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与伊斯兰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43:57
作者: 摩登原始人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都与伊斯兰教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回回民族与其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回回民族在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重要作用。怎样看待这种“作用”,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呢?
伊斯兰教在回回民族形成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取得一致看法。有的说,回回民族的形成,伊斯兰教起了纽带作用,而且是决定性的,有的则不认为伊斯兰教对回回民族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是有一定的影响。我认为,回回民族的形成,伊斯兰教不仅起了纽带作用,就是回回民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也将由于这个“纽带”的先于消失而才能走向融合。所谓纽带,顾名思义是起着联结的作用,并不排除形成一个民族的基础和条件,诸如经济的和政治的种种因素。
回族的先民,一是唐宋时来到东南沿海营商贸易的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二是蒙元时东迁中国的中亚和西亚穆斯林。唐代海外贸易比较繁荣发达,唐中叶后往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番商已不少。南宋时鉴于金、辽以及西夏的阻挠,丝绸之路中断,为了增加国库收入,积极鼓励外商到广州、扬州、泉州以及杭州、明州等港口贸易。当时在东南沿海港埠就有阿拉伯和波斯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人从事贸易和游览。由于西域穆斯林为元朝统治者出了力而东南沿海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则更受到元王朝的保护与优待。因此,东南沿海诸港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非常富有,有些甚至“资累巨万”。特别是以蒲寿庚为代表的阿拉伯人则控制了东南沿海的贸易市场。他们置田建宅,修寺办学,相当瞩目。元代被签发东来的中亚和西亚等地穆斯林,主要是兵士和工匠,他们参加灭宋战争后,又多被派去戍边、屯田,随后成为农民。这些南来东迁到中国的穆斯林,在其共同信仰的伊斯兰教及其文化的联结下,劳动生息,互通婚姻,繁衍融合,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共同体。原来各自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民族称谓都相继消失了。汉语、汉文成为这个新兴民族的共同语言和共同文字。共同的经济生活,也在国家的政治统一体中,沿着自己的固有特点各放异彩。惟独与其他民族不同之处主要有五点:其一,伊斯兰教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其二,不食猪肉、自死物以及血液等,成为全民族的主要习俗;其三,土葬而禁用棺木和火化;其四,回族男女与其他民族男女须在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前提下,才允许结成伴侣,婚后也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回回民族的成员;其五,大分散、小集中成为主要居住形式。其他方面,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但不被认为是主要的。由于回回民族的特点,伊斯兰教首居第一,且与其他四方面有密切联系。可以说伊斯兰教深入到了回回民族的各个领域,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各个方面。
回回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保持这些特点不受侵犯,往往流血牺牲,成为历史上一些民族纠纷、反压迫斗争甚至民族战争的导火线,给和睦的民族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教训极为沉痛。人们把这个问题往往归结为“保教”,保教是一方面,但其实质也是为了保卫民族的存在。人们看到,如果伊斯兰教不存在了,回回民族的生活习惯、婚姻、丧葬制度也将自然而然地消失;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不但不能成为保障这个民族存在的屏风,相反则成为这个民族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的有利条件。如此,散居全国各地,特别是杂居地区的回回民族就会解体,可以说也就不会存在了。由于伊斯兰教在回族群众中的吸引力要比民族观念在群众中影响大,号召力强,所以“保教”成了“保族”的一块金字牌。
我们说,回回民族的形成,伊斯兰教起了纽带作用,而回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也将由于这个纽带的先于消失而趋于融合。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学者,对泉州回族主要姓氏的祖籍,作了比较详细的考察。据他们讲,泉州回族老户,如金姓多居住在城内清净寺后、五保、小菜巷和市郊美山、太丰等地,是元末泉州守将金吉的后裔,远祖是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蒲姓远祖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是宋末泉州提举市舶司使蒲寿庚的后裔。蒲寿庚降元后,曾屠杀泉州南外宗正司皇族和数千淮兵,激起民族仇恨,祸及后代子孙。当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对东南沿海的回回进行了镇压,并严禁蒲姓子孙入仕,于是他们在泉州难以立足,大都改姓外迁,有的改姓吴,有的改姓卜。现在晋江、南安、惠安、沼安、永春、安溪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和山西、陕西等地都有他们的后裔。丁姓是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原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布哈拉人。元末兵起,江南大乱,遂迁居陈埭,号称“万人丁”。郭姓的祖先,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元末避居白奇等地,号称“九乡郭”。
这些远祖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回回民族及其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怎么样了呢? 20世纪30年代曾主持过泉州清真寺教务的张玉光阿訇说,“泉州城内之回民只有十一户……此十一户回教人,除夏姓外,均以营商为业,其中堪称小康者,仅二三户,余皆系小本营业,藉可糊口而已”,“又因回民户口太少,多系同姓,致婚姻问题殊感困难,故各家妇女多属教外人,习俗相染,只知不食猪肉,其他则皆无禁忌矣,即对烧香信佛等等迷信亦无一不为,甚至悼念亡人时,犹仿效摆恭之仪式”。张玉光还说,泉州乡间有两个比较集中的回民村庄。一处在城南七里之外的陈埭,有“村庄十二处,约有三千余户,俱姓丁,相传原籍为阿拉伯人,其先祖坟,尚有字不能分辨之阿拉伯文石碣,刻下均已失传。以前逢其先祖祭祀日,尚来寺中宰鸡鸭。现在只知不用猪肉,而要用牛肉祭祀,其他概无所知矣。但有人问时,必答称吾祖先皆奉回教,因年久无人领导,使吾辈不得其门而入矣”。另一处是城东南二十多里之外的白奇,也有“十三个村庄,约有三千多户,纯系郭姓……就这一地方来说,其教门早已失传,但较陈埭强之多矣,因其逢遇丧事,要请阿訇念经,并断猪肉六七天或四十天不等。若无处请阿訇,亦要往郭修业(此人前在天津刘阿訇读过几天经,家中有三十部经)处,租一本经陈设几天……”张玉光叹息说:“昔为回教最盛之泉州,号称回教入华之一大根据地,除此两户外,余均反教,言之不胜痛心之至。”
1983年我去泉州考察,听说泉州在落实民族政策,给回族定量供应牛肉等时,要求恢复原族别,申请登记为回族者为数不少,使有关部门一时难以区分。80年代的陈埭,也与张玉光先生耳闻目睹的陈埭不一样了,共有回族3049户,14738人,又称侨乡,生活很好。1982年仅生产收入达30万元,平均每人年收入700元,平均口粮300公斤。有六所小学,一所初中。1979年正式被承认是回族。1981年旅菲清真五姓联宗会第29届理事会,给陈埭丁氏回民赠送了题为“团结清真”的锦旗一面。说明恢复族称,不仅是陈埭丁姓的要求,而且引起国外华侨的注目。
我到陈埭,想尽可能发现回族的一些特征。陈埭有个小街道,是商业交易场所。他们以善培殖水产蛏著称,名扬各省,可以说还有点他们先祖善于营商的传统。人们的体质很好,爽直、开朗和不畏强暴的性格,为四邻友舍所熟知,而浓眉、深眼、高鼻和多胡的特征,在接触到的一些人中有不同的显现。他们对客人热情。这里有一座基督教堂,据说每逢礼拜天,就有不少教民去念圣经,朗诵圣歌。还有一座佛教寺院,每天也是香火不断,只有一座回回堂,已改为一所小学,我看到的学生不过五六十名。这个回回堂的建筑形状,确是个“回”字形,甚至右边的斜角和一勾,也非常逼真,正殿建于用花岗石筑成的一个平台上,殿内宽大,有一个小木房,并没有供点,显然是祭奉先灵之地。所以他们也叫丁姓祠堂。回回堂处于水乡高处,又居中心地带,四周空旷清静,再以“回回堂”一名看,有可能是最早的清真寺址,即便不是清真寺原址,但回回堂一名不也是遗迹吗?因为明州、扬州等地至今把清真寺还叫回回堂。有个曾在成达师范上过学的丁清河,已60多岁了,他说:原来白奇有个清真寺,马松亭阿訇到那里宣传过教义,现在白奇有些人虽养猪,但不吃猪肉。我们陈埭人只知道祖先是西域人,信过回回教,除此什么也不知道。我不记得陈埭有清真寺。在陈埭现在有信佛的,有信基督的。你问“回教”,有些老人还知道,问伊斯兰教他们也就不知道。回汉通婚和不忌食大肉,不是我们这一代开始的。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门额上都贴黄表符和对联。人死了和汉民一样穿老衣,用棺木。过去死了人还忌食猪肉六七天,供饭不用猪肉,现在也不讲究了。1979年福建省承认我们是回族。我们自己成立了陈埭丁氏回族委员会,由丁国彪负责,并决定5月5日 过去习惯上将猪肉称作“大肉”,以避讳“猪”字。为扫墓节。现在我们要求成立民族乡。经过介绍和走马观花的了解,可以看出这里的回汉两族已基本上融合。那么这里的回汉两族从何时开始走上融合道路的呢?先从哪个方面起步的呢? 从史料看,是明代先从伊斯兰教的衰落开始的。
伊斯兰教内部的教派斗争,中外都一样存在。这种斗争,都是伴随着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居住在广州、泉州和扬州等地的穆斯林,虽处在海边港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穆斯林内部的两极分化与阶级对立,这种斗争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泉州伊斯兰教最早多系逊尼派,什叶派居于少数。到南宋时,泉州的穆斯林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已形成了一股社会力量,但以蒲寿庚为代表的逊尼派势力超过什叶派势力而控制着泉州的政治和经济,成为宋王朝的座上客。元朝统治阶级最终使用蒲氏力量灭了宋王朝在泉州的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蒲氏又成了元朝的忠实臣仆。受压制的什叶派虽与逊尼派的矛盾有所激化,但仍无法与蒲氏为代表的逊尼派较量。
泉州的教派矛盾与斗争,不仅仅是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斗争,还包含着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之间的斗争。而元朝统治者不仅看到了这一点,而且还要利用这一点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元朝至元十九年调扬州合必军3000人镇泉州,来者多自波斯,属什叶派。什叶派人数渐众,但仍无法与掌实权的蒲派匹敌。”这显然是起了一种支持波斯人牵制阿拉伯人的作用。数十年后,随着元王朝的腐败,蒲派势力也趋向衰落,两派之间的斗争不断激化。至正十七年,以赛甫丁·阿迷里丁为首的什叶派,向逊尼派发起进攻。至正二十年,逊尼派以那兀纳为首进行反击,“杀阿米里丁,剿其党羽”,至正二十六年,“什叶派以金吉为首,协助陈友定杀那兀纳”。这种派系斗争的结果,使泉州的回族与伊斯兰教遭到了严重破坏,资财、住宅、礼拜寺等大半毁于两派的互相烧杀和劫掠之中。这就是泉州回族衰落的开始。
朱元璋推翻元朝取得天下,建立明王朝后,在排斥异民族的思想指导下,掀起了“反蒙古和色目人”的浪潮,特别是泉州的回民由于蒲姓势力对汉族的欺凌遂普遍受到歧视、侮辱和打击。他们为了逃命,求得生存,遂改名换姓,隐匿于穷乡僻壤、高山远海,如丁姓迁至晋江陈埭,郭姓迁惠安白奇,蒲姓迁德化、永春等。有资财的回族商贾也渡海他往。在此期间,回族最关心的是生存问题,他们多假以汉族或以不信仰伊斯兰教为掩护,隐藏于异教民族之中,如此,天长日久,习俗重染,终于淹没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大约40年后,即“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五年颁发敕谕,保护伊斯兰教寺和教徒,泉州的一些穆斯林才逐渐返回城里,定居于圣友寺旁”。现在圣友寺周围有五十多户,就是那时先后迁来的。此后,一些回族曾多次力图恢复伊斯兰教,但都没有实现。1928年泉州寺的乡老给张子歧的信中,叙述了“大抵三百年之荒凉景况”,表述了明中叶以来,泉州地区回族及其伊斯兰教的衰落历程。他写到:“泉州地处海隅,隔绝内地。往者轮车不通,北方阿訇未有至此处者。宣传无人,教义教理久已泯灭,无掌教之人,遂至湮没数十年之久,期望一旦复原,难获效果,故江军门去后,阿訇随之而去。后经杨提台奇珍再聘阿訇,亦不久失败,此后无阿訇者,又数十年。刻下教民离寺近者,尚知不敢乱食;其距寺远者,约八千户众,仅知伊等祖先系奉回教,其余教条教理,一概不晓。至民国8年,山东唐柯三任厦门关监督,亲到泉州开会演说,晓以回教之尊贵。幸有黄、郭诸君原系念经之裔,极力提倡,敦聘江苏许昆山为教长……”可以看出,也没有取得效果。其实,不仅泉州如此,就是杭州、明州、扬州,甚至南京、上海等地,虽与泉州不同,但趋向是一致的。原来的老户,基本上融合了,后来者因经商而又落户该地,所以有人深有体会地说:这些地方可以说是来一批,被融合一批,如此而已。他们走向融合的规律,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是一个根本原因。恩格斯说:“认识就其本性而言,或者对漫长的世代系列来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或者就像在天理演化学、地质学和人类历史中一样,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而谁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它,那么,他只是证明他自己的无知和荒谬。”让我们继续调查研究,认识和完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吧!作者: 摩登原始人   
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10个民族,都与伊斯兰教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回回民族与其关系更为密切。因为回回民族在形成过程中,伊斯兰教起了重要作用。怎样看待这种“作用”,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呢?
伊斯兰教在回回民族形成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问题,目前还没有完全取得一致看法。有的说,回回民族的形成,伊斯兰教起了纽带作用,而且是决定性的,有的则不认为伊斯兰教对回回民族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是有一定的影响。我认为,回回民族的形成,伊斯兰教不仅起了纽带作用,就是回回民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也将由于这个“纽带”的先于消失而才能走向融合。所谓纽带,顾名思义是起着联结的作用,并不排除形成一个民族的基础和条件,诸如经济的和政治的种种因素。
回族的先民,一是唐宋时来到东南沿海营商贸易的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二是蒙元时东迁中国的中亚和西亚穆斯林。唐代海外贸易比较繁荣发达,唐中叶后往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番商已不少。南宋时鉴于金、辽以及西夏的阻挠,丝绸之路中断,为了增加国库收入,积极鼓励外商到广州、扬州、泉州以及杭州、明州等港口贸易。当时在东南沿海港埠就有阿拉伯和波斯等二十多个国家的人从事贸易和游览。由于西域穆斯林为元朝统治者出了力而东南沿海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则更受到元王朝的保护与优待。因此,东南沿海诸港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非常富有,有些甚至“资累巨万”。特别是以蒲寿庚为代表的阿拉伯人则控制了东南沿海的贸易市场。他们置田建宅,修寺办学,相当瞩目。元代被签发东来的中亚和西亚等地穆斯林,主要是兵士和工匠,他们参加灭宋战争后,又多被派去戍边、屯田,随后成为农民。这些南来东迁到中国的穆斯林,在其共同信仰的伊斯兰教及其文化的联结下,劳动生息,互通婚姻,繁衍融合,逐渐形成了回回民族共同体。原来各自的语言、文字,不同的民族称谓都相继消失了。汉语、汉文成为这个新兴民族的共同语言和共同文字。共同的经济生活,也在国家的政治统一体中,沿着自己的固有特点各放异彩。惟独与其他民族不同之处主要有五点:其一,伊斯兰教成为全民族信仰的宗教;其二,不食猪肉、自死物以及血液等,成为全民族的主要习俗;其三,土葬而禁用棺木和火化;其四,回族男女与其他民族男女须在共同信仰伊斯兰教的前提下,才允许结成伴侣,婚后也自然而然地被认为是回回民族的成员;其五,大分散、小集中成为主要居住形式。其他方面,也有一些不同之处,但不被认为是主要的。由于回回民族的特点,伊斯兰教首居第一,且与其他四方面有密切联系。可以说伊斯兰教深入到了回回民族的各个领域,影响着这个民族的各个方面。
回回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为了保持这些特点不受侵犯,往往流血牺牲,成为历史上一些民族纠纷、反压迫斗争甚至民族战争的导火线,给和睦的民族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教训极为沉痛。人们把这个问题往往归结为“保教”,保教是一方面,但其实质也是为了保卫民族的存在。人们看到,如果伊斯兰教不存在了,回回民族的生活习惯、婚姻、丧葬制度也将自然而然地消失;大分散、小集中的地域特点,不但不能成为保障这个民族存在的屏风,相反则成为这个民族融合于其他民族之中的有利条件。如此,散居全国各地,特别是杂居地区的回回民族就会解体,可以说也就不会存在了。由于伊斯兰教在回族群众中的吸引力要比民族观念在群众中影响大,号召力强,所以“保教”成了“保族”的一块金字牌。
我们说,回回民族的形成,伊斯兰教起了纽带作用,而回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也将由于这个纽带的先于消失而趋于融合。
近年来,福建省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的学者,对泉州回族主要姓氏的祖籍,作了比较详细的考察。据他们讲,泉州回族老户,如金姓多居住在城内清净寺后、五保、小菜巷和市郊美山、太丰等地,是元末泉州守将金吉的后裔,远祖是波斯人,信仰伊斯兰教。蒲姓远祖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是宋末泉州提举市舶司使蒲寿庚的后裔。蒲寿庚降元后,曾屠杀泉州南外宗正司皇族和数千淮兵,激起民族仇恨,祸及后代子孙。当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对东南沿海的回回进行了镇压,并严禁蒲姓子孙入仕,于是他们在泉州难以立足,大都改姓外迁,有的改姓吴,有的改姓卜。现在晋江、南安、惠安、沼安、永春、安溪以及江苏、浙江、山东和山西、陕西等地都有他们的后裔。丁姓是赛典赤·赡思丁的后裔,原籍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布哈拉人。元末兵起,江南大乱,遂迁居陈埭,号称“万人丁”。郭姓的祖先,也是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元末避居白奇等地,号称“九乡郭”。
这些远祖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的回回民族及其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怎么样了呢? 20世纪30年代曾主持过泉州清真寺教务的张玉光阿訇说,“泉州城内之回民只有十一户……此十一户回教人,除夏姓外,均以营商为业,其中堪称小康者,仅二三户,余皆系小本营业,藉可糊口而已”,“又因回民户口太少,多系同姓,致婚姻问题殊感困难,故各家妇女多属教外人,习俗相染,只知不食猪肉,其他则皆无禁忌矣,即对烧香信佛等等迷信亦无一不为,甚至悼念亡人时,犹仿效摆恭之仪式”。张玉光还说,泉州乡间有两个比较集中的回民村庄。一处在城南七里之外的陈埭,有“村庄十二处,约有三千余户,俱姓丁,相传原籍为阿拉伯人,其先祖坟,尚有字不能分辨之阿拉伯文石碣,刻下均已失传。以前逢其先祖祭祀日,尚来寺中宰鸡鸭。现在只知不用猪肉,而要用牛肉祭祀,其他概无所知矣。但有人问时,必答称吾祖先皆奉回教,因年久无人领导,使吾辈不得其门而入矣”。另一处是城东南二十多里之外的白奇,也有“十三个村庄,约有三千多户,纯系郭姓……就这一地方来说,其教门早已失传,但较陈埭强之多矣,因其逢遇丧事,要请阿訇念经,并断猪肉六七天或四十天不等。若无处请阿訇,亦要往郭修业(此人前在天津刘阿訇读过几天经,家中有三十部经)处,租一本经陈设几天……”张玉光叹息说:“昔为回教最盛之泉州,号称回教入华之一大根据地,除此两户外,余均反教,言之不胜痛心之至。”
1983年我去泉州考察,听说泉州在落实民族政策,给回族定量供应牛肉等时,要求恢复原族别,申请登记为回族者为数不少,使有关部门一时难以区分。80年代的陈埭,也与张玉光先生耳闻目睹的陈埭不一样了,共有回族3049户,14738人,又称侨乡,生活很好。1982年仅生产收入达30万元,平均每人年收入700元,平均口粮300公斤。有六所小学,一所初中。1979年正式被承认是回族。1981年旅菲清真五姓联宗会第29届理事会,给陈埭丁氏回民赠送了题为“团结清真”的锦旗一面。说明恢复族称,不仅是陈埭丁姓的要求,而且引起国外华侨的注目。
我到陈埭,想尽可能发现回族的一些特征。陈埭有个小街道,是商业交易场所。他们以善培殖水产蛏著称,名扬各省,可以说还有点他们先祖善于营商的传统。人们的体质很好,爽直、开朗和不畏强暴的性格,为四邻友舍所熟知,而浓眉、深眼、高鼻和多胡的特征,在接触到的一些人中有不同的显现。他们对客人热情。这里有一座基督教堂,据说每逢礼拜天,就有不少教民去念圣经,朗诵圣歌。还有一座佛教寺院,每天也是香火不断,只有一座回回堂,已改为一所小学,我看到的学生不过五六十名。这个回回堂的建筑形状,确是个“回”字形,甚至右边的斜角和一勾,也非常逼真,正殿建于用花岗石筑成的一个平台上,殿内宽大,有一个小木房,并没有供点,显然是祭奉先灵之地。所以他们也叫丁姓祠堂。回回堂处于水乡高处,又居中心地带,四周空旷清静,再以“回回堂”一名看,有可能是最早的清真寺址,即便不是清真寺原址,但回回堂一名不也是遗迹吗?因为明州、扬州等地至今把清真寺还叫回回堂。有个曾在成达师范上过学的丁清河,已60多岁了,他说:原来白奇有个清真寺,马松亭阿訇到那里宣传过教义,现在白奇有些人虽养猪,但不吃猪肉。我们陈埭人只知道祖先是西域人,信过回回教,除此什么也不知道。我不记得陈埭有清真寺。在陈埭现在有信佛的,有信基督的。你问“回教”,有些老人还知道,问伊斯兰教他们也就不知道。回汉通婚和不忌食大肉,不是我们这一代开始的。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门额上都贴黄表符和对联。人死了和汉民一样穿老衣,用棺木。过去死了人还忌食猪肉六七天,供饭不用猪肉,现在也不讲究了。1979年福建省承认我们是回族。我们自己成立了陈埭丁氏回族委员会,由丁国彪负责,并决定5月5日 过去习惯上将猪肉称作“大肉”,以避讳“猪”字。为扫墓节。现在我们要求成立民族乡。经过介绍和走马观花的了解,可以看出这里的回汉两族已基本上融合。那么这里的回汉两族从何时开始走上融合道路的呢?先从哪个方面起步的呢? 从史料看,是明代先从伊斯兰教的衰落开始的。
伊斯兰教内部的教派斗争,中外都一样存在。这种斗争,都是伴随着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而进行的。居住在广州、泉州和扬州等地的穆斯林,虽处在海边港口,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穆斯林内部的两极分化与阶级对立,这种斗争就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泉州伊斯兰教最早多系逊尼派,什叶派居于少数。到南宋时,泉州的穆斯林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已形成了一股社会力量,但以蒲寿庚为代表的逊尼派势力超过什叶派势力而控制着泉州的政治和经济,成为宋王朝的座上客。元朝统治阶级最终使用蒲氏力量灭了宋王朝在泉州的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大业,蒲氏又成了元朝的忠实臣仆。受压制的什叶派虽与逊尼派的矛盾有所激化,但仍无法与蒲氏为代表的逊尼派较量。
泉州的教派矛盾与斗争,不仅仅是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斗争,还包含着阿拉伯人与波斯人之间的斗争。而元朝统治者不仅看到了这一点,而且还要利用这一点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元朝至元十九年调扬州合必军3000人镇泉州,来者多自波斯,属什叶派。什叶派人数渐众,但仍无法与掌实权的蒲派匹敌。”这显然是起了一种支持波斯人牵制阿拉伯人的作用。数十年后,随着元王朝的腐败,蒲派势力也趋向衰落,两派之间的斗争不断激化。至正十七年,以赛甫丁·阿迷里丁为首的什叶派,向逊尼派发起进攻。至正二十年,逊尼派以那兀纳为首进行反击,“杀阿米里丁,剿其党羽”,至正二十六年,“什叶派以金吉为首,协助陈友定杀那兀纳”。这种派系斗争的结果,使泉州的回族与伊斯兰教遭到了严重破坏,资财、住宅、礼拜寺等大半毁于两派的互相烧杀和劫掠之中。这就是泉州回族衰落的开始。
朱元璋推翻元朝取得天下,建立明王朝后,在排斥异民族的思想指导下,掀起了“反蒙古和色目人”的浪潮,特别是泉州的回民由于蒲姓势力对汉族的欺凌遂普遍受到歧视、侮辱和打击。他们为了逃命,求得生存,遂改名换姓,隐匿于穷乡僻壤、高山远海,如丁姓迁至晋江陈埭,郭姓迁惠安白奇,蒲姓迁德化、永春等。有资财的回族商贾也渡海他往。在此期间,回族最关心的是生存问题,他们多假以汉族或以不信仰伊斯兰教为掩护,隐藏于异教民族之中,如此,天长日久,习俗重染,终于淹没在汉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了。
大约40年后,即“明成祖朱棣于永乐五年颁发敕谕,保护伊斯兰教寺和教徒,泉州的一些穆斯林才逐渐返回城里,定居于圣友寺旁”。现在圣友寺周围有五十多户,就是那时先后迁来的。此后,一些回族曾多次力图恢复伊斯兰教,但都没有实现。1928年泉州寺的乡老给张子歧的信中,叙述了“大抵三百年之荒凉景况”,表述了明中叶以来,泉州地区回族及其伊斯兰教的衰落历程。他写到:“泉州地处海隅,隔绝内地。往者轮车不通,北方阿訇未有至此处者。宣传无人,教义教理久已泯灭,无掌教之人,遂至湮没数十年之久,期望一旦复原,难获效果,故江军门去后,阿訇随之而去。后经杨提台奇珍再聘阿訇,亦不久失败,此后无阿訇者,又数十年。刻下教民离寺近者,尚知不敢乱食;其距寺远者,约八千户众,仅知伊等祖先系奉回教,其余教条教理,一概不晓。至民国8年,山东唐柯三任厦门关监督,亲到泉州开会演说,晓以回教之尊贵。幸有黄、郭诸君原系念经之裔,极力提倡,敦聘江苏许昆山为教长……”可以看出,也没有取得效果。其实,不仅泉州如此,就是杭州、明州、扬州,甚至南京、上海等地,虽与泉州不同,但趋向是一致的。原来的老户,基本上融合了,后来者因经商而又落户该地,所以有人深有体会地说:这些地方可以说是来一批,被融合一批,如此而已。他们走向融合的规律,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经济的繁荣、文化教育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是一个根本原因。恩格斯说:“认识就其本性而言,或者对漫长的世代系列来说是相对的而且必然是逐步趋于完善的,或者就像在天理演化学、地质学和人类历史中一样,由于历史材料不足甚至永远是有缺陷的、不完善的,而谁要以真正的、不变的、最后的、终极真理的标准来衡量它,那么,他只是证明他自己的无知和荒谬。”让我们继续调查研究,认识和完善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吧!
不能有"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