云里,浪速击沈高升号那段虽然没有详细拍,但是指令显然没有日本海大海战那样细致。

然后,实际上给舰队的指令应该是真正受过严格现代海军训练的刘步蟾的事,为什么片中还是给丁汝昌这个淮军陆将在下达?
0.jpg

看了下男人的铁甲舰的丰岛跟黄海海战部分。基本上整个戏剧的呈现还是很不理想,剧情跟对白设计的说服力跟合理性很低;基本上特效相对较好,但光有特效并不够。

非海战的部分就不说了,随便挑前面的集,一堆剧情设计简直是闹剧。

海战部分就直接说编剧思维的大问题了:

1.把解说旁白跟角色对话这两件东西混为一谈。坂上之云里,对白就是对白,需要给观众补充的背景知识是旁白的事,所谓角色对白就是要像历史上当年这个场景、这些人实际上的所言所行,越逼真越好。而男人的铁甲舰则是,丁汝昌跟伊东佑亨一个个开始跟观众讲解了,阵型的思维跟下濑火药是啥的,他们实际上只应该说一道道具体能执行的战术命令吧!你能想像坂上之云里的旁白改成东乡平八郎与秋山真之的台词吗?疯了。

2.男人的铁甲舰的考据功夫应该是比甲午大海战多──当然个人也严重怀疑很多所谓考据其实就是参考坂上之云一些元素来硬套,甚至一些分镜都有坂上之云里日本海大海战的影子。但是有考据不等于把结果很合理地落实到剧情跟对白中,这中间还是有很大落差。也就是,场景中演员的各种活动、步骤、对话不像一艘真正在打仗的军舰发生的事;但是在铁甲舰的男人,对白设计经常都为了自动填补观众脑袋而设计,忽略合理性。例如,实际上让火炮瞄准的指令,必定是一个具体的火炮方位角、俯仰角,这些则是根据测距的目标方位距离而来;而要控制航向,必定有具体的航速、舵令;应该说任何可以执行的作战指令,都是明确的,定性定量的。

在坂上之云里,这些落实得都很精确;而在男人的铁甲舰里的呈现则很不稳定,虽然是有呈现一些细节,比甲午大海战好,但基本并不稳定;丰岛海战那段济远舰的炮位操作还比较细致有说服力,黄海海战那段就很乱,最常听到的还是「集中火力打某某船」之类不像是作战口令的东西;或许指挥官想打哪一艘船(这部分直接说船名还是要用其他具体方式沟通,还是个大问题),但在炮位上能执行的指令还是距离方位仰角这些。

3.刻意更改海战过程的顺序,而且违反一些大家熟知的历史常识:虽然这个比较主观,但是既然已经标榜做了比以前更多的考据,就不应该做这种事,何况这些更改对于黄海海战有一定了解的观众,一眼就看得出来。例如比睿西京丸赤城那些事,是海战前段发生,怎么变成致远沈没之后才交代了?加油添醋的部分就不说了。

4.很多细节还是不到位。那年连无线电都还没有,头船只要变阵调动很困难;日本联合舰队才不是看著北洋水师阵型如何来调整对应,根本早有预案,一进场就是开著单纵队(哪有时间再调?),第一游击队在前本队在后;而剧情呈现上则可能还是基于视觉需要,联合舰队是乱七八糟地出现在战场上。另外,联合舰队火炮瞄准与指令传递程序很明显有坂上之云里日本海大海战的影子,但不要忘了那是10年以后,海战技术观念进步很多,而在黄海海战中实际上应该如何,是否也经过考据,个人先保留;例如在坂上之云里,浪速击沈高升号那段虽然没有详细拍,但是指令显然没有日本海大海战那样细致。

然后,实际上给舰队的指令应该是真正受过严格现代海军训练的刘步蟾的事,为什么片中还是给丁汝昌这个淮军陆将在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