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获奖者事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04:29:11
转贴:《第三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获奖者事迹》

链接:http://www.csaa.org.cn/a/biaozha ... 015/fengrujiang.htm

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人才会议和中国科协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有关精神与要求,激励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推动航空科技创新、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中国航空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研究决定设立“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简称“冯如奖”),并审议通过了“冯如奖”评选表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力求将其打造成为全国航空领域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科技精英奖。中国航空学会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从2011年开始评选冯如奖,每两年一届。前两届冯如奖评选结果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两届共17位获奖者实至名归。
  第三届“冯如奖”评审通知于2015年5月中旬向全会各级组织发出。截止2015年7月1日,有关单位会员、地方航空学会和专业分会共推荐提名27位候选人。经材料审查和征求人选所在单位及有关方面意见,学会于2015年7月24日召开了第九届理事会人才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进行第三届冯如奖评审。会议采取两轮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了9位拟授奖人选,经学会网站进行了为期20天的公示。通过中国航空学会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审定,9位代表成功当选,依据得票依次为:王永庆、黄维娜、梁晓庚、冯军、杨朝旭、黄长强、王振国、昂海松、李孝堂。 2015年9月16日,2015(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王永庆,
研究员,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参加工作29年来,一直从事战斗机设计与研制工作,参与并负责连续六个五年计划的重大背景预研,参加了二、三代战斗机、舰载机、新型战斗机及特种飞机等多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先后立功授奖28项,其中一等奖/功4项。主要贡献如下:
    一、具体负责新一代飞机、舰载机预研,主持下一代飞机预研,奠定了型号应用和技术发展基础
    设计并制定近10个新一代飞机总体布局方案,提出紧耦合三翼面布局和机载系统设计指标体系,突破四代机顶层设计、总体综合设计、高生存力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
    参与并负责舰载机总体设计、机舰适配、弹射起飞拦阻着舰等十余项课题,提出机舰适配性设计要求,突破舰载机总体方案设计、弹射起飞设计、起降动力学及起降特性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歼-15飞机和新机设计。
    二、具体负责我国首型舰载机研制,开创了我国航空装备研制新领域
    根据舰载机复杂使用环境以及综合平衡飞机作战半径、战斗机动和有效负载等要求,具体负责并确定了飞机总体技术方案及各分系统设计要求;组织完成详细设计、机体平台和各系统地面试验,攻克了高增升气动布局、高承载结构和特殊机构、着舰轨迹控制特殊环境适应性和机舰适配等关键设计技术;配合完成拦阻着陆、绕舰飞行和触舰飞行等训练,解决重大试飞技术问题35项。建立了我国舰载机设计的完整技术体系,带出了一支成熟的研制团队。
    三、具体负责新机研制,使我国飞机研制水平再上新台阶
    组织开展了飞机总体、气动、隐身、结构多方案对比和综合设计,完成了与国外先进飞机能力相当的新机总体气动布局方案;提出以全三维、敏捷制造、柔性装配为核心的新机快速试制技术体系和轻量化结构布局方案;组织解决了机身油箱密封、主起和平尾间隙控制、飞机地面滑行右偏等技术问题。
    四、主持空海军特种飞机研制,不断开拓应用领域
    牵头推动作战使用研究,组织参与建立跨部门多专业的作战使用研究团队,进一步明确了典型作战任务、任务构型和显控操作流程,确定了飞机平台性能及相关系统设计点和任务系统指标。组织各专业开展飞机方案论证,形成了合理可行的总体技术方案,突破了专用座舱显控布局及控制逻辑设计、全机电磁兼容性设计、大功率负载与供电系统兼容性设计和巨软件规模系统研制等关键技术。确保了型号研制按计划进行。
    五、完善飞机研发流程,推动知识工程建设,首次实现全机数字化设计工程应用,推进飞机研发体系变革
    组织推进飞机研发流程梳理和知识工程建设,初步形成新型战斗机设计概念和网络关系,提出了专业知识管理架构。组织构建XX个本体、XX个关系的战斗机本体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机设计流程和知识管理体系。
    推进飞机数字化研制流程建设,组织开发产品数据管理,建立数字化设计体系。成果已成功应用于XX飞机研制,首次实现飞机设计100%数字化定义、100%虚拟装配、100%数字样机,极大提高设计与制造质量,缩短了研制周期。
  
  
黄维娜,
研究员,中航工业涡轮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发动机及重大科研项目总设计师和主要技术负责人,总装航空动力专家组和无人机系统技术专家组成员,多次立功受奖。
    黄维娜是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的杰出女性和优秀代表。当年大学毕业时,她怀揣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蓝天梦想”,毅然选择了地处大三线的贵发所,二十多年来执着奋战在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第一线。从设计员、主管设计师、涡轮部件专业设计室负责人、产品设计部部长兼主任设计师、技术副所长,到贵发所所长兼总设计师、黎阳公司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一步一个坚实脚印,担子一次比一次更重,为国家多型发动机重点型号研制、发动机可靠性和延寿课题研究、新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发动机型号批生产,以及军方重大技术保障任务等做出了杰出贡献。
    2011年5月,上级调黄维娜任中航工业涡轮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当时,涡轮院正值科研、试验和新基地建设关键时期,面对多项重点科研技术跨度大、时间进度紧、项目高度交叉等诸多压力和挑战,黄维娜克服了很多交流干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迎难而上,带领科研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繁重工作中。她注重统筹兼顾和系统思考,采取有力措施使多项型号研制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进展,解决了型号研制中多项技术难题,如高温涡轮叶片在线动频动应力测试和整体叶盘高周疲劳问题攻关等;她带领发动机设计团队主动加强与飞机单位协作,明确主机型号需求,促进发动机/飞机协同发展,并根据飞机需求组织编制了多个型号的项目立项报告和在两机专项中的立项论证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她带领科研团队依托重大预研专项计划,扎实推进发动机预先研究和基础研究工作,夯实技术基础,作为总设计师带领团队开展了新型组合动力技术研究,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挂飞验证,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她作为某项目首席技术专家,积极带领团队探索前沿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加强冷却技术研究,首次开展了微尺度冷却结构在发动机上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黄维娜深知要真正实现动力的自主创新,必须夯实技术基础,她注重加强专业发展、带领团队完善发动机研发体系,搭建中等推力先进涡扇发动机研发平台;她时刻洞察世界航空科技最新发展,积极组织下一代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和新型动力研究;她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信息化工作迈入集团公司先进行列,为发动机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与此同时,按照中航工业发动机的安排,她还担任了贵发所多个在研高端无人和有人机动力型号总设计师,作为型号总师积极促进贵发所与涡轮院的科研融合。短短几年间,黄维娜和总师团队一道,带领广大科技人员促型号、重预研、谋发展,卓有成效地组织完成各项科研任务,推动涡轮院在科研战略转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了强化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她非常注重加强产学研用的结合,2013年她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聘任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工作方向为发动机仿真技术研究和新型动力技术研究。
    作为技术专家型的党员领导干部,黄维娜政治素质高、大局观强。她才思敏锐、平易近人,谦虚好学、作风朴实。在长期繁重的科研攻关中勇挑重担,表现出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和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由于国防科技工作的特殊要求,她一直默默地在航空动力研制这条艰辛道路上坚韧跋涉,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深得广大干部职工信赖和支持。
    多年来,黄维娜荣获总装、空军、中航工业等重要科技成果奖十多项,发表科技论文多篇;先后被授予贵航集团“劳动模范”、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一航“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先后荣获中航工业2009年度十大“风云人物”、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和“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重大基础预研、型号研制、前沿探索研究等工作中先后6次荣获中航工业“航空报国金奖”、“总经理特别奖”、“狼团队奖”等表彰奖励。


梁晓庚,
博士、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控制(导弹)专业,现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总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航工业“武器制导控制专业”首席专家,国家某重点工程总设计师。
    多年来一直在科研工作一线从事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先后参加了数种型号导弹总体设计技术、制导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多种相关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工作积累获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首次提出了与红外成像空空导弹控制系统相适应的多模制导规律,为新一代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研制探索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具有创造性;在国家高新工程一期某重点型号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中,任副总设计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研制中的技术工作,开创性的完成了多元红外制导体制导弹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方案的设计,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并以5发全中的好成绩完成定型靶试,成为航空工业第一个交付部队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已于2002年设计定型、批产交付部队,获得2003年度国防一等成果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家高新工程二期某新型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中,任总设计师全面负责该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带领研究团队经过了数年艰苦的努力,攻克了诸如高气动热条件下的红外成像跟踪及抗干扰技术、超大攻角气动外形及飞行控制设计技术、高过载\低阻力弹体结构设计技术、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难关,并以发射试验全中的成绩完成设计定型靶试,同时也取得了一大批国防发明专利和科技成果;该项目的完成,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极大地提升我军近距格斗作战能力。
    主持编写了由国防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专著;作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在制导、控制领域开展了多个课题的开创性研究工作;近年来共发表、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60多篇,获国家、部级科技成果奖十多项;荣立部级一、二、三等功各一次,获中国专利十余项。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单,1997年被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1年入选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技术、学术带头人;2003年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2004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同年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聘为武器制导控制专业首席专家。


冯军,
研究员,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项目总师。现任大运结构总师、国产化材料项目总师。大型运输机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面对研制周期只有国外同类飞机一半、而国内相关技术基础可谓一片空白等诸多困难,作为中航工业一飞院主管该型号的副院长和结构、材料专业总师,冯军迎难而上,带领设计师队伍大胆创新、超常拼搏,确保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指标上与欧美国家现役同类飞机相当的国产大型运输机按节点顺利实现首飞,并屡创国内新机试飞记录,为圆国人的“大飞机梦”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国内传统的飞机生产模式无法确保按期完成大型运输机研制任务,冯军在型号立项初期便大胆决策进行技术创新,尝试采用数字化三维标注这一全新技术。当时,该项技术在国内尚无成熟先例,国外也仅有波音公司在787飞机的设计上首次采用。他带领团队边摸索、边攻关,如期突破了这一关键技术,并建立起了航空领域数字化三维设计标注的全新规范。于此同时,在他的大力推行下,在线关联设计技术,数字化制造/装配技术以及设计/制造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等先进数字化手段在国内飞机研制领域也首次得到全面应用,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全面接轨。上述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型运输机研制相比传统模式节省了30%-40%的设计工作量,生产准备周期至少缩短了75%,制造周期缩短了近30%,飞机生产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冯军作为型号结构、材料专业总师,身先士卒、勇挑重担,被研制战线的同志们称为“拼命三郎”。在该型号14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中,他牵头担任攻关组长的就达8项。由他主持的结构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成功填补了国内在大型飞机重载、长寿命结构设计技术方面的一系列空白,尤其是大型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型技术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国产新材料研制领域,他带领参研团队披荆斩棘,使得满足国产大型运输机需要的一系列新型材实现了装机应用,打破了国外的材料封锁和技术垄断。
    在型号研制期间,习惯靠前指挥的他一直和广大科研人员一起超负荷工作。在飞机首飞前的试验中发现某处接头出现细微裂纹,按照传统修复方法,需要20天左右才能完成,这将对按期首飞造成严重影响。冯军果断提出利用其设计特点简化工序,并和技术人员一起昼夜奋战,仅用七天时间就完成了修复,确保了首飞节点。飞机转入科研试飞阶段以后,为了对飞行员反映的问题进行准确定位,他冒着风险登机跟飞,掌握了第一手情况,对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了关键作用。
    冯军参加过XX、XX、XX以及XX的立项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在飞机结构强度、材料研究方面有颇高的学术造诣。因贡献突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中航工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杨朝旭,
研究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飞行控制系统技术首席专家。长期从事飞行控制、飞行仿真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历经了多个有人机/无人机型号工程研制和预研课题研究,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解决了大量关键技术问题,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工程经验,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军事效益,为发展我国航空核心技术、实现传统机械操纵向电传飞控系统的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飞行控制技术主要负责人,杨朝旭同志带领团队走过了“机械操纵到电传操纵”、“常规气动布局控制到非常规气动布局控制”的过程,经历了“集中式到分布式”的系统架构发展,突破了综合化控制/管理的技术瓶颈。技术团队攻克了放宽纵/航向静稳定性控制、分布式系统设计/集成与验证、高安全/高速总线网络应用等关键技术,在飞控系统设计与综合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歼-10飞机为例,该机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电传飞行控制技术是其四大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受到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他作为当时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参研人员刻苦钻研,完成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突破了多个关键技术和难题,开发了国内第一个适用于先进战斗机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环境。
     他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飞行控制技术研究,带领技术团队在积极跟踪、研究国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倡导、鼓励自主创新,努力发展自己的核心、关键技术。同时,技术团队也从中得到锻炼迅速成长,已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杨朝旭同志事业心强,具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精神。他1993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第四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和“第八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的获得者;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航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8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科技成果,以及18项国防专利授权。并先后荣获中航工业集团一等功1次、二等功9次,以及荣获中航工业集团“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2次获省部级“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黄长强,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黄长强同志作为我军机载武器和无人作战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为推进我军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和作战能力提升做出重大贡献,其研究成果为国家节约装备购置费数十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国防发明专利1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编著5部,指导硕士、博士和博士后80余名。先后被中央军委授一等功1次、空军党委授二等功4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为首届军队科技领军人才,首批空军级专家,总参陆航武器装备首席专家,机载武器系统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党的十八大代表。
    一、在机载制导武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发明,对提升空军主战武器作战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第一发明人,攻克了先进战机导弹攻击训练弹关键技术,完成总装重点型号项目“※※攻击训练弹国产化工程”。为解决引进的主战飞机某些导弹只能挂装实弹训练这一影响先进战机战斗力形成的瓶颈,黄长强教授开展的一系列发明,突破了关键技术屏障,实现了先进战机装备的所有空空/空地导弹攻击训练弹的全面国产化,并全面装备于所有引进战机部队,解决了我军先进战机机载攻击训练弹严重短缺的重大难题,为我军先进战机战斗力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也为国产机载导弹的研制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为推进我国导弹型号研制和装备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攻克了直升机武器系统关键技术,为我军直升机战斗力和保障力提升做出重大贡献。作为武器系统设计师,完成总参重点项目“某系列直升机加装武器系统”,研制成功国内火力突击能力最强的直升机武器系统,并装备所有陆航部队,使陆航具有火力突击能力的直升机比例大幅提升。参与开展了现役直升机战斗力和保障力提升工程,实现了我军直升机主战机种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作为总设计师完成陆航高原型直升机武器系统研制和加装任务,在青藏高原实弹靶试取得圆满成功,首次实现我军直升机在高原执行实弹打击作战训练任务,填补了我军直升机高原作战能力的空白,对提升我军直升机战斗力做出重大贡献。
    三、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无人飞行器作战系统与技术学科,培养了该学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30余名,主编出版了该学科系列丛书。主持完成多项无人机技术领域国家级项目。在无人机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发明、创新,突破了相关关键技术瓶颈,研制成功总体技术国内领先、※※能力国际先进的特种性能无人机,为确保空军重大型号研制和装备进程发挥了重大作用。研制的※※无人机参加一系列重大军事演习任务。为全面提升我军隐身和反隐身作战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显著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王振国,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高超声速推进技术领域专家,曾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等多项重大攻关项目,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及其地面试验、飞行试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实现了技术水平的跨越。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3)、授权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99篇;培养博士28名,其中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昂海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昂海松教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为航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科研工作贡献
     (1)引领我国微型飞行器新概念技术研究, 主持多项微小型飞行器型号工程
     自美国1997年启动新概念微型飞行器(MAV)基础计划研究不久,1999年他率先在国内组织MAV研究和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微型飞行器研究中心”,2002年创建了我国唯一的“微型飞行器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发展了MAV低雷诺数、非定常空气动力学,提出了分层管理和双重Delaunay图映射的动态网格生成方法,解决了既有整体大幅运动又有结构变形的微型柔性翼气动设计问题;发明了基于智能材料和微机电的多种主动控制变形的MAV仿生特种机构;自主设计了集惯性、磁、气压、温度、卫星信息、激光、视觉、声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高度集成的微型控制硬件系统,提出了在线神经网络动态逆自适应智能控制软件,实现了MAV抗阵风稳定飞行、自主识别环境和避障的机载全自主微型控制与导航系统;创新设计了20多种多用途、多尺寸(15cm~2m)的微小型飞行器系统,发挥了MAV固定翼型速度快、扑翼型隐蔽性好、旋翼型可悬停的各自特点;设计了以MAV为平台的火箭推进微型攻击、微型干扰器、抓取器、高精度任务云台等,实现了多用途微型系统。中央电视台为他及其团队拍摄了4部科技专题片。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1),获得第3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唯一的“日内瓦城市奖”等6项国际性科技奖。
     (2)创建了国外飞行器的三维外形重建技术,为获取军事目标特性和隐身设计做出重要贡献.
     针对飞行器曲面体目标特性分析难题,提出了一种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新方法“曲面像素法”和隐身设计方法,参加设计国内首架隐身军舰及隐身无人机;八、九十年代在飞机型号复合材料结构气动弹性设计、轻型飞机设计方面也作出多项贡献;获部省科技进步等奖10项。
     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了《现代航空工程》、《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微型飞行器设计导论》 (国际上首部MAV综合性设计专著)、《微型飞行器系统技术》、《航空航天概论》、《飞机总体设计》、《民用飞机腐蚀防护与控制》等专著和教材。
     二、航空创新人才培养的贡献
     他任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多项国家级航空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飞行器总体设计与系统工程”、国家级飞机设计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航空教材2部,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他担任南航“长空学院”(全校培优大学生)负责人(非行政无报酬职务)、航空“冯如”班班主任、大学生航空特色科技创新基地专家组组长等,倾注心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航空科技人才,先后直接指导学生获得: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首届国际飞向未来创新大赛第一名、全国首届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航国际无人机大赛“未来之星”奖、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奖等;培养出硕、博士80多名。
     作为航空学会理事和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先后为国内100多所大、中、小学、市民讲堂、中央党校共产党员视频课程等作航空航天科普讲座,出版和发表多篇航空科普书文。获中国航空学会“学会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他热爱祖国,学风正派,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勇于创新,在65岁还率领研制团队到零下40度野外型号试验和青藏高原试验,视网膜出血还坚持工作,数十年来不分节假日,呕心沥血奋斗在航空科研和培养航空人才一线岗位上。

   
李孝堂,
研究员,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作为系列军民用燃气轮机型号的总设计师、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中航工业其它动力专业首席专家、中航工业燃气轮机产业专家组组长、“十五”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及系统”总体专家组成员,长期以来,他在燃气轮机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型号研制等方面,致力于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舰船用小档功率燃气轮机装船使用、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发电运行,民用轻型燃气轮机进入国内外市场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研制零的突破,走出了我国航改燃气轮机的研制道路,开创了自行研制重型燃气轮机的先河。
    一、主持军用燃气轮机研制成绩卓著
    国家立项的某小档功率船用燃机已批量订货并装船使用。经10年奋战,他主持攻克了总体优化匹配、DSM11耐腐蚀合金涡轮叶片、可调引射装置、刷式密封装置等45项关键技术,新研20余项成附件。2008年、2015年,分别通过了海军舰艇部组织的技术和样机鉴定,鉴定意见指出 “某型舰用燃机是国内第一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改舰用燃机。......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小档功率舰用燃机的空白,为高性能特种舰艇等研制建造奠定了基础,是我国舰用燃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某型大功率先进间冷热力循环船用燃机技术验证机完成整机性能试验。他主持突破了先进间冷循环燃机总体气动热力与结构设计、机上紧凑型高效低损失间冷系统、高性能压气机与动力涡轮、高温高效燃烧室、全权限数字式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在ISO条件下,热效率达到42.2%,超过同档功率世界最先进的英国船用燃机MT30。
    二、主持工业用燃气轮机研制业绩斐然
    R0110系列重型燃机填补国内空白。作为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重大专项110MW级R0110重型燃机的总设计师,历经13年拼搏,主持力克了总体、高压比多级压气机、双燃料贫预混分级燃烧室、高效冷却透平等设计试验关键技术,超过设计指标,填补了自主研制大功率重型燃机的空白。2014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已在中海油深圳电厂发电运行并订货销售。作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研制的“中低热值燃料R0110重型燃机研制”已于2015年3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QD128燃气轮机已进入市场。该燃机填补了我国中档功率轻型燃机的空白,201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2 年被评为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唯一一等奖,已在国内、外市场销售应用。QD70A/B/C系列燃机已开始销售。该系列燃机综合性能指标位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可分别用于分布式供能、海上采油平台、备用电源等。QD185工业与舰船用燃机已投入使用。该燃机功率18500KW、热效率38%,达到同档功率燃机世界先进水平,已完成研制和所内试车考核,并已在四川开江电站安装准备发电运行。
    三、论著、专利和科技成果等亮点纷呈
    发表《现代燃气轮机技术》等论著16篇;取得专利权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项;在中国航空学会轻型燃气轮机专业委员会、全国燃气轮机标准化委员会、总装备部舰艇技术专业专家组等多个学术组织任主任委员、理事或委员;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技工业“511”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度“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4年度中航工业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航空报国金奖”、“航空报国动力金奖”,中航工业“总经理特别奖”一等奖、个人一等功等多次立功表彰,并多次获得辽宁省、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转贴:《第三届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获奖者事迹》

链接:http://www.csaa.org.cn/a/biaozha ... 015/fengrujiang.htm

为积极贯彻落实全国人才会议和中国科协表彰优秀科技工作者的有关精神与要求,激励广大航空科技工作者推动航空科技创新、大力弘扬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中国航空学会八届二次理事会研究决定设立“冯如航空科技精英奖”(简称“冯如奖”),并审议通过了“冯如奖”评选表彰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力求将其打造成为全国航空领域最具权威、最有影响的科技精英奖。中国航空学会八届四次常务理事会研究决定从2011年开始评选冯如奖,每两年一届。前两届冯如奖评选结果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认可和广泛关注,两届共17位获奖者实至名归。
  第三届“冯如奖”评审通知于2015年5月中旬向全会各级组织发出。截止2015年7月1日,有关单位会员、地方航空学会和专业分会共推荐提名27位候选人。经材料审查和征求人选所在单位及有关方面意见,学会于2015年7月24日召开了第九届理事会人才工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进行第三届冯如奖评审。会议采取两轮无记名投票方式产生了9位拟授奖人选,经学会网站进行了为期20天的公示。通过中国航空学会九届三次常务理事会审定,9位代表成功当选,依据得票依次为:王永庆、黄维娜、梁晓庚、冯军、杨朝旭、黄长强、王振国、昂海松、李孝堂。 2015年9月16日,2015(第二届)中国航空科学技术大会上举行了隆重的颁奖仪式。

   
王永庆,
研究员,中航工业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集团公司首席专家。参加工作29年来,一直从事战斗机设计与研制工作,参与并负责连续六个五年计划的重大背景预研,参加了二、三代战斗机、舰载机、新型战斗机及特种飞机等多系列重点型号研制;先后立功授奖28项,其中一等奖/功4项。主要贡献如下:
    一、具体负责新一代飞机、舰载机预研,主持下一代飞机预研,奠定了型号应用和技术发展基础
    设计并制定近10个新一代飞机总体布局方案,提出紧耦合三翼面布局和机载系统设计指标体系,突破四代机顶层设计、总体综合设计、高生存力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
    参与并负责舰载机总体设计、机舰适配、弹射起飞拦阻着舰等十余项课题,提出机舰适配性设计要求,突破舰载机总体方案设计、弹射起飞设计、起降动力学及起降特性设计等关键技术,研究成果已应用于歼-15飞机和新机设计。
    二、具体负责我国首型舰载机研制,开创了我国航空装备研制新领域
    根据舰载机复杂使用环境以及综合平衡飞机作战半径、战斗机动和有效负载等要求,具体负责并确定了飞机总体技术方案及各分系统设计要求;组织完成详细设计、机体平台和各系统地面试验,攻克了高增升气动布局、高承载结构和特殊机构、着舰轨迹控制特殊环境适应性和机舰适配等关键设计技术;配合完成拦阻着陆、绕舰飞行和触舰飞行等训练,解决重大试飞技术问题35项。建立了我国舰载机设计的完整技术体系,带出了一支成熟的研制团队。
    三、具体负责新机研制,使我国飞机研制水平再上新台阶
    组织开展了飞机总体、气动、隐身、结构多方案对比和综合设计,完成了与国外先进飞机能力相当的新机总体气动布局方案;提出以全三维、敏捷制造、柔性装配为核心的新机快速试制技术体系和轻量化结构布局方案;组织解决了机身油箱密封、主起和平尾间隙控制、飞机地面滑行右偏等技术问题。
    四、主持空海军特种飞机研制,不断开拓应用领域
    牵头推动作战使用研究,组织参与建立跨部门多专业的作战使用研究团队,进一步明确了典型作战任务、任务构型和显控操作流程,确定了飞机平台性能及相关系统设计点和任务系统指标。组织各专业开展飞机方案论证,形成了合理可行的总体技术方案,突破了专用座舱显控布局及控制逻辑设计、全机电磁兼容性设计、大功率负载与供电系统兼容性设计和巨软件规模系统研制等关键技术。确保了型号研制按计划进行。
    五、完善飞机研发流程,推动知识工程建设,首次实现全机数字化设计工程应用,推进飞机研发体系变革
    组织推进飞机研发流程梳理和知识工程建设,初步形成新型战斗机设计概念和网络关系,提出了专业知识管理架构。组织构建XX个本体、XX个关系的战斗机本体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机设计流程和知识管理体系。
    推进飞机数字化研制流程建设,组织开发产品数据管理,建立数字化设计体系。成果已成功应用于XX飞机研制,首次实现飞机设计100%数字化定义、100%虚拟装配、100%数字样机,极大提高设计与制造质量,缩短了研制周期。
  
  
黄维娜,
研究员,中航工业涡轮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国家多项重点型号发动机及重大科研项目总设计师和主要技术负责人,总装航空动力专家组和无人机系统技术专家组成员,多次立功受奖。
    黄维娜是我国国防科技战线上的杰出女性和优秀代表。当年大学毕业时,她怀揣献身祖国航空事业的“蓝天梦想”,毅然选择了地处大三线的贵发所,二十多年来执着奋战在航空发动机科研生产第一线。从设计员、主管设计师、涡轮部件专业设计室负责人、产品设计部部长兼主任设计师、技术副所长,到贵发所所长兼总设计师、黎阳公司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一步一个坚实脚印,担子一次比一次更重,为国家多型发动机重点型号研制、发动机可靠性和延寿课题研究、新型航空发动机设计研发、发动机型号批生产,以及军方重大技术保障任务等做出了杰出贡献。
    2011年5月,上级调黄维娜任中航工业涡轮院副院长兼总设计师。当时,涡轮院正值科研、试验和新基地建设关键时期,面对多项重点科研技术跨度大、时间进度紧、项目高度交叉等诸多压力和挑战,黄维娜克服了很多交流干部面临的问题和困难,迎难而上,带领科研团队全身心地投入到各项繁重工作中。她注重统筹兼顾和系统思考,采取有力措施使多项型号研制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和重大进展,解决了型号研制中多项技术难题,如高温涡轮叶片在线动频动应力测试和整体叶盘高周疲劳问题攻关等;她带领发动机设计团队主动加强与飞机单位协作,明确主机型号需求,促进发动机/飞机协同发展,并根据飞机需求组织编制了多个型号的项目立项报告和在两机专项中的立项论证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她带领科研团队依托重大预研专项计划,扎实推进发动机预先研究和基础研究工作,夯实技术基础,作为总设计师带领团队开展了新型组合动力技术研究,并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挂飞验证,得到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她作为某项目首席技术专家,积极带领团队探索前沿技术,为进一步提高发动机性能,加强冷却技术研究,首次开展了微尺度冷却结构在发动机上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黄维娜深知要真正实现动力的自主创新,必须夯实技术基础,她注重加强专业发展、带领团队完善发动机研发体系,搭建中等推力先进涡扇发动机研发平台;她时刻洞察世界航空科技最新发展,积极组织下一代发动机关键技术研究和新型动力研究;她重视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信息化工作迈入集团公司先进行列,为发动机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与此同时,按照中航工业发动机的安排,她还担任了贵发所多个在研高端无人和有人机动力型号总设计师,作为型号总师积极促进贵发所与涡轮院的科研融合。短短几年间,黄维娜和总师团队一道,带领广大科技人员促型号、重预研、谋发展,卓有成效地组织完成各项科研任务,推动涡轮院在科研战略转型上迈出坚实步伐。为了强化航空发动机自主创新能力,她非常注重加强产学研用的结合,2013年她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聘任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工作方向为发动机仿真技术研究和新型动力技术研究。
    作为技术专家型的党员领导干部,黄维娜政治素质高、大局观强。她才思敏锐、平易近人,谦虚好学、作风朴实。在长期繁重的科研攻关中勇挑重担,表现出深厚的专业技术功底和较高的组织领导能力。由于国防科技工作的特殊要求,她一直默默地在航空动力研制这条艰辛道路上坚韧跋涉,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才华,深得广大干部职工信赖和支持。
    多年来,黄维娜荣获总装、空军、中航工业等重要科技成果奖十多项,发表科技论文多篇;先后被授予贵航集团“劳动模范”、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中国一航“十大杰出青年”等称号;先后荣获中航工业2009年度十大“风云人物”、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和“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重大基础预研、型号研制、前沿探索研究等工作中先后6次荣获中航工业“航空报国金奖”、“总经理特别奖”、“狼团队奖”等表彰奖励。


梁晓庚,
博士、研究员。1982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控制(导弹)专业,现任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副总设计师,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及中国航空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航工业“武器制导控制专业”首席专家,国家某重点工程总设计师。
    多年来一直在科研工作一线从事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先后参加了数种型号导弹总体设计技术、制导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多种相关测试设备的研制工作;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工作积累获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
    首次提出了与红外成像空空导弹控制系统相适应的多模制导规律,为新一代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的研制探索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具有创造性;在国家高新工程一期某重点型号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工作中,任副总设计师全面负责该项目研制中的技术工作,开创性的完成了多元红外制导体制导弹数字信号处理和控制方案的设计,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了大量的技术难题,并以5发全中的好成绩完成定型靶试,成为航空工业第一个交付部队的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该项目已于2002年设计定型、批产交付部队,获得2003年度国防一等成果奖、200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国家高新工程二期某新型导弹系统的研制工作中,任总设计师全面负责该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带领研究团队经过了数年艰苦的努力,攻克了诸如高气动热条件下的红外成像跟踪及抗干扰技术、超大攻角气动外形及飞行控制设计技术、高过载\低阻力弹体结构设计技术、气动力/推力矢量复合控制技术等多项技术难关,并以发射试验全中的成绩完成设计定型靶试,同时也取得了一大批国防发明专利和科技成果;该项目的完成,使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将极大地提升我军近距格斗作战能力。
    主持编写了由国防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空空导弹制导控制系统设计》专著;作为博士生导师指导学生在制导、控制领域开展了多个课题的开创性研究工作;近年来共发表、撰写论文和研究报告60多篇,获国家、部级科技成果奖十多项;荣立部级一、二、三等功各一次,获中国专利十余项。1996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名单,1997年被授予“部级有突出贡献青年专家”称号;2000年享受国家特殊津贴;2001年入选国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技术、学术带头人;2003年被授予“国防科技工业百名优秀博士、硕士”荣誉称号;2004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6年被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先进个人;2010年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同年被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聘为武器制导控制专业首席专家。


冯军,
研究员,中航工业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项目总师。现任大运结构总师、国产化材料项目总师。大型运输机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面对研制周期只有国外同类飞机一半、而国内相关技术基础可谓一片空白等诸多困难,作为中航工业一飞院主管该型号的副院长和结构、材料专业总师,冯军迎难而上,带领设计师队伍大胆创新、超常拼搏,确保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技术指标上与欧美国家现役同类飞机相当的国产大型运输机按节点顺利实现首飞,并屡创国内新机试飞记录,为圆国人的“大飞机梦”作出了突出贡献。
    由于国内传统的飞机生产模式无法确保按期完成大型运输机研制任务,冯军在型号立项初期便大胆决策进行技术创新,尝试采用数字化三维标注这一全新技术。当时,该项技术在国内尚无成熟先例,国外也仅有波音公司在787飞机的设计上首次采用。他带领团队边摸索、边攻关,如期突破了这一关键技术,并建立起了航空领域数字化三维设计标注的全新规范。于此同时,在他的大力推行下,在线关联设计技术,数字化制造/装配技术以及设计/制造数字化协同管理平台等先进数字化手段在国内飞机研制领域也首次得到全面应用,实现了与国际先进技术的全面接轨。上述新技术的应用使得大型运输机研制相比传统模式节省了30%-40%的设计工作量,生产准备周期至少缩短了75%,制造周期缩短了近30%,飞机生产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冯军作为型号结构、材料专业总师,身先士卒、勇挑重担,被研制战线的同志们称为“拼命三郎”。在该型号14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中,他牵头担任攻关组长的就达8项。由他主持的结构设计关键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成功填补了国内在大型飞机重载、长寿命结构设计技术方面的一系列空白,尤其是大型机翼整体壁板喷丸成型技术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国产新材料研制领域,他带领参研团队披荆斩棘,使得满足国产大型运输机需要的一系列新型材实现了装机应用,打破了国外的材料封锁和技术垄断。
    在型号研制期间,习惯靠前指挥的他一直和广大科研人员一起超负荷工作。在飞机首飞前的试验中发现某处接头出现细微裂纹,按照传统修复方法,需要20天左右才能完成,这将对按期首飞造成严重影响。冯军果断提出利用其设计特点简化工序,并和技术人员一起昼夜奋战,仅用七天时间就完成了修复,确保了首飞节点。飞机转入科研试飞阶段以后,为了对飞行员反映的问题进行准确定位,他冒着风险登机跟飞,掌握了第一手情况,对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了关键作用。
    冯军参加过XX、XX、XX以及XX的立项论证和关键技术攻关,在飞机结构强度、材料研究方面有颇高的学术造诣。因贡献突出,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劳动模范”、“中航工业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杨朝旭,
研究员,中航工业成都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飞行控制系统技术首席专家。长期从事飞行控制、飞行仿真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工作,历经了多个有人机/无人机型号工程研制和预研课题研究,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解决了大量关键技术问题,积累了丰富的设计和工程经验,创造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军事效益,为发展我国航空核心技术、实现传统机械操纵向电传飞控系统的跨越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飞行控制技术主要负责人,杨朝旭同志带领团队走过了“机械操纵到电传操纵”、“常规气动布局控制到非常规气动布局控制”的过程,经历了“集中式到分布式”的系统架构发展,突破了综合化控制/管理的技术瓶颈。技术团队攻克了放宽纵/航向静稳定性控制、分布式系统设计/集成与验证、高安全/高速总线网络应用等关键技术,在飞控系统设计与综合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以歼-10飞机为例,该机是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电传飞行控制技术是其四大关键技术之一,该技术受到国外严密的技术封锁。他作为当时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的主要负责人,带领参研人员刻苦钻研,完成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突破了多个关键技术和难题,开发了国内第一个适用于先进战斗机电传飞控系统控制律设计环境。
     他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飞行控制技术研究,带领技术团队在积极跟踪、研究国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倡导、鼓励自主创新,努力发展自己的核心、关键技术。同时,技术团队也从中得到锻炼迅速成长,已培养了一支优秀的人才队伍。
    杨朝旭同志事业心强,具有锐意进取、勇于创新精神。他1993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第四届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和“第八批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称号”的获得者;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航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8项,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等科技成果,以及18项国防专利授权。并先后荣获中航工业集团一等功1次、二等功9次,以及荣获中航工业集团“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2次获省部级“劳动模范”等多项荣誉。

   
黄长强,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航天工程学院教授。黄长强同志作为我军机载武器和无人作战学科学术带头人,先后完成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40余项,为推进我军航空武器装备发展和作战能力提升做出重大贡献,其研究成果为国家节约装备购置费数十亿元。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获国防发明专利18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编著5部,指导硕士、博士和博士后80余名。先后被中央军委授一等功1次、空军党委授二等功4次,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军队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和军队院校育才奖金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为首届军队科技领军人才,首批空军级专家,总参陆航武器装备首席专家,机载武器系统军队重点实验室主任,党的十八大代表。
    一、在机载制导武器技术领域取得重大发明,对提升空军主战武器作战能力做出了突出贡献。作为第一发明人,攻克了先进战机导弹攻击训练弹关键技术,完成总装重点型号项目“※※攻击训练弹国产化工程”。为解决引进的主战飞机某些导弹只能挂装实弹训练这一影响先进战机战斗力形成的瓶颈,黄长强教授开展的一系列发明,突破了关键技术屏障,实现了先进战机装备的所有空空/空地导弹攻击训练弹的全面国产化,并全面装备于所有引进战机部队,解决了我军先进战机机载攻击训练弹严重短缺的重大难题,为我军先进战机战斗力的形成做出重大贡献;也为国产机载导弹的研制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为推进我国导弹型号研制和装备进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二、攻克了直升机武器系统关键技术,为我军直升机战斗力和保障力提升做出重大贡献。作为武器系统设计师,完成总参重点项目“某系列直升机加装武器系统”,研制成功国内火力突击能力最强的直升机武器系统,并装备所有陆航部队,使陆航具有火力突击能力的直升机比例大幅提升。参与开展了现役直升机战斗力和保障力提升工程,实现了我军直升机主战机种的跨越式发展,缩小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作为总设计师完成陆航高原型直升机武器系统研制和加装任务,在青藏高原实弹靶试取得圆满成功,首次实现我军直升机在高原执行实弹打击作战训练任务,填补了我军直升机高原作战能力的空白,对提升我军直升机战斗力做出重大贡献。
    三、创立了我国第一个无人飞行器作战系统与技术学科,培养了该学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30余名,主编出版了该学科系列丛书。主持完成多项无人机技术领域国家级项目。在无人机关键技术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发明、创新,突破了相关关键技术瓶颈,研制成功总体技术国内领先、※※能力国际先进的特种性能无人机,为确保空军重大型号研制和装备进程发挥了重大作用。研制的※※无人机参加一系列重大军事演习任务。为全面提升我军隐身和反隐身作战能力做出了重大贡献,取得了显著的军事和经济效益。

   
王振国,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高超声速推进技术领域专家,曾获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突出贡献奖。承担国家8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工程等多项重大攻关项目,在超燃冲压发动机及其地面试验、飞行试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实现了技术水平的跨越。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1,1)、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1,3)、授权专利60余项;出版专著5部,发表论文199篇;培养博士28名,其中3人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昂海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昂海松教授长期工作在第一线,为航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科研工作贡献
     (1)引领我国微型飞行器新概念技术研究, 主持多项微小型飞行器型号工程
     自美国1997年启动新概念微型飞行器(MAV)基础计划研究不久,1999年他率先在国内组织MAV研究和创办了国内第一个“微型飞行器研究中心”,2002年创建了我国唯一的“微型飞行器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发展了MAV低雷诺数、非定常空气动力学,提出了分层管理和双重Delaunay图映射的动态网格生成方法,解决了既有整体大幅运动又有结构变形的微型柔性翼气动设计问题;发明了基于智能材料和微机电的多种主动控制变形的MAV仿生特种机构;自主设计了集惯性、磁、气压、温度、卫星信息、激光、视觉、声等多传感器信息融合高度集成的微型控制硬件系统,提出了在线神经网络动态逆自适应智能控制软件,实现了MAV抗阵风稳定飞行、自主识别环境和避障的机载全自主微型控制与导航系统;创新设计了20多种多用途、多尺寸(15cm~2m)的微小型飞行器系统,发挥了MAV固定翼型速度快、扑翼型隐蔽性好、旋翼型可悬停的各自特点;设计了以MAV为平台的火箭推进微型攻击、微型干扰器、抓取器、高精度任务云台等,实现了多用途微型系统。中央电视台为他及其团队拍摄了4部科技专题片。
     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排名1),获得第39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博览会唯一的“日内瓦城市奖”等6项国际性科技奖。
     (2)创建了国外飞行器的三维外形重建技术,为获取军事目标特性和隐身设计做出重要贡献.
     针对飞行器曲面体目标特性分析难题,提出了一种目标电磁散射特性计算新方法“曲面像素法”和隐身设计方法,参加设计国内首架隐身军舰及隐身无人机;八、九十年代在飞机型号复合材料结构气动弹性设计、轻型飞机设计方面也作出多项贡献;获部省科技进步等奖10项。
     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了《现代航空工程》、《飞行器先进设计技术》、《微型飞行器设计导论》 (国际上首部MAV综合性设计专著)、《微型飞行器系统技术》、《航空航天概论》、《飞机总体设计》、《民用飞机腐蚀防护与控制》等专著和教材。
     二、航空创新人才培养的贡献
     他任全国高等学校航空航天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了多项国家级航空教育教学改革,创建了国家级精品课程“飞行器总体设计与系统工程”、国家级飞机设计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航空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航空教材2部,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航空航天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探索与实践”。他担任南航“长空学院”(全校培优大学生)负责人(非行政无报酬职务)、航空“冯如”班班主任、大学生航空特色科技创新基地专家组组长等,倾注心血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航空科技人才,先后直接指导学生获得:首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标兵、全国三好学生标兵、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首届国际飞向未来创新大赛第一名、全国首届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首批大学生“小平科技创新团队”、中航国际无人机大赛“未来之星”奖、国际空中机器人大赛奖等;培养出硕、博士80多名。
     作为航空学会理事和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先后为国内100多所大、中、小学、市民讲堂、中央党校共产党员视频课程等作航空航天科普讲座,出版和发表多篇航空科普书文。获中国航空学会“学会优秀工作者”荣誉称号。
    他热爱祖国,学风正派,治学严谨,言传身教,勇于创新,在65岁还率领研制团队到零下40度野外型号试验和青藏高原试验,视网膜出血还坚持工作,数十年来不分节假日,呕心沥血奋斗在航空科研和培养航空人才一线岗位上。

   
李孝堂,
研究员,沈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作为系列军民用燃气轮机型号的总设计师、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中航工业其它动力专业首席专家、中航工业燃气轮机产业专家组组长、“十五”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成员、“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重型燃气轮机关键技术及系统”总体专家组成员,长期以来,他在燃气轮机的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型号研制等方面,致力于创新驱动发展,实现了舰船用小档功率燃气轮机装船使用、大功率重型燃气轮机发电运行,民用轻型燃气轮机进入国内外市场等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燃气轮机研制零的突破,走出了我国航改燃气轮机的研制道路,开创了自行研制重型燃气轮机的先河。
    一、主持军用燃气轮机研制成绩卓著
    国家立项的某小档功率船用燃机已批量订货并装船使用。经10年奋战,他主持攻克了总体优化匹配、DSM11耐腐蚀合金涡轮叶片、可调引射装置、刷式密封装置等45项关键技术,新研20余项成附件。2008年、2015年,分别通过了海军舰艇部组织的技术和样机鉴定,鉴定意见指出 “某型舰用燃机是国内第一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航改舰用燃机。......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了我国小档功率舰用燃机的空白,为高性能特种舰艇等研制建造奠定了基础,是我国舰用燃机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某型大功率先进间冷热力循环船用燃机技术验证机完成整机性能试验。他主持突破了先进间冷循环燃机总体气动热力与结构设计、机上紧凑型高效低损失间冷系统、高性能压气机与动力涡轮、高温高效燃烧室、全权限数字式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在ISO条件下,热效率达到42.2%,超过同档功率世界最先进的英国船用燃机MT30。
    二、主持工业用燃气轮机研制业绩斐然
    R0110系列重型燃机填补国内空白。作为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重大专项110MW级R0110重型燃机的总设计师,历经13年拼搏,主持力克了总体、高压比多级压气机、双燃料贫预混分级燃烧室、高效冷却透平等设计试验关键技术,超过设计指标,填补了自主研制大功率重型燃机的空白。2014年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已在中海油深圳电厂发电运行并订货销售。作为“十一五”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研制的“中低热值燃料R0110重型燃机研制”已于2015年3月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QD128燃气轮机已进入市场。该燃机填补了我国中档功率轻型燃机的空白,2011年被评为“国家重点新产品”,2012 年被评为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唯一一等奖,已在国内、外市场销售应用。QD70A/B/C系列燃机已开始销售。该系列燃机综合性能指标位于世界先进水平之列,可分别用于分布式供能、海上采油平台、备用电源等。QD185工业与舰船用燃机已投入使用。该燃机功率18500KW、热效率38%,达到同档功率燃机世界先进水平,已完成研制和所内试车考核,并已在四川开江电站安装准备发电运行。
    三、论著、专利和科技成果等亮点纷呈
    发表《现代燃气轮机技术》等论著16篇;取得专利权10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7项;在中国航空学会轻型燃气轮机专业委员会、全国燃气轮机标准化委员会、总装备部舰艇技术专业专家组等多个学术组织任主任委员、理事或委员;先后获得国防科技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防科技工业“511”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12年度“科学中国人年度人物”、2014年度中航工业风云人物等荣誉称号,先后获得“航空报国金奖”、“航空报国动力金奖”,中航工业“总经理特别奖”一等奖、个人一等功等多次立功表彰,并多次获得辽宁省、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601X6.jpg
国家科技全面走向强大辉煌的路途不远了