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神器——M1857式拿破仑加农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45:57
转载自新浪博客


前言

延续了四年的美国内战(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是美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50多万人或死于作战或死于伤残或死于疾病,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没有使美国付出这么大的伤亡代价。从战争开始至结束,火炮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战的第一炮即于1861年在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堡由一门重型岸炮打响。

在许多方面,美国内战都达到了前装炮技术时代的最高点。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各种火炮、炮弹和战术相继问世,并在战争中得到运用和完善。



概论

而在整个内战中双方使用最多的,毫无疑问就是被联邦军以M1857型 12磅(5.44公斤)野战炮命名的前膛野战火炮,1861年时整炮价格490美元,也即所谓的“拿破仑炮”。这是一种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名字命名的,机动性强、火力凶猛、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的有效武器。

因为拿破仑炮由青铜而不是铁铸造而成,所以极其坚固,能够经受重装药或者双倍装药的爆炸力而不会破裂。其117mm口径的炮膛能够容纳重达5.44KG的重型铁制炮弹(这也是其名字中“十二磅”的来历。为便于阅读,后面的重量单位尽量使用公斤。)。在1.13KG(2.5磅)标准发射装药的推动下,拿破仑炮能将标准的十二磅炮弹以膛口初速1440英尺/秒(439米/秒),以5°的射角精确地投射到1480m的距离,而射角为10°时则可达到惊人的1911米。虽然是一种滑膛炮,但是拿破仑炮已经是当时射击精度较高的武器,足以在1600码的距离上与敌人展开交战,而且只需数发炮弹就可使整连的敌人丧失作战能力。拿破仑炮在内战中的精度记录是在1862年12月13日,Fredericksburg战役中,南军的Braxton少校 和 Marye中尉对准1600码外的一个北军旗手发射球形实心弹,第一炮打倒了旗手身旁的一个士兵,第二炮直接命中!

注:不过滑膛的拿破仑炮比起当时的初级线膛炮,射程和精度都大为逊色。通俗地说,拿破仑炮能命中1600码外的谷仓。而12磅的铁质线膛炮能命中2100码外谷仓的大门!而且当时的线膛炮虽然制造上比滑膛炮复杂,但价格并不贵,原因是线膛炮用的铸铁(cast iron)或 锻铁(wrought iron)比滑膛炮用的青铜便宜。例如在1861年,铸铁造的10磅Parrott线膛炮的炮管价格只有180美元,锻铁造的10磅Ordnance线膛炮330美元,而青铜造的12磅拿破仑炮则要490。但是当时的铁质线膛炮由于材料和工艺不过关因此寿命要远小于滑膛炮,如容易炸膛,膛线磨损较快(线膛铜炮就更不用说了)等等,而膛线磨损后的线膛火炮还比不上滑膛炮好用呢。

联邦军和同盟军都使用同样的火炮和名称,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联盟军方面给予其的名称是M1857型12磅野战炮。一门标准的12磅拿破仑炮的炮管长66英寸(1.676米14.3倍口径),炮身重1227磅(556.57公斤)左右车轮直径57英寸(1.45米),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重2445磅(1109公斤)。全炮组合(全炮加上前拖车上和附带弹药箱)共重3865磅(约合1750 公斤)。

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它之所以广受欢迎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炮膛的尺寸、火力、机动性和较轻的重量。其中炮膛的尺寸直接关系到炮弹的效用。

在攻击远距离目标时,要发射实心炮弹,以此来打击敌方炮兵阵地、密集部队和类似的大型目标(比方说建筑物)。一发实心炮弹就足以将大群的步兵变成血肉模糊的残躯断臂。内战期间,士兵们见到这种5.44KG重的炮弹像特大号棒球一样飞越战场时都习以为常。这种炮弹(尤其在飞行了较远距离之后)看起来飞行速度很慢,似乎伸手就可以将其抓住,其实这是一种可怕的错觉——如果一个士兵不能避开哪怕冲力已经接近耗尽的炮弹,就会被“炸”(实际上应该是“劈”)得皮开肉绽,活命的希望微乎极微。

拿破仑炮也可以发射很多种类的爆破弹,其中一种记载是:12磅炮发射的炮弹,大约重9磅,是一个空心的铁球,内装7盎司火药,爆炸后形成5-12块弹片,射程900码。球体上开了个孔装时间引信,由于球形弹落地时哪部分先着地无法控制,无法使用撞击引信。另一种记载是:12磅炮发射的是重4.3KG的球型爆破弹,内装900克黑火药(计算得知圆球炮弹内径98mm,外径121mm,壁厚12mm?),由一根典型的时间引信引爆。

各种型号的M1857型5.44KG野战炮(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同厂家生产的火炮都会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有些许的差异)对作战双方都极其重要。葛底斯堡战役中,联邦军共投入了360门火炮,同盟军则投入了272门,这些火炮中有超过40%是十二磅拿破仑炮。这些火炮可以使用的各种弹药,如爆炸弹、霰弹、榴霰弹和实心炮弹,重量从4.3KG到6.8KG不等,但初速都在457M/S左右。

训练有素的炮手能以每分钟两发炮弹的发射速度炮击敌人,如果他们要对敌人持续进行轰击时则会下降到每分钟一发,这样炮膛可以得到充分冷却,能够发射很长时间。如果敌人步兵蜂拥扑来,把自己和炮阵地之间的距离缩短到368m以内,炮兵们就会以每分钟4发的速度持续发射霰弹,直到其中一方转身逃跑或者毙命为止。

虽然拿破仑炮性能优越,但是不意味着它就没有缺陷——由于青铜铸造的炮膛相当厚重(这样才能足够结实),因此整门火炮的重量很大(当然,500KG左右的炮重其实只相当于二战中的某些40mm口径级别的反坦克炮的重量,所以事实上拿破仑炮的“重”也是相对而言的),这就使得其机动性很差。自实用的熟铁(以后又出现钢)和膛线炮问世后,火炮的重量大大减小拿破仑炮也随之渐渐被淘汰了。



较小的拿破仑炮。



事实上被叫做“拿破仑”的并不只有M1857型12磅野战炮,老式的M1841型6磅(2.54KG)野战炮也很荣幸的被冠以这个名字——即使在现在,很多南北战争重演俱乐部中的爱好者们还是在以“大拿破仑”和“小拿破仑”来区分这两种武器。

在南北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南军方面主要装备的火炮就是M1841型野战炮。但是很明显,在作为一种主力炮兵武器这个用途上,M1841野战炮显然是不称职的——6磅炮的射程和9磅或者12磅炮比起来都嫌太近(最大射程只有1392米),而其仅6磅重的弹丸也没有多大的威力。一个典型的例子,12磅拿破仑炮发射的球形实心炮弹可以在600码的距离上轻易的打穿整个连纵队,而6磅拿破仑炮即使在200码的距离上也只能勉强打穿半个连纵队——当然,这种用“连纵队”来作为衡量威力的标准的做法不是很人道,但是我们也没有更好的表达办法了,不是么?

当然有些人会以为,随着口径的减小,火炮的重量也会大大减轻,因此M1841型6磅野战炮会获得更好的机动性——事实真是这样么?那么来看看以下数据:我们的M1841型野战炮口径为93mm,身管长1.52米(16.3倍口径),炮重389公斤。由此可见,和12磅拿破仑炮相比,由于重量减轻而带来的机动性上的优势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性能上的下降倒是达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也就能使我们理解,为什么南军会对其做出了“……即使是这样,它在战争初期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至少它教会了炮手们怎样发射火炮”这样的评价了。



发射的步骤,炮兵编制。



美国内战期间,一个轻型野战炮兵连即将步入战场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炮兵连的规模在没有遭受损失前相差很大。联邦军的炮兵连按规定一般要配备六门火炮,但是实战中常常只有4门炮发挥作用。同盟军的野战炮兵连也配备6门火炮。联邦军的一线作战人员约有50人,配备110匹马左右,这些人都要快速部署到炮兵阵地。而整个炮兵连,如果加上支持人员,总人数可达170人之多。

炮兵连以多种方式进行作战,最常见的是支持步兵旅。在这种作战方式中,步兵旅的旅长可以直接或通过参谋军官向炮兵连的连长(常常是一名上尉军官)下达命令。炮兵连也要置于上级指挥部的作战控制之下,可能通过炮兵师长,也可能通过其直接上级——炮兵营长下达命令。在这种情况之下,炮兵连就作为我们今天所谓的“炮兵预备队”的组成部分参与作战。即使不是预备队,炮兵连也要有接受总司令指挥的准备。在盖茨堡战役中,米德将军拥有21个炮兵连,共110门火炮的炮兵预备队,它们在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而不必考虑师长的意见。这只预备队在开战第二天就控制这盖茨堡一线,当第三军团溃败并退向果园和麦田的时候,它们仍坚守阵地,掩护己方部队撤退,并为联邦军在其后方重新编队和退守墓地山提供时间。



炮兵连长



不管炮兵连长为谁提供支援,他都要知道炮兵连何时部署至何地,还要了解“指挥官的作战意图”。自接到命令起,炮兵连长有很大的自主权。他可以自主选择要打击的目标以及打击目标的方式,通常不会受到干涉。这是很重要的,因为炮兵连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很难管理,而且炮兵作战的专业性也决定了其难以被外人所插手。



炮兵排长



炮兵排长隶属于炮兵连长指挥(废话)。一个炮兵连有三名炮兵排长,一般全部为中尉,每人负责指挥一个炮兵排。

每个排装备2门火炮,人员约40人(含支持人员),配备2辆前车、4辆弹药车及20~~30匹马。行军时,排长控制行军队形;作战时,他们则坐在马背上指挥,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也可以快速的移动指挥位置。排长为炮手指定攻击目标,监视发射效果,并控制弹药的消耗与补给。而所有上述这一切则都要在炮兵连长的指挥下进行。





炮长及炮手

野战炮如拿破仑炮的炮手在满员时共8人,由一名炮手指挥,这名炮手就是所谓的炮长。在火炮架设在阵地上时,炮长还要控制前车,它一般位于炮线后约20步远的地方。

作战中,所有8名炮手都有具体的职责,他们要接受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在困难的作战环境下有条不紊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在他们能够熟练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后,每名炮手都要互相进行换岗训练。炮手们应在只剩下两人的情况下还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假设他们还都没有因惧怕而逃离自己的岗位的话)。在某些情况下,火炮在只剩下一名炮手的时候还能发挥作用,当然这得益于有效的训练和士兵本人的英勇。我们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如Samuel Churchill中士,他在炮组伤亡殆尽只剩其一人的情况下依然使火炮能继续发射,并为此赢得了荣誉勋章。



如何操作?

火炮的操作模式如下:4名炮手在炮长的督导下装填弹药并发射火炮,另外3名炮手准备弹药,并将这些弹药从前车搬运至火炮。

炮兵连长下达“成连队形前进”的命令后,整个炮兵连就开始向预定阵地快速前进,驾车的士兵在火炮抵达目的地时勒停驿马。炮手们则或骑马前进或跑步前进,到达目的地后迅速从前车上取下火炮,将其滚入炮兵连长用指挥刀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划出的射击位置内。通常,火炮之间要间隔超过12.8米,使敌方反炮兵火力很难击中火炮——或者至少能不至于被一发命中的炮弹杀伤两个炮组的人员。



在火炮部署的同时,驾车的士兵前行数米后从车上下来,把前车从马上解下来,训练有素的士兵只需数秒即可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再将马匹牵至可以找着的防护区隐蔽起来,因为这些马匹将会是敌人步兵或炮兵的主要攻击目标。如果没有了马匹,火炮就无法移动,很容易被敌人俘获。根据一贯的做法,前车还要滚入适当的位置,之后每个人才进入各自的阵位。3名炮手位于前车,4名炮手位于火炮后。位于火炮后的4名炮手站在炮尾的左边听候命令。

然后,炮兵连长命令道:“开始发射!”得到这一命令后,拿着推弹器和炮刷的一号炮手走到炮口右边站定;二号炮手站在炮口左边准备接纳炮弹和药包并装入膛内;三号炮手的阵位位于后膛右边,他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装填弹药的过程中用炮刷对炮膛进行清理时护住火炮的火门。

四号炮手站在后膛左边,准备通过火门在药包上打孔,在装好药包后插入拉发点火管,系上拉火绳,并在听到炮长的命令后拉动拉火绳发射火炮。五号炮手站在前车的后面,他通常被人称为“弹药搬运者”,他在六号或七号炮手准备弹药时一直等待在其身边。六号或七号炮手在整个火炮的射击中则是最忙的,因为他们要一直不停的切割引信并把它们装入炮弹中。

炮长在接到发射命令后,下达装填弹药的命令,指定所需的炮弹的种类,说明炮弹抵达目标的射程(通常需要依靠炮长自己的经验来估计,因此能担任炮长职务的一般都是炮组里最有经验的老兵)。位于前车后部的六号或七号炮手会立刻查阅贴在前车盖子上的表格,这张表格上详细的列有对应炮弹、装药和射程所需要的射角,同时也详细列有对应炮弹的飞行时间。他在查到所需射角后,就大声的告诉炮长。

炮长使用象限仪来确定射角,并用瞄准具调整,同时用粗鲁而通俗的语言——我们简称粗俗的语言——来命令三号炮手和四号炮手使用炮尾的手杆来调整火炮,当然这中间往往少不了对这两个倒霉鬼的女性家属的问候。同时火炮还要根据风向和风力做适当的修正。与此同时,六号或七号炮手要依据命中时间适当的切割延迟引信的长度,之后从炮弹引信孔中抽出活动堵塞,将引信轻击入引信孔的适当位置。炮弹准备好后,五号炮手将其装入所谓的“炮手帆布背包”,也就是一个用来搬运炮弹的背包之内,将它搬运至炮长的位置。炮长将对炮弹进行检查,以确保炮弹是否装有引信,是否是所需要的弹种,药包有没有泄露火药或遭到其他损坏。炮弹检查完成之后,炮长下达“继续进行”的口令,五号炮手接到命令后径直走向炮口,在那里将炮弹交给二号炮手。

炮弹有条不紊的由二号炮手放置在炮口,由一号炮手(有时是三号炮手来干这件事)用推弹器将其推进炮膛,完成之后一号和二号炮手离开火炮站定,站在炮口后面背向敌方(如果由三号炮手来推弹的话则还要等他回到阵位)。与此同时,四号炮手在药包上打洞,然后取出拉发点火管,用拉火绳钩住拉环之后将其插入火门内,然后离开火炮,脸部背向敌方(这是为了防止拉火绳打在自己脸上),拿起拉火绳等待发射命令。发射命令可由炮兵连长、炮兵排长或炮长下达,炮弹发射时产生的热气、噪音和黑烟会使人很难搞清楚炮弹是何时飞出炮口的。

火炮一旦发射,就有必要对炮弹是否准确命中进行评估。如果没有那些黑烟和噪音带来的眩晕和混乱,这项工作还是很好做的,因为飞行中的射弹很容易观察到,即使是由现代榴弹炮发射的速度高达750m/s的弹丸也是一样。炮长必须确定所发射的炮弹到底落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为下一发炮弹的发射进行修正。在炮长观察目标的同时,炮手们将火炮滚回阵地,如果可能的话接着开始清洁炮膛。在此之后,炮长下达发射第二发炮弹的命令,重新调整火炮,很可能要对射角进行修正,也可能要修正引信的延迟时间。以上发射过程不断的重复,直到接到军官下达的停止射击的命令为止。



经过训练后,素质较好的炮组每分钟能发射2~~3发炮弹。其中,有许多时间花在火炮复位和反复瞄准上。在战斗中,如果敌人正接近炮兵阵地,炮长就会要求取来霰弹。发射霰弹时无需特别精细,可以不用擦拭炮膛,也不必瞄准,只须沿着敌人来袭方向发射即可。

由步兵指挥官确定炮兵连的阵地是一种较为典型的部署方式,这种部署通常是为了应对当地的作战形势。在这种部署方式中,炮兵连长在没有上级的具体指示时,要自行决定射击的目标和射击方式。



发射的弹种:



美国内战期间使用的弹药种类



在过去的数百年中,欧洲的战火几乎没有停息过,火炮发射的弹药的效用和效果也在这些战争中不断被完善。到美国内战时期为止,滑膛炮使用的弹药已经趋于完美。



被野战炮所大量使用的弹种是实心弹和爆破弹,有时也会使用霰弹、榴霰弹和葡萄弹,但后三种炮弹使用的数量远不能和前两者相比。联邦军每个标准野战炮兵连装备6门(12磅拿破仑)火炮,每门火炮在投入作战时都会至少配备200枚弹药。拖着火炮的前车上有一个弹药箱,其中装有部分备弹,其余的则装在弹药车上的两个弹药箱里。

一般来说,每门火炮都会配备一辆弹药车,但在有时预计会有大量弹药消耗的时候会额外加强一辆。有些时候甚至每门炮会配备高达500发的弹药,但是一般而言,没有哪门炮会能坚持到把这些炮弹打光——因为在此之前,它们就要么被敌人俘获、要么因为发射次数太多而炸膛了。



实心弹

---------

作为最古老的一种火炮弹药,实心弹是构造最为简单的一种炮弹,主要特征是直线杀伤,对直线之外的周围人群非常安全。



实心弹是一种传统的动能武器,其特征是重量很大,依靠自身携带的动能来击毁目标。虽然实心弹的结构极其简单(找不到比它更简单的了),但是其作战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一定的射程之内和某些作战条件下,只要炮手操作不出现失误,发射出的实心弹都可以达到理想的作战效果。只要炮手有精确的瞄准,射程又没有超过火炮的有效距离,炮弹都是可以击中目标的——之后的事情就由炮弹获得的速度和由此转化来的能量完成。实心弹的打击目标一般是以下几种:敌方前线的炮兵连、建筑物、密集的人群、物资堆放地等。

如果在有效射程内被击中的是一座炮架——那么毫无疑问,这座倒霉的炮架将会被炮弹的冲击力打得粉碎,飞溅出的炮架的碎片会对围在火炮周围的炮手们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果更加不幸,炮弹击中的是前车或者弹药车,那么一场剧烈的爆炸将在所难免,想象一下高速飞行的实心铁蛋又击中成堆码放的实心铁蛋,强大的动能造成霰弹般的爆炸效果…假如击中的是堆放着的爆炸弹,四射飞溅的弹片和烈焰无情的肆虐着柔弱的人群…

更加不幸的是在较近距离上被实心弹击中的步兵,以每秒305米的速度飞行的重5.44公斤的铁质实心炮弹虽然看似缓慢,却能够穿透由整个步兵连构成的人墙。它在飞行中会毫不留情的切割所遇到的一切脑袋、手臂和腿,或者把人的躯干一折为二,其场面之血腥会让任何身经百战的老兵依然感到心寒。即使能侥幸在和炮弹的亲密接触中只丢失四肢的一部分,炮弹上携带的泥土和火药残渣依然会对伤口造成严重的污染,除了截肢之外几乎无法保全伤者的性命。

对于一名炮兵指挥官来说,使用火炮造成对敌人的杀伤仅是一种基本的技能。除此以外,他还要学会怎么利用火炮的杀伤力来对对方造成威慑,进而削弱对方的士气。在南北战争这样的时代里,士气对部队的影响不亚于他们手中的枪炮。正因为如此,瞄准并击中对方步兵集团的中央就成了所有炮兵指挥官最乐见的结果,而步兵指挥官们则努力训练自己的部下们达到即使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死亡也依然会毫不犹疑的迈步前进的境界。这种恶性的对抗发展到极限就塑造了著名的皮基特冲锋。



爆破弹/榴弹



美国内战期间,火炮所用的基本弹药不是很固定,常随着时间、地点和火炮型号及作战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过始终没有改变的一个事实就是,爆破弹或者说榴弹始终占据着其中一个很大的比例。爆破弹的形状可以是球形(供滑膛炮使用),也可能是长条形(供线膛炮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爆破弹只能在臼炮或者榴弹炮这种身管短、膛压低的火炮上使用,但是到1861年的时候,已经没有哪种火炮不配备爆破弹了。

拿破仑炮配备的最常见的爆炸弹是重4.3公斤的球形炮弹,其内部装填约900克的黑色炸药,爆炸后通常会产生不少于20块的大型破片。为了承受其较高的膛压,这种炮弹的弹壁被做得很厚,加上装药量有限,因此其威力可想而知不会让人十分满意。但是,尽管如此,在对付一些特定目标如建筑物和船舶时,爆破弹依然十分有效,对付对方的掩蔽工事也有一定的效果。有记载说拿破仑炮上也尝试过使用圆柱形炮弹,但是很明显在滑膛炮上发射这种炮弹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火炮的威力,可以说在200码以内的杀伤力是惊人的,但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是,长型炮弹出膛后由于飞行不稳定造成了炮弹的不规则翻滚,由此带来的精度上的损失却更加无法让人接受。

一般而言,在滑膛炮上使用的都是延时引信,当然拿破仑炮也不例外。为了保证炮弹在膛内始终保持引信孔朝向炮口的状态,在发射前炮弹上都会捆上一个木制或金属制的圆盘。不过也有一些人尝试使用一个凸起的引信台来完成这个任务,不过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非常之差——不但不能保证避免引信被火药燃气吹入炮弹内部,还会对炮管造成严重的磨损。

在长形炮弹雷管式碰炸引信被从欧洲引入之后,也有一些人尝试在拿破仑炮上使用这种新型引信。但是很明显,如何在球形炮弹上让引信正确的撞击到目标或者目标附近的地面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在多次尝试失败之后,这种可笑的想法终于还是被放弃了。



榴霰弹



榴霰弹是一种先进的弹药,由英国人Henry Shrapnel发明。其结构是将若干铁质或者铅质弹丸和起爆药一起装进弹体内,由一根延时引信控制其在合适的高度和距离起爆。由起爆药炸开弹体后,内容的弹丸就会保持着此前的速度飞向前方的敌人,其威力不亚于一发霰弹的抵近射击。当然,榴霰弹能否有效的发挥自己的威力,取决于引信是否能准确的在预定位置引爆起爆药,而这就需要靠炮手的经验和引信的可靠来共同保证了。一般来说,一发榴霰弹在正确的位置起爆的几率不比使用滑膛枪射击200码外的单个目标并命中的几率高到哪里去。尽管如此,榴霰弹依然是在中远距离上杀伤效果最好的炮弹,没有之一。

早期的榴霰弹中的弹丸只是简单的装在弹体内,在发射后会在弹体内部自由滚动,这样就会带来重心上的改变,进而影响到炮弹的射击精度,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弹丸和内部起爆药的摩擦而导致炮弹提前爆炸,起不到杀伤敌人的效果。拿破仑时代英军的榴霰弹曾经一度因为在自己人头上爆炸的几率远比在敌人头上爆炸的几率高而恶名昭彰。此后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最后发现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这些弹丸用一种由硫磺、沥青、焦油和煤的混合物将之固定起来,这些混合物凝固后会变成具有蜂窝状孔洞的固体,但在发射时的冲击力作用下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破碎。

之后出现了更著名和更成功的改进方案,那就是霍奇基斯榴霰弹。霍奇基斯榴霰弹的弹体经过精心的设计,弹丸装在弹体的前部,由一块铁质的分隔板和后方的起爆药隔开;尾部则装有一个既可以防止弹丸在炮膛内翻滚,又会在发射时的燃气压力作用下膨胀以起到闭气作用的杯状尾垫(类似于米尼弹的空心弹底)。此外,由于其此种设计导致整枚弹丸后轻前重,加上结合了尾垫之后的独特形状,其飞行相当稳定,精度也比同时代的榴霰弹高上很多。当延时引信引爆起爆药后,弹体被炸开的同时铁隔板就会将弹丸向前方推送,使它们成一个锥角向前射出,而不是像其他榴霰弹那样无规则的散布,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其杀伤威力。

  1854年3月,为了报复沙皇俄国袭击锡诺普港中的土耳其舰队的侵略行径,在克里米亚岛上的英、法、土联军与俄国军队爆发了一场大战。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人的炮弹首次实现了在着地的瞬间爆炸,炸得俄国士兵人仰马翻,躲不胜躲,防不胜防,俄国士兵大为震惊。英国人用的什么新式炮弹?其实它并非新式炮弹,而是英国人莫尔森发明的着发引信,也叫“莫尔森”式着发引信。从此,莫尔森名声大震,说来很简单,当炮弹着地时,切断剪切销,击发点火药。发火药受到冲击和摩擦后,就像划火柴一样摩擦点火爆炸。它采用三个互相垂直,并以剪断销固定的活机体,以保证球形炮信。之后,又有英国的皮得曼式、俄国的艳捷姆金式、法国的捷马赖式着发引信相继问世。



此外,还有一些榴霰弹增加了装药量并使用碰炸引信,这样就在模糊了榴霰弹和榴弹的区别,为我们的判断增添了难度。



霰弹



当敌人越过障碍物、步兵的阵地和步兵的尸体冲向炮兵阵地时,使用霰弹是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美国内战时期,每门野战火炮的前车上都要携带至少8发霰弹,而且还要在弹药车上再至少携带12发。霰弹弹体上要作简要标示,并得到仔细保存以备在必要时可以随时使用。由于其独有的特性,霰弹在射击时无需考虑是否已进行了精确瞄准,因为其可以在一个锥形的范围之内散布大量的致命的小型弹丸,横扫一大片敌军。霰弹的射程通常不超过400码,但是在其有效射程内杀伤力极大。

霰弹基本上算是除了实心弹以外最简单的一种炮弹。其弹体往往是一个尺寸和炮膛相适合的锡制或铁皮制圆筒状容器,内装铅质或铁质弹丸,完全不需要引信和爆炸装药这些东西。标准的12磅拿破仑炮发射的霰弹内装68个弹丸(6磅拿破仑炮发射的霰弹内装27个弹丸),每个弹丸的直径为1英寸(约67克),弹体内由锯末或者其他松软的粉末状物质塞紧,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薄薄的弹体受挤压变形,另一方面也为了不让内装的弹丸在行军时因互相碰撞而发出声音。12磅榴弹炮用的霰弹相对更大,内装48枚弹丸。霰弹很容易制造,弹体甚至可以使用纸筒或者木头来制作,内部装填的弹丸也可以用普通步枪子弹甚至铅块、铁链、碎石子等杂物代替,据说里士满的南军还使用过瓷器的碎片和长芽的土豆来装填霰弹,但是具体是否取得了战果就不得而知了。

易破裂的霰弹弹体在发射后就会破裂(一般倾向于是在飞出炮口后因内外压力差而破裂的),内装的弹丸则会像一阵金属的豪雨一样飞向敌人。这些沉重的小弹丸在400码外依然会有一定的杀伤力,而在400码的距离之内,几乎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在霰弹的最佳射程——200码的距离上,这些弹丸甚至能打穿一个敌人的身体之后再撂倒第二个敌人(仅限于不易变形的铁质弹丸)。前线的一个炮兵连在这段射程内发射霰弹时,,每一轮射击都会令数百名敌军毙命。当如此密集的火力击中敌方士兵时,炮手们常常可以听见哭天喊地的集体惨叫和呻吟声。

为了加强近距离发射的威力,常常有一些炮手向12磅拿破仑炮的炮膛里装填双份发射药和两枚霰弹。在这种情况下,霰弹的有效射程甚至可以延伸到600码的距离。当然,这样强装药的发射对炮身造成的损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敢于这样做的炮手往往会受到严厉的呵斥。不过,如果真的面对着汹涌的扑来的敌军士兵,火炮寿命这样的东西还会有多少人去管他呢?



葡萄弹

美国内战期间地面部队很少使用真正的葡萄弹,因为它主要由海军使用。但是也有一些葡萄弹(与海军使用的一样)确实被交战双方的重型野战炮兵部队和要塞炮使用了。

从结构上讲,葡萄弹基本上和霰弹类似,起到杀伤作用的都是其内含的球形小弹丸。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主要用途,葡萄弹的弹丸要比霰弹弹丸大得多,而这也导致其射程远远超过了普通霰弹。但是,也正由于其弹丸相对较大,因此也导致每枚炮弹中所含的弹丸数目比同口径的霰弹要少得多。内战中使用的葡萄弹弹丸直径均为38毫米,12磅拿破仑炮发射的标准葡萄弹内含9枚弹丸。而作为对比,18磅的海军炮发射的葡萄弹内含的弹丸则多达27枚。早期的葡萄弹多由铁丝编成的网来将弹丸包裹在一起而构成。内战后期出现的改进型葡萄弹则用四块金属板来将9枚弹丸分隔成3组,金属板由从圆盘中心插入的一根插销锁住,在发射后插销会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脱落来将弹丸抛洒出去。理论上这种结构比之前用铁丝网包裹的方式可靠很多。但是很多炮手反倒认为,使用铁丝网包裹的弹丸不容易在空中解体,往往会在撞击目标后才爆裂开来,这样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杀伤力。

一般来说,葡萄弹多被海军用来扫射舰面,其较重的弹丸可以保证在穿过厚度较薄的船舷木板后依然能有效的杀伤后面的人员。在12磅拿破仑炮上发射时,葡萄弹一般可以获得600码的有效射程,其最大杀伤距离高达1000码。但是由于其弹丸数量较少,实际杀伤效果其实并不怎么好,炮兵们一般只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用它。



杠弹和链弹

这一章其实是完全无关的题外话,因为十二磅拿破仑炮从来也没有发射过链弹和杠弹的记载。

自从灰熊猫的《窃明》和某忘了名字的作者的《康熙剩世》之后,链弹和杠弹迅速的以“具有可怕的对人杀伤力的弹种”的身份一跃进入很多不明真相群众的眼球……

然而事实上,美国内战期间乃至整个黑火药时代都很少出现在陆地上使用这两种弹种的战例。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如果单从杀伤性能上来看,链弹和杠弹确实是不错的对人员用杀伤弹种;但是如果从在地面火炮上的使用性能上来说,链弹和杠弹就显得有点太惨不忍睹了。

好,下面我们转入正题。

链弹的结构非常简单,是由两个实心球形炮弹用一根铁链连接而成。一般来说,链弹使用的球形弹丸会比普通的实心弹小一些,以便降低炮弹总质量和减小内膛压力。而且为了确保链弹在飞行中一定会发生旋转,很多链弹会故意把两个球形弹丸做成一大一小的样式。

发射出炮膛之后,由于弹丸和炮管内壁的摩擦力的作用,两个弹丸会围绕着炮弹的质量中心高速旋转,切断或击碎沿途遇到的一切障碍物,直到将其携带的全部动能都消耗掉为止。对于海军来说,在需要对付对方的帆缆和桅杆时,具有强大切割效果的链弹是极好的选择。

两个球型弹丸之间的铁链因为要承担离心力的缘故,因此必须做得尽量坚固。同时,为了避免铁链导致炮弹总重量的过度上升,一般链弹都会将两个弹体之间的连接铁链做得很短。因为连接链越长,炮弹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就越大,这不但会导致炮弹的精度严重下降,同时也会对连接链本身的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不得不加粗连接用铁链的直径,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炮弹总重的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链弹上使用的连接铁链长度一般不超过火炮口径的四倍。

杠弹的两个球形弹体之间不是由铁链而是由一根铁杆连接的,因此比起来链弹具有先天性的强度优势。而且由于不像链弹那样会发生连接链和炮膛之间的摩擦,杆弹对火炮寿命的影响也不如链弹严重。理论上因为铁杆的强度远高于铁链,因此杠弹可以做的很长,杀伤范围也比链弹要大;但是实际上因为装填空间有限等一系列原因,舰上使用的杠弹的长度往往也被限制在火炮口径的四倍之内,大部分常见的杠弹长度甚至只有火炮口径的2.5倍。

由于在发射出炮膛之后,链弹和杠弹会围绕其质量中心为圆心,以垂直于连接链或连接杆的轴心进行自转,且其自转方向完全无法预测,因此在使用这两种弹药的时候炮口必须和地面/水面留出一定的高度以免发生擦撞。

同样由于这种自旋的存在,链弹和杠弹的精度低得令人发指,其弹道往往会和同口径的实心弹产生数米以上的误差,这也就是很多风帆时代的海战中发射大量链弹或杠弹都不能击毁对方帆缆和桅杆的缘故。同时,其自旋方向的不可预测性也进一步提高了预测弹道的难度。此外,自旋还大大加剧了飞行中的能量消耗,使其有效射程进一步下降。根据实测,18磅海军炮发射的链弹有效射程仅有453米。



爆炸弹引信

美国内战开始前,前装引信技术就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并在欧洲多场战争中得到了运用和完善。人们把这些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运用于多种引信之中,其中有一些在当时已经相当完善和先进了。

大部分内战时期前膛火炮发射的爆炸弹都使用延时引信,而这些延时引信都使用类似的延时药管作为延迟装置。通常其结构是在某种管内装入少量火药,点燃后可以按照预定的速度燃烧。炮手视所需要的射程计算炮弹飞行需要的时间,然后按照计算出的数据将引信切割成合适的长度,以使其尽量在预定的距离爆炸。火炮发射时,炽热的火药气体从炮弹的边缘通过,点燃信管中的火药,而炮弹则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飞出炮口,一定时间后被引信引爆。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火药气体的压力很大,如果引信不是朝向炮口方向的话,很可能被火药气体吹进弹体之内,造成炮弹在炮管内爆炸的恶性事故,而这种事故在爆炸性炮弹刚刚出现的时候绝不少见。

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有很多种,最早被采用的是在炮弹上加工出一个突出的引信台,它可以限制炮弹旋转到引信孔朝后的位置。后来人们发现只要引信凸出于炮弹一段高度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和铁质的引信台相比,这种做法不但降低了炮弹的加工难度,而且由于木质引信的质地较软,对炮管内壁的磨损也比铁质引信台要小很多。不过,这种做法也有其弊端,那就是发射时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常常会破坏引信导致出现早发火故障。最后出现的解决原理是为炮弹加装一个软木或木头和布料做成的底托,这种做法不但避免了引信在膛内意外起爆的问题,还有效的增加了火炮的精度和炮膛的闭气问题,实在是一举多得。

使用最多、最简单,同时统一性也最差的引信是锥形木质引信。其制作方法是首先削出一个圆锥形的长木塞,然后从中间钻孔直到两端通透,然后向孔内装填火药。由于装填一致性难以保证,因此每个引信的燃烧速度都不是固定的,这导致很多时候发射出去的爆炸弹都只能靠运气来保证会不会在预定的距离起爆——也正因为如此,炮手们往往习惯将引信截得比预定的引爆时间要长一些。毕竟,如果炮弹飞到预定的距离还没能起爆的话,你还能指望它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可以打中点什么;而如果还没飞到预定的距离就发生爆炸的话,你也就只能惊吓一下你的敌人和看看并不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的焰火表演了。

因为锥形木质引信的一致性实在不能恭维,因此从1862年10月开始,联邦军军械部门决定所有的木制引信都统一改在法兰克福兵工厂统一装填,希望能依靠统一的测量设备来保证引信的统一性。但遗憾的是,木制引信装填火药的统一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法兰克福兵工厂开发了新的引信来作为替代。新引信使用纸卷制而成,在卷制的过程中均匀的裹入火药。这种纸质引信的一致性虽然相当之好,但是却存在防潮性不佳导致的可靠性问题和强度不足容易折断等一系列的新问题,即使后来采取了诸如在表面涂抹虫胶防潮和增加纸筒厚度等改进也始终未能完全解决。不过很快的,最终的解决方案出现了。

大约在1864年2月左右,联邦军开始从欧洲进口由比利时人Bormann设计的金属制延时引信,也即所谓的圆盘引信或Bormann Fuse(金属导火索)。这种引信用一个表面标有刻度的内部有环状空心的金属圆盘代替了锥形木塞,圆盘内装有环状空心的延时药道,药道下连接外部带有外螺纹的延伸到弹丸内部的空心金属药管,安装时直接将带螺纹的整个金属引信旋入炮弹上的内螺纹引信孔即可。这种引信的成功是基于当时技术的发展导火索的制造工艺逐渐成熟,这种导火索是以黑火药为药芯,中间包缠着棉、麻纤维、纸、沥青、石蜡而组成,最外层为金属皮,均匀的裹入火药颗粒逐层卷制。这种金属导火索不仅均一性较好燃烧稳定,而且解决了以前延时引信防潮性不佳和强度不足的缺点,而且还使之能够承受当时黑火药的高压而不至产生殉爆,因此性能大大提高。



在设定起爆时间时,圆盘引信不再需要切割引信的长度,而只需在圆盘上覆盖圆形药道的预定薄金属上打一个小孔。圆盘上标有1~~5秒的延时刻度,(有的型号为1~8秒或1~~15秒,后两者一般用于较大口径的远射程火炮,当时的火炮初速一般不超过500米/秒),金属圆盘上延时药道的最端头为最长引爆时间,越往里引爆时间越短(举个例子,假如在金属引信最外端头打一引火孔那炮弹会在最长引爆时间的15秒左右引爆,此时炮弹可能早已经落地;如果在药盘刻度5秒处打引火孔,火炮发射时引火孔处燃烧的火药会沿着金属药道的两个方向进行,向最外端头燃烧的那个方向的火药燃尽之后不会起任何作用,而向深入弹丸内部方向继续燃烧的火药经过5秒钟左右会引燃内部装药,那炮弹就会5秒钟左右以后引爆),因此金属药盘上所打的孔对应的刻度就是引信的精确起爆时间。同时,由于圆形金属药道的强度能够承受黑火药爆炸时的高温高压,所以即使引信朝向炮口的反方向(即朝向炮膛发射药方向),也不会发生火药气体将延时药吹进弹体内部而发生早炸的事故,相反这样还会大大增加引信被火药引燃的几率。因此,Bormann Fuse和此前的各种延时引信相比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都大大增加了。当然瞎火的几率虽然已经很小很小了,但毕竟是时间引信,要想让炮弹在指定时间和位置预定爆炸就要看炮手们的经验和技巧了。虽然此时碰炸引信已经出现而且活跃在战场上了,但这种金属引信原理包括以后的各种改良型延时金属引信一直到一战时还在穿甲弹上使用。



碰炸引信是联邦军从欧洲引进的另一种引信。这种引信会在炮弹和目标碰撞时引爆炮弹,更加适合触碰式爆炸弹使用。碰炸引信在美国内战爆发前既已相当成熟和可靠,它的原理很简单一般是使用一个滑动击锤击打内置火帽来引爆炮弹。当炮弹命中目标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的时候,滑动击锤由于惯性继续前移,撞击火帽使其发火,进一步引爆炮弹。由于必须保证炮弹的头部撞击目标,因此这种碰炸引信在发射球形炮弹的滑膛炮上其实不适用,只有自身旋转稳定的线膛炮弹和后来的尾翼稳定滑膛炮弹上才能应用,因此这里我们就不多加以讨论了。



定装炮弹

早在美国内战爆发以前,炮手们就知道战斗期间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测量火药并将其装入炮膛之内。因此,野战火炮几乎都使用预先包装好的定装火药包。而在此之后不久,籍着想在战场上更加省事的炮手们的不断改进,定装炮弹也很快出现了。这也算是懒人改变世界的一个佐证吧。

所谓定装炮弹,就是将弹丸和发射药包包装和固定在一起。这对使用爆炸弹的火炮来说尤其重要。在此之前,装填爆破弹时,炮手们都要小心翼翼的注意再装填时不要将弹丸的引信孔朝向炮膛内部;而在定装炮弹出现之后,因为在包装时即已将引信孔背向发射药包,因此只要简单的将药包朝内装入炮膛即可,这大大简化了装填步骤和提高了发射的安全性。

事实上,定装炮弹的出现和对爆破弹的改进也有很大关系。为了避免球形爆破弹因在膛内滚动而使引信孔变成朝向炮膛内部的情况出现,人们将爆破弹安放在被称为炮弹底托的木质或金属制圆盘上,用带子将炮弹底托和弹丸固定在一起,使其引信孔朝向炮口,这样就能避免弹丸在炮管内胡乱滚动。而紧接着,将发射药包也和炮弹底托捆在一起就变得顺理成章。发射药包、炮弹底托和弹丸就构成了一发完整的炮弹,这种炮弹在发射前同样需要稍作准备(主要是装定引信和检查发射药包是否破损泄露),但能是发射爆破弹和榴霰弹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装填速度也比使用散装火药或定装药包的装填速度要快得多。

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定装炮弹在美国内战时期使用和由官方发放过。1863年7-9月,应伊利诺伊州第二轻型炮兵部队G连的请求,上级给他们发放了566发霍奇基斯榴霰弹以供20磅帕鲁特火炮和12磅野战炮使用;此外还给他们配发了80发霰弹和746发定装实心炮弹以供他们的6磅野战炮使用。另外还一并发放了用于霍奇基斯榴霰弹的566个纸制引信和895个T形拉发火管。



炮架及其他细节。

十二磅拿破仑炮的炮架重约170公斤左右,结构很简单,大致可分成车轮、主轴、炮尾架和俯仰装置四大部分。其中,除了俯仰装置是全金属部件之外,其他部分大都使用硬木制成。一般用来制作炮架的木材多为橡木或桦木,也有使用硬枫和榉木等其他木材的。因为炮架上没有任何反后座措施,大部分后坐力都需要靠炮架本身来吸收,因此整个炮架必须做得非常坚固。火炮的后坐力通过炮耳直接传递到炮架上,推动炮架向后移动。为了防止后座时炮尾架插进地面折断,把炮尾架的底部接地处做成了滑撬状。此外,为了保证在通过恶劣的路面时车轮不被损坏,在轮子上包了铁皮。

拿破仑炮上只有简单的俯仰装置,没有方向调节装置。需要改变射击方向时只能通过搬动炮架来解决。对于一门重量接近半吨的火炮来说这绝对不是个轻松的工作,因此炮兵们往往会要求他们协助的步兵队伍的军官派出一些人手来帮他们干诸如搬动炮架改变射向和推动火炮复位的苦力活,顺便保卫一下炮兵阵地。

俯仰装置由和炮尾连接的螺杆及调节手柄组成,只要转动手柄即可升高或降低炮口。火炮的瞄准通过安装在炮尾右侧的杆式升降照门和安装在右侧炮耳上的叶片状准星实现,必要时照门和准星都可以拆下保存以防损坏。准星和照门配有专门的箱子来存放,一般这个箱子都会由炮长亲自随身携带和保管。

虽然已经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的产物,但十二磅拿破仑炮上所配备的炮兵工具依然和十八世纪的火炮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炮刷、推弹器、退弹杆和清膛钩依然是炮兵们不变的装备。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了炮兵们必备的铁皮水桶,它不仅能用来蘸湿炮刷、泼水冷却炮身和熄灭起火的弹药堆,还能用来洗衣服、冲凉和烧开水。唯一的变化是,十二磅拿破仑炮的炮手们不再需要点火杆了,他们使用了T形拉发点火管来代替使用明火的使用不便的点火杆。当然,相应的,他们的装备里多了拉火绳这样东西。

每门火炮的弹药车上都会携带一个简单的工具箱,用来对炮车进行一些简单的维修。而每个炮兵连里都会携带一整套木匠和铁匠的工具,用来对火炮进行保养和完成一些较复杂的维修。有些炮兵连甚至能自己给连里的马匹打马掌,我们不知道有没有某些炮兵连会在战争中的空闲时期开铁匠铺和木匠铺赚些外快,但是很明显他们具有这样的条件和能力。此外,每辆弹药车上还会携带一个或两个车轮来以备不时之需。



一些趣闻

南军曾经试验过使用十二磅拿破仑炮来发射一种基于康格里夫火箭结构发展出的大型火箭,这种火箭设计射程为6000码,可以携带一个重达40磅的大型超口径爆炸弹头。为了达到这么远的射程,专门为用于试验的火炮改造了一种可以达到40°射击迎角的特殊炮架。但是实验的结果很不幸,第一次发射时火箭点火后甚至没能飞离炮管,只是从炮口涌出了持续数分钟的白色的烟雾。参与试验的人员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发射药受了潮,于是不久后他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这一次火箭倒是顺利的飞离了地面,但是很快就打着旋从天上掉落,一举击毙了试验人员用于牵引火炮的四匹可怜的驿马。于是倒霉的试验人员们不得不自己把沉重的火炮拖回十几公里外的兵工厂。第二天这个项目就被宣布撤销了。



依照标准的操作规程,在火炮击发失败时,应当取出炮弹、退出发射药包,然后清膛之后重新装填,再次击发。但是聪明的炮兵们发现了偷懒的诀窍,那就是:因为拉发火管是直接从点火孔插入发射药包的,如果发生不发火事故,那一定是拉火管出了问题而不是其他的地方。于是遇到不发火事故的时候大兵们都是直接拔掉旧的拉火管换一个新的重新拉一次就可以了。而旧的拉火管丢掉也很可惜,后来大兵们发现这东西除了让大炮“呯”的一声把炮弹打出去之外还可以拿来点烟,比装在口袋里一不小心就会受潮的火柴方便多了……于是北军军械官郁闷的发现,拉火管的消耗量在以平均每个月17.4%的消耗量稳步上升。
转载自新浪博客


前言

延续了四年的美国内战(1861年4月至1865年4月)是美国历史上最残酷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有50多万人或死于作战或死于伤残或死于疾病,即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没有使美国付出这么大的伤亡代价。从战争开始至结束,火炮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开战的第一炮即于1861年在北卡罗来纳州萨姆特堡由一门重型岸炮打响。

在许多方面,美国内战都达到了前装炮技术时代的最高点。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各种火炮、炮弹和战术相继问世,并在战争中得到运用和完善。



概论

而在整个内战中双方使用最多的,毫无疑问就是被联邦军以M1857型 12磅(5.44公斤)野战炮命名的前膛野战火炮,1861年时整炮价格490美元,也即所谓的“拿破仑炮”。这是一种以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名字命名的,机动性强、火力凶猛、制造和使用极为简单的有效武器。

因为拿破仑炮由青铜而不是铁铸造而成,所以极其坚固,能够经受重装药或者双倍装药的爆炸力而不会破裂。其117mm口径的炮膛能够容纳重达5.44KG的重型铁制炮弹(这也是其名字中“十二磅”的来历。为便于阅读,后面的重量单位尽量使用公斤。)。在1.13KG(2.5磅)标准发射装药的推动下,拿破仑炮能将标准的十二磅炮弹以膛口初速1440英尺/秒(439米/秒),以5°的射角精确地投射到1480m的距离,而射角为10°时则可达到惊人的1911米。虽然是一种滑膛炮,但是拿破仑炮已经是当时射击精度较高的武器,足以在1600码的距离上与敌人展开交战,而且只需数发炮弹就可使整连的敌人丧失作战能力。拿破仑炮在内战中的精度记录是在1862年12月13日,Fredericksburg战役中,南军的Braxton少校 和 Marye中尉对准1600码外的一个北军旗手发射球形实心弹,第一炮打倒了旗手身旁的一个士兵,第二炮直接命中!

注:不过滑膛的拿破仑炮比起当时的初级线膛炮,射程和精度都大为逊色。通俗地说,拿破仑炮能命中1600码外的谷仓。而12磅的铁质线膛炮能命中2100码外谷仓的大门!而且当时的线膛炮虽然制造上比滑膛炮复杂,但价格并不贵,原因是线膛炮用的铸铁(cast iron)或 锻铁(wrought iron)比滑膛炮用的青铜便宜。例如在1861年,铸铁造的10磅Parrott线膛炮的炮管价格只有180美元,锻铁造的10磅Ordnance线膛炮330美元,而青铜造的12磅拿破仑炮则要490。但是当时的铁质线膛炮由于材料和工艺不过关因此寿命要远小于滑膛炮,如容易炸膛,膛线磨损较快(线膛铜炮就更不用说了)等等,而膛线磨损后的线膛火炮还比不上滑膛炮好用呢。

联邦军和同盟军都使用同样的火炮和名称,但是也有一些细微的区别。联盟军方面给予其的名称是M1857型12磅野战炮。一门标准的12磅拿破仑炮的炮管长66英寸(1.676米14.3倍口径),炮身重1227磅(556.57公斤)左右车轮直径57英寸(1.45米),全重(炮身、炮架加上车轮)重2445磅(1109公斤)。全炮组合(全炮加上前拖车上和附带弹药箱)共重3865磅(约合1750 公斤)。

拿破仑炮和同时期的大多数火炮一样可发射实心炮弹、爆破弹、霰弹和榴霰弹。它之所以广受欢迎并取得成功主要是因为炮膛的尺寸、火力、机动性和较轻的重量。其中炮膛的尺寸直接关系到炮弹的效用。

在攻击远距离目标时,要发射实心炮弹,以此来打击敌方炮兵阵地、密集部队和类似的大型目标(比方说建筑物)。一发实心炮弹就足以将大群的步兵变成血肉模糊的残躯断臂。内战期间,士兵们见到这种5.44KG重的炮弹像特大号棒球一样飞越战场时都习以为常。这种炮弹(尤其在飞行了较远距离之后)看起来飞行速度很慢,似乎伸手就可以将其抓住,其实这是一种可怕的错觉——如果一个士兵不能避开哪怕冲力已经接近耗尽的炮弹,就会被“炸”(实际上应该是“劈”)得皮开肉绽,活命的希望微乎极微。

拿破仑炮也可以发射很多种类的爆破弹,其中一种记载是:12磅炮发射的炮弹,大约重9磅,是一个空心的铁球,内装7盎司火药,爆炸后形成5-12块弹片,射程900码。球体上开了个孔装时间引信,由于球形弹落地时哪部分先着地无法控制,无法使用撞击引信。另一种记载是:12磅炮发射的是重4.3KG的球型爆破弹,内装900克黑火药(计算得知圆球炮弹内径98mm,外径121mm,壁厚12mm?),由一根典型的时间引信引爆。

各种型号的M1857型5.44KG野战炮(这是可以理解的,不同厂家生产的火炮都会在无关紧要的细节上有些许的差异)对作战双方都极其重要。葛底斯堡战役中,联邦军共投入了360门火炮,同盟军则投入了272门,这些火炮中有超过40%是十二磅拿破仑炮。这些火炮可以使用的各种弹药,如爆炸弹、霰弹、榴霰弹和实心炮弹,重量从4.3KG到6.8KG不等,但初速都在457M/S左右。

训练有素的炮手能以每分钟两发炮弹的发射速度炮击敌人,如果他们要对敌人持续进行轰击时则会下降到每分钟一发,这样炮膛可以得到充分冷却,能够发射很长时间。如果敌人步兵蜂拥扑来,把自己和炮阵地之间的距离缩短到368m以内,炮兵们就会以每分钟4发的速度持续发射霰弹,直到其中一方转身逃跑或者毙命为止。

虽然拿破仑炮性能优越,但是不意味着它就没有缺陷——由于青铜铸造的炮膛相当厚重(这样才能足够结实),因此整门火炮的重量很大(当然,500KG左右的炮重其实只相当于二战中的某些40mm口径级别的反坦克炮的重量,所以事实上拿破仑炮的“重”也是相对而言的),这就使得其机动性很差。自实用的熟铁(以后又出现钢)和膛线炮问世后,火炮的重量大大减小拿破仑炮也随之渐渐被淘汰了。



较小的拿破仑炮。



事实上被叫做“拿破仑”的并不只有M1857型12磅野战炮,老式的M1841型6磅(2.54KG)野战炮也很荣幸的被冠以这个名字——即使在现在,很多南北战争重演俱乐部中的爱好者们还是在以“大拿破仑”和“小拿破仑”来区分这两种武器。

在南北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南军方面主要装备的火炮就是M1841型野战炮。但是很明显,在作为一种主力炮兵武器这个用途上,M1841野战炮显然是不称职的——6磅炮的射程和9磅或者12磅炮比起来都嫌太近(最大射程只有1392米),而其仅6磅重的弹丸也没有多大的威力。一个典型的例子,12磅拿破仑炮发射的球形实心炮弹可以在600码的距离上轻易的打穿整个连纵队,而6磅拿破仑炮即使在200码的距离上也只能勉强打穿半个连纵队——当然,这种用“连纵队”来作为衡量威力的标准的做法不是很人道,但是我们也没有更好的表达办法了,不是么?

当然有些人会以为,随着口径的减小,火炮的重量也会大大减轻,因此M1841型6磅野战炮会获得更好的机动性——事实真是这样么?那么来看看以下数据:我们的M1841型野战炮口径为93mm,身管长1.52米(16.3倍口径),炮重389公斤。由此可见,和12磅拿破仑炮相比,由于重量减轻而带来的机动性上的优势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而性能上的下降倒是达到了让人无法忍受的地步——这也就能使我们理解,为什么南军会对其做出了“……即使是这样,它在战争初期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至少它教会了炮手们怎样发射火炮”这样的评价了。



发射的步骤,炮兵编制。



美国内战期间,一个轻型野战炮兵连即将步入战场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时刻。炮兵连的规模在没有遭受损失前相差很大。联邦军的炮兵连按规定一般要配备六门火炮,但是实战中常常只有4门炮发挥作用。同盟军的野战炮兵连也配备6门火炮。联邦军的一线作战人员约有50人,配备110匹马左右,这些人都要快速部署到炮兵阵地。而整个炮兵连,如果加上支持人员,总人数可达170人之多。

炮兵连以多种方式进行作战,最常见的是支持步兵旅。在这种作战方式中,步兵旅的旅长可以直接或通过参谋军官向炮兵连的连长(常常是一名上尉军官)下达命令。炮兵连也要置于上级指挥部的作战控制之下,可能通过炮兵师长,也可能通过其直接上级——炮兵营长下达命令。在这种情况之下,炮兵连就作为我们今天所谓的“炮兵预备队”的组成部分参与作战。即使不是预备队,炮兵连也要有接受总司令指挥的准备。在盖茨堡战役中,米德将军拥有21个炮兵连,共110门火炮的炮兵预备队,它们在需要时可以随时调用,而不必考虑师长的意见。这只预备队在开战第二天就控制这盖茨堡一线,当第三军团溃败并退向果园和麦田的时候,它们仍坚守阵地,掩护己方部队撤退,并为联邦军在其后方重新编队和退守墓地山提供时间。



炮兵连长



不管炮兵连长为谁提供支援,他都要知道炮兵连何时部署至何地,还要了解“指挥官的作战意图”。自接到命令起,炮兵连长有很大的自主权。他可以自主选择要打击的目标以及打击目标的方式,通常不会受到干涉。这是很重要的,因为炮兵连是一个复杂的组织,很难管理,而且炮兵作战的专业性也决定了其难以被外人所插手。



炮兵排长



炮兵排长隶属于炮兵连长指挥(废话)。一个炮兵连有三名炮兵排长,一般全部为中尉,每人负责指挥一个炮兵排。

每个排装备2门火炮,人员约40人(含支持人员),配备2辆前车、4辆弹药车及20~~30匹马。行军时,排长控制行军队形;作战时,他们则坐在马背上指挥,这样可以获得更好的视野,也可以快速的移动指挥位置。排长为炮手指定攻击目标,监视发射效果,并控制弹药的消耗与补给。而所有上述这一切则都要在炮兵连长的指挥下进行。





炮长及炮手

野战炮如拿破仑炮的炮手在满员时共8人,由一名炮手指挥,这名炮手就是所谓的炮长。在火炮架设在阵地上时,炮长还要控制前车,它一般位于炮线后约20步远的地方。

作战中,所有8名炮手都有具体的职责,他们要接受长期艰苦的训练才能在困难的作战环境下有条不紊地履行各自的职责。在他们能够熟练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后,每名炮手都要互相进行换岗训练。炮手们应在只剩下两人的情况下还能够继续发挥作用(假设他们还都没有因惧怕而逃离自己的岗位的话)。在某些情况下,火炮在只剩下一名炮手的时候还能发挥作用,当然这得益于有效的训练和士兵本人的英勇。我们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如Samuel Churchill中士,他在炮组伤亡殆尽只剩其一人的情况下依然使火炮能继续发射,并为此赢得了荣誉勋章。



如何操作?

火炮的操作模式如下:4名炮手在炮长的督导下装填弹药并发射火炮,另外3名炮手准备弹药,并将这些弹药从前车搬运至火炮。

炮兵连长下达“成连队形前进”的命令后,整个炮兵连就开始向预定阵地快速前进,驾车的士兵在火炮抵达目的地时勒停驿马。炮手们则或骑马前进或跑步前进,到达目的地后迅速从前车上取下火炮,将其滚入炮兵连长用指挥刀或者别的什么东西划出的射击位置内。通常,火炮之间要间隔超过12.8米,使敌方反炮兵火力很难击中火炮——或者至少能不至于被一发命中的炮弹杀伤两个炮组的人员。



在火炮部署的同时,驾车的士兵前行数米后从车上下来,把前车从马上解下来,训练有素的士兵只需数秒即可完成这一任务。之后,再将马匹牵至可以找着的防护区隐蔽起来,因为这些马匹将会是敌人步兵或炮兵的主要攻击目标。如果没有了马匹,火炮就无法移动,很容易被敌人俘获。根据一贯的做法,前车还要滚入适当的位置,之后每个人才进入各自的阵位。3名炮手位于前车,4名炮手位于火炮后。位于火炮后的4名炮手站在炮尾的左边听候命令。

然后,炮兵连长命令道:“开始发射!”得到这一命令后,拿着推弹器和炮刷的一号炮手走到炮口右边站定;二号炮手站在炮口左边准备接纳炮弹和药包并装入膛内;三号炮手的阵位位于后膛右边,他的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装填弹药的过程中用炮刷对炮膛进行清理时护住火炮的火门。

四号炮手站在后膛左边,准备通过火门在药包上打孔,在装好药包后插入拉发点火管,系上拉火绳,并在听到炮长的命令后拉动拉火绳发射火炮。五号炮手站在前车的后面,他通常被人称为“弹药搬运者”,他在六号或七号炮手准备弹药时一直等待在其身边。六号或七号炮手在整个火炮的射击中则是最忙的,因为他们要一直不停的切割引信并把它们装入炮弹中。

炮长在接到发射命令后,下达装填弹药的命令,指定所需的炮弹的种类,说明炮弹抵达目标的射程(通常需要依靠炮长自己的经验来估计,因此能担任炮长职务的一般都是炮组里最有经验的老兵)。位于前车后部的六号或七号炮手会立刻查阅贴在前车盖子上的表格,这张表格上详细的列有对应炮弹、装药和射程所需要的射角,同时也详细列有对应炮弹的飞行时间。他在查到所需射角后,就大声的告诉炮长。

炮长使用象限仪来确定射角,并用瞄准具调整,同时用粗鲁而通俗的语言——我们简称粗俗的语言——来命令三号炮手和四号炮手使用炮尾的手杆来调整火炮,当然这中间往往少不了对这两个倒霉鬼的女性家属的问候。同时火炮还要根据风向和风力做适当的修正。与此同时,六号或七号炮手要依据命中时间适当的切割延迟引信的长度,之后从炮弹引信孔中抽出活动堵塞,将引信轻击入引信孔的适当位置。炮弹准备好后,五号炮手将其装入所谓的“炮手帆布背包”,也就是一个用来搬运炮弹的背包之内,将它搬运至炮长的位置。炮长将对炮弹进行检查,以确保炮弹是否装有引信,是否是所需要的弹种,药包有没有泄露火药或遭到其他损坏。炮弹检查完成之后,炮长下达“继续进行”的口令,五号炮手接到命令后径直走向炮口,在那里将炮弹交给二号炮手。

炮弹有条不紊的由二号炮手放置在炮口,由一号炮手(有时是三号炮手来干这件事)用推弹器将其推进炮膛,完成之后一号和二号炮手离开火炮站定,站在炮口后面背向敌方(如果由三号炮手来推弹的话则还要等他回到阵位)。与此同时,四号炮手在药包上打洞,然后取出拉发点火管,用拉火绳钩住拉环之后将其插入火门内,然后离开火炮,脸部背向敌方(这是为了防止拉火绳打在自己脸上),拿起拉火绳等待发射命令。发射命令可由炮兵连长、炮兵排长或炮长下达,炮弹发射时产生的热气、噪音和黑烟会使人很难搞清楚炮弹是何时飞出炮口的。

火炮一旦发射,就有必要对炮弹是否准确命中进行评估。如果没有那些黑烟和噪音带来的眩晕和混乱,这项工作还是很好做的,因为飞行中的射弹很容易观察到,即使是由现代榴弹炮发射的速度高达750m/s的弹丸也是一样。炮长必须确定所发射的炮弹到底落在什么地方,这样才能为下一发炮弹的发射进行修正。在炮长观察目标的同时,炮手们将火炮滚回阵地,如果可能的话接着开始清洁炮膛。在此之后,炮长下达发射第二发炮弹的命令,重新调整火炮,很可能要对射角进行修正,也可能要修正引信的延迟时间。以上发射过程不断的重复,直到接到军官下达的停止射击的命令为止。



经过训练后,素质较好的炮组每分钟能发射2~~3发炮弹。其中,有许多时间花在火炮复位和反复瞄准上。在战斗中,如果敌人正接近炮兵阵地,炮长就会要求取来霰弹。发射霰弹时无需特别精细,可以不用擦拭炮膛,也不必瞄准,只须沿着敌人来袭方向发射即可。

由步兵指挥官确定炮兵连的阵地是一种较为典型的部署方式,这种部署通常是为了应对当地的作战形势。在这种部署方式中,炮兵连长在没有上级的具体指示时,要自行决定射击的目标和射击方式。



发射的弹种:



美国内战期间使用的弹药种类



在过去的数百年中,欧洲的战火几乎没有停息过,火炮发射的弹药的效用和效果也在这些战争中不断被完善。到美国内战时期为止,滑膛炮使用的弹药已经趋于完美。



被野战炮所大量使用的弹种是实心弹和爆破弹,有时也会使用霰弹、榴霰弹和葡萄弹,但后三种炮弹使用的数量远不能和前两者相比。联邦军每个标准野战炮兵连装备6门(12磅拿破仑)火炮,每门火炮在投入作战时都会至少配备200枚弹药。拖着火炮的前车上有一个弹药箱,其中装有部分备弹,其余的则装在弹药车上的两个弹药箱里。

一般来说,每门火炮都会配备一辆弹药车,但在有时预计会有大量弹药消耗的时候会额外加强一辆。有些时候甚至每门炮会配备高达500发的弹药,但是一般而言,没有哪门炮会能坚持到把这些炮弹打光——因为在此之前,它们就要么被敌人俘获、要么因为发射次数太多而炸膛了。



实心弹

---------

作为最古老的一种火炮弹药,实心弹是构造最为简单的一种炮弹,主要特征是直线杀伤,对直线之外的周围人群非常安全。



实心弹是一种传统的动能武器,其特征是重量很大,依靠自身携带的动能来击毁目标。虽然实心弹的结构极其简单(找不到比它更简单的了),但是其作战效果还是很不错的。在一定的射程之内和某些作战条件下,只要炮手操作不出现失误,发射出的实心弹都可以达到理想的作战效果。只要炮手有精确的瞄准,射程又没有超过火炮的有效距离,炮弹都是可以击中目标的——之后的事情就由炮弹获得的速度和由此转化来的能量完成。实心弹的打击目标一般是以下几种:敌方前线的炮兵连、建筑物、密集的人群、物资堆放地等。

如果在有效射程内被击中的是一座炮架——那么毫无疑问,这座倒霉的炮架将会被炮弹的冲击力打得粉碎,飞溅出的炮架的碎片会对围在火炮周围的炮手们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果更加不幸,炮弹击中的是前车或者弹药车,那么一场剧烈的爆炸将在所难免,想象一下高速飞行的实心铁蛋又击中成堆码放的实心铁蛋,强大的动能造成霰弹般的爆炸效果…假如击中的是堆放着的爆炸弹,四射飞溅的弹片和烈焰无情的肆虐着柔弱的人群…

更加不幸的是在较近距离上被实心弹击中的步兵,以每秒305米的速度飞行的重5.44公斤的铁质实心炮弹虽然看似缓慢,却能够穿透由整个步兵连构成的人墙。它在飞行中会毫不留情的切割所遇到的一切脑袋、手臂和腿,或者把人的躯干一折为二,其场面之血腥会让任何身经百战的老兵依然感到心寒。即使能侥幸在和炮弹的亲密接触中只丢失四肢的一部分,炮弹上携带的泥土和火药残渣依然会对伤口造成严重的污染,除了截肢之外几乎无法保全伤者的性命。

对于一名炮兵指挥官来说,使用火炮造成对敌人的杀伤仅是一种基本的技能。除此以外,他还要学会怎么利用火炮的杀伤力来对对方造成威慑,进而削弱对方的士气。在南北战争这样的时代里,士气对部队的影响不亚于他们手中的枪炮。正因为如此,瞄准并击中对方步兵集团的中央就成了所有炮兵指挥官最乐见的结果,而步兵指挥官们则努力训练自己的部下们达到即使知道自己面对的是死亡也依然会毫不犹疑的迈步前进的境界。这种恶性的对抗发展到极限就塑造了著名的皮基特冲锋。



爆破弹/榴弹



美国内战期间,火炮所用的基本弹药不是很固定,常随着时间、地点和火炮型号及作战对象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不过始终没有改变的一个事实就是,爆破弹或者说榴弹始终占据着其中一个很大的比例。爆破弹的形状可以是球形(供滑膛炮使用),也可能是长条形(供线膛炮使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爆破弹只能在臼炮或者榴弹炮这种身管短、膛压低的火炮上使用,但是到1861年的时候,已经没有哪种火炮不配备爆破弹了。

拿破仑炮配备的最常见的爆炸弹是重4.3公斤的球形炮弹,其内部装填约900克的黑色炸药,爆炸后通常会产生不少于20块的大型破片。为了承受其较高的膛压,这种炮弹的弹壁被做得很厚,加上装药量有限,因此其威力可想而知不会让人十分满意。但是,尽管如此,在对付一些特定目标如建筑物和船舶时,爆破弹依然十分有效,对付对方的掩蔽工事也有一定的效果。有记载说拿破仑炮上也尝试过使用圆柱形炮弹,但是很明显在滑膛炮上发射这种炮弹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火炮的威力,可以说在200码以内的杀伤力是惊人的,但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是,长型炮弹出膛后由于飞行不稳定造成了炮弹的不规则翻滚,由此带来的精度上的损失却更加无法让人接受。

一般而言,在滑膛炮上使用的都是延时引信,当然拿破仑炮也不例外。为了保证炮弹在膛内始终保持引信孔朝向炮口的状态,在发射前炮弹上都会捆上一个木制或金属制的圆盘。不过也有一些人尝试使用一个凸起的引信台来完成这个任务,不过事实证明这样做效果非常之差——不但不能保证避免引信被火药燃气吹入炮弹内部,还会对炮管造成严重的磨损。

在长形炮弹雷管式碰炸引信被从欧洲引入之后,也有一些人尝试在拿破仑炮上使用这种新型引信。但是很明显,如何在球形炮弹上让引信正确的撞击到目标或者目标附近的地面成为了最大的难题。在多次尝试失败之后,这种可笑的想法终于还是被放弃了。



榴霰弹



榴霰弹是一种先进的弹药,由英国人Henry Shrapnel发明。其结构是将若干铁质或者铅质弹丸和起爆药一起装进弹体内,由一根延时引信控制其在合适的高度和距离起爆。由起爆药炸开弹体后,内容的弹丸就会保持着此前的速度飞向前方的敌人,其威力不亚于一发霰弹的抵近射击。当然,榴霰弹能否有效的发挥自己的威力,取决于引信是否能准确的在预定位置引爆起爆药,而这就需要靠炮手的经验和引信的可靠来共同保证了。一般来说,一发榴霰弹在正确的位置起爆的几率不比使用滑膛枪射击200码外的单个目标并命中的几率高到哪里去。尽管如此,榴霰弹依然是在中远距离上杀伤效果最好的炮弹,没有之一。

早期的榴霰弹中的弹丸只是简单的装在弹体内,在发射后会在弹体内部自由滚动,这样就会带来重心上的改变,进而影响到炮弹的射击精度,严重的甚至会因为弹丸和内部起爆药的摩擦而导致炮弹提前爆炸,起不到杀伤敌人的效果。拿破仑时代英军的榴霰弹曾经一度因为在自己人头上爆炸的几率远比在敌人头上爆炸的几率高而恶名昭彰。此后人们不断对其进行改进,最后发现有效的方法就是将这些弹丸用一种由硫磺、沥青、焦油和煤的混合物将之固定起来,这些混合物凝固后会变成具有蜂窝状孔洞的固体,但在发射时的冲击力作用下或多或少都会发生破碎。

之后出现了更著名和更成功的改进方案,那就是霍奇基斯榴霰弹。霍奇基斯榴霰弹的弹体经过精心的设计,弹丸装在弹体的前部,由一块铁质的分隔板和后方的起爆药隔开;尾部则装有一个既可以防止弹丸在炮膛内翻滚,又会在发射时的燃气压力作用下膨胀以起到闭气作用的杯状尾垫(类似于米尼弹的空心弹底)。此外,由于其此种设计导致整枚弹丸后轻前重,加上结合了尾垫之后的独特形状,其飞行相当稳定,精度也比同时代的榴霰弹高上很多。当延时引信引爆起爆药后,弹体被炸开的同时铁隔板就会将弹丸向前方推送,使它们成一个锥角向前射出,而不是像其他榴霰弹那样无规则的散布,这样就进一步提高了其杀伤威力。

  1854年3月,为了报复沙皇俄国袭击锡诺普港中的土耳其舰队的侵略行径,在克里米亚岛上的英、法、土联军与俄国军队爆发了一场大战。在这场战争中,英国人的炮弹首次实现了在着地的瞬间爆炸,炸得俄国士兵人仰马翻,躲不胜躲,防不胜防,俄国士兵大为震惊。英国人用的什么新式炮弹?其实它并非新式炮弹,而是英国人莫尔森发明的着发引信,也叫“莫尔森”式着发引信。从此,莫尔森名声大震,说来很简单,当炮弹着地时,切断剪切销,击发点火药。发火药受到冲击和摩擦后,就像划火柴一样摩擦点火爆炸。它采用三个互相垂直,并以剪断销固定的活机体,以保证球形炮信。之后,又有英国的皮得曼式、俄国的艳捷姆金式、法国的捷马赖式着发引信相继问世。



此外,还有一些榴霰弹增加了装药量并使用碰炸引信,这样就在模糊了榴霰弹和榴弹的区别,为我们的判断增添了难度。



霰弹



当敌人越过障碍物、步兵的阵地和步兵的尸体冲向炮兵阵地时,使用霰弹是最好的也可能是唯一的选择。美国内战时期,每门野战火炮的前车上都要携带至少8发霰弹,而且还要在弹药车上再至少携带12发。霰弹弹体上要作简要标示,并得到仔细保存以备在必要时可以随时使用。由于其独有的特性,霰弹在射击时无需考虑是否已进行了精确瞄准,因为其可以在一个锥形的范围之内散布大量的致命的小型弹丸,横扫一大片敌军。霰弹的射程通常不超过400码,但是在其有效射程内杀伤力极大。

霰弹基本上算是除了实心弹以外最简单的一种炮弹。其弹体往往是一个尺寸和炮膛相适合的锡制或铁皮制圆筒状容器,内装铅质或铁质弹丸,完全不需要引信和爆炸装药这些东西。标准的12磅拿破仑炮发射的霰弹内装68个弹丸(6磅拿破仑炮发射的霰弹内装27个弹丸),每个弹丸的直径为1英寸(约67克),弹体内由锯末或者其他松软的粉末状物质塞紧,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薄薄的弹体受挤压变形,另一方面也为了不让内装的弹丸在行军时因互相碰撞而发出声音。12磅榴弹炮用的霰弹相对更大,内装48枚弹丸。霰弹很容易制造,弹体甚至可以使用纸筒或者木头来制作,内部装填的弹丸也可以用普通步枪子弹甚至铅块、铁链、碎石子等杂物代替,据说里士满的南军还使用过瓷器的碎片和长芽的土豆来装填霰弹,但是具体是否取得了战果就不得而知了。

易破裂的霰弹弹体在发射后就会破裂(一般倾向于是在飞出炮口后因内外压力差而破裂的),内装的弹丸则会像一阵金属的豪雨一样飞向敌人。这些沉重的小弹丸在400码外依然会有一定的杀伤力,而在400码的距离之内,几乎没有人能幸免于难。

在霰弹的最佳射程——200码的距离上,这些弹丸甚至能打穿一个敌人的身体之后再撂倒第二个敌人(仅限于不易变形的铁质弹丸)。前线的一个炮兵连在这段射程内发射霰弹时,,每一轮射击都会令数百名敌军毙命。当如此密集的火力击中敌方士兵时,炮手们常常可以听见哭天喊地的集体惨叫和呻吟声。

为了加强近距离发射的威力,常常有一些炮手向12磅拿破仑炮的炮膛里装填双份发射药和两枚霰弹。在这种情况下,霰弹的有效射程甚至可以延伸到600码的距离。当然,这样强装药的发射对炮身造成的损害也是显而易见的,敢于这样做的炮手往往会受到严厉的呵斥。不过,如果真的面对着汹涌的扑来的敌军士兵,火炮寿命这样的东西还会有多少人去管他呢?



葡萄弹

美国内战期间地面部队很少使用真正的葡萄弹,因为它主要由海军使用。但是也有一些葡萄弹(与海军使用的一样)确实被交战双方的重型野战炮兵部队和要塞炮使用了。

从结构上讲,葡萄弹基本上和霰弹类似,起到杀伤作用的都是其内含的球形小弹丸。但是由于其特殊的主要用途,葡萄弹的弹丸要比霰弹弹丸大得多,而这也导致其射程远远超过了普通霰弹。但是,也正由于其弹丸相对较大,因此也导致每枚炮弹中所含的弹丸数目比同口径的霰弹要少得多。内战中使用的葡萄弹弹丸直径均为38毫米,12磅拿破仑炮发射的标准葡萄弹内含9枚弹丸。而作为对比,18磅的海军炮发射的葡萄弹内含的弹丸则多达27枚。早期的葡萄弹多由铁丝编成的网来将弹丸包裹在一起而构成。内战后期出现的改进型葡萄弹则用四块金属板来将9枚弹丸分隔成3组,金属板由从圆盘中心插入的一根插销锁住,在发射后插销会在冲击力的作用下脱落来将弹丸抛洒出去。理论上这种结构比之前用铁丝网包裹的方式可靠很多。但是很多炮手反倒认为,使用铁丝网包裹的弹丸不容易在空中解体,往往会在撞击目标后才爆裂开来,这样反而能获得更大的杀伤力。

一般来说,葡萄弹多被海军用来扫射舰面,其较重的弹丸可以保证在穿过厚度较薄的船舷木板后依然能有效的杀伤后面的人员。在12磅拿破仑炮上发射时,葡萄弹一般可以获得600码的有效射程,其最大杀伤距离高达1000码。但是由于其弹丸数量较少,实际杀伤效果其实并不怎么好,炮兵们一般只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才会用它。



杠弹和链弹

这一章其实是完全无关的题外话,因为十二磅拿破仑炮从来也没有发射过链弹和杠弹的记载。

自从灰熊猫的《窃明》和某忘了名字的作者的《康熙剩世》之后,链弹和杠弹迅速的以“具有可怕的对人杀伤力的弹种”的身份一跃进入很多不明真相群众的眼球……

然而事实上,美国内战期间乃至整个黑火药时代都很少出现在陆地上使用这两种弹种的战例。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如果单从杀伤性能上来看,链弹和杠弹确实是不错的对人员用杀伤弹种;但是如果从在地面火炮上的使用性能上来说,链弹和杠弹就显得有点太惨不忍睹了。

好,下面我们转入正题。

链弹的结构非常简单,是由两个实心球形炮弹用一根铁链连接而成。一般来说,链弹使用的球形弹丸会比普通的实心弹小一些,以便降低炮弹总质量和减小内膛压力。而且为了确保链弹在飞行中一定会发生旋转,很多链弹会故意把两个球形弹丸做成一大一小的样式。

发射出炮膛之后,由于弹丸和炮管内壁的摩擦力的作用,两个弹丸会围绕着炮弹的质量中心高速旋转,切断或击碎沿途遇到的一切障碍物,直到将其携带的全部动能都消耗掉为止。对于海军来说,在需要对付对方的帆缆和桅杆时,具有强大切割效果的链弹是极好的选择。

两个球型弹丸之间的铁链因为要承担离心力的缘故,因此必须做得尽量坚固。同时,为了避免铁链导致炮弹总重量的过度上升,一般链弹都会将两个弹体之间的连接铁链做得很短。因为连接链越长,炮弹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就越大,这不但会导致炮弹的精度严重下降,同时也会对连接链本身的强度提出更高的要求,导致不得不加粗连接用铁链的直径,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炮弹总重的增加。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链弹上使用的连接铁链长度一般不超过火炮口径的四倍。

杠弹的两个球形弹体之间不是由铁链而是由一根铁杆连接的,因此比起来链弹具有先天性的强度优势。而且由于不像链弹那样会发生连接链和炮膛之间的摩擦,杆弹对火炮寿命的影响也不如链弹严重。理论上因为铁杆的强度远高于铁链,因此杠弹可以做的很长,杀伤范围也比链弹要大;但是实际上因为装填空间有限等一系列原因,舰上使用的杠弹的长度往往也被限制在火炮口径的四倍之内,大部分常见的杠弹长度甚至只有火炮口径的2.5倍。

由于在发射出炮膛之后,链弹和杠弹会围绕其质量中心为圆心,以垂直于连接链或连接杆的轴心进行自转,且其自转方向完全无法预测,因此在使用这两种弹药的时候炮口必须和地面/水面留出一定的高度以免发生擦撞。

同样由于这种自旋的存在,链弹和杠弹的精度低得令人发指,其弹道往往会和同口径的实心弹产生数米以上的误差,这也就是很多风帆时代的海战中发射大量链弹或杠弹都不能击毁对方帆缆和桅杆的缘故。同时,其自旋方向的不可预测性也进一步提高了预测弹道的难度。此外,自旋还大大加剧了飞行中的能量消耗,使其有效射程进一步下降。根据实测,18磅海军炮发射的链弹有效射程仅有453米。



爆炸弹引信

美国内战开始前,前装引信技术就已经有了多年的发展并在欧洲多场战争中得到了运用和完善。人们把这些在战争中取得的经验运用于多种引信之中,其中有一些在当时已经相当完善和先进了。

大部分内战时期前膛火炮发射的爆炸弹都使用延时引信,而这些延时引信都使用类似的延时药管作为延迟装置。通常其结构是在某种管内装入少量火药,点燃后可以按照预定的速度燃烧。炮手视所需要的射程计算炮弹飞行需要的时间,然后按照计算出的数据将引信切割成合适的长度,以使其尽量在预定的距离爆炸。火炮发射时,炽热的火药气体从炮弹的边缘通过,点燃信管中的火药,而炮弹则在火药气体的推动下飞出炮口,一定时间后被引信引爆。这里要注意的是,由于火药气体的压力很大,如果引信不是朝向炮口方向的话,很可能被火药气体吹进弹体之内,造成炮弹在炮管内爆炸的恶性事故,而这种事故在爆炸性炮弹刚刚出现的时候绝不少见。

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有很多种,最早被采用的是在炮弹上加工出一个突出的引信台,它可以限制炮弹旋转到引信孔朝后的位置。后来人们发现只要引信凸出于炮弹一段高度就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且和铁质的引信台相比,这种做法不但降低了炮弹的加工难度,而且由于木质引信的质地较软,对炮管内壁的磨损也比铁质引信台要小很多。不过,这种做法也有其弊端,那就是发射时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常常会破坏引信导致出现早发火故障。最后出现的解决原理是为炮弹加装一个软木或木头和布料做成的底托,这种做法不但避免了引信在膛内意外起爆的问题,还有效的增加了火炮的精度和炮膛的闭气问题,实在是一举多得。

使用最多、最简单,同时统一性也最差的引信是锥形木质引信。其制作方法是首先削出一个圆锥形的长木塞,然后从中间钻孔直到两端通透,然后向孔内装填火药。由于装填一致性难以保证,因此每个引信的燃烧速度都不是固定的,这导致很多时候发射出去的爆炸弹都只能靠运气来保证会不会在预定的距离起爆——也正因为如此,炮手们往往习惯将引信截得比预定的引爆时间要长一些。毕竟,如果炮弹飞到预定的距离还没能起爆的话,你还能指望它在接下来的旅途中可以打中点什么;而如果还没飞到预定的距离就发生爆炸的话,你也就只能惊吓一下你的敌人和看看并不让人觉得心情舒畅的焰火表演了。

因为锥形木质引信的一致性实在不能恭维,因此从1862年10月开始,联邦军军械部门决定所有的木制引信都统一改在法兰克福兵工厂统一装填,希望能依靠统一的测量设备来保证引信的统一性。但遗憾的是,木制引信装填火药的统一性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于是法兰克福兵工厂开发了新的引信来作为替代。新引信使用纸卷制而成,在卷制的过程中均匀的裹入火药。这种纸质引信的一致性虽然相当之好,但是却存在防潮性不佳导致的可靠性问题和强度不足容易折断等一系列的新问题,即使后来采取了诸如在表面涂抹虫胶防潮和增加纸筒厚度等改进也始终未能完全解决。不过很快的,最终的解决方案出现了。

大约在1864年2月左右,联邦军开始从欧洲进口由比利时人Bormann设计的金属制延时引信,也即所谓的圆盘引信或Bormann Fuse(金属导火索)。这种引信用一个表面标有刻度的内部有环状空心的金属圆盘代替了锥形木塞,圆盘内装有环状空心的延时药道,药道下连接外部带有外螺纹的延伸到弹丸内部的空心金属药管,安装时直接将带螺纹的整个金属引信旋入炮弹上的内螺纹引信孔即可。这种引信的成功是基于当时技术的发展导火索的制造工艺逐渐成熟,这种导火索是以黑火药为药芯,中间包缠着棉、麻纤维、纸、沥青、石蜡而组成,最外层为金属皮,均匀的裹入火药颗粒逐层卷制。这种金属导火索不仅均一性较好燃烧稳定,而且解决了以前延时引信防潮性不佳和强度不足的缺点,而且还使之能够承受当时黑火药的高压而不至产生殉爆,因此性能大大提高。



在设定起爆时间时,圆盘引信不再需要切割引信的长度,而只需在圆盘上覆盖圆形药道的预定薄金属上打一个小孔。圆盘上标有1~~5秒的延时刻度,(有的型号为1~8秒或1~~15秒,后两者一般用于较大口径的远射程火炮,当时的火炮初速一般不超过500米/秒),金属圆盘上延时药道的最端头为最长引爆时间,越往里引爆时间越短(举个例子,假如在金属引信最外端头打一引火孔那炮弹会在最长引爆时间的15秒左右引爆,此时炮弹可能早已经落地;如果在药盘刻度5秒处打引火孔,火炮发射时引火孔处燃烧的火药会沿着金属药道的两个方向进行,向最外端头燃烧的那个方向的火药燃尽之后不会起任何作用,而向深入弹丸内部方向继续燃烧的火药经过5秒钟左右会引燃内部装药,那炮弹就会5秒钟左右以后引爆),因此金属药盘上所打的孔对应的刻度就是引信的精确起爆时间。同时,由于圆形金属药道的强度能够承受黑火药爆炸时的高温高压,所以即使引信朝向炮口的反方向(即朝向炮膛发射药方向),也不会发生火药气体将延时药吹进弹体内部而发生早炸的事故,相反这样还会大大增加引信被火药引燃的几率。因此,Bormann Fuse和此前的各种延时引信相比可靠性和使用便捷性都大大增加了。当然瞎火的几率虽然已经很小很小了,但毕竟是时间引信,要想让炮弹在指定时间和位置预定爆炸就要看炮手们的经验和技巧了。虽然此时碰炸引信已经出现而且活跃在战场上了,但这种金属引信原理包括以后的各种改良型延时金属引信一直到一战时还在穿甲弹上使用。



碰炸引信是联邦军从欧洲引进的另一种引信。这种引信会在炮弹和目标碰撞时引爆炮弹,更加适合触碰式爆炸弹使用。碰炸引信在美国内战爆发前既已相当成熟和可靠,它的原理很简单一般是使用一个滑动击锤击打内置火帽来引爆炮弹。当炮弹命中目标或者其他的什么东西的时候,滑动击锤由于惯性继续前移,撞击火帽使其发火,进一步引爆炮弹。由于必须保证炮弹的头部撞击目标,因此这种碰炸引信在发射球形炮弹的滑膛炮上其实不适用,只有自身旋转稳定的线膛炮弹和后来的尾翼稳定滑膛炮弹上才能应用,因此这里我们就不多加以讨论了。



定装炮弹

早在美国内战爆发以前,炮手们就知道战斗期间没有多少时间可以用来测量火药并将其装入炮膛之内。因此,野战火炮几乎都使用预先包装好的定装火药包。而在此之后不久,籍着想在战场上更加省事的炮手们的不断改进,定装炮弹也很快出现了。这也算是懒人改变世界的一个佐证吧。

所谓定装炮弹,就是将弹丸和发射药包包装和固定在一起。这对使用爆炸弹的火炮来说尤其重要。在此之前,装填爆破弹时,炮手们都要小心翼翼的注意再装填时不要将弹丸的引信孔朝向炮膛内部;而在定装炮弹出现之后,因为在包装时即已将引信孔背向发射药包,因此只要简单的将药包朝内装入炮膛即可,这大大简化了装填步骤和提高了发射的安全性。

事实上,定装炮弹的出现和对爆破弹的改进也有很大关系。为了避免球形爆破弹因在膛内滚动而使引信孔变成朝向炮膛内部的情况出现,人们将爆破弹安放在被称为炮弹底托的木质或金属制圆盘上,用带子将炮弹底托和弹丸固定在一起,使其引信孔朝向炮口,这样就能避免弹丸在炮管内胡乱滚动。而紧接着,将发射药包也和炮弹底托捆在一起就变得顺理成章。发射药包、炮弹底托和弹丸就构成了一发完整的炮弹,这种炮弹在发射前同样需要稍作准备(主要是装定引信和检查发射药包是否破损泄露),但能是发射爆破弹和榴霰弹时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同时装填速度也比使用散装火药或定装药包的装填速度要快得多。

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定装炮弹在美国内战时期使用和由官方发放过。1863年7-9月,应伊利诺伊州第二轻型炮兵部队G连的请求,上级给他们发放了566发霍奇基斯榴霰弹以供20磅帕鲁特火炮和12磅野战炮使用;此外还给他们配发了80发霰弹和746发定装实心炮弹以供他们的6磅野战炮使用。另外还一并发放了用于霍奇基斯榴霰弹的566个纸制引信和895个T形拉发火管。



炮架及其他细节。

十二磅拿破仑炮的炮架重约170公斤左右,结构很简单,大致可分成车轮、主轴、炮尾架和俯仰装置四大部分。其中,除了俯仰装置是全金属部件之外,其他部分大都使用硬木制成。一般用来制作炮架的木材多为橡木或桦木,也有使用硬枫和榉木等其他木材的。因为炮架上没有任何反后座措施,大部分后坐力都需要靠炮架本身来吸收,因此整个炮架必须做得非常坚固。火炮的后坐力通过炮耳直接传递到炮架上,推动炮架向后移动。为了防止后座时炮尾架插进地面折断,把炮尾架的底部接地处做成了滑撬状。此外,为了保证在通过恶劣的路面时车轮不被损坏,在轮子上包了铁皮。

拿破仑炮上只有简单的俯仰装置,没有方向调节装置。需要改变射击方向时只能通过搬动炮架来解决。对于一门重量接近半吨的火炮来说这绝对不是个轻松的工作,因此炮兵们往往会要求他们协助的步兵队伍的军官派出一些人手来帮他们干诸如搬动炮架改变射向和推动火炮复位的苦力活,顺便保卫一下炮兵阵地。

俯仰装置由和炮尾连接的螺杆及调节手柄组成,只要转动手柄即可升高或降低炮口。火炮的瞄准通过安装在炮尾右侧的杆式升降照门和安装在右侧炮耳上的叶片状准星实现,必要时照门和准星都可以拆下保存以防损坏。准星和照门配有专门的箱子来存放,一般这个箱子都会由炮长亲自随身携带和保管。

虽然已经是十九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的产物,但十二磅拿破仑炮上所配备的炮兵工具依然和十八世纪的火炮没有什么大的差别。炮刷、推弹器、退弹杆和清膛钩依然是炮兵们不变的装备。当然我们不能忘记了炮兵们必备的铁皮水桶,它不仅能用来蘸湿炮刷、泼水冷却炮身和熄灭起火的弹药堆,还能用来洗衣服、冲凉和烧开水。唯一的变化是,十二磅拿破仑炮的炮手们不再需要点火杆了,他们使用了T形拉发点火管来代替使用明火的使用不便的点火杆。当然,相应的,他们的装备里多了拉火绳这样东西。

每门火炮的弹药车上都会携带一个简单的工具箱,用来对炮车进行一些简单的维修。而每个炮兵连里都会携带一整套木匠和铁匠的工具,用来对火炮进行保养和完成一些较复杂的维修。有些炮兵连甚至能自己给连里的马匹打马掌,我们不知道有没有某些炮兵连会在战争中的空闲时期开铁匠铺和木匠铺赚些外快,但是很明显他们具有这样的条件和能力。此外,每辆弹药车上还会携带一个或两个车轮来以备不时之需。



一些趣闻

南军曾经试验过使用十二磅拿破仑炮来发射一种基于康格里夫火箭结构发展出的大型火箭,这种火箭设计射程为6000码,可以携带一个重达40磅的大型超口径爆炸弹头。为了达到这么远的射程,专门为用于试验的火炮改造了一种可以达到40°射击迎角的特殊炮架。但是实验的结果很不幸,第一次发射时火箭点火后甚至没能飞离炮管,只是从炮口涌出了持续数分钟的白色的烟雾。参与试验的人员认为失败的原因是发射药受了潮,于是不久后他们进行了第二次试验。这一次火箭倒是顺利的飞离了地面,但是很快就打着旋从天上掉落,一举击毙了试验人员用于牵引火炮的四匹可怜的驿马。于是倒霉的试验人员们不得不自己把沉重的火炮拖回十几公里外的兵工厂。第二天这个项目就被宣布撤销了。



依照标准的操作规程,在火炮击发失败时,应当取出炮弹、退出发射药包,然后清膛之后重新装填,再次击发。但是聪明的炮兵们发现了偷懒的诀窍,那就是:因为拉发火管是直接从点火孔插入发射药包的,如果发生不发火事故,那一定是拉火管出了问题而不是其他的地方。于是遇到不发火事故的时候大兵们都是直接拔掉旧的拉火管换一个新的重新拉一次就可以了。而旧的拉火管丢掉也很可惜,后来大兵们发现这东西除了让大炮“呯”的一声把炮弹打出去之外还可以拿来点烟,比装在口袋里一不小心就会受潮的火柴方便多了……于是北军军械官郁闷的发现,拉火管的消耗量在以平均每个月17.4%的消耗量稳步上升。
好文!学习了
吃我一发RPG
好知识哇,学习了
学会准备穿越
用的什么发射药,还是黑火药么?凡尔纳的《神秘岛》描写也是南北战争晚期的故事,主角们自制了火棉作为发射药,威力惊人,可行么?
静下心来好好学习点知识挺好,
2015-10-18 21:06 上传


还是黑火药
……这我几年前写的文章了……
楼上是临高启明的林深河?
还是迷失在1629里的衙内?
好歹你也配张图啊
楼主好文,要是有图,就更好了
这炮是不是也是八里台战役的主力啊
木图不幸福
《临高启明》里已经用这个炮了
我真的把全文看完了,姿势涨了不少,就是要脑洞那玩意长什么样好歹给张图啊~~

不说了,我找度娘问问去~
楼主好文,学习了
其实就是这样, 身管武器时代就是快速的扩大口径, 最后都是火炮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