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啤酒产量连续13月下跌 遭5元一瓶洋啤酒冲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04:42



洋啤酒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已经连续增长20多年的中国啤酒产业。  一方面,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啤酒行业共生产啤酒3479.23万千升,同比下降6.12%;另一方面,在零关税、自贸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洋啤酒渐渐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进口啤酒36.31万千升,同比增加65.7%。《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福建地区的样本调查发现,在政策引导下,厦门海沧港区今年已经跃升为全国第一大洋啤酒口岸。厦门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厦门海沧口岸共进口洋啤酒9.51万千升,增幅高达220%。如今,越来越多的贸易商转型做洋啤酒生意,一些厦门酒类电商的零售价甚至比香港还便宜。
  自贸区洋啤酒比香港还便宜
  距离平潭约250公里的厦门自贸片区海沧保税港区,已经成为今年全国啤酒进口量最大的集散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来到保税区现场发现,大量的进口啤酒堆积在仓库中,这些啤酒来自全球各个著名的啤酒产地,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消费者陌生的品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洋啤酒零售销量大增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因素是零关税政策以及进口国货币贬值造成的高性价比,记者所查阅资料显示,我国的“进口啤酒的进口税,HS编码 220300000,关税:0;增值税:17%”。另外,洋啤酒的主要来源地是欧洲,虽然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近年来总体上对欧元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即来自欧洲的产品实际上更便宜了。
  记者发现不少洋食品店、保税店的酒类专柜都摞起了整箱的啤酒,并打着“买二送一”等促销信息。而不同品种、品牌的各国洋啤酒占据了酒柜的半壁江山。“德国力堡黑啤、白啤折算下来才5.5元一瓶,而比利时的圣佛洋750ml瓶装折算下来46.7元。”一家海淘网站的厦门店店长小严告诉记者,由于门店开设在保税区内,租金便宜,加上节省了中间环节和物流费用,其门店的洋啤酒零售价格极具优势。“我们线上的零售价格甚至比香港还要低10%,今年不少国内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网购、深圳保税店而放弃香港购物。”小严告诉记者,其公司今年在深圳的销售业绩相当不错,而眼下正加大在福建的布局,他们在厦门海沧保税区的保税店眼下正在筹备开业,而在国庆期间试营业期间,仅7天就卖出了600多箱洋啤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一些酒吧等夜场也已经开始将高端洋啤酒作为主打产品。不少接触过洋啤酒的消费者表示,在认可洋啤酒的口味之后,很难再回到国产啤酒。而在国产啤酒利润空间低下的状况下,不少经销商也把目光投向了洋啤酒,因为洋啤酒较一般的国产啤酒的利润空间更为可观。
  尽管啤酒不一定是海鲜的伴佐佳酿,但喜欢海鲜的福建人总喜欢和三五好友在海鲜拍档聚会畅饮。眼下已经入秋,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福建大部分地区依然维持30度左右的气温。平潭的翁先生开了一家大排档,排档晚间生意最好,即使现在这天气依然能营业到深夜。翁先生习惯跟常客敬酒,和往年喝国产啤酒不同,今年翁先生总是提上一打国外洋啤酒,有时候是西班牙的品牌、有时候是德国品牌。
  翁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啤酒是朋友推荐的,一瓶330ml的洋啤酒售价也不过5~6元,和同等价位的国产啤酒相比极具性价比,而且口感更好。
  来自厦门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厦门海沧口岸共进口洋啤酒9.51万千升,同比增长2.2倍,占同期全国进口啤酒总量(36.31万千升)的26.2%。数据显示,自2014年4月以来,厦门海沧口岸的啤酒进口量就保持高速增长,而今年8月进口1.87万千升进口量创单月历史新高。
  企业转型“朋友圈”卖酒
  除了保税店、网店销售模式外,有不少厦门微商也在销售洋啤酒,而这种“朋友圈”口碑销售,也让洋啤酒在当地得到进一步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朋友圈这些销售洋啤酒的微商,大多是转型后的外贸企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几年前一些外贸企业就已经转型,其中食品、酒类洋贸易是大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消费形态的变化,在整个酒类金字塔底层的啤酒成为消费新宠,而此前不少专营洋葡萄酒、洋酒的企业在近几年陆续也开始专设啤酒洋门类,并几乎能占到一半的量。
  “我们公司大约有200多种洋啤酒,40多个品牌。大部分来自德国、比利时等地,其中德国品牌就占了三分之一。”上述海淘网厦门公司总经理胡高华也是在今年首度转型涉足洋食品,而在其保税店二楼的整层酒类货架区域,啤酒就占了一半。
  厦门优传集团是国内最早进入保税区开设酒类保税展示门店的贸易企业之一,今年,该公司也首次开展了洋啤酒的业务。公司相关负责人闵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该公司的洋啤酒进口量达到200个货柜,不少客户甚至是包整个货柜的方式购买,今年洋啤酒量的大增也在情理之中。
  闵先生介绍道,“过去洋啤酒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只有1%,这也意味着洋啤酒市场的潜力巨大。”他认为,由于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国产啤酒成本上升;相对而言,洋啤酒的性价比逐渐提高,加之消费者消费更趋理性,一系列综合因素导致洋啤酒今年大热。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营洋啤酒的商家数量越来越多,洋啤酒市场的垄断性和集中度有所降低,再加上中国对进口啤酒实行零关税政策,因此洋啤酒的价格越来越大众化;大麦和小麦是国外酿造啤酒的主原料,而国内啤酒大多用大米或玉米作为原料,消费者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品种丰富、口味多样的洋啤酒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洋啤酒市场空间巨大
  从燕京、雪花、青岛三大啤酒巨头的半年报来看,啤酒行业整体下滑的态势在二季度有所扩大。截至2015年6月,国产啤酒产量已连续13个月下跌,为近20年首次出现持续负增长。
  近年来,洋啤酒的畅销与国产啤酒增速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梁铭宣认为,洋啤酒已经开始冲击国产啤酒市场,尤其是在中高端啤酒市场上。其表示,由于洋啤酒在质量和口感上更胜一筹,更受国内消费者青睐。洋啤酒大规模涌进,对国产啤酒来说是挑战但也是机遇,国产啤酒可以借此机会学习洋啤酒先进的酿造工艺和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口感;国产啤酒相对洋啤酒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和渠道,因而国产啤酒要进一步优化渠道建设,控制生产成本;加速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线,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
  业内对于洋啤酒未来的趋势也保持乐观,中粮洋酒事业部总经理李士祎在近日表示,洋啤酒也成为中粮洋酒的重要发力板块。今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转折点,也是洋啤酒的爆发期。国内啤酒行业在去年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下滑,这意味着行业到达了瓶颈期。而同时,过去3年,洋啤酒的销量在国内都保持在60%~70%的增长,洋啤酒产业在中国发展空间巨大。
  洋啤酒虽然很火,但在整个啤酒市场消费占比仍然偏低。2014年,我国啤酒产量为4921.9万千升,2014年洋啤酒消费量为33.8万千升,占比还不足1%。洋啤酒目前国内的主要销售渠道仍然为传统商超,但是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洋啤酒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
  一个困扰酒类电商的瓶颈问题是,啤酒货值太低,而运费太高,可能出现物流费用贵过啤酒本身的情况。甚至有专家表示,啤酒电商平台的物流费用数倍于传统物流成本。这也正是限制啤酒电商发展的主要原因。
  梁铭宣认为,当前洋啤酒发展还需要突破两个瓶颈:一是国内洋啤酒品牌众多,琳琅满目,消费者对洋啤酒品牌认知度有限,难以辨别质量优劣,洋啤酒想要在中国市场上树立品牌、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难度较高;二是相对国产廉价啤酒,洋啤酒的价格依然偏高,度数高,大多数长期饮用低浓度、口感清谈的国产啤酒的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洋啤酒,产品本土化也是洋啤酒的难点。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5/10-19/7575753.shtml




洋啤酒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已经连续增长20多年的中国啤酒产业。  一方面,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啤酒行业共生产啤酒3479.23万千升,同比下降6.12%;另一方面,在零关税、自贸区效应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洋啤酒渐渐在中国市场流行开来——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8月,中国进口啤酒36.31万千升,同比增加65.7%。《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福建地区的样本调查发现,在政策引导下,厦门海沧港区今年已经跃升为全国第一大洋啤酒口岸。厦门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厦门海沧口岸共进口洋啤酒9.51万千升,增幅高达220%。如今,越来越多的贸易商转型做洋啤酒生意,一些厦门酒类电商的零售价甚至比香港还便宜。
  自贸区洋啤酒比香港还便宜
  距离平潭约250公里的厦门自贸片区海沧保税港区,已经成为今年全国啤酒进口量最大的集散地。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日来到保税区现场发现,大量的进口啤酒堆积在仓库中,这些啤酒来自全球各个著名的啤酒产地,当中绝大部分都是中国消费者陌生的品牌。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洋啤酒零售销量大增的原因很多,最主要因素是零关税政策以及进口国货币贬值造成的高性价比,记者所查阅资料显示,我国的“进口啤酒的进口税,HS编码 220300000,关税:0;增值税:17%”。另外,洋啤酒的主要来源地是欧洲,虽然最近人民币对美元有所贬值,但近年来总体上对欧元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升值,即来自欧洲的产品实际上更便宜了。
  记者发现不少洋食品店、保税店的酒类专柜都摞起了整箱的啤酒,并打着“买二送一”等促销信息。而不同品种、品牌的各国洋啤酒占据了酒柜的半壁江山。“德国力堡黑啤、白啤折算下来才5.5元一瓶,而比利时的圣佛洋750ml瓶装折算下来46.7元。”一家海淘网站的厦门店店长小严告诉记者,由于门店开设在保税区内,租金便宜,加上节省了中间环节和物流费用,其门店的洋啤酒零售价格极具优势。“我们线上的零售价格甚至比香港还要低10%,今年不少国内消费者更愿意选择网购、深圳保税店而放弃香港购物。”小严告诉记者,其公司今年在深圳的销售业绩相当不错,而眼下正加大在福建的布局,他们在厦门海沧保税区的保税店眼下正在筹备开业,而在国庆期间试营业期间,仅7天就卖出了600多箱洋啤酒。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发现,一些酒吧等夜场也已经开始将高端洋啤酒作为主打产品。不少接触过洋啤酒的消费者表示,在认可洋啤酒的口味之后,很难再回到国产啤酒。而在国产啤酒利润空间低下的状况下,不少经销商也把目光投向了洋啤酒,因为洋啤酒较一般的国产啤酒的利润空间更为可观。
  尽管啤酒不一定是海鲜的伴佐佳酿,但喜欢海鲜的福建人总喜欢和三五好友在海鲜拍档聚会畅饮。眼下已经入秋,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福建大部分地区依然维持30度左右的气温。平潭的翁先生开了一家大排档,排档晚间生意最好,即使现在这天气依然能营业到深夜。翁先生习惯跟常客敬酒,和往年喝国产啤酒不同,今年翁先生总是提上一打国外洋啤酒,有时候是西班牙的品牌、有时候是德国品牌。
  翁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这些啤酒是朋友推荐的,一瓶330ml的洋啤酒售价也不过5~6元,和同等价位的国产啤酒相比极具性价比,而且口感更好。
  来自厦门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1~8月,厦门海沧口岸共进口洋啤酒9.51万千升,同比增长2.2倍,占同期全国进口啤酒总量(36.31万千升)的26.2%。数据显示,自2014年4月以来,厦门海沧口岸的啤酒进口量就保持高速增长,而今年8月进口1.87万千升进口量创单月历史新高。
  企业转型“朋友圈”卖酒
  除了保税店、网店销售模式外,有不少厦门微商也在销售洋啤酒,而这种“朋友圈”口碑销售,也让洋啤酒在当地得到进一步推广。
  值得注意的是,朋友圈这些销售洋啤酒的微商,大多是转型后的外贸企业。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几年前一些外贸企业就已经转型,其中食品、酒类洋贸易是大类。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消费形态的变化,在整个酒类金字塔底层的啤酒成为消费新宠,而此前不少专营洋葡萄酒、洋酒的企业在近几年陆续也开始专设啤酒洋门类,并几乎能占到一半的量。
  “我们公司大约有200多种洋啤酒,40多个品牌。大部分来自德国、比利时等地,其中德国品牌就占了三分之一。”上述海淘网厦门公司总经理胡高华也是在今年首度转型涉足洋食品,而在其保税店二楼的整层酒类货架区域,啤酒就占了一半。
  厦门优传集团是国内最早进入保税区开设酒类保税展示门店的贸易企业之一,今年,该公司也首次开展了洋啤酒的业务。公司相关负责人闵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今年该公司的洋啤酒进口量达到200个货柜,不少客户甚至是包整个货柜的方式购买,今年洋啤酒量的大增也在情理之中。
  闵先生介绍道,“过去洋啤酒占整个市场的比例只有1%,这也意味着洋啤酒市场的潜力巨大。”他认为,由于国内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导致国产啤酒成本上升;相对而言,洋啤酒的性价比逐渐提高,加之消费者消费更趋理性,一系列综合因素导致洋啤酒今年大热。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经营洋啤酒的商家数量越来越多,洋啤酒市场的垄断性和集中度有所降低,再加上中国对进口啤酒实行零关税政策,因此洋啤酒的价格越来越大众化;大麦和小麦是国外酿造啤酒的主原料,而国内啤酒大多用大米或玉米作为原料,消费者的需求日渐多样化,品种丰富、口味多样的洋啤酒能更大程度地满足市场需求。
  洋啤酒市场空间巨大
  从燕京、雪花、青岛三大啤酒巨头的半年报来看,啤酒行业整体下滑的态势在二季度有所扩大。截至2015年6月,国产啤酒产量已连续13个月下跌,为近20年首次出现持续负增长。
  近年来,洋啤酒的畅销与国产啤酒增速放缓形成了鲜明对比。梁铭宣认为,洋啤酒已经开始冲击国产啤酒市场,尤其是在中高端啤酒市场上。其表示,由于洋啤酒在质量和口感上更胜一筹,更受国内消费者青睐。洋啤酒大规模涌进,对国产啤酒来说是挑战但也是机遇,国产啤酒可以借此机会学习洋啤酒先进的酿造工艺和生产技术,提升产品口感;国产啤酒相对洋啤酒最大的优势在于价格和渠道,因而国产啤酒要进一步优化渠道建设,控制生产成本;加速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线,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的需求。
  业内对于洋啤酒未来的趋势也保持乐观,中粮洋酒事业部总经理李士祎在近日表示,洋啤酒也成为中粮洋酒的重要发力板块。今年是中国啤酒行业的转折点,也是洋啤酒的爆发期。国内啤酒行业在去年出现了20年来的首次下滑,这意味着行业到达了瓶颈期。而同时,过去3年,洋啤酒的销量在国内都保持在60%~70%的增长,洋啤酒产业在中国发展空间巨大。
  洋啤酒虽然很火,但在整个啤酒市场消费占比仍然偏低。2014年,我国啤酒产量为4921.9万千升,2014年洋啤酒消费量为33.8万千升,占比还不足1%。洋啤酒目前国内的主要销售渠道仍然为传统商超,但是随着跨境电商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洋啤酒通过线上渠道进行销售。
  一个困扰酒类电商的瓶颈问题是,啤酒货值太低,而运费太高,可能出现物流费用贵过啤酒本身的情况。甚至有专家表示,啤酒电商平台的物流费用数倍于传统物流成本。这也正是限制啤酒电商发展的主要原因。
  梁铭宣认为,当前洋啤酒发展还需要突破两个瓶颈:一是国内洋啤酒品牌众多,琳琅满目,消费者对洋啤酒品牌认知度有限,难以辨别质量优劣,洋啤酒想要在中国市场上树立品牌、形成大规模的市场难度较高;二是相对国产廉价啤酒,洋啤酒的价格依然偏高,度数高,大多数长期饮用低浓度、口感清谈的国产啤酒的消费者,一时难以接受洋啤酒,产品本土化也是洋啤酒的难点。http://www.chinanews.com/life/2015/10-19/7575753.shtml

国内二块多一瓶的啤酒多的是
德国的一种h开头的黑包装的味道不错
哥俩好 发表于 2015-10-19 15:04
国内二块多一瓶的啤酒多的是
我们这里就一种,2.7元的珠江。其他基本是五六元。
有种易拉罐的白啤酒好喝,十一块多。
哥俩好 发表于 2015-10-19 15:04
国内二块多一瓶的啤酒多的是
北方吧。

我们这的本地啤酒,貌似2000年以前就是3块一瓶了。

去外地买酒第一次发现有1块多一瓶的,感觉真是不可思议。
不过感觉便宜的啤酒度数也低一些,口感淡一些。
哥俩好 发表于 2015-10-19 15:04
国内二块多一瓶的啤酒多的是
广州以前还有作假啤酒的地下工厂。

貌似就是用外地的便宜啤酒,换上珠江啤酒的标签。
这个我要严厉批评青岛啤酒和雪花啤酒!!!!!!!!!!!!!

你的纯生的香味去哪里了?????现在都是他妈的香精味。能不能用点心做好啤酒?你以为老百姓喝不出来啊?!当然,洋品牌三得利也有这种问题而且更严重!但是青岛啤酒也搞成这样,真的是让人太心碎了。
燕京啤酒不知道现在情况怎么样!
为了保持体型基本一年到头喝不到一只手啤酒的飘过。
本地3块的啤酒就不错哎。


自作孽不可活

加糖浆加大米,一堆原麦汁浓度7都不到的东西充斥产品线,还美名其曰清爽型

被淘汰是情理之中

自作孽不可活

加糖浆加大米,一堆原麦汁浓度7都不到的东西充斥产品线,还美名其曰清爽型

被淘汰是情理之中
Walter.Bishop 发表于 2015-10-19 15:53
自作孽不可活

加糖浆加大米,一堆原麦汁浓度7都不到的东西充斥产品线,还美名其曰清爽型
越来越甜了,啤酒的香味没有了,我草!
我不管你是青岛,还是雪花,还是别的什么牛逼的不得了的品牌,不好好做产品,等待你们的就是破产收购重组!
北方吧。

我们这的本地啤酒,貌似2000年以前就是3块一瓶了。

杭州,西湖啤酒,最便宜的只要一元多,普通老百姓都喝它
liebingjia 发表于 2015-10-19 15:59
越来越甜了,啤酒的香味没有了,我草!

既不是欧洲流,也不是日本流,完全是胡闹,那些加糖浆的根本就达不到世界上公认的啤酒标准,国产化的洋品牌也跟着胡闹

现在已经基本不喝这些了

我根本喝不出区别 要点的话只喝普燕京
Walter.Bishop 发表于 2015-10-19 16:21
既不是欧洲流,也不是日本流,完全是胡闹,那些加糖浆的根本就达不到世界上公认的啤酒标准,国产化的洋 ...

竟然加糖浆,真是日了狗了。喜欢喝啤酒的人根本不会喜欢甜味,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liebingjia 发表于 2015-10-19 16:40
竟然加糖浆,真是日了狗了。喜欢喝啤酒的人根本不会喜欢甜味,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糖浆是用来代替原麦汁发酵的,好少用原麦汁降低成本,比用大米还便宜,其实就算加大米已经是偷工减料了,这样发酵出来当然香味就淡
于是美名其曰清爽型,还有不少人真的吃这一口
liebingjia 发表于 2015-10-19 16:40
竟然加糖浆,真是日了狗了。喜欢喝啤酒的人根本不会喜欢甜味,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这糖浆是用来代替原麦汁发酵的,好少用原麦汁降低成本,比用大米还便宜,其实就算加大米已经是偷工减料了,这样发酵出来当然香味就淡
于是美名其曰清爽型,还有不少人真的吃这一口
Walter.Bishop 发表于 2015-10-19 16:43
这糖浆是用来代替原麦汁发酵的,好少用原麦汁降低成本,比用大米还便宜,其实就算加大米已经是偷工减料 ...

如果光是清爽型,那也算了,现在就连 价格在5元左右的纯生,也不对头了!只有甜味,没有正常的啤酒花香味了。
hhffcc 发表于 2015-10-19 15:34
北方吧。

我们这的本地啤酒,貌似2000年以前就是3块一瓶了。
本地啤酒前年就是3.5块一瓶了。
支持国内这些垃圾啤酒品牌倒闭 太难喝了
liebingjia 发表于 2015-10-19 17:01
如果光是清爽型,那也算了,现在就连 价格在5元左右的纯生,也不对头了!只有甜味,没有正常的啤酒花香 ...
哪有5块的纯生啊
liebingjia 发表于 2015-10-19 17:01
如果光是清爽型,那也算了,现在就连 价格在5元左右的纯生,也不对头了!只有甜味,没有正常的啤酒花香 ...
你看那些打开瓶盖甚至会冒白烟、泡沫自己翻出来,都是发酵之后拼命兑水和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打多了有苏打水味道,那么糖分多留点就能抵消苏打水味道
我至少两年没怎么买过国产啤酒了,进口啤酒并不是太贵质量还好。
总的消费量下降是主因吧,文章中进口啤酒增加幅度虽大,但总数还是差不多只达到国内啤酒产量的1%左右,而国内产量下降6.12%,这不单单是洋啤酒冲击造成的吧?
liebingjia 发表于 2015-10-19 17:01
如果光是清爽型,那也算了,现在就连 价格在5元左右的纯生,也不对头了!只有甜味,没有正常的啤酒花香 ...
  你看看配料表,连青岛和国产百威都用大米。
中国啤酒不是师从美国啤酒味酒精饮料工业制法吗?

李隆基 发表于 2015-10-19 17:19
你看看配料表,连青岛和国产百威都用大米。


用大米算好的,百多年前中国刚开始自产啤酒的时候就用了大米当辅料

有成本原因也有口味原因,其实小时候的国产啤酒大家也是喝过的,还是不错的,以前拿个热水瓶去灌得散装啤酒喝着就不错,那个时候原麦汁浓度还是蛮高的

问题是现在原麦汁浓度越来越低,大米都舍不得用,开始用糖浆了

有些原麦汁5度6度的东西也好意思自称啤酒,什么台州的那个红石梁还在浙江、上海一些饭馆里冒充高档货
李隆基 发表于 2015-10-19 17:19
你看看配料表,连青岛和国产百威都用大米。


用大米算好的,百多年前中国刚开始自产啤酒的时候就用了大米当辅料

有成本原因也有口味原因,其实小时候的国产啤酒大家也是喝过的,还是不错的,以前拿个热水瓶去灌得散装啤酒喝着就不错,那个时候原麦汁浓度还是蛮高的

问题是现在原麦汁浓度越来越低,大米都舍不得用,开始用糖浆了

有些原麦汁5度6度的东西也好意思自称啤酒,什么台州的那个红石梁还在浙江、上海一些饭馆里冒充高档货
ifsean 发表于 2015-10-19 17:11
哪有5块的纯生啊
青岛和三得利、雪花的纯生,超市卖5元左右
现在国人人均年喝啤酒量比十几年前及九十年代少多了吧, 贪杯的少了, 包括白酒也同样, 虽然啤酒基本还没怎么涨价,以前人考虑买房用车什么 的少, 啤酒消费比收入比大, 加上以前空调不普及, 也没什么酒驾, 天热就敞开了喝, 一顿人均半箱或半扎五瓶很正常,现在这种情况就少多了,新生代在城市美食城点菜烟不抽, 连啤酒也不喝,放过去或些城郊饭店不可想象的。
夜泊港湾 发表于 2015-10-19 17:39
现在国人人均年喝啤酒量比十几年前及九十年代少多了吧, 贪杯的少了, 包括白酒也同样, 虽然啤酒基本还没 ...
品质的下降最让人绝望。
青岛和三得利、雪花的纯生,超市卖5元左右
我在成都,都是7块以上
ifsean 发表于 2015-10-19 17:49
我在成都,都是7块以上
可能是物流问题
其它啤酒厂不知道、我们单位还真的下滑得厉害,今年就算旺季库房都没拉空过,以前旺季还是一个多月才一次急转班,一生产好了抢起拉、为排队拉酒的经常打架,现在旺季每周休息一天酒都没拉空过。今年国庆也是工作7年第一次遇到休息7天的---以前最多三天、有时候还没有来自: iPhone客户端
蓝带好喝。。。
只喝裸麦啤酒,对了这玩意有个高大上的名字叫——格瓦斯
闲着没事喝啥酒,销量越低越好
我至少两年没怎么买过国产啤酒了,进口啤酒并不是太贵质量还好。
请问一下你又如何得知不太贵的进口啤酒质量好的?
自作孽不可活

加糖浆加大米,一堆原麦汁浓度7都不到的东西充斥产品线,还美名其曰清爽型

大米,玉米,淀粉,糖浆,焦糖色,利尿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